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史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中国乐坛,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高度繁荣,欣欣向荣的趋势。

这个时期的音乐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人才辈出。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周杰伦、蔡依林、张韶涵、容祖儿等。

风格多样。

这一时期的乐曲风格主要有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新式说唱和以蔡依林为代表的唱跳以及张韶涵为代表的抒情歌曲。

歌手大多身兼多职。

如众所周知的周杰伦就身兼歌手、演员、导演、曲作者、词作者。

分区明显。

乐坛内部被分为大陆、港台两部分,但事实上港台内部也分为香港和台湾部分。

大陆的代表主要有黄晓明、袁泉等。

而且各分区间发展状况也不同,相比之下,港台发展较快,大陆音乐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形式多样。

有单纯的歌手,如周杰伦、张韶涵等;有乐队形式的,如飞儿乐团、五月天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周杰伦的《夜曲》、《黄金甲》,蔡依林的《舞娘》、《特务J》(又称《爱情任务》),张韶涵的《梦里花》、《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等。

整体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的演唱向唱跳过渡,由安静的抒情乐向摇滚乐过渡。

但是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代表,如“台湾小天后”蔡依林的舞蹈深得众人追捧,再如五月天的摇滚乐也受到了不少粉丝的喜爱。

中国流行音乐史

中国流行音乐史

中国流行音乐史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第二发展阶段: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

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

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

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谢雷的《曼丽》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

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史

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史

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史中国通俗歌曲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繁荣发展的历程。

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史,并分析其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第一阶段:早期起步(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通俗歌曲起步阶段。

这个时期,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社会变革与音乐创作的需求相互促进。

上世纪20年代,国内传教士引入了西洋音乐,为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以国语为主的流行歌曲开始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家庭、爱情和社会等主题的关注。

第二阶段:复兴与改革(50年代-60年代)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通俗歌曲进入了复兴与改革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刚刚结束内战和解放战争,国家进入了建设时期。

大规模的音乐改革使得各类音乐艺术繁荣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通俗歌曲明显受到左派政治宣传的影响,歌曲涉及社会主义、抗日战争和农村建设等主题。

同时,也有一些以爱情、友谊和家庭为主题的民间流行歌曲出现。

这一时期的音乐改革为后来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多元化与开放(70年代-90年代)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通俗歌曲开始进入多元化与开放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通俗歌曲也开始接触国际音乐潮流,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中国的通俗歌曲中。

民间歌曲与流行歌曲开始并存,涉及的主题也更加多样化。

中国通俗歌曲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第四阶段:创新与融合(21世纪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通俗歌曲迎来了创新与融合的时期。

现代技术的普及使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让人们更容易获取和分享音乐。

中国音乐产业也逐渐兴起,许多新生代歌手和音乐制作人涌现出来。

同时,中国通俗歌曲开始与其他音乐风格进行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声音。

这一阶段的中国通俗歌曲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逐渐增大。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

新时期流行歌曲的发展
• • 2、港台流行歌曲的传入及内地流行歌曲产业的出现 伴随经济的改革开放,海外家电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内地,打先锋的盒式 录音机和与之相配合的录音磁带,其势一时颇为迅猛,尤以邓丽君的流 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邓丽君由于其个人风格的成熟和完整在内地获得 了广泛流传,并对内地流行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代女歌星和 流行乐作者从邓丽君盒带的演唱和配器上得到启发和示范,如《甜蜜蜜》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轻一代流行乐创作上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 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年轻的朋友来 相会》。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1980年前后成立的广州 太平洋影音公司,是最早的流行歌曲产业之一;广州茶座上的流行歌曲 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广州“紫罗兰”轻音乐队为流行歌曲演出之先行 者。朱逢博、李谷一等率先使用流行歌曲唱法;朱明瑛、成方圆等以第 一代歌星的面目出现。1980年9月23日,《北京晚报》主办《新星音乐 会》,“歌星”遂成专称。 1985年,英国“威猛”乐队来华演出;美国著名歌星发起为非洲灾民募 捐义演,震动世界;台湾罗大佑等年轻一代词曲作家组织港台60名歌星 举办献给1986国际和平年的《明天会更好》音乐会。这些活动均刺激 了内地流行歌曲界。至此,内地流行歌曲已面临从创作到表演上的一个 突破契机。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
高峰期
• 中国内地流行歌曲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 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 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历史的回顾
• 1、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 • 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 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 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汉族历 史歌》。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一方面,大量采 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这种情况大 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 2、新中国建国后的创作歌曲 • 随着全国解放,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阵容强盛的创作队伍。自《歌唱 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王莘、李劫夫、瞿希贤、傅庚辰等作曲家 在进行曲创作中大获成就。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 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 这一时期的歌曲演唱以民族与美声相结合的唱法为轴心,产生了像贾世骏、 马玉涛、王昆、郭兰英、郭颂、胡松华、吕文科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歌 唱演员。这一时期的优秀歌曲作品多收集在两集《革命歌曲大家唱》中。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05
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流行音乐将呈现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不同音乐风格和元素将相互碰撞、融合,产 生更多创新性的音乐作品。
技术革新推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制作技术和传播手段将更加先进, 为流行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也将推动音乐产业的发 展。
国际化合作
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途
径。
音乐制作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02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的兴起,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制
作。
市场需求的变化
03
年轻听众对于个性化、多样化的音乐需求增加,促进了网络流
行音乐的兴起。
代表人物与作品
汪苏泷
《不分手的恋爱》、《有点甜》等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 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共同创作 、演出,提升中国音乐的国际
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20世纪20年代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开始出现流行音乐。
30年代
随着唱片业的发展,流行 音乐逐渐受到大众欢迎。
40年代
战争时期,流行音乐成为 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 。
代表人物与作品
周璇
《夜上海》、《四季歌》 等。
陈蝶衣
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 有他》等。
李香兰
《夜来香》、《何日君再 来》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汇报人: 202X-12-29
目录
• 早期流行音乐(1920s-1940s) • 港台流行音乐(1950s-1980s) • 内地流行音乐(来展望
01
早期流行音乐(1920s-1940s)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起步曲折期(20世纪初)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

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

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

当时,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分化为两大潮流:一、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进步歌曲。

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化的流行歌曲。

总体看,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

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生模仿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歌曲才悄悄回到中国音乐生活中来,“抒情歌曲”迅速取代了“队列性群众歌曲”成为当代歌曲的主要体裁。

歌曲的音乐语言也渐渐向人们的心灵贴近。

1980年,“歌星”成专称。

以李谷一、郑绪岚、成方圆等为代表,他们的演唱形成了抒情歌曲、通俗民歌或艺术性通俗歌曲唱法的新风格。

这一时期港台歌曲的大量输入,成为最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

首先是邓丽君歌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对内地通俗歌曲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批通俗歌谣体的台湾校园歌曲走红内地。

独立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末期)1986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标志着内地通俗歌曲的崛起。

最突出的标志有两个:一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让世界充满爱》。

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西北风”的盛行。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单设了通俗唱法,正式确立了通俗唱法和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探索深化时期(90年代上半叶)一、摇滚乐在北京获得较大的发展;二、电视剧音乐成为一个特殊的创作领域;三、电视晚会成为继大型歌会、歌手大赛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通俗歌曲推广形式;四、亚运会征歌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五、港台歌曲冲击大潮和大陆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族浪潮的兴起。

开放分化时期(1996年至今)内地通俗歌曲受欧美通俗歌坛的影响越来越大。

淡化旋律、强化节奏。

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群众性歌曲.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群众性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
总的来看,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它带有浓重的殖民地气息,存在先天不足的软弱;另一方面,由于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流行歌曲只面向人数不多的小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
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创作歌曲随着全国解放,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阵容强盛的创作队伍.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至此完成了发展.
谢谢大家。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

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本文也将涉及其他类型的歌曲创作情况。

一、历史的回顾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

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

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汉族历史歌》(王引才填词)等。

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中国初期的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萧友梅是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也是最早的歌曲作者之一。

《问》、《卿云歌》是他较著名的作品。

他的作品虽有浓重的外国音乐的影响,但已开始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

黄自是受过系统的西方训练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上的成就较高,《天伦歌》、《玫瑰三愿》都是有名的抒情歌曲。

此外,赵元任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陈啸空的《湘累》等等作品,都是现代创作歌曲初期涌现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

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

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大亮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

本文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同时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国外流行音乐。

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以模仿西方音乐为主,很多歌手和乐队都是以模仿国外的流行音乐为主要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音乐产业逐渐走向了成熟,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表达和创作。

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如王菲、那英、张学友等,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音乐不仅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大,音乐唱片、音乐节目、音乐会等各种音乐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国际元素。

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风格,而是开始充分地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了更多元化的音乐产物。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进一步扩大,不仅有更多的音乐人涌现,而且音乐市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中国流行音乐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民谣、电子音乐等,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

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而且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

著名歌手周杰伦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音乐才华而备受青睐,不仅在中国,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历史的积淀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1.时代曲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流行歌曲的历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锦晖开始书写的。

他为了响应“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提出的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口号,他开始萌发了“平民音乐”的念头,其中最充分体现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开创了“时代曲”的创作之风。

1927年前后,他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歌,其中歌曲《毛毛雨》迈出了黎锦晖探索大众化爱情歌曲创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的开篇之作,也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时代曲由此产生。

1928年,黎锦晖把原本题裁是“爱情”的时代曲扩大到了“亲情”“友情”和“真情”等多层面。

进入30年代后,时代曲由黎锦晖的一枝独秀,进入了群芳争艳的时期。

这一时期有进步音乐工作者如贺绿汀、刘雪庵、聂耳、冼星海等。

其中刘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一首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使中国流行歌曲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自此,活跃的音乐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等。

20世纪的30、40年代,抗日救亡和争取自由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声,“时代曲”的出现与成长遭到了各种批评与排斥。

在40年代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内地逐步禁唱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也只得移师香港和台湾,因此“时代曲”在内地消失了近三十年。

三十年后在门大开,时代曲借“港台歌曲”的冲击波重归故土,再度成为时代的声音。

2.时代曲的代表歌手及其代表歌曲1.黎明晖:第一位流行歌星,她的《毛毛雨》是流行音乐的开端2.白虹: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其中《莎莎再会吧》是她最为走红的电影歌曲3.周旋:号称“金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天涯歌女》、《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凤凰于飞》都是她典型的代表作品4.李香兰: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夜来香》是她的代表作品5.姚莉:号称“银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她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更是风靡国际6. 白光: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假正经》、《如果没有你》7.吴莺音:鼻音歌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大地回春》、《我有一段情》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1.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十年1974年到1984年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10年,在这个时期的香港歌坛上,许冠杰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

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曲》等。

“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

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

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

二、对“流行音乐”作汉语固有名词的界定
笔者曾苦恼于“流行音乐”的界定,这可能也是 流行音乐研究不能深入的拦路虎,根本原因是对
收稿日期:2008—04—12 作者简介:徐元勇(1964一),男,博士,南京师范 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13)。
万方数据
徐元勇: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65・ popular music这个词狭隘或放大的误读。一些研究者
万方数据
・70・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年第4期
从以上图式可以看出,作品贯穿着试图对西洋 奏鸣曲式进行改造的意图。变化最巨烈的部分,为C 段的b2部分,真正的展开部分在这里,和声色彩斑 斓,运用了重属九和弦及半减七和弦等。综观全曲, 突出特点为:一,在调性上不作频繁转换,但为增加 色彩,有多处向重属方向的离调。二,确保奏鸣曲式 各部分相对完整的前提下,主题变奏成为主角。用材 相对节省,所有出现过的主题,均一一进行多种变 奏,不滥用材料。三,全曲以简单、类似于中国绘画中 的留白手法,给人以色调明朗、浓淡相宜的效果,恰 似中国水墨画。 以上的粗浅分析,使我们看到,在当时提倡民族 化的浪潮里一位前行者默默耕耘的足迹,由此为我 们打开了一扇未知的音乐之门,其中宝藏,我们可能 仅触摸到“冰山一角”!
利于厘清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对流行音乐做汉语固 有名词的界定提供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之所以使用“流行音乐”这 个词汇,也是遵从了约定俗成的原则。其实,流行音 乐的性质是大众的、世俗的、通俗的,其名称也应从 这三个性质的词汇中选择一个。我们对于当代流行 音乐应有历史的认知,甚至上升到其所包含的民族 意识高度,只有这样,称谓的使用才具有时代性,约 定俗成也才会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流行音乐发展历史的梳理可知,流行音 乐应是音乐历史的源头。第一,那时的生产力低下, 生产资料生产十分困难,人类的生存是最大问胚。肚 子都填不饱,人们没有闲情雅兴去追求高雅、复杂的 音乐。因此,远古音乐应是一些形式简明、手法简单、 内容直白、通俗易懂、接近生活,或直接表现生活的 世俗音乐;第二,在儒家思想尚未占据思想领域主导 地位前,我国音乐还没有明确的雅俗之分,音乐形式 基本上为世俗音乐,作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求快 乐。从《吕氏春秋》记载的许多流行音乐方面的史料 看,氏族首领及后来的帝王,都是以制造快乐为目的 而使用音乐,并没有什么正统雅乐之说,至少还没有 形成雅乐高雅、俗乐低俗的观念。远古流行音乐具有 今天意义上的“草根”属性,为帝王所用后又具有了 帝王属性,这种转变至封建社会全盛期仍然存在。流 行音乐的精英属性和世俗属性,对于流行音乐文化 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艺术审美越来 越尚雅贬俗。历代文艺批评理论家,都把雅俗当作重 要的审美标准。南北朝时,甚至有刘勰《文心雕龙》那 样把雅俗文化分类论述的专著,专门以雅俗观念论 述文学、文化、艺术、音乐等风格、类型。刘勰在《文心 雕龙・体性》中,第一次从风格上把文化分为八种类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时代背景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至今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在内地带有本土风格的音乐创作从30-40年代开始自发形成了,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很多音乐素材都是从当地的民歌,戏剧等演变而来的,这个时期的音乐大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欢乐心情,这时的音乐是一个主动的、自发的过程,但已经受到了解放区政治宣传需要的影响,代表作有《南泥湾》、《游击队歌》等等作品。

到了40-60年代,受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斗争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此时的歌曲政治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大多都是歌颂共产党的歌曲,甚至出现了极度的个人崇拜。

当时的也的确出现了不少的歌曲,而且旋律上口,节奏简明。

但是正如一位教授所说:“真正的艺术是不掺杂政治元素的。

”所以那时流行的音乐虽然多,但是能流传下来的真的是寥寥无几。

现在也只有老一辈人能记得住那么几首了。

如《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等。

当然,在当时也不是就真的可悲的要命。

当时也有一些很值得流行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翻唱的外国歌,以苏联为多。

当时曾经涌现出一位很杰出的台湾女歌手——邓丽君,但是由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化艺术过于严重,所以她的歌可悲的被评判为“靡靡之音”、“大毒草”。

但是其音乐风格对后来的中国流行乐坛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当时的从苏联翻唱歌曲也比较流行,苏联歌曲中的一些隐含的、羞涩的爱情元素也为国语流行乐坛后来情歌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些歌曲由于有的不是本国的歌曲,所以相比于那些极具政治化的歌曲流传下来的就多得多了,如邓丽君的《甜蜜蜜》、《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曾经流行的歌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等还少不了以国家民族作背景,但是在港台已经出现了个人色彩极为突出的另类流行经典。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171401008 郭啸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的活力张力。

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时代曲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租界,她得到的科学社会文化的咨询是和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

这个时候美国的爵士乐异常繁荣,已经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界,作为四大魔都之一的上海同样受到了以爵士乐、叮砰巷音乐为主的美国音乐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人开始探索将近现代的传统流行音乐于本土音乐结合的道路。

中国公认的第一首时代曲是音乐家黎锦晖创作,其女著名歌星黎明晖演唱的歌曲《毛毛雨》。

这首歌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30-40年代时代曲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明星,周璇,白光等等。

这个时期时代曲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以传统小调为主的时代曲,如《天涯歌女》,《四季歌》,另一派以陈歌辛为代表的以Jazz,Tin Pan Alley为主更摩登的时代曲,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

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

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

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

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

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

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创

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创

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创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后来转入流行音乐创作,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者,流行歌的开山鼻祖。

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主要有《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这些歌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这个团体成为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摇篮。

三巨头:第一次流行音乐高峰缔造者继黎锦晖之后,有三位著名音乐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他们是陈歌辛、黎锦光和姚敏,后世称为早期流行音乐三大巨头。

三人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音乐掀起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第一个高潮,造就了一大批早期流行歌手,并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其中《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如今仍然是广为传唱的金曲。

图为陈歌辛。

陈蝶衣:流行音乐词圣陈蝶衣(1908—2007),中国江苏常州武进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享誉上海滩的文艺界。

《香格里拉》、《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等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均出于他手,在流行乐坛有词圣之称。

1996年,陈蝶衣获得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此奖为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六十多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一代又一代歌星都演唱过他的歌。

其子陈燮阳是中国著名指挥家。

姚莉:资格最老的国语流行歌手姚莉,1922年生,是演唱国语流行曲资格最老的一位歌手,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歌星之一。

50年代百代唱片公司的唱片封套上,介绍她的文字里称其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过程,始终独步歌坛,后起者无出其右”。

代表曲目有《得不到的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哪个不多情》、《春风吻上我的脸》、《雪人不见了》、《月下对口》等等。

周璇:中国流行音乐的金字招牌周璇(),原名:苏璞,江苏常州人,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

一代歌后“周璇”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一、时代曲时代中国流行音乐源头受戏曲音乐和爵士乐影响,形成时代曲,代表作有周璇《夜上海》《天涯歌女》李香兰《夜来香》等。

大陆建国后无流行音乐。

二、邓丽君时代台湾时代曲余波至邓丽君。

邓丽君或同时受日本歌谣曲影响。

同时香港流行乐大量翻唱自日本。

有时代曲和日本流行音乐的影响。

邓丽君影响一批歌手,属于东亚式审美的唱腔。

几乎其后一大批一代歌手都受她音乐的影响。

可以说是邓丽君时代。

王菲、梁咏琪、田震、那英、李玟、许茹芸、张惠妹、杨钰莹、高胜美、梁静茹、张靓颖。

甚至包括近几年火的周深。

港台摇滚乐的时代与邓丽君时代重叠。

代表有beyond乐队、罗大佑。

同时台湾在此时有民歌运动。

全盛时期与邓丽君分庭抗礼。

后期摇滚乐受邓丽君的影响,很多摇滚乐与邓丽君唱腔有很好的融合。

如王菲。

三、R&B时代而后是节奏布鲁斯的时代,R&B四大才子陶喆、周杰伦、王力宏、方大同推广了R&B。

华语乐坛R&B化。

此一批歌手基本完全摆脱邓丽君的影响进入了新世代。

其中以周杰伦影响最为深远。

周杰伦的曲风唱腔在网络时代影响了一大批大陆网络歌手以及所谓非主流音乐。

大陆真正流行音乐市场开端是所谓非主流网络音乐。

同时大陆另一种曲风,草原舞曲风起。

融合了迪斯科与草原民族唱法音乐的舞曲,迅速占领不能接受R&B和嘻哈音乐的中老年受众。

代表人物凤凰传奇。

三、后唱片时代以唱片业彻底凋零为标志。

随着大陆开放进一步加强,市场成熟,大多数歌手选择北上大陆发展。

但是网络时代盗版录音易于传播加之大陆市场版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人们版权意识不足,加之大陆年轻人对于音乐需求低于偶像崇拜,中老年人对于唱片购买力不足且盗版横行,创作音乐唱片带来商业效益极低。

歌手被迫走上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名气吸引粉丝流量,然后商演综艺广告代言来变现商业利益。

最再反过来服务音乐创作。

如此唱片业凋零,则没有经济利益直接推动音乐创作,优秀音乐作品越来越少,华语音乐界衰落。

浅谈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中日两国是文化相通的邻国,在音乐领域也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碰撞,中日流行音乐也在逐渐融合与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探索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影响。

一、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受到民族唱片、电影、广播等传媒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

真正的中国流行音乐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

相继出现了罗大佑、邓丽君、周华健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乐队,他们开创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先河。

在9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音乐市场开始影响中国大陆,推动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进步,183Club、F4、SHE等台湾组合也受到了大陆乐迷的追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的兴起使得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二、日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日本的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传入日本的西洋音乐成为了日本流行音乐的契机。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日本开始传入美国的流行音乐,Jazz音乐、Blue音乐成为了当时日本最流行的两种音乐类型。

1940年代至1950年代,日本开始了自己的流行音乐创作,J-POP也逐渐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日本政府推行了文化政策,对日本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开始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在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音乐产业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日本的流行音乐不仅在国内繁荣发展,也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9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同时也开始受到国外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J-POP。

三、中日流行音乐的交流与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流行音乐在发展史上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影响。

20世纪初,日本开始传入西方的流行音乐,其中也包括中国传统音乐。

这些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演绎中,对中国的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流行音乐史:流派、歌手与代表作

中国流行音乐史:流派、歌手与代表作

创作
的爵士乐发展受限
爵士歌手
• 1930年代,上海爵士乐风
• 1950-70年代,爵士乐在中
• 2010年代,爵士乐在中国
靡一时
国逐渐消失
逐渐复兴
流行歌曲与民谣的融合
1980年代,流行歌曲与民谣的融合
• 以罗大佑、李宗盛等为代表的民谣歌手
• 1980年代,民谣歌曲成为流行音乐的一部分

1990年代,民谣歌曲的多样化发展

• 周杰伦的歌曲成为华语歌坛的经典,影
响广泛
04
21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现状
当代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01
流行音乐的多样化风格
• 流行、摇滚、爵士、民谣等多种音乐风
格并存
• 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风格更加丰富
02
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途径
• 唱片、电台、电影等传统传播途径依然
存在
• 21世纪,网络音乐平台、社交媒体等
复苏
02
中国流行音乐的主要流派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1980年代,摇滚乐传入中国
• 以披头士、滚石等西方摇滚乐队为代表
• 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成为中国摇滚乐的代表


1990年代,摇滚乐的多元化发展
• 以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为代表的中国摇滚
乐手
• 1990年代中后期,摇滚乐市场逐渐萎缩
的流行音乐
1970年代,改革开放
时期的流行音乐
• 以聂耳为代表的抗日歌曲流行
• 以李谷一、朱逢博为代表的红色
• 1978年,邓丽君的流行音乐传入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流行
歌曲流行
中国,影响广泛
音乐逐渐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着九一八的爆 聂耳:《毕业歌》 发,日本军国主义 《四季歌》《天涯歌 侵华事实造成的民 女》· · · · · 族危机的空前高涨。 冼星海:《黄河大合 伴随着抗日救亡运 唱》· · · 动,出现了群众性 的救亡歌咏活动。
保卫黄河 - 中国人民解放军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土枪洋枪 挥动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学堂乐歌
李叔同(弘一法师) 大量的作品直接采用 外国音调,编移中 国歌词,让学生学 唱,形成学堂乐歌。 代表《送别》
中国流行音乐初期(1917-1936)
黎锦晖(1891-1967) 1927年创建中华歌舞 学校,1928年中华歌 舞团巡演,1931年改 编明月歌舞团。期间 流行音乐大都跟电影 相结合。(周璇、白 虹、严华)
内地 香港
百花齐放
台湾 张雨生《大海》 《天天想你》 《我的未来不是 梦》 小虎队《青苹果 乐园》《爱》· · · · · 网络歌手 《丁香花》 凤凰传奇
崔健 《一无所有》beyond《海阔天 空》、《真的爱 你》 刘欢《从头再来》 古巨基《好想好 李海鹰《弯弯的 想》 月亮》· · · ·
玫瑰玫瑰情意重 玫瑰玫瑰情意浓 长夏开在荆棘里 玫瑰玫瑰我爱你
纵贯线乐队
罗大佑 周华健 李宗盛 《童年》《同桌的你》《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 · · · · 《朋友》《真心英雄》《亲亲我的宝贝》《忘忧草》· · · 《最近比较烦》《我是一只小小鸟》《忘忧草》· · ·Roses I love you Roses Roses 我爱你 Roses Roses I love you 玫瑰 玫瑰 我爱你 Roses Roses I love you Roses Roses 我爱你 Roses Roses I love you 玫瑰 玫瑰 我爱你 玫瑰玫瑰最娇美 玫瑰玫瑰最艳丽 长夏开在枝头上 玫瑰玫瑰我爱你
中国流行音乐史
所谓流行音乐: 电子化:通过不同的电子平台出现,例如电视、广告、 电影、动漫、MV
商业化:以音乐公司与合约歌手的形式推出歌曲,并作 为商品销售,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娱乐化:以娱乐大众为目的 偶像化:包装歌手并使吸引大众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造就的 深刻的社会变化。 1.西方的思潮影响,一部分纷纷出国留学,文 化上文字白话 2.服饰上,西式中山装,女士改良的旗袍,学 生,蓝色的对襟上衣,长裙。 3.发饰,男士剪长发,成短发或背头发。女士 齐短发,或是小波卷。
(早期) 儿童歌舞剧 (中后期) 电影插曲
可怜的秋香 麻雀与小孩
毛毛雨 妹妹我爱你
中国流行音乐领军人物
白虹
流行音乐创作获得成功的原因有着 相适应的社会背景。
上海当时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音乐的 流入中国。类似舞厅、电影、广播等,使市民阶层的文化 生活中已经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 黎锦晖音乐的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他使 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的结合。 夜上海 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 车声响 歌舞升平 只见她 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 夜生活 都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晓色朦胧 转眼醒 大家归去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换一换 新天地 别有一个新环境 回味着 夜生活 如梦初醒 -
铁蹄下的歌女《风云儿女》 作词:许幸之; 作曲:聂耳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 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被人当作商女? 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 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 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 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被鞭挞得遍体鳞伤。
EndEnd -
救亡群众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9)香港
新中国成立后,流 行音乐被称为“靡靡 代表人物:姚敏、姚 之音”,被扫地出门。 莉兄妹。大部分影 1949年后转转到香 歌双栖。凤飞飞 港,中国内陆没有 黎锦光:《夜来香》 流行音乐,演唱的 都是样板戏或民歌。 陈歌辛:《玫瑰玫瑰 我爱你》
玫瑰玫瑰我爱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