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实行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机制多策并举

奋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中共滑县县委滑县人民政府

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县域面积1814平方公里,辖10镇12乡,102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25万,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始为颛顼之都,继为封候之国,隋至明初由“滑国”、“滑台”建制滑州,明洪武七年改称滑县。

过去,滑县曾是全省出了名的信访大县。近年来,滑县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县委提出的“经济发展求突破,社会大局保稳定,干部作风抓落实”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全方位加大信访稳定工作力度,全县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县抢抓被国家信访局确定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试点县”的机遇,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建设,畅通和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创新长效工作机制,全县形成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542起,及时化解36386起(其中:村级自行化解34706起,乡级化解1360起,县协调解决320起),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及时得到化解,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赴县以上上访量同比下降31%,集体上访量同比下降36%,重访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全县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将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摆上了更加突出位置

滑县县委、县政府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了突出位置。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2007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县四大班子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汇报,分析形势,交办案件,指导督促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全县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加强信访部门基础建设,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220多万元建设了群众来访接待大厅,信访接待分站和县信访联调中心,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信访“流动直通接访车”和办案车辆,投资60多万元改善了信访部门办公条件,调整充实了群工部领导班子,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奠定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基础。

二、抓基础,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体系

我县积极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抓基层、打基础上狠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县委群工部为龙头,以县‘为民服务一条街’为纽带,以乡镇综治联调中心为基础,以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室为前哨”的县、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体系。

1、组建了群众工作部。学习借鉴义马经验,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县委群众工作部,并在乡镇建立群众工作站、村里建立了群众工作室。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起了以群众工作部为龙头、以群众工作站为纽带、以群众工作室为基础、以村组信息员为前哨的群众工作网络。信访网络的建成,开通了一条反映社情民意的“高速路”和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社情民意渠道不畅,问题层层下转、矛盾级级上交的状况,实现了把群众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2、组建了“为民服务一条街”。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资金投入,将“县信访接待大厅”、“县公安局投诉中心”、“县综治联调中心”、“县人大信访接待室”、“县便民服务中心”、“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等机构集中设在县委、县政府大院北侧的红旗路,建成了“为民服务一条街”。按照“有诉必理、有诺必践、快速反应、取信于民”的工作原则和“一门受理、一地办结”的工作要求,及时办结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年来,“为民服务一条街”共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类行政服务事项12.4万件,接待群众来访4247人次,批转案件1108起,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4万起,调处1.09万起,有效地降低了群众上访、办理行政事项的信访成本、行政成本,有效地减少了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避免了恶性上访事件,维护了滑县的社会大局稳定。

3、建立了乡镇综治(联调)中心。各乡镇有效整合了信访、综治、公安、司法、土地、民政等基层信访稳定工作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有楼则楼、无楼则院、无楼无院一排房”的原则,进行办公房调整,建立了乡镇综治(联调)中心。中心抽调各职能部门业务骨干联合办公,实行“集中接访,领导批转,归口办理,联调联处,限时报结,追踪问效” 的“一站式”服务,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方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建立了集中接访制度,乡镇综治联调中心每月不少于两次集中接访,乡镇主要领导、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法庭、土地所等单位负责人集中受理群众来访。如万古镇一姓张的残疾人到中心上访,反映与邻居因建房压占伙路双方发生纠纷,对方将其打伤,要求政府尽快处理。中心工作人员接待受理后,及时组织镇信访、土地、公安、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对该案进行查处,仅用两天时间就将问题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因问题涉及部门较多而相互推诿导致越级上访的发生。乡镇综治(联调)

中心建立以来,全县乡镇综治(联调)中心共受理群众来访4000多人次,立案查处案件1200余起,有980起得到有效解决,提高到了群众对基层党委、政府的信任度,有问题直接到

乡镇反映,越级上访明显减少。

4、建立了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室。全县各行政村将民调、治保组织进行整合,组建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室。工作室在各村民小组设1—2名群众工作调解员,使全县专职或兼职群工干部和群众工作调解员达到12000余名,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触角延伸到村民小组及每家每户,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横到边、纵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村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室每月定期分析信访动态,灵通信息,掌握苗头,注重调解,综合调处,从源头上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2007年,全县村级群众工作调解员自行调解农村各类纠纷30000多起,事前上报信访信息3000多条,有效地避免了群众上访甚至越级访的发生。

三、抓创新,畅通和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我们按照“以人为本,便民、亲民、为民”的原则,在文明热情接访,认真负责办信的同时,积极创新机制,拓宽信访渠道,取得了明显效果。

1、开通了信访“流动直通接访车”。鉴于滑县县域面积大,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我们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开通了滑县“流动直通接访车”。“流动直通接访车”深入乡镇、集市或偏远的农村巡回接访,一方面宣传信访知识及国家法律法规,一方面现场办公,倾心听取群众反映问题,耐心做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若遇重大信访案件现场不能解决的,回单位后及时归类、整理,呈有关领导阅批,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化解。2006年以来,“流动直通接访车”下基层121次,行程10万余公里,散发宣传资料5万多份,解答群众咨询5000多人次,使许多信访问题不出村就能得到较好处理。

2、设立了“信访接待分站”。由于县城位置较偏,一些偏远的农村距离县城有50多公里,群众上访反映问题很不方便。2005年,县委、县政府在位于县域中心的留固镇设立“信访接待分站”,按照“全天接访,定时约访,分类归口,集中处理”的工作原则,实行24小时值班接访,同时每月10日、25日由县党政领导预约公开接访,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接待分站接访时,提前2天在电视上打出流动字幕广告,欢迎群众就近到分站反映和解决问题。2006年5月25日,副县长刘志勇在接待分站公开接访时,焦虎乡陈小营村陈富里反映因其家四口人户口漏登,致使小孩入学困难,要求派出所重新登记户口。刘县长召集有关人员现场办公,使该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上访人满意而归。目前,“信访接待分站”共受理群众来访269起,有258起得到了妥善解决,群众有问题能够就近及时得到解决,避免了长途奔波,降低了上访成本。

3、开辟了群众投信“绿色通道”。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县长信箱”、“县长信访热线”的同时,开通了群众投信反映问题“绿色通道”,引导群众以书信形式反映问题。一方面在全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