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成果表

水准测量成果表

水准测量成果表

测量:监理:日期: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第五节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2-1 图2-21是一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示意图,A、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1、2、3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1、h2、h3和h4为各测段观测高差,n1、n2、n3和n4为各测段测站数,L1、L2、L3和L4为各测段长度。现已知H A=65.376m,H B=68.623m,各测段站数、长度及高差均注于图2-21中。

1.填写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 将点号、测段长度、测站数、观测高差及已知水准点A 、B 的高程填入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2-6中有关各栏内。 表2-6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n 1=8 L 1=1.0km n 2=12 L 2=1.2km 3L 3=1.4km L 4=2.2km B 图2-21 附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2.计算高差闭合差 mm 68m 068.0m)376.65m 623.68(m 315.3)(+=+=--=--=∑A B m h H H h W 根据附合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及路线长度计算每公里测站数 6.8km 8.550==∑∑站 L n (站/km )<16(站/km ) 故高差闭合差容许值采用平地公式计算。等外水准测量平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W hp 的计算公式为: m m 968.54040±=±=±=L W hp

因|f h |<|f hp |,说明观测成果精度符合要求,可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如果|f h |>|f hp |,说明观测成果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测量。 3.调整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是按与测站数或测段长度成正比例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相应测段的高差上,得改正后高差,即 i h i n n W v ∑-= 或 i h i L L W v ∑-= (2-8) 式中 v i ——第i 测段的高差改正数(mm ); ∑n 、∑L ——水准路线总测站数与总长度;

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记录板2块. 三.实验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量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设置4站。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① 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② 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读书,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③ 前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④ 后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3)记录着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1)~(8)记录各个读数,(9)~(10)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4)-(5)} 前、后视距之差:(11)=(9)-(10) 前、后视距离累积差(即Σ视距差):(12)=上站(12)+本站(11) 红黑面差:(13)=(6)+K-(7), (14)=(3)+K-(8),(K=4.687或4.787) 黑面高差:(15)=(3)-(6) 红面高差:(16)=(8)-(7)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4)-(13) 平均高差:(18)=1/2{(15)+(16)} 每站读数结束((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16)),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四.实习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 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 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 可收测,结束实验。 四等水准测量规定的高差闭合差为:fh允=±20√L mm (式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五.实习心得 通过书本,我们知道了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测定和测设。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成果,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培训资料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第五节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2-1 图2-21是一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示意图,A、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1、2、3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1、h2、h3和h4为各测段观测高差,n1、n2、n3和n4为各测段测站数,L1、L2、L3和L4为各测段长度。现已知H A=65.376m,H B= 68.623m,各测段站数、长度及高差均注于图2-21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填写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 将点号、测段长度、测站数、观测高差及已知水准点A 、B 的高程填入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2-6中有关各栏内。 表2-6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h 4=+1.446m 1L 1=1.0km 2L 2=1.2km L 3=1.4km L 4=2.2km 3 B 图2-21 附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计算高差闭合差 mm 68m 068.0m)376.65m 623.68(m 315.3)(+=+=--=--=∑A B m h H H h W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根据附合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及路线长度计算每公里测站数 6.8km 8.550==∑∑站 L n (站/km )<16(站/km ) 故高差闭合差容许值采用平地公式计算。等外水准测量平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W hp 的计算公式为: m m 968.54040±=±=±=L W hp 因|f h |<|f hp |,说明观测成果精度符合要求,可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如果|f h |>|f hp |,说明观测成果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测量。 3.调整高差闭合差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 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 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5.四等水准的测量的计算 6.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 我们将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点记为BM(Bench Matk)。 三、四等水准测量,常作为小地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施工测量的高程基

本控制。 高程测量时测量工作三大基本内容之一。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与普通水准测量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需要拟定水准路线、选点、埋点和观测等程序。 (2)不同点:四等水准测量必须使用双面尺观测,记录计算, 观测顺序,精度要求不同

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间距 一般为2~4Km在城市建筑区为1~2Km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点。 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 (1)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

进行。(2)观测步骤 (2)观测步骤 引入K值得概念: K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 4.687m 或4.787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读数差不能超过3mm 四等水准测量中,水准尺必须成对出现。 或里一红一里一红 八、、

①在测站上安置仪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 下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1)和(2);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 (3)。 ②翻转水准尺,后视水准尺红面,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4)。 ③前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丝读数,记入表中(5)和(6),前视 水准尺黑面,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7)。 ④翻转水准尺,前视水准尺红面,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8)。 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测量实习的一般规定 (1)实习前,必须阅读《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的有关章节及《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的相应实验项目内容。测量过程中,必须携带《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便于参照实习内容、记录有关数据和计算。 (2)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小组具体工作。实习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实习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实习应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3)测量记录应该用正楷书写文字及数字,不可潦草,并在规定表栏中填写。记录应用2H或3H铅笔。 (4)记录者听取观测者报出数据后,应向观测者回报所记录的数据,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发现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拭,而应该用细横线划去错误数字,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6)若整站观测成果不合格(观测误差超限),则用斜细线划去该栏记录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7)根据观测结果,应现场进行必要的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成果检验,以决定观测成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进行重测(返工)。 (8)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仪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洁工作,向实验室归还仪器和工具,结束实习。 二、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测量资料的记录是测量成果的原始数据,十分重要。为保证测量原始数据的绝对可靠,实习时即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录的要求如下: (1)实习记录应和正式作业一样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不得转抄,更不得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体只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作错误的更正。 (3)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之项目不得空白。 (4)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修改局部错误时,则将局部数字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5)所有记录之修改及观测结果之淘汰,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6)禁止连环更改,即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读数,改正任一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原始观测之尾部读数不准更改,如角度读数度、分、秒而秒读数不准涂改,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三、测量成果的整理、计算及计算作业要求 (1)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计算应在规定的打印表格或事先画好的计算表格进行。 (2)内业计算用钢笔书写,如计算数字有错误,可以用刀刮去重写,或将错字划去另写。 (3)上交计算成果应是原始计算表格,所有计算均不许另行抄录。 (4)成果的记录、计算的小数取位要按规定执行。各等级的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取位列表于表1。

水准测量成果书报告

新建贵阳枢纽西南环站前一标 水准控制测量成果书 编号: 版本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效状态: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四、水准测量仪器 五、水准点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七、测量结论 八、附件 1、三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 2、高程点的平面布置图 3、天宝DINI03仪器校准证书。 中国中铁四局贵阳枢纽西南环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贵阳市境内,新建正线里程D1K0+950 ~D4K4+700 ,北起龙洞堡片区的小碧线路所,南至小碧乡马寨村,先后跨鱼梁河,贵新高速,客车外绕 线,贵都高速,线路长 3.838km ;另马寨联络左、右线里程LZD1K0+000 ~LZD1K1+707.55 、LYDK0+000 ~LYDK1+221.91 ,线路长2.93km 。 二、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 ; 3.有关铁路工程测量的参考资料。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姓名技术职称测量分工 工程师复核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四、水准测量仪器 水准点高程测量使用天宝DINI03 型仪器,水准尺采用2m 因瓦尺;参加本次复测的水准仪使用前均送有效仪器检定单位进行了检定,并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 限内。 作业前对水准仪的水准器、水准管轴、十字丝及水准标尺等均进行了检校, 并在每次架设过程中均进行检查,其状态良好。 作业中,水准仪安置严格精平,因瓦尺均保持气泡居中。 使用的仪器设备 使用仪器规格型号仪器级别送检情况自检情况水准仪天宝DINI03 S05 合格合格 五、水准点标注 根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所交的《水准点表》上水准点及施 工调查资料,我部于2014 年2 月22 日至3 月2 日对管段内加密的水准点进行了测量,以满足水准贯通复测及现场施工需要。加密水准点均匀分布于路线两侧, 部分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均采用混凝土钢筋桩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水准测量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水准测量直接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高差法,计算公式为AB A B AB h H H b a h +=-=,,该方法适用于根据一个已知点确定单个点高程的情形;另一种是视线高法,其计算公式为 b H H a H H i B A i -=+=,,该方法适用于根据一个已知点确定多个前视点高程的情形。 2、写出水准仪上四条轴线的定义: A 、视准轴 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学丝交点的连线。 B 、水准管轴 过水准管零点圆弧的切线。 C 、圆水准器轴 过圆水准器零点的球面法线。 D 、竖轴 水准仪旋转轴的中心线。 3、水准管的分划值τ″是指 水准管2㎜圆弧所对应的圆珠笔心角,分划值τ″愈小,水准管的灵敏度愈 高。 4、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使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闭合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和 支水准路线。 6、水准测量测站检核方法有 两次仪高法和 双面尺法。 7、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传递高程。 8、水准尺的零点差,可采用 每测段测偶数站予以消除。 9、DS3微倾式水准仪中,数字3的含义是指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 10、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若后视读数为1.358m ,前视读数为2.077m ,则A 、B 两点高差为 -0.719m , 因为 高差为负,所以 A 点高;若A 点高程为63.360m ,则水平视线高为 64.718m ,B 点的高程为 62.641m 。 11、将水准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再旋转仪器180°, 若气泡偏离中心,表明 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轴。 二、问答题 1、试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答:水准测的原理: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已知高程点(A )和未知高程点(B )上立水准尺并读取读 数,测定两面三刀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如图: 2 3 。 4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是往返各一次,闭合路线是往一次;附和或闭合路线闭合差往返较差:±20√L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的两观测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再由已知点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如下图,欲测定A、B两点上的高差h,可在A、B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台水准仪。根据仪器的水平视线,在A尺上读数,设为a,在B尺上读数,设为b,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h=a-b

三、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 四、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50m以内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顺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 1、高程系统:三、 2一般布设成闭合环 3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 5km,山岭重丘区可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 并记为(4)、(5)、(6)。 (3) ( 黑一黑一红一红)”, 对于 红一黑一红) 2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 (9)=[(1)—(2)]X100m 前视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 前、后视距差 (11)=(9)—(10) 三等≯3m,四等≯5m

前、后视距差累积 (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 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 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 ( ③ ±0.100] 或5mm 高差的平均值(18)= [(15)+(16)±0.100]/2 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 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 3、每页计算校核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 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有关内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 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

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范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 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 (1)收集资料 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定已知成果可否利用。 (2)图上初步选线 在测区已有的地形图上设计拟定的水准路线。水准路线应尽量选设在地势平坦、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附近,尽量避免通过水滩、沙土、易塌陷易受雨水冲刷的地区。选线的同时还应考虑水准点的埋设位置。最后绘制一份水准路线布设图,图上按一定比例绘出水准路线、水准点的位置,注明水准路线的等级、水准点的编号。 (3)实地选线 在图上设计的基础上到实地选线。根据实地的具体情况,如沿线的实际坡度、土质特征来修改图上的设计路线,确定最有

复习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的检核

复习: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的检核。 导入:由水准测量的成果检核方法引出如何进行水准测量成果计算。§2—4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一、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f h f h=∑h测-∑h理=∑h测,∑h理=0 2、计算容许高差闭合差f h容 等外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 平地f h容=±40√L mm L为整个线路长度(km) 山地f h容=±12√n mm n为测站数 n=∑n/∑L≤15站平地,n=∑n/∑L﹥16站山地 四等水准测量 平地 f h容=±20√L mm 山地 f h容=±6√n mm 3、闭合差调差(改正数计算) 三原则<1>大小按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 <2>符号按闭合差符号相反 <3>最小单位为0.001mm 每站改正数δ= - f h/∑n 或δ= - f h/∑L 各测段改正数Vi=n iδ=- f h/∑n·n i 或Vi=Liδ=- f h/∑L·Li

1、计算改正后高差 实测高差h i +改正数Vi 2、计算各待测点高程 用改正后高差来计算 二、符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f h f h =∑h测- ∑h理=∑h测-(H终– H始) ∑h理=H终– H始 其余2~5步骤与闭合路线计算相同 三、支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f h f h =∑h测- ∑h理=h往+h返,∑h理=0 2、计算容许高差闭合差f h容 公式同前,但注意计算∑L、∑n时以单程计3、计算改正后高程h A1 (平均)=±| h往+h返|/2 取往测符号 4、计算待测点高程 H1 =H A + h A1 (平均) 实习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一、目的

四等水准测量顺序

四等水准测量顺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三、四等水准测量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 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 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 (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 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2、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 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7-11。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 (9)=[(1)—(2)]X100m

四等水准测量

一、测量实习的一般规定 (1)实习前,必须阅读《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的有关章节及《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的相应实验项目内容。测量过程中,必须携带《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便于参照实习内容、记录有关数据和计算。 (2)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小组具体工作。实习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实习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实习应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3)测量记录应该用正楷书写文字及数字,不可潦草,并在规定表栏中填写。记录应用2H或3H铅笔。 (4)记录者听取观测者报出数据后,应向观测者回报所记录的数据,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发现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拭,而应该用细横线划去错误数字,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6)若整站观测成果不合格(观测误差超限),则用斜细线划去该栏记录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7)根据观测结果,应现场进行必要的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成果检验,以决定观测成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进行重测(返工)。 (8)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仪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洁工作,向实验室归还仪器和工具,结束实习。 二、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测量资料的记录是测量成果的原始数据,十分重要。为保证测量原始数据的绝对可靠,实习时即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录的要求如下: (1)实习记录应和正式作业一样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不得转抄,更不得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体只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作错误的更正。 (3)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之项目不得空白。 (4)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修改局部错误时,则将局部数字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5)所有记录之修改及观测结果之淘汰,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6)禁止连环更改,即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读数,改正任一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原始观测之尾部读数不准更改,如角度读数度、分、秒而秒读数不准涂改,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三、测量成果的整理、计算及计算作业要求 (1)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计算应在规定的打印表格或事先画好的计算表格进行。 (2)内业计算用钢笔书写,如计算数字有错误,可以用刀刮去重写,或将错字划去另写。 (3)上交计算成果应是原始计算表格,所有计算均不许另行抄录。 (4)成果的记录、计算的小数取位要按规定执行。各等级的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取位列表于表1。 水准测量表1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2.2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一.水准点(Bench Mark)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M,一般用表示。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见图) 二.水准路线(leveling line)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clos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1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spur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某一待定水准点A。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 1.观测要求 如图,有: (1)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5mm;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3mm ②h 黑-h 红 ±≤5mm。

2.水准测量记录表 注意:(1)起始点只有后视读数,结束点只有前视读数,中间点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视读数。 (2)∑∑∑=-h b a ,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误。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内业) (一)计算闭合差:∑∑-=理测h h f h 1.闭合水准路线:∑∑∑=-=测理测h h h f h 2.附合水准路线:)(始终测理测H H h h h f h --=-=∑∑∑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适用于山区适用于平原区 容容 n f L f h h 1240 式中,容h f ——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 ——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 ——测站数 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 或测站数n 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水准测量的成果实例 【例】如图为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 和BM-B 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方的数字为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以m 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长度(以km 为单位),试计算待定点1、2、3点的高程。 解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高差闭合差:)(37293.4330.4)(mm H H h f h =-=--=∑始终测 第二步计算限差:)(8.1084.74040mm L f h ±=±=±=容 因为 容h h f f <,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km 改正数:km mm L f V h /50-=-= 第四步计算各段高差改正数:i i n V V ?=0。四舍五入后,使∑-=h i f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