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需要智慧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心得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有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有感“信任和赞美对别人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至理名言。
王老师讲到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很大启发。
学生需要支持、鼓励、表扬,需要充分的心理享受。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与生具有赢得胜利的条件,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才能与先天限制。
他们皆可因自己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能力、有觉察能力和有创造能力的人——强者。
”但是,条件和可能性并不能确保每个学生成为强者,其间还存在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所受到的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爱学生要懂得赞美、信任和期待。
它是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学生获得老师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老师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老师的期待,以避免家长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正能量支持的连续性。
花开无声 师爱有痕----《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学习心得

花开无声师爱有痕----《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心得
认真观看了模块二的学习视频,本次学习主要围绕着教师职业道德中“热爱学生”这一方面内容,王老师对此进行了细致详尽的讲述,对于如何关爱学生,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落实具体行动,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与误区等等,看过之后,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有人说教师的奉献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
这些赞誉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可谓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想起了河南优秀教师李芳,李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
李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行动谱写了感人的赞歌。
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美好形象,用
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堂课。
从李芳老师身上,我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她用言和行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那就是爱,大爱。
“师爱无痕,花开无声”,它让我在这条路上快乐地走下去,为自己,更为了学生。
让我觉得时时有人在激励,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我们会从更多的平凡的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我们拥有充实的教师人生,我相信:当我们的生命走向尽头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痕迹,但我已飞过。
”。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体会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体会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体会听了王老师给我们上的职业素养课,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过程不是甘来苦尽却是苦尽甘来,正因如此,却非人人所能及。
天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每个人都在改变,“适者生存”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
当我们坐在这培训室里的时候,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这是在为自己而学不是在为学校也不是在为父母为朋友而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应如此。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所为,所以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思想从态度上去改变自已。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出发点是否正确,这也就好比为一座高楼筑基。
所以思想态度的改变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上边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态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了一颗进取之心却没有正确的人生导向,那无疑是人生的悲剧。
有人忙碌了一辈子,辛辛苦苦,直到两鬓斑白,仍然一无所成。
这就要求我们在梦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确定目标,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当中。
这就好比你去打出租车,上了车司机问你去哪里你却告诉他不知道去哪一样的道理。
一旦决定了目标,你就要学会承担。
《职业素养》告诉我们:要梦想,就得承担;既选择,就得承担;一旦决定,就得承担。
懂得知福和珍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并做得到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一点: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付出的积累,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所以,没有回报,叫正常;得到回报,就叫福气。
这就如人的生死,人生来就一无所有,那么后面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回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获得太少?我们要懂得真正的付出:力求回报的不叫付出;期待回报的也不叫付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手中握着一只小鸟问智者,他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命题,如果智者说是活的,小朋友就会无情地捏死这只小鸟;而一旦智者说它是死的,小朋友就会松开他的手。
这个故事在这里并不是要给我们分析逻辑学的两难命题问题,而是教育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活在当下。
最美的遇见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声》学习感悟

最美的遇见《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声》学习感悟我最美的遇见,大概就是遇见了这些可爱的孩子,遇见了许多有趣的朋友,遇见许多事情、遇见许多人,都在帮助我成长。
王老师的语言轻松幽默,虽是演讲,但却一点都不枯燥,让人共鸣、深思。
演讲前的三个小故事,每一个都给人无限力量,不断前进。
第一个小故事,“人生尽管是丰富多彩的,但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
”当所有事情都想要去做的时候,要会取舍,选择当下最重要的。
第二个小故事,王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感受最深刻。
“人生有很多无奈,当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和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去适应它,适应并不意味着屈服和投降,他是以退为进、等待机会、汲取力量、创造条件,你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强的能力去改变这种不合理。
”当下社会,我们会觉得一些事情不合理,就像质疑高考,但不否认高考制度是当下较为公平的制度了,在改革、在发展,与时俱进,经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才能总有更广阔的天地。
毕竟质疑是思考的前提,是改变的开始。
第三个小故事“最美的遇见”,孩子与父母的相遇是宇宙间最美的相遇。
因为父母,我们好像走到哪里都不怕,他们一直在身后。
如果说父母与孩子的相遇是宇宙间最美的遇见,那么学生与老师间的遇见就是最奇妙的缘份。
老师像妈妈,但老师并不是妈妈,我们的身份决定了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生中都是老师。
作为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恪守自己的底线。
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作为教师的底线。
不做超越底线的事情,严格要求自己,是自己的成长。
更是对学生负责。
相信这段奇妙的遇见,会产生美丽的火花,有不一样的体验。
作为老师的我热爱我的职业,甘为人梯,诲人不倦,不断成长的自己,才无愧于“老师”这一称呼。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学习体会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
素养学习体会
今天通过视频学习了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我边听边做笔记。
茞老师讲得非常有激情,课讲得很精彩,也很幽默,赢得了全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课程开始,茞老师讲了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茞老师经历过的教育案例,茞老师通过这些小故事启发学生,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但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学生阶段就要把学习搞好。
通过帮助高三的学生调整情绪,这个高三的孩子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这些小故事也告诉我们老师不仅是教书育人者,而且也是学生的心灵导师。
老师对学生不仅有爱,还要会爱。
然后茞老师从爱国守法,敬业奉献,阐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就要明白,当一个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要学法、守法、爱法、用法。
作为教师,敬业奉献是对教师的本质要求,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爱岗敬业。
热爱自己的岗位,崇敬自己的职业,甘为人梯,诲人不倦。
我也明白了“老师”的含义,“老师”就是总是师,一直是师,老师只有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方配老师这一称呼。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网络研修体会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网络研修体会王教授的第四讲开始了,忙完招生的事情赶快拿出手机认真聆听了《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之教师职业幸福。
王教授从育人、读书、创作三个方面来解说了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
因此,教师的幸福深深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
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
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灵动起来,学会快乐而优雅的追求幸福!
把读书学习当习惯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在读书中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专业素养,启迪人生智慧,观察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
读书能把人变得善良和聪明,书是男人的营养品,男人读书越读越“健康”;书是女人的化妆品,女人读书越读越“漂亮”。
精神上的残疾,性格上的缺陷,职业上的倦怠,人文素养上的差距,都可以通过读书而改变。
教师要读四类书:中华经典类、教育理论类、专业知识类、人文素养类。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品茗读书,不尽信书,常写秒悟,不亦快哉!。
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二)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
-----谈教师的职业素养学习感悟(二)
接着上次课程,王茞老师继续详细讲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讲解过程中,王茞老师发现有不注意听讲的教师,就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提醒、督促这些教师,大家相视一笑,课堂气氛着实烘托了不少,台下的教师也专心听讲了不少。
对于热爱学生这一块,王茞老师详解了不少。
从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到教师对学生的爱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都举例阐述,用罗塔尔效应进行了更为透彻的剖析。
接下来提出了热爱学生的要求:首先,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其次,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学生一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大众教育),正确对待差学生、正确对待冒犯顶撞自己的学生、正确不爱好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生,爱的前提是对象可爱,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需要教师给予爱的时候,不是学生不可爱,是我们没有发现爱的眼睛,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满天下,乐育英才,这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教师有十忌学生沐春风挑战式、挖苦式、告状式、预言式、比较式、结论式、孤立式、记账式、驱逐式、罢课式);最后,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序善诱(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热爱学生,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始,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经
常用鼓励的话语,鼓舞孩子,相信这样的学生会更加自信。
观《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讲座有感

观《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讲座有感最近,在多彩教师名苑的学习平台上推送了河师大王茝教授的讲座。
我也抽时间认真观看聆听了。
王教授首先十分幽默的介绍了自己和女儿的名字。
可以看出王教授喜欢创作,尤其是可以作诗,水平之高令人钦佩,让在坐教师称绝,用同学的名字作诗,而且是古体诗,寥寥数句,真情流淌,诗样人生,潇洒自如,令人向往。
王教授诠释了“老师”的意义。
在称呼某些不是老师的名人时,往往会叫他,某某老师,老师一词在称为中使用频繁。
老师的“老”,是何意?是“一直,总是”的意思,“师”是“师傅,垂范,师范”之意,老师就是”一直是,总是老师,一辈子都是师傅,在示范”。
明白了王教授这个解释之后,回忆一下自己的从教经历,配得上教师二字吗?我们是一直在做老师吗?在没有人时,我们也还是老师吗?我们要记住自己的职业。
一辈子都是。
一、热爱职业;;热爱学生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他自己就对教师职业有很高的热忱,自己的家庭就是标准的教师之家。
教师职业给他带来的幸福感很强。
然后他根据自己的从教经历给大家提出了教语有十忌,忌“挑战式,挖苦式,告状式,预言式,比较式,结论式,孤立式,记账式,驱逐式,罢课式”的语言,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够如沐春风,更好好学习。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其实我也经常吵学生,不知道是否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不好的影响,顿时想要好好地给他们道个歉,改正一下。
就像教授所说的那样,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教师给予爱的时候,要爱满天下,才能乐育英才。
二,随时充电热爱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王教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必读的书目,如:《诗经》,《论语》,《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鲁迅作品》,《毛泽东选集》。
这些书籍对我增进我们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有益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甚至要有一条大河才行。
所以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抽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学习心得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学习心得最近有幸聆听并学习了河南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王茝教授“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主题的视频讲座。
让我更加深刻得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如此重要,王教授从不同方面、不同历史人物对教师职业素养进行了阐述,紧紧围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爱国守法2、敬业奉献3、热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等以上6条作为讲座的主旨,绘声绘色的给大家展示了一名教师的立身之本。
王茝教授主要从事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他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幸福及教师职业认同三方面切入,以其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服人,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感人,并运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师德师风的真正含义。
他特别指出,所谓“老师”,就是“总是师、一直是师。
甘为人梯、诲人不倦者,方配‘老师’这一称呼。
”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对老师的意义的完美的诠释。
我很喜欢也很赞同教授的观点。
他强调,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幸福之处,体味其中无穷的乐趣,并提醒各位老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抛却功利,不忘初心;真心感受,忠实记录。
”教师的职业幸福包含三方面:1、育人的幸福2、读书的幸福3、创作的幸福。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读书的幸福)。
你也许会问了?读什么书会让人最幸福呢?王教授给我们推荐了这些名书:《诗经》、《论语》、《史记》、《鲁迅作品》、《毛泽东诗集》等。
并告诉我们读书诀窍: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我觉得这种方法在读书中使用效果会很不错。
一支粉笔一张嘴,两袖清风两卷书;三尺讲台三十年,四季耕耘四海春!王茝教授最后呼吁大家——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一个好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当一个好老师;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更美好,当一个好老师。
此次讲座是为了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鼓励各位老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
为进一步提升我们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水平奠定了基础。
《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五)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五)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也要学会文字记录,把在教育中的故事随时随地的写下来,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触景生情,抓住灵感,就像我们在听了王老师的讲座之后,一定要用文字去记录自己在王老师讲座中所迸发出来的不同思维。
教师的职业认同,王老师从教师的贡献、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苦乐三个方面讲解,而我对于教师的苦乐有着这样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本身就应该知道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我们应该明白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付出的是辛苦,得到的却是极大的快乐。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教书是因为爱智慧,而不是为赚钱”。
这是一句神圣而庄严的话,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含义。
在古希腊对教师也有着这样高的认识:“一个民族中最优秀的分子,才有资格做教师”。
所以,对于教育的热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一名好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当一个好老师!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更美好,当一个好老师!不论在任何时候,既然选择作为一名老师,那就当一位好老师吧!。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
在暑假休息之余,很有幸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跟着老师学习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个好的教师是可以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学生,并使其有所思,有所用。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好像人大了也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这是对于学习浅义的认知。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是一个持续性过程,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知识,能力,素养等各方面提高自己。
那么,书本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弥足珍贵,不断学习的资源。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专业的教育知识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同样要求对待,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作出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对于家长,我们更应该从他们的内心去考虑事情。
“师者人之范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更能从教师身上学习一种性情,这是教师的魅力所在,更是一名教师时时刻刻注意的地方。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干好工作进而作出成绩创造效益。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才能热爱学生。
假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休闲之余,教师能够利用这个时间段学习一些专业上的知识,了解一些其他教师的授课之道,是一名教师完善自己,努力进取的关键时刻。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
;;今天在家认真聆听了王茝教授的有关教师的职业幸福的讲座,王教授从育人的幸福、读书的幸福、创作的幸福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听完之后深受感触、受益颇多,特别是读书的幸福,王教授讲了很多,读书使人进步;读好书犹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进行谈话;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书如药也,可以医愚等等,王教授通过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告诫我们读书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知识分子,我们更应该读书,因为“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对于现在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而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反思自己这两年因为孩子小没人照看,除了教参读的书真是少之又少更别提创作的幸福了,我想这就是我在工作中时常焦虑的原因,从今天起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朝一名幸福的教师迈步!。
《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三)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反思(三)
但丁曾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
”因此,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聆听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第三次视频后,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了更深一步的学习。
王教授在本次视频中所讲到的为人师表,让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多的反思。
对于自己,更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让自己的学生能从自己的身上吸取优点,能做到让学生看着自己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行为意识。
弘一法师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名音乐教师,而他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不佩服和尊重他的,因为他在课上课下抱着一种谦卑的心,他对于自己,对于学生有着高度的责任,他尊重每一位学生,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行为更是对于他自己的一种尊重。
所以,学生是发自心底热爱他的,而这也恰恰是他对于学生热爱的体现。
另一个是终身学习,这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一个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而自己不去学习自身所需求的知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可以称的上是一种伤害。
教师要时刻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教育,那么他们从学生身上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进步的一大动力。
塑心者 皆创造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观后感

塑心者皆创造“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观后感临开学之处,逢初秋之时,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第五篇章。
主要讲得是创作的幸福。
而我恰恰处在不逃避幸福也寻找的幸福的时期,所以我对于创作这个两个字情有独钟。
我曾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如何用一句诗句去形容一个合格老师,他告诉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那个早已立上头的蜻蜓,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而我说是“接天莲藕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能够做那个绿叶,让学生别样红就是合格的老师。
”最后我们谁都没有用说服对方,也没有找出一句更好的诗句来形容,让我们两都心服口服,但是无论我们怎么争论,“尖尖角”也好,“别人红”也罢,我们都承认了教育是一种对心的塑造,然而塑造人的过程是一种幸福陪伴。
常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对于知识的讲解和传递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对一个人的教育,对一个心灵的塑造是一件需要不断求索的事情。
学识的积累只要是岁月沉淀中的用心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是道德修养却是需要大毅力的人才可以完成。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向来要求“德”育在第一位,所谓“行有余力则学文”,这就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不是简简单单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而是对人格的塑造。
故而在我们教师身上会看到很忙碌的身影,与时俱进的外出培训学习,锻造自我的教研学习,尽可能让自己多学习一点沟通学生心灵的办法,让自己保持着一个学习向上的状态,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学生,使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塑造人的过程,我们是充实和幸福的,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多了一份职业的认同感,有了一种不忘初心的责任感和一点送人玫瑰手里余香的幸福感。
就如一棵播散荫凉的树,看到躺在树下的孩子们对着斑驳的阳光傻笑,便觉得这个夏季的盛开没有被辜负。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唤醒的是孩子的心,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一次次唤醒就是一次次创造的过程,如此幸福的事情。
讲座《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学习心得

讲座《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心得王茝教授在他的讲座《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中讲到,女儿的名字叫王月亮。
给女儿起这个名字,他说原因有四个:一是自己的名字很多人不会读常念错,要让女儿的名字好认好记;二是女儿属兔,传说中月亮代表玉兔;三是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拥有花容月貌和幸福的人生;四是他爱人问他爱她有多深,正好是月亮代表他的心。
听王茝教授如此解释女儿的名字,禁不住佩服王教授的博学、幽默与情趣,他对夜空中月亮的喜爱和对女儿“月亮”的深爱,溢于言表。
月亮,在中国人的心中,早就超越了作为星球的意义,在不同的场景中,赋予了月亮丰富而特别的意义。
王教授所认为的月亮代表美好,我不完全认同。
从古至今,中国的许多文人墨客,对月亮情有独钟,多是借月亮之名,表达思念之情。
在《诗经》中,有如下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月下对爱人的思念。
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明月,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明月,引出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
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引出的是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
借月亮之名,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不再一一赘述。
同样的,在歌曲中,月亮也总是和思念如影相随,例如徐小凤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凤飞飞演唱的《月朦胧鸟朦胧》、张也演唱的《月亮走我也走》、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等。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歌曲中,月亮代表爱的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成为爱人们表白倾诉的经典。
月亮代表思念也好,代表深爱也罢,都是赋予月亮以美好的象征。
但是,世界是复杂的,人心是多变的,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意念不同,眼中的月亮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苏轼的千苦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将月亮的含义推向极致。
学习《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心的体会

学习《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心的体会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
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
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
要想拥有幸福,需自己去努力。
许多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丧失职业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过高的角色期待,从而导致了低成就感。
选择做人民教师,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凡心。
一是要安于平凡、甘于平凡。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当教师,就要有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要淡泊名利。
教师的工作性质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而是属于“群体”社会型工作,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因此,想升官发财的人不要当老师。
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学会知足常乐。
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改变他人,很难,唯有改变自己,学会知足常乐。
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降低不可能的要求和减少不合理的需要。
正确地看待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不过高评价;冷静地看待晋职评优、进修深造、奖金福利等资源,不过分要求;客观地看待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过度期待……知足常乐的教师常常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比如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比如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他们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能进行理性的妥协,能坚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能坚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他们会适时调整目标,会进行换位思考,会不断奖励自己;他们肯接受有缺陷有遗憾的人和事,不幻想完美主义和绝对公平,因而他们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拥有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网络研修体会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网络研修体会
当一名老师是幸福的。
在王教授的讲座中,他告诉我们,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育人的幸福、读书的幸福以及创作的幸福。
作为一名老师,“桃李满天下”应该是每位老师的心之所愿。
就像王茝教授在讲座中讲到的:一个女孩子说,她从小的愿望便是成为一名伟人,后来发现成为一名伟人比较困难,就希望自己的成为一名伟人的妻子。
后来发现这也比较难,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培养伟人。
每一位老师,不管工作多么辛苦,课时量多大,只要在校园里看到孩子的笑脸,或者已经毕业的孩子再重回校园看望自己,心里的幸福感都无语言表。
当老师还有一种幸福是读书的幸福。
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读自己喜欢的书,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然,最幸福的,应该就是创作的幸福了。
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心里所想写成文字记录下来,尤其是每年的教育博客大赛,老师们抒写着自己的所思感悟、说见所闻、看电影、电视的感悟,用文字记录生活,也是多么幸福!
教师,光辉的职业,也希望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幸福的人生。
《丹心育桃李 书香沁人生》学习感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学习感悟王教授的《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讲座这是第五次学习,每次得学习都给我们带来深深得启发。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耀眼的职业,每个人都应热爱且无私的奉献着。
从这几次的讲座中也让我感受到王教授对于工作的热爱。
尤其是谈自己的教学经历,更是叫人印象深刻,让人听着意犹未尽。
都说生活处处皆是教育,一点没错。
一点小事,都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才能捕捉孩子的行为,让教育体现的淋漓尽致。
幼儿教师接触的孩子为3—6岁学龄前儿童,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学习行为都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培养与锻炼。
有时一个老师要面对二三十个孩子,怎么样才能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呢?在这次的讲座中王教授就提到了随手记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察记录。
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能够较好的捕捉孩子的行为,同时也能作为资料向家长进行沟通。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点也不假。
尤其是对于我记性特别差的人,这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方法。
另外,幼教这行我们还有一个特别关心的话题,教师待遇。
幼儿教师的工作很辛苦,工资待遇更是很低。
家长总以为我们拿着高工资,享受着一年有两个假期多拿一个月的工资待遇,可谁知道我们背后付出的艰辛呢?天天加班至深夜,写文案,制作教具,有时孩子生病都无从顾及,可是我们依然清贫的工作着。
而最令人费解的是,现在家长们的文化水平都很高,反而对老师的要求更是苛刻,用高标准的眼光去看待我们。
让每天原本可以愉悦上班的心情,变成天天上班都要紧绷着弦,时刻怕出点意外,不好和家长解释,这仿佛失去了原本身为幼儿园教师的天性。
好在我们有一群快乐的小天使,他们能时刻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让我们每天跟打鸡血似的斗志昂扬的工作着。
也许这就是身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吧。
大家常说不忘初心,希望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那份初心,在工作与生活中,快乐着,幸福着。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 相逢是首歌,这歌是婉转的歌,一个下午的听讲,王茝老师从教师应具备各个方面职业素养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朴实而又深入浅出的阐述,在保持教师这根教育的最底线--教师法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引导我们用润物细无声的爱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 相逢是首歌,这歌是动听的。
有声情并茂的讲解,有诗情画意的优美诗篇,有随手拈来的经典警句,有自己生活的诗意感悟,一切的挥洒自如,无不透漏着王教授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对中华文化炽热的爱,每一次引导都熏染着在场的听众。
;; 相逢是首歌,这歌是力量的歌,从古今名著中吸取精华,成为真正的炎黄子孙,在职业生涯中遇见最美的自己,享受人生独有的幸福。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心》听后感
热爱的自己的职业,就是热爱孩子,无条件的爱,尤其是对后进生,顶撞过你的学生,不喜欢你所教学科的学生也可以一样尊重,有好的付出你的爱,尽管你也知道他可能对你不感冒,不会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可能收获是零。
要知道一个孩子不可爱的时候,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我们对学生要付出无私的大爱,让他们享受到爱的滋润,爱的阳光,在爱的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另外,对学生还要循循善诱,严而有度有方有恒,严格是必须的,但是要有限度,方法,恒心。
爱心加技巧才会更好。
技巧就是,避开事半功倍的`误区,而不是企图寻找事半功倍的误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两分收获便是痴心妄想。
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
教育学生时要刚柔相济,慈善中也要有威严,让学生在严格中感受到爱。
所以爱是一剂良药,他能愈合学生的心灵创口,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爱,需要智慧——《丹心育桃李,书香
沁人生》学习心得
在教师素养提升网络研修的第二次学习中,王教授的报告《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以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与我们探讨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
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记得以前在平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总是给孩子们集体上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才能过上好生活。
借着思想教育课的光芒,我就大肆的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包括早自习、午休时间、自习课时间等等,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取得进步,反而退步了,学生的上课状态也懒散了,思想不集中,搞小动作,作业也频繁出现不认真、糊弄事的态度。
这也是我认为孩子们越来越不听话、愈来愈不好管,也使自己觉得工作太累的念头。
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也曾经反思过自己,但是总找不到真正原因,总是把原因放在学生和家长方面,认为家长督促的不够,教育的不及时。
这次的学习,让我反思了很多:我的爱没有使学生感到快乐,反而是压力,他们每天在这种爱的压力下学习、生活,进而把这种消极的爱的压力反应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态度上。
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要带着情感上讲台。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
它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