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ppt

合集下载

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共50张PPT)

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共50张PPT)
根本信息栏须逐项填写完整。
生产企业、疫苗批号、有效日期等填 写内容须与说明书一致。
临床经过须与所勾选的范围保持一致 性。
接种剂次是指接种疫苗的第几剂次。〔例 接种百白破第3针,剂次一栏填写3〕
AEFT个案调查表本卷须知
冰箱温度须与当天冷链记录表温 1、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就要立刻填报AEFI系统;
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 坏死组织剔除。
其他:疑心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
监测指标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在发现后48小时内报告率≥90%; 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在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0%;
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 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
一般反响: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 功能障碍的反响,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 合病症。〔来源于?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监测方案?〕
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概念-2
不良反响:合格的疫苗在实施标准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 害反响,包括一般反响和异常反响。
金安区2021年1至3月异常反响 上报情况
2021年1至3月累计报告13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响。
东桥(3例)、城北(2例)、毛坦厂(2例)、望城(2例)、淠东(1例)、 双河(1例)、东市(1例)、马头(1例)。
几种主要异常反响的处置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 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 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病症群。过 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因机体反响性、抗原进入量 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异。通常突然发生而且剧烈, 假设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治疗
? 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 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 继发其它疾病。
? 严重者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 热镇痛药,腹痛者服颠茄片;腹泻可服 吸附或收敛药,如矽炭银或次碳酸铋, 每日2~3次。
?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 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局部反应
— 反应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 — 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 或功能上的障碍 (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 ); — 无后遗症。
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特异性 2.按临床表现 3.按反应性质 4. 按发生原因
非特异性:发热、炎症、结缔组织增生、无菌性化脓、 精神反应等
特异性:生物学、免疫学 局部、全身、皮肤、神经、肾脏、血液、骨骼、 关节、 淋巴系统 类型(1):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
55%
*随着剂量的增加,局部不良反应率也增加,可达 50-85%。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与/或肌肉痛。
罕见、严重反应发生率
反应
? 化脓性淋巴结炎
BCG ? BCG 骨炎
? 播散性BCG感染
Hib ? 不详
HepB ? 过敏性反应
麻疹/ MMR/
MR
?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分为弱反应(≤ 2.5cm);中 反应(2.5~5.0cm);强反应(≥ 5.1cm)有局部 淋巴管/淋巴结炎者为局部重反应。
? 时间:大部分皮下疫苗数小时至 24小时或稍后, 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 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 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 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 24~48小时逐 步消退。
疫苗及预防接种反应的诊断处理
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2008年6月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与受种者及其家属的 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
改进和优化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
完善异常反应监测和报 告制度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 平
加强公众宣传和健康教 育
06
总结与展望
对当前工作的总结回顾
工作成果
01
成功完成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为保障
公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定义
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有 关的健康损害
分类
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 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常见异常反应及表现
01
02
红、肿胀、 发热等
全身反应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 泻等
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
神经系统反应
社会参与
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 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预 防接种工作打下基础。
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团队合作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 群免受病原体的侵袭,降 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
种类
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国家免疫 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 质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则需要自费接种,如水痘疫苗 、流感疫苗等。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PPT参考幻灯片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PPT参考幻灯片
18
(四)结素误作肌肉注射 原因:结素存放不当、误拿、误种 表现:发生很少,表现观察不够,
取决于机体对结核的迟发过敏反应 情况。 处理:无报道可借鉴方法,可能抗 过敏、局部封闭有一定作用。
19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对异常反应和差错事故的处理体会: 掌握卡介苗基本原理和特性,心中有数,
成品检定: 纯菌试验 物理检查(每批做) 无有毒株试验(同代菌种做,时间4个月) 活菌计数(同代菌种做,时间4-6周标准100
万/mg,实际400-1000万) 热稳定性试验(时间28天,对冻干苗检验) 效力测定 (同代菌种做,时间5周)
10
四、卡介苗强反应和异常反应淋巴结肿大> 1CM
有关结核病预防接种 的几个问题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卫国
1
一、关于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 中的作用
卡介苗作用是:不能预防感染、可以减 少儿童原发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作用仍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 特别是在结核病高流行国家可以防止严 重的儿童结脑、粟粒结核的发生,并提 高人群结核病免疫水平。
但控制结核病最有效武器是发现和治愈 传染源,而不是卡介苗接种。
为此,我国在建国后在部分城市和少数农村地区 开始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内法、皮上法、口服 法,但不普及,十年接种不到两千万。
1974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座谈会后,全国开始对 15岁以下儿童普种卡介苗,方法是皮上划痕法。
4
二、卡介苗接种政策的延革
1982年卡介苗纳入计划免疫,接种对象 改为新生儿及一周岁以内婴幼儿初种、 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复种(也可对 四岁儿童),特殊情况可对入伍新兵、 大学新生等进行初种。接种方法改为皮 内注射法。主要原因是皮上法容易产生 接种事故。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及处理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及处理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及处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时常会发生一些预防接种反应,现就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的常见反应和异常反应症状和处理方法做简要介绍,供参考,请根据临床症状结合临床医生处理。

1、一般反应临床表现:接种后2-3天,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凸痕,约30分钟后消失,为非特异性反应。

后2-3周局部发生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成白色脓包,可自行破溃,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痂脱落后可在局部留一永久性凹陷性瘢痕,此为特异性反应。

一般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无全身反应。

治疗: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龙胆紫。

2、加重反应(强烈反应)临床表现:局部脓肿直径大于10mm,并且大于12周不愈,或接种处形成直径达10mm以上较深溃疡。

临床表现基本上与一般反应相似。

治疗:(1)小水泡小脓疱涂抹龙胆紫。

(2)大水泡或大脓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涂龙胆紫,不可切开引流。

(3)溃疡;用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涂撒溃面,无菌纱布包扎。

3、异常反应1】、卡介苗引起的瘢痕疙瘩(瘢痕瘤)临床表现;为结缔组织增生,纤维组织过度增长,病程缓慢,在接种后1月或数月缓慢发生,也有在接种后2-6年发生的,早期病变呈蜘蛛痣样的毛细血管增生,逐渐扩张增多,局部红肿显著,纤维性瘢痕逐渐高出皮面,瘢痕疙瘩大小不等,有小于10mm×10mm者,也有大至10mm×20mm 者,极个别可大至30mm×40mm或更大。

高出皮肤1-5mm或更高,坚韧而有弹性。

如瘢痕疙瘩较小(10mm以内)其颜色与正常皮肤无差别,此多属静止期,达到一定大小不再生长增大。

卡介苗瘢痕疙瘩禁忌手术治疗。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下方法可供参考,或咨询临床医生:(1)、静止期用含普鲁卡因的%氢化可的松乳剂做贯穿注射,每周一次,3-10次为一疗程。

(2)、异烟肼液100mg/2ml或300mg/6ml,加氢化可的松和%普鲁卡因混合做瘢痕疙瘩内注射,每周2次,10-60次不等,4-5个月。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个别受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 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2~3天。
11
一般反应--局部反应
少数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 ,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 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 步消退。 部分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 附剂未完全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 新版规范对AEFI处理要求 • 一般反应处理原则 • 异常反应处理原则
15
过敏性休克
有疫苗或其他生物制品注射史。在预防接种后数分 钟以至30分钟发生(长的可达1-2时)。
临床表现:一种以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 出现局部或全身广泛性的红疹或荨麻疹、水肿等皮
肤症状; 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等 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大小便失
外敷10%复方鱼石脂软膏,可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 外敷云南白药,白药用食醋溶解 ,上复纱布,用食醋保湿。
13
局部反应的处理
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 化脓,形成小溃疡,大多在8~12周后结痂(卡 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 发感染。
不能热敷!
14
要点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监测与处理
1
要点
• AEFI定义及处理要求 • 一般反应处理原则 • 异常反应处理原则
2
病例定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 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 不良反应 • 疫苗质量事故 • 接种事故 • 偶合症 • 心因性应
3
病例诊断
• 第五十五条 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组织调查、诊断,并将调查、 诊断结论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对调查、诊断结论有 争议的,可以根据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的鉴定办 法申请鉴定。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PT课件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PT课件

狂犬疫苗 + + +
+
12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2)
疫 苗 无菌 惊 厥 VAPP 精神 多发性 类中毒 重症多 听力 坏死性 类癫痫 胃肠道
化脓
症状 神经炎 反 应 形红斑 减退 筋膜炎 样反应 反 应
脊灰疫苗
++
+
麻疹疫苗
++
百白破 + +
+++
破类
+
+
乙肝疫苗 +
甲肝疫苗
+
+
+
流脑疫苗
+
+
常见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处理原则
1
几个基本概念
❖ 目前对接种疫苗后反应使用的名称和定义较 为混乱: -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实际上以上三者在外延上存在明显差异,在 内涵之间也有相互重叠交叉。
2
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概念
❖ 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
(WHO,关于疫苗安全的补充信息,2000) 对不久前接种疫苗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10
异常反应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11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1)
疫 苗 过敏性 过敏性 过敏性 Arthus 血管性 血清病 剥脱性
皮疹休克紫癜反应水肿
皮炎
脊灰疫苗 +
麻疹疫苗 + + +
百白破 + + +
破类+ + + + +
乙肝疫苗 + + + +

(精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PPT演示课件

(精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PPT演示课件

.
7
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
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WHO将其归类为疫苗反应 。
实施差错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
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 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对应于WHO的实施差错。
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十条
. 10
AEFI的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 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 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 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在发现后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 和处理,在接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 注事件的报告时,应按规定的时限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报告。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
3
AEFI按发生原因分类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疫苗质量事故 AEFI 实施差错事故 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 不明原因反应
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事故
.
4
一般反应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 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对应于WHO的常见、轻 微的疫苗反应。 全身反应 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 38.5℃)和重度(≥38.6℃)。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 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 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到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 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 时间稍晚。 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 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 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 3天者。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常见的轻微疫苗反应和治疗
疫苗
局部反应 发热>38℃
(疼痛、红肿)
烦躁不安、不适
和全身症状
卡介苗
90%-95%
Hib
5%-10%
乙肝疫苗
成人:15% 儿童:5%
麻疹/MMR/MR
10%
OPV
破伤风/DT/Td
— 10%
全细胞百日咳
50%
治疗
注射部位冷敷
醋氨酚
— 2%-10% 1%-6%
5%-15% <1%
导致青肿或(和)出血,血小板计数<5万/ml 可引起反应的疫苗有MMR
通常轻微和有自限性;偶尔需使用类固醇或血小板治 疗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2.发 热
• 根据肛温将发热分为低热(38-38.9℃)、高 热(39-40.4℃)和超高热(40.5 ℃ 以上)
• 单独发热无需报告 • 可由各种疫苗引起
对症治疗,醋酸酚治疗有效。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全身反应
• 发热:8-24小时,24-48-72小时消退,麻苗、风 苗等活疫苗5-7天发热,7-10天消退
• 毒性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全身不适,1-2 天消退
实施程序差错导致的不良反应(四)

卡介苗接种反应介绍PPT培训课件

卡介苗接种反应介绍PPT培训课件
及时报告和处理问题
一旦发现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 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认知度和依从性
普及卡介苗知识
通过宣传册、海报、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卡介苗的相关知 识,包括其作用、接种程序、可
能的不良反应等。
提高接种意愿
加强宣传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 到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6
提高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建 议与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接种技术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卡介苗接种的操作技能 ,包括正确的注射部位、深度和剂量等。
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接种 前对受种者进行全面评估。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接种意愿和依从性。
解答公众疑问
针对公众对卡介苗接种的疑问和 担忧,及时提供解答和帮助,消
除其顾虑,增强信任感。
THANKS
统计分析法
专家评估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 和经验,对接种者进行风险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 出可能的高风险人群和风险因素。
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结果
新生儿及婴幼儿
0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02
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接种卡介苗后 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但一般较轻
微且很快消失。
消毒皮肤
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接种部位皮肤进 行消毒。
注射疫苗
将疫苗充分摇匀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疫苗, 按照规定的注射部位和深度进行注射。
接种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接种对象是否 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调查诊断(PPT 57页)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调查诊断(PPT 57页)

• 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
5d
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2.5cm)、局 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
• 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 15d 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 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 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 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 药品不良反应
9
严重异常反应
严重异常反应(Serious Rare Vaccine Reaction): 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诊断为异常反应者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谁来核实
县级CDC
核实内容
AEFI的基本情况 发生时间和人数 主要临床表现 初步诊断 疫苗接种等
27
哪些AEFI需要调查诊断
•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外的AEFI
• 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 24h 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 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
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 引起的
无 过错
有时间 关联
有 损害
无因果 关联
泗县甲肝疫苗事件 调查结论:群发性癔症
14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Cluster)
AEFI Cluster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 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 临床症状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

卡介苗作用机制效果和异常反应

卡介苗作用机制效果和异常反应

• 可能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 与儿童免疫状态、菌苗菌株毒力、超 量等因素有关
• 处理原则:与时发现、抗结核治疗, 效果较好,一般采用INH、RFP联合 (因牛结核杆菌对PZA天然耐药,SM 和EMB存在耳毒和视神经损害),预 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3)全身性BCG播散病变
• 多发生在接种后半个月之后,表现为 发热、虚弱、食差、体重下降。淋巴 结、肝、脾肿大,胸部X线可显示粟 粒状影,其他脏器也可发生结核病变。 常伴继发感染,确诊需菌种鉴定
4、原发感染形成部分肺组织发生炎症 病变。
5、结核菌沿淋巴系统引流至胸内淋巴 结。
6、继续繁殖结核菌可从淋巴系统进入 血液循环。
二、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人体在结核菌刺激下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 性免疫力。
2、在特异性免疫力作用下,结核菌繁殖被控 制,通过杀菌机制,大多数结核菌被杀死。
3、终止了体内播散,原发病灶好转、自愈。
1、BCG接种的正常反应
• 接种1个月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形成脓 疱溃疡,大小一般不超过1cm
• 2个月左右结痂脱落形成小瘢痕(卡痕) • 个别婴儿可出现同侧腋下淋巴肿大,大小一
般在1cm以下,热敷可消退
2、BCG接种的异常反应
(1)局部强反应
• 表现:接种局部脓肿或溃疡,直径 >1cm,愈合时间>3-6个月.一般表 现为肿块增大,皮肤呈暗红色,中心 软化或形成脓疱,破溃,如深部注射, 可在深部形成脓肿而皮肤不易表现。
• 可能原因:注射剂量超出应接种剂量; 注射前未摇匀;注射菌量过大;注射 方法有误(皮下或肌肉注射);儿童 机体反应原因
处理原则
• 表面形成脓肿或溃疡时,可用注射器抽 吸脓液,外敷20%PAS软膏;INH或 RFP粉。无菌包扎,2-3天换药一次。 如反应较重,可同时服用INH或INH、 RFP抗结核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介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2017年5月28日内容一.卡介苗简介二.卡介苗的接种三.接种后一般反应四.接种后强烈反应五.接种后异常反应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BCG)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卡介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1921年法国卡迈尔和介兰两位医生研制成功•接种目的: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感染的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危险的原发感染→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制剂之一,尤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山东省1950年开始应用,1982年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新生儿出生即接种,1999年取消复种•接种后阳转率可达90%以上,平均反应直径11mm±,保护力50%•有效卡介苗接种作用和效果可表现为:–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发病,降低患病率和感染率–减轻疾病过程:接种后,即使患病,病变过程也较轻•接种一般不引起严重反应,仅个别引起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化脓,罕见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等严重异常反应二、卡介苗的接种•皮内接种法•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接种对象:新生儿出生后接种1次。

•剂量:每人次0.1ml,含卡介菌0.05mg 。

•一般反应:BCG的安全性良好,如疫苗质量合格,接种操作规范,极少发生异常反应,正确的BCG皮内接种几乎都会产生轻微的局部反应( 90%~95%)–发生原因:BCG接种是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因此可出现由卡介菌毒力生物学活性所引起的相应反应–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凸痕,很快消失•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周出现,局部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称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3~5mm,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在局部形成一个稍凹陷的瘢痕(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1~3个月内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过10mm,有时出现破溃化脓•局部反应形成机制–卡介苗正常剂量接种人体后:在局部繁殖,4周左右接种部位发生丘疹状红肿,结核病样组织反应(局部反应)平均直径10mm左右;随后逐渐化脓形成白色脓疱(干酪样变),破溃后脓汁排出,形成溃疡后结痂,约2个月左右脱痂,愈后可留圆形瘢痕(卡疤),直径3~5mm•局部反应治疗–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促进干燥结痂–继发感染者: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1)1.强烈反应:局部脓肿或长期不愈(>12周):接种后脓疱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称为BCG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

–发生原因:•疫苗活力:冻干BCG活菌数应在100万/mg以上,太高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注射剂量:疫苗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或未摇散的颗粒注入体内,均会出现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注射技术:皮内注射过深、注入皮下或肌内•接种部位:接种于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凸起的瘢痕;三角肌外侧下缘,反应轻微•继发感染:注射器、针头消毒不严,炎症阶段洗澡,接种局部用手搔抓•个体因素:免疫状态和年龄。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年龄越小者,反应越重–临床表现:局部脓肿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或接种处形成直径达10mm以上的较深溃疡–治疗:•水疱或脓疱:小水疱或小脓疱用1%龙胆紫涂抹;大水疱或大脓疱,先用灭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后再涂抹1%龙胆紫,必要时5%~10%硼酸软膏涂敷•溃疡或结痂: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剂涂撒于溃疡面,无菌纱布包扎;保护好痂皮,待其自然脱落2.淋巴结强反应(强烈反应的一种):–发生原因:与疫苗因素、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儿童年龄有关–临床表现:•干酪型:淋巴结单纯肿大超过10mm,不与周围皮肤粘连,早期可移动,稍有硬感,病理检查有大量浸润和坏死组织•脓肿型:肿大淋巴结内含有脓液,轻压有波动感,淋巴结与周围皮肤粘连,皮肤可呈紫红色•窦道型:淋巴结破溃形成瘘道,愈合时间较长,有结缔组织增生–治疗•脓肿型:–无菌注射器抽出脓液,5%异烟肼溶液冲洗,注入链霉素10~20mg,必要时隔7~10天重复抽脓冲洗–严禁热敷(易致破溃)和切开引流(不易收口)–如淋巴结已有破溃倾向,应及时切开引流→因手术切口比自然破溃的破口整齐,引流通畅,愈合较快–淋巴结已破溃时,应作扩创,排除豆渣样坏死组织,并以凡士林纱布蘸链霉素粉或异烟肼粉或碘仿甘油引流,并用5%异烟肼软膏或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干酪型:局部热敷,每日3~4次,10分钟/次。

早期热敷能使肿大的淋巴结自行消散。

同时口服异烟肼,直至淋巴结缩小稳定为止,一般需服药1~2个月•窦道型: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5%异烟肼软膏局部涂敷,1~3个月可痊愈•治疗局部溃疡或淋巴结脓疡时,肉芽组织增生会影响创面愈合,可用枯矾少许撒于创面包好,创面即成清洁的较浅溃疡,再以1%金霉素软膏外敷;也可用硝酸银棒腐蚀或剪除,在创面上撒5%异烟肼粉☼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反应、狼疮、瘢痕疙瘩、骨髓炎和致死性全身卡介菌播散症等,但BCG接种异常反应与许多国家的结核病流行严重程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过敏性皮疹:接种BCG引起过敏性皮疹的报道较少–发生原因:发生过敏性皮疹者多数有过敏史,在初种或复种时均可发生–发生机制:•BCG是一种抗原性很强的活疫苗,致敏机体可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并引起组胺、缓激肽等活性介质释放,作用于效应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皮疹,属于I型变态反应,以斑丘疹、荨麻疹为主•少数发生过敏性紫癜,原因可能是病人对BCG或某些附加剂过敏,引起皮下或黏膜出血而致紫癜,属于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抗体反应)•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抗原附着于表皮(基底膜)细胞间蛋白质或细胞表面,导致机体特异性抗体产生和抗原抗体反应→局部组织遭受免疫损伤,基底膜细胞是损伤的靶部位,可能属于III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临床表现:•有BCG接种史,有的有既往过敏史•有一定的潜伏期,初种者发生较晚;复种者常在1天内(不超过2天)发病•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性皮疹、荨麻疹样皮疹,也可表现为表皮的水疱;有时可伴有浅表性淋巴结肿大,有继发感染者常有发热•过敏性紫癜一般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并出现各种皮疹,以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

有时伴关节痛或腹痛。

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大都正常。

预后一般良好–临床表现:•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Lyell)综合征:以发病急剧、病情凶险、病程短暂为特征。

发病前可有轻重不等全身症状,如烦躁、倦怠、腹泻、呕吐、腹痛、咽炎等,突然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外阴部伸侧皮肤等易受磨损部位出现红斑,尔后全身对称性皮疹泛发,持续疼痛和触痛。

开始为大片深红紫红斑,迅速发生大疱,皮疹于数天内变为褐色,表皮解离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糜烂面,持续6~7天,坏死表皮脱落,裸露干燥基底。

脱屑后10~14天可见再生表皮。

如表皮糜烂广泛,可在口腔、咽喉、消化道、支气管、尿道、眼结膜等全身所有上皮组织中见到剥落、损害。

可出现高热及严重中毒症状,肝、肾、心、眼及肾上腺可受累。

中毒性脑炎可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一般支持疗法,预防继发感染•抗过敏药物治疗,抗阻胺类药。

如病情严重、皮疹广泛,可在抗过敏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静滴•局部治疗,可选用3%硼酸溶液、1%硫酸镁溶液或0.1%明矾溶液冷热敷•出血性紫癜除用抗组胺药物外,可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路丁以保护血管壁。

严重者也需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2.过敏性休克:BCG接种引起的全身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发生原因: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病初愈后婴幼儿–临床表现:多在接种后数分钟发生,首先皮肤发痒,出现青紫斑点,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过敏性休克反应–治疗:输氧、抗过敏、激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浆和气管切开3.BCG全身播散症:极少数人接种BCG后发生全身广泛性播散,可致死•又名BCG组织细胞病或BCG全身性感染,罕见的异常反应–发生原因: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卡介菌侵入血液,发生全身性播散。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接种后均易于发生–临床表现:•接种后数月至数年发病,1~12个月多见•起病多于周围淋巴结开始:如从接种侧腋下、耳前或颈部淋巴结发生肿大,范围逐渐增大,成为溃疡→累及整个淋巴系统•从淋巴系统又逐步累及到内脏器官,以肝、脾、肺多见•广泛性骨痛:X线骨骼可有囊肿,多发性溶解性病灶,活检显示病灶和囊肿中含有大量抗酸杆菌的化脓性胶状物质•病理切片:免疫功能测定正常者→多为结核样肉芽肿形成,典型的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缺陷者→化脓性肉芽肿病变,或仅见个别巨细胞,无典型结核样肉芽肿•病变组织或脑脊液中可找到大量抗酸杆菌•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消瘦、色素沉着、乳糜腹水、胸腔积液和黑便,可并发各种细菌、真菌感染–诊断: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卡介苗感染——培养及生化方法确定为卡介苗•播散——除接种部位外,全身至少有两处以上感染(感染证据:培养阳性或组织病理学证实抗酸杆菌阳性);或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与分枝杆菌感染相一致的全身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体重减轻、贫血和死亡❖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治疗: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输血和对症治疗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纵膈窗)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肺窗)急性粟粒型肺结核HRCT:弥漫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粟粒样结节,边缘清楚和模糊(模糊者多)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10)4. 其他异常反应:•发生原因:–超剂量接种–接种途径错误,皮下或肌肉注射过深–部位错误–用作其他制剂•临床表现:–接种局部红肿和溃疡:•皮内BCG误种皮下,大部分儿童可发生局部严重反应•出现时间:皮上误种晚于皮内误种,一般在接种后10~16天,平均12天即在局部发生1~2个凸起的直径20mm左右的较硬结节,日渐扩大,局部无红肿热痛感觉,约1个月后在结节中心开始软化,形成溃疡穿孔,溃疡向其他方向延伸,渐成瘘管或窦道,溃疡上覆有渗出物,上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病程较长,数月或半年;若BCG误注入肌肉内,则在肌肉深部形成寒性脓肿•临床表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溃破:•一般发生在误种后2~7天,局部腋下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少数儿童与正常接种后1个月至数月接种的同侧锁骨下也出现淋巴结肿大•大小如黄豆者可视为一般反应,大过蚕豆者视为异常反应•初起时淋巴结较硬,皮肤表面无改变,以后逐渐软化,形成脓肿•严重者局部皮肤渐变暗红,脓液可穿破表皮,形成溃疡,个别可形成瘘管•时间较长,不易愈合,个别可达1年以上•临床表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低热,37.8~38.5℃•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可有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检查肺纹理增加、肺门阴影增多或出现肺部异常阴影•很少引起肺结核•治疗:–全身治疗:•口服异烟肼,儿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8~10mg,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超过300mg,至局部反应完全消失或局部已化脓破溃在停药•如在服用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效果更好•适当补充营养和维生素•治疗:–局部治疗:•立即用异烟肼作局部封闭,越快越好,可使局部不发生溃疡或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反应•方法:用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于局部作环状封闭,每日1次,连续3次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8~10次•溃疡面较严重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可撒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于溃疡面上——利福平除有抗结核作用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其他继发感染也有效•其他治疗同BCG的加重反应误种案例•将卡介苗作百白破误注皮下0.5ml,•处理:局封6次•脓肿仍形成,穿破表皮溢出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