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空(很好的科普知识)PPT

合集下载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ppt课件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太空科技基础知识•火箭技术与运载工具•卫星技术与应用领域•载人航天活动与成就•深空探测任务与挑战•未来太空科技发展趋势预测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早期太空探索太空竞赛时期太空探索国际合作030201太空探索历程回顾当代太空科技发展现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太空科技应用《飞向太空的航程》课程目的与意义01020304知识普及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培养职业规划引导太空科技基础知识宇宙起源与演化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辐射,是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证据。

宇宙加速膨胀恒星、星系及宇宙结构恒星由氢、氦等气体构成的巨大球体,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

星系由恒星、星团、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庞大系统,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其中之一。

宇宙结构包括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大尺度的结构,以及暗物质、暗能量等组成的宇宙“暗面”。

太空探测技术与方法通过地面或空间望远镜观测天体,收集光、射线等信息。

发射无人探测器到太空,直接探测天体或收集数据。

通过载人飞船或空间站进行太空探测和实验。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研究天体物理现象。

望远镜观测探测器载人航天数据分析与处理火箭技术与运载工具火箭构造组成包括有效载荷、推进剂、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分。

火箭推进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高速向后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推进剂类型与特点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火箭原理及构造简介运载火箭分类与应用领域运载火箭分类应用领域概述典型运载火箭介绍1 2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猎鹰9号运载火箭德尔塔IV重型运载火箭典型运载火箭案例分析卫星技术与应用领域人造卫星分类及功能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如气象、地球物理、天文等观测。

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和应用,如新型推进系统、新材料等。

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如通信、导航、遥感等。

通信卫星原理通信卫星应用遥感卫星原理遥感卫星应用在气象观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知识讲座(航天)ppt课件

科普知识讲座(航天)ppt课件

降落伞--飞船安全返回的“保护伞”
“安全伞”
降落伞面积有1200平方米,半个足球场大 小 80多米长,相当于一座26层高的大楼。 制伞用的布料薄如蝉翼,伞重量仅有90多千 克,做伞筋用的布带可以耐住100摄氏度以 上的高温。 经减速伞减速,返回舱的速度从每秒 150~200米减至每秒80米,最终下降到每 秒6~8米,这个速度。
四、军事方面 1、军事侦察和军用通信。 2、充当太空预警指挥所。 3、未来的太空大战。
飞行器如何进入太空?
当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 才能克服地球引力环绕地球飞行,而不至于 落回地球表面。
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可以 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提高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可以 飞离太阳系。ຫໍສະໝຸດ 航天器上为什么有失重环境?
围绕地球飞行的载人飞船 ,离心力的大小正好 与地球对飞船的引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 样,两个力就相互平衡而抵消了。所以在飞 船上形成了失重环境。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 力的区域,所以准确地说,飞船上为微重力 环境。
太空旅行的第一人: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进行太空活动第一人:列昂洛夫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从1995年起在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
赛中增加了航天模型竞赛项目,我国的航天 模型运动水平在世绵赛上屡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 模型比赛
1992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 天模型比赛,作为我国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培 养航空后备人才,在亿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 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 行试验。
长征-2F运载火箭和神舟号飞船简介

《航天科普知识》课件

《航天科普知识》课件
《航天科普知识》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航天科普知识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航天的定义、发展历 程、航天器类型、航天技术、航天应用、航天的挑战、未来展望等内容。
什么是航天?
航天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进行探索和活动。
1 定义
航天是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和活动。
2 航天器
航天器是用于进行航天任务的载具,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
人类将继续深入探索太空, 解开宇宙的未知之谜。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将成为人们追求新 鲜体验的一种方式。
太空采矿
太空资源的开采将成为人类 未来的重要任务。
结论
航天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1 真空环境
太空中没有空气,航天器需要抵御真空环境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2 辐射环境
宇宙中存在辐射,航天器需要有效保护宇航员和设备免受辐射影响。
3 零重力
在太空中,航天器和宇航员处于零重力的状态,需要适应这种特殊环境。
未来展望
航天科技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包括太空探索、太空旅游和太空采矿等领域。
太空探索
发展历程
航天领域经历了人类首次航天,载人航天发展和空间探测任务等多个阶段。
1
人类首次航天
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2
载人航天发展
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3
空间探测任务
20世纪后期至今,人类进行了众多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任务。
航天器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航天器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它们各自在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太空小学课件ppt

太空小学课件ppt

继续推进嫦娥探月和天问火星探测计 划,并探索更远的天体和行星系统。
05 太空安全与环保
太空垃圾的危害与处理
太空垃圾的危害
太空垃圾在太空中高速飞行,可能对 航天器造成严重威胁,如碰撞、损坏 等。
太空垃圾的处理方式
目前主要采用主动清除和被动清除两 种方式,如使用机械臂捕获、激光烧 蚀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探索中的安全措施
星座在太空中的位置与特征
位置
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相对固定 的,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星 座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排列。
特征
不同的星座具有不同的形状、大 小和亮度等特征,有些星座在特 定的时间和地点会更加明显和壮 观。
03 太空科技与未来发展
太空科技的应用现状
卫星通信
目前,卫星通信已成为全球通 信的重要手段,为人们提供了 便捷、高效的信息传输服务。
航天器设计安全
在航天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如防 热、防辐射等。
航天员安全保障
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期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如逃 逸系统、生命支持系统等。
太空环保的重要性与措施
太空环保的重要性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保护太 空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太空环保措施
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合理利用太空 资源、倡导国际合作等。
深空探测
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已实现月球正 面和背面的软着陆,天问火星探测 器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探测。
中国未来的太空探索计划
空间站建设
中国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完成空间站的 建设和运营,为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 验证提供平台。
深空探测
载人登月
中国正积极开展载人登月的前期研究 和准备工作,未来有望实现人类首次 登陆月球背面。

航天知识课件

航天知识课件

可重复使用的用运 载火箭发射的飞行器, 用于进入地球轨道,在 地球与轨道航天器之间 运送人员和物资,并滑 翔降落于地面。第一架 航天飞机由美国国家航 空航天局研制,正式称 为太空运输系统(STS),
于1981年4月12日发射 升空。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是宇宙?• 宇宙可能诞生于至少100 亿年前的一次超级规模的 “大爆炸”。
个方向喷气,使宇航 员移动位置。
• 利用氢和氧造水 • 使用循环水
宇宙飞船是不是卫星?
• 载人飞船又称宇宙飞船,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到达太 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 用的航天器。 “东方”1 号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 艘载人飞船。而卫星不载 人,所以宇宙飞船装有一 般卫星所没有的系统,如 生命保障系统等。
• 天文观测表明:星系与星 系都在彼此远离,距离越 远,分离速度越快,这证 明了宇宙在膨胀。
什么是“黑洞”?
• 是一种奇怪的恒星残骸, 物质密度极大,巨大质 量形成的强大引力,使 它上面的任何物质,其 中包括光线,都逃不出 来,所以人们看不见它。 经过他周围的一切物质, 就像掉进无底深洞一样 一去不复返。
什么是“白洞”?
• 是与黑洞相对的另 一种致密天体。它 的脾性和黑洞相对, 内部超高密度的物 质和能量不断地向 外喷射,却不吸收 外界的任何物质和 辐射。
为什么要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
• 因为太空具有高真 空、强辐射、微重 力等条件,有利于 完成地球上难以操 作的科学实验。如 在医学、生命科学、 材料等方面的实验。
航天服能保证宇航员生命安全
• 保护宇航员不受宇宙 辐射和微流星体的伤 害;
• 供给氧气,处理二氧 化碳;
• 有无线电通讯设备; • 有机动器,可以向各

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共8张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共8张PPT)
第6页,共8页。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99年,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 对接。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第4页,共8页。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火药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 力。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所许材料:气球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 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第5页,共8页。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第3页,共8页。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 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 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 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 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 火箭飞行的人”。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探索宇宙
第1页,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 文学家是谁? ●说出你知道的几种宇宙探测器。
第2页,共8页。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了解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探索宇宙(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探索宇宙(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北天星空
南天星空
北 天 星 空
斗柄
大熊座 北斗七星
斗口
北 天 星 空
北斗七星
大熊座
北极星
在北半球上视察星空,北极星总 在找北方向,是北半球上最好的 指北参照物。
北 天 星 空
北极星 小熊座
北斗七星 大熊座
仙后座
北 天 星 空
仙后座
北极星 小熊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北斗七星
大熊座
牛郎星
织女星
1、请你按北天星空图找出下列星座的位置:
3、北斗七星斗柄朝向: 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第7节 探索宇宙
在西方,星座的名称多半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天神)和 兽类,如仙后、仙女、御夫、大熊、金牛、狮子和天鹅等。近 代随大航海展开,南天星座的命名中有一些关于科学技术工具 的名称,如唧简、矩尺、望远镜和罗盘等。
三垣二十八宿
黄道十二星座
近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 88个星区,叫星座。在这88个星座中,北天 有29个星座,南天有47个星座,沿黄道天区 (北天星空与南天星空的相交区)有12个星座。
星等越小,表示越亮; 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小的星。
太阳的星等最小为 –26.7。
上北下南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
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口诀
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小结: 1、认识著名星座和星星
2、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先找到北斗七星,再北斗七星斗口前 两星连接起来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 离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牛郎星
织女星
天津四
问题1:你能根据自己的想象为以上星座命名吗? (讨论)
牛郎星
织女星
天津四

《航天科普常识》课件

《航天科普常识》课件
卫星广播:如电视、广播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娱乐和文化信息
卫星遥感:如气象、资源、环境等,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卫星导航:如GPS、北斗等,为人们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观测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获取气象数据
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全球气象变化,提供实时气象信息
气象雷达:用于监测降雨、降雪、风速等气象现象,提供实时气象预警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航天科技是指研究、开发和应用航天技术的科学
航天科技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导航、气象、遥感等
航天科技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资源的重要手段
航天技术包括火箭、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地月转移轨道(TLI):用于将航天器从地球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
深空轨道:用于探索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如火星、木星等
变轨原理:通过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方向,使其进入新的轨道
变轨方式:包括化学推进、电推进、光推进等
变轨时机:根据航天器的任务需求和轨道条件,选择合适的变轨时机
变轨影响:变轨会对航天器的寿命、性能和任务完成情况产生影响
PART THREE
定义: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功能:通信、导航、气象观测、地球资源探测等
类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应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
火箭是一种通过喷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自身向前飞行的飞行器。
火箭可以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两种类型。
火箭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卫星、飞船、探测器等航天器进入太空。
气象气球:用于探测高空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ppt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ppt

真正的航天始祖 ——明代万户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 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人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 形山命名为“万户”, 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 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
太空失重现象
飞行器如何才能进入太空?
牛顿设想
中国的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逃逸塔
长征CZ-2F 逃逸塔—— 神舟飞船—— 二级火箭——
景海鹏 刘 旺
刘洋
世界第一位宇航员
前苏联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第一个登上月球人
美国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1日)
这是个人迈出的 小步,但却是人类 迈出的一大步。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杨利伟
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 5 号飞船
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
刘洋
2012 年 6 月 16 日
神舟 9 号飞船
助推器
第三步:四个助推器分离
第四步:一级火箭分离
整流罩
第五步:整流罩分离后视
第六步:二级火箭主发动机熄火
神舟飞船
第七步 箭船分离
太阳能电池板
第八步 太阳能电池板展开
神舟9号飞船与天宫1号对接过程 天宫1号
神舟9号飞船
神舟9号飞船返回时与大气摩擦发热
神舟9号飞船降落伞打开
神舟9号飞船反冲发动机点火降速
一级火箭——
CZ-2F是我国 载人航天工程 的运载火箭, 它成为目前国 内可靠性指标 最高的运载火 箭,也是中国 目前最高、最 重、推力最大 的火箭。
返回舱 推进舱 轨道舱
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飞船
酒泉卫星发射场
飞船发射过程
第一步: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
第一步: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
逃逸塔
第二步:抛弃逃逸塔

五年级上册《探索太空》科学知识课件

五年级上册《探索太空》科学知识课件

五年级上册《探索太空》科学知识课件太空,无垠浩瀚的宇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好奇心的源泉。

太空中的各种神秘现象和天体吸引着我们的关注。

本次科学知识课件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探索太空的奥秘,了解宇宙、星体和宇航员们的任务。

一、我们所处的宇宙太空是宇宙的一部分,它由各种天体(星球、恒星、行星等)组成。

太阳是太空中最亮的恒星,同时也是我们地球所绕行的恒星。

在太空中,还有其他的星体,有些是行星,有些是卫星,它们都在运动着。

二、探索太空的惊人历史人类从古代起就一直对太空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1998年,国际空间站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宇宙空间实验室,让宇航员能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

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并工作,他们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才能适应这个特殊的环境。

三、太阳系的奇妙之旅太阳系是宇宙中的小团体,它由太阳、八大行星、数千颗小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行星则围绕太阳运行。

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适合生命居住。

四、神秘的黑洞黑洞是太空中最神秘和令人着迷的存在之一。

它是一种极为庞大而强大的引力场,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黑洞的特点是吸引和吞噬附近的物质,连时间和空间都会被扭曲。

五、宇宙的未知虽然人类已经取得了很多关于太空的知识,但宇宙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宇宙的起源、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未解之谜。

六、宇航员的工作宇航员是勇敢而无畏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是在太空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他们需要穿上宇航服,利用太空舱进行生活。

在太空中,他们进行实验、观测并记录各种数据,为我们揭示太空的奥秘。

七、保护太空的重要性太空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太空环境。

不要随意乱丢垃圾,不要污染太空。

我们要学习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环境,为保护太空做出自己的贡献。

八、太空探索的未来未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将会继续进行。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更高级的太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太空课件ppt模板

太空课件ppt模板

其他行星探索
总结词
除了月球和火星之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其 他行星等待人类去探索。这些行星的探索将 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太阳系的演化历史和结 构特点。
详细描述
除了月球和火星之外,太阳系中还有水星、 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 。这些行星各有特点,有的可以为我们提供 有关太阳系早期历史的信息,有的则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行星的演化规律和结构特点。未 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探测设备的升级,相 信人类会有更多的机会深入探索这些行星的
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太空探索为人类寻找潜在的生 存星球和其他适宜人类居住的 环境,为人类未来拓展生存空 间。
对地球的影响
促进地球科技发展
太空探索推动了地球上的技术创 新和科技进步,如卫星通信、导
航系统等。
监测地球环境
太空观测为科学家提供了监测地球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等 方面的数据。
保护地球资源
太空科技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卫星通信、气 象观测、地球观测、导航定位、太空探测等领域。
国际太空站
80%
国际太空站的定义
国际太空站是一个多国合作的空 间实验室,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 驻留和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设施 。
100%
国际太空站的组成
国际太空站由多个模块和组件组 成,包括实验舱、居住舱、移动 维修平台等。
级,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探索任务成本
太空探索任务,如火星探测等,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任务 不仅需要研发先进的航天器和设 备,还需要解决宇航员的食宿、
医疗等问题。
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问题
辐射问题
太空中的辐射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宇航员需要采取措施保护 自己免受辐射伤害。
心理问题

《我想去太空》航天爱国科普教育PPT

《我想去太空》航天爱国科普教育PPT

中性浮力水槽,借助水的浮力来模拟太空环境,帮助 航天员开展舱外训练。
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
救生与生存训练
如果飞船返回地面时不能按计划返回预定的着陆点,那就比较危险了。航 天员必须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出舱自救,无论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还 是在野兽虫蛇遍布的丛林或者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他们都必须学会生 存下去。
航天员必须学习飞船的各种操作和控制技术,并且要识别一些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进行应急处理。 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就是要让航天员像熟悉自己的家一样熟悉飞船舱内的每个部件。根据飞行任 务的需要进行训练:如预定在太空中进行的实验也要在地面提前进行实操练习。
出舱工作:穿着舱外航天服(舱外接近真空) 科研人员设计出一种特别的模拟器,帮助航天员适应低压环境并熟悉出 舱过程。
关“小黑屋”训练:小黑屋里并不黑,但空间狭小,没有音乐,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也不允许通电话,分不清白天和 黑夜,与外界完全隔绝。 在这样的“小黑屋”里,航天员要连续3天不睡觉,不仅要克服孤独,疲惫,困倦与烦躁的情绪,还要按照计划进行 体育锻炼,写作并完成很多项工作内容。 考验毅力,耐力,忍受能力。
航天专业技术训练
飞船高速上升和返回时,会出现超重现象。科研人员为模拟这种状态制造了载人离心机。离心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模拟出超重过程, 同时做出俯仰,滚转等动作,来增强航天员的超重耐力。(大脑缺血眩晕,视线模糊不清,8倍自重压身,心跳急剧加快,呼吸困 难不畅。)
飞船进入太空以后,航天员就要在失重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头晕, 恶心,呕吐,甚至不想吃饭。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 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我想去太空》
航天爱国教育
一、人类为什么要去太空?
宇航员去太空是为了探索未知的宇宙、寻找新能源、发展新科技、维护国家 安全、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预防准备以及开拓外太空领地等。

第7节探索宇宙(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第7节探索宇宙(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织女星
4.观测北极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
(1)面向北天星空,先找大熊星座(北斗星)。北斗星在天空组成斗状,很容易认出。其斗柄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在晚上八九点钟观测,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
(2)把北斗星斗前的两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认星歌:“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
总星系不同于宇宙总星系是我们所说的“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仅是宇宙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探测手段的不断发展,总星系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你知道吗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 000亿~4 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4.宇宙的结构层次
5.人类对宇宙的探测从古代起,人们就空想穿过地球大气层,飞上太空。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7节 探索宇宙
学习目标
1.认识著名的星座和恒星及它们的散布。
2.掌握初步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4.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历程和我国航天事业的成绩。
知识点1 星座 难点
1.星座的由来及概念据统计,全天用肉眼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星星大概有6 000多颗。
由来
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早在5 0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之为星座
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为48个星座
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
概念
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春季的星空
夏季的星空
秋季的星空
冬季的星空
知识点2 银河系和宇宙

关于太空很好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关于太空很好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3480千米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 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板块,它 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 移动。
地球板块运动时会发生地震、 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 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冰洋
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亚洲
第三部分 人类探索太空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人造卫星) 发射升空。 2、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神舟五 号是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 5、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6、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发射升空 。 7、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是 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8、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升空。 ……
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1609年的秋天,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 一个放大倍数为32倍的望远镜。伽利略将镜头首 次对准了月球,这是人类首次对月面进行科学观 测。
•1957年10月,原苏 联发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各种载人飞船、航 天站、航天飞机进 入太空,观测手段 也大大提高(天文望 远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是一种有人 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 的航天器。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
从1957年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 经从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 利用的新阶段。目前人造航天器已经成功 探测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美国的“旅行 者1号”已冲出了太阳系。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和认 识也在不断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3
23
无限无界的宇宙等待着人类去发掘。
2020/3/23
24
第四部分 中国航天
2020/3/23
25
中国航天
序号 项目 1 卫星 2 运载火箭
名称
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气 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 播卫星、中继卫星、定位卫星等
长征1号~长征11号
3 空间探测器 月球探测:嫦娥1号~嫦娥4号
9
地 球 年 龄
• 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 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 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
2020/3/23
10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 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 和流变学特性确定。
•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 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 的内核。
2020/3/23
27
一、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人
造卫星,中国是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2020/3/23
28
2020/3/23
29
二、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 指的是将人们造的各种航天器推向太空的东
西。它一般为2—4级, 用于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
船、2020/航3/23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
4 载人航天 神舟1号~神舟11号
5 空间站
天宫1号、天宫2号 (天舟1号货运飞船)
2020/3/23
26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人造卫星) 发射升空。 2、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神舟五 号是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 5、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6、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发射升空 。 7、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是 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8、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升空。 ……
•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物理 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 出的物质和地震波。
2020/3/2311源自35~ 45千米 2800 余千米
3480千米
2020/3/23
12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 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板块,它 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 移动。
2020/3/23
man, one gaint leap for
mankind)
2020/3/23
20
——人类第一架航天飞机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发射;
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着陆,
寓202意0/3/2着3 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终结。
2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是一种有人
海20王20/3星/23
6
太阳系
地球
•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
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
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
天体。
2020/3/23
7
第二部分 关于地球
2020/3/23
8
2020/3/23
地球
• 地球是太阳系从 内到外的第三颗 行星,也是太阳 系中直径、质量 和密度最大的类 地行星。赤道半 径为6378公里, 其大小在太阳系 的行星中排列第 五位。地球有大 气层和磁场,表 面的71%被水覆 盖,其余部分是 陆地,是一个蓝 色星球。
一个放大倍数为32倍的望远镜。伽利略将镜头首
次对准了月球,这是人类首次对月面进行科学观
测。 2020/3/23
16
•1957年10月,原苏 联发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各种载人飞船、航 天站、航天飞机进 入太空,观测手段 也大大提高(天文望 远镜)
2020/3/23
17
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 1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
——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
2020/3/23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18
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 42秒,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 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
2020/3/23
19
阿波罗登月
人类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
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30
我们国家的卫星、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天宫系列、天
舟系列,都是通过火箭发射运送到太空的。
2020/3/23
31
2020/3/23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 火箭加油助力!!!
2020/3/23
1
内容
第一部分 宇宙、银河系、太阳 系
第二部分 关于地球
第三部分 人类探索太空
第四部分 中国航天
2020/3/23
2
第一部分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2020/3/23
3
宇宙的起源
宇宙产生于137亿年前的奇点中,1-2亿年
后形成天体星系,拥有数千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
系。
2020/3/23
4
银河系
• 银河系是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是由数千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 质组成的盘状天体系统。
• 直径10万光年。
• 银核直径1万光年。
• 太阳距离银河系的核中心3万光年。
2020/3/23
5
太阳系
• 太阳系是宇宙中银河系里面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 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
的航天器。
2020/3/23
22
从1957年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
经从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
利用的新阶段。目前人造航天器已经成功
探测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美国的“旅行
者1号”已冲出了太阳系。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和认
识也在不断深入。
地球板块运动时会发生地震、 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13
• 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冰洋
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亚洲
2020/3/23
14
第三部分 人类探索太空
2020/3/23
15
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1609年的秋天,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