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毅”精神的必要性理解
信息系袁高生
最近读了论语泰伯篇,仔细去感受了曾子那时候的思想,感触挺深,遂联想与弘毅的种种缘分,以及精读顾晚林老师《哲学之隐退》、《弘毅精神到底是什么》,谢东辉老师《论教育的本质》等文章,有所感发,遂写此文。
一、“弘毅”之精神首先就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
弘毅会讲根植于儒家的思想和教育目的论:儒家的思想,是以人性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藉以建立安定的社会、仁治的国家,更进而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
儒家的教育目的,就在于以发扬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而以建立仁治之国和大同世界为最高理想。
儒家教育的理想,就在于发扬人性善,完成人格,培育仁人。
“弘毅”的理想何尝又不是在此,还记得前面晚林老师常引用《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可知教是指发扬人类善良的天性而言。
《大学》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是复性的工夫,即教人恢复本来的善性。
亲民是化人的工作,即一面复己之善性,一面助人恢复善性,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之意。
“止于至善”是尽性的工夫。
即让天赋的善性充分发扬。
前有武汉大学弘毅讲坛,现在华中科大弘毅会讲,对于大学生而言,这都是一件好事。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做到复性和尽性的工夫,使学者充分发扬人性的光辉。
“弘毅”的目的相信也在于此。
我们职业学校去挖掘和发扬弘毅精神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学生认知水平远不及大学生,他们人格这时期也并未完善。
说来惭愧,事实上,作为教师,我之前基本上没全读孔子的论语,对“弘毅”的精神理解不深。
2年多了也就是去年学校论文规定的弘毅范围,才接触这个词,中间相当长一段时间错失了与“弘毅”的缘分,以至于有了现在错过《论语》会讲的种种遗憾。
二、弘毅的收获在哪里?要做到那些?
人的意志力为什么得不到约束,而且还常有人抱怨收获问题并且可能不再参与,其实这都不是“弘毅”本身的问题,而是当今功利化社会人的问题。
当一个人愈加对学问的深入和追求时,就愈会察觉功利心对人本身的伤害,不管现实论证上的具体科学,还是理性分析的人文科学,而且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感悟中更是这样,儒家强调对人的终极关怀,修行靠个人。
下面我就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弘毅”的感情提出一些建议。
(一)学习儒家思想,首要的,应该注重学生的自动自发:
弘毅是一种教育,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教化,而非仅仅是一种思维的交流。
儒家教育就应以发扬人性善为目的,而人类的善心又存乎此心。
这是带有一种价值关联,逻辑上很难证明。
因此,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自动自发,使学生自己发扬其仁爱的本性,以养成完美的人格。
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孟子也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所以进德修业,全赖学者自动自发的精神。
(二)“弘毅”还应加强老师的循循善诱:
教师的任务,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学生止于至善。
孔子教学,往往因学生个性不同而予以不同的指导,所以弘毅导师也应注意这些方面。
例如孔门弟子问仁,孔子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
」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樊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可知孔子能因各人的需要而施以适当的指导。
这种启发和诱导的方法,最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颜渊赞美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三)研习经典还应注重人格的感召:
教育目的,既在完美人格的形成;教育方法,亦因之注重人格的感化。
东辉老师《论教育的本质》一文也有类似的表述。
孔子对于立身处世,出处进退,都极为谨慎。
他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所以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门弟子对于孔子的伟大人格,时有景仰颂赞之词,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这种人格感召的力量,乃是启发人性、完成人格的有效方法。
(四)老师注重引导变化学生的气质,学生也应该注重内化自身:
教育目的,即重在养成完美的人格。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不限于授业、解惑,而重在指导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换言之,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要学生从书本中学得一点知识,或从作业中养成某种技能;最重要的,还在于养成学生正当的态度和高尚的理想。
荀子在《劝学》篇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这是说明:教学上注重改善学生行为,变化学生气质,而不注重记诵之学。
宋儒朱熹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训勉诸生“笃行”之事有三:
1.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2.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这是儒家教学之精髓所在。
弘毅会讲亦当发扬此种精神,并不能以传授知识为限,而要重在修己善群,立身处世的道理。
三、孟子性善论的理解。
最近弘毅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有时讨论的近乎纠结,现在我就谈一下我的观点。
1、孟子从未讲过“人性本善”的观点。
整本《孟子》根本没有“本善”的观点,但是从宋朝以来,儒家学者就开始一直讲“人性本善”。
其实,孔孟都未说过“人性本善”。
这个“本”字,是宋朝以后的解释,包括《三字经》中的观点都是后人添加更改的。
据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考证和理解,应把宋代那个“本”改成“向”,人性“向善”,其实这也更接近孟子的观点。
“向”,代表人内在的力量。
而且事实上《朱子集注》也是存在错误的,比如朱熹在解释孔子所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一句时,质疑道:既然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就应该说“性相同”,而孔子说“性相近”,反问“何相近之有哉?”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因为孟子的性善论更多的意味是“人性向善”,而这里的性相近非人性之谓也。
2、孟子道德修养之“动心”的理解。
孟子提出君子要“存其心、养其性”(《尽心上》)、“养其大者”(《告子上》)、“养浩然之气”(《公孙丑上》)等,这些都属于“扩充善端”的内容。
由于“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扩充善端”全靠“心”的活动(“思”),因而他把这方面的道德修养称之为“动心”。
其实这套观点是合乎逻辑的,既然人性发诸于心,对性的修缮也要发诸于心。
孟子说“寡欲”、“忍性”(《尽心下》)、“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告子上》)等,其实都是抑制恶源(即“性”)方面讲的。
故这方面的道德修养被孟子概括为“忍性”,这是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这里的“动心忍性”,汉代赵歧的解释是“动警其心、坚忍其性”。
然而自朱熹的《孟子集注》直到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一直沿用此说,似已成定论。
其实这不符合孟子的本意。
(可能这个观点很有问题,欢迎另外交流)
最后想说的是,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
这两个观点你要后人给一个合理的逻辑证明,我觉得是不现实的。
相反,晚林的“学、养、信、行”主张,我觉得是对孟子理论的正确通达。
顾晚林老师“古之学问到孔孟这里已经彻底了,我们只需要行的功夫”的观点是从个人价值和感情出发,是令人感动的,但又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