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作者: ————————————————————————————————日期:

?

中药鉴定学总结,推荐文档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 2015-10-16 00:00 这是 2014 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 11 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 11 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部分

中药鉴定学部分: 1、掌握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1.1定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就是鉴定和研究重要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1.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发掘整理祖国药学;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鉴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1.3中药鉴定的依据: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即:两级药品标准)。其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1.4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等方法。 1.5中药鉴定的取样要求:药材取样是指选取供检定用的药材样品。 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作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检定用样品,原则如下:①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样;③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①一般药材100~500g。②粉末状药材

25g。③贵重药材5~10g。④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如药材的个体较大时,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分别抽取。 将所取样品混合拌匀,即为总样品。对个体较小的药材,应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字,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分;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至最后剩余的量足够完成所有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个体大的药材,可用其他适当方法取平均样品,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 2、掌握中药鉴定的发展历史和重要草本著作: 中药鉴定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积累了医药知识和经验,并学会用感官来识别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矿物等,从而鉴别出哪些可供药用,逐渐形成了“药”的感性知识。在无文字时代,这些药物知识凭借师承口传丰富起来,它是本草学的萌芽。在文字产生以后,就有了关于药物的记载,后经不断积累、发展,编出了本草著作。从秦、汉到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主要的本草著作有: 《神农本草经》 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 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汉代本草代表作。本书载药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 学术价值:(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 (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3)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载药达七百三十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

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我校在省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认真完成《科学素质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我校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促进科技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按照《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各系部按要求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提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督查并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 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平台的作用。根据我市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我校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充分发挥学院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平台,组织广大师生投身科学素质提高活动。 二、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响力2013年1月,中医系2010级中药班51名学生到安国进行《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以及《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实地见习,此次见习虽然

时间短,但同学们收获颇丰,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看、触摸、闻、口尝掌握上百种中药的性状、功效、应用以及原植物的形态特征。 此次活动为中医系举办第三届暑期药用动植物调查活动,月,6年2014. 响应“河北省大学生主题活动”的号召而举办,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在校所学《中药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次活动大多数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收到的报告较之去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还有同学自己动手采集植物,制作标本。 2014年10月,中医系副主任张立新,针推教研室教师杨翠秒参加了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大型义诊活动。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热烈欢迎。 2014年11月,中医系中药(营养)教研室组织2013级医学营养班全体学生于11月13日上午赴君乐宝工业园区进行了见习教学活动,本次见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及了解本专业工作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专业讲授课程教师的参加,也让老师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所授课程的实际运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5年6月,中医系举行了第三届经络腧穴识记大赛。以比赛形式进行经络腧穴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事实证明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浓厚,结果很令人满意。 2016年11月,我校小水滴爱心联盟社团在图文中心九楼活动室举行

中药鉴定学重点1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显微化学反应: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4.理化鉴别:利用中药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即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木栓环带,通常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如黄芩的老根中央可见木栓环。有的根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几个束,如甘松根。 5.内涵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裹的次生韧皮部。这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产生的异常构造。在某段时间,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生长韧皮部,但其后又恢复正常生长,致使次生韧皮部被包裹在次生木质部中。如黄芩,华山参,沉香 6.内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内侧的初生韧皮部。 7.次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表皮死亡脱落,栓内层的数列细胞中有的比较发达。 8.后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9两面叶:常为一至数列长柱形的细胞栅栏组织,一般分布在上表皮下方,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有栅栏组织或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层不清晰,形成等面叶。 11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表皮细胞数) 12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13.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4.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由异型维管束形成的暗红色星芒状小点,排列成环,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星状射出。 15.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由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6.罗盘纹:商陆根横切面的多轮环状凸起的花纹,木部隆起,是由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17.过桥:黄连根茎上的长而光滑,形如茎秆的节间。 18.铁线纹:人参根上紧密深陷的横状环纹。 19.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20.枣核艼:人参的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21.狮子盘头:某些根茎类药材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膨大突起,状如狮子头,如党参,三七。 22.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23.马牙嘴:炉贝外面2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较瘦尖,开口。 24.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较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25.红小辫:天麻顶端残留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细长皱缩似瓣状。 26.鹦哥嘴:冬麻顶端留有的红棕色干枯芽孢,因头尖色为红棕色似鹦哥之喙而得名。 27.圆底盘:天麻底端圆脐形瘢痕,为母麻脱落的疤痕。 28.蛤蟆皮:天麻表面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形似蛤蟆的外皮。 29. 车轮纹: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中药鉴定学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别有关的规定;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以及12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储存养护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6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原则;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O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考试内容】 一、总论 1.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2.掌握《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如精确度、药材取样法、杂质检查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等。 3.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1)来源鉴定掌握中药来源鉴定的步骤、方法及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药用部位,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2)性状鉴定掌握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特点、步骤及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显微鉴定掌握中药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试剂选用,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鉴别。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鉴定学整理

中药鉴定学 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发重要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即“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2、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3、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4、星点:是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较大,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5、云锦花纹:是指何首乌的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异型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6、鸡爪黄连:是指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习称“鸡爪黄连”。 7、过桥:是指味连根茎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8、芦头:是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或茎基,习称“芦头”。 9、芦碗:是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 10、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11、鲜地黄:是指地黄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12、生地黄:将鲜地黄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3、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14、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抱月:是指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的松贝。 16、鹦哥嘴:天麻顶端有红棕色之深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 17、冬麻:是指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的天麻。 18、春麻:是指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的天麻。 19、发汗:是指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20、桂通(官桂):是指剥取栽培5~6年生幼肉桂树的干皮和粗枝皮、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21、企边桂:是指剥取十年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22、板桂:是指剥取老年肉桂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23、绢状茸毛:是指马钱子表面密被的,呈灰棕色或灰绿色,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的茸毛。 24、间隙腺毛:是指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 25、铁皮枫斗:是指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除去杂质,减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成弹簧状,烘干而成,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26、铁皮石斛:是指将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而成的药材。 27、二杠、大挺、门庄:花鹿茸的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28、条痕色:是指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画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选择题:

中药鉴定复习最终版汇总

2012中药学中药鉴定总结 第一篇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材: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药材”,包括个子货,饮片。 2、饮片:中药材经过净选、切制、炮制等过程后达到质量标准,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3、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 加工方法,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 品法规定的药物。 4、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 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 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6、总样品:将所有抽取的样品混匀即为总样品。 7、平均样品:最终抽取的供检验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1/3供复 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的1/3即为平均样品。 8、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色 度检查-白术) 9、起霜: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时间长能析出白毛状结晶称为起霜。 10、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成粉末的现象,称为“风化” 11、自燃:富含油脂、过量水分、或易吸湿回潮的药材,大量成垛堆置,内部产生的热量扩散不出,使局部高 热炭化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12、对抗同贮: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中药放在一起保存,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藏方法。 13、气调养护:即气调贮藏,通过充氮或二氧化碳的方式使氧气的含量降至2%以下,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 从而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的贮藏方式,称为“气调养护”。 二、知识点 1、中药鉴定学的含义: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 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 法,探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 (鉴定什么?—品种真伪、质量优劣;目的—制定标准,使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传统经验、现代理论和技术;引申含义—寻找和扩大新的资源) 2、中药鉴定的任务: ①、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最根本的);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③、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④、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⑴同名异物:贯众 ⑵同物异名:人参 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 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 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 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 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 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 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

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10、个别药材: 11、采收:槐花在花蕾期采收的芦丁含量最高28%;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的甘草甜素最高%。 12、采收原则: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含有毒成分的药材以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 13、植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⑴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⑵皮类:春末夏初采收。杜仲、黄柏采用“环状剥皮技术”(环剥)。 ⑶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⑷花类:I、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II、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 III、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笔记——考试重点

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 双单 外表有木栓层无木栓层或薄 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 V.B . 环状排列散布 髓中央具髓中央无髓 狗脊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细辛 大黄 何首乌 牛膝 商陆 银柴胡 太子参 【来源】毛茛科乌头干燥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加工品——附子 【性状】 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而麻舌 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白芍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为“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略煮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性状】味微苦,酸。

赤芍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味微苦、酸涩 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云连” 【性状】 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鸡爪黄连”;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防己 延胡索 板蓝根 苦参 山豆根 北豆根 甘草 黄芪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称“金井玉栏”;显“菊花心”;气微,生豆腥气弄,味微甜。注:黄芪(色深)和甘草(色浅) 远志 【性状】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甘草水煮)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园参”:栽培品 ◆“林下山参”、“籽海”:播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热生长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关药”

【性状】1.上部或全体有疏浅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须根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2.根茎(芦头)具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地】云南东部(滇七) ;广西西部的田东、田阳等县(田七) 【采收】主根称“三七”,剪下的芦头、侧根、细根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表面灰黄色(铜皮)或灰褐色(铁皮),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后回甜。 白芷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散生)或近方形(纵生) 南沙参 【来源】桔梗科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 【性状】体轻,质松泡 龙胆 【产地】东北,“关龙胆” 【性状】味甚苦 百前 【性状】质脆,断面中空,称“鹅管百前” 紫草 【产地】新疆、内蒙古

中药鉴定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部分总结 药材检测方法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大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何首乌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 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超过0.15%; 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白芍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芍药苷的不得少于0.80%; 黄连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的不得少于3.6%; 防己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于80℃干燥4小时,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 板蓝根浸出物(热浸法)本品45%乙醇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25.0%; 苦参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甘草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甘草酸的不得少于2.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黄芪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浸出物(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人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红参中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西洋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 三七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 升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柴胡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龙胆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龙胆苦苷Rb1不得少于1.0%; 紫草分光光度法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黄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药材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饮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地黄浸出物(冷浸法)本品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桔jie梗重量法测定药材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 饮片含总皂苷不得少于5.5%; 党参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4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55.0%;木香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酯不得少于0.60%; 石菖蒲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百部浸出物(热浸法)水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麦冬浸出物(冷浸法)本品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天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沉香浸出物(热浸法)本品含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中药鉴定学部分

(中药鉴定学部分)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 第 1 题含钟乳体的药材是() A.大青叶 B.穿心莲 C.薄荷D.广藿香 E.麻黄 【正确答案】: B 第 2 题药材的总灰分是指() A.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 B.生理灰分和外来杂质C.酸不溶灰分D.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E.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 【正确答案】: B 第 3 题使药材加工后内部能变乌黑的成分是() A.树脂 B.挥发油C.糖类 D.环烯醚萜苷类 E.色素类【正确答案】: D 第 4 题青黛的主要成分,也是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有效成分为() A.靛蓝 B.靛玉红 C.靛棕D.靛黄 E.腺苷 【正确答案】: B 第 5 题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 A.秋、冬两季采收 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C.春末夏初采收D.果实成熟时采收 E.花完全盘开后采收 【正确答案】: C 第 6 题下列药材中既有草酸钙簇晶又有非腺毛的是() A.蓼大青叶 B.大青叶 C.牡丹皮 D.广藿香E.细辛 【正确答案】: A

第 7 题含木脂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材是() A.葶苈子 B.木瓜 C.五味子D.山楂 E.苦杏仁 【正确答案】: C 第 8 题药典规定蓼大青叶含靛蓝不得少于() A.0.50% B.0.80% C.1.50% D.0.05% E.0.080% 【正确答案】: A 第 9 题制做解离组织制片时,硝铬酸法适合于()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 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 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D.叶类、花类样品 E.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 【正确答案】: E 第 10 题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 A.100~105℃ B.250~350℃ C.300~400℃ D.400~500℃E.500~600℃ 【正确答案】: E (中药鉴定学部分)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48题。 25~27 题共用以下备选答案。 A.贝壳 B.干燥分泌物 C.角D.除去内脏的干燥体E.病理产物 第 25 题蛤蚧的药用部位是() 【正确答案】: D 动物类中药按药用部位入药的情况分为:动物的干燥整体、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动物的某一部分、生理产物、病理产物或某一部分的加工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2015-10-16 00:00 这就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与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与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重点自己

中药鉴定学重点自己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总论部分 基本定义(中药鉴定学) 五大任务 发展简史(《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资源分布(道地药材:名词解释) 采收方法,特殊加工(发汗) 鉴定依据(三级标准),采样原则 五大鉴定法,性状鉴定术语(如:角质)各论部分 根和根茎类名词术语: 铁线纹、珍珠点、芦头、芦碗 过桥 狮子盘头 蚯蚓头 网状纹理 连珠状 钉角 铜皮铁骨狮子头 鹦哥嘴、肚脐疤、老姜皮 怀中抱月 形容折断面的: 菊花心 车轮纹 罗盘纹 云锦花纹 筋脉点 金井玉栏 朱砂点 其他: 药用部位 豆科:甘草、黄芪 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 伞形科: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伞形科根及根茎类药材共性 龙胆科:龙胆 茜草科:巴戟天 唇形科:丹参、黄芩 子实体:灵芝菌核:茯苓、猪苓 子座及幼虫尸体:冬虫夏草 动物的全体:蜈蚣、全蝎 动物体的一部分:哈蟆油(雌动物) 动物的分泌物:蟾酥、麝香 动物的排泄物:五灵脂、蚕沙 动物的病理产物:牛黄 对一些具有共同的性状特征的药材进行总结,如: 味极苦的药材 刻画显油痕的药材 断面有异型维管束的药材 断面可见层纹的药材 来源于硫化物的矿物类药材 …… 水试鉴别: 蟾酥:遇水后泛起白色的乳状液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没药:遇水研磨成黄棕色的乳状液,加硝酸后显紫色 熊胆:粉末放入水中,在水面上盘旋,呈黄线下沉,逐渐溶解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番红花:放入水中呈黄线下沉,柱头膨大呈喇叭状,三分支,内有一短裂缝(1.5-2mm),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火试鉴别: 降香:燃烧冒黑烟及油冒出,残渣为白色灰烬 沉香:燃烧冒浓烟,有黑色的油状物渗出,香气浓烈 血竭:少许置白纸上,在火上烘烤,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透视呈鲜艳红色;火烧可产生刺鼻烟气;应无松香气 蟾酥:取少许放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融成油状。; 青黛:燃烧可冒出紫红色烟雾

中药鉴定汇总

2015中药鉴定总结 第一部分药物科属总结(没有标记属名的,说明原植物和药名相同)1、药名和科名相同的药物: 2、同一科名下1个代表药物: 3、同一科名下2个代表药物:

4、同一科名下3个代表药物: 5、同一科名多种代表药物

6、藻、菌、地衣类: 第二部分入药部位 单子叶植物: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及。(根茎、块茎、鳞茎入药) 一、根及根茎类 1、根茎 双子叶植物:狗脊、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 单子叶植物: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2、根 双子叶植物: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

粉葛、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 3、根及根茎 “皖西虎杖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细辛、人参、红参、三七、白前、白薇) 4、块根 “何太草块根,二冬百地金。” 双子叶植物: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川乌(母根) 单子叶植物:天冬、麦冬、山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5、块茎 “两天三泻胡半白”。 双子叶植物:延胡索、 单子叶植物: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 6、其他 绵马贯众(根茎和叶柄残基)、川乌(母根)、附子(子根的加工品)、川贝母(鳞茎)、浙贝母(鳞茎) 二、茎木类 1、木本植物藤茎:木通;大血藤;鸡血藤 2、茎枝:桂枝、桑枝、槲寄生;桑寄生;钩藤 3、茎刺:皂角刺 4、茎翅状附着物:鬼箭羽 5、茎髓部:通草、灯心草 6、草本植物茎藤:天仙藤 7、木类中药心材部分:沉香、苏木;降香; 三、皮类 1、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2、树皮: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 3、枝皮:厚朴(干皮、根皮和枝皮);秦皮(枝皮或干皮); 四、叶类 1、单叶:枇杷叶 2、复叶的小叶:番泻叶; 3、带有部分嫩枝:侧柏叶;紫苏叶(叶或带嫩枝) 五、花类 1、花蕾:辛夷;槐米;丁香;金银花(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款冬花; 2、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3、花序:款冬花 4、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5、柱头:西红花 6、雄蕊:莲须 7、花柱:玉米须 8、花粉粒:松花粉、蒲黄 六、果实及种子类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威灵仙 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 江苏:茅苍术薄荷 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重庆:黄连(味)青蒿丹皮枳(壳)实补骨脂使君子巴豆 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 甘肃:当归大黄 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 广西:蛤蚧钩藤肉桂金钱白花蛇 广东: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鸡血藤穿心莲 山东:阿胶金银花全蝎沙参 河南:菊花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红花 四大怀药:菊花牛膝地黄山药 浙八味: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四大西北药:当归、大黄、党参、甘草 关东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好 半夏天麻白芨; 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 鳞茎—百合川贝浙贝; 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火麻仁、柏子仁 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 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 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 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

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须蒸煮:地黄、太子参、附片、白芍、元胡、红参、黄精、玉竹、姜黄、郁金、莪术、知母、射干、天麻、白芨、天门冬、五倍子、桑螵蛸、黄芩、石斛、厚朴、 木瓜、百部、北沙参、杭菊、栀子、青翘、槟榔、全虫、鹿茸等 须阴干:肉桂、厚朴、辛夷、亳菊、细辛、茯苓、全蝎、番泻叶、牛黄、鹿茸、麝香、熊胆等 -根头部疣状突起的茎残迹;砂眼-凹陷的须根痕点。 白芷:疙瘩丁-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菊花心;蚯蚓头。 松贝:怀中抱月。 炉贝:虎皮斑。 天麻:鹦哥嘴;红小瓣;凹肚脐。 黄连:过桥。 防己、川木通:车轮纹。 党参:狮子盘头。 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 云木香:菱形网纹。 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黄芩:扭曲纵斜纹理。 三七:铜皮铁骨;骨肉分离。 赤芍: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地龙:白颈。 僵蚕:镜面胶口。 牛黄:乌金衣。挂甲、染甲、透甲。 羚羊角:通天眼、合把 何首乌:云锦花纹。 大黄:星点。 商陆:罗盘纹。 肉豆蔻:槟榔样纹理。 炉贝:虎皮斑。 红参:黄马褂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没药:遇水研磨成黄棕色乳状液。加硝酸后显紫色。 熊胆:粉末放入水中,在水面上盘旋,呈黄线下沉,逐渐溶解。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番红花:放入水中呈黄线下沉,柱头膨大呈喇叭状,三分支,内有一短裂缝(1.5-2mm), 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枸杞子、大黄、黄柏:然唾液成黄色。 玄参、地黄:染水成墨黑色。 秦皮:染水溶液呈黄绿色,在紫外光下呈天(碧)蓝色荧光。 苏木:染水成桃红色,加酸后显黄色,在加碱后,复显桃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