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作品地点:上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后滩公园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铺江沿岸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世博后滩公园坐落于上海世博会铺东地块C片区西南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与世博公园紧邻,它北靠黄铺江,南侧为园区浦明路。

划总面积约14.2ha、岸线长约1.7km,该区城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城。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广房、码头等工业遗存。

为此,土人针对设计面临的场地文脉延续、湿地恢复和重建、会时人流等候与疏散、防洪标准与湿地的高差、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运用等六大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如下六大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三带一区建构提地基底、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色是“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蓝带是指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滨江芦获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获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m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而四种文明分别是“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规划来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察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城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土人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2010年设计建筑设计节最佳景观设计奖

土人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2010年设计建筑设计节最佳景观设计奖

土人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2010年设计建筑设计节最佳景观设计奖“上海后滩公园”土人设计all photographs by kongjian yu由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的“上海后滩公园”获得了2010年世界建筑设计节景观设计单元一等奖。

这个项目的基地原先是一个老工业区,现在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博期间将接待大量游客,世博结束之后将作为黄浦江畔的永久滨水公园为当地市民服务。

这个滨水公园包含了一系列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块,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在恢复原有基地风貌的同时融入令人愉悦的美学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是高质量高品位的景观设计案例,同时又实现了低成本维护,为世界上众多被污染的滨水湿地提供了设计的样板。

”——评委会评语黄浦江基地原来用作船坞,并建有一座钢铁厂,是一个沿黄浦江伸展的面积14公顷的狭长地块。

由于这一地区的河水被严重污染,缺乏水生动植物,所以不适合作为休闲娱乐设施使用。

该方案在公园中心处设计了一个线性的人工湿地,恢复了黄浦江生机勃勃的面貌。

设计师仔细的筛选了多种植物用来吸收大量的污染物,并设计了一个小型的人工瀑布和人工梯田用来净化河水。

这些处理过的水将在世博会期间作为非饮用水使用,这种生态设计比常规的水处理方法节省了大约50万美元的费用。

总平面图及阶梯式湿地水净化过程分析图沿着湿地蜿蜒展开的木板路让参观者与整个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从而创造了一系列有趣的观景节点,这个项目为过惯了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娱乐、教育、研究的庇护所。

整个公园建造在河水水平线和高于城市道路3-5米的区域之间,这个阶梯状公园将人们和黄浦江联系起来。

过滤污水的植物台地由可分解的竹子构成基地原有的工业设施将通过一系列回收再造焕发新的生机。

旧钢板被折叠摆放在道路两旁,并被塑造成上海天际线的形态,其它的材料则用来建造休息空间和遮蔽物。

向日葵、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让整个景观看起来更加丰富架空花园建造在原有的工业建筑上面观景平台建在原有的货物码头上沿黄浦江的观景平台金属小亭子是用基地原有的钢板制作而成的在原有码头上建造的漂浮花园鸟瞰图总平面图。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
20
2.工业文明遗址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 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而 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代表意义,更具现实意义,对一些废弃 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使得文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 对于工业的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进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
13
4.0 具体设计 Specific design 交通组织
高差处理
其他处理
.
14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
15
2.生态防洪体系
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 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 的滞洪地。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 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 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
7
目标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14交通组织高差处理其他处理40具体设计specificdesign15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16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的滞洪地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建设了很多口惠而实不至的项目,而后滩公园则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浦江沿岸14公顷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2010 ASLA Award s - Excellence of Design ).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Pow erful and Exquisite)"位于欧洲展馆和黄浦江之间的这块长条状的地块,曾是上海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污染纵横、毫无生机的棕地。

而如今这里成了野生生物的天堂、天然的洪水控制系统和都市田园。

该公园由俞孔坚领衔的中国设计公司—-土人设计进行设计.他的团队撕下黄浦江岸原有的水泥防洪堤,代之以只需少量维护的一系列松散的生态友好型的岩石作为防范上海遭受洪水的高效系统。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俞教授告诉我们。

“后滩公园中的栈道完全取材于竹子,而对于从旧场地的工业建筑拆下的材料,我们也予以回收并整合到了各种新的建筑里".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

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400立方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

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

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

“这里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俞教授说。

“如今,成群结队的鸳鸯和乌龟在黄浦江安了家,而等到世博会落下帷幕时这里将会有更多物种,因为这里的生境将不断改善并持续生长。

”简介:后滩公园以一种生命系统的姿态证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和自然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水治理和雨洪调控方式.这一独特的、生产性的、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并展现未来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以低管理成本、高收效景观为基础的新美学的一曲赞歌。

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PPT课件

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PPT课件

内河人工净化湿地(内滩)
内水滩地主要是指场 地中部的人工湿地, 将起到自然栖息地、 水生系统净化、湿地 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 普教育等功能
梯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
“田”的营造 “田”的分类 “田”的作用
“田”的营造
农业时代的“田”的 纹理贯穿在整个公园 的设计中,世博后滩 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 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 田字形来营造的,这 些田块大大小小,高 高低低,参差错落的 叠放着,形成了丰富 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 间
锈色长卷
——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再出色的画家,恐怕 也难调和出象征厚重 工业文明的印记—— —“锈色”。但是, 有高超的艺术创意, “锈色”与“五彩” 同样可成为令人养眼 的色调。后滩公园充 分利用原先场地的废 旧钢材,创造出一种 独特鬼魅的工业美
生态文明的体验
节点 步道网络与交通
节点
荻台江风
——货运码头改造
芦荻台位于后滩公园中部的原 污水处理厂码头,设计者在这 里建起一条钢结构遮荫棚,上 面种上多种植物,给游客提供 一个惬意的休息空间。
为阻挡江风的吹袭,平台上还 竖起一片片嵌有玻璃的钢板。 平台两端以及临水一侧种植有 芦苇和荻,将平台融入滨江湿 地之中,尽显野趣和自然。
空中花园 ——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空中花园”保留了原厂房屋
顶的支撑结构,被涂上了鲜艳 的红色,并在屋顶之下悬挂种 植了大片的植物。
工业区的历史是否就此抹去? “在后滩区域,我们尽量保留 一些曾经的记忆。”俞孔坚说。 保留支撑架构,拆除辅助结构, 这片老屋顶和屋顶下新建的玻 璃房和楼梯二层空间相映成趣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后工业时代的生态文明
李光 肖仕路

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案例分析PPT共43页

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案例分析PPT共43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交通处理
水上交通
公路交通
轻轨交通
高差处理 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 利用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的梯地禾田来消解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其他处理 驳岸处理:外滩湿地的驳岸处理分为三类: 抛石护岸 粗砂护岸 缓坡草地护岸 这三种护岸形式都能够使参观者很好的体验到黄浦江水位的变化,由于黄浦江水污染严 重,对于其主要的观赏方式以亲而观之为主
1)空中花园 ——(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空中花园广场位于场地南部,是 湿地公园的主要出入口,设计保 留其厂房主体结构,引入游客服 务中心的功能,重新赋予了这个 场地新的角色,使其拥有了新的 生命力。 •“空中花园”保留了原厂房屋顶 的支撑结构,被涂上了鲜艳的红 色,并在屋顶之下悬挂种植了大 片的植物。 •保留支撑架构,拆除辅助结构, 这片老屋顶和屋顶下新建的玻璃 房和楼梯二层空间相映成趣
其他处理
对于金属构架类,回收拆卸后选用合适尺寸的作为铺装分隔带、道路路牙等。 部分结构奇特的用于广场铺装中的装饰纹样,别有情趣。 对于废旧机器进行艺术再加工,成为雕塑小品,散置于场地内,讲述场地故 事,记录场地变更
5.0 后期评价 Later evaluation
关键词:安静、生态、免费开放
结语----对设计的借鉴意义
epilogue
生态技术:对工业污染、基地高差等的处理方式。 文化传承:扎实的基地分析,保留基地内部有价值的构筑物等做法,尊重场地 的设计观值得学习。 带状空间:狭长的带装空间的处理方式,交通流线的组织也具有借鉴意义。
不足之处:几乎没有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 1.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 网,既确保了场地与外界的 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 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 决了人流的分流问题。 2.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在 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 的同时,提供人流等候疏散 及休闲娱乐场地。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技术的运用;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 对工业厂房、构筑物等的保护意识和技术处理手段;其他生态可持续
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生态护岸与生态防洪设计、乡土物种
与材料的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材料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场 地废弃物等的再利用等。
4.总体规划
4.1 规划基本概况
第一设计策略示意图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湿地生态景观层
• 农耕文明景观层
• 工业文明遗存层
• 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
• Q2: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
功能需求: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 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 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 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
Overall Planning
长远目标:创造一个绿色世博,在 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向 游客展示绿色技术,让上海世博会 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世博
会后,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
• A6: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生态与人文理念贯穿于后滩湿地公园的全部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再
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方面、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 关措施与技术,以及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等。
• 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湿地土壤、微生物过滤等新
场地周边分析图
地形:基地地势对平坦, 部分地标高在4米到7之间 场地西南的湿地区是天然

心理模式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案例分析讲解材料

心理模式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案例分析讲解材料

湿地净化系统示意
净化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进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 滨河绿地景观空间,作为一个目标空间,用SD法,即通过5~7级 评价尺度的设定,并选择20~40组形容词来衡量景观可游度,将 对景观可游度描述的定性转化为定量,是比较合适的。通过反复对比 与分析,此评价模式尺度采用5级制,以“3”为尺度的中点对称设 置。
• 通过对滨河绿地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设定25个因子,即2 5组与滨河绿地景观中游憩相关的形容词(正、反义),并制定调查 问卷。这25组形容词分别从滨河绿地景观各类游憩设施的设置情况、 景观历史文化的蕴涵、游人量、游人逗留时间、交通可达性、亲水性、 安全性、环境清洁度、游人满意度、游人感受等方面进行设置,力求 能全面地反映滨河绿地的景观可游度。 设定的景观可游度25个感知 因子及调查问卷如表2所示。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指标选取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按照下列原则: ①科学性,指标选取要科学,能反映滨河绿地景观组成要素的作用及 内在本质; ②独立性,指标要具有独立性,避免指标间相互涉及或者小异大同, 尽可能做到精而少; ③代表性,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尽量选择最能表现滨河绿地景观的美 观度和可游度,保证评价的全面性; ④可比性,指标选择要具有可比性,能利用指标合理有效地进行滨河 绿地景观比较和评价; ⑤可操作性,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要比较容易获取并 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使评价系统最大程度地建立在滨河绿地景观最 有效的信息基础上。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因港口码头运输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 近代工业积聚的中心之 浦江两岸岸线大量被固化,河流自然 一,内河航运业収达, 沉积和侵蚀过程逐渐衰落,“填浜筑 码头密布,铁路、公路 路”自此开始。 交通収达。 场地内浦江岸线完全被固化,浦江水 文劢力过程叐阻。塘浦基本上都填平 成道路,支流仅存白莲泾。海平面上 升不地面沉降兯同作用加剧了沿江风 暴潮的破坏作用。多年工业生产造成 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徃解决。 制造工业走过了黄釐时 代,老工厂面临搬迁戒 倒闭的问题。浦东开収 要求浦江两岸联系更加 紧密。
景观设计:北京土人景观不建筑觃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建筑不景观设计学院

• • • • •
首席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俞孔坚
前期研究员:方琬丽、程成、奚雪松 设计团队主要设计人员:凌丐红、轰伟、袁天进、 釐囿囿、俞宏前、龙翔、孔祥斌 设计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0月 建成时间:2009年10月 开放时间:2010年5月
Area Analysis
通过对前期场地现状的分枂,个人总结出以下如表几点。
对二后滩公园的设计和改造,就场地本身而言,存在伓势,也存在劣势;而弼出二地区不
内部因素
优势
1.资源伓势
详细分析
水资源丰富 平坦地形 广阔原生湿地,有芦苇、柳树等伓势植被 地处二黄浦江边,丐博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 部交通可达性好。 继承工业历叱文化 严重水体、 土地污染 狭长空间不丰富功能空间的矛盾 丐博前后场地要求发劢

所获奖项:2010年ASLA与业奖之杰出设计奖 (ASLA唯一年度大奖)
2.场地分析
• 2.1 场地历叱沿革
景观演化阶段 时间起讫 自然环境特征
Area Analysis
场地景观演发表

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制造工业走过了黄金时代, 老工厂面临搬迁或倒闭的 问题。浦东开发要求浦江 两岸联系更加紧密。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东部: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和南干线1号污水泵站 。
中部: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
西南部: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 后滩天然湿地。
上海后滩公园
2010 Shanghai Expo- The Hotan Park
案例分析
1.0 工程概况 Project summary 项目简介
基地概况
目标与挑战
项目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类别:城市公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绿地 设计公司:土人景观 规模:18公顷 地点: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 区
型的水乡村落景观。
近代工 1843业时期 1949
现代工 1949-至 业时期 今
因港口码头运输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浦 江两岸岸线大量被固化,河流自然沉积和 侵蚀过程逐渐衰落,“填浜筑路”自此开 始。
近代工业积聚的中心之一, 内河航运业发达,码头密 布,铁路、公路交通发达。
场地内浦江岸线完全被固化,浦江水文动 力过程受阻。塘浦基本上都填平成道路, 支流仅存白莲泾。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 共同作用加剧了沿江风暴潮的破坏作用。 多年工业生表产1:造场成地的景环观境演污变染问题有待解 决。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动
4.0 具体设计 Specific design 交通组织
高差处理
其他处理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2.生态防洪体系
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 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 的滞洪地。

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共26页文档

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共26页文档
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 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驳岸:驳岸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洪墙和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洪墙两种。
构筑物:以工业厂房为主,有型钢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两个大型构筑物,部 分工业设备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 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 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B、分层建堤大大降低了对防洪堤的要求高度和强度,使原有水泥防洪堤可 以改为低强度的泥土和天然材料制作的生态化的护堤,改善了滨江生态 系统。
.
16
3.创造了丰富的溪谷景观
在狭窄的场地上,营造丰富的空 间。内河谷地的地形与两岸的乡 土乔木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相对 幽静的溪谷景观,在喧闹的环境 中,营造了一片僻静的场所。溪 谷纵向由上游而下,蜿蜒曲折, 空间开合多变;横向自陆而江, 一波三折,在狭窄的断面上,创 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
7
目标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挑战一:严重的水土污染 挑战二:滨江防洪 挑战三:个性、审美与体验 挑战四:狭长的空间
目标:公园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绿色世博,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向游客展示绿 色技术,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 忆。世博会后,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而长 驻。
上海后滩公园
2010 Shanghai Expo- The Hotan Park
案例分析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工程概况 Project summary 项目简介
基地概况
目标与挑战
.
2
项目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设计公司:土人景观 规模:18公顷 地点: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 区
4
基地概况
Project introduction
表1:场地景观演变
.
5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东部: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和南干线1号污水泵站 。
中部: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
西南部: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
后滩天然湿地。 .
6
基地概况
Project introduction
.
12
湿地净化系统示意
净化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进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
20
2.工业文明遗址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 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而 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代表意义,更具现实意义,对一些废弃 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使得文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 对于工业的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三点:
.
17
4.生态多样性
两道堤岸、溪谷、梯田以及林 地,多样的地形为多样的生物提 供栖居地和食物。
.
18
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
1.农耕文明传承 2.工业文明遗址
.
19
1.农耕文明传承
后滩地区古时录属上海县,唐代至183年开埠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目睹着 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因此,作为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看到。 1. 世博后滩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田字形来营造的,这些田块大大小 小,高高低低,参差错落的叠放着,形成了丰富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间 2.这些田块按地形高低分成几类,各自种上与其功能及坏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芦苇,向 日葵,油菜,小灌木等。 3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江水经过层层过滤,得到净化;更为重要的 是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1)空中花园(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2)荻台江风(货运码头改造) 3)锈色长卷(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
21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
13
4.0 具体设计 Specific design 交通组织
高差处理
其他处理
.
14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
15
2.生态防洪体系
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 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 的滞洪地。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 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 海世博园”区之西端,位于黄浦江 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 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 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场地原 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 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
.
3
总平面图
有三个主要节点:空中花园、狄台江风和锈色. 长卷
.
8
2.0 SWOT分析
机遇 挑战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
9
.
10
3.0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
.
11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公园保留了场地内的原有一块面积16公顷的江滩湿地,茂盛的柳树 和芦苇群落,供多种鸟类栖息并发挥河水净化和防止洪水侵蚀等功能; 改造原有水泥硬化防洪堤而成为生态型的江滨潮间带湿地,供乡土水 岸植被繁衍生长;同时,根据现状绿化及湿地分析现状用地及工业遗 存分析湿地净化系统示意狭长的场地条件,设计了一个人工内河湿地 系统,绵延1.7km,宽窄不一。
该内河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1.水质净化系统
将黄浦江劣质V类水,经过沉淀、曝气加氧,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 在缓慢流经湿地的过程中,得以净化至III 类净水,供世博会场的景观、 浇灌和冲洗用水。初步试运行证明,后滩公园的水净化能力每天2400t。 这既是一个实际的水净化系统,也是一个展示和科普教育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