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二街小学飞有明(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情感与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一长度单位教材分析通过前面“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数学知识。

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但因为每个人身体部分的长短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时, 结果不相同而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 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求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

先通过用图形表示来初步认识线段,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解决问题》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和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用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剖析《责任教导课程尺度试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是以《数学课程尺度》的根本理念和所划定的教授教养内容为根据,在总结现行九年责任教导小学数学教材研讨和应用经验的基本上编写的.一.教授教养内容这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熟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熟习角,从不合的角度不雅察物体,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运动等. (一)盘算教授教养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往安插在六年制责任教材第二册里(连加.连减.加减混杂在第三册).2.表内乘法.(1)表内除法没有联合表内乘法在本册消失,重要目标是疏散难点.(2)仍分成2~6.7~9两段编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演习时光.(二)空间与图形1.长度单位(更强调常识的形成进程)内容和义教雷同,但留意让学生阅历同一的长度单位的进程.2.角的初步熟习3.不雅察物体(从不合地位不雅察物体)(三)熟习时光熟习分,熟习即使几分,解决问题(四)数学广角(简略物体的搭配)是新的教授教养内容,本套教材开端体系地.有步调地介绍一些简略的数学思惟,以学生可以懂得的.浅易的方法呈现高级数学思惟办法的内容.这里主如果简略的组合思惟和简略的逻辑推理.(五)实践运动实践运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端阶段,对实践运动的熟习也各不雷同,毕竟什么样的运动才叫实践运动,应当如何进行实践运动,实践运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当怎么呈现,这确切是有许多问题须要去研讨的.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进修的数学常识和生涯经验,实践运动“ 量一量,比一比”,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常识,这些运动有的在日常生涯中经常会做的,由此领会数学与现实生涯的接洽,感触感染用数学的愉悦,造就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才能.二.教授教养目标这一册的教授教养目标是,使学生: 1.控制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盘算办法,可以或许准确地进行盘算.初步控制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办法,领会估算办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寄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闇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熟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树立1米.l厘米的长度不雅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熟习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熟习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断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合地位不雅察到的简略物体的外形;6.借助钟面熟习时光单位“分”指点1时=60分.初步熟习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会应用时光的有关常识解决一些简略的现实问题.7.经由过程不雅察.猜测.试验等运动,找出最简略的事物的分列数和组合数,造就学生初步的不雅察.剖析及推理才能,初步形成有次序地.周全地思虑问题的意识.8.领会进修数学的乐趣,进步进修数学的兴致,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9.养成卖力功课.书写整洁的优越习惯.10.经由过程实践运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涯的亲密接洽.四.教授教养措施看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这册教材,总体感到是:教材构造相符学生进修数学的认知特色和成长纪律;有利于学生智力开辟和才能造就;有利于学生情绪成长,使学生在进修中体验到进修数学的乐趣.教材内容的呈现留意表现学生己有经验和兴致的特色;并供给丰硕的与学生生涯布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不雅察.操纵.试验及自力思虑的机遇;内容的睁开具有摸索性和凋谢性,表现新的教授教养不雅念和教授教养办法.我们应用教材有如下几点领会:一.有用地萌发和造就学生的不雅察意识和才能教材例题.习题以学生熟习的情景图为依托,所拔取的素材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具有凋谢性.可选择性.学生要学会从插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从而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须的数学常识.是以造就学生的不雅察才能和不雅察意识是教授教养的重要责任之一. 二.辨证地懂得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计谋多样化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指群体中的解法多样化,而不是指每一个别的解法要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勉励学生自力思虑.测验测验创新的行动,是让学生测验测验用本身的办法来算,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虑,控制各自的办法,如许才是算法多样化的本质. 三.科学地掌控教授教养请求从应用这套教材开端至今,越往前走越觉得教材为教师供给的空间之大.如何应用新的教授教养理念,用好教材的资本,驾御好教室;如何将旧教材原有的内容以新的不雅点.新的请求去实行;如何适度掌控新.旧教授教养内容,这些都是重点思虑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寻求. 四.灵巧地应用和整合教授教养资本教科书的编排及内容设计很有弹性,存眷了不合学生的数学进修需求,为全部学生都能得到响应的成长供给了空间,付与学生自由思虑的权利.同时,还促使教师思虑教材内容面前的课程价值地点.学生的接收程度等等,灵巧应用教授教养资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剖析熊晓霞。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本册实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同旧教材那样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例如,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

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

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

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

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

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

”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又如:第10题是一个利用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第(2)题是一道有多种答案的题目,第(3)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

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连加、连减的问题,并能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识别连加、连减的问题,并能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例题和练习。

2.学习材料:准备练习题和游戏道具。

3.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小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香蕉,一共买了几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连加、连减的例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连加、连减的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

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学习展开,着重培养学生对乘法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掌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表内乘法的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材核心内容1.巩固乘法算法:通过多种有趣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表,提高快速计算乘法的能力。

2.应用乘法进行解题:引导学生应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巩固乘法运算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熟练掌握在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4.思维拓展: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思维,进一步巩固乘法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主要围绕以下步骤展开: 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教具展示等方式引入乘法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老师讲解表内乘法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规律。

3. 示范:老师进行习题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乘法知识点。

5. 拓展:对乘法知识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口诀表。

2. 能够应用表内乘法解决各类问题。

3. 熟练掌握乘法运算规律,进行灵活运用。

4. 提高思维拓展能力,培养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 趣味性:加入趣味化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2. 多元化教学:结合实际问题,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 巩固训练:定期进行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程度。

4.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表内乘法(二)》这一教材单元的分析,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乘法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水平。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

1. 教材概述
本教材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
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比较、数的填空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写1-30的数字;
- 培养学生比较数字大小的能力;
- 培养学生通过填空题来巩固对数字的理解。

3.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数的认识和读法:通过图像、实物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并
正确读写数字;
- 数的比较:培养学生用大、小、等于等词语来进行数字的比较;
- 数的填空:通过填空题的练,巩固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4.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单元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观察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观察并辨认数字;
- 比较法: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比较数字的能力;
- 操练法:通过填空题等练形式,巩固学生对数字的理解。

5. 教学内容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次序进行:
1. 引入数字1-30的认识及读法;
2. 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练;
3. 练填空题,巩固数字的理解。

6. 教学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情况和表现,
进行评价;
- 练评价:根据学生在练中的答案和表现,进行评价;
- 检测评价:通过小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对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的简要分析,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推理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四能〞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 平角 ◇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二、各单元教材分析及建议 选择适宜的测量单位,测量长度 反思和评价〔轮廓,整理,线索,整体。 直观演示和操作〔重视操作播表或动态演示〕 各局部名称〔因数改为乘数,排除学习整除中约数倍数干扰〕
➢ 画图理解〔突出 几个几,用意义理 解〕 ➢ 培养四能
解决问题
❖ 方法和策略
➢ 理解图意〔理 解示意图画图方 法不做太多要求 〕〕 ➢ 方法多样〔列 算式理由
❖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 记忆口诀。〔学生整 理〕
➢ 找规律、〔意义理解动态变化 〕对口令做手势 ➢ 突破难点 ➢ 口诀之间关系 〔口诀间联系记
渗透数学思想,不列入考试。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 操作:列表或图示的形式 ❖ 交流:全面、有序地思考 ❖ 〔不重不漏〕
➢ 方法多样:固定十位、个位、交换位置 ➢ 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
➢ 组合〔无序〕 ➢ 列表或图示
➢ 探究过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不要求 学生抽象完成〕 ➢ 策略:摆卡片、列表或图示
(少了估算多了括号计算)
我长高了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一)10少了运木头和4的加

观察物体3(调整内容) 表内乘法(二)6 看一看,摆一摆 统计 数学广角(简单的逻辑推理)3


三 四 五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
角的初步认识6 表内乘法(一)9 观察物体(一)3 表内乘法(二)5 量一量,比一比 认识时间3 数学广角(搭配1)2
❖ 统一长度单位。 ❖渗透数学文化
厘米的认识
❖ 建立1厘米的表象 ❖〔直接表述后用物体 比〕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表内除法、总复习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比较。

3.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4.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6.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7.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材结构与特点本册教材结构清晰,知识点安排合理,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

同时,教材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游戏,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肯定其优点和进步,指出其不足之处,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来辅助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教学视频、教具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连加、连减的形式,并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规律。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4.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研究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

使学生能观察、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的研究有现实的意义。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息的“息包”,其呈现方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所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应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合作探索”板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根蒂根基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本人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本性化的研究。

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本人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本人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的分析全册教材分析的内容是由若干大单元组成的,而各个大单元又分别属于数与代数、图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模块。

各大单元既有知识块内部的纵向联系,又有知识块之间的横向联系,全册教材的分析,要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统揽全套教材的基础上,分析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大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渗透的思想方法、蕴含的教育功能,进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全册教材的分析,一般只分析到各个大单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析如下。

(一)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1. 组成单元。

本册教材由以下九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九单元总复习2.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首先,设计“古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和“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这么两个情景,通过这种具体生活的情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量一量”是什么,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到“长度单位”,其中又通过这两个人测量同样大小的桌子结果却不一样,引出了量一量时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其次,引出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cm)、“米”(m)就是两个统一的长度单位,生活中测量较短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时用“米”作单位.最后,从拉紧的一段线,引出“线段”的定义。

从“量一量”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再到“线段”这整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具体生活物体长度的估算能力。

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情感与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

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

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
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