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表面-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地球表面主要有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表面主要有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的。
2.【答题】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
【解答】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答题】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4.【答题】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赤道周长和半径。
【解答】地球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赤道半径约是6000千米。
5.【答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知识点。
【解答】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形态,我们发现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6.【答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拍摄。
【解答】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精确地、全景地描绘地球面貌,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7.【答题】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原海洋岛屿平原山地峡谷【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海洋、岛屿、平原、山地、峡谷。
8.【答题】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______,绿色表示______,黄色表示______,棕色表示______。
【答案】海洋平原丘陵高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表面。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知识点整理1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1、古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2、(“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学说,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3、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这种学说被称为(浑天说)。
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现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5、人站在海岸看远处的航船,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看到(船身);出港船只则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这是因为地球是(球形)的。
6、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者是(葡萄牙)的(麦哲伦),他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7、(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晰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8、2003年10月,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2005年10月,(“神舟6号”)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
9、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是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平方千米)。
10、(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
2、地球的表面1、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2、地球表面的形状各种各样,有(高原)、(山地)、(海洋与岛屿)、(平原)、(峡谷)等。
3、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形态,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白色)表示冰川,(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有发现“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到船身”这一现象,认识到地球是圆球形的。
3、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4、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5、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时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8、因为坚信地球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9、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10、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到了地球。
11、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过程大体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细致观察三个阶段。
12、地球的周长为40091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0067866平方千米。
13、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是增加了3.43岁。
14、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15、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突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我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满分100分得分:班级:姓名:座号: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选填6378,40091)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
5、火山是由于地下的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3、在地球内部,地幔最薄,地壳最厚。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三、选择题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A、湖泊B、大海C、山地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A、低B、高C、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根据火山喷发的情况,我认为地球内部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A. 温度高,有熔岩B. 较小的压力C. 大量的气体【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解答】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选B。
2.【答题】河道中的卵石主要是()搬运的。
A. 风力B. 流水C. 重力【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沉积现象。
沉积: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
【解答】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
选B。
3.【题文】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地表有影响?【答案】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结果。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解答】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4.【题文】地震之前有哪些预兆?遇到地震有哪些应急措施?【答案】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个体弱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干看到.2、(细菌、霉、病毒)基本上别同种类的微生物.3、第一具揭开微生物隐秘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二、咨询答:在日常日子中,在哪儿能够找到微生物?你能用啥样的办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点都能够找到微生物.能够用显微镜能够观看到微生物,也可经过肉眼发觉物体上的霉斑在渐渐扩大等.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个儿创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汲取养料,细菌生殖(速度非常快).3、利用霉菌能够(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二、咨询答:用哪些办法能够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胖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严寒、干燥)的条件下别容易发霉.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觉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二、咨询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3)严寒、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4)严寒、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5天后观看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填空: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别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觉了(细胞).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算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二、咨询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啥别同?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别规则,细胞之间界限别清.2、伤口化脓是如何回事?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泯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非常大的伤亡.“脓”算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以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曾提出了(天圆地点)的猜想.2、人们站在海边发觉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逝),然后(桅杆才消逝).3、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经过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依照(月食)景象分析以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5、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二、实验: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3)观看船进港,有啥发觉?发觉: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逝,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结论:地球是球形.2、地球的表面1、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要紧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海洋)、(岛屿)、(峡谷)、(山地)等.2、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蓝群)表示水,用(绿群)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XXX)表示冰川,用(黄群)表示山地沙漠.3、为了精确地描绘地球全貌,人们利用(航空拍摄)或者(卫星拍摄).3、地球的内部1、科学家会从(火山、地热、地震)等现象上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2、科学家经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推测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快,在(软的岩石)中传播慢.3、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4、火山和地震一、填空: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惊险最可怕的自然灾难之一.火山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2、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忽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峻破坏,这算是(地震).3、1976年7月28日我国发生了唐山大地震.4、我国东汉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5、当地震发生时,你如何爱护自个儿?答:在地震来暂时,假如在房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躲在墙角处或桌子地下;假如在房子外,应该远离建造物,向空旷安全处疏散.二、实验: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在土豆泥中间挖一具小洞.(2)往洞里倒入番茄酱,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用酒精灯加热.现象:冒出大量水汽,番茄酱喷出.结论: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5、地表的变迁1、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科学家在上面发觉了鱼龙化石,能够猜测这个地方在古时代是(海洋).2、北宋科学家(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中有对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记载.3、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裂的过程叫做(风化).4、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5、改变地表的人类活动有(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1、蜡烛的变化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2、物质的变化能够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也叫(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变化).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能够从(颜群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等现象加以推断.4、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5、属于物理变化的有:(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树叶颜XXX变化)、(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具生鸡蛋)、(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馒头发霉)等.6、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足架、酒精灯、白瓷片、石棉网等.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杯壁上蒙上了一层小水滴);(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将一只白瓷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观看它的底部(现象:白瓷片底部有黑群的物质).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2、铁钉生锈了1、铁钉在(有空气)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别洁净)、(粗糙)等也容易使铁生锈.一块铁彻底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2、铁是(银白群),锈是(暗红XXX);铁(坚硬),锈(松软);铁(有光泽),锈(没有光泽).3、防止铁生锈的基本办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加入其他物质,制成别锈钢)、(镀上别易生锈的金属)、(喷漆).4、设计铁钉生锈实验:咨询题:铁钉生锈的缘故是啥?实验过程:(1)把铁钉放在空试管里(铁钉没有生锈);(2)把铁钉放在装满水的试管里,加一点油(铁钉生锈,但速度比较慢);(3)把铁钉放在有一半水的试管里(铁钉非常快生锈).结论:铁钉在(有空气)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3、变群花1、像(白醋)如此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2、像(碱水)如此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3、像(紫甘蓝水)如此能检验其他物质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4、呕吐时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5、吃未熟透的柿子会感到(有涩味)、用胖皂洗手会有(滑腻)的感受,是因为柿子和胖皂里有(碱性物质).6、日子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西红柿)、(苹果)、(橘子)、(葡萄)、(橙汁)等;常见的碱性物质有:(小苏打)、(饼干)、(柿子)、(胖皂)、(洗衣粉)等.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盐碱地上长不行植物;能够经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4、洗衣服的学咨询1、别同的(污物),需要别同的(洗涤用品)清洗.第四单元《探究宇宙》1、登月之旅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看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2、(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刻约为(27.3)天.4、(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以每小时4万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5、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月球上的引力惟独地球上的(六分之一).6、月球表面(温差)非常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落至(零下170℃).7、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步骤:(1)在一具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2)从别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别同的石子.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2、太阳系大伙儿族1、地球在(自转)的并且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刻为(一年).2、像(太阳)如此自个儿发光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如此自个儿别发光,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如此自个儿别发光,环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卫星).3、在太阳系中,(卫星)环绕(行星)运转,(行星)环绕(恒星)运转.4、(四季)的形成和(地球公转)有关.5、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歪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半球是(冬)季.6、太阳光(直射)时,产生的温度(高),歪射时产生的温度低.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3、看星座1、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构成的.2、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非常多,它们基本上酷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把它们称为(恒星).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5、北极星处于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向外延伸(5倍)的地点.7、银河由(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构成,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天空.8、在太空(鸟瞰),看到的银河系像个(旋涡).4、探究宇宙1、天文望远镜有: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特意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空间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2、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7.9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3、(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究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4、(先驱者10号)是第一具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5、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人(万户).6、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7、航天器有:(航天飞机)、(科学试验卫星)、(太空探测器)、(宇宙飞船)等.8、世界上第一具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9、世界上第一具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2、(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拍摄了(金星)表面;(漫游者)探测器是用来勘探(火星)表面的.3、金星(表面温度高),是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因为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构成的大气层.4、火星(比地球上冷得多),因此别适合人类居住.从火星上一块岩石中发觉的(菌状体)表明那儿也许存在着(生物).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假设1、(好奇心)总是使我们别停地提出咨询题,并试图找出答案.2、(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很重要的一步.3、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结论基本上从(提出假设)开始的.4、(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已有的经验),但经验并别彻底可靠.5、(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讲”).6、科学家收集证据的过程十分漫长、艰难,需要(坚毅的意志)、(敏锐的观看力)、和(脚够的耐心).2、实验一、填空:1、(实验)的两种要紧类型是(模拟实验)和(对照实验).2、(模拟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举行模拟.3、(对照实验)经过故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该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4、对照实验要注意的咨询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具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这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5、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6、做过的对照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食盐溶解快慢的实验)等.二、咨询答题: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啥?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操纵.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举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挑选一具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看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照实验各有哪些?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对照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山是由于地下______________沿着地壳的______________喷发而形成的白然灾害。
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________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师在_____________上拍摄地貌。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____________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_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
5.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______________,主要由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______________;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______________。
6.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_南水冲刷、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作______________。
7.我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D.杨利伟2.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A.1967B.1976C.1980D.19783.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14的是我国字航员()A.杨利伟B.聂海胜C.刘洋D.沈括4.关于火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B.火山周围不会形成温泉C.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D.火山喷发不可预测,也没有任何征兆5.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底呈阶梯状分布C.基本上一马平川,没有太大的变化D.时高时低,无规律分布6.海边礁石是什么力量形成的()A.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B.海浪的冲击C.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D.强风的作用三、多项选择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细菌体型非常微小,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7、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8、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9、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0、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其他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1、胡克发现了细胞。
12、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0、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1、镇江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和丘陵。
12、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可以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 做酸奶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认识细菌(细菌的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过(害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绝大部分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利用细菌能够(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6、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7、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9、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0、利用霉菌能够(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1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3、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14、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
2、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能够看到(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
3、(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4、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海洋)、(岛屿)等。
5、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蓝色)表示水,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能够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 做酸奶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理解细菌(细菌的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能够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过(害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34分,每空1分)1、科学家根据()、()、()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用环球航行的方式证明了地球是()形的。
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从表面到中心依次可分成()、()、()三层,其中最薄的一层是(),最厚的一层是()。
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沿着地壳的()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6、世界最高峰是(),海拔是(),它是()的主峰。
7、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
8、最初,人们凭()来认识地球,提出()的猜想。
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地像一个(),是()的。
9、()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10、按照火山活动的情况,可将火山分为()、()、()。
二、选择题(10分)1、()能更清晰、更精确地反映地球形貌。
A、手工绘制地图B、卫星拍摄地图C、航空拍摄地图2、地球的直径是()。
A、40091千米B、6378千米C、12756千米3、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的照片。
A、月球B、地球C、太阳4、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根据太行山山崖间螺蛙壳和卵形砾石的分布,推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
A、海滨B、平原C、山地D、峡谷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A、1967B、1976C、1969D、19916、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7、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种植庄稼B、拦河筑坝C、围海造田D、开采矿石8、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______”的猜想。
【答案】天圆地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间断。
【解答】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印度古代: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层是天。
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
故此题的答案是天圆地方。
2.【答题】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______。
【答案】麦哲伦【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探究。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行第一次成功验证了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解答】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故此题的答案是麦哲伦。
3.【答题】高原、平原、海洋与岛屿、山地、峡谷等构成了地球表面的______。
【答案】地形地貌【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解答】地球表面有高原、平原、海洋与岛屿、山地、峡谷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故此题的答案是地形地貌。
4.【答题】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______。
【答案】地震【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震。
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
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解答】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故此题的答案是地震。
5.【答题】地图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蓝色表示______。
【答案】海洋【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表面。
地球仪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事实上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面关于地壳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会发生变动B. 不断发生变动C. 只有人为造成的变动D.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壳。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和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为褶皱和断层。
【解答】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不断运动。
选B。
2.【答题】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人员损失惨重。
A. 唐山B. 汶川C. 玉树D. 海地【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震。
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的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可见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解答】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人员损失惨重。
选A。
3.【答题】地球赤道周长是()。
A. 6378千米B. 40091千米C. 5亿平方千米【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赤道的长度。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的周长大约4万千米。
【解答】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选B。
4.【答题】第一个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人是()A. 麦哲伦B. 阿姆斯特朗C. 杨利伟D. 尤里•加加林【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宇宙一直在扩张,此扩张速度远超光速,也就是说在没有恒星的外层空间,光都没有到达的地方,我们什么都看不到,更无法判断自己的具体位置,也不能够知道距离宇宙边缘的近似值或估计值。
【解答】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维奇•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遨游了108分钟。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他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地球照片。
选D。
5.【答题】不属于火山的喷发物有()。
A. 浓烟B. 灰C. 岩浆D. 卵石【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火山喷发的认识。
小学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运动》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班级姓名学号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1、我们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围绕太阳转。
3、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火山喷发、地震、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等。
4、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5、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海洋的面积(71%)大于陆地的面积(29%)。
6、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7、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8、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9、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10、昼夜交替的假说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11、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结合其他事实我们发现: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2、“地心说”和“日心说”学说名称地心说《天文学大成》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天文学家托勒密(古希腊)哥白尼(波兰)地球形状球体球体地球是否运动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地球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所处位置及其他天体运动方式所有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动,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能能13、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1)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是倾斜的。
(2)反光的小圆片的作用:方便我们研究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昼夜变化情况。
(3)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自转半周前小圆片处于白昼,自转半周后小圆片处于黑夜。
14、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5、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一篇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一
篇
第1题【单选题】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地球内部是( )的。
A、冷
B、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
B、坚硬、较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A、1967
B、1976
C、1980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答案】:。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
A、平原B、山地C、沙漠D、丘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B、坚硬、较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钻孔的深度已经能达到无限深了。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地球的内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古代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有发现“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到船身”这一现象,认识到地球是圆球形的。
3、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4、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5、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时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8、因为坚信地球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9、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10、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到了地球。
11、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过程大体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细致观察三个阶段。
12、地球的周长为40091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0067866平方千米。
13、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是增加了3.43岁。
14、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15、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突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我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确切地说,地球是个三轴椭球体。
16、麦哲伦是第一个从东到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
17、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
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18、在地图或地球仪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即地球上的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19、怎样画地形轮廓图?答:(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沙盘模型。
(2)把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罩在地表模型沙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形轮廓。
(3)用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纸上画出按比例缩小的地形轮廓图。
20、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
21、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22、地势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从我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3、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还没能钻透呢!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其他方法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24、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25、如何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答: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步骤:(1)用橡皮泥做三个颜色不同,厚度不同的圈层。
如果将内核的直径做成约1厘米的小球,那么外核的厚度约为1.7厘米,而地幔的厚度约为2.2厘米,最外面的地壳只需要薄薄的一层即可。
(2)应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
(3)制作完成后,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26、地球的构造就像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就是蛋黄。
27、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结果。
28、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29、什么是火山?(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30、为了研究记录火山的活动,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终身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
这对夫妇1991年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
31、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2、火山结构示意图见课本22页。
33、岩浆在喷发出地表前聚集在地下;火山内部的压力促使熔岩喷发出来;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了火山堆;火山周围常常形成温泉。
34、仔细观察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答:土豆向外突出,冒出大量水汽,火山将要喷发。
(大地隆隆作响,接着大地冒出浓烟,然后喷出火山灰,最后岩浆喷发。
)35、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样产生的?)答: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36、地震的类型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水库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
37、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的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
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
38、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它构思巧妙,当地震发生时,朝着地震方向的龙嘴里的小球就会掉到下面的蟾蜍的口中,这样就可以确定地震的方位了.39、现代地震监测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
机械地震仪由重物、钢笔、滚筒组成。
40、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发生强烈地震时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到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狭小而又有着管道通气的地方。
41、火山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它们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大类。
42、地震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震动。
43、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44、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鱼龙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的海洋的霸主。
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由此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是海洋。
45、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有一部《梦溪笔谈》,书中就阐述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在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的存在,认为河流对地表有巨大的改造作用。
46、沈括还根据河北太行山山脉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代远古时候是海滨,后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47、什么是风化?什么是侵蚀?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48、人类的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49、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答: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50、模拟地震实验,判断地震中心和强弱实验器具:纸箱、木块、记号笔等实验步骤:(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另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现象:楼房倒塌,而且越往震中楼房倒塌越严重,越往外围楼房倒塌越轻微。
实验结论:楼房倒塌最严重的是震中,地震强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
51、设计实验证实岩石是如何变成沙子和泥土的实验器材: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等实验步骤: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实验现象:石头变小,并逐渐破碎了。
实验结论:温度的冷暖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52、设计实验证明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实验器材: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等。
实验步骤:①用小木条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②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③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④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⑤往水杯中加水。
实验现象:夹杂有泥沙的水流到了水盆中。
实验结论: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第二单元一、填空:1.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身上。
2. 火山喷发物有()、()、()等。
3、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原因是由于()造成的。
4.科学家把地球分为从外到内分为()、()、()三个圈层。
5.()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6.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我们知道地球内部()。
7.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8级地震。
8.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最高峰是(),海拔8848米。
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是()。
9.()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海洋的霸主。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在地球仪上,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2、地震和火山是人类有益无害的现象。
()3、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4、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5、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的信息。
()6、喜马拉雅山就是地球内部形态发生缓慢变化形成的。
()7、地震是躲在卫生间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8、火山灰是很好的肥料。
()9、我国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风化作用很慢。
()10、温度的变化也会对地表的形态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20分)1、下列给人们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的现象中,()是人为的。
A、火山B、地热C、地震D、核试验2、在下列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中,()造成的破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