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

合集下载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能起到预防结核病的作用,但是在接种卡介苗时也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是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 接种适龄:卡介苗适用于出生后的1个月-6岁的儿童,最佳接种时间是在出生后第3个月到第6个月之间,但也可以在出生后48小时-7岁之间接种。

2. 体温正常:接种时要保证宝宝体温正常,如果宝宝有发热或生病症状,要推迟接种时间,待宝宝康复后再接种。

3. 皮肤健康:宝宝接种卡介苗前,要确保接种部位的皮肤健康,没有任何肿块、疮疹、红肿或皮肤感染等问题。

4. 接种部位干净:接种前,要确保接种部位的干净,可以用清水和肥皂清洁接种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

5. 了解疫苗副作用:接种卡介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红疹、发热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接种后的几天到几周内自行缓解,不必过于担心。

6. 不要抓破接种部位:宝宝接种卡介苗后,接种部位可能会有一些局部反应,如红肿、硬结等。

切忌抓破接种部位,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炎症反应。

7. 注意观察:接种卡介苗后,要定期观察宝宝的接种部位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如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明显增加、体温持续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

8. 接种记录:接种卡介苗后,要将接种记录妥善保存,以备将来查看。

接种记录是了解宝宝疫苗接种情况的重要依据。

9. 配合接种:卡介苗是目前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要按时接种疫苗,并且按照医生建议的疫苗接种剂次和时间进行接种。

以上就是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同时,接种卡介苗后,也要继续关注宝宝的健康情况,及时进行体检,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其他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 什么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 什么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什么叫卡介苗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日由我来为大家共享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以及什么叫卡介苗的相关问题学问,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假如可以关心到大家,还望关注保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头吧!本文名目什么叫卡介苗肺结核的疫苗叫什么卡介苗名称的由来卡介苗的学问点卡介菌和卡介苗有区分吗一、什么叫卡介苗卡介苗(BCG)是一种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由减毒后的牛型结核杆菌制成,接种对象主要为无接种禁忌症的新生儿,诞生时因健康等缘由未接种卡介苗或接种没有胜利的婴幼儿争取在12月龄内完成接种。

二、肺结核的疫苗叫什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叫做卡介苗,通常在诞生时注射。

成人接种这种疫苗是没有用的。

卡介苗只能预防原发性肺结核和痰阴性肺结核,不能转变其流行趋势。

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特殊是用于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三、卡介苗名称的由来1、1907年,卡默德和介兰开头培育一株从患结核病牛的乳汁内分别出来的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

他们将该菌培育于含有牛胆汁的马铃薯培育基中,每隔3周移种一次。

在培育移种过程中,他们用动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整整耗费了13年的光阴,愿望最终实现了:他们制成了灭毒的活结核菌。

2、1921年,灭毒的活结核菌苗首次被应用于人类。

它不仅不会使人引起可怕的结核病,反而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出反抗力。

3、为了纪念这两位为疫苗付出了艰苦劳动的科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人们把这种疫苗叫做卡介苗。

直到今日,卡介苗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依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卡介苗的学问点卡介苗属于方案兔疫程序范围内的免费疫苗,要求诞生24小时内按种,皮内注射,千万不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形成卡疤为胜利,主要预防结核病。

五、卡介菌和卡介苗有区分吗没有区分。

卡介菌和卡介苗是同一种药不同的叫法,但都是一回事。

它是从卡介菌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调整功能的物质。

END,本文到此结束,假如可以关心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卡介苗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株制备的一种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最初是在法国菌种研究所的阿尔伯特·卡介博士于1922年发现并制备出来的,因此得名“卡介苗”。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是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含有特殊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经过一系列操作,提取到细胞悬液后,用稀释液稀释后接种于动物(通常是小鼠)的背部。

在接种1-2周后,小鼠背部会出现红肿,形成一个硬结,称为结核结节。

然后将结核结节取出并冷冻干燥,成为卡介苗。

卡介苗的主要成分是活的结核分枝杆菌,但其毒力已经被削弱,因此不会引起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后,即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使得人体更能够抵抗结核病的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卡介苗接种是全球最常见的疫苗接种之一,被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

在临床上,卡介苗主要有两种应用:预防性接种和结核疗程控制。

预防性接种是指在儿童期接种卡介苗,以增强其免疫系统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生。

一般情况下,卡介苗接种于新生儿或在出生后的最早时期。

根据数据,卡介苗对儿童结核病的有效预防率约为70-80%。

然而,卡介苗的有效性在成人群体中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些高结核病负担的国家中,卡介苗的接种策略可能不会适用于成人。

结核疗程控制是卡介苗的另一种临床应用。

一些研究表明,卡介苗可以用于治疗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这种应用被称为“治疗性卡介苗注射”(Therapeutic BCG Vaccination)。

治疗性卡介苗注射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接种能够增强患者主动免疫反应,减少结核病的发展和传播。

然而,尽管卡介苗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卡介苗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并不能提供广谱的保护。

其次,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保护時間有限,从而需要进行多次的加强针操作。

卡介苗名词解释

卡介苗名词解释

卡介苗名词解释
卡介苗,又称卡介苗菌素,是一种由引起结核病的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 BCG,简称BCG)培养、灭活而制成
的疫苗。

卡介苗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和应用的疫苗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种活疫苗。

卡介苗的主要成分是卡介菌素,它是由活体卡介苗培养液经过高温处理和乙酸溶解后,并以甘露醇稀释制成的一种溶液。

卡介菌素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分为培养、灭活、过滤和冻干等步骤。

首先,将卡介苗培养于合适的培养基中,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分离和纯化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卡介苗菌体。

然后,将卡介苗菌体进行高温处理和乙酸溶解,以灭活卡介苗。

接下来,通过过滤和冻干等技术,将灭活的卡介苗制成疫苗。

卡介苗的接种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皮内接种、皮下接种和鼻腔喷雾接种等。

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减轻病情和防止病情复发。

卡介苗还可用于预防尿路感染、汉坦病等一些其他疾病。

卡介苗的接种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疫苗之一,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常规免疫程序。

尽管卡介苗是一种活疫苗,但它的副作用较少,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轻度红肿和溃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等情况下患者需要避免接种卡介苗。

总的来说,卡介苗是一种由卡介菌素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和其他一些疾病。

它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多样,副作用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

什么是卡介苗?

什么是卡介苗?

什么是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常用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一系列的传染病。

1、卡介苗的起源卡介苗是由日本博士伊津岛典生在1921年发现的,后被称作“伊津岛学派”,这成就了医学史上的一件伟大贡献。

伊津岛典生以巢鱼病毒为研究对象,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种新发明的卡介苗会让鸡只变得免疫,从而使鸡免受巢鱼病毒的感染。

之后,伊津岛典生将卡介苗发展运用于人类,由此实现了临床应用。

2、卡介苗的作用卡介苗也被称为细菌疫苗,其作用在于通过让机体产生免疫力来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一方面,卡介苗能让接种者体内产生抗体,抑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它又能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时,卡介苗可以促进接种者的机体能力和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和达到集体免疫的目的。

3、卡介苗的应用卡介苗多被用于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如白喉、破伤风、风疹以及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卡介苗在接种后能够产生有效抗体,从而有效的阻止细菌侵入体内,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已达到预防病毒的效果。

此外,卡介苗还可以用来治疗病毒疾病,比如恶性疣和肝炎等症状,它的作用是直接抑制病毒的繁殖,并让机体由慢性变为恢复期,以达到治疗病毒的目的。

4、卡介苗的用药注意事项使用卡介苗时需要遵守相关用药注意事项:(1)根据医嘱进行接种,不能随意变更剂量和接种频率,以免造成多余的副作用;(2)若有接种前计划出国,最好接种一定期间前,以获得较高的预防效果;(3)接种期间需要尽量避免暴露于较冷的气候环境,因为这会影响到抗体的产生;(4)在接种期间需要更严格遵循养生习惯,以避免因体力不足带来的后遗症;(5)如果孩子接种卡介苗,建议每次接种前均需要执行检查,以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6)接种现场应有专业的护士实施接种,确保接种正确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卡介苗的介绍,由于它的优越性能力,它已经成为防治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并得到了临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医嘱进行接种,认真按照用药注意事项来使用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卡介苗的防治效果。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 哎呀,卡介苗接种前可得注意啦!要是宝宝正在发烧或者生着病,那可千万不能接种呀!就好像房子根基不稳可不能往上盖楼一样。

想想看,宝宝本身就不舒服,再接种卡介苗,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2. 还有哦,如果宝宝有免疫缺陷,那也是绝对不能接种卡介苗的哟!这就好比让不会游泳的人去深水区,那多危险呀!可别不当回事呀。

3. 接种卡介苗后,注意别让接种部位碰到水呀!那可是很关键的。

就像刚种下的小树苗,你可不能老是去摇晃它。

比如宝宝洗澡的时候,可得特别小心哟!
4.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有些反应,别大惊小怪的。

有点红肿、脓包,这都是正常的呢,就像成长路上会有点小挫折一样。

但是要是反应特别严重,那可得赶紧去看医生啦,别傻乎乎地等着呀!
5. 家长们可得随时留意宝宝的情况呀。

就如守护一朵小花,要时刻关注它的成长变化。

要是宝宝出现异常的哭闹或者不舒服,那可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哟!
6. 还有啊,别觉得接种完就万事大吉了。

后续的观察也很重要呢,就好像一场比赛结束了,还是要看看结果怎么样。

要看看接种的地方有没有留下疤痕呀。

7. 总之呢,卡介苗接种可不是小事,大家都得重视起来。

要小心翼翼地对待,就像对待宝贝一样,这样宝宝才能健康成长呀!我觉得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让卡介苗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宝宝免受疾病的困扰呀!。

什么是卡介苗疫苗

什么是卡介苗疫苗

什么是卡介苗疫苗
一、什么是卡介苗疫苗1. 什么是卡介苗疫苗2. 卡介苗疫苗什么时候注射3. 卡介苗疫苗的作用二、有什么症状不能注射疫苗三、注射疫苗后注意事项
什么是卡介苗疫苗
1、什么是卡介苗疫苗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后可以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

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

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

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2、卡介苗疫苗什么时候注射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

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

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3、卡介苗疫苗的作用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结。

卡介苗疫苗

卡介苗疫苗

卡介苗疫苗1概述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2接种的意义接种卡介苗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大大降低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

还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以及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及预防小儿感冒。

3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5IUPPD试验阴性的儿童。

(PPD试验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如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不满2500克、早产儿、出生时有严重窒息、有吸入性肺炎时,均应推迟接种卡介苗,待身体恢复,达到接种要求后方可接种。

4免疫程序和剂量1.5人次用的剂量卡介苗加入0.5ml所附稀释剂,放置约1分钟,摇动使之溶解并充分混匀。

疫苗溶解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

2.用灭菌的1ml蓝芯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播匀的疫苗,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

5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l)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

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脓疱、浅表溃疡和有继发感染者应到医院请医师处理,前者可涂1%甲紫(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后者应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3)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 及长期不愈(大于 12 周),应及时诊治。

(4)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m,l~2个月后消退。

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5)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

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2.罕见不良反应(1)严重淋巴结反应:在临床上分为干酪性、脓肿型、窦道型等。

接种处附近如腋下、锁骨上下或颈部淋巴结强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2)复种时偶见瘢痕疙瘩。

3.极罕见不良反应(l)骨髓炎。

卡介苗接种要求

卡介苗接种要求

卡介苗接种要求
1. 卡介苗接种得在宝宝出生后尽快进行呢!你想想,这就像给宝宝穿上一层特殊的“保护衣”,得趁早呀!比如邻居家的小宝宝,一出生医生就给他接种卡介苗啦。

2. 接种卡介苗的时候,宝宝可不能生病哟!这就好比要上战场,得身体棒棒的才行呀!我朋友的孩子当时有点不舒服,就只能往后推迟接种了呢。

3. 卡介苗接种部位可不能沾水哦,这就像是受伤了贴个创可贴,总不能随便就弄湿它吧!我亲戚家小孩打完卡介苗后不小心沾了水,可把大人急坏了。

4. 卡介苗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呀,看有没有不良反应,这就仿佛是随时盯着自己的宝贝,不能有丝毫松懈!就像那次我看到一个宝宝接种后有点发红,还好后面没事了。

5. 大人对接种卡介苗这事可不能马虎呀!这可不比买个东西那么随便,这是关乎宝宝健康的大事呢!难道不是吗?好多家长都特别重视这个呢。

6. 记得带着宝宝按时去接种卡介苗哟,别拖拖拉拉的!这就像跟时间赛跑,可不能落后啊!隔壁的阿姨就特别积极,生怕错过了时间。

我觉得卡介苗接种真的非常重要,关系到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卡介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卡介苗,即骨髓型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注射卡介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

然而,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接种卡介苗可能存在禁忌症,或者需要特殊的注意事项。

一、卡介苗接种禁忌症1.过敏史:对卡介苗成分或其他相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人禁止接种。

例如,对卡介苗含有的蛋白成分过敏的人。

2.免疫系统问题: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禁止接种卡介苗。

例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或者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人。

3.炎症或感染:若患者炎症或感染处于活跃期,不宜接种卡介苗。

4.肺部疾病: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严重肺部疾病的人应暂缓接种卡介苗。

5.高热状态:患有持续高热(超过38.5℃)的人不宜接种卡介苗。

6.已感染结核杆菌:已经感染结核杆菌的人不需要接种卡介苗,因为卡介苗只能用于预防结核病,不能治疗已经感染的病人。

二、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2.预防接种时间: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规定,接种卡介苗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确定接种时间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指南和政策。

3.严格遵守接种程序:接种卡介苗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操作。

最好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接种卡介苗后,应对接种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在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5.注意接种后的反应:接种卡介苗后,可能会出现接种局部的轻度疼痛、红肿、渗液等反应;也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

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6.配合其他防控措施:接种卡介苗并不能完全防止结核病的发生,因此,需要配合其他防控措施。

例如,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治疗用卡介苗的功能主治

治疗用卡介苗的功能主治

治疗用卡介苗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由病原菌卡介苗分枝杆菌培养制成的活菌疫苗。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工具。

使用卡介苗能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并且在一些国家是强制实施的免疫计划之一。

卡介苗的功能主治卡介苗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如下所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在感染结核病菌后,能够迅速抑制和清除病原体。

在使用卡介苗进行预防接种后,患者在暴露于结核病菌时能够获得有效的保护,使他们免受结核病的侵袭。

•治疗多种结核病:除了预防外,卡介苗还可以用于治疗结核病的不同形式。

卡介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对结核病菌具有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并通过免疫机制予以消除和排除。

卡介苗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并能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复发。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卡介苗在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最严重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影响儿童。

使用卡介苗能够有效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引起的死亡和残疾。

•减少结核病的传播:结核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传播。

使用卡介苗能够有效减少结核病患者对他人的传播风险。

卡介苗接种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对结核病菌的传播进行控制。

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和结核病高发地区,卡介苗接种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常见形式,通常发生在结核病初次感染后。

通过卡介苗接种,可以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

卡介苗激活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结核病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结核病对胸膜的入侵和损害。

•降低结核病死亡率: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造成大量死亡。

卡介苗接种能够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减少了结核病对人体的危害。

结论卡介苗是一种用于结核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能清除和排除结核病菌,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效果。

卡介苗注意事项

卡介苗注意事项

卡介苗注意事项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针对结核杆菌的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接种卡介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接种时间:一般建议在出生后尽早接种卡介苗,最好在婴儿的第一次预防接种中进行。

如果错过了适宜的接种时间,也可以在儿童期或成年时进行补种。

2. 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接种在左上臂的皮下组织中。

接种前会在皮肤表面做一个小的划破口,然后将疫苗液滴入伤口中。

划破口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手触摸或搔抓。

3. 护理划破口:卡介苗在接种后会留下一个小伤口,需要正确护理。

切忌用手揉搓或扣抠,以免引起感染。

一般情况下,伤口会在接种后几天结痂,不要主动去除结痂,待其自行脱落即可。

4. 避免感染:接种卡介苗后,需要注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以减少结核杆菌的感染风险。

尤其是对于与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接触时,要保持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5. 观察不良反应: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溃疡等。

这些反应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6. 定期做结核病检测:虽然接种卡介苗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
护,但并不能完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定期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如胸部X射线检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是否需要进行其他补充疫苗接种。

总结起来,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接种时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以及观察不良反应。

定期的结核病检测也是必要的,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的感染。

卡介苗

卡介苗

4.重组卡介苗 重组卡介苗可同时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 已成为新的疫苗载体。改造传统的BCG 和 构建rBCG 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免疫原 性, 诱导抗多种疾病的持久免疫, 以达到预 防和治疗的效果。目前,重组卡介苗仍在研 究试验阶段,其作为重组载体疫苗的效力还 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结核病疫苗研究
1.传统卡介苗 卡介苗(BCG)是一种弱化的牛型分枝杆 菌,是目前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疫苗。始于 1882年首次发现结核杆菌,1921年Calmette 和Gurin发明弱毒疫苗。至今已在百余个国家 推广应用。当前,世界各地实验室所用卡介 菌种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巴黎巴斯德研究所。 目前我国用的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 D2PB302S2甲10株。其生长稳定,培养程序 简便,且证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力。
2.目前卡介苗使用效果
安全性 BCG的安全性良好,如疫苗质量合格接种操作无误,接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AEF)很少。人类近90年使用BCG的经验已验证了这一点。 保护效果 BCG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疫苗。总体保护效果较好,自使用至今的各种随 机对照试验和 Meta分析研究证实, BCG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但对成人结核病的保护率不佳,多个对照实验的比较分析显示成人使用BCG 预 防结核的平均有效率能够达到50%, 作用范围从无效到80%的有效率不等。 同 时它在不同地区呈现的保护效果也不同,英国医学研究会进行的大规模实验表明 保护率达75%以上,而美国公共卫生署对一些地方进行实验保护率都低于30%, 且其它多地实验结果均有差异。不同研究所对其原因进行猜测,主要有:试验方 法差异;频繁暴露于结核病;人群差异;环境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干扰;以及卡介 苗菌毒株的基因变异(——菌种移种到各地后,各实验室多沿用传统的连续传代 法保存。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用培养基成分及生产技术不一,菌株不断演变, 形成了多种亚株。) 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 接种卡介苗的主要副反应是在接种部位引起疼痛和疤痕,接种致不良反应以淋 巴结异常反应居多,反应程度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有关,而<14年龄段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最高。 免疫功能低下或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者的人,尤其是婴幼 儿接种卡介苗会引起播散性或致命性感染。 但来自国际防痨联合会的统计和报 道称,全球因接种卡介苗而引起卡介菌病的发生率仅为0.19~1.56/100万。

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

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

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如今的孩子可以说比过去幸福了许多,因为以前的孩子可能没有太多的疫苗可以接种,他们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是要比现在的孩子大上许多的,卡介苗主要是用来预防孩子患上结核病的,在接种成功后手臂上会留下一个小小的疤,那么,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卡介苗一般都是出生的时候接种一次,然后会流下疤痕,就说明接种成功的。

如果宝宝胳膊上没有疤痕说明没有接种成功,就需要再补种一次的。

卡介苗的有效期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保护水平会逐年下降,经10~20年后降至不显著的水平。

对结核病的预防还应注重卫生习惯的培养,不能只依靠疫苗。

卡介苗并不能防止潜伏性结核的复燃,而这也是结核杆菌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感染源。

因此,卡介苗其实并不能影响结核的传播,成年人再次接种卡介苗的意义也不大。

接种卡介苗后会有什么反应?1、常见反应在接种后2~3周局部发生红肿,出现丘疹状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为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即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1~3个月内,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等处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过10mm,有时出现破溃化脓。

2、少数反应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3、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卡介苗是终身有抗体吗?就目前来讲,卡介苗的有效期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一般认为它的效果在过了二十年后会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了,但是我们也不必担心,打了卡介苗后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会大大下降,如果卡介苗没有接种成功,应再补种。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
1. 什么是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

肺炎球菌是导致肺炎、脑膜炎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常见细菌。

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由23种最常见的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2. 接种对象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 2岁及以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
- 免疫功能受损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
- 脾切除或功能障碍者
- 族裔风险因素高的某些群体(如阿拉斯加原住民和部分美洲印第安人)
3. 接种时间和剂量
- 首次接种时,静脉注射一剂量
- 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如果距初次接种超过5年,建议再次接种一剂加强剂量
4. 接种注意事项
- 在接种卡介苗前,告知医生你的既往病史和目前所服用的药物
- 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等,通常在1-2天内会自行缓解
- 某些罕见但严重的过敏反应也有可能发生,需要密切监测
- 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需遵医嘱
5. 专家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家卫生机构都建议高危人群按时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和并发症。

该疫苗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对于降低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肺炎球菌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在接种卡介苗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以下是相关的注意事项:1.接触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卡介苗是一种活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可能会有副作用。

因此,如果您在近期内接触过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建议推迟接种。

2.药物过敏史:如果您对卡介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或者曾经对其他疫苗有过敏反应,应该在接种前告知医生。

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决定是否适合接种。

3.孕期和哺乳期:虽然卡介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造成威胁,但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时会推迟接种。

4.免疫系统疾病:具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严重的免疫缺陷病)的人可能不适合接种卡介苗。

因此,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的病史。

5.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有些情况下,卡介苗接种是禁忌的。

这包括近期的疫苗过敏反应,对卡介菌过敏反应,以及具有活动性结核感染的人。

确保在接种前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

6.感染预防:接种卡介苗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发红、肿胀和疼痛等反应。

为预防感染,需要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和干燥。

避免揉搓或挤压接种部位。

8.局部并发症: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一些反应,如溃疡、疤痕、淋巴结增大等。

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

9.儿童接种:卡介苗是儿童定期接种的疫苗之一、儿童接种时,需要注意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

10.接种效果评估:接种卡介苗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接种效果不佳或接种后失效的情况。

因此,在接种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定期检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结果,以评估接种效果。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接种

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卡
介苗株,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为结核病变。
治疗
若局部淋巴结继续增大,可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脓疡有 破溃趋势,应及早切开,用利福平纱条引流;若脓疡自发破溃, 用利福平粉剂或加用异烟肼涂敷,起初每天换药1次,好转后改 为2~3天换药1次。
(2)骨髓炎

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利福平粉
撒于溃疡面。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但极少引起肺 部结核。
(2)治疗
全身治疗

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异烟肼儿童8~10mg/kg,1次
顿服,每日总量不超过300mg,利福平儿童10~20mg/kg,
空腹顿服,每日总量不超过450mg 。
局部治疗
立即将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 部环形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 8~10次。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 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4.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
(1)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生差错事故或异常反应,应查明原因,立即上报以便及时处理,不 得隐瞒。
卡介苗预防接种操作方法
1.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检查核对受种者 姓名、预防接种证,无误后予以接种。(查对制度)
2.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3.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
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 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 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卡介苗知识

卡介苗知识

卡介苗知识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也称为卡介苗疫苗或卡介苗接种。

它是由活体结核分枝杆菌株制备而成,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包括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株、收集菌体、进行灭活处理、混悬液制备和灭活液稀释等步骤。

制备的卡介苗会注射到人体的上臂皮下层中,通过皮肤刺激免疫系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卡介苗的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次疫苗接种中进行。

在很多国家,卡介苗接种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卡介苗接种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抗结核病的免疫力,使得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大大降低。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红肿、发热、乏力等,但这些副作用一般都是轻微的,并且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在接种卡介苗前,医生会对接种者进行评估,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卡介苗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在一些国家,卡介苗的有效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率。

然而,在一些国家,卡介苗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结核分枝杆菌株的变异、免疫系统状态等。

尽管卡介苗在结核病预防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并不能完全消除结核病的风险。

因此,在结核病高发地区,除了接种卡介苗外,还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饮食、避免与结核病患者长时间接触等。

卡介苗对于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来说,可能并不会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对于结核病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者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总结起来,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结核病的风险。

在接种卡介苗的同时,还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以确保结核病的有效控制。

卡介苗与卡介苗接种技术

卡介苗与卡介苗接种技术
冷链技术改进
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改进,未来卡介苗的储存和运输将更加便捷和 安全,降低接种成本。
联合疫苗接种
未来卡介苗可能会与其他儿童疫苗进行联合接种,简化接种程序, 提高接种率。
卡介苗接种在未来的应用与展望
控制结核病
01
随着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抬头,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
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卡介苗与卡介苗接种技术
• 卡介苗简介 • 卡介苗接种技术 • 卡介苗接种的效果与影响 • 卡介苗接种的挑战与前景
01
卡介苗简介
卡介苗的发现与发展
01
02
03
04
1921年
卡介苗被发现,由法国科学家 卡尔美和介林研制成功。
1928年
卡介苗开始在法国和奥地利等 国家使用。
1930年
卡介苗被引入中国,并逐步推 广使用。
提高社会生产率
促进社会稳定
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可以维护社会 稳定,减少因结核病致贫、致乱的风 险。
减少结核病患者数量,可以提高社会 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04
卡介苗接种的挑战与前景
卡介苗接种面临的挑战
疫苗供应不足
全球范围内,卡介苗的供应量无 法满足所有需要接种的儿童,导
致部分地区接种率低下。
时机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满 月时接种第二剂,4岁时加强接种 第三剂。
卡介苗接种的剂量与方法
剂量
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通常为5-10mg。
方法
皮内注射,注射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下缘。
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安全性
卡介苗是安全的疫苗,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的发生。
副作用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脓疱等轻微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几天 后自行消退。少数人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但不会引起结核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介苗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卡介苗英文名称:Bacillus Calmette-Gu閞in vaccine;BCG vaccine 定义:最早由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Calmette)和介朗(Guérin)研制成功的疫苗。

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疫苗由来:卡介苗—20世纪初,法国有两位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他们共同试制成功了预防结核菌的人工疫苗,又称“卡介苗”。

那是秋天的一个下午,卡默德和介兰走在巴黎近郊的马波泰农场的一条小路上做实验,试图把结核杆菌接种到两只公羊身上,但每次都失败了。

走着走着,他们发现田里的玉米杆儿很矮,穗儿又小,便关心的问旁边的农场主:“这些玉米是不是缺乏肥料呢?”农场说:“不是,先生。

这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十几代了,可能有些退化了。

”“什么?请您再说一遍!”农场主笑着说:“是退化了,一代不如一代啦!”看着匆匆离去的两个人,他觉得很好笑。

卡默德和介兰从从玉米的退化马上联想到:如果把毒性强烈的结核杆菌一代代培养下去,它的毒性是否也会退化呢?用已退化了毒性的结核杆菌再注射到人体中,不就可以既不伤害人体,也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了吗?两位科学家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接种作用: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平均有效率为86%;预防结核相关死亡的有效率为6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有效率为64%,预防播散性结核死亡的有效率为78%。

多年来,通过卡介苗接种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药物别名:结核活菌苗,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B.C.G.Vaccine分子式成分:该品是由Leon Calmette和Camile Guerin首创,今是用卡介菌种在综合培养液中培养后,收集菌膜,混悬于适宜的灭菌的保护液内,经冷冻干燥制成。

所得到的活菌制剂,具有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诱导γ-干扰素产生的作用。

冻干菌苗活菌数每毫克应在100万以上,皮内注射用稀释后,每1mL含0.5-1mg。

制剂规格:粉针剂:0.5mg~0.75mg菌体。

该品冻干粉针剂为乳白色疏松固体或粉末,加入1mL注射用水应于2分钟内完全溶解为均匀混悬液,残余水分不应超过3%。

冻干卡介苗注射剂10人份/支。

贮法:保存在2-8℃暗处。

效期:1年。

卡介苗口服混悬液10mg:1mL。

口服用卡介苗1mL:50mg。

划痕用卡介苗(1)0.5mL:37.5mg (2)1mL:75mg。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1)1mL:0.5mg (2)1mL:0.75mg (3)2mL:1.5mg。

该品注射液为乳白色混悬液,pH值6.8-7.6,放置后菌体下沉,经轻摇能均匀分散。

药理毒理:结核菌是细胞内寄生菌,因此人体抗结核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接种卡介苗是用无毒卡介菌(结核菌)人工接种进行初次感染,经过巨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将其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使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当机体再遇到结核菌感染时,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迅速被激活,执行免疫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释放淋巴因子是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一,其中趋化因子(MCF)能吸引巨噬细胞及中性多核白细胞,使其趋向抗原物质与致敏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移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能抑制进入炎症区的巨噬细胞和中性多核白细胞的移动,使它们停留在炎症或病原体聚集的部位,利于发挥作用。

MIF可使巨噬细胞发生粘着,并使吞噬反应显著增加。

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主要作用是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消化能力,并加强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作用。

因此在结核菌侵犯的部位,出现巨噬细胞的凝聚,大量吞噬结核菌。

在分枝杆菌生长抑制因子的作用下,还能抑制细胞内的结核菌生长,及至消化,最后消灭,形成结核的特异性免疫。

在卡介苗进入机体后,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同时,还产生了比较广泛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这与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T细胞本身的直接杀伤作用及体液免疫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临床上应用于:1.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及用5IUPPD(PPD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或5IU稀释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PPD或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皮内接种以预防结核病。

2.现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或在肺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根治性手术或化疗后作为辅助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3.非特异性卡介苗还用于预防小儿感冒、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以及防治成人慢性气管炎(PPD实验呈阴性者方可使用特异性卡介苗,否则会导致患者感染结核病)。

药动学:接种后4-8周才产生免疫力,免疫可维持3-4年。

适应症: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及粟粒性结核2种疾病,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可接种,6月-7周岁没接种过卡介苗儿童并且PPD试验阴性也可接种。

不良症状: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

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1) 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萎缩婴儿事件:2011年5月,浙江一名7个月大的儿童在接种卡介苗后出现肺部感染、播撒性卡介菌病及早衰等异常反应。

19日从浙江省卫生厅获悉,经专家分析和鉴定,这与该婴童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关。

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诊断称,这名婴童在接种卡介苗之后,表现出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菌病、高IgE综合征等症状,肌体出现迁延性腹泻、高白细胞血症、中度贫血等异常情况。

所谓的高IgE综合征,指的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200多例报道,在国内仅有个案报道。

本病是一种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反复葡萄球菌感染、肺脓肿、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降低、湿疹等,而最显著的特征是血中IgE显著增高。

本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常持续终身,并最终导致患者夭折。

该病的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

大多数高IgE综合症患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但也有部分患者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者禁忌接种活疫苗。

但专家表示,儿童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发病率极低,且种类繁多,因此早期识别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存在诸多困难。

目前,专家已排除卡介苗本身的质量原因。

专家表示,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可有效减少粟粒性肺结核和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尤其是免疫缺陷儿童接种卡介苗后,由于身体缺乏免疫力,易发生全身性播散,称为播散性卡介菌病。

卫生厅表示,接种减毒的活性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病。

目前中国已有包括卡介苗、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的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健康的儿童注射卡介苗是安全、有益的。

来自国际防痨联合会的统计和报道称,全球因接种卡介苗而引起卡介菌病的发生率仅为0.19~1.56/100万。

相互作用1.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来氟米特、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将导致免疫力降低,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后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2.糖皮质激素:按常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用量超过10mg强的松或等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连续2周以上)致免疫力抑制患者,不应接受减毒疫苗免疫。

大量类固醇所致的免疫抑制会产生对减毒疫苗的不完全应答反应。

但糖皮质激素低-中剂量,短期(小于14天)全身使用;局部使用;或低-中剂量,短效糖皮质激素长期替代治疗及关节内、囊内、跟腱糖皮质激素注射不应视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替代疗法中类固醇剂量,诸如治疗阿迪森病,对免疫无抑制作用。

3.茶碱:卡介苗接种能显著提高茶碱平均血浆半衰期。

大多数患者会经历一个短暂和轻微的血浆茶碱水平上升期。

用法用量: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0.1ml。

儿童皮内注射给药说明:1.本菌苗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卡介苗接种时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传染率增高。

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3.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不在同侧注射。

4.本菌苗接种后还要和结核病人隔离2个月,以免在这期间受到传染。

2-3月后再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表示接种成功,阴性的应再补种。

以后每3-4年复种一次,复种前也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5.对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化疗停止及接受活疫苗接种之间的间隔期至少为3个月。

6.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在处理时切忌手术切除,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将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异烟肼100-300mg、0.5%普鲁卡因溶液适量,充分混合后用消毒注射器将混合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连续10次后,停2周,再继续注射,直至疤痕疙瘩变平为止。

7.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软膏或20%对氨基柳酸软膏处理。

8.使用时制品应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时不得日光曝晒。

9.皮内免疫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不愈。

注射剂量过高可致接种处脓肿或淋巴结炎,应遵循推荐剂量。

10.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菌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11.制备该品者应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

盛装过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

丢弃前应消毒处理。

12.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