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春学期期末学科质量检测总结报告
一、本次质量检测各学科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
学科:历史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次考试满分50分,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选择题30分,读图题6分,材料解析题14分。
2.试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强调对教材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不管新课改的方案怎样,关键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本次历史学科的命题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如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等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2).突出新的史观,体现课改精神。
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必将成为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历史新课程突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也将成为新课程下历史考试的重要特点。除了在试题内容设计上体现新课程理念外,在试题形式设计上也同样彰显了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试题材料新颖、多样,图文并茂,使整套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一些主观题在问题、答案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特征。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彰显史学教育功能。
本卷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依据这种命题趋势,对于学生来说,也应从早培养这一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本次考试紧扣课本内容,以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国近代、现当代史为主要内容,内容从新中国的成立、土改、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中国的外交等,内容设计的非常全面,以及台海关系的发展等,难度适中,内容全面。
三、在本次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
1、基础题丢分较严重,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选择题28、29、30、40小题失分严重。
2、知识迁移能力较差。许多学生只会做老师讲过的一模一
样的试题,稍微变通一下,就不知所以然。
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
(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2)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不少考生在解读信息时出现价值偏差。
4、表述问题较为突出。
对材料分析题的作答,中下程度的学生没有认真进行分析,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此类能力相当薄弱。(1)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比较空泛。(2)表达的逻辑性不强,甚至自相矛盾。(3)答案的完整性不够。(4)错别字较多。
四、改进方法
1、要以新的课程观取代传统的教材观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试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要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研究。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立足教材,夯实基础。要继续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特别是
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求准求稳求实。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线索,重视对历史图表的判读,注重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效地避免基础知识记忆的遗漏。
3、加强对学生审题和解题方法的训练,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以加强对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用活,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正确辨认情景的再现。在训练中,应加强的审题和解题指导,应讲清解题时的思维途径,教会学生进行思维切换,运用自如的境界。
4、注意语言表达和答题格式的规范。文字表达要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言简意赅,答案必须分点,做到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
5、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关键因素,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努力挖掘其学习潜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对本次质量检测考试命题、印刷、组织、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无意见
20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