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和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卡介苗接种反应介绍PPT培训课件
![卡介苗接种反应介绍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ded8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6.png)
及时报告和处理问题
一旦发现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 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认知度和依从性
普及卡介苗知识
通过宣传册、海报、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卡介苗的相关知 识,包括其作用、接种程序、可
能的不良反应等。
提高接种意愿
加强宣传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 到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6
提高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建 议与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接种技术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卡介苗接种的操作技能 ,包括正确的注射部位、深度和剂量等。
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接种 前对受种者进行全面评估。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接种意愿和依从性。
解答公众疑问
针对公众对卡介苗接种的疑问和 担忧,及时提供解答和帮助,消
除其顾虑,增强信任感。
THANKS
统计分析法
专家评估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 和经验,对接种者进行风险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 出可能的高风险人群和风险因素。
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结果
新生儿及婴幼儿
0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02
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接种卡介苗后 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但一般较轻
微且很快消失。
消毒皮肤
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接种部位皮肤进 行消毒。
注射疫苗
将疫苗充分摇匀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疫苗, 按照规定的注射部位和深度进行注射。
接种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接种对象是否 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
一旦发现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 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认知度和依从性
普及卡介苗知识
通过宣传册、海报、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卡介苗的相关知 识,包括其作用、接种程序、可
能的不良反应等。
提高接种意愿
加强宣传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 到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6
提高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建 议与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接种技术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卡介苗接种的操作技能 ,包括正确的注射部位、深度和剂量等。
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接种 前对受种者进行全面评估。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接种意愿和依从性。
解答公众疑问
针对公众对卡介苗接种的疑问和 担忧,及时提供解答和帮助,消
除其顾虑,增强信任感。
THANKS
统计分析法
专家评估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 和经验,对接种者进行风险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 出可能的高风险人群和风险因素。
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结果
新生儿及婴幼儿
0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02
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接种卡介苗后 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但一般较轻
微且很快消失。
消毒皮肤
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接种部位皮肤进 行消毒。
注射疫苗
将疫苗充分摇匀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疫苗, 按照规定的注射部位和深度进行注射。
接种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接种对象是否 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352dc87c24028905fc348.png)
小水泡:络合碘消毒 大水泡:注射器抽脓
必要时5%-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外敷 溃 疡:局部消毒、 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用凡士林纱布外敷
深部脓疡: 有波动时用消毒空针抽脓、 生理盐水冲洗 注入链霉素、 异烟肼溶液保留,每周一次 切开排脓
肉芽组织增生:用消毒剪剪平
2、淋巴结肿大
早期:热敷,3-4次/日,10-15分钟/次 脓疡:消毒注射器抽脓,2%异烟肼溶液保留
当前结核病预防新疫苗有三个方面的研 究:
1〕活菌苗 至今为止,在动物实验中 只有营养缺陷型的结核减毒活菌苗显示出 与卡介苗相当甚至更强的免疫保护效果, 但这种疫苗的回复突变率仍比较高,其平 安性令人担忧。目前亦在研究构建双重营 养缺陷的结核减毒活菌苗,当其技术难度
八、结核病预防新疫苗研究进展
2〕死菌苗 研究发现,非结核分 支杆菌〔M.vacce〕进高温灭火后的 菌体可以预防麻风病,甚至可以提高 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力,控制艾滋 病的恶化。目前,在非洲正在进展 M.vacce死菌苗预防结核病的研究。
卡介苗接种 及其接种反应的处理
一、卡介苗的特性
• 1921年首次在人身上试用 • BCG是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的简写,卡介苗。
二、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结核病的免疫 △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巨噬细 胞效应----保护性免疫、变态反应
△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抗体效 应----免疫调节、免疫诊断
11
1
3
新出现阴 2(炎症) 影
1
6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2
3
接
原发病变
种
无改变
9
后
新出现阴
影
1
13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必要时5%-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外敷 溃 疡:局部消毒、 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用凡士林纱布外敷
深部脓疡: 有波动时用消毒空针抽脓、 生理盐水冲洗 注入链霉素、 异烟肼溶液保留,每周一次 切开排脓
肉芽组织增生:用消毒剪剪平
2、淋巴结肿大
早期:热敷,3-4次/日,10-15分钟/次 脓疡:消毒注射器抽脓,2%异烟肼溶液保留
当前结核病预防新疫苗有三个方面的研 究:
1〕活菌苗 至今为止,在动物实验中 只有营养缺陷型的结核减毒活菌苗显示出 与卡介苗相当甚至更强的免疫保护效果, 但这种疫苗的回复突变率仍比较高,其平 安性令人担忧。目前亦在研究构建双重营 养缺陷的结核减毒活菌苗,当其技术难度
八、结核病预防新疫苗研究进展
2〕死菌苗 研究发现,非结核分 支杆菌〔M.vacce〕进高温灭火后的 菌体可以预防麻风病,甚至可以提高 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力,控制艾滋 病的恶化。目前,在非洲正在进展 M.vacce死菌苗预防结核病的研究。
卡介苗接种 及其接种反应的处理
一、卡介苗的特性
• 1921年首次在人身上试用 • BCG是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的简写,卡介苗。
二、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结核病的免疫 △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巨噬细 胞效应----保护性免疫、变态反应
△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抗体效 应----免疫调节、免疫诊断
11
1
3
新出现阴 2(炎症) 影
1
6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2
3
接
原发病变
种
无改变
9
后
新出现阴
影
1
13 原发病变 周 吸收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263f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b.png)
卡介苗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1924年
卡介苗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大 规模接种。
1970年代
随着结核病死灰复燃,卡介苗 接种重新受到重视。
1921年
卡介苗由法国科学家卡美特首 次研制成功。
1950年代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结核 病发病率下降,卡介苗接种被 暂停。
1980年代至今
全球范围内推广卡介苗接种, 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04
卡介苗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卡介苗接种是否安全?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是安全的,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详细描述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严格测试和批准的疫苗,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在 接种过程中,专业医生会确保正确的接种方法和剂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 反应的发生。
常见问题二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且 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02
它是一种活疫苗,通过注射进入 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结核 杆菌的免疫力。
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 引起的传染病,卡介苗接 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 段。
保护易感人群
新生儿和儿童是结核病的 高发人群,卡介苗接种可 以保护他们免受结核病的 侵害。
降低发病率
通过大规模的卡介苗接种, 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核成绩、学员反馈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 学员掌握情况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 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培训课件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e3af0a5e9856a5712604d.png)
1、1927-1968年19个对照研究结果保护作 用0-80%。
2、在7个有生存报告中,免于死亡保护效果 为7-88%。
3、预防结脑和血播结核作用为46-1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2
三、卡介苗接种对象
1.主要对象:新生儿 2.要求在3月龄内完成,最迟在1岁以内完成
接种。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病人分类
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 估算患者数及95%可信
(1/10万)
区间(万)
活动性肺结核 459(433,484)
499(471,527)
涂阳肺结核
66(53,79)
72(58,86)
涂阳患者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4.4%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10
卡介苗发明简介 1、1882年Koch发现结核杆菌,
疾病。 4.产妇有肝功能异常者。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47
(二)儿童禁忌症
1.发热,T>37.5℃。 2.各种急性传染病及恢复期1个月内。 3.各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疾
病。
4.有过敏性疾病史,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 5.全身皮肤病或接种部位有皮肤病者。 6.其他预防接种后2周内(不包括基础免疫3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19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0
结核菌→T淋巴细胞致敏→增生、繁殖、释 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聚集 到结核菌入侵部位→包围、杀灭、吞噬结核 菌→ T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记忆细胞
如结核菌再次入侵重复上述过程(快、强烈)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1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在7个有生存报告中,免于死亡保护效果 为7-88%。
3、预防结脑和血播结核作用为46-1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2
三、卡介苗接种对象
1.主要对象:新生儿 2.要求在3月龄内完成,最迟在1岁以内完成
接种。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病人分类
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 估算患者数及95%可信
(1/10万)
区间(万)
活动性肺结核 459(433,484)
499(471,527)
涂阳肺结核
66(53,79)
72(58,86)
涂阳患者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4.4%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10
卡介苗发明简介 1、1882年Koch发现结核杆菌,
疾病。 4.产妇有肝功能异常者。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47
(二)儿童禁忌症
1.发热,T>37.5℃。 2.各种急性传染病及恢复期1个月内。 3.各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疾
病。
4.有过敏性疾病史,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 5.全身皮肤病或接种部位有皮肤病者。 6.其他预防接种后2周内(不包括基础免疫3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19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0
结核菌→T淋巴细胞致敏→增生、繁殖、释 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聚集 到结核菌入侵部位→包围、杀灭、吞噬结核 菌→ T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记忆细胞
如结核菌再次入侵重复上述过程(快、强烈)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21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卡介苗接种及差错事故处理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置课件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5a8ab07c1cfad6195fa7fd.png)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卡介苗接种政策的延革
1995年根据全球一些有对照的卡介苗效 果观察结果,WHO申明:没有证据表明 卡介苗复种有额外保护作用,还会增加 费用和不良反应,卫生部于1998年停止 卡介苗复种。
WHO认为:结核病低流行国家停种卡介 苗的标准是:
万/mg,实际400-1000万) 热稳定性试验(时间28天,对冻干苗检验) 效力测定 (同代菌种做,时间5周)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四、卡介苗强反应和异常反应
强反应定义: 局部反应溃疡> 1CM或愈合>6个月 淋巴结肿大> 1CM
产生原因: 菌株差异 , 培养天数, 活菌数,菌膜研磨、
但控制结核病最有效武器是发现和治愈 传染源,而不是卡介苗接种。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关于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 中的作用
其原因是卡介苗所能预防的原发结 核病大多数不是传染源,对结核病 的流行作用不大,传染性肺结核病 绝大多数是成人继发性结核,对此 卡介苗无预防作用。
处理:在接种剂量和方法均正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处理。 也可局部封闭注射。作好观察随访。有全身症状者可对症处 理。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二)卡介苗误作结素注射 原因:非专业人员、错拿、错放、未核对。 表现:如为PPD阳性者同上。如为PPD阴性者因前臂磨擦、
1、前3年,涂阳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在 5/10万或以下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卡介苗接种政策的延革
1995年根据全球一些有对照的卡介苗效 果观察结果,WHO申明:没有证据表明 卡介苗复种有额外保护作用,还会增加 费用和不良反应,卫生部于1998年停止 卡介苗复种。
WHO认为:结核病低流行国家停种卡介 苗的标准是:
万/mg,实际400-1000万) 热稳定性试验(时间28天,对冻干苗检验) 效力测定 (同代菌种做,时间5周)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四、卡介苗强反应和异常反应
强反应定义: 局部反应溃疡> 1CM或愈合>6个月 淋巴结肿大> 1CM
产生原因: 菌株差异 , 培养天数, 活菌数,菌膜研磨、
但控制结核病最有效武器是发现和治愈 传染源,而不是卡介苗接种。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关于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 中的作用
其原因是卡介苗所能预防的原发结 核病大多数不是传染源,对结核病 的流行作用不大,传染性肺结核病 绝大多数是成人继发性结核,对此 卡介苗无预防作用。
处理:在接种剂量和方法均正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处理。 也可局部封闭注射。作好观察随访。有全身症状者可对症处 理。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二)卡介苗误作结素注射 原因:非专业人员、错拿、错放、未核对。 表现:如为PPD阳性者同上。如为PPD阴性者因前臂磨擦、
1、前3年,涂阳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在 5/10万或以下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2032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0.png)
与受种者及其家属的 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
改进和优化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
完善异常反应监测和报 告制度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 平
加强公众宣传和健康教 育
06
总结与展望
对当前工作的总结回顾
工作成果
01
成功完成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为保障
公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定义
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有 关的健康损害
分类
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 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常见异常反应及表现
01
02
红、肿胀、 发热等
全身反应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 泻等
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
神经系统反应
社会参与
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 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预 防接种工作打下基础。
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团队合作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 群免受病原体的侵袭,降 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
种类
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国家免疫 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 质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则需要自费接种,如水痘疫苗 、流感疫苗等。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541435a216147917112894.png)
2019年1月15日
接种目的
自然感染:当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后,大 部分可从呼吸道排出,只有较小的微滴核可进入肺泡,在肺泡内 生长繁殖,造成结核原发感染。大多数原发感染以钙化方式愈合 ,同时产生免疫力。少数因机体抵抗力、菌株毒性、吸入菌量等 因素,使病灶恶化,形成原发性肺结核,通过呼吸道和血液播散 ,可在全身各部位发生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如不经过彻底治 疗或钙化不全,结核菌可在体内长期存活,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 ,结核菌在体内迅速生长繁殖,形成各种类型的继发性结核病。 卡介苗接种(人工感染)是用人工方法,使机体发生一次没有 危险性的原发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疑控制以后结核感染在 体内的播散,从而减少发病。优点:无致病性、可人为控制(健 康时接种、剂量、减毒苗)、产生抗体。 由于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有交叉免疫,BCG接种人体后,人体 对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均可产生免疫力。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
宋晓哲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年1月15日
卡介苗简介
1.科赫氏现象:自1882年3月24日科赫(Koch)氏发现了结核杆菌 ,并证明其具有传染性。1891年他又观察到已受结核杆菌感染的 豚鼠再次注入结核菌后,只在注射部位形成病灶,引流淋巴结不产 生病变;而未受结核菌感染的豚鼠第一次注入结核菌时则迅速播散 到引流淋巴结,并形成严重的大片坏死病灶。这一现象以后被称之 为科赫氏现象。这一事实预示着结核病可以通过使用结核杆菌制成 具有特异性预防作用的生物制品。
2019年1月15日
2019年1月15日
1ml蓝芯注射器和0.1ml自毁注射器
2019年1月15日
2019年1月15日
注射后,一般可形成一个黄豆大小(8毫米左右)的园形 凸起的小白泡,细看表面可见毛孔,皮肤不可揉摩,数小 时后会自行消退。
卡介苗接种要领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要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18d0d8f01dc281e43af04e.png)
5
4.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 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 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 使之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 完,以防污染。
5.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后, 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 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皮内注射疫苗0.1ml。
时合并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或肝脾结核、腹腔结 核和/或脑膜炎等其它部位结核。一般表现长期发热、体 重下降或不增、易合并机会性感染。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 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 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处理原则 联合抗结核治疗,一经发现,转上级有关医疗单位诊治。
13
5.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
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
的事故最为多见。
(1) 临床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
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
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
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 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 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0
4.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
(1)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卡
8
卡介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
1.卡介苗接种后正常反应: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 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 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4.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 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 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 使之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 完,以防污染。
5.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后, 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 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皮内注射疫苗0.1ml。
时合并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或肝脾结核、腹腔结 核和/或脑膜炎等其它部位结核。一般表现长期发热、体 重下降或不增、易合并机会性感染。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 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 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处理原则 联合抗结核治疗,一经发现,转上级有关医疗单位诊治。
13
5.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
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
的事故最为多见。
(1) 临床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
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
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
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 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 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0
4.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
(1)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卡
8
卡介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
1.卡介苗接种后正常反应: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 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 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第五讲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第五讲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d40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0.png)
训
规范接种: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按照
《规范》的要求实施预防接种,并做到安全注射。
有损害:造成了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损害。
ZJEPI
一、概念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训
六种情况不属于异常反应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训
ZJEPI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训
ZJEPI
四、AEFI监测目的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AEFI监测目的
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
调查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原 因
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 依据。
训
ZJEPI
五、AEFI的报告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属地化管理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
在实施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现疑似接种反应或接到
训 相关报告(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按
现住址:填写病人当前的家庭住址,包括省、市、县、乡、村各级名 称和门牌号。
联系电话:填写病人的联络电话,如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电话,号
码内包括地区码。
监护人:如果病人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姓名
ZJEPI
填表说明-2
浙
江 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培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 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f838652ea551810a687ff.png)
反应,淋巴结肿大率1-5%,化脓率0.1%. 肉芽肿、肉芽肿性中耳炎、眼球并发症、
骨髓炎、骨瘘管---认为可能是接种后引 起原有体内潜在结核感染的过敏反应或 机体对卡介苗抵抗力下降所致。 疤痕疙瘩---多见于青春期女孩、皮内接 种和复种者。
12
四、卡介苗强反应和异常反应
皮疹、湿疹---一般接种者有皮肤病或过 敏体质。
(2)DOTS治疗因传染性病人发现率低、药物副反 应、耐药、覆盖率低等原因,不能完全控制结核。
(3)化学预防的缺陷:副作用大、成本高、疗程长、 依从性差。
(4)HIV和TB双重感染 (5)免疫治疗无突破。 (6)BCG保护力不足
22
机遇 (1)结核免疫学发展 (2)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 已完成MTB、 BCG全基因序列、基因定
牛结核杆菌13年230代培养的减毒活疫苗 (1908-1921)。 BCG是目前唯一批准使用, 使用最广泛的疫苗。
我国曾用丹麦株(I、II) 、巴西株、 日本株等,从92年卫生部卫药政发(1992)第 370号通知规定:从93年统一用丹麦II株.
25
作用及应用 (1)作用保护力各地区不一,据报道在
认真调查分析,不要武断下结论。 及早报告、及时处理。 对超剂量接种、深部接种一般无严重后
果,但治疗时间长(可半年之久)。 培养专业人员,掌握处理方法,及早治
愈可减少病人家属抱怨。
20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对病人态度要热情,处理要认真,最好就地、 分散处理,处理重点是及时治疗。
要注意其他医务人员对病人作出的诊断和劝 导。
6
二、卡介苗接种政策的延革
2、前5年,5岁以下儿童结脑平均年登记 率低于1/1000万;结核年感染率在0.1% 以下。
骨髓炎、骨瘘管---认为可能是接种后引 起原有体内潜在结核感染的过敏反应或 机体对卡介苗抵抗力下降所致。 疤痕疙瘩---多见于青春期女孩、皮内接 种和复种者。
12
四、卡介苗强反应和异常反应
皮疹、湿疹---一般接种者有皮肤病或过 敏体质。
(2)DOTS治疗因传染性病人发现率低、药物副反 应、耐药、覆盖率低等原因,不能完全控制结核。
(3)化学预防的缺陷:副作用大、成本高、疗程长、 依从性差。
(4)HIV和TB双重感染 (5)免疫治疗无突破。 (6)BCG保护力不足
22
机遇 (1)结核免疫学发展 (2)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 已完成MTB、 BCG全基因序列、基因定
牛结核杆菌13年230代培养的减毒活疫苗 (1908-1921)。 BCG是目前唯一批准使用, 使用最广泛的疫苗。
我国曾用丹麦株(I、II) 、巴西株、 日本株等,从92年卫生部卫药政发(1992)第 370号通知规定:从93年统一用丹麦II株.
25
作用及应用 (1)作用保护力各地区不一,据报道在
认真调查分析,不要武断下结论。 及早报告、及时处理。 对超剂量接种、深部接种一般无严重后
果,但治疗时间长(可半年之久)。 培养专业人员,掌握处理方法,及早治
愈可减少病人家属抱怨。
20
五、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对病人态度要热情,处理要认真,最好就地、 分散处理,处理重点是及时治疗。
要注意其他医务人员对病人作出的诊断和劝 导。
6
二、卡介苗接种政策的延革
2、前5年,5岁以下儿童结脑平均年登记 率低于1/1000万;结核年感染率在0.1% 以下。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73422684868762caaed5bc.png)
免疫程序
补种原则: 未能在出生后及时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
接补种; 3月龄~3岁儿童对结素试验阴性者补种; ≥4岁儿童不予补种。 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补种。 最好在儿童满3月龄前完成卡介苗补种,以尽量避
免作结素试验。
1995年WHO提出,因没有证据表明复种有额外保 护作用,对已种过卡介苗者,不再提倡复种。
治疗处理 ⑴水疱或脓疱:小的水疱或脓疱,用1%龙胆紫溶 液涂搽,使其干燥结痂。大的水疱或脓疱,先用 灭菌注射器抽出液体,然后涂搽1%的龙胆紫溶液。
⑵溃疡: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然 后局部涂撒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用无菌纱布包 扎,根据溃疡情况,1—2天换药一次。
2、淋巴结强反应 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可有淋巴结肿大,直 径超过10mm,大的可如鸽蛋。初起时质中偏硬, 活动无粘连,局部皮肤正常。以后皮肤可呈紫红 色,局部质软有波动感,这就是淋巴结化脓。如 不进行处理,则脓肿破溃,形成溃疡或瘘管,一 般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愈合。
治疗处理 早期发现,在肤色正常,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不 明显的阶段,可局部热敷,每日3次,每次10— 15分钟。若淋巴结继续增大增多,可口服异烟肼, 8—10mg/公斤/日,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 300mg。一般需服1—2个月,多数肿块可以消散。
接种注意事项
㈠ 操作前要严格做好查对工作。 ㈡ 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㈢ 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过期失效者、疫苗复
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㈣ 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㈤ 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于 2~8℃,并于半小时内用完,剩余均应放弃。 ㈥ 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 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 ㈦ 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 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 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卡介苗接种及不良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及不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8d3a271fe910ef12df8e4.png)
建议
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尽早接 种BCG,产生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从 而减少发病机会。而儿童结核病的减 少又可直接减少成人续发性结核病的 发生。
禁忌症
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 疹或其他皮肤病、免疫缺陷症者。 为慎重起见,下列情况可暂缓接种或不予 接种: --体温>37.5℃。 --早产儿及难产儿,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 分娩创伤。 --顽固性呕吐及显著消化不良。 --有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或癫痫、癔病 等神经系统疾病者。
三 卡介苗接种实施差错事故及处理
(二)卡介苗接种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 剂量接种引起的事故最为多见。 临床表现: -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 硬结,发展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 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 退,个别儿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 但极少引起肺部结核。
不良反应(AEFI)
1一般反应 1.1局部反应 临床表现 --接种BCG后通常约90%以上受种者 于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 平均直径10mm左右,其后逐渐软化成白色 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3~5mm,8~12周后 大部分愈合结痂,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 稍凹陷的疤痕(即卡疤)。整个过程持续 2~3个月。
接种方法
BCG接种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接种技术:做到安全、规范、有效, 把握稳、浅、准、匀,规范操作,保 证质量。 -接种质量标准:新生儿免疫后卡痕 率应≥95%,卡痕均径在6±2mm;12 周阳转率应≥80%,反应硬结总平均直 径10±2mm
接种成功
BCG接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合格疫苗,并在效期内尽早接种。 菌苗活菌数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即使在效期内亦如此。因而为获取较 好的效果,除规定过期菌苗不能使用 外,无论冻干或液体菌苗,亦应尽早 使用。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与常见异常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ef5a308a1284ac9504318.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对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应暂缓接种:(1)出生体重 2500克以下的婴儿;(2)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 天性畸形的新生儿;(3)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 患儿;(4)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
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 有过敏反应者。
4.禁忌症: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
卡介苗接种(人工感染)是用人工方法,使机体发生一次没有
危险性的原发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疑控制以后结核感染在 体内的播散,从而减少发病。优点:无致病性、可人为控制(健 康时接种、剂量、减毒苗)、产生抗体。
由于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有交叉免疫,BCG接种人体后,人体 对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均可产生免疫力。
(2)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 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 ,然后准确吸取0.1mL菌苗于针管内。
(3)于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注射前用75%酒 精作皮肤消毒。
(4)按皮内注射方法:用75%酒精棉球作皮肤消毒,待酒精完全干燥
后,用左手握住被接种者左臂内侧并同时绷紧皮肤,右手水平持注射
• 卡介苗所能预防的原发结核病大多数不是 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病绝大多数是成人 继发性结核,对此卡介苗无预防作用。
2020/12/12
-
4
接种目的
自然感染:当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后,大 部分可从呼吸道排出,只有较小的微滴核可进入肺泡,在肺泡内 生长繁殖,造成结核原发感染。大多数原发感染以钙化方式愈合 ,同时产生免疫力。少数因机体抵抗力、菌株毒性、吸入菌量等 因素,使病灶恶化,形成原发性肺结核,通过呼吸道和血液播散 ,可在全身各部位发生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如不经过彻底治 疗或钙化不全,结核菌可在体内长期存活,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 ,结核菌在体内迅速生长繁殖,形成各种类型的继发性结核病。
3.对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应暂缓接种:(1)出生体重 2500克以下的婴儿;(2)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 天性畸形的新生儿;(3)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 患儿;(4)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
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 有过敏反应者。
4.禁忌症: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
卡介苗接种(人工感染)是用人工方法,使机体发生一次没有
危险性的原发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疑控制以后结核感染在 体内的播散,从而减少发病。优点:无致病性、可人为控制(健 康时接种、剂量、减毒苗)、产生抗体。
由于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有交叉免疫,BCG接种人体后,人体 对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均可产生免疫力。
(2)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 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 ,然后准确吸取0.1mL菌苗于针管内。
(3)于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注射前用75%酒 精作皮肤消毒。
(4)按皮内注射方法:用75%酒精棉球作皮肤消毒,待酒精完全干燥
后,用左手握住被接种者左臂内侧并同时绷紧皮肤,右手水平持注射
• 卡介苗所能预防的原发结核病大多数不是 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病绝大多数是成人 继发性结核,对此卡介苗无预防作用。
2020/12/12
-
4
接种目的
自然感染:当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后,大 部分可从呼吸道排出,只有较小的微滴核可进入肺泡,在肺泡内 生长繁殖,造成结核原发感染。大多数原发感染以钙化方式愈合 ,同时产生免疫力。少数因机体抵抗力、菌株毒性、吸入菌量等 因素,使病灶恶化,形成原发性肺结核,通过呼吸道和血液播散 ,可在全身各部位发生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如不经过彻底治 疗或钙化不全,结核菌可在体内长期存活,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 ,结核菌在体内迅速生长繁殖,形成各种类型的继发性结核病。
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和处理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和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1812662e3f5727a5e9625d.png)
临床症状
局部有触痛感,骨 性肿胀,体温、血沉略上升。患肢 关节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损,有些 病例发病时就形成脓肿。本病成慢 性良性过程,全身一般状况尚好。
诊断
细菌学方面,局部抽出标本涂片 检抗酸杆菌常为阴性,8%病例通过动物试验 能检出低毒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几率较高。 培养阳性者须做菌型鉴定,认定为牛分枝杆 菌便可定诊。如能做DNA鉴定并与BCG作比对, 更有依据。X线检查病变呈骨髓炎或骨肿瘤, 未具特异性。
近年,BCG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常有发 生。严重者可见于免疫缺陷婴儿,或出现 BCG接种后全身播散,或出现急性变态反应 性疾病死亡,当然多数为局部异常反应。 福建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自 2007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诊断卡介苗异常 反应52例(次),其中结核性淋巴结炎达39 例,占75%,其余为重症周身反应或偶合病 例。
治疗
国内外学者大多提倡联合外 科治疗,优点是可缩短疗程,术中能取 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同时 并用抗结核化疗8~12个月。上海报道3 例未经手术治疗,经服抗结核药物均痊 愈,2例受石膏固定。病情预后尚好。
3. 周身性感染播散
这是一种罕见的异常反应,常 可致死,称为BCG组织细胞病或 BCG的全身性感染。 IUATLD报告全球1948-1973年接 种BCG 13.85亿人,因BCG感染致 死病例约30例,发生率为0.22/100万。
(二)周身反应
包括罕见疫苗反应和偶合症
1.过敏性休克
BCG接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 Harper(1982)和Tshabalala(1983)先后 报道3例接种BCG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其中1例 死亡。上海曾报告一例新生儿,出生第二天 口服BCG致死,尸检为胸腺淋巴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自 2007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诊断卡介苗异 常反应52例(次),其中结核性淋巴结炎达 39例,占75%,其余为重症周身反应或偶合 病例。
(一)
1.注射局部反应
l984年徐续宇报告上海卡介苗接种后并发 症发生概况:1977—1980年上海市15岁以下儿童 卡介苗接种数为9782人,四年间就诊并发症病例 为334例,发生率为3.41%。其中接种处溃疡49例 ,脓疡74例,化脓性淋巴结炎125例,疤痕疙瘩79 例,皮下结节7例。
卡介苗接种后的
异常反应和处理
大家好!
目录
一、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二、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一)注射局部反应 (二)周身反应
1. 过敏性休克 2. 结核性骨髓炎 3. 周身性感染播散 4. 引发皮肤结核 5. 引发全身萎缩
三、BCG接种有关事项
(一) 注射部位 (二) 操作方法 (三) 注意事项 (四)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禁忌症
死亡原因报告:死者口唇及四肢指甲紫绀、 肺泡不张、大部分器官出血、淤血考虑均为 缺氧的表现,死婴为胸腺淋巴体质,轻微的 刺激都会引起死亡。
2. 结核性骨髓炎
为极罕见的接种并发症。20世纪50年 代北欧国家始有报道。IUATLD文献报道 (2002)其发生率为0.01-50/100万。以欧 洲为最多见。我国报道的病例不多,徐续 宇报道BCG骨髓炎3例,新生儿发病率为 51/10万-66/10万。
发生原因 属于第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 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重病初愈后婴幼儿。以 上4例年龄均小于3个月龄,最小1例出生后仅 6日,4例病人中有3例都是在腹泻、呕吐治疗 刚刚痊愈后进行BCG皮内接种时发生的。其中 1例表现为发育不良、体重不足。为此,接种 前应询问其家族史及婴幼儿健康状况,发生以 上情况应于及时抢救。
常见的局部异常反应如局部淋巴结肿 大、接种局部冷脓肿、瘢痕疙瘩等。对于 过敏性体质儿童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多发性结核性淋 巴结炎、皮肤结核、结核性骨髓炎或肺部 乃至周身BCG播散,甚至迁延为不治之症。
近年,BCG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常有发生。 严重者可见于免疫缺陷婴儿,或出现BCG接 种后全身播散,或出现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死亡,当然多数为局部异常反应。
32.43 41.96 25.61
(二)周身反应
包括罕见疫苗反应和偶合症
1.过敏性休克
BCG接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 Harper(1982)和Tsh性休克, 其中1例死亡。上海曾报告一例新生儿,出生 第二天口服BCG致死,尸检为胸腺淋巴体质。
落,直至留下豌豆大小的疤痕。
还有的儿童(大约1‰~3‰)会出现 腋下淋巴结肿大,一般不发红、大小在 1cm×1cm以下。出现以上反应是正常的, 只要保护局部清洁,不受污染就自然会好; 淋巴结肿大做热敷(不必太热)就可以了。 如果局部污染并发感染或淋巴结化脓,就 要到接种单位治疗。
二、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发生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儿 童免疫力、疫苗活力及接种技术和部位等有 关。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股骨、胫骨、的骨 骺及股骨颈为常见,此外也见于腓骨、胸骨、 尺骨、距骨、脊椎骨等部位。可单发也可多 发,病灶局限,潜伏期4个月到数年不等。
临床症状 局部有触痛感,骨
性肿胀,体温、血沉略上升。患肢 关节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损,有些 病例发病时就形成脓肿。本病成慢 性良性过程,全身一般状况尚好。
诊断 细菌学方面,局部抽出标本涂片检
抗酸杆菌常为阴性,8%病例通过动物试验能 检出低毒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几率较高。培 养阳性者须做菌型鉴定,认定为牛分枝杆菌 便可定诊。如能做DNA鉴定并与BCG作比对, 更有依据。X线检查病变呈骨髓炎或骨肿瘤, 未具特异性。
治疗 国内外学者大多提倡联合外科
治疗,优点是可缩短疗程,术中能取组 织标本进行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同时并 用抗结核化疗8~12个月。上海报道3例 未经手术治疗,经服抗结核药物均痊愈, 2例受石膏固定。病情预后尚好。
结语
一、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控制及消灭结 核病的干预措施》(IUATLD,2002)指出: 国际上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卡介苗 (BCG)是最安全的菌苗之一。目前,每年 约有一亿多儿童接受BCG接种。但凡疫苗都 存在安全性问题,BCG接种后也会有一些异 常反应,主要是局部反应。
Barreto 等检索近50年相关文献,显示BCG 对肺结核保护率为10%~ 60%,而对结核性脑 膜炎的保护率都在50%以上,进一步分析结果 显示,BCG对结脑和粟粒性肺结核的保护率 在72% ~ 100%.
•
初次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种后3-4
周接种局部会长出像疖子一样的“丘疹”,然
后中心部分软化并流出分泌物,结痂,痂皮脱
2008年3月本省三明市某县发生一例婴儿 接种BCG后4小时死亡,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报 道中实属罕见。
该患儿男性,75天龄,2008年3月21日 上午10时接种BCG,下午2时发现患儿头、 手、脚冰冷,急送往卫生院。到卫生院时呼 吸、 心跳已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病理解剖诊断:①肺膨胀不全,肺淤血, 局灶性出血,肺水肿,喉头见少许炎症细胞 浸润。②脑蛛网膜下腔出血。③胸腺肿大, 重达55克。④肝、脾、肾、脑垂体淤血。⑤ 口唇及四肢指甲紫绀。
3. 周身性感染播散
这是一种罕见的异常反应,常可 致死,称为BCG组织细胞病或BCG 的全身性感染。
IUATLD报告全球1948-1973年接 种BCG 13.85亿人,因BCG感染致 死病例约30例,发生率为0.22/100万。
卡 介 苗 引 发 的 瘢 痕 疙 瘩
卡介苗接种的局部异常反应
表1 BCG接种反应分类
类型
例数
构成比(%)
皮下慢性脓肿 253
淋巴慢性脓肿
63
淋巴结肿大
51
合计
367
68.94 17.16 13.90 100.00
表2 BCG接种局部 反应原因
原因
例数
构成比(%)
接种部位过深 119 接种部位错误 154 卡介苗配制不匀 94
(一)
1.注射局部反应
l984年徐续宇报告上海卡介苗接种后并发 症发生概况:1977—1980年上海市15岁以下儿童 卡介苗接种数为9782人,四年间就诊并发症病例 为334例,发生率为3.41%。其中接种处溃疡49例 ,脓疡74例,化脓性淋巴结炎125例,疤痕疙瘩79 例,皮下结节7例。
卡介苗接种后的
异常反应和处理
大家好!
目录
一、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二、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一)注射局部反应 (二)周身反应
1. 过敏性休克 2. 结核性骨髓炎 3. 周身性感染播散 4. 引发皮肤结核 5. 引发全身萎缩
三、BCG接种有关事项
(一) 注射部位 (二) 操作方法 (三) 注意事项 (四)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禁忌症
死亡原因报告:死者口唇及四肢指甲紫绀、 肺泡不张、大部分器官出血、淤血考虑均为 缺氧的表现,死婴为胸腺淋巴体质,轻微的 刺激都会引起死亡。
2. 结核性骨髓炎
为极罕见的接种并发症。20世纪50年 代北欧国家始有报道。IUATLD文献报道 (2002)其发生率为0.01-50/100万。以欧 洲为最多见。我国报道的病例不多,徐续 宇报道BCG骨髓炎3例,新生儿发病率为 51/10万-66/10万。
发生原因 属于第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 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和重病初愈后婴幼儿。以 上4例年龄均小于3个月龄,最小1例出生后仅 6日,4例病人中有3例都是在腹泻、呕吐治疗 刚刚痊愈后进行BCG皮内接种时发生的。其中 1例表现为发育不良、体重不足。为此,接种 前应询问其家族史及婴幼儿健康状况,发生以 上情况应于及时抢救。
常见的局部异常反应如局部淋巴结肿 大、接种局部冷脓肿、瘢痕疙瘩等。对于 过敏性体质儿童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多发性结核性淋 巴结炎、皮肤结核、结核性骨髓炎或肺部 乃至周身BCG播散,甚至迁延为不治之症。
近年,BCG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常有发生。 严重者可见于免疫缺陷婴儿,或出现BCG接 种后全身播散,或出现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死亡,当然多数为局部异常反应。
32.43 41.96 25.61
(二)周身反应
包括罕见疫苗反应和偶合症
1.过敏性休克
BCG接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 Harper(1982)和Tsh性休克, 其中1例死亡。上海曾报告一例新生儿,出生 第二天口服BCG致死,尸检为胸腺淋巴体质。
落,直至留下豌豆大小的疤痕。
还有的儿童(大约1‰~3‰)会出现 腋下淋巴结肿大,一般不发红、大小在 1cm×1cm以下。出现以上反应是正常的, 只要保护局部清洁,不受污染就自然会好; 淋巴结肿大做热敷(不必太热)就可以了。 如果局部污染并发感染或淋巴结化脓,就 要到接种单位治疗。
二、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发生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儿 童免疫力、疫苗活力及接种技术和部位等有 关。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股骨、胫骨、的骨 骺及股骨颈为常见,此外也见于腓骨、胸骨、 尺骨、距骨、脊椎骨等部位。可单发也可多 发,病灶局限,潜伏期4个月到数年不等。
临床症状 局部有触痛感,骨
性肿胀,体温、血沉略上升。患肢 关节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损,有些 病例发病时就形成脓肿。本病成慢 性良性过程,全身一般状况尚好。
诊断 细菌学方面,局部抽出标本涂片检
抗酸杆菌常为阴性,8%病例通过动物试验能 检出低毒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几率较高。培 养阳性者须做菌型鉴定,认定为牛分枝杆菌 便可定诊。如能做DNA鉴定并与BCG作比对, 更有依据。X线检查病变呈骨髓炎或骨肿瘤, 未具特异性。
治疗 国内外学者大多提倡联合外科
治疗,优点是可缩短疗程,术中能取组 织标本进行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同时并 用抗结核化疗8~12个月。上海报道3例 未经手术治疗,经服抗结核药物均痊愈, 2例受石膏固定。病情预后尚好。
结语
一、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控制及消灭结 核病的干预措施》(IUATLD,2002)指出: 国际上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卡介苗 (BCG)是最安全的菌苗之一。目前,每年 约有一亿多儿童接受BCG接种。但凡疫苗都 存在安全性问题,BCG接种后也会有一些异 常反应,主要是局部反应。
Barreto 等检索近50年相关文献,显示BCG 对肺结核保护率为10%~ 60%,而对结核性脑 膜炎的保护率都在50%以上,进一步分析结果 显示,BCG对结脑和粟粒性肺结核的保护率 在72% ~ 100%.
•
初次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种后3-4
周接种局部会长出像疖子一样的“丘疹”,然
后中心部分软化并流出分泌物,结痂,痂皮脱
2008年3月本省三明市某县发生一例婴儿 接种BCG后4小时死亡,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报 道中实属罕见。
该患儿男性,75天龄,2008年3月21日 上午10时接种BCG,下午2时发现患儿头、 手、脚冰冷,急送往卫生院。到卫生院时呼 吸、 心跳已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病理解剖诊断:①肺膨胀不全,肺淤血, 局灶性出血,肺水肿,喉头见少许炎症细胞 浸润。②脑蛛网膜下腔出血。③胸腺肿大, 重达55克。④肝、脾、肾、脑垂体淤血。⑤ 口唇及四肢指甲紫绀。
3. 周身性感染播散
这是一种罕见的异常反应,常可 致死,称为BCG组织细胞病或BCG 的全身性感染。
IUATLD报告全球1948-1973年接 种BCG 13.85亿人,因BCG感染致 死病例约30例,发生率为0.22/100万。
卡 介 苗 引 发 的 瘢 痕 疙 瘩
卡介苗接种的局部异常反应
表1 BCG接种反应分类
类型
例数
构成比(%)
皮下慢性脓肿 253
淋巴慢性脓肿
63
淋巴结肿大
51
合计
367
68.94 17.16 13.90 100.00
表2 BCG接种局部 反应原因
原因
例数
构成比(%)
接种部位过深 119 接种部位错误 154 卡介苗配制不匀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