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5 罗斯福新政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4 19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4 19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解析:从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 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可知,盲目的生产导致生产相 对过剩,故 B 项正确。 答案:B
双项选择题 5.下面是 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幅 度(与 1929 年相比)表,可见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解析:从材料中胡佛“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 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你们来晚了 60 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可知,他当时没有认识到
经济经济大危机
单项选择题Ⅰ 1.(2015 年 6 月·广东学考)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 发于( )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解析: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 发于金融领域。
答案:D
2.(2018·清远学考模拟)下图的“胡佛村”反映了在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中( )
二、表现 (1)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 产。
三、特点 1.影响范围特别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 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 年。 3.破坏性特别大。 四、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竞相转嫁危机,面临空前的
答案:AC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答案:C
2.(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1929—1933 年经 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 )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3 从赫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3 从赫
答案:D
2.(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苏联解体时的国家
最高领导人是( )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解析:戈尔巴乔夫在位期间的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
(1991 年)的直接原因,故 A 项正确;勃列日涅夫在位期
间(1964—1982 年),苏联还没解体,故 B 项错误;赫鲁
3.结果:前期取得了一定效果,后期经济全面滑坡。 4.失败原因: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与美 国进行军备竞赛;个人比较保守。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 世纪 8本性变革;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重点放在重工业。 (2)政治领域:政治体制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 曲折性
B.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行 C.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D.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解析:B、D 两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排除。 答案:AC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一定成效,但是最终是失败的。 4.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等。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赫鲁晓夫改革混乱,斯大林体制弊端未除。 2.内容 (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 业自主权。 (2)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 副业限制。
3.结果: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 势严重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4.失败原因:指导思想失误;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西方“和平演变”。
【例】 (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双选)2006 年戈尔巴
乔夫 75 岁生日时,有人问他:“如果不搞改革,您现在 在干什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 在我执政的时候,体制也还是足够稳固的。”由此可知,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 )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二历史卷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二历史卷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二(文科)历史卷2019.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外戚传》:“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

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

”对此材料合理的解释是汉代A.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B.宰相权力受到明显压制C.最高统治者大多昏庸无能 D.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态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反映出:A.普通民众缺乏国家民族的意识 B.普通民众早已习惯于隔岸观火C.当地政府不准许下层民众参战 D.政府与民众尚未形成统一战线3.在1938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认为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的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明确指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A.党的“左”倾错误在思想上已被彻底肃清 B.毛泽东开始成为党实际上的领导核心C.党的抗战路线和建设成果获得了外界认可 D.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4.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表明太平天国A.调整经济政策 B.达到军事全盛 C.主张均分产品 D.开始封王建制5.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考向解读】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思维导图】【复习指导】1、线索指导:本专题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全球史观,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认识到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本专题复习应把握一个中心,两种趋势,三个组织,四个集团,五个基本内容。

一个中心是指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两种趋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下的两个对立统一体,即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三个组织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四个集团是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五个基本内容是指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2、方法指导:(1)要学会用辨正分析法去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

(2)要联系当今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如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世界经济问题。

(3)要注意各种经济现象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学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

知识点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吸取教训: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大危机和二战,各国吸取教训,主张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2)实力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形成:(1)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2)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水平过关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水平过关

专题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水平过关(十五)一、单项选择题Ⅰ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西装B.长袍马褂C.旗袍D.中山装解析:旗袍是中国女性和传统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服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与旧制迥然不同,成为兼具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流行服装。

答案:C2.(2018·广州学考模拟)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B.废止缠足C.婚姻自由D.改用阳历解析:抓住关键词“移风易俗”和“反清革命色彩”,B、C两项无法体现反清革命色彩,D项不属于移风易俗,是科技历法的应用,A项既体现反对清政府强迫汉族蓄发梳辫,又是社会移风易俗的表现。

答案:A3.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

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棉鞋为娘娘祝寿。

这主要表明(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解析:据材料关键词“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棉鞋为娘娘祝寿”可知答案选D项。

答案:D4.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

”这说明当时( )A.家庭观念丧失殆尽B.妇女地位逐渐提高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女子亦可提请离婚,并以诉讼法庭的方式予以解决,这与古代中国男子一纸休书就可休妻相比,明显体现出女子地位的提高。

题干未提及家庭观念丧失的问题,A项错误;题干中有“社会所不乐为者也”,C项错误;D项错在“彻底”二字上。

答案:B5.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生平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在中国倾销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解析:“洋帽洋衣洋式鞋”说明了服装的西化,“伤心事”是无法生成“碧眼”,则是典型的崇洋的写照。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

解析:依据材料“1919 年 3 月”“日用必需品由国 家统一分配”信息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 给制,故 A 项正确;实行义务劳动制与题干材料不符, 故 B 项错误;鼓励私人办企业和征收固定粮食税属于新 经济政策内容,开始于 1921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与战时共产主义时 期相比,人们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称为“缓和与妥 协”的时期。这里的“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 )
A.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在 C.与美国冷战 D.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解析: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对于中小企业和国家 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可 知“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 在。
1.(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苏俄曾采取的重 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D.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市场和商品交换, 故 A 项错误;苏俄时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 B 项正确;社会主 义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在苏联时期,不是 苏俄时期,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强调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不重视市场的作用,故 C、D 项错误。
答案:B
2.(2013 年 6 月·广东学考)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 景是( )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 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答案:B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考向解读】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思维导图】【复习指导】1、线索指导:本专题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全球史观,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认识到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专题复习应把握一个中心,两种趋势,三个组织,四个集团,五个基本内容.一个中心是指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两种趋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下的两个对立统一体,即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三个组织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四个集团是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五个基本内容是指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2、方法指导:(1)要学会用辨正分析法去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2)要联系当今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如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世界经济问题.(3)要注意各种经济现象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学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 知识点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吸取教训: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大危机和二战,各国吸取教训,主张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2)实力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形成:(1)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2)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3、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4、性质:世界货币体系.5、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6、影响:(1)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从此建立.(2)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3)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它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它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原因:(1)二战后,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各国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美国企图占领世界市场.(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2、过程:(1)提出: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条约,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3、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4、评价:(它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1)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但美国则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典例分析】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考点】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答案】B【迁移训练】1.《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新经济”出现,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解析】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形成的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新经济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时美国早就已经确立了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确立了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了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答案】D2.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B【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体组成的.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2)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美苏同盟关系依然存在.正确.布雷顿森林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当时美苏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美苏同盟关系是二战结束后破裂的.(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不同.正确.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经济的发展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4)关贸总协定的性质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协议内容不断增加,终于在1995年被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实施与监督关贸总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多边协议的国际经济组织.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1)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2)以美国为主导的,处于中心地位、特殊地位(3)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4)包括金融货币、关税贸易、市场等方面内容.(5)建立在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基础之上.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1)相同之处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美国的目的: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美国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不同之处性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组织;而关贸总协定的支柱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关贸总协定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4、图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一)欧洲联盟;1、背景:(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要求.)(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2、一体化进程:(1)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2)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4)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影响: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5)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6)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7)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洲公民”的欧洲意识,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3、一体化进程的特点:一是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延伸;三是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4、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5、影响: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增强;有利于欧洲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美、日、西欧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1)世界形势(必要性):西欧、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地区形势(可能性):美、加、墨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互补性强;相互贸易基础良好;(美国和加拿大互为对方的第一贸易大国,美国是墨西哥的第一贸易大国,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三贸易大国;加拿大外来投资的70%和墨西哥外来投资的63%均来自美国.)(3)美、加、墨三国又是山水相连的邻邦,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又颇相似;2、过程:(1)1985年:美总统里根和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展开协商谈判.(2)1987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3)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4)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5)1993年: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补充,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6)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内容: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的在三国间自由流通;制成品、农产品、运输、银行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4、影响:(1)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能增强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各自优势.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2)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3)此外,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会加强以美国为核心的这一极的力量.(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背景:(1)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2)欧共体和北美贸易区建立,刺激了亚太向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2、成立:(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2)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APEC 的成立;3、特点:(1)分布范围广: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2)成员的差异性强: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有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②社会制度不同,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③历史文化迥异.4、中国的加入:(1)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1993年,中国在西雅图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原则.(3)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典例分析】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安全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于1985 年,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这些事实表明( )A.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B.经济合作根源于文化的共性C.国家利益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D.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题干中“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说明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故A项正确;经济合作根源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利益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故C项错误;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A【迁移训练】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致力于( )A.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B.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C.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D.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壁垒【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答案】A2.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部分与会代表在马德普拉塔组织了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A.该贸易区难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理想B.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C.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D.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它们之间是松散的贸易合作组织,难以达到利益均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国家关系的评价,并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集团有利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1)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2)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正确.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更加紧密.(3)1999年欧元问世后,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错误.当前,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欧元,如英国是欧盟国家,但英国使用的货币是英镑.(4)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成员间的差异性也最大.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这个组织中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发展中国家,有大量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差异性最大.2、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区域化组织,其特点表现在:①合作方式从武力方式到和平方式;②合作领域从经济合作扩展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③成员国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④一体化的推动力量从政府到民众参与推动.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知识点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3)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共同发展困难重重①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②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2)危及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策:(1)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与中国入世【典例分析】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说:“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该观点( )A.论证经济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强大 B.认为经济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C.表明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的态度 D.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答案】B【迁移训练】1.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l%,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与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有“资本主义国家”表明,没有完整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表明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美国当今的全球扩张战略有着全新的形式,在其新保守主义论调的背后,仍然是垄断军工集团、垄断金融财阀的增殖冲动,只是它们需要的不是土地,不是直接的原料形式或财富形式,而是自由稳定平等的原料产地、海外市场、金融体系.这表明( )A.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美国全球扩张动力源于资本扩张C.新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推行自由主义D.利益追逐多元化增强了美国势力【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答案】B【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解决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国际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2018-2019年福建高二水平历史会考题卷及解答解析

2018-2019年福建高二水平历史会考题卷及解答解析

2018-2019年福建高二水平历史会考题卷及解答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解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答】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是我国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四项核心内容。

从选举到决策,从决策再到管理和监督,整个过程都要突出“民主”二字。

另外,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属于基层的直接民主。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制度2.在财产等级制度下的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多而尽义务少B.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C.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少D.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解答】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梭伦改革主张按照财产等级划分公民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公民权,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就越多,并且尽的义务也多,反之亦然,故解答选择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走向民主化进程·雅典的民主化改革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答】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说明在学者看来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更甚于向外寻求真理,所以这一思想主张符合心学的特征,结合备选项内容可知解答选D,A B C三人与心学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8·珠海学考模拟)1933 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 西南部共毁掉 1 000 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 20 多万头大 猪和 600 多万头小猪。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 ()
A.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B.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C.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D.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
解析:政府的举动,从应付经济危机的角度看,是 为了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故 D 项正确。
单项选择题Ⅱ 3.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 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 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 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从材料信息“保障……每个家庭”“保障… 老者和病人”等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建立社会保障制 度。 答案:D
五、影响
1.直接: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生产 力的恢复。
2.间接: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 统治。
3.深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4.局限: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 机。 六、凯恩斯主义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 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质疑。 2.内容: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影响:成为“二战”后初期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 策的主要依据。
【例】 (2018 年 1 月·广东学考·双选)罗斯福在 《“释”新政》中说:“代表着各种人口与利益的美国 经济生活,可以通过华盛顿政府英明公开而适中的全国 性领导,达到和谐之境。……不同时让劳工享受更多合 法的繁荣成果,资本也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这说明罗 斯福新政旨在( )
答案:C
3.(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罗斯福上台后, 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 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 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 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A.调整劳资双方的关系 B.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制度
C.大力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D.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从题干材料“不同时让劳工享受更多合法的 繁荣成果,资本也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可知罗斯福 主张调整劳资双方的关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 盾,故 AD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罗斯福新政要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相反罗斯福新政仍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 故 B 项不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故 C 项不正确。 答案:AD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 罗斯福新政
1.(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双选)在罗斯福推行“新 政”时期,一些保守派人士攻击“新政”是搞“社会主 义”,美国最高法院两次判决“新政”的一些重大措施 是“违宪”而加以废止。这反映了( )
A.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最高法院的制衡 B.罗斯福新政遭到某些美国民众的误解和反对
答案:D
►双项选择题
5.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众多新 措施中对人民生活有直接改善的是( )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刺激出口 C.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 D.推行“工”与“赈”相结合的政策
解析:“以工代赈”,借以扩大就业,救济失业人民, 刺激消费。
答案:CD
三、措施 1.整顿金融:恢复银行的信用——首要环节。 2.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心环 节。 3.调节农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 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四、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经济 进行全面干预。
答案:B
2.(2013 年 6 月·广东学考)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 )
A.自由放任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罗斯福上台,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 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 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 答案:D
罗斯福新政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单项选择题Ⅰ
1.(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发
生之初,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
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
C.重商主义
D.计划经济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胡佛政府应对经济危机依然是
自由放任,罗斯福转为国家干预,故选 B 项。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被空前地扩大了”可知作者 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政策的大胆突破。
答案:D
一、背景
1.胡佛政府延续自由放任的政策,毫无效果。 2.1933 年罗斯福上台,实施新政。 二、内容 1.救济:救济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经济恢复运转。 3.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解析: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实行减耕减产和补贴, 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故 A 项错误;罗 斯福新政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工作时间,维护了工人的合法 权益,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大 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信息可知,罗斯 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 对新政持敌视态度,故 C 项正确;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 济的政策,不是自由贸易政策,故 D 项错误。
C.罗斯福新政因最高法院的反对而失败 D.罗斯福企图把美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 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罗斯福新政是成功的,故 C 、 D 两项不正确。
答案:AB
2.(2015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罗斯福新政推行期 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 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 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 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