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赡养父母问题讨论
80后我们该如何尽孝
曾莹坦 言,但她 同时面露难色,“ 对 方也是 时深深 l 不念着 山东 老 家的 一 一 亩三分 地 。 这么想的,所以有时候难免有些僵持 。 ”
上网… ‘ 支持单身父母 再婚”……这 是全国
刘大妈的儿子晓峰从北京 的一所名牌 大 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 、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
有曾莹这样困惑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曾 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前两年 布的新版 “ 二 十四孝”行动标准。一石激起
经 ,8 0 后 都 是 父母 掌 心 的 宝 ,如 今 8 0后 也 在家里资助下货款买 了一套小两聘。事业有 干层浪 ,有关如何孝顺父母的 问题再次引起 陆续步入而立之年 ,开 始担负起赡养父 母, 成 ,还在北京买 房 ,无论在刘大妈的眼里 人们 热议 。
生儿育女 的重任。 因为 8 0后大多是独生子 还是在父老 乡亲看来,晓峰都是老家人的骄
S o c i e t y社 会
8 0 后我们该 如何尽孝
和国
立 之年 的 8 0 后 们 ,又 该如 何尽 孝 呢?
■文/ 时 晓冉
“ 孝道”是中华民族 世代相传 的传统美 间大概 只有 2 4小时。假设 父母 今年 5 5岁, 德,是 中华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它维 能长寿活到 8 5 岁 ,以后 3 0年在 他们身边的 系着家庭的每一个成 员,进而凝 聚整个社会 时间 也不 超过 7 2 0 小时, 只 有短 短 的一 个 月 ! 古语云 : “ 父 母在 ,不远游。 ”然而,随 作、求学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必然选 文化 中最底 线的 “ 奉养”成了越来越难做到 的事 。 虽然现代通讯手段可以变天涯为咫尺 , 网络视 频通话 可以把天涯游 子瞬 问带 到 眼
目前 ,国内已有部分城市规定 ,凡是子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报告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联系方式:调查地点:指导老师: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报告一、前言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维权护老俨然成为了新世纪的一个广泛性的社会问题。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农村人口约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80%。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一)调查缘由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民族传统。
其中的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
当今社会,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义务,它更是一种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无论是儿子或是女儿,都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否则不仅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且还会受到法律上的制裁。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曾经对1990年以来的102起赡养纠纷案件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尤其是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条件的改善更是寸步难行。
鉴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更充分地认识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现状,调研者特做本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目的从本次调查的地点和调查的对象上看,出于目前对本次社会调查的认知和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状况;2、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3、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现状;4、农村老年人与家人子女间的关系情况;5、农村老年人对我国目前在老年人生活保障措施方面的了解。
(三)调查经过本次社会调查主要是在7月20—7月21日进行。
7月20日主要是对本次调查课题在乡里以知识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7月21日主要是对乡里的群众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其间也有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式采用问询群众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整理各种信息,得出研究结论。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思考 ppt课件
社会问卷调查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
此次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客户端进行。查与(思考 数据准 确率有待考证)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城市老人赡养状况调查问与思考 卷表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①男 ②女 2、出生年月:_______年________月 3、存活子女数量:______男_______女 4、文化程度: ①小学以下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中专 ⑤大专及以上 5、60岁以前职业: ①干部 ②工人 ③知识分子 ④农民 ⑤个体 ⑥无业 ⑦其他 6、您目前生活来源(可选3):__________ 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选一个)____ ①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 ②个人积蓄 ③子女供养 ④劳动所得(兼职 ) ⑤ 社会救济(享受低保) ⑥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7、您的月经济收入为:________ ①500元以下 ②500—999元 ③1000—1499元 ④1500—1999元 ⑤ 2000—2499元 ⑥2500—299元 ⑦3000—4999元 ⑧5000元以上
家同
+ 住 ④与女儿一家同住 ⑤其他 B养老院 C护理中心
+ 10、您现在的身体情况怎么样:
+ ①非常好 ②比较好 ③一般 ④不太好 ⑤很不好
+ 11、您是否患有以下疾病(可选3):______________
+ ①冠心病 ②心脏病 ③高血压 ④风湿病 ⑤脑血栓 ⑥糖尿病 ⑦其他
+ 12、您个人在买菜烧饭等日常生活方面是否能自理:
护理院里专业人员 ⑨其他________
17、您觉得周围邻里关系怎样:
①很密切经常联系互相帮忙 ②一般联系会打招呼问好 ③只是认识联系很 少 ④互
• 2、“四、二、一”家庭,有心无力。使照料需求 与照料供给方面矛盾尖锐。
民法典关于老年人赡养问题的演讲稿
民法典关于老年人赡养问题的演讲稿关于赡养老人的演讲稿:赡养老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的观点是赡养老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
在这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精神赡养,简单来说就是要关注老年人心理上或精神。
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使老年人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所以我认为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加重要。
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为什么认为赡养老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
首先我支持我国将重视物质赡养转向为重视精神赡养。
《宪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不仅仅对老人有物质赡养,更要有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的义务,照料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照顾老人的特殊需求。
其实,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规定,比如他们用量化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
层层方面都表明了国家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视。
其次我认为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容易让老年人满足,当今社会随着物价的高速上涨,但是人均收入低于1000的占64%,很多子女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提供不了父母富裕的生活。
但其实老人自己可以过清贫生活,却不能忍受漫长的对在外孩子的思念。
他们最想摸到的不是儿女寄来的汇款单,而是子女的手和脸庞。
最后我认为精神赡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极其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统计过,儿女们常回家看看父母,拉拉家常,陪父母散散心,可以减少父母得老年痴呆。
据调查显示有70%老人经常产生害怕,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99年春晚上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唱出了千千万万孤独老人是心声和盼望:对方辩友刚才所说的物质生活赡养他们固然重要,但儿女们更要从精神生活赡养他们。
众所周知我国在1989年把重阳节正式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就是希望儿女们常回家看看父母。
在座的各位可以想像平时安静的家里老人只身的背影,是何等的孤独,何等的寂寞。
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
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子女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是一项重要而且需要认真对待的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妥善安排和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子女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关爱关怀父母父母是我们的恩人,他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关心、教育和支持。
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我们的照顾时,我们应该以同样的关爱和关怀来回报他们。
子女们应该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每周定期打电话或亲自拜访,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二、尊重父母的意愿当父母步入退休年龄,养老问题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子女们应该尊重父母对于养老的意愿和希望,并与他们沟通、商量。
父母可以选择继续在家中居住,也可以选择入住养老院。
子女们应该倾听父母的想法,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经济支持与安排一方面,子女们应该为父母的养老问题做好经济准备。
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可以考虑为父母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积累养老基金,以便将来支付养老费用。
另一方面,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子女们也应该给予父母经济支持,确保他们在养老阶段有足够的经济来源。
四、合理安排生活细节子女们在照顾父母的养老问题时,也应该根据父母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生活细节。
比如,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和营养;定期陪伴父母进行户外活动,增加锻炼和交流机会。
同时,子女们也应该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提供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升级。
五、寻求专业帮助在处理父母的养老问题中,子女们有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和挑战。
此时,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比如,可以咨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士,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培训,提高自己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六、家庭共担责任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子女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项家庭的共同责任。
应该与兄弟姐妹共同商议并分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赡养费支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赡养费支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赡养费的支付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赡养费是指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支出,旨在保障被赡养人的生活需求。
然而,在实践中,赡养费支付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例如支付金额不合理、支付方式不明确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赡养费支付金额不合理赡养费支付金额不合理,是赡养费支付过程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导致支付方付出过多的经济负担,或是被赡养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解决方案一:确立公正合理的支付标准为避免支付金额不合理的问题,制定公正合理的支付标准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可以参考收入水平、生活成本和地域差异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支付标准。
同时,建议将标准金额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既可保障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不至于给支付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压力。
问题二:赡养费支付方式不明确赡养费支付方式不明确,容易导致支付方和被赡养人在支付过程中出现纠纷或不便利的情况。
解决方案二:明确支付方式和支付频率为解决赡养费支付方式不明确的问题,建议明确规定支付方式和支付频率。
例如,可以约定通过银行转账或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进行赡养费支付,并规定支付频率为每月或每季度。
这样既确保了支付方便利快捷地进行支付,也能让被赡养人及时获得赡养费。
问题三:赡养费支付拖欠问题赡养费支付拖欠问题较为普遍,这给受赡养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解决方案三:加强监管与法律保障为解决赡养费支付拖欠问题,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赡养费支付监管机制,确保支付方及时足额地履行支付义务。
同时,完善法律制度,明确赡养费的支付义务和追偿机制,为被赡养人提供法律保障。
问题四:赡养费支付证明难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赡养费支付方难以提供相应的支付证明,这给支付方和被赡养人都带来了不便。
解决方案四:建立支付证明系统为解决赡养费支付证明难的问题,建议建立一个赡养费支付证明系统。
子女不赡养父母的例子 -回复
子女不赡养父母的例子-回复标题: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案例分析及解决途径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然而,尽管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却仍然存在,其中就包括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的问题。
这不仅违背了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子女不赡养父母的例子”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一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二、案例描述张老夫妇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大儿子在国外工作,二儿子在国内上班,女儿已经出嫁。
由于年事已高,两位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需要人照顾。
但三个孩子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无奈之下,张老夫妇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三、案例分析1.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如果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父母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案例解读:在这个案例中,张老夫妇的三个子女都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
他们以各种借口推脱责任,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传统道德观念。
四、解决途径1. 法律途径:当子女拒绝赡养父母时,父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决,强制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2. 社区介入:社区也可以在解决子女不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发挥作用。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解等方式,帮助父母和子女达成共识,解决赡养问题。
3. 宣传教育: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子女不赡养父母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更多的年轻人明白赡养老人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五、结论子女不赡养父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既违反了法律,也违背了道德。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法律途径、社区介入和宣传教育等。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让老年人能够在晚年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
社会话题:中国超9成_quot_80后_quot_无法赡养父母?(整理精校版)
社会话题:中国超9成_quot_80后_quot_无法赡养
父母?
素材汇编
0821 1752
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一位参加工作5年的80后对记者说,“尽管已经参加工作很长时间,但是消费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积蓄,目前根本无法赡养父母。
”随后,记者又相继采访了多个80后,在受访群体中,99%都确定自己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
此外,一位已为人父母的50后对记者说到,对80后无法赡养50后表示十分的理解,并且表示并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赡养自己,他们更加希望帮助子女的生活过的好一些。
80后赡养的困难
据调查显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以下简称《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421”问题。
这意味着,80后在赡养老人
问题负担逐步加重。
80后家长的落后思想
80后家长的落后思想
父母思想落后无法沟通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吃过苦受过罪,没有经历过困难生活的历练,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只想索取,不懂感恩,只想享受,不愿付出。
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别大,代沟深,三观不和,老年人嫌弃年轻人,懒惰自私没有上进心,不懂事,不懂得尊重父母。
子女嫌弃父母唠叨无用,大道理太多。
双方找不到切合点,彼此看着不顺眼,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成了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二、父母思想太落后无法沟通怎么办
尽量顺从他们,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之间存在分歧也是情有可原。
以往的可能面对父母亲不一样的看法会毫不犹豫地争执,但是如今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会尽量顺从父母亲并且做到多沟通,这样才能够打开彼此的心扉。
最后也要看是因为什么了,分情况的。
一些事情可以沟通,心平气和,一点点将话题引上去,看他们的反应。
如果沟通不了,就先停止沟通,冷静冷静,过段时间再试试。
赡养纠纷案心得体会
赡养纠纷案心得体会在参与和了解了一系列赡养纠纷案件后,我内心深受触动,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避风港。
然而,当赡养问题演变成纠纷,这份温暖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看到了父母的无奈与悲伤,也看到了子女们的冷漠与推脱。
其中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体孱弱,生活无法自理,却被子女们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无人愿意承担赡养的责任。
老人年轻时含辛茹苦地将子女们养大,供他们读书,为他们成家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可当他年老需要照顾时,却得不到子女们应有的关怀和照顾。
子女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理由和借口,有的说工作太忙,有的说经济压力大,有的甚至直接表示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看着老人那孤独无助的眼神,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这些纠纷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道德观念的缺失。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将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抛之脑后,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方便,全然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次,是法律意识的淡薄。
很多人并不清楚赡养义务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规定,认为只要不虐待父母就不算违法。
他们不知道,不提供生活费用、不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等行为,同样是违反法律的。
再者,社会压力的增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工作的竞争、经济的压力等诸多问题,这使得一些人在面对赡养责任时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这绝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赡养纠纷的发生,不仅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它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一个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的社会,又如何能实现和谐与发展呢?为了减少这类纠纷的发生,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道德教育,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良好品德。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赡养纠纷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关系也日益复杂。
赡养纠纷作为家庭矛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涉及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经济、情感等多方面关系。
在处理赡养纠纷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责任与担当。
以下是我对赡养纠纷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家庭关系的重要性赡养纠纷的根源在于家庭关系的破裂。
在现实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代沟、经济压力、子女个人价值观等因素。
然而,无论原因如何,家庭关系始终是解决赡养纠纷的关键。
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子女关心、照顾父母,使赡养纠纷得以化解。
1. 沟通是关键。
子女与父母之间要经常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增进相互理解。
在沟通中,要注重倾听,尊重父母的意见,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
2. 爱心是纽带。
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父母,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使家庭关系更加紧密。
3. 责任是担当。
子女要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认识到赡养父母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遇到赡养纠纷时,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二、法律的作用在赡养纠纷中,法律是维护家庭关系、保障父母权益的重要手段。
我国《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对赡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处理赡养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1. 依法维权。
子女在遇到赡养纠纷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途径解决问题。
2. 尊重法律。
子女在处理赡养纠纷时,要尊重法律的规定,遵守法律程序。
在法律面前,平等对待父母,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3. 责任意识。
子女要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认识到赡养父母是自己的法定义务。
在法律框架内,履行赡养责任,不得逃避。
三、道德的引导赡养纠纷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道德问题。
在处理赡养纠纷时,道德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承美德。
子女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关心、照顾父母,传承家庭美德。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报告
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 据。
02
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报 告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 • 赡养问题的社会影响 • 国内外赡养问题的解决经验 • 对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 化,老年人占比逐渐增加,家庭赡养 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赡养需求多样化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老年人对 赡养需求存在差异,需要关注和满足 。
传统家庭赡养功能弱化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一代面 临的压力增大,传统家庭赡养功能受 到挑战。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人家庭 赡养现状及问题。
探讨有效的家庭赡养 模式和政策建议。
分析影响家庭赡养的 因素及原因。
研究意义
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 幸福感。
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
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赡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年人赡养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首先,经济供养是一个重要方面。
部分老年人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特别是那些没有退休金或养老金较少的老年人,他们在医疗、生活费用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有的子女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还有一些子女虽然有能力,但却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导致老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其次,生活照料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子女或他人的照顾。
然而,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外出打工等原因,无法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
一些老年人不得不独自生活,面临着诸多不便,如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日常活动都变得十分困难。
即使有些子女能够提供一定的照料,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难以满足老人的特殊需求。
再者,精神慰藉的缺失同样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子女与老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在情感上感到孤独和失落。
一些子女认为给老人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就足够了,却忽略了老人内心对于亲情、关爱和交流的渴望。
长期的精神空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成功的赡养案例。
比如,在一些家庭中,子女们会定期轮流陪伴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他们会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与老人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还有一些家庭会共同商量制定合理的赡养计划,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确保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为了解决老年人赡养问题,我们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加大对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力度。
同时,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进行教育和处罚。
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人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组织志愿者定期看望孤寡老人,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农村80后拿什么赡养父母?
同 ,仍然 远远大于对农村 的认 同。他 们很渴望
农村老人 除了 “ 新农合 ”,生大病住 医院
从文化结构来讲 ,农村8 后大 多文化层次 O
在 城里 生活,所 以把钱攥 得更 紧;他们 在城里 生活就要 买房 ,成 了房奴 之后,哪里还 有钱赡 养老 人?他们 如今在城里 “ 漂” ,孩子还 得家
钱 ,有钱赡养老人。另一个方面,就是老人抚养
要由家庭抚养逐渐转 向社会抚养,即由家庭责任 主体过渡到 国家或社会责任 主体。 当 养老保险制 度覆盖到 中国的每一个老人 ,或许赡养老人就不 再成 为8 后家庭的负担和压力。E O
新西部 N W 瞄E T 0 0 E s 2 1 年第9 5 期 3
“0 9 5以上 8 #确 定 自 己无 法 赡养 父 0 母”。看 到这 一报道 的人,大 多心 里都会 暗吃
一
农村8后拿什么赡养父母? 0
口 文/ 巧 俊 洪
当然 是 农 村 8 后 。 O
惊 。这个 “ 0 9 g以上 ” , 无 疑 包 括 了农 村 8 O
后 ,而且农村8 后赡养 父母要 比城 市8 后压力 O O
其 实, “ 新知青” 的困境不惟独存在于郑
州,也不局限于河南,在 中国其他省市也或多或 少 地存在。对 于 “ 蚁居”城 市的农村大 学生 而 言,留在城 市是他们 矢志不渝的梦想。 当这个梦 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不得不回归当初逃离的农村
条跨越 式的发 展道路 在 过去 的3 多年 里,人 0
们 最为关切 的是城市 的现代 化 ,其次才是城 镇 的城市化 ,最后才是 农村 的城镇化 。但 由于农
时,却发现农村也不能很好地接纳他们。于是 ,
他 们便 成 了游走在城 市和农村 之间 的 “ 缘群 边
“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摘要:家庭教育是影响子女发展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80后”作为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步入爸爸妈妈的行列,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因此,“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80后父母” 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教育管理“80后”作为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步入爸爸妈妈的行列,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80后父母”与老一辈父母在教养方式的理念和方法上,既有传承和延续好的传统,又有其独特的一套做法。
这些特点决定了“80后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既有优势又有不足。
一、“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泰州市海陵区四所小学随机收取75份问卷,通过对结果比对分析和访谈结果的梳理,笔者发现“80后父母”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及家庭成员的情况对教养方式的影响最大。
现具体分析如下:1.文化程度对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的影响。
“80后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对家庭教养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80后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家长情感温暖维度均分为60.68、标准差为5.87;大专均分为56.5、标准差为8.82;中专及以下均分为55.79、标准差为7.9。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0.035,p<0.05。
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感温暖维度,文化水平越高,对子女的感性关怀分数越高,但是分值同时居高的包括对子女的拒绝值;一部分的父母本身文化程度高,因此对于子女的感性关怀更多,通过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还有一部分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一味地只是通过否认、惩罚及棍棒式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导致孩子出现忧郁、反抗等不健康的精神症状。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直接反映了她的受教育程度,当然这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影响之后效果又会直接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以下是对该问题的综合分析:一、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1.赡养方式:居家养老:是当前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尤其是70岁及以下的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根据湖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的调查,6069岁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高达91.21%。
机构养老:对于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或需要专业照顾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成为一种选择。
然而,由于市场上养老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及其家庭在选择时往往面临困难。
2.赡养责任:子女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当父母因年迈、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维持自身生活时,子女应支付赡养费并提供必要的照顾。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如建设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点、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
二、老年人家庭赡养面临的挑战1.经济压力: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子女在赡养老人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特别是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这一压力更为明显。
2.时间精力不足: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忙于工作、家庭和孩子教育等方面的事务,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
3.代际差异:由于年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和冲突。
4.服务质量问题:部分养老机构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老年人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服务。
三、改进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老年人家庭赡养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养老金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建设更多优质的养老机构等。
2.推动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老年人家庭赡养工作,如志愿者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陪伴、照顾等服务。
3.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推广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如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
关于农村老人赡养纠纷处理
关于农村⽼⼈赡养纠纷处理如今随着我国⽼龄化程度的加快,我国⽼年⼈⼝的急剧增多。
⼥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
农村⽼⼈的赡养问题,⽐城镇⽼⼈更加的艰难。
以下就是店铺⼩编为您编写的有关于“关于农村⽼⼈赡养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农村⽼⼈赡养纠纷处理随着我国⽼龄化程度的加快,我国⽼年⼈⼝的急剧增多。
现实⽣活中,⼦⼥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的赡养问题,⽐城镇⽼⼈更为艰难。
在农村,⽼年⼈⽣活条件较差,⽣活⽅式单调、⽣活来源单⼀,完全依赖⼦⼥的供养。
农村⽼⼈参加社会养⽼保险的极少。
我国《婚姻法》规定,⼦⼥都有赡养⽗母的义务。
赡养⽼⼈的义务应当包括经济上的供养、⽣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年⼈权益保障法》第⼗⼋条有明确规定:赡养⼈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它理由,拒绝履⾏赡养义务。
赡养⼈不履⾏赡养义务,⽼年⼈有要求赡养⼈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农村赡养纠纷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正常⽣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给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诸多的农村赡养纠纷案件呢?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外嫁⼥不赡养⽼⼈的错误认识。
《婚姻法》规定的⼦⼥都有赡养⽗母的义务。
⼦⼥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和⼥⼉,也包括养⼦⼥和继⼦⼥。
2、⽗母再婚后不赡养⽼⼈的错误认识。
在农村,很多⼦⼥不愿意⽼⼈再婚,甚⾄想⽅设法阻⽌⽼⼈再婚。
其实⽼⼈⽣活要求低,渴望精神上的抚慰,若在⽼年时能有⼣阳之恋,有⼈陪伴更利于⽼⼈的⾝⼼健康,作为⼦⼥更应当⽀持,⽽不是阻碍。
《婚姻法》三⼗条明确规定:⼦⼥应当尊重⽗母的婚姻权利,不得⼲涉⽗母再婚以及婚后的⽣活。
⼦⼥对⽗母的赡养义务,不因⽗母的婚姻关系变化⽽终⽌。
因此,⽗母是否再婚,不影响⼦⼥尽赡养义务。
3、分家不均不赡养⽼⼈的错误认识。
往往存在,⼦⼥认为⽗母偏⼼,家产分配不均,⽽不赡养⽼⼈。
赡养,是⼦⼥对⽗母必须履⾏的法定义务;分家产是分配家庭共同财产,是纯粹的财产关系。
赡养的心得体会
赡养的心得体会话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了中年。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逐渐理解并体会到了赡养的意义和重要性。
赡养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家庭的凝聚力。
在赡养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赡养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父母和年长者的生活。
他们曾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为我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庭、教导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成为今天的人。
而我们如今正值壮年,有能力也有责任回报他们。
照顾年长者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在晚年能够过上幸福和舒适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其次,赡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赡养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种亲情和爱的表达。
尽管父母年迈,身体或许不如从前,但他们的爱和关怀却始终没有改变。
而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用赡养的行动回报他们的爱。
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陪伴他们的日常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这些都是可以表达我们深深的爱意和亲情。
再次,赡养是家庭的凝聚力。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小天地,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而赡养的过程能够更加凝聚家庭的力量和情感。
在赡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共同的照顾和关爱,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家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可以让家庭更加团结和和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
此外,在赡养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应该真正关心和体贴年长者的感受。
年长者需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陪伴。
我们应该经常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情,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安慰。
其次,我们需要尊重和尊重年长者的自主权。
虽然我们是赡养者,但我们不应该过度地干预和控制他们的生活。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为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最后,我们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赡养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家庭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寻求社区的资源和帮助,例如托养机构、照料服务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赡养年长者。
赡养好父母:一个独生女如何给父母养老?
一个独生女如何给父母养老?我可能是比较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了——父母、爷爷奶奶都有工作,父母离异,父亲后面又重组家庭。
大概就是媒体上比较博眼球的,养老困难的“4-2--1结构”。
但我个人觉得媒体那些话不过是危言耸听,吸引关注,引发热议,顺便鼓励人生孩子带来人口红利而已,此处不多讨论,就说说我家的养老方式,说白了就是各顾各。
我们家的“光荣传统”,就是【各人先顾好各人,然后再管别人】,比如我爷爷奶奶都一直工作,退休后爷爷被高薪返聘,奶奶自己做了段时间小生意然后再家带孙子,有自己的住房,有不低的退休金和高于现行社保的住院报销比例,还有一大笔存款。
所以除了过节爸爸叔叔们象征性的给个红包买买东西,我爷爷奶奶一分钱不要儿女的。
前几年爷爷突然离世,奶奶还是坚持这样的传统。
我的父母和继母,一样都有自己的工作、房产,不多的积蓄,还都买了额外的商业医疗险,目前都已经退休,却都还在坚持在外面做其他工作,他们仨的目标竟然都是做到65岁再休息。
所以我完全没有养老负担。
我爸前几年得过一次大病,当时快退休了,单位就给休假住院,我继母负责照顾他。
为了不让我和爷爷奶奶担心(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硬是瞒了个密不透风。
只是中间有一次继母要去保险公司办理索赔,而我爸刚做完手术没几天得有人看着,才叫来叔叔帮忙陪了一个下午。
那次住院,我爸说医保+商保,最后个人几乎没有花钱,以后年纪大了,他们老两口就要坚持锻炼,努力做到生活可以自理,拉屎擦尿的事请护工。
【对我的要求,就是经常去看看他们就行,像我生活能力这么差的人,待在医院还不知道谁照顾谁】我觉得还是挺感动的。
因为家人都非常体恤我,不想给我添麻烦。
所以我的赡养计划非常简单,对于我的父母来说,钱不是最主要的,大概更需要的是陪伴:1. 每周去看望一次父母,帮他们买买东西2.等他们再老一点的时候,每年请两次家政大扫除(现在我给我奶奶是这么做的)3.有时间的时候带他们旅行出去玩(我爸超爱玩)4.教他们玩手机的时候不要着急……哈哈5.充分尊重我的继母。
赡养的心得体会
赡养的心得体会赡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
当我们的父母年龄渐长,身体逐渐虚弱,需要我们的照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赡养父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理解父母的需求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他们的需求。
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喜好等等,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比如,如果父母有高血压,我们就需要控制他们的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如果父母喜欢看电视,我们就可以为他们购买一台大屏幕电视,让他们更加舒适地观看节目。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父母的心理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失落等等,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
给予父母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由。
虽然我们是他们的子女,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比如,如果父母不想吃某种食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强迫他们吃下去;如果父母想要独自外出散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而不是过度担心和限制他们的行动。
同时,我们还需要给予父母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尊重。
在与父母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语气和表情,避免使用过于强硬或傲慢的语言,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爱。
给予父母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我们可以陪伴他们看电视、聊天、散步等等,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陪伴和关心。
同时,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为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父母提供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带他们去旅游、看电影、参加社交活动等等,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学会照顾自己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学会照顾自己。
赡养父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在昆明表示,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约1.69亿。
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
按照这个预测比例,按照中国现有人口来算,到2050年中国的60岁以上老年人将有4亿之多,到时绝对数量可能还会更多。
李宝库还表示,“421”(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大量出现,使赡养老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空巢老人”在各大城市平均比例已达30%以上,个别大中城市甚至已超过50%。
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且,需要关注的是,“421”的家庭模式在即将步入60岁以上的“50后”一代人身上将体现得更加明显。
在网络上,记者看到有一些专门由“50后”建设起来的讨论问题的论坛,有很多“50后”就在论坛热议自己这一代人的养老问题。
从大家的发言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人持有同一种观点:担心以后儿女**乏术,无法同时照顾4个老人。
就算儿女再孝顺,双方4个老人的压力压在2个人身上太重了,孩子就算有孝心,也做不了太多。
为此,他们都认为去养老院或者是托老所等地方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并希望政府可以考虑这种特殊情况,多发展一些有公益性质的养老机构。
中国自古就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说法,网上议论的大多是如何减轻子女的负担。
有一位叫做“只求开心就好”的网友就这样说道,我就是50后生人,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办法养老,就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吃住在一起,相互照顾,完全可以对付一般的小病小疼,这样就给儿女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孩子们已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累了,不要再累他们。
实在不行,也要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发帖人的想法让人不禁感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人喜欢团圆,曾经的“春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唱湿了多少老母亲的眼角。
尤其是对“50后”的这代即将步入60岁门槛的人来说,他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经历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开始执行。
大多数人膝下只有1-2个孩子。
他们现在不仅自己即将步入60岁,而且还处在社会老龄化的拐点上。
再加上各种政策和福利的不完善,他们的养老日后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问题。
老龄化加速发展我国目前不仅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发展速度快,已居全球首位,并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
仅在2000年2007年7年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预计,2053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开始进入缓慢减少阶段,但到2100年时仍将有3.5亿以上的老年人口。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
从人口结构上看,我国在2000年底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
但是,目前的各类老年人福利机构近4万个,床位数近160万张,也就是说,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只拥有不足9张床位。
造成这样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生育率急剧和大幅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是死亡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
这也是学界所公认的原因。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从而使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第一个原因不可否认的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大关系;同时,死亡率的下降也得益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疾病控制、卫生条件及生活质量快速提升。
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末急剧下降了生育率,控制了中青年人口数量的按比例增长。
因此从2009年开始,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还将持续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还将增长。
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有些人就担心政策将导致一些新的问题的产生,如人口的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多于女性、一对青年夫妇供养的老人会增加等。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实行一胎后,性别比例很快就失衡了;中国在1999年就出现老年化现象;养老金出现短缺现象;2004年时出现用工荒的问题;还有就业问题,事实并没有像当时实施计划生育时那样缓解就业压力,而是增加了就业压力。
目前的中国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且只有城市4000多万老人享受养老金,养老金缺口仍很大;过30年,中国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为3∶1;2050年中国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2∶1。
这样不断增大的比例意味着劳动力将逐步的减少,而劳动力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力,也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比如高度老龄化的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劳动力是增加的,有了辉煌,当时日本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社会问题都能在发展中解决,日本经济朝气蓬勃,很多社会问题在发展中被稀释了,经济也很稳定。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总劳动力减少,很多问题出来了,由于老年化的原因,导致了一些新的问题。
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日本新首相菅直人所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联系弱化了。
事实上,日本有不少上百岁的“空巢”老人失踪或者死亡是没有人知道的。
有学者针对上半年广东的“民工荒”表示,未来20年内,应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据预测,未来劳力缺口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经济社会下的老龄化问题老龄化本身可能并不能被称为是一种社会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抚养下一代的成本增加,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选择少生孩子。
人口年龄自然会趋向于高龄化。
再加上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人口结构很容易变为中老年人的比重不断增加。
就像曾经的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那样,人口的老龄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是迟早会出现在正在发展的中国。
可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却问题不断。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老年阶段。
由于他们中相当一些人生育时正好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晚年时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老年福利机构来养老。
数据统计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60个,床位26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1万人。
但是,按照国际上5%的老年人要利用机构养老的经验,中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现在缺口达540万张,是现有床位数的200%。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怕的缺口。
农村的问题更为严峻。
步入老龄化的人劳动力自然会受影响,由于农村不少劳动力都在往城市聚集,农村的老年人由谁来照顾,这个问题社会似乎都缺乏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亲情的慰藉方面。
就像日本孤独老人死了都没有人知道,中国虽说情况不至如此,但是防患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发生至关重要。
在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大、范围广的前提下,父母子女间的情感需求经常难以得到满足。
老龄化问题,有了资金保障,有了服务照料,前两者都可以通过政府、社会来解决,但是情感的慰藉,却只能由子女来完成。
这种情感需求无可替代。
但是在我国,家庭养老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子女就业谋生往往不在本地,照顾老人有诸多不便。
养老更多的要靠社会,但是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退出生产领域,不再直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消费活动并未停止,而且诸如医疗护理保健等费用可能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尽管有人说有国家财政兜底,但巨大的养老金空账,也将使国家财政解决乏力。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将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老龄化表明中国劳动力人口供给呈绝对减少趋势,将使得依靠增加劳动者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另外,老龄人口增多必将动用更多的储蓄,导致储蓄水平下降,投资减少,单纯消费增加,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潜力。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曾表示:过去对待老年人认为只要做到端吃端喝就是孝,积累的都是“人活七十古来稀”的经验。
现在平均寿命已经是70岁了,全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800万。
还用以前的老办法对付老人,是害了他们。
因为80来岁的老年人恰恰需要运动,不运动身体素质很快就会下降。
国家经验也是如此,我们原来有一套很丰富的经验,但是现在要搞公共服务,特别是老年服务,诸如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等。
我确实感到国家公共管理要转型,挑战很大,整体上没有经验,是现在养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养老还需多条腿走路城乡养老有差别;家庭赡养、自我赡养、社会赡养有差别。
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恐怕还得分别解决问题,各个击破。
王振耀认为,城市绝大部分老人都有退休金,工人一般是1000元左右,干部更高。
退休金覆盖意味着有三险,特别是有医疗保险。
城市在资金保障和体系覆盖上强于农村。
农村是8000-9000万60岁以上农民,除了新农合覆盖一些外,养老金方面还是差,新农保推进试点周期过长,难以全面覆盖,一些农村地区80岁以上老人生活相当困难。
传统理念是养儿防老、家庭赡养,缺乏很多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福利制度)。
目前情况是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在城市又没有受到正规城市人的基本福利,比如住房、医疗等。
另一方面,5000万留守儿童还得留给老年人照顾。
老年人承担了照料孙辈的责任,负担比城市老人要重。
现实制度安排无形中转嫁了负担。
“城市繁荣是由70、80岁农村老人肩上扛着的”。
如何改变家庭赡养、自我赡养的格局?已经有了新农保,但试点进度太慢,10年时间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
当务之急,社会福利政策实行重大调整。
两大方面的格局需要形成。
一方面基本取得共识的是福利津贴制度,高龄津贴。
1800万80岁以上老人除了得到新农保和其他照料,还能享受高龄津贴,金额参照低保标准。
另一方面抓紧开展照料型服务,保健、医疗、日常生活、应急等,大量兴办托老所和养老院。
最保守统计,全国900多万老人失能,不能自理生活。
加上2000多万老人生活半自理,行为不方便,一共是3000多万人需要照料。
如此看来,养老问题应当主要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
从根本上讲,养老应当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子女起辅助作用。
比如养老金,应当由国家负责提供。
现在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开始得到解决了。
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在更大范围内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在3-5年普及。
养老金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最需要去发展,那就是养老设施、养老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问题。
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也要依靠社会资本的力量。
公益化和市场化并行应该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日本的专家就曾表示,无论是多发达、多富有的国家,都是靠公益性机构和私营收益性的企业共同来做这个养老产业的。
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差异很大。
对于富人来说,他可能希望硬件设施像酒店一样好,低端的养老院就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这个群体有能力也愿意用购买的方式享受高品质的养老生活,这就是客观市场的存在,而私立的养老院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获得正常收益,这就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