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ppt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二是基本的医学或临床证据,两者必 具其一。 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的提出应有科学依据,如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与疫苗成分(包括疫 苗的各种生物成分、相关的佐剂以及可 能的残留物等)的关系。
例如:所有的蛋白类疫苗接种后所出现的各 型过敏反应; 佐剂引起注射局部的硬结和脓肿, 由灭活疫苗引起的发热多发生于接种疫苗 的同一天内,而由减毒活疫苗所引起发热,由 病毒复制的原因则可能在接种1周后才发生。 在接种了流感疫苗后所引发的GBS,往往发 生于接种后6周,这是因为自动免疫所致的神 经脱髓鞘病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 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 多需要临床处置。
2. 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在生产过程中 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 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 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 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 范或标准.
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2000~2007年国内文献)
临床诊断 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局部红肿、硬结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类甲肝反应 类输液反应 死亡 维生素K缺乏 无菌性脓肿 阿瑟氏反应 多发性神经炎 其它 合计 HepA 11 8 2 2 1 1 1 1 1 1 0 0 0 0 1 30 HepB 17 9 6 5 5 0 0 0 0 2 8 5 4 2 17 80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 单独发热无需报告
• 可由各种疫苗引起
对症治疗,醋酸酚治疗有效。
16
我国和WHO免疫接种体温反应标准比较
WHO (肛温)
中国 (胸温)
<38℃ 正常
≤37 ℃ 正常
38.1-38.9 ℃ 低温
37.1-37.5 ℃ 弱 37.6-38 ℃ 弱
39-40.4 ℃ 高温
37.6-38.5 ℃ 中 38.1 -39 ℃ 中 38.5-40 ℃ 高温
常见于免疫损害
应用抗结核病药物(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
2
注射反应 原因不明
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的原因(1)
疫苗本身方面的因素
– 疫苗的菌株或毒株:如全菌体苗所含的内毒素、活疫苗残存 毒力及其毒力恢复 – 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如粗制品含杂质多,注射剂量大;均 匀度差,可使菌数多寡不均。 – 疫苗制作时的差错:多引起接种事故。 – 疫苗生产工艺的问题:工艺的改进,可提高疫苗的纯度或从 根本上提高疫苗的质量。 – 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多为生物性因子,可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副反应。 – 疫苗中的附加物:如石炭酸、硫柳汞等防腐剂,氢氧化铝等 吸附剂。
21
7.过敏反应
导致循环衰竭(伴或不伴支气管痉挛和/或喉头痉挛 /喉头水肿)的严重速发型(1小时以内)变态反 应 各种疫苗可引起。
注射肾上腺素治疗
22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
3.2 处理原则 联合抗结核治疗,一经发现转上级有关医疗单位诊 治。
2021年3月22日
4.接种处肉芽组织增生
4.1原因:卡介苗在形成脓肿破溃的过程中,局部受到刺激所致。 如不洁物包扎、擦拭、洗澡时水浸湿、衣服磨擦等。 4.2表现:肉芽组织呈暗红色,触之柔软易出血,或常有少量渗液 ,高出皮肤,使表皮迟迟不愈合。 5.汇流区淋巴结肿大 5.1原因:主要发生于初种者,多发生于接种后1~3个月,是卡介苗
处理:局部封闭,越早越好。形成脓肿则做切开 清创引流。
一个不应该发生的例子
教训:1、不应该种在皮下。 2、不应该认为它是正常的。
治愈一年后
处理原则
卫办疾控发〔2010〕94 号卫生部和食药局关于印发《全 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
医疗机构职责: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报告所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疑 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临床诊治;向调查人 员提供所需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资 料。 出现接种反应建议到各县区的结防门诊就诊, 必要时可到徐州市传染病院结防门诊,83667031.
3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3.1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破溃、愈合慢 、同时合并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或肝脾结核、腹腔结核和/ 或脑膜炎等其它部位结核。一般表现长期发热、体重下降或不增 、易合并机会性感染。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 ,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2021年3月22日
4.接种处肉芽组织增生
4.1原因:卡介苗在形成脓肿破溃的过程中,局部受到刺激所致。 如不洁物包扎、擦拭、洗澡时水浸湿、衣服磨擦等。 4.2表现:肉芽组织呈暗红色,触之柔软易出血,或常有少量渗液 ,高出皮肤,使表皮迟迟不愈合。 5.汇流区淋巴结肿大 5.1原因:主要发生于初种者,多发生于接种后1~3个月,是卡介苗
处理:局部封闭,越早越好。形成脓肿则做切开 清创引流。
一个不应该发生的例子
教训:1、不应该种在皮下。 2、不应该认为它是正常的。
治愈一年后
处理原则
卫办疾控发〔2010〕94 号卫生部和食药局关于印发《全 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
医疗机构职责: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报告所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疑 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临床诊治;向调查人 员提供所需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资 料。 出现接种反应建议到各县区的结防门诊就诊, 必要时可到徐州市传染病院结防门诊,83667031.
3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3.1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破溃、愈合慢 、同时合并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或肝脾结核、腹腔结核和/ 或脑膜炎等其它部位结核。一般表现长期发热、体重下降或不增 、易合并机会性感染。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 ,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
+ 将药液迅速推入,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白色 隆起皮丘,直径0.5mm左右,卡介苗接种 成功
卡介苗接种注射器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 使用0.1ml一次性无菌自毁式微量输入注 射器(卡介苗接种专用)
+ 针头斜面<2mm,容易穿刺成功,不致于 造成针头进得太深、太浅或针头进不全的 现象
+ 护士在进针前还要控制好角度,针头斜面 向上与皮肤10~15°角刺入皮内,角度不 能太大
殊地方的人群。
+ 卡介苗禁忌人群
+ 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 形的新生儿。
+ 2、发ຫໍສະໝຸດ Baidu、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 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接种的部位及方法
+ 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侧 皮内注射0.1ml。 + 方法: + (1)口服法:限用于出生后2个月以内的婴儿,
疫苗的储运和管理
+ 疫苗储运
– 储运过程中按要求使用冷藏设备、监测温度, 使疫苗能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
+ 疫苗管理
– 醒目标记,以免与其它疫苗相混淆 – 过期的或开启后超过30min的疫苗必须废弃,以
免产生无效接种或引起异常反应
接种对象
+ 新生儿: 健康新生儿 + 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 +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 部分结素阴性的成人:多为边缘地区及特
卡介苗接种注射器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 使用0.1ml一次性无菌自毁式微量输入注 射器(卡介苗接种专用)
+ 针头斜面<2mm,容易穿刺成功,不致于 造成针头进得太深、太浅或针头进不全的 现象
+ 护士在进针前还要控制好角度,针头斜面 向上与皮肤10~15°角刺入皮内,角度不 能太大
殊地方的人群。
+ 卡介苗禁忌人群
+ 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 形的新生儿。
+ 2、发ຫໍສະໝຸດ Baidu、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 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接种的部位及方法
+ 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侧 皮内注射0.1ml。 + 方法: + (1)口服法:限用于出生后2个月以内的婴儿,
疫苗的储运和管理
+ 疫苗储运
– 储运过程中按要求使用冷藏设备、监测温度, 使疫苗能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
+ 疫苗管理
– 醒目标记,以免与其它疫苗相混淆 – 过期的或开启后超过30min的疫苗必须废弃,以
免产生无效接种或引起异常反应
接种对象
+ 新生儿: 健康新生儿 + 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 +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 部分结素阴性的成人:多为边缘地区及特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
11
1
3
新出现阴 2(炎症) 影
1
6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2
3
接
原发病变
种
无改变
9
后
新出现阴
影
1
13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2
1
原发病变 无改变
8
慢性支 左下叶 气管炎 肺炎
3
1
2
1
1
超量接种的肺部异常发生情况
陈伏初登报道【广东医学,1987,8 〔2〕41 】:
接种时间:1980年4月 接种剂量:0.658mg/人次 接种部位:左前臂掌侧腕上1-2cm 接种人数:55人 全部病例7个月内摄片3次观察。
七、卡介苗接种效果
卡介苗接种已超过半个世纪,接种人数已 超过40亿,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控制 或消灭了结核病,甚至有的国家或地区结核病 的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动物实验证明,卡 介苗接种能有效地阻止结核菌从肺部的原发灶 播散到肝脏和脾脏等其他器官,其作用可能是 减少内源性结核菌复燃和播散,但它不能预防 外源性的结核菌的再次感染和发病
当前结核病预防新疫苗有三个方面的研 究:
1〕活菌苗 至今为止,在动物实验中 只有营养缺陷型的结核减毒活菌苗显示出 与卡介苗相当甚至更强的免疫保护效果, 但这种疫苗的回复突变率仍比较高,其平 安性令人担忧。目前亦在研究构建双重营 养缺陷的结核减毒活菌苗,当其技术难度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
02
卡介苗接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出生时未接种卡介苗,且出生时体重<2500g 的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内体重达到2500g时应
接种卡介苗
结核菌素试验转阳性的幼儿和青少年,在结核菌素试 验转阴后应接种卡介苗
出生时体重≥2500g的婴儿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幼儿和青少年
禁忌症
01
02
03
04
已知对卡介苗过敏
对注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
注射
按照规定剂量进行皮下注射。
观察
注射后观察30分钟,确保无异 常反应。
记录
填写接种记录,确保可追溯。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留观
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异常反应处理
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及时就医。
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干燥,避免感染。
接种记录追踪
定期核对接种记录,确保接种计划顺利进行。
05
卡介苗接种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卡介苗接种的适应症、禁忌症、 接种程序、注意事项等。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示、案例 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员全面掌 握卡介苗接种的知识和技能。
考核标准与方式
考核标准
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包括理 论知识、实操技能等方面。
考核方式
采用笔试、实操考核、案例分析等多 种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学员掌握卡介 苗接种的知识和技能。
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PPT课件
20
▪ 过敏性休克抢救:
▪ 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 0.01mg/kg或0.3ml 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 氧气吸入; ▪ 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转
院以便进一步处理; ▪ 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
21
▪ 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 ▪ 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
31
▪ 预防接种使用过程中引发的预防接种事故主要是由 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常见的原因有:
▪ 用错疫苗。 ▪ 注射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 ▪ 接种疫苗途径错误。 ▪ 接种部位错误。 ▪ 接种现场混乱或接种人员技术不熟练,造成卡介苗
溅入接种工作人员自己或他人眼内。 ▪ 操作上或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注射局部感染化脓、
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
1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诊断: ▪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 ▪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 ▪ 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
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
局部反应 ▪ 临床表现 ▪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
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 (>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 为局部重反应。 ▪ 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 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 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 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 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 过敏性休克抢救:
▪ 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 0.01mg/kg或0.3ml 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 氧气吸入; ▪ 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转
院以便进一步处理; ▪ 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
21
▪ 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 ▪ 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
31
▪ 预防接种使用过程中引发的预防接种事故主要是由 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常见的原因有:
▪ 用错疫苗。 ▪ 注射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 ▪ 接种疫苗途径错误。 ▪ 接种部位错误。 ▪ 接种现场混乱或接种人员技术不熟练,造成卡介苗
溅入接种工作人员自己或他人眼内。 ▪ 操作上或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注射局部感染化脓、
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
1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诊断: ▪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 ▪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 ▪ 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
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
局部反应 ▪ 临床表现 ▪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
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 (>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 为局部重反应。 ▪ 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 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 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 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 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
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
疫苗因素
疫苗本身特性、疫苗中的附加 物等
个体因素
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 功能不全等
接种因素
接种时间、接种部位、接种途 径等
其他因素
环境、气候、饮食等
03
异常反应的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接种
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 接种疫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心中有数。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鼓励公众对接种过程进行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促进预防接
种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建立健全异常反应监测体系
1 2 3
完善异常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 和接种单位在发现异常反应后及时上报,确保信 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加强异常反应监测网络建设
构建覆盖全国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网络,实 时监测和分析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为制定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预防接种概述 •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 异常反应的处理措施 • 异常反应的预防策略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预防接种概述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控制传染病
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 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和 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
疫苗因素
疫苗本身特性、疫苗中的附加 物等
个体因素
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 功能不全等
接种因素
接种时间、接种部位、接种途 径等
其他因素
环境、气候、饮食等
03
异常反应的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接种
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 接种疫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心中有数。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鼓励公众对接种过程进行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促进预防接
种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建立健全异常反应监测体系
1 2 3
完善异常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 和接种单位在发现异常反应后及时上报,确保信 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加强异常反应监测网络建设
构建覆盖全国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网络,实 时监测和分析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为制定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预防接种概述 •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 异常反应的处理措施 • 异常反应的预防策略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预防接种概述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控制传染病
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 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和 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
2019年1月15日
• 5.注意事项:由于卡介苗是活的菌苗,正常使用量接种后也
能使注射部位产生红肿、化脓,而目前使用的卡介苗是冻干粉针剂 。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 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接种失 败。在接种卡介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接种前溶解:接种冻干卡介苗粉针时,要充分将卡介苗溶解后 再注射,如果未能充分溶解,导致浓度不均匀,有的菌落成团注入容 易引起淋巴结炎,有的浓度过低,则起不到免疫作用。 (2)注射深度:要求准确无误地注射于皮内,如注射到皮下或肌肉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3)接种部位:如果将卡介苗接种在肩上或三角肌上,容易形成凸 的疤痕。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发生。 (4)接种剂量:接种卡介苗时,注射剂量一定要准确,为0.1 mL( 含卡介菌0.05毫克),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生适当的局部反应 。若剂量过大就会引起局部强反应或淋巴结炎。 (5)菌苗存放:卡介苗存放在2-8℃的暗处。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活菌 苗死亡,而导致卡介苗接种失败。一般接种单位:单独存放。
国际肺病联合会(IUATLD)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年感染较高的 发展中国家,在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方面以早期接种 BCG为宜”。 2019年1月15日
卡介苗接种对象
1.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新生婴幼儿。
2. 卡介苗补种对象:3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可不做结核素 或PPD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接种1剂次,超过4岁 不予补种。(卡介苗补种联系告知书) 3.对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应暂缓接种:(1)出生体重 2500克以下的婴儿;(2)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 天性畸形的新生儿;(3)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 患儿;(4)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 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 有过敏反应者。 4.禁忌症: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 、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2019年1月15日
• 5.注意事项:由于卡介苗是活的菌苗,正常使用量接种后也
能使注射部位产生红肿、化脓,而目前使用的卡介苗是冻干粉针剂 。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 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接种失 败。在接种卡介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接种前溶解:接种冻干卡介苗粉针时,要充分将卡介苗溶解后 再注射,如果未能充分溶解,导致浓度不均匀,有的菌落成团注入容 易引起淋巴结炎,有的浓度过低,则起不到免疫作用。 (2)注射深度:要求准确无误地注射于皮内,如注射到皮下或肌肉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3)接种部位:如果将卡介苗接种在肩上或三角肌上,容易形成凸 的疤痕。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发生。 (4)接种剂量:接种卡介苗时,注射剂量一定要准确,为0.1 mL( 含卡介菌0.05毫克),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生适当的局部反应 。若剂量过大就会引起局部强反应或淋巴结炎。 (5)菌苗存放:卡介苗存放在2-8℃的暗处。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活菌 苗死亡,而导致卡介苗接种失败。一般接种单位:单独存放。
国际肺病联合会(IUATLD)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年感染较高的 发展中国家,在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方面以早期接种 BCG为宜”。 2019年1月15日
卡介苗接种对象
1.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新生婴幼儿。
2. 卡介苗补种对象:3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可不做结核素 或PPD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接种1剂次,超过4岁 不予补种。(卡介苗补种联系告知书) 3.对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应暂缓接种:(1)出生体重 2500克以下的婴儿;(2)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 天性畸形的新生儿;(3)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 患儿;(4)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 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 有过敏反应者。 4.禁忌症: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 、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2019年1月15日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
5/6/20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BCG接种的正常反应
汇流区淋巴结:
BCG必须通过淋巴道到达全身,所以在接种部位 淋巴汇流处(同侧腋下和锁骨上)淋巴结有一定程 度的组织反应,表现为淋巴结轻微肿大,这是正常 现象。一般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1cm,约1~2月后 消退。
❖ 早期热敷常能使肿大淋巴结自行消散,如淋巴结直 径>1cm ,热敷未见效,应转市级专业机构进行治 疗。
5/6/20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接种操作
❖ 接种技术 ❖ 注射后逆时针方向旋转180°拔出针头。切勿
用酒精棉签按压。 ❖ 注射剂量应准确以确保免疫成功,在注射过程
中如针头脱出,造成注射量不足时,可在原针 眼处继续注射,总量不得超过0.1毫升。
5/6/20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接种操作
❖ 接种对象 ❖ 新生儿是主要接种对象。 ❖ 新生儿出生24小时经观察无禁忌症即
卡介苗接种
5/6/20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卡介苗简介
❖ 卡介菌(BCG)是人工减毒活牛型结核杆菌制 成的疫苗。
❖
❖ BCG在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那些可能危及 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如结核性脑膜炎(TBM)、 粟粒型结核病方面有相当功效,可以大大降 低病死率。
5/6/2021
最新实践与第七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二)、疫苗的纯度和均匀度:
– 早期,使用的疫苗含有非特异性蛋白质抗原成分,而特异性蛋白 抗原的纯度低,免疫效果差,注射后反应较多,目前已改为纯化 的精制品,免疫效果提高,反应大为减少,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乙肝疫苗均属提纯疫苗
– 某些疫苗由于生产上操作不当,可能影响产品的均匀度,导致接 种后的反应出现差异。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 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 反应。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 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
• 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 • 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24小时 内报告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等
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死亡病例、群体性反应 公众高度关注事件
2小时内 逐级报告
县级疾控中心 市级疾控中心
县级卫生局
县级药监局
县级药品评审中心
市级卫生局
市级药监局
市级药品评审中心
省级、国家CDC、厅局、局、评审中心
第三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 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
第三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 早期,使用的疫苗含有非特异性蛋白质抗原成分,而特异性蛋白 抗原的纯度低,免疫效果差,注射后反应较多,目前已改为纯化 的精制品,免疫效果提高,反应大为减少,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乙肝疫苗均属提纯疫苗
– 某些疫苗由于生产上操作不当,可能影响产品的均匀度,导致接 种后的反应出现差异。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 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 反应。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 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
• 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 • 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24小时 内报告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等
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死亡病例、群体性反应 公众高度关注事件
2小时内 逐级报告
县级疾控中心 市级疾控中心
县级卫生局
县级药监局
县级药品评审中心
市级卫生局
市级药监局
市级药品评审中心
省级、国家CDC、厅局、局、评审中心
第三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 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
第三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BCG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BCG淋巴结炎(2)
临床表现
(1)BCG接种后2-6个月同侧局部淋 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 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可表现为干酪 型、脓肿型和窦道型 •干酪型为单纯淋巴结肿大,直径>10 ㎜ •脓肿型为肿大淋巴结内含有脓液, 有波动感 •窦道型为淋巴结破溃形成瘘道,愈 合时间长 (2)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 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淋巴 结组织病理检查为结核病变。
• 临床表现
• 治疗
异常反应(一)
BCG淋巴结炎(1)
接种BCG后约2-6个月,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出现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肿大超过 1cm,或发生较大溃疡,经调查证实由接种BCG引起,可明确诊断。 发生原因 主要与菌苗活力、均匀度以及注射剂量、深度、儿童年龄、个体 差异等因素有关 --生产疫苗的菌株活力,活菌数与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有关。活力太强,活菌 数过高,则局部强反应和淋巴结肿大或溃疡发生率也高 --均匀度:在生产BCG过程中,如果菌团研磨不均匀,含菌数多少不一,均 匀度较差,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淋巴结肿大或化脓比例也随之增多 --BCG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化脓性淋巴结炎或溃疡发生率,与注射剂量、深 度密切相关。大量观察证实,注射剂量增加1倍,局部强反应发生率亦增加1倍, 上述反应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此外,疫苗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时或吸 入注射器后未充分摇匀,或有摇不散的颗粒注入体内,均会出现加重反应 --个体因素:结素阳性者、体弱儿童接种可加重反应;儿童年龄:年龄愈小, 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生率愈高
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和处理ppt课件
发生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 儿童免疫力、疫苗活力及接种技术和部位 等有关。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股骨、胫骨、 的骨骺及股骨颈为常见,此外也见于腓骨、 胸骨、尺骨、距骨、脊椎骨等部位。可单 发也可多发,病灶局限,潜伏期4个月到数 年不等。
临床症状 局部有触痛感,骨
性肿胀,体温、血沉略上升。患肢 关节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损,有些 病例发病时就形成脓肿。本病成慢 性良性过程,全身一般状况尚好。
发生原因 属于第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 于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重病初愈后婴幼儿。 以上4例年龄均小于3个月龄,最小1例出生后 仅6日,4例病人中有3例都是在腹泻、呕吐治 疗刚刚痊愈后进行BCG皮内接种时发生的。其 中1例表现为发育不良、体重不足。为此,接 种前应询问其家族史及婴幼儿健康状况,发生 以上情况应于及时抢救。
2008年3月本省三明市某县发生一例婴 儿接种BCG后4小时死亡,这种现象在国内外 报道中实属罕见。
该患儿男性,75天龄,2008年3月21日上 午10时接种BCG,下午2时发现患儿头、手、 脚冰冷,急送往卫生院。到卫生院时呼吸、 心跳已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病理解剖诊断:①肺膨胀不全,肺淤血, 局灶性出血,肺水肿,喉头见少许炎症细胞 浸润。②脑蛛网膜下腔出血。③胸腺肿大, 重达55克。④肝、脾、肾、脑垂体淤血。⑤ 口唇及四肢指甲紫绀。
结语
一、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PPT课件
全身反应 临床表现
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 38.5℃)和重度(≥38.6℃); 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 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 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 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 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 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接种第1剂次后7~10 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 活疫苗
8月龄(2剂 次), 2周岁,6周 岁 18月龄, 24~30月龄
4
上臂外侧 三角肌下 缘附着处
皮 下 注 射 肌 内 注 射
0.5ml
第1、2剂次间隔7~ 10天
甲肝灭 活疫苗
2
上臂三角 肌附着处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乙肝疫 苗 接种对象 月(年)龄 0、 1、 6月 龄 接种 剂次 3
接种部位
接种 途径
接种剂量 /剂次
备 注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第1剂次,第1、2剂次 间隔≥28天
上臂三角肌
酵母苗5μg/0.5ml, 肌内 CHO苗10μg/1ml、 注射 20μg/1ml 皮内 注射 0.1ml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 PPT课件
失的Ag85B基因,使之能分泌30Kda细胞外抗原蛋白, 增强免疫效力,rGCG30是盖茨基金资助,I期临床试验 提高抗原蛋白基因表达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Ag85B/Ag85A的密码子使之 成为大肠杆菌高频使用的密码,蛋白翻译水平增加, 这两种抗原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分别提高54倍 /4~6倍。 灭活免疫抑制基因
17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处理: 重复接种者作接种处封闭注射,每日一次,1~3次。
超剂量或深部注射应尽快进行局部封闭注射,越早效 果越好。每日一次,连续三次。如无异常可再隔日一 次注射2~3次。有全身症状者最好住院观察,除对症处 理外,可口服INH,也可静脉滴注INH。 若形成脓肿则采用穿刺抽脓或行切开刮除术。
28
(2)重组BCG
目前,重组BCG是唯一的保护效力 超过传统BCG的正在研制的一类侯选疫 苗。
主要改造基因的方法:回复丢失的抗 原蛋白基因、 剔除毒力基因、灭活免疫 蛋白表达抑制基因、改造提高BCG蛋白抗 原基因的表达率的基因等等,
改造不同的基因,就行成不同的疫 苗。这类疫苗有29余种。
29
回复抗原基因 通过质粒等载体植入BCG疫苗菌株在培养过程中缺
产生原因: 菌株差异 , 培养天数, 活菌数,菌膜研磨、
半成品分装过程 、接种对象年龄,接种时未摇 匀 ,接种部位过深,部位不当,过期苗有颗粒 沉淀,超剂量接种,与精制白喉类毒素同时接 种,个体差异如结核病人及感染者 。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Ag85B/Ag85A的密码子使之 成为大肠杆菌高频使用的密码,蛋白翻译水平增加, 这两种抗原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分别提高54倍 /4~6倍。 灭活免疫抑制基因
17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处理: 重复接种者作接种处封闭注射,每日一次,1~3次。
超剂量或深部注射应尽快进行局部封闭注射,越早效 果越好。每日一次,连续三次。如无异常可再隔日一 次注射2~3次。有全身症状者最好住院观察,除对症处 理外,可口服INH,也可静脉滴注INH。 若形成脓肿则采用穿刺抽脓或行切开刮除术。
28
(2)重组BCG
目前,重组BCG是唯一的保护效力 超过传统BCG的正在研制的一类侯选疫 苗。
主要改造基因的方法:回复丢失的抗 原蛋白基因、 剔除毒力基因、灭活免疫 蛋白表达抑制基因、改造提高BCG蛋白抗 原基因的表达率的基因等等,
改造不同的基因,就行成不同的疫 苗。这类疫苗有29余种。
29
回复抗原基因 通过质粒等载体植入BCG疫苗菌株在培养过程中缺
产生原因: 菌株差异 , 培养天数, 活菌数,菌膜研磨、
半成品分装过程 、接种对象年龄,接种时未摇 匀 ,接种部位过深,部位不当,过期苗有颗粒 沉淀,超剂量接种,与精制白喉类毒素同时接 种,个体差异如结核病人及感染者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及调查处理(课件)
但是,疫苗质量不合格或存在预防接种实施差错 并不一定造成受种者的健康损害。
因此,在调查疑似异常反应时,如果发现疫苗质
量不合格或存在预防接种实施差错,不能轻易做
出该疑似异常反应就是预防接种事故的结论
(必须排除偶合症或心因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四)、偶合症
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
专家组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 流,逐步达成共识。
专家组成员未经允许,不得以个人名义 和任何方式对外公布调查结论
。
(四)初步结论和建议
调查组初步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组 应对疑似异常反应做出初步结论,并提出相应建 议。
在初步结论中,应描述疑似异常反应的临床疾病 种类,以及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按照发生原因进 行初步分类。 同时,调查组还应对疑似异常反应的诊断、分类、 治疗和处理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般反应的诊断和处置原则见《规范》第五章
常见的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及处置原则见《规范》
第十一章附件三。
(二)异常反应的经济补偿
判定受种者发生异常反应后,按以下原则给予受 种者经济补偿:
因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组织器 官损伤的,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异常反应需对受种者予以 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 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 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异常反应需对受种者予以 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1~3个月内接种侧腋下淋巴结 (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 过10mm,有时出现破溃化脓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2)
• 局部反应形成机制
– 卡介苗正常剂量接种人体后:在局部繁殖,4周左右接种部位发生丘疹状 红肿,结核病样组织反应(局部反应)平均直径10mm左右;随后逐渐化 脓形成白色脓疱(干酪样变),破溃后脓汁排出,形成溃疡后结痂,约2 个月左右脱痂,愈后可留圆形瘢痕(卡疤),直径3~5mm
– 发生机制:
• BCG是一种抗原性很强的活疫苗,致敏机体可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 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并引起组胺、缓激肽 等活性介质释放,作用于效应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 皮疹,属于I型变态反应,以斑丘疹、荨麻疹为主
• 少数发生过敏性紫癜,原因可能是病人对BCG或某些附加剂过敏, 引起皮下或黏膜出血而致紫癜,属于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抗体 反应)
❖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 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 治疗: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 剂,输血和对症治疗
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纵膈窗)
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肺窗)
急性粟 粒型肺 结核
HRCT:弥漫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粟粒样结节,边缘清 楚和模糊(模糊者多)
• 病理切片:免疫功能测定正常者→多为结核样肉芽肿形成,典型的 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缺陷者→化脓性肉芽肿病变,或仅见个别巨细胞,无典型结核 样肉芽肿
• 病变组织或脑脊液中可找到大量抗酸杆菌
• 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消瘦、色素沉着、乳糜腹水、胸腔积液和黑 便,可并发各种细菌、真菌感染
• 新生儿出生即接种,1999年取消复种 • 接种后阳转率可达90%以上,平均反应直径11mm±,保护力50% • 有效卡介苗接种作用和效果可表现为:
– 降低儿童死亡率 – 减少发病,降低患病率和感染率 – 减轻疾病过程:接种后,即使患病,病变过程也较轻
• 接种一般不引起严重反应,仅个别引起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化脓, 罕见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等严重异常反应
• 脓肿型:肿大淋巴结内含有脓液,轻压有波动感,淋巴结与周围皮 肤粘连,皮肤可呈紫红色
• 窦道型:淋巴结破溃形成瘘道,愈合时间较长,有结缔组织增生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4)
– 治疗
• 脓肿型:
– 无菌注射器抽出脓液,5%异烟肼溶液冲洗,注入链霉素 10~20mg,必要时隔7~10天重复抽脓冲洗
卡介苗引起的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
2017年5月28日
内容
一.卡介苗简介 二.卡介苗的接种 三.接种后一般反应 四.接种后强烈反应 五.接种后异常反应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
一、卡介苗简介(1)
•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BCG)是一种经过人工 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卡介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
轻微
• 继发感染:注射器、针头消毒不严,炎症阶段洗澡,接种局部用手搔抓 • 个体因素:免疫状态和年龄。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年龄越小者,反应越
重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2)
– 临床表现:局部脓肿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或接 种处形成直径达10mm以上的较深溃疡
– 治疗:
• 水疱或脓疱:小水疱或小脓疱用1%龙胆紫涂抹;大水疱或大脓疱, 先用灭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后再涂抹1%龙胆紫,必要时5%~10%硼 酸软膏涂敷
– 发生原因:
• 疫苗活力:冻干BCG活菌数应在100万/mg以上,太高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 注射剂量:疫苗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或未摇散的颗粒
注入体内,均会出现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
• 注射技术:皮内注射过深、注入皮下或肌内 • 接种部位:接种于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凸起的瘢痕;三角肌外侧下缘,反应
• 1921年法国卡迈尔和介兰两位医生研制成功 • 接种目的: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感染的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危
险的原发感染→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制剂之一,尤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
结核 • 山东省1950年开始应用,1982年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一、卡介苗简介(2)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6)
2. 过敏性休克:BCG接种引起的全身反应,尤其是过敏性 休克极为罕见
– 发生原因: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病初 愈后婴幼儿
– 临床表现:多在接种后数分钟发生,首先皮肤发痒,出现青紫 斑点,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 典型的急性过敏性休克反应
– 发生原因:BCG接种是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因此可 出现由卡介菌毒力生物学活性所引起的相应反应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1)
–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 凸痕,很快消失
• 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周出现,局部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 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称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 3~5mm,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在局部形成一个稍 凹陷的瘢痕(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 局部反应治疗
– 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促进干燥结痂
– 继发感染者: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1)
1. 强烈反应:局部脓肿或长期不愈(>12周):接种后脓疱和溃疡直 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称为BCG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
• 出现时间:皮上误种晚于皮内误种,一 般在接种后10~16天,平均12天即在局 部发生1~2个凸起的直径20mm左右的较 硬结节,日渐扩大,局部无红肿热痛感 觉,约1个月后在结节中心开始软化,形成 溃疡穿孔,溃疡向其他方向延伸,渐成 瘘管或窦道,溃疡上覆有渗出物,上有 红色肉芽组织增生,病程较长,数月或 半年;若BCG误注入肌肉内,则在肌肉 深部形成寒性脓肿
– 治疗:输氧、抗过敏、激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立即注射肾 上腺素,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浆和气管切开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7)
3. BCG全身播散症:极少数人接种BCG后发生全身广泛性 播散,可致死
• 又名BCG组织细胞病或BCG全身性感染,罕见的异常反 应
– 发生原因: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卡介菌侵入血液,发生全身性 播散。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接种后均易于发生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1)
☼ 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反应、狼疮、瘢 痕疙瘩、骨髓炎和致死性全身卡介菌播散症等,但BCG接 种异常反应与许多国家的结核病流行严重程度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2)
1. 过敏性皮疹:接种BCG引起过敏性皮疹的报道较少
– 发生原因:发生过敏性皮疹者多数有过敏史,在初种或复种时 均可发生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3)
• 临床表现:
– 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溃破:
• 一般发生在误种后2~7天,局部腋下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少 数儿童与正常接种后1个月至数月接种的同侧锁骨下也出现淋巴结 肿大
二、卡介苗的接种
• 皮内接种法 • 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 接种对象:新生儿出生后接种1次。 • 剂量:每人次 0.1ml,含卡介菌0.05mg。
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1)
• 一般反应:BCG的安全性良好,如疫苗质量合 格,接种操作规范,极少发生异常反应,正确的 BCG皮内接种几乎都会产生轻微的局部反应 ( 90%~95%)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8)
– 临床表现:
• 接种后数月至数年发病,1~12个月多见
• 起病多于周围淋巴结开始:如从接种侧腋下、耳前或颈部淋巴结发 生肿大,范围逐渐增大,成为溃疡→累及整个淋巴系统
• 从淋巴系统又逐步累及到内脏器官,以肝、脾、肺多见
• 广泛性骨痛:X线骨骼可有囊肿,多发性溶解性病灶,活检显示病 灶和囊肿中含有大量抗酸杆菌的化脓性胶状物质
• 溃疡或结痂: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剂涂撒于溃疡面,无菌纱布包扎; 保护好痂皮,待其自然脱落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3)
2. 淋巴结强反应(强烈反应的一种):
– 发生原因:与疫苗因素、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儿童年龄有关 – 临床表现:
• 干酪型:淋巴结单纯肿大超过10mm,不与周围皮肤粘连,早期可 移动,稍有硬感,病理检查有大量浸润和坏死组织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5)
• 干酪型:局部热敷,每日3~4次,10分钟/次。早期热敷能使肿 大的淋巴结自行消散。同时口服异烟肼,直至淋巴结缩小稳定 为止,一般需服药1~2个月
• 窦道型: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5%异烟肼软膏局部涂敷, 1~3个月可痊愈
• 治疗局部溃疡或淋巴结脓疡时,肉芽组织增生会影响创面愈合, 可用枯矾少许撒于创面包好,创面即成清洁的较浅溃疡,再以 1%金霉素软膏外敷;也可用硝酸银棒腐蚀或剪除,在创面上 撒5%异烟肼粉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4)
– 临床表现:
• 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Lyell)综合征:以发病急剧、病情凶险、 病程短暂为特征。发病前可有轻重不等全身症状,如烦躁、倦怠、 腹泻、呕吐、腹痛、咽炎等,突然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外阴部 伸侧皮肤等易受磨损部位出现红斑,尔后全身对称性皮疹泛发,持 续疼痛和触痛。开始为大片深红紫红斑,迅速发生大疱,皮疹于数 天内变为褐色,表皮解离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糜烂面,持续6~7天, 坏死表皮脱落,裸露干燥基底。脱屑后10~14天可见再生表皮。如 表皮糜烂广泛,可在口腔、咽喉、消化道、支气管、尿道、眼结膜 等全身所有上皮组织中见到剥落、损害。可出现高热及严重中毒症 状,肝、肾、心、眼及肾上腺可受累。中毒性脑炎可为致死的重要 原因之一
超过2天)发病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性皮疹、荨
麻疹样皮疹,也可表现为表皮的水疱;有时可伴有浅表性淋 巴结肿大,有继发感染者常有发热 • 过敏性紫癜一般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并出现各种皮疹,以 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有时伴关节痛或腹痛。血小板计 数及出凝血时间大都正常。预后一般良好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10)
4. 其他异常反应: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1)
• 发生原因:
– 超剂量接种 – 接种途径错误,皮下或肌肉注射过深 – 部位错误 – 用作其他制剂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2)
• 临床表现:
– 接种局部红肿和溃疡:
• 皮内BCG误种皮下,大部分儿童可发生 局部严重反应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5)
– 治疗
• 一般支持疗法,预防继发感染 • 抗过敏药物治疗,抗阻胺类药。如病情严重、皮疹广泛,可在
抗过敏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静滴
• 局部治疗,可选用3%硼酸溶液、1%硫酸镁溶液或0.1%明矾溶 液冷热敷
• 出血性紫癜除用抗组胺药物外,可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路丁 以保护血管壁。严重者也需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 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抗原附着于表皮(基 底膜)细胞间蛋白质或细胞表面,导致机体特异性抗体产生和抗原 抗体反应→局部组织遭受免疫损伤,基底膜细胞是损伤的靶部位, 可能属于III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3)
– 临床表现:
• 有BCG接种史,有的有既往过敏史 • 有一定的潜伏期,初种者发生较晚;复种者常在1天内(不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9)
– 诊断: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卡介苗感染——培养及生化方法确定为卡介苗
• 播散—— 除接种部位外,全身至少有两处以上感染(感染证据: 培养阳性或组织病理学证实抗酸杆菌阳性);或者血培养或骨 髓培养阳性
• 与分枝杆菌感染相一致的全身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 体重减轻、贫血和死亡
– 严禁热敷(易致破溃)和切开引流(不易收口)
– 如淋巴结已有破溃倾向,应及时切开引流→因手术切口比 自然破溃的破口整齐,引流通畅,愈合较快
– 淋巴结已破溃时,应作扩创,排除豆渣样坏死组织,并以 凡士林纱布蘸链霉素粉或异烟肼粉或碘仿甘油引流,并用 5%异烟肼软膏或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 药1次,直至愈合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2)
• 局部反应形成机制
– 卡介苗正常剂量接种人体后:在局部繁殖,4周左右接种部位发生丘疹状 红肿,结核病样组织反应(局部反应)平均直径10mm左右;随后逐渐化 脓形成白色脓疱(干酪样变),破溃后脓汁排出,形成溃疡后结痂,约2 个月左右脱痂,愈后可留圆形瘢痕(卡疤),直径3~5mm
– 发生机制:
• BCG是一种抗原性很强的活疫苗,致敏机体可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 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并引起组胺、缓激肽 等活性介质释放,作用于效应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 皮疹,属于I型变态反应,以斑丘疹、荨麻疹为主
• 少数发生过敏性紫癜,原因可能是病人对BCG或某些附加剂过敏, 引起皮下或黏膜出血而致紫癜,属于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抗体 反应)
❖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 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 治疗: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 剂,输血和对症治疗
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纵膈窗)
一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CT片(肺窗)
急性粟 粒型肺 结核
HRCT:弥漫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粟粒样结节,边缘清 楚和模糊(模糊者多)
• 病理切片:免疫功能测定正常者→多为结核样肉芽肿形成,典型的 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缺陷者→化脓性肉芽肿病变,或仅见个别巨细胞,无典型结核 样肉芽肿
• 病变组织或脑脊液中可找到大量抗酸杆菌
• 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消瘦、色素沉着、乳糜腹水、胸腔积液和黑 便,可并发各种细菌、真菌感染
• 新生儿出生即接种,1999年取消复种 • 接种后阳转率可达90%以上,平均反应直径11mm±,保护力50% • 有效卡介苗接种作用和效果可表现为:
– 降低儿童死亡率 – 减少发病,降低患病率和感染率 – 减轻疾病过程:接种后,即使患病,病变过程也较轻
• 接种一般不引起严重反应,仅个别引起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化脓, 罕见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等严重异常反应
• 脓肿型:肿大淋巴结内含有脓液,轻压有波动感,淋巴结与周围皮 肤粘连,皮肤可呈紫红色
• 窦道型:淋巴结破溃形成瘘道,愈合时间较长,有结缔组织增生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4)
– 治疗
• 脓肿型:
– 无菌注射器抽出脓液,5%异烟肼溶液冲洗,注入链霉素 10~20mg,必要时隔7~10天重复抽脓冲洗
卡介苗引起的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
2017年5月28日
内容
一.卡介苗简介 二.卡介苗的接种 三.接种后一般反应 四.接种后强烈反应 五.接种后异常反应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
一、卡介苗简介(1)
•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BCG)是一种经过人工 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卡介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
轻微
• 继发感染:注射器、针头消毒不严,炎症阶段洗澡,接种局部用手搔抓 • 个体因素:免疫状态和年龄。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年龄越小者,反应越
重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2)
– 临床表现:局部脓肿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或接 种处形成直径达10mm以上的较深溃疡
– 治疗:
• 水疱或脓疱:小水疱或小脓疱用1%龙胆紫涂抹;大水疱或大脓疱, 先用灭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后再涂抹1%龙胆紫,必要时5%~10%硼 酸软膏涂敷
– 发生原因:
• 疫苗活力:冻干BCG活菌数应在100万/mg以上,太高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 注射剂量:疫苗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或未摇散的颗粒
注入体内,均会出现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
• 注射技术:皮内注射过深、注入皮下或肌内 • 接种部位:接种于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凸起的瘢痕;三角肌外侧下缘,反应
• 1921年法国卡迈尔和介兰两位医生研制成功 • 接种目的: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感染的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危
险的原发感染→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制剂之一,尤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
结核 • 山东省1950年开始应用,1982年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一、卡介苗简介(2)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6)
2. 过敏性休克:BCG接种引起的全身反应,尤其是过敏性 休克极为罕见
– 发生原因: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病初 愈后婴幼儿
– 临床表现:多在接种后数分钟发生,首先皮肤发痒,出现青紫 斑点,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 典型的急性过敏性休克反应
– 发生原因:BCG接种是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因此可 出现由卡介菌毒力生物学活性所引起的相应反应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1)
–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 凸痕,很快消失
• 特异性反应:接种后2~3周出现,局部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 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称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 3~5mm,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在局部形成一个稍 凹陷的瘢痕(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 局部反应治疗
– 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促进干燥结痂
– 继发感染者: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1)
1. 强烈反应:局部脓肿或长期不愈(>12周):接种后脓疱和溃疡直 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称为BCG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
• 出现时间:皮上误种晚于皮内误种,一 般在接种后10~16天,平均12天即在局 部发生1~2个凸起的直径20mm左右的较 硬结节,日渐扩大,局部无红肿热痛感 觉,约1个月后在结节中心开始软化,形成 溃疡穿孔,溃疡向其他方向延伸,渐成 瘘管或窦道,溃疡上覆有渗出物,上有 红色肉芽组织增生,病程较长,数月或 半年;若BCG误注入肌肉内,则在肌肉 深部形成寒性脓肿
– 治疗:输氧、抗过敏、激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立即注射肾 上腺素,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浆和气管切开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7)
3. BCG全身播散症:极少数人接种BCG后发生全身广泛性 播散,可致死
• 又名BCG组织细胞病或BCG全身性感染,罕见的异常反 应
– 发生原因: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卡介菌侵入血液,发生全身性 播散。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接种后均易于发生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1)
☼ 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反应、狼疮、瘢 痕疙瘩、骨髓炎和致死性全身卡介菌播散症等,但BCG接 种异常反应与许多国家的结核病流行严重程度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2)
1. 过敏性皮疹:接种BCG引起过敏性皮疹的报道较少
– 发生原因:发生过敏性皮疹者多数有过敏史,在初种或复种时 均可发生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3)
• 临床表现:
– 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溃破:
• 一般发生在误种后2~7天,局部腋下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少 数儿童与正常接种后1个月至数月接种的同侧锁骨下也出现淋巴结 肿大
二、卡介苗的接种
• 皮内接种法 • 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 接种对象:新生儿出生后接种1次。 • 剂量:每人次 0.1ml,含卡介菌0.05mg。
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1)
• 一般反应:BCG的安全性良好,如疫苗质量合 格,接种操作规范,极少发生异常反应,正确的 BCG皮内接种几乎都会产生轻微的局部反应 ( 90%~95%)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8)
– 临床表现:
• 接种后数月至数年发病,1~12个月多见
• 起病多于周围淋巴结开始:如从接种侧腋下、耳前或颈部淋巴结发 生肿大,范围逐渐增大,成为溃疡→累及整个淋巴系统
• 从淋巴系统又逐步累及到内脏器官,以肝、脾、肺多见
• 广泛性骨痛:X线骨骼可有囊肿,多发性溶解性病灶,活检显示病 灶和囊肿中含有大量抗酸杆菌的化脓性胶状物质
• 溃疡或结痂: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剂涂撒于溃疡面,无菌纱布包扎; 保护好痂皮,待其自然脱落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3)
2. 淋巴结强反应(强烈反应的一种):
– 发生原因:与疫苗因素、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儿童年龄有关 – 临床表现:
• 干酪型:淋巴结单纯肿大超过10mm,不与周围皮肤粘连,早期可 移动,稍有硬感,病理检查有大量浸润和坏死组织
四、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5)
• 干酪型:局部热敷,每日3~4次,10分钟/次。早期热敷能使肿 大的淋巴结自行消散。同时口服异烟肼,直至淋巴结缩小稳定 为止,一般需服药1~2个月
• 窦道型: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5%异烟肼软膏局部涂敷, 1~3个月可痊愈
• 治疗局部溃疡或淋巴结脓疡时,肉芽组织增生会影响创面愈合, 可用枯矾少许撒于创面包好,创面即成清洁的较浅溃疡,再以 1%金霉素软膏外敷;也可用硝酸银棒腐蚀或剪除,在创面上 撒5%异烟肼粉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4)
– 临床表现:
• 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Lyell)综合征:以发病急剧、病情凶险、 病程短暂为特征。发病前可有轻重不等全身症状,如烦躁、倦怠、 腹泻、呕吐、腹痛、咽炎等,突然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外阴部 伸侧皮肤等易受磨损部位出现红斑,尔后全身对称性皮疹泛发,持 续疼痛和触痛。开始为大片深红紫红斑,迅速发生大疱,皮疹于数 天内变为褐色,表皮解离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糜烂面,持续6~7天, 坏死表皮脱落,裸露干燥基底。脱屑后10~14天可见再生表皮。如 表皮糜烂广泛,可在口腔、咽喉、消化道、支气管、尿道、眼结膜 等全身所有上皮组织中见到剥落、损害。可出现高热及严重中毒症 状,肝、肾、心、眼及肾上腺可受累。中毒性脑炎可为致死的重要 原因之一
超过2天)发病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性皮疹、荨
麻疹样皮疹,也可表现为表皮的水疱;有时可伴有浅表性淋 巴结肿大,有继发感染者常有发热 • 过敏性紫癜一般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并出现各种皮疹,以 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有时伴关节痛或腹痛。血小板计 数及出凝血时间大都正常。预后一般良好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10)
4. 其他异常反应: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1)
• 发生原因:
– 超剂量接种 – 接种途径错误,皮下或肌肉注射过深 – 部位错误 – 用作其他制剂
六、常见接种事故及处理(2)
• 临床表现:
– 接种局部红肿和溃疡:
• 皮内BCG误种皮下,大部分儿童可发生 局部严重反应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5)
– 治疗
• 一般支持疗法,预防继发感染 • 抗过敏药物治疗,抗阻胺类药。如病情严重、皮疹广泛,可在
抗过敏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静滴
• 局部治疗,可选用3%硼酸溶液、1%硫酸镁溶液或0.1%明矾溶 液冷热敷
• 出血性紫癜除用抗组胺药物外,可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路丁 以保护血管壁。严重者也需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 大疱性表皮松懈性皮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抗原附着于表皮(基 底膜)细胞间蛋白质或细胞表面,导致机体特异性抗体产生和抗原 抗体反应→局部组织遭受免疫损伤,基底膜细胞是损伤的靶部位, 可能属于III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3)
– 临床表现:
• 有BCG接种史,有的有既往过敏史 • 有一定的潜伏期,初种者发生较晚;复种者常在1天内(不
五、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9)
– 诊断: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卡介苗感染——培养及生化方法确定为卡介苗
• 播散—— 除接种部位外,全身至少有两处以上感染(感染证据: 培养阳性或组织病理学证实抗酸杆菌阳性);或者血培养或骨 髓培养阳性
• 与分枝杆菌感染相一致的全身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 体重减轻、贫血和死亡
– 严禁热敷(易致破溃)和切开引流(不易收口)
– 如淋巴结已有破溃倾向,应及时切开引流→因手术切口比 自然破溃的破口整齐,引流通畅,愈合较快
– 淋巴结已破溃时,应作扩创,排除豆渣样坏死组织,并以 凡士林纱布蘸链霉素粉或异烟肼粉或碘仿甘油引流,并用 5%异烟肼软膏或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 药1次,直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