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

合集下载

孔子“为仁由己”道德主体学说及其启示

孔子“为仁由己”道德主体学说及其启示

孔子“为仁由己”道德主体学说及其启示陈二林【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德,德之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孔子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秉承西周以来“惟德是辅”的德政思想,孔子强调“为政以德”的政治制度之德;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为仁由己”,重视个体内在德性的激发与道德主体意识的培育,这对以重德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型塑具有关键作用.而孔子具有创新意义的德性论,也是他对殷周之际及春秋时期社会变革与哲学突破进行深入反思与认真总结的产物.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今社会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既要重视制度性之公德建构,也要重视个体性之私德涵养,并努力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40)004【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孔子;“为仁由己”;道德主体【作者】陈二林【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2中华文化具有重德传统。

而“德”观念本身又经历了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诚如晁福林所指出:“大体说来,先秦时期的‘德’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天德、祖宗之德;二是制度之德;三是精神品行之德。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德观念都没有能够摆脱天道观念的影响。

‘德’观念走出天命神意的迷雾是西周时代的事情,然而将它深入到人的心灵的层面则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贡献。

”[1]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德”观念的演化进程中,孔子既继承前贤又进行重大创新,在注重“为政以德”的政治制度之德的同时,更强调“为仁由己”的个体内在之德,从而为完善道德理论与推动道德践履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其理论创造与社会实践的意蕴积极而深远,尤其对当代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有感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之乱势,孔子对“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后引《论语》只注篇名)的周代文化与制礼作乐的周公表达了由衷的仰慕与慨叹,对当政者提出“为政以德”(《为政》)之要求,对君子与民众提出“克己复礼”(《颜渊》)之期求,并由此抒发了“吾从周”(《八佾》)之宏愿。

浅议孔子仁学思想

浅议孔子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仁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把“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使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爱”释“仁”,把仁看作是高尚人性的目标,是理想人格的标志,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原则。

为实现“天下归仁”,孔子对仁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多方面的探讨,这对启发人的自觉,改善人际关系有很大启示作用。

【关键词】仁孔子道德原则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体系在战争兼并和政治外交中整合,伦理体系分崩离析,道德潮流交融汇合,社会各个阶层都以自己的阶层利益为出发点和知识构建层面为立足点对社会的巨大变革进行反思,在思想争鸣中逐步形成了几股大的潮流。

虽然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有自己的治国安民主张,但他们的特点都是在于谋求治国之道,建立太平盛世,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在这百家争鸣中应运而生。

以“爱”释“仁”孔子对“仁”有很多种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

其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有五次向孔子求教的记载,其中三次问仁,两次问知。

孔子的回答,以此次最为简洁明了,并使用了“人”的全称概念。

“爱人”这两个字虽然说出来容易,但在春秋时期能够被提出,则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在“神”或“上帝”的观念产生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一直是超人主宰的附庸。

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的权利被认为是神授,即来源于“帝”或“天子”,广大民众不仅没有人格和人权,甚至不被视为属人的存在。

有考证认为,“人”的概念曾长期被少数贵族阶层所专用,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

①也就是说,在孔子之前,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概念一直是不完整的,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被当人看,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人类之爱的认识。

到孔子之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在大部分奴隶已经解放的情况下,为人类从总体上进行自我认识进而达到自我觉醒创造了条件。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適无莫 无可不可 〔中图分类号〕B22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 - 662X( 2010) 05 - 0057 - 06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 三)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 路不 说,曰: “末 之 也 已,何 必 公 山 氏 之 之 也。”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 同上)
( 四)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
① 袁甫: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99 册,第 608 - 610 页。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黄洁扬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年轻时虽有积极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

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

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 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

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重德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

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

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从《孔子与论语新论》看儒学翻译与海外英语儒学研究的理路

从《孔子与论语新论》看儒学翻译与海外英语儒学研究的理路

从《孔子与论语新论》看儒学翻译与海外英语儒学研究的理路资源。

库珀曼由此推定,孔子有自然性的哲学思想。

孔子认为“礼”的灵魂在于与人交往要自然。

库氏将儒家自然交往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思想相比较,认为伦理抉择在亚里士多德和尼采(Friedrich Wihelm Nietzsche)哲学中只是个人游戏,而在孔子哲学中则是多人游戏。

库氏说:“什么是自然?这个词暗示着行为上的自由自在,即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理所应当,舒适自如。

”自然的态度不仅在礼仪中是重要的,在政治上也有重要意义。

可见,库珀曼关于自然的一切论述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孔子思想,而仅是一管之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误译引发的儒学讨论,在国际汉学界绝非仅仅发生在库珀曼身上。

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探讨。

五、比较哲学解读 [41]李耶理的《〈论语·里仁〉的存在主义解读》(“An Existentialist Reading of Book 4 of the Analects”)是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对《论语·里仁》有关道、孝、死亡等伦理观念的解读。

虽然作者所引译文中有的意思不够准确,譬如“Of neighborhoods virtue is the m ost beautiful. Ifone does not choose to dwell in virtue, how could one be wise?”(《论语·里仁》“里仁为美,则不处仁,焉得知?”)但其对孔子思想的整体把握还是基本准确的。

李耶理认为,对经典的解读可以用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人的方法,也可以将经典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解读,以指导当下的生活之道。

他的解读方法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既尊重经典文本意义的历史性,看到其中的缺点,又力求发现对于人的生存有指导意义的东西。

首先,存在主义认为,好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是反射式的反应而已。

而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仿佛只有仁者才能有好恶,因为只有他们的好恶,才是真正意义的好恶。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作者:杨又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1期杨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在逻辑,即:天道—性—仁—孝悌。

其中,“仁”是核心,它的形而上依据是“性与天道”,形而下践行则是“孝悌”。

【关键词】孔子;逻辑;仁;性与天道;孝悌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

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

”[1]119而国内的很多学者亦赞同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孔子不讲逻辑,全是感性化的只言片语。

笔者认为这种断言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不仅懂逻辑而且讲逻辑。

在《论语》中,尽管很少看到系统的逻辑论证,但当我们真正把《论语》全文读懂之后,将孔子的每一句话放到整部《论语》的宏观语境之中来理解的时候,便很容易发现孔子哲学背后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仁”则是这条逻辑的核心。

1“仁”的形而上依据:性与天道对于“仁”,北宋朱熹认为:“仁者,本心之全德。

”[2]116它包含一切人世活动的德性,如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关爱他人、见利思义等。

然尽管“仁”包含着这么多的道德内容,但仍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

”孔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

因此,为把这些道德教训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他便将“仁德”归之为人的本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仁”性,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别,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3]174这样,“仁”便具有了形而上的特征。

其实每个人都有仁善之性,普遍人只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异,所以孔子又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3]174二程解释到:“人性本善,又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

”[2]153这样“仁”便有了它的最后根据,那便是“性”。

但细加思量,若单纯将“仁”归之为人的本性,还不够,人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凭什么说“仁”就是人的本性?为了解决这一诘难,就必须去对“性”做出合理的解释。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忠恕”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孔子仁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丰富的内容。

“忠恕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道德实践方法,在创造良好社会气氛、协调各阶层关系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恕之道”仍是建构共同价值规范的基础,它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及对现代道德教育均有积极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论语》记载,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说文解字》认为“忠,敬也。

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心是形旁,中是声旁。

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从中,从心,心在中为忠”[2]。

“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分布在15篇中。

“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作片面理解和阐释,而要全面加以领会,分析其实质。

”[3] 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

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

其次是“忠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 生冲突之时。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 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与贵,是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同上)
儒释道 的人格理想与人生智慧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 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 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 而知天。
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追逐的 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 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
道家澄心凝思的玄观,老子“涤除玄览”的空灵智 慧意在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悟无穷,然后再去接 纳现实世界相依相待、迁流不息、瞬息万变、复杂 多样的生活,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
因此,道家与儒家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庄子及其学派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论。
《庄子》内篇中的《大宗师》、《齐物 论》、《逍遥游》。
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 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 道精神。
孟子笔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 “大丈夫”的行为标准是:“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任道精神和崇 高人格曾激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
《齐物论》
人们不必执定于有条件、有限制的地籁、人 籁之声,而要倾听那自然和谐、无声之声、 众声之源的“天籁”,以消解彼此的隔膜、 是非和有限的身生命与有限的时空、价值、 知性、名言、概念、识见及烦、畏乃至生死 的系缚,从有限进入无限之域。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究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究

07・传统伦理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究康 宇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5-0070-05道德形而上学,主要解释了道德的普遍性与必然性的原理,它是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儒学的构成中,道德问题是贯穿其整个学说的主线,自然也留下了大量关于道德形而上学的系统论述。

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芽,宋明时期的发展,直至近现代的完善,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理论生成了自身独具的结构范式。

它通过对非感性世界的追问,为人们的道德生活与意义世界提供了源于生命内在自我领悟的终极关怀。

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评价、道德规范、道德序列以及道德修养的内涵。

一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依据先秦儒家认为,“道”与“德”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独立意义范畴。

“道”原意为人行的路,与“行”字相通,以后引申出原则、规则、规矩、规律、道理或学说等多种意义。

孔子认为“道”是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在其看来,“道”是排于“德”与“仁”之前的最高概念。

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这里,孔子将“道”与人生的最高目标联系在一起,让人甘愿以命相易。

显然“道”具有了终极真理的意义,其形而上学特征已经非常明显。

“德”在先秦儒家的理解中特指德行、品德,实行原则的有益实践,只有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礼记・中庸》)“德者,得也,行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行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孟子认为,“德”是标志“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或本性。

人性源于天,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固有之性都与天完全相合,只有“盛德之士”、“盛德之至”才与天完全统一。

因此,人只有内外双修才能最终生成“德”性。

儒家“道”与“德”范畴,在宋明时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

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1、自省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

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

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

”(《孟子·离娄上》)[2]。

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

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

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

”[1]119而国内的很多学者亦赞同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孔子不讲逻辑,全是感性化的只言片语。

笔者认为这种断言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不仅懂逻辑而且讲逻辑。

在《论语》中,尽管很少看到系统的逻辑论证,但当我们真正把《论语》全文读懂之后,将孔子的每一句话放到整部《论语》的宏观语境之中来理解的时候,便很容易发现孔子哲学背后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仁”则是这条逻辑的核心。

1“仁”的形而上依据:性与天道对于“仁”,北宋朱熹认为:“仁者,本心之全德。

”[2]116它包含一切人世活动的德性,如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关爱他人、见利思义等。

然尽管“仁”包含着这么多的道德内容,但仍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

”孔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

因此,为把这些道德教训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他便将“仁德”归之为人的本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仁”性,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别,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3]174这样,“仁”便具有了形而上的特征。

其实每个人都有仁善之性,普遍人只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异,所以孔子又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3]174二程解释到:“人性本善,又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

”[2]153这样“仁”便有了它的最后根据,那便是“性”。

但细加思量,若单纯将“仁”归之为人的本性,还不够,人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凭什么说“仁”就是人的本性?为了解决这一诘难,就必须去对“性”做出合理的解释。

对此,《郭店儒简》论述到:“四海之内,其性一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4]83-84《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2]19南宋理学家则说得更加具体:“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浅析儒家人生哲学之孔子的人生哲学

浅析儒家人生哲学之孔子的人生哲学

浅析儒家人生哲学之孔子的人生哲学发表时间:2011-05-26T09:02:24.06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月上作者:刘开强[导读] 人生哲学是涉及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是有关人生目的、态度及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观点。

刘开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B82 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00-01 摘要:人生哲学是涉及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是有关人生目的、态度及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观点。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思想中有很多涉及人生哲学方面的,其主要核心为孔子之名、孔子之仁、孔子之道,为学思想贯穿其中,这些方面也经为学而获得发展,形成儒家人生哲学中独特的孔子人生哲学。

关键词:人生哲学;孔子;名;仁;道;为学人生哲学是个人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面对自己的处境应当采取的态度,简言之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都属于人生哲学的范畴 [1] 。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

一、孔子之名:修养及发展的起点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

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

一生生活贫贱颠沛流离,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

他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的坎坷不幸他没怨天尤人而把命运变成使命,没有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却时时关心社会。

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战胜了自己使自己不为苦痛所系,致力于谋求社会大众的福利。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3、有教无类,人人均可至圣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 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教育方法是 不同的,他对弟子们的容忍、批评乃至赞扬都是为了 让他们早日成才,他这样做了,他也成功了。 4、因材施教,不知言何以知人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开拓者,在语言艺术方面很有一 番心得,他创造性的运用了因人施言法,还要求人们要 能因人施言,摸准对手的个性,有的放矢地说话,说话 时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说话方法。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
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鲁孔丘与? 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 是也。 是知津矣。 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 桀溺曰: 子为谁? 为仲由。 丘之徒与? 对曰: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 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 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论语·微子 微子》 也。” 《论语 微子》
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孔子都是一个礼仪天下的 谦谦君子。在论语的描述之中,孔子始终是一副温文尔雅、 一团和气的形象。但孔子又有其威武的一面。其学生颜回称 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形魁梧,当时被称为“长人”。 对于孔子来说,“礼”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为了实现自己恢 复社会秩序的理想,他绝不会自己违反他心中的周礼。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间不间断从事教育活 动,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 代的教育工作,因此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在孔子看来,圣人与仁者的称谓自己不敢接受,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自己一直坚持做到的。孔子是 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 范。孔子用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圣贤之道,其 实就在自己脚下。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内倾性向度发微——由“思无邪”说起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内倾性向度发微——由“思无邪”说起

作者简介 : (9 7 , , 熊凯 17 一)男 江西临川人 , 讲师 , 哲学博士 , 从事中国哲学研 究。

3 2・
南 昌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学版了郭店 楚 简 《 自命 出》 “ 自命 出 , 自 性 之 性 命
“ 思无 邪 ” 教 全 面 开展 的重 要 表 现 。孔 子 仁 学 虽 诗
觉的倡导 , 对传统儒家道德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 次 ,下学而 上达 ” 下 学而 上达 ” “ 。“ 是孔 子儒
天、 为仁 , 最终实现“ 下学而上达” 。
管怎样 , 孔子仁学对儒家道德形而上的影响却是毋 庸置疑 。一般而言 , 在孔子 思想 中, 教有着 非常重 诗 要的地位。“ 曰: 子 兴于 《 》 立 于礼 , 于乐。 诗 , 成 ”
(论语 ・ 《 泰伯》诗教 之核 心 , ) 乃所 谓 “ 思无 邪 ” 诗 。“
收稿 日期 :09— 1 2 20 0 — 7
关 联性等 问题 产 生歧 义 。有鉴 于 此 , 文 拟 回归 文 本
“ 思无邪 ’盖《 之言, 日‘ , 诗》 善恶不同 , 或劝或惩 , 皆 有 以使 人得 其 性 情 之正 。 。 ” 由人 之 心性 情 连 通 天 地人三才, 是传统儒家道德形上之特质 , 亦是先秦儒
学 道德形 而上 发展 的 基本 理路 。 由此 看来 , 子 的 孔 重 新 阐释 , 具有重要 的思想 史意义 。
构; 孟子最终将其安顿 落实于“ , 由内圣外王两方面作 了发挥 , 心” 并 为宋明理学 内在超越之路 奠定 了理论基础 , 进
而 时 传统 文 化 产 生深 刻 影响 。
关键词 : 先秦儒 家; 道德价值 ; 思无邪 ; 内倾性 ; ; 诚 心 中图分类号 :2 2 B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4 8 20 ) 3 0 3 — 5 10 04 (09 0 — 0 1 0

论语的中庸思想

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论语》欣赏之一“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一、孔子思想里有没有哲学所谓哲学,就是对事物总的、根本的认识。

而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思想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哲学基础,比如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论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恶是荀子、韩非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空”是佛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哲学基础,等等。

那么,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孔子思想里面没有哲学,王国维说:“孔子于《论语》二十篇中,无一语及于形而上学者,其所谓‘天’不过是通俗之语。

”(王国维《老子之学说》)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

”(〈哲学史讲演录〉)格鲁伯也认为孔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对形而上学问题完全没有理解,他甚至也不是道德哲学家,而只是一个道德说教者。

不错,孔子确实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他与老子不同,老子《道德经》不谈具体的人和事,是高度的抽象,而孔子说得很具体,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往往就事论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孔子思想里没有哲学。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聪明?”孔子回答说:“子张的聪明过了头,子夏不够聪明。

”子贡说:“那就是说子张比子夏聪明。

”孔子说:“不,聪明过了头和不够聪明一样。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孔子的全部哲学就在这简短的对话中。

我们知道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但一杯没有效果,三杯又影响睡眠,两杯则恰到好处。

炒股票也一样,你从市场购入一支十元的股票,整天盯着股票行情看,等待升值,当升到十五元时还不出手,因为你的希望值是二十元,可是到十八元时开始回落,最后降到八元,只好割肉止损。

因此说,三杯不是最佳选择,二十元也不是最佳选择,最佳选择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在事物的顶端(特殊情况除外),而是在中间的某个点上,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对立统一”在其中,“相反相成”在其中,“一分为二”在其中,“物极必反”也在其中。

分析孔子的文学思想

分析孔子的文学思想

分析孔子的文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文学主张带有明显的伦理道德化倾向。

孔子对文学的主张,在其著作《论语》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展示。

1、孔子特别强调文与道德的联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

《诗经》是一部文学作品集,但他在和子贡、子夏讨论其中某些篇章时,把文艺作品道德伦理化。

如:子贡曰:贫而无谄……。

(《学而》)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在讨论做人的道德标准。

孔子要求学生做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子贡为了表达对老师教诲的理解,就引用《诗经》的诗句作解释说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夸奖子贡理解了《诗经》作品的真正含义。

这说明,在孔子的心目中,《诗经》的作品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有密切的内在的联系,他把文学作品(诗)当作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科书,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启发。

这是孔子文学思想的特点,也是儒家文学思想的特点。

2、孔子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并且竭力主张把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礼”等最高道德准则渗透到他对文学的主张中去。

以此充分发挥文学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的社会作用。

如:子曰:诵《诗》三百……。

(《子路》)这段语录说明,孔子是从发挥实际效用的角度提倡学诗的。

孔子的思想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孔子最重视的是诗能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切实的作用。

3、孔子论诗乐十分重视中和之美,这是孔子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在文学思想上的反映。

他的“美善统一”、“尽善尽美”论,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张。

如:颜渊问为邦……(《卫灵公》)子曰:恶紫之夺朱也……(《阳货》)这两段语录中,孔子对郑声(即郑乐)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郑声淫”(淫:过分),即过于放纵情欲,会造成扰乱雅乐(正乐)的后果,所以应该加以排斥。

问题是,孔子所指责的郑乐,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格调不高,属于靡靡之音,但也必然有一部分属于比较健康的民歌。

孔子加以全盘否定,坚决排斥,表现出他崇尚古乐的保守倾向,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后代一些封建正统文人,往往根据孔子这一思想,反对民间表现男女爱情的歌谣俚曲,那不一定符合孔子的原意,但孔子主张的消极意义也是比较明显的。

“生生”: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内在依据

“生生”: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内在依据

2022第5期·总第583期道德修养论是关于如何培养与实现理想人格的理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修养论以得道成圣作为修养的目标,主张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但是,道德修养的过程并不轻松,一是道德修养的目标过于高远,很多人难于达到;二是儒家不仅提出了诸多具体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而且强调修养的恒久性,使儒家修养论呈现一直在求“道”、一直“在道上”的特色。

基于此,有学者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划分类型,将儒家伦理学归入规范伦理学中,强调儒家伦理学关注道德行为的规范性特征,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精神性价值与本体论根基。

本文认为,儒家伦理学不能被简单地归为规范伦理学,儒家修养论自有其本体论层面的理论基础,这一基础便是“生生”。

对“生生”思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儒家道德修养论的理论依据,并对其所呈现的学说特色给予本体论层面的阐释。

一、“生生”:儒家道德修养论的依据“生”字产生得很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大量出现。

甲骨文中的“生”由“屮”和“一”构形。

“屮”是初生之草,“一”表示土地。

将“屮”置于“一”之上,表示生长。

《说文解字》对“生”字的解释是:“进也。

象艸木生出土上。

凡生之属皆从生。

”〔1〕《广雅》:“生,出也。

”也就是说,“生”字为会意字,本义指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

除“生长”义外,“生”又引[作者简介]王明迪,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2020级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儒家主张道德修养是持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使儒家修养论呈现目标高远、始终在求“道”路上的特色,这一特色正是建基于《周易》“生生”思想之上的。

“生生”即阴阳转易、化生万物,是天道之运行,具有孕生万物之德,这一德性赋予天道以至善性与恒久性,并通过天人会通,下贯至人道,使人得以继善成性,在道德修养领域同样体现为至善性与恒久性的特征。

“生生”为儒家道德修养论提供了本体论层面的依据,使道德修养不拘泥于具体的行为规范而获得超越性的伦理意义。

透过_论语_看孔子哲学_王东菊

透过_论语_看孔子哲学_王东菊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7No.12关注摘要西方哲学界一向认为中国没有哲学,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找不到思辨的哲学知识,孔孟之学只是一些道德哲学。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各家各派说法不一。

本文就试以孔子的一套包括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来说明中国哲学的存在。

关键词:孔子哲学仁中图分类号:G122EvaluateConfuciusthroughtheAnalectsAbstract:ThefieldofwesternphilosophyalwaysthinksthereisnophilosophyinChina,HegelianhaveeversaidthedialecticphilosophyknowledgecouldnotbefoundoverChi-na,andteachingsofConfuciusandMenciuswerejustsomemoralsphilosophy.So,Chinahasthephilosophyexactly,theparlancesoftheeachandeachpartiesaredifferent.ThistexttrytoprovetheexistenceoftheChinesephilosophybytheConfuciusideologyinclu-ingworldoutlook,methodology,epistemology.Keyword:Confucius,Philosophy,Humanity透过《论语》看孔子哲学■王东菊魏森一世界观关于宇宙自然(天),孔子的基本观点是自按其“道”运行,即“天道”。

在孔子哲学中,“天”与“道”是两个重要的范畴。

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

”(《论语・泰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认为天是宇宙间最神圣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把天说成了第一性的存在,在实质上是天本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摘要:“忠”和“恕”是两种直接相关但又互不相同的心理过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它们也代表着两类密切关联但又彼此区别的道德原则。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剖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

这就是:“人之道”(即仁与义)的实现从根本上讲是人自然本性的实践化;人的自然本性对于作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情感而言,就是人的心理或情感居于一种最内在、最本然的状态(即忠);只有当我们能够回归并持守这种最内在、最本然的心理情感状态时,才会在生活实践中自然流露出对事物的公正之心和同情之心(即恕)等确定性的道德情感;我们既可以依公正之心确立自己对待事物的基本准则,也可以把同情心运用于实践,从而通过“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实现道德关怀对象的普遍化;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在“忠”和“恕”这两种德性情感之上得以建立和遵循的。

关键词:孔子;道德哲学;内在理路;忠;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明确表示,孔子的这种“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

(《论语·里仁篇》。

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

)这就是说,在孔子本人及其主要弟子看来,他关于“仁”的伦理思想是自成一个体系的,因为它有一个贯穿本末始终的基本的东西——“忠恕”。

所谓“自成一个体系”,对于伦理思想而言,就是有一个逻辑的起点或先验的形上原则,有一个由这一起点衍生而出的基本的结论或实践法则,其他的一切原则或规范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的主线基础之上的。

既然孔子本人及其门人认为,这一基本的主线或理路就蕴含在“忠恕”之中,所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忠”和“恕”两个概念的剖析,把孔子道德哲学的这种内在理路挖掘出来。

一、“恕”和“忠”的概念剖析对于“恕”的伦理含义,一般人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因为《论语》有一句明明白白的话:“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这就是说,“恕”,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意味着这样一条道德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孔子为什么要把这种基本的道德法则归结为“恕”?或者说,孔子为什么会认为,这基本的道德法则应当在“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分析一下“恕”字原本的含义。

《周礼·大司徒》说:“如心曰恕”。

从字的构成上讲,“恕”是由“如”和“心”两个字组成的。

“如”,即“比如”,“相似”,“相比”的意思;“心”即心灵,指人的情感或思想。

所以,所谓“如心”,就是“心相似”、“将心与心相比”。

《声类》说:“以心度物曰恕。

”《贾子·道术》说:“以己量人谓之恕。

”王逸在注《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句时说:“以心揆心为恕。

”这一些阐述都是在“将心比心”这个意义上理解“恕”的。

因此,“恕”,从其本来的含义看,就是“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的意思。

所谓“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感能力——同情心的表现。

我是人,他人也是人;我不喜欢的,他也应当不喜欢,所以,我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不应当强加给别人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人们在自己内在同情心的基础之上“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结果。

既然可以从自己的本心出发,通过设身处地和角色置换得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结论,我们当然也可以从同一心理情感出发,得出另一与此相对的伦理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两种说法,是同一思想情感基础上推演而出的,因而具有同样的本质,所以,实质上是同一个原则即“恕道”的不同表达方式,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而已。

由此可见,被称为儒家道德金律的这两条道德原则以一个“恕”字便可以涵括,或者说,都是从“恕”(同情心)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恕道”是“恕心”实践化的表现。

那么,“忠”又是一种怎样的概念呢?它具有怎样的伦理意蕴?《周礼》疏曰:“中心曰忠。

”从字的结构看,“忠”由“中”和“心”两个字构成,也是一个心理性的概念。

“中”表示位置居于“中间”、“中正”或“不偏不倚”;“心”则表示某种心理性的东西,如情感、思想等。

所以,“忠”在古汉语里的基本含义是双重的。

作为名词性概念,它指人最内在的,某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思想情感。

《左传》载:前582年,范文子:“无私,忠也。

”前651年,荀息:“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这里,“忠”就是“公正无私”的意思。

但是,人的这种公正无私的思想情感是怎样来的呢?这就牵涉到了“忠”的另一层涵义,即其作为动词性概念的涵义。

作为动词性概念,“忠”主要是指人反观、体验自己心中最内在、最自然的东西(情感)的活动。

《国语·周语上》说:“考中度衷,忠也。

”“中”既“中心”,这里指最内在、最自然的内心(思想、情感等);“衷”是衣服之“中”(中衣),后来由外入内,成为内心的代词——衷心。

这就是说,人反观、体验并反思自己心中最内在、最自然的东西(情感)的活动即是“忠”。

所以,在这里,“忠”实际上被理解为,是去寻找一种没有有针对性的、没有具体发动的情感状态,即人的情感的本原状态,或者说已经发动的情感的最初源头。

人找到并居于了这种情感的本原状态,其情感就居于一种最本原的自然状态。

我们知道,先秦哲学思维上的大背景是“天人合一”的观点。

在这种观念看来,人真正居于自己自然状态的时候,其本性是与天地的本性相通或一致的。

儒家的思维当然也无出其例。

先秦儒家在天人关系上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认为,天地的自然本性,最根本的就是其道德本性,所谓人与天地自然本性的一致,实际上是其道德本性的一致。

所以,在他们看来,人“回归并执守自己最内在最本原的思想情感的自然状态”,就是回归并执守自己与天地的道德本性一致的德性心理状态。

天地的道德本性是“厚德载物”、“公正无私”,所以,人从“忠”的情感状态出发,自然会得出公正无私的道德行为。

由此看来,以上所说的“忠”的两方面的涵义实际上是一致的:只要我们真正地回归并执守着自己最本原最自然的情感状态,我们自然同时居于一种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的心理状态之中,或者说,只要我们真正从自己最内在最真实的自然情感或本性出发,我们就自然会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另外,在先秦的道德文化中,“忠”还有“诚实”的意思。

《周礼》疏“忠”时说:“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

”这就是说,“忠”的情感要求于人的是诚实或真诚,即完全地把握并遵循这种自然的情感。

为什么人们会赋予“忠”以“诚实”的含义呢?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于其心理学意义上的密切相关,即“忠”和“诚”实际上是两种密不可分的心理状态。

如上所说,“忠”,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是这样一种心理过程:人反观、体验并反思自己心中最内在、最自然的东西(情感)的活动。

人要返观并持守自己的最自然最内在的本性或情感,即做到“忠”,是要克服困难、排除世俗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各种“杂念”的,或者说,“忠”首先要求人在情感上做到顺乎自然,真诚无欺,向内寻求。

所谓“顺乎自然,真诚无欺,向内寻求”就是“诚”。

只有当真正做到了“诚”,我们才能达到“忠”的情感状态。

“诚”是为了达到“忠”,能“忠”者,必然“诚”。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忠”与“诚”本原地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公正与诚实这两个词的含义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忠”之所以具有“诚实”的含义,是因为它与“诚”的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从其最本原的意义上讲,“忠”作为伦理原则的最基本的含义主要是“无私而公正不偏”。

总之,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忠”最本原的含义只有一个,即“公正无私”。

孔子对“忠”的理解与上面对“忠”的含义的阐述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

在《论语》中,“忠”字共出现18次,其中单独成词使用10次,与别的字合用成词8次。

但不管忠怎样出现或与什么词连用,其基本的伦理含义只有两种。

其一是“公正无私或尽心尽力”,如“行之以忠”(《颜渊》),“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等。

其二是“真诚”或“诚实”,如“忠焉,能勿诲乎”(《宪问》),“与人忠”(《子路》),“臣事君以忠”(《八佾》)等。

另外,“忠”还与其他词合用构成新词,如“忠信”(共6见)、“忠告”(1见),其中“忠”也是“诚实”的意思。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忠”,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心理学上的意义,它指回归并执守自己本原性的德性心理——天赋的“道德本心”;其二,伦理学的意义,它主要指人们行为的“公正无私”的原则。

在《论语》中,孔子主要是在伦理学的意义上使用“忠”这一概念的。

二、“忠恕之道”中“忠”和“恕”的关系在对“忠”和“恕”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以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分析被孔子称为“一以贯之”之道的“忠恕”中“忠”和“恕”的关系问题。

对于孔子“忠恕之道”中“忠”和“恕”的关系及其伦理含义,理论界向来有多种看法,而且一直不能统一。

有的人认为,在这里,“忠”仅仅是“恕”的一个陪衬,本身并无实质意义;有的人认为,“忠”在意义上只是“恕”的重复;也有的人认为,“忠”是与“恕”密切相关但却具有本身特有伦理意蕴的概念。

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是真正符合孔子本意的合理的观点呢?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尝试着从心理学和伦理学两个意义层面分析一下“忠”和“恕”所可能具有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不管“忠”还是“恕”,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某种内在的道德心理,一是作为指导实践的道德原则。

所以,要搞清连用中的“忠”和“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分析。

首先,从心理层面看。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或过程,“忠”是指“回归并执守自己最内在最自然的情感或本性”。

所以,就“忠”本身而言,它并不指某种确定的、具体的情感,而主要是指种心理或情感的纯粹自然状态。

当人处于这种内在最自然的心理状态时,它是与天地的道德本性相一致的,所以,在这一基础上萌生出来的情感就是德性的情感。

所以,“忠”的心理状态可以被认为是德性情感萌发的源泉,只要我们能使心灵居于这种状态,遇事就有相应的德性情感产生,从而就能在这种德性情感的推动下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而“恕”作为一种心理概念,则是一种确定的德性情感——同情心。

针对值得同情的人和事,人并不是必然会产生同情心的,“同情心”的产生必然有一个心理的前提。

从心理情感产生的因果关联看,这个心理前提只能是“忠”。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心境置于一种最内在、最自然的,符合人的道德本性的状态(即忠)时,我们才会对别人产生一种推己及人的同情之心。

所以,“忠”与“恕”,作为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或过程,具有一种产生和被产生的因果关联。

由此可知,“忠”和“恕”从心理到行为的发生顺序是这样的:当我们排除各种影响,回归自己最本原、最内在的心灵深处(即做到“忠”)时,就可以发现自己那天然的同情心,从而,在对待别人的方式上就应当实行“恕”的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