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合集下载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截至2015年9月)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截至2015年9月)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汇总2015-09-08 姜进举截至2015年9月,科技部一共批复了三批共计17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其中第一批36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5家。

其中海洋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下:1.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市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资委3.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第二批),长沙矿冶研究院,国资委4.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5.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6.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鞍钢集团公司,辽宁省7.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8.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国资委附件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名单(按拼音排序)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推荐部门1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2 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厅3 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4 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科技厅5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科技厅6 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7 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厅8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科技厅9 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科技厅10 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11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省科技厅12 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科技厅13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14 废旧塑料资源高效开发及高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15 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近代化学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7 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科技厅18 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铸造研究所辽宁省科技厅19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第一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 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科技厅21 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科技厅22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科技厅23 国家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科技厅24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鞍钢集团公司辽宁省科技厅25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26 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27 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厅28 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29 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委30 节能液压元件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31 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市科委32 抗感染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33 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34 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市科委35 空中交通管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6 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7 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科技厅38 矿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市科委39 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技厅40 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1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厅42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3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科技厅44 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45 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46 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科技厅47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厅48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9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0 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陕西省科技厅51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2 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53 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4 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55 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委56 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贵州省科技厅57 拖拉机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58 稀土永磁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技厅59 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60 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北京市科委61 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62 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63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厅64 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65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66 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省科技厅67 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科技厅68 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科技厅69 轧辊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厅70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技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71 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72 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省科技厅73 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科技厅74 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科技厅75 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标准物质一览表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标准物质一览表
2-
NO3 SO4 S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GSB 04-1785-2004 GSB 04-1786-2004 GSB 04-1787-2004 GSB 04-1788-2004 GSB 04-2831-2011 GSB 04-2832-2011 GSB 04-2833-2011 GSB 04-2834-2011 GSB 04-2835-2011 GSB 04-2836-2011 GSB 04-2837-2011(a) GSB 04-2837-2011(b) GSB 04-2838-2011 GSB 04-2839-2011 GSB 04-2840-2011 GNM-SN2H4-003-2013 GNM-SCODCR-004-2013
PO4

Rb NO3-N N Br
-
NO2NO2-N N2H4 COD
析,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AAS(原子吸收光谱)分析,IC(离子色谱)
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标准溶液产品报价表---------------2.单元素标准溶液(质量浓度:1000µ g/ml ) 介质及浓度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5 mol/L HCl (1.5摩尔/升盐酸) H2O(水)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5 mol/L HNO3 and tr. HCl (1.5摩尔/升 硝酸和痕量盐酸) 1.5 mol/L HNO3 (1.5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H2O(含K )(水,含钾离子) H2O(含K+)(水,含钾离子) H2O(含K )(水,含钾离子) 1.0 mol/L HCl (1.0摩尔/升盐酸) 1.0 mol/L HCl (1.0摩尔/升盐酸) H2O,水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and tr. HF (1.0摩尔/升硝酸和痕量氢氟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and tr. HF (1.0摩尔/升硝酸和痕量氢氟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2.0 mol/L HCl (2.0摩尔/升盐酸) H2O,水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H2O(水) H2O(水) 1.0 mol/L HF(1.0摩尔/升氢氟酸) 1.0 mol/L HNO3 (1.0摩尔/升硝酸) H2O(水)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致力于新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该实验室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平台,为新金属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金属合金材料、金属表面工程、金属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等领域。

在新型金属合金材料方面,实验室团队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以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装备等领域对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需求。

在金属表面工程领域,实验室团队致力于研究金属表面的改性技术,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耐蚀、耐高温等性能,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金属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方面,实验室团队拥有先进的材料测试设备,能够对新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实验室团队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新型金属材料领域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成果。

实验室团队还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为我国新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深入开展新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提高材料性能,拓展材料应用领域,助力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

同时,实验室将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在新金属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秉承“团结、创新、务实、奋进”的精神,不断探索前沿科学问题,为新金属材料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色冶金八大院

有色冶金八大院
全院设有 16 个职能部门,10 个研究所,一个工程设计院,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和一个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全院现有一支素质高,人才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和一批知名的专家。截止到 2002 年底
全院在职职工 2263 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博士生导师 5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 9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 83 人。在现职科技人员中有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130 人、高级工程师 175 人,工程师 229 人,其中博士 23 人、硕士 145 人。该院研 究生部具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wiki]机械设计[/wiki]及理 论等 5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设置涵盖了有色金属工业多个学科。目前拥有兼职博士 生导师 6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30 余人,该院导师队伍实力强大。 总计培养硕士生 116 名,通过高校招生或合作培养博士生 30 名。全院现有离退休职工 1808 人,其中离休人员 116 人
院本部占地面积 25 万平方米,产业基地二部位于北京通州区,占地面积 29 万平方米。 现有员工近 2000 人,博士、硕士 300 余名。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稀土冶金与材料、稀有 及贵金属材料、粉末冶金与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有色金属加工、选矿冶金、能源及环 境材料、超导材料、分析测试、设备研制及自动化、科技信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国家 有色金属行业开发基地、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 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有色金 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设在该院。建院以来共开展了 6500 多项课题研究,获科研成果 4000 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 800 多项,国家专利近 300 余项。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有研总 院已建设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广、综合实力强、具有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和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 力的综合性研究院。

铝合金板式散热器真空钎焊的影响因素分析

铝合金板式散热器真空钎焊的影响因素分析
器 泄漏 情况 , 标注 出泄 漏点 。
低 。为了保证钎料流满接头间隙, 特别是当间隙为零 或为压配合 时 , 焊件钎焊 面应予 以粗化 。但是 , 太粗
2 nl l n。
散 热器 的生 产 工艺 流 程 : 料一 酸碱 洗一 散 热件 备
组装一真空炉高温钎焊一 整形一 氩弧焊接导 流板一
收稿 日期 :084 1 2 0 -.3
氩 弧 焊接导 流 板 : 导流 板 焊 接 在 散 热 器 的两端 大 封条 部位 。
维普资讯
4 0 a 出炉 。 o = I
铝质板式散热器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 主要 由大封 条、 小封条、3 44复合板 ( 隔板 ) 外翅片、 、 内翅片、 侧板
和导 流片组成 。 12 生产 工 艺流 程 .
散 热 片整形 : 由于钎 焊 后 散 热 片 产生 一 定 量 的变
形, 采用加外 力 整形 方法 进 行 矫平 , 使其 不 平度 ≤
一 一
因进行 了系统分析 , 出生产 中应注意的环节 , 指 为提 高散热器一次磅压合格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 并在工程
实践 中取得 了 良好 效 果 。
层内翅片一 一片复合板一 一层外翅 片一两端放
真空炉 钎焊 : 空钎 焊 炉 一 般 采 用 三 段加 热保 温 真
大封 条一最 顶层 复 合板一 侧 板 。 工艺 ( 2 , 图 ) 即预抽 真空 一 第 一 段预 热 定 温 40— 2 0 45
1 散热 器 的结 构 及 其 生产 工 艺流 程
1 1 散热器 的结 构 .
a, I 保温 6 8 i = O一 Om n 一第 二段 蓄能定温 50— 7 = 6 5 5a , I
保温4 6 i O一 o n m 一第三段钎焊定温 6 2 6 9a , 0 — 0 = 保温 I

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

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

简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总院)创建于1952年11月,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国家首批百家创新型企业。

在半导体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冶金、材料制备加工、分析测试等领域拥有1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目前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项目。

建院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00余项,授权专利和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500余项。

先后为“两弹一星”、“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和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国防军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有研总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组建了若干高技术产业化公司,并在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稀土材料、有色金属粉末、特种有色金属加工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冶金装备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

2011年,有研总院实现收入67.5亿元,利润总额7.5亿元。

有研总院现有从业人员约3400人。

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名,国家特聘专家和百千万人才10名。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等学科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面向未来,有研总院将秉承战略引领至上、创新发展至先、客户服务至诚、员工培育至善的使命,知崇礼卑、止于至善,建一流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做百年有色科技服务先锋,努力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转制后阶段(1999年至今)1999年7月1日起,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改制,有研总院转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

2000年1月26日,有研总院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为企业法人。

转制以来,全院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紧密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研基地和高科技实体的目标,坚持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道路,逐步形成了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内贸外贸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的发展格局。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全面介绍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全面介绍

18
矿冶总院 BGRIMM
吉林油田井下配液站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水下爆破项目
19
矿冶总院 BGRIMM
我们的愿景
20
矿冶总院 BGRIMM
谢 谢!
21
冶金工程
----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大洋矿产资源冶金、金属循环利用、稀贵金属提取
环境工程
----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 、废气治理 、矿山生态恢复
油田工程
---- 植物胶、压裂液混配装置、压裂返排液处理及综合利用
矿冶装备开发与制造
----井下无轨设备、破磨设备、浮磁重选设备、过程检测仪表、冶金与环保设备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矿冶总院 BGRIMM
全院概况
1956年建院,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现直
属于国务院国资委 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规模最
大的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
全院员工38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 授级高工190人,高工164人,工程师278人;其
中博士和硕士430余人
工程设计与工程服务
----项目规划与咨询、可研、设计、采购和项目管理、工程和运营承包
9
矿冶总院 BGRIMM
国际业务
10
矿冶总院 BGRIMM
我们的客户
11
矿冶总院 BGRIMM
斯里兰卡水下爆破项目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水下爆破项目
12
矿冶总院 BGRIMM矿冶机电Fra bibliotek备13
矿冶总院 BGRIMM
8
矿冶总院 BGRIMM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工程与技术服务
矿山工程
----采矿方案研究、岩石力学研究、充填技术与材料、安全监测与灾害防治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重点试验室简介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是 2023 年国家科技部批准首批在我国大型工业性争论院所中试点组建的国家重点试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争论院——北京有色金属争论总院。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建设与进展的总体目标为:严密围绕国际上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领域前瞻性、前沿性技术的进展方向以及国内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行业对各种先进的、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所提出的重大需求,开展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的根底和应用根底性争论,结合高素养人才的培育、国际先进水平争论基地的建设、与大型骨干企业合作模式及成果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我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进展战略奠定技术理论根底。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的争论与学术领域包括:有色金属材料的非平衡制备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的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的先进固态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的模拟仿真与性能预报技术。

依据上述争论与学术领域布局,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目前下设四个争论室:非平衡制备技术与先进铝合金材料争论室,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与先进镁合金/铜合金材料争论室,固态加工技术与先进钛合金材料争论室,有色金属制备加工过程的模拟仿真与性能预报技术争论室,上述争论室由本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担当主任争论员。

同时,试验室还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色金属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指导并参与试验室的建设和争论工作。

以两院院士王淀佐先生为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先生为参谋、会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为国家重点试验室领域建设、科学争论、学术活动等进展学术指导。

联系:〔010〕82241161/62/63 :〔010〕82240096 E-mail:博士争论生导师介绍熊柏青,男,1963年诞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有色金属争论总院副院长、兼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试验室主任。

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7XXX系铝合金的发展

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7XXX系铝合金的发展
o f t h i c k s e c t i o n mo n o l i t h i c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mp o n e n t t o me e t t h e c u r r e n t a n d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v i a t i o n i n d u s t y ,a r n d i s a l — S O t h e f o c u s o f c u re n t a e r o s p a c e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l o v e r t h e w o r l d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r y a n d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d o me s t i c a n d f o r e i g n t h e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a n d s u mma iz r e d i t s
XI ON G Ba i q i n g,LI Xi wu,ZHAN G Yo n g a n,LI Zh i h u i ,W AN G Fe n g,LI U Ho ng we i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o n f e  ̄ o u s Me t a l s a n d P r o c e s s e s , G e n e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8 , C h i n a )

有色冶金八大院

有色冶金八大院
该院在北京地区设有院部、二部、三部和四部;在辽宁、福建、云南、山西和湖南省及 北京市有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在赞比亚设有赞比亚(BGRIMM)**有限责任公司(控 股企业)。以该院作为主发起人,组建了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准备 A 股股票上市发 行。此外还建立 8 个产权多元化的控股公司。该院的独资企业有北京钨钼材料厂、丹东冶金 [wiki]机械[/wiki]厂和铁岭选矿药剂厂。在福建石狮市设有设计分院。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我国一流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拥有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和良好的 科研条件,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冶金工业钎具质量检测 中心、国家冶金工业辅料矿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全国民用爆破器材产品检测中心的依托单
位。我院现有实验室 12500 平方米,中试车间 4 个,其中选矿中试车间是国内规模最大、 设施最完善的中试基地,管道输送中试车间和公斤级**试验用碉堡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专业 试验基地。良好的硬件支撑条件和勇于创新的研发能力,构筑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新材料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至 2006 年底,我院有在岗职工 3547 人,其中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导师 5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专家 17 人,教授级高工 54 人,有 109 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现有 4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 予点,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实力雄厚。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国家设计研究单
位之一。现有职工739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57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42人(含教授级高 工23人)、工程师195人。
本院原是以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厂及稀有金属冶炼、硬质合金等工矿企业的工程建设咨 询设计为主的综合设计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采矿、选矿、冶炼、硬质合金、机械、建筑、 结构、收尘制酸、环保、电气、仪表、通讯、给排水、水工、暖通、热能、总图、计算机、 技术经济、工程经济等37个技术专业,可从事工程建设咨询、工程建设设计、工程建设总承 包、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勘察、工程建设施工、环境评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房地产开 发等多种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地址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地址
地 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
邮政编码:430072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电 话:027-87647697
实验室主任:桂建芳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 址: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邮政编码:200031
依托单位:上海药物研究所
电 话:021-64718166
实验室主任:胡国渊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时建忠、陈章良 2004DA125184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赵鹏大 2004DA105193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刘经南、胡志红 2004DA105204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邮政编码:210095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电 话:025-4395526
实验室主任:张天真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邮政编码: 100094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韩兴国 2004DA173024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李明树 2004DA173035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谢和平 2004DA105044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朱崇实 2004DA105053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chinese.htm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邮政编码:200237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Ti-5Al-5Mo-5V-3Cr热处理工艺正交试验法优化

Ti-5Al-5Mo-5V-3Cr热处理工艺正交试验法优化
第2 2卷 增 刊 2 0 1 3年 1 1月 Fra bibliotek矿 冶
Vo 1 . 2 2,S u p p l
MI NI NG & M E TAL LURGY
No v e mb e r 2 Ol 3
文章编号 : 1 0 0 5 — 7 8 5 4 ( 2 0 1 3 ) S O 一 0 1 3 6 — 0 4
5 V 一 3 C r 试验 合金 强度 和塑 性 的影 响 , 试 验 因 素水 平
表 如 表 2所 示 。
表 2 正 交试 验 因素 及 水 平
过 调整 现有钛 合金 的成分 提高 钛合金 的强 度和 断裂
韧性 。 目前 , 具有 代表 性 的高 强高 韧 钛 合金 主要 有 型钛合 金 T i . 1 0 - 2 . 3和 B T 2 2 ¨ 等 。美 国和俄罗 斯 分 别最 新研制 的 T i me t a l 5 5 5合 金和 V S T 5 5 5 3 1 合 金 作 为 高强高 韧钛合 金在 大型构 件 中得到使 用 ¨ , 两 种 合金 是 以 T i 一 5 A 1 — 5 Mo 一 5 V 一 3 C r 合 金为 基础 合金 系 , 分别 添加 0 . 6 % 的铁 和 1 . 0 % 的锆 。为 提 高钛 合 金 的性 能 , 优化 T i 一 5 A 1 — 5 Mo 一 5 V 一 3 c r 合金 系 的热处 理 工 艺, 研 究热 处理 工艺对 该合金 系组 织和性 能 的影 响 。
基 金 项 目 :国家 国际 科 技 合 作专 项 项 目 ( 2 0 1 2 D F G 5 1 5 4 0 ) 作者简介 : 付艳艳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 从 事 钛 合 金 相 关 领 域 的 研

有色、冶金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

有色、冶金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43.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4.
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45.
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6.
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7.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6.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7.
国家金属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8.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
9.
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10.
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11.
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18.
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19.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矿冶研究院
21.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5.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6.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7.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Al-4Cu-1.3Mg-0.9Si合金的析出强化行为

Al-4Cu-1.3Mg-0.9Si合金的析出强化行为
关键 词 : 1 uM —i 金 , 出强 化 , 观 组 织 , 学 性 能 A一 — gS 合 C 析 微 力 DO : . 99 ji n 10 — 5 .0 2 3 0 1 I 1 3 6 /.s . 0 55 3 2 1 . .0 0 s 0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 T 1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5 5 (0 2 0 -0 10 10 - 3 2 1 )30 0 -4 0
相、 盯相 等 ) 出 的热力 学 条 件 析 。为 此 , 研 究 本
解 减薄仪 制 取 , 电解 液 为 2% H O 5 N 的 甲醇 溶 液 , 温
度控制在 一 O~ 一 0 3 2 ℃之 间 , 为 1 2 V。 电压 5~ 0
在总结 前 人 的研究 基础 上 , 过优 化 C/ 通 u Mg比 , Mg S 比… 引, 计 了 A -C 一. MgO 9 i 金 , /i 设 I u 1 3 -. S 合 4 研究 了合 金 的时效 析 出行 为及其 力 学性 能 。
曾延琦 , 王 锋 , 熊柏青 , 张永安 , 李锡武 , 李 志辉 , 刘红伟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 总院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 国家重 点实验室 , 北京 10 8 ) 0 0 8 摘要 :通过硬度测试 、 差示 扫描量热法 ( S 分析 、 D C) 拉伸性能测试 和透 射电镜( E 微观组织观察 , T M) 研究 了 A-C - 1 u 4 13 -. S 合金 的析 出强化行为 。结果表 明 : .Mg 9 i 0 合金具有较 强 的析 出强 化能力 ; 合金 在 10~20{下 时效 , 时效 6 2 ̄ 2 随
温度 的升高 , 合金 的时效 响应速率 加快 , 时效峰值硬度有 所下 降 ; 合金 在 10C时效态 时 , 主要析 出相为 s相 , 9 ̄ 其 在

21883685

21883685
示为 C u和 P; R X D检 测 结 果 显 示 P和 F e以 F3 eP
实验 材料厚 度 为 3 5m 的 C 9 ( u2 3F. . m 14 C . .5e
0 0 P 0 1 n 热轧 板坯 。 .3 . .Z )
12 试 验设备 及试 验过 程 .
S-1 X4 0型箱式 电阻退 火炉 , W30 . WD 20电子
中, 晶粒较细小 , 固溶也较充分。 抗拉强度及 电导
率较高 , 固溶温度选择 80o 比较合理。 5 C
图 2为 固溶温 度 8 0o 5 C,保温 2 0和 6 n的 0mi
1 买 验
1 1 实 验用材 .
S M照片。由图 2 E 可知 , 在固溶态合金 中, 都存在 着加工组织 ,晶粒 内可 以看 到位错组 织。不 同的 是 : 2 a 中存在少量 的粒状突起物 ( D 图 () E S扫描显
* 通讯联系人 ( - al iriig 6 ao .o .a E m i:l uqn6 @yh ocr c ) u n
维普资讯
2 5 2




3卷 O
金的抗拉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 随温度升高 , 合金 的 强度降低 。 因为温度越高 , 越利 于晶粒长大 , 这对
谱仪 , IM S O ES P 0电导率测试仪等 。 S A C P M 1 G 铸锭
经热轧成为厚度为 3 5 m的板坯 , ,m 固溶处理后冷
轧 , 轧分 两步 进行 ,时效前 进 行 第 一次 冷 轧 ,轧 冷
突起物 , 明在此 固溶 条件 下合金元素 已经溶入 说
铜基体 中。
关键词: 铜合金; 引线框架; 固溶; 时效 ; 1 C9 4合金

211035234_卢进委员:以人民为中心是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211035234_卢进委员:以人民为中心是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52中国有色金属在我国许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国家级实验室,肩负着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这些研发平台运行如何?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发展如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无止境,创新无边界。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加速重塑,对中央企业国家级研发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国家研发平台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基础性、高精尖科研设备,但这些设备所服务的科研活动往往具有研究周期长、短期经济回报差的特点,高额折旧摊销负担导致很多研发平台在硬件建设方面不敢投、不能投、不想投。

”赵晓晨告诉记者,由于担心背负高额折旧摊销负担,企业研发平台关键研发设备等资产升级迭代缓慢,研发设施条件水平与国外优秀机构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赵晓晨建议以纳入新序列中央企业国家级研发平台为试点,研究出台中央企业国家级研发平台资产单独列支等政策,推动打造高水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此外,还可将相关资产折旧摊销成本在利润构成中单列,并对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如经济增加值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等给予特殊考虑,减轻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压力、缓解企业中长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压力,让研发团队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工作,避免“负重前行”。

在谈到中国有研发展时,赵晓晨说,过去的70年,是中国有研坚决听党指挥、全面服务国家大局的70年。

从成立初期牵头攻克全部64种有色金属的分离制备工艺,奠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基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党中央号召,成建制输送多名科技人员和多台套大型设备仪器,组建、援建新中国第一批有色-稀有金属企业和科研院所;从1978年改革开放坚决落实党中央“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逐步由单一科研机构向兼攻科研、生产和经营的综合实体转变;到新世纪转制为中央直属科技企业后,不断探索市场化改革发展道路,实现科技与产业协调发展,树立转制科研院所的样板标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改制为有限公司为契机,彻底迈入建设价值型高科技企业集团的新阶段。

Cr

Cr
崔雪飞 1, 米绪军 2, 惠松骁 2, 魏衍广 1, 罗 峥 1, 陶海明 1
( 1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粉末冶金及特种材料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8 8 ; 2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 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0 8 8 )
摘要:对 T i 5 Mo 5 V 3 A l x C r ( x = 1 . 0 ,3 . 0 ,5 . 0 ,7 . 0 ,9 . 0 ) 系五种合金分别在 β单相区和( ) 两相区固溶水淬处 α+β 理后, 并在同一温度时效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合金的时效强度随着 C r 含 量 的 增 加 而 逐 渐 降 低。 通过扫描电镜 S E M及 X R D等分析测试手段, 详细分析了五 种 合 金 在 各 种 热 处 理 状 态 下 的 相 构 成、 相 含 量、 尺寸形 貌等微观因素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显 示 T i 5 Mo 5 V 3 A l x C r 系合金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由于时效过程 中析出的 α 尺 寸 密 切 相 关, 而α r s 相造成的。合金强化效应的大小则与 α s 相析出的数量、 s相 的 析 出 机 制 主 要 由 C 元素在合金系中的含量所决定。 关键词:T i 5 Mo 5 V 3 A l x C r 合金; C r 含量; 时效强化 α s 相; d o i : 1 0 1 1 8 6 8 / j i s s n 1 0 0 5 5 0 5 3 2 0 1 5 3 0 0 7
2 0 1 5年 第 3期
第3 5卷 5- 4 2页第3
航 空 材 料 学 报
J O U R N A LO FA E R O N A U T I C A LMA T E R I A L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简介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首批在我国大型工业性研究院所中试点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紧密围绕国际上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领域前瞻性、前沿性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行业对各种先进的、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所提出的重大需求,开展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性研究,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大型骨干企业合作模式及成果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我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技术理论基础。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学术领域包括:有色金属材料的非平衡制备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的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的先进固态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的模拟仿真与性能预报技术。

根据上述研究与学术领域布局,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下设四个研究室:非平衡制备技术与先进铝合金材料研究室,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与先进镁合金/铜合金材料研究室,固态加工技术与先进钛合金材料研究室,有色金属制备加工过程的模拟仿真与性能预报技术研究室,上述研究室由本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担任主任研究员。

同时,实验室还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色金属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指导并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以两院院士王淀佐先生为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先生为顾问、会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建设、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进行学术指导。

联系电话:(010)82241161/62/63 传真:(010)82240096 E-mail:cmpskl@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熊柏青,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兼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十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专家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快速凝固非平衡制备技术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包括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课题、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防军工配套研究计划课题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项目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

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

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1)航空航天用先进铝合金材料;(2)快速凝固非平衡制备技术;(3)外场作用下的控制凝固制备技术;(4)微电子器件封装用低膨胀材料;(5)微晶及纳米晶轻金属结构材料。

米绪军,男,1967年出生,大学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专业、后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特殊功能材料及制备加工技术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包括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课题、国防军工配套研究计划课题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00余万元。

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9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1)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及其应用;(2)航空航天用结构钛合金材料及先进固态加工技术;(3)高性能变形镁合金材料及制备加工技术;(4)稀有金属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及制备技术。

谢水生,男,1944年出生, 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兼压力加工学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理事兼半固态加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材料专业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半固态科学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期刊编委,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燕山大学、南方冶金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包括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等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00余万元。

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四等奖多项、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1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五部;组织《铝加工技术实用手册》编写,参加“有色金属手册”、“中国材料百料全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手册”的编写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金属塑性加工理论及工艺研究;(2)数值模拟技术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3)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及其应用;(4)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铜合金材料。

高兆祖,男,194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专业毕业,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

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钛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主任,中国继续教育工程协会理事,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专业组评委,《粉末冶金技术》、《稀有金属》、《中国钼业》等期刊编委,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备加工技术的研究,目前正在共同主持包括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研究课题、国防军工配套研究计划课题等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00余万元。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主要研究方向:(1)航空航天用结构钛合金材料;(2)有色金属特殊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3)先进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备技术;(4)机敏材料与智能结构。

张奎,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压力加工专业,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镁业分会特聘理事,《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编委会委员,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计划“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制备加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包括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课题、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防军工配套研究计划课题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00余万元。

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在“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水平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合著《镁基轻质合金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1)高性能变形镁合金材料;(2)有色金属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3)半固态加工与先进近净成型技术及其应用。

人才招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进站工作人员招收计划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后进站工作人员3~5名。

硕士研究生基本待遇:享受800元/月助学金,统一安排住研究生宿舍。

博士研究生基本待遇:享受1100元/月助学金,统一安排住研究生宿舍。

博士后进站工作人员基本待遇:享受2500元/月助学金,统一安排住博士后公寓(两室单元房)。

对工作成绩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进站工作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在每年年终给予不同等级的一次性奖学金奖励。

正式研究人员招聘计划2005~2006年度,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拟从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海外归来博士中招聘正式研究人员6—8名。

招聘条件:国内设有材料专业的重点大学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期间从事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以上,年龄不超过40岁。

基本待遇条件:Ø参加工作时的起步基本工资:博士毕业人员3500元/月,博士后出站人员3800元/月,海归博士4000元/月;Ø租房补贴:在未购买相关经济适用住房以前,由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租房补贴——博士毕业人员1000元/月,博士后出站人员1200元/月,海归博士1500元/月;Ø奖金、劳动卫生、社会保险、带薪休假(7~16日/年)等政策按照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相关条例执行;基本工作条件:Ø博士毕业人员参加工作时的起步职称为工程师,工作满2年可直接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博士后出站人员、海归博士参加工作时的起步职称为高级工程师,正式证书将根据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职称评定时间在参加工作的一年内授予。

Ø博士后出站人员、海外归来博士在1年内提供成为国家级课题负责人的机会;博士毕业人员2—3年内提供成为国家级课题负责人的机会。

工作考核政策:按照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政策执行。

依托单位概况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院。

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克了64种有色金属元素的分离提取技术,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体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70年代,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累计输出了1700名技术人员、4200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了包括902厂(现在的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905厂(现在的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906厂(现在的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739厂(现在的峨眉半导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740厂(现在的洛阳硅单晶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在内的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我国完整的稀有金属工业体系的全面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建院50多年以来,总计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6000多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00多项、拥有国家专利300多项,为“两弹一星”、“核潜艇”、“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总计提供了数百种关键的先进有色金属金属材料,向有色金属全行业总计提供了上千项实用化的工程技术成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