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常见副反应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介苗接种常见异常反应及差错事故的处理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鸣

卡介苗接种是国家推行的免疫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有效手段。在现阶段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卡介苗接种仍将作为国家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政策性措施继续开展下去。

卡介苗接种是十分安全的。但由于菌苗所具有的生物特性,人体产生免疫时的特异过程及个体差异,接种处皮肤局部的炎性反应等因素,卡介苗相对其它预防接种而言,其异常反应发生率还是比较多的。另外,卡介苗是所有预防接种中技术难度最高,最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唯一需要进行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操作的预防针。据统计,我省于1975~1992年间,有记载的较大的接种事故就发生32起,平均每年1.8起。涉及人数2865人,其中责任事故占84.4%。而一些零星、较小的或未上报的差错或事故就更多了。这些差错或事故的发生,让被接种者及其家属承受了一定的痛苦和思想负担,引发了不必要的纠纷,给接种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更耗费了国家和单位很大的人力财力。

绝大多数情况下卡介苗接种所致的异常反应或差错事故经处理后都不会给被种者造成严重损害或留下不良后遗症。但如处理不当,或者认识不足,将异常反应当作正常反应对待,则会廷误治疗,使反应加重或迁延不愈,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和被种者的痛苦,甚至会产生并发症或扩大至全身,危及生命。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处理卡介苗接种所致的异常反应或差错事故的原则是:早期发现,迅速上

报,及时治疗,正确处置。下面是一些在接种工作中常见的异常反应和差错事故的发生、表现及处理。

一、常见异常反应的处理

(一)接种处肉芽组织增生。这是卡介苗在形成脓肿破溃的过程中,局部受到刺激所致。如不洁物包扎或擦拭、洗澡水浸湿、衣服磨擦等。

表现:接种处有高出皮肤,暗红色的组织,触之柔软易出血。表皮迟迟不愈合,间或伴有少量渗液。

处理:5-20%硝酸银溶液或石碳酸局部点灼,使局部发白结痂,3-4天后可去除痂盖再次点灼,直至肉芽组织低于表皮,注意不要损伤正常皮肤。也可用枯矾粉局敷。也可刮除肉芽组织。

(二)疤痕疙瘩。病因尚不明确,常发生在机体内分泌改变时期,25%儿童的近来患有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许多儿童幼年观察到有皮肤渗出性素质。一般于种后一年发生,女孩多于男孩,特别是当女孩处于青春发育期时疤痕疙瘩的增长速度可明显加快。

表现:卡痕缓慢增大,形成高出皮肤坚韧而有弹性,鲜红或淡红色,表面光滑的痂块。

处理:醋酸氢化考的松0.5 ml(12.5 mg)+INH注射液至1-2ml,或确炎舒松-A 0.5 ml(5 mg)+INH注射液至1-2ml作疤痕疙瘩内注射,每周2-3次,每10次一疗程,间歇一周后可再注。直至疤痕疙瘩消退与皮肤表面平齐为止。注意在注射过程中应根据药液渗透和疤痕疙瘩改变情况调整进针位置和药物剂量,避免因注射过度而导致皮肤胶原纤维破坏使皮肤凹陷变薄。

其它的方法有黑布膏疗法(北京中医院药方,每2-3天换药一次,明显有效32.1%,有效54.3%);光照法(用含竹红菌素的油剂或软膏涂患处3-5分钟后用

荧光高压汞灯或红外线灯照,照距30~40cm,30分钟,每日一次);2%苯甲醇注射治疗等。

(三)汇流区淋巴结肿大。主要发生于初种者,是卡介苗与汇流区淋巴结组织发生超敏反应所致,发生率为4.5%,形成脓肿的为0.1-0.3%。发生原因有:活力较强的菌株、生产时菌块未打散、菌苗放置时间较长,接种时未摇均、过深注射、超量接种等。多发生在接种部位同侧淋巴结汇流区,不发生在接种部位的对侧或远端。据我们的统计,发生部位88.6%为腋下,3.4%为锁骨上窝(与注射位置较高有关)。极少数可发生在两个部位,如腋下-肩胛骨外侧、腋下-上臂皮下。多发生于接种后1-3个月,<1 cm者在1-2个月后会自行消退。不消退者由于形成过程较为隐蔽,因此早期多难以发现。

表现:淋巴结缓慢增大无疼痛,早期皮肤颜色正常,无全身症状,触之质较硬,活动或不活动。晚期皮肤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变薄发亮,触之为囊状且有疼痛感,有的表皮可见淡黄色薄痂。

处理:

1.早期可采用热敷、口服INH及局部注射等方法。具体为:

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口服INH:每公斤体重服INH10mg ,每日一次顿服三个月。从我们门诊治疗的情况来看,淋巴结消失或明显缩小的占83.1%。

局部注射:INH注射液使用量按上述方法计算,加1%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 作淋巴结内及周围注射,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7-10天后继续。

注:以上方法适用于淋巴结增大<1 cm者。

2.晚期可采用穿刺抽脓、刮除术、中药引流等方法。具体为:

穿刺抽脓:局部消毒后,先用20 ml或5 ml注射器抽吸脓液,再以INH(幼

儿计算剂量)注射液+20 ml注射用水注入进行冲洗,再将液体抽出。最后再注入1-2 ml药液保留。皮肤已变薄发亮者则不必抽脓,直接切开引流或行刮除术。

刮除术:常规消毒,局麻,选择脓肿下方作切口,切开表皮1-2cm,排出脓液,以刮匙彻底刮清干酪坏死组织,用凡士林纱条蘸少许INH粉或RFP粉塞入疮口,每周换药3次,2-3周即可愈合。我们门诊治疗166例,平均换药6.8次,治疗时间13.9天。

中药引流:对已破溃,或一次清刮无法刮净干酪坏死组织者,可用中药九一丹或五五丹置入疮口内去腐化脓。当腐肉去净后,再用生肌散或云南白药促进疮口愈合。

(四)过敏性皮疹。多有皮肤病史(如奶癣)或家族过敏史。

表现:为湿疹样皮疹,可全身,也可集中于接种侧手臂及胸背部,有搔痒。

处理:按一般抗过敏方法处理。对皮疹严重者应转医院治疗。

二、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一)结素阳性误种

原因:多为接种人员工作不细心所致。如出生大于三个月的幼儿在接种卡介苗前需做PPD,有时红肿反应不明显,忽略了用手触摸硬结而误为阴性。

表现:接种处的早发反应。一周左右形成红肿和脓疱。愈合时间有时稍长,部分会有汇流区淋巴结肿大。体温轻度升高(不超过38℃),极少数人会有肺部一过性阴影。局部和全身反应程度与PPD阳性大小成正比。

处理:在接种剂量和方法均正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处理。也可局部封闭注射,方法、剂量同前。作好观察随访。有全身症状者可对症处理。

(二)卡介苗误作结素注射原因:同上。

表现:如为PPD阳性者同上。如为PPD阴性者因前臂磨擦、刺激,容易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