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期末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初中九年级期末考试,从各班反馈的信息看,命题灵活,难度适中,参加历史期末考试的人数为289人,人均分59.46分;高分75人,高分率为25.95%;及格162人,及格率56.05分;低分32人,低分率为11.07% 。

二、试卷综述:今年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难度为0.50。

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40分,占40%;材料解析题60分,占60%。

命题范围就是九年级历史上册内容,重点考查世界近代史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三、答题得失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此题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初中阶段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内容,合格率在90%左右。

失分主要集中在第8、16小题,属于分析理解记忆能力。

第二大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理解、整合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失分主要集中在第21小题第(3)问中的《法典》历史地位,第(4)问;第22小题的第(1)问;第23小题的第(1)问、第(3)问;第24小题的第(1)问、第(2)问、第(5)问。

四、主要失分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材料解析,知识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4、书面表述能力有待加强。

5、考试形式发生变化,试题和答题卡分开,答案写错位。

6、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后面的非选择题是空白,这也是出现低分的主要原因。

7、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专有历史名词、概念出现错别字。

五、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1、教学中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梳理。

5、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讲究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6、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进一步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尽量减少低分。

分享到:阅读(294)|二、本次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站在一个高度俯视而内省其因。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29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50:50。

1—2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6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7—17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18—25小题是考查中国近代史,26—29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26小题13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小题10分,28小题13分,均考查世界近代史,29小题14分,考查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2、试卷的主要特点(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试题时代感在选择题第2、3、7、12、18、20、23、25题及综合题第28、29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分值为47分,约占总分的一半。

内容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两会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内容,尤其是是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激起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不得不保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这些题目紧扣时事,却又未脱离学生学习、知识及能力范围。

(3)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

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

第29题一个题目考了整个中国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

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4)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3、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和巩固。

重点复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2)分类研究,整理知识点。

对同类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避免混淆。

3)注重时间、地点类知识的研究。

对于时间、地点等具体知识点,要进行重点研究和记忆,确保掌握到位。

4)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

通过练分析题目,提高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九年级历史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考试质量分析
背景
本文旨在对九年级历史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考题的
难度、内容覆盖范围和学生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对考试的
整体质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数据收集与分析
我们通过对九年级历史考试的题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获取相关
数据。

考试题目难度的评估主要基于考试中正确率和平均得分指标。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考试题目的内容覆盖范围,以确保考核的全面性。

结果与讨论
根据我们的分析,九年级历史考试的整体质量较好。

以下是我
们得出的一些主要结论:
1. 难度评估:绝大部分考题的正确率较高,平均得分也在合理
范围内。

这表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考试难度适中。

2. 内容覆盖:考试的题目涉及了广泛的历史知识点,包括古代
文明、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这有利于学生综合了解历史的各个方面。

3. 学生表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答题技巧和逻
辑表述较为清晰。

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研究有一定的热
情和兴趣。

总结
九年级历史考试的质量较好,整体呈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
握程度较高的态势。

同时,考试的内容覆盖面也比较广泛,有助于
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学科。

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继续保持
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以推动他们更好地发展历史学习能力。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考试成绩情况:我校本次期末考试共有240个考生参加,其中平均分56.1分,合格率为49.6%,优秀率为22.5%。

最高分100分。

总体来看,学生成绩较好,及格率和均分都较高,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

二、试卷情况分析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采用闭卷试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题型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型,符合中考要求。

2、试卷的基本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

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如第21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33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四大历史人物哥伦布、克伦威尔、瓦特、林肯,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

如第31、32小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其中第1小题考查的是人类出现的大约时间;第2小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红十字”标记;第3、4、5、6、7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第8、9小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与《权利法案》的内容;第10、11、12、13、14小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第15、16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与共同意义;第17、18、19小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与反殖民地的斗争;第20、21、22、23、24、25小题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第26、27、28、29小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与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内容;第30小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成果。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介绍本文档旨在对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考试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以及学生表现等因素,我们可以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下面是对考试质量的详细分析。

考试难易程度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的难易程度适中。

整体而言,试题涵盖了各个章节和主题的知识点,对于认真复的学生来说,并不存在特别大的难度。

然而,一些学生反映部分题目较为复杂,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题型分布考试中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和判断题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题目数量,占比约为80%,简答题占比约为20%。

这种题型分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表现大多数学生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出了不错的成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约75%的学生取得了及格分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获得了优秀分数。

然而,也有约25%的学生未能达到及格分数线,表现欠佳。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研究情况并提供适当的辅导。

教学质量评估本次考试的结果反映出了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

在分析学生表现时,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点仍存在较大的盲点,这可能是教学内容安排或教学方法的不足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提升教学效果。

结论通过对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考试难度适中,但部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深入理解。

2. 题型分布合理,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 大多数学生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

4. 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存在盲点,需要改进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支持,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

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效的提升。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背景介绍本文档分析了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质量情况。

考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理解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教学效果,对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考试结果概述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考试结果如下:1. 平均分:75分2. 及格率:82%3. 高分率(得分在90分以上):15%4. 低分率(得分在60分以下):12%考试内容分析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华文明史2. 世界历史3. 政治与社会制度4. 经济与文化交流考试难易程度分析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难度适中:约60%的学生对大部分考试题目有一定的掌握,能够正确回答大多数问题。

2. 挑战性较大:约20%的学生对一些考试题目有困难,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掌握。

3. 相对简单:约20%的学生对大部分考试题目有较好的掌握,能够准确回答大部分问题。

考试成绩分布分析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如下:- 90分及以上:15%- 80-89分:27%- 70-79分:25%- 60-69分:20%- 60分以下:13%小结和建议根据本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小结和建议:1. 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 针对成绩较低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填补知识差距。

3. 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历史相关活动和项目,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4. 继续监测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成绩。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的内容概述,希望对教师和学校提供参考和帮助。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符合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难度适中,知识点多且面广,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对学生成绩和试卷特点进行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九年级八个班级学生的总平均分数为86.57分。

选择题正确率高于材料分析题,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巩固。

材料分析题出现了很多丢分的情况,说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需提高。

本次期末检测前30名的最高分为98.5分,及格率为96.75%,优秀率为23.33%。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试卷的设计和题型多样化,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

试题基础性强,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编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考生作答心理,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难度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保持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稳定的基础上,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为选择题,共50分。

学生的得分平均在42分左右。

试题类型符合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并且结合实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是第5题,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第9题考察的是宋代分裂割据形成统一的朝代,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徘徊于隋朝和元朝之间。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历史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

我们还需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提高,以提高教学质量。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

初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初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考试题目:共有30道选择题和3个长答题。

参与学生:共有300名学生参加考试。

考试时间:考试时长为90分钟。

考试整体表现我们对整体考试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平均分:本次考试的平均分为75分。

分数分布:分数在60-80分之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分数在80-9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5%,分数在9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

考试题目分析我们还对考试题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选择题:选择题的整体平均正确率为70%。

其中,题目1的正确率为80%,题目2的正确率为70%,题目3的正确率为65%,题目4的正确率为75%。

长答题:长答题的整体平均得分为70分。

其中,问题1的平均分为80分,问题2的平均分为75分,问题3的平均分为65分。

分析结果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学生整体表现良好,平均分达到75分,说明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掌握程度。

虽然选择题的正确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整体表现尚可。

长答题的得分较低,可能是因为对于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答案的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给出以下建议:针对选择题,建议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理解,并多进行练,提高题目解答的准确性。

针对长答题,建议学生在研究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以提高答案的质量和得分。

结束语本报告提供了初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希望能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有所帮助,为今后的学习和考试提供参考依据。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结果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结果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结果分析
背景介绍
本文档旨在分析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的结果,并提供一些相关数据和结论。

历史学科对于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社会发展和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数据收集
我们对九年级所有学生的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总共收集到了以下数据:
- 学生姓名
- 考试成绩
数据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考试成绩分布:大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及格线以上,仅少数学生没有及格。

考试成绩的分布呈正态分布。

2. 平均成绩: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X分。

3. 成绩差异:在考试成绩中,我们观察到了一定的差异。

一些学生取得了优秀成绩,而另一些学生的成绩较低。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 成绩良好的学生应受到鼓励和认可,可以进一步提供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兴趣。

2. 成绩较低的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成绩。

3. 对于整个班级,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结果的分析。

在未来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历史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分析报告(精校版)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分析报告(精校版)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1、题型题量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

(1)题型: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问题探究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问题探究题为材料分析题和简答题。

(2)题量与分值:单选题共有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问题探究题有3道题,共占50分。

分值的分配合理,学生一般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

在单选题中,有十几道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问题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第10、14、20小题、问题探究题中的第21题等,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以我所任教的九年级(1)班成绩为例。

(一)整体情况:(二)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1、单选题得分平均在46分,问题探究题得分平均在38分,其中正确率最高的是选择题第1、2、3、4、5、6、7、8、10、11、12、13、15、16、19、题,问题探究题中的第21题第(2)、(3)小题,第22题的第(1)小题,第(2)、(3)、(4)小题;第23题第(2)小题;第24题第(1)、(2)小题。

2、失分情况:①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第9、14、17、19、20题,②问题探究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21题第(1)小题和第23题第(3)、第24题(3)小题。

3、失分原因分析:①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问题,语句稍为复杂的考题学生很难理解,导致失分。

如选择题第10题,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沸水顶壶盖”的意思。

②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

如选择题第14题、第17题、第18题。

初三历史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初三历史质量分析试卷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覆盖面较广,突出重点,热点,很好地完成了检测教学目标,起到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表现在选择题上,有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学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表现在问答题上,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导致答题跑偏。

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表现在材料分析题上,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

3、提高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展望本次质量分析不仅让我了解了学生的答题情况,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初三历史质量分析,初三历史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简单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教学方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试题考点覆盖了初中历史多版本教材,对每单元都进行了考查,重点考查了七年级上册1-6单元、下册1-3单元及八年级上册1-4单元、下册1-3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如: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唐太宗贞观之治、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实际,体现学以致用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如:洋务运动对我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唐太宗善于用人,得到谏臣魏征等辅佐;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题目,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对现实人生有指导意义。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初三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总体情况概述本次初三历史考试共设置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试卷难度适中,题目设计较为合理。

根据试卷回收情况和同学们的考试反馈,总体考试质量良好。

二、试题分析1. 选择题本次考试的选择题部分设置了20个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选择题的题目设计较为多样,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既有直接询问历史事件的题目,也有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的题目。

2. 简答题本次考试的简答题设置了5个题目,每题10分,共计50分。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思维能力。

题目设计较为灵活,既有要求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的题目,也有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题目。

整体难度适中,对于细节把握能力和条理性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

3. 论述题本次考试的论述题设置了3个题目,每题20分,共计60分。

论述题是对学生综合应用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真实考验,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设计较为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论述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整体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考试结果分析根据班级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本次考试的得分情况如下:平均分为75分,优秀生占比15%,良好生占比55%,及格生占比20%,不及格生占比10%。

从考试结果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为良好,基本达到了考试要求。

但一些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时,表达不够清楚和准确,需要加强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需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理清知识脉络和关联,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2. 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质检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质检分析报告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检九年级历史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的命制说明1.命题依据与要求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方式、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水平。

试题提倡原创或深度改造,不照搬现成的试题,不出偏、难、怪、繁的试题。

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注意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注意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

适度提高试题检测的难度,与未来我省初中学业与升学水平考试的要求相衔接。

试题以2018年版《福建省初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指导意见·历史》为依据。

2.试题的基本结构(1)题型与题量(2)考查的形式与内容本卷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覆盖了学科(3)试题的难易程度整卷难度约0.65。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覆盖如下八大能力:(1)再认重要的历史概念、重要的历史史实。

(2)知道简单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3)掌握多种史料呈现方式,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4)对历史知识进行初步的概括、归纳和比较,知道(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5)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对历史问题进行简单的辨析、说明和论述。

(6)初步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初步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8)初步具有历史学习的思维,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识读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1.依据规定命题①体现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设计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各题在分值比例、内容要求或呈现形式上尽量适应中考要求,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世界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全面考查学生历史“双基”和良好的历史素质的培养情况。

②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

按照命题思维方式与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即“能力要求—主题确定—素材选择—切点确定—问题设计”,进行命题。

每道试题均依据相关历史素材,设置一定的情境,由此引出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与创新性。

冷集三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冷集三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冷集三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今年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卷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答卷评述综合指数为0.966,及格率1,优秀率0.968,高分率0.937.,低分率0,总体成绩较好,但不排除有少数学生作弊取得好成绩。

二、试卷评价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题。

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6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八年级历史下册上半部分教材,涉及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同时材料分析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29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50:50。

1—2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6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7—17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18—25小题是考查中国近代史,26—29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26小题13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小题10分,28小题13分,均考查世界近代史,29小题14分,考查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2、试卷的主要特点(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试题时代感在选择题第2、3、7、12、18、20、23、25题及综合题第28、29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分值为47分,约占总分的一半。

内容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两会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内容,尤其是是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激起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不得不保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这些题目紧扣时事,却又未脱离学生学习、知识及能力范围。

(3)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

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

第29题一个题目考了整个中国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

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4)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
杨顺国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选题、材料解析题、探究活动题等。

2、考察范围:九上整册。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围绕中考。

不论从题型设置还是题目创新意图上,都紧靠中考要求。

(3)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注重分析。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但是分析性较强,学生处理问题时有一定难度和灵活度,不死记硬背。

二、成绩分析:
最高分94分,高分段人数比之前略有减少,不及格人数略有增加。

对于优秀学生,是展现才华的好时机,对于中等偏上学生,有较大挑战,需要较强的临场心态和应变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是一次适当的刺激,对于基础薄弱学生,如果认真听课看书,想考及格也不难。

具体情况如下:
三、考情分析:
1、展现优势: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大,且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材料及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
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