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实用word文档 (3页)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61b1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3.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扬活动资料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为宣扬减轻灾难风险、提高社会抵制力量的重要性,强调减灾意识和减灾行动的重要性。
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和吸引参与者的留意力,以下是一个关于国际减灾日主题宣扬活动的资料,共计。
【引言】首先,引言部分应当引起参与者对减灾的关注,并强调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
例如:大家好!今日是国际减灾日,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对减轻灾难风险、提高社会抵制力量进行宣扬和行动的重要日子。
灾难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灾难,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减灾意识,实行乐观行动来降低灾难风险,爱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
在今日的宣扬活动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减灾的方法和策略,期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减灾的关注和参与。
【灾难类型介绍】接下来,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灾难进行简要介绍,这有助于参与者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灾难的特点和影响。
例如:灾难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大事。
常见的灾难类型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灾、恐怖攻击等。
地震是地壳的震惊,经常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
洪水是地表水体暴涨,威逼人类生命和财产平安。
台风是海上生成的巨大风暴,带来飓风和强降雨,造成房屋倒塌和交通中断。
火灾是大火的燃烧,危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平安。
恐怖攻击是指恐怖分子使用暴力手段对人群和设施进行攻击,造成伤亡和混乱。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减灾的重要性】然后,应当明确减灾的重要性,强调灾难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提出减灾可以带来的好处。
例如:灾难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苦痛。
它们破坏了基础设施,摧毁了房屋和城市,带走了贵重的生命。
灾难还会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进展。
因此,减灾是格外重要的。
通过实行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降低灾难风险,爱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
减灾还可以提高社会抵制力量,挂念社会在灾难面前更好地应对和恢复。
淤上乡小: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淤上乡小: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ce4fd18e518964bcf847c59.png)
淤上乡小: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为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庆元县淤上乡中心小学加大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大屏滚动播放,晨会、乡村少年宫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
在生命健康馆的防灾应急板块前德育处主任向同学们普及了很多防范知识,地震时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坚强的意志;保持理智和清醒,几个人同时被埋压时,要互相鼓励,设计方案,得以延续生命和脱险;保持体力不哭闹,不盲目行动,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可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当听到外界有救援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传播求救信号。
暴雨时注意观察四周有关警示标牌,注意路面,防止掉入窨井、地坑、沟渠等里面;切记留心观察,远离电线、电器等设备,以防漏电招致伤亡;为防止暴雨发生时雨水灌入房中,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木板、堆土坑或其他有效方法,将其拒之门外。
闪电时不要在楼顶或树下避雨;不要在水面或水边停留;不要在雷雨中快速行走;不要在雷雨中赤脚行走;不要接打电话,包括手机和座机远离金属物质,如铁柄雨伞、铁栅栏、金属晒衣绳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相信同学们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今后也要多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通讯员吴俊青)。
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讲稿
![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d397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f.png)
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国际减灾日以及防灾减灾知识。
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增强全社会对于减灾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提高人们在面对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也正因为这一天的存在,才让我们有机会在此时此地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灾难时刻,平凡的小事也许就会成为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各类灾害的特点、应对方法以及平时的预防措施。
首先,火灾是我们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发生时烟雾升腾,并伴有明火,非常危险。
在遇到火灾时,我们要尽快疏散,不要乘坐电梯,要沿着楼梯或者紧贴楼梯护栏下楼,避免拥堵。
同时,我们要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烟雾对我们的侵害。
其次,地震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往往突发无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找到掩护物躲避,比如桌子、床下等结实的家具;其次,在地震结束后,要立即迅速撤离室内,尽量远离建筑物、河道以及高大的建筑物;最后,如果你被困在残骸中,要保持镇定,不要乱动,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此外,洪水、台风、暴雨等气候灾害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
发生这些灾害时,我们要做好防范工作。
比如,住在山区的同学要加固房屋,挖排水沟,确保下大雨时水能往下流走;大风、暴雨等天气恶劣时,我们要避免出门,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朋友们,防灾减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除了日常的预防措施,我们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的应急演练和培训,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是减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希望大家将这次宣传活动当作一个机会,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幸福。
谢谢大家!参考词汇:减灾(Disaster reduction)疏散(Evacuate)侵害(Infringe)结实(Sturdy)恶劣(Harsh)培训(Training)演练(Drill)。
国际减灾日宣传知识
![国际减灾日宣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33d64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e.png)
国际减灾日宣传知识
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提升全球公众对减灾和应对灾害的意识,并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宣传国际减灾日的知识:
1. 灾害的定义:灾害是指自然、人为及社会因素导致的,造成生命、财产、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件。
2. 减灾的定义:减灾是指通过预防、减少和控制灾害的危害和风险,以保护生命和财产,并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3. 目标:国际减灾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影响,并推动政府和国际社会加强减灾的政策和行动。
4. 宣传活动:国际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各类会议、研讨会和宣讲活动,发布相关宣传资料,组织国际减灾日活动等。
5. 重点内容:宣传的重点内容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应急准备和救援、社区参与和行动、气候变化和灾害、减贫和减灾等。
6. 国际合作:国际减灾日也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各国分享经验和技术,在灾害预防和减灾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灾害挑战。
7. 相关机构: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办公室(UNISDR)是国际
减灾日的负责机构,他们领导和协调相关活动和倡导减灾行动。
8. 持续行动:国际减灾日的宣传和意识提升是为了持续推动减灾行动,让公众、政府和国际社会都能够认识到减灾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措施应对灾害挑战。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宣传国际减灾日及减灾知识。
“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
![“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cf9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e.png)
“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提高全球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并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行动,减少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
为了响应这一重要的国际纪念日,制定一份活动方案,让更多人了解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的意识,有效应对各类自然和人为灾害。
一、主题:共建安全地球,减轻灾害风险二、活动计划1.主题演讲: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就减灾相关话题进行演讲,传达减灾理念、政策和实践经验。
2.知识讲座:安排减灾知识培训课程,向公众普及地震、火灾、水灾等常见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方法。
3.现场演练: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如何逃生、急救等紧急应对技能。
4.宣传海报:设计制作有关减灾知识的宣传海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广泛展示,提高公众对灾害防范的重视。
5.救援装备展示:展示各类救援装备和设备,向公众展示救援人员如何应对各种灾害。
6.知识问答竞赛:开展减灾知识问答竞赛,增强公众对减灾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7.公益义工: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减灾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意识。
8.纪念仪式:举行纪念仪式,追忆历史灾难,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减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9.社区义务巡逻:组织社区居民参与义务巡逻,加强对社区安全的监督和保护。
10.环保宣传:利用活动宣传减灾和环保的关联性,提倡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
三、活动目标1.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传播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应对能力。
3.引导公众参与减灾救援工作,提高社区的整体应对能力。
4.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减灾工作,推动减灾意识在社会中的普及和落实。
四、活动组织1.组织者:活动由地方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发起并组织。
2.合作伙伴:可以邀请救援组织、专业机构、企业等作为合作伙伴参与活动。
3.参与者:活动面向全社会公众,欢迎学生、居民、志愿者等各界人士参与。
五、活动宣传1.网络宣传:通过社交平台、官方网站等渠道宣传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人关注。
国际减灾日宣传资料
![国际减灾日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48f15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a.png)
国际减灾日宣传资料背景介绍:国际减灾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纪念日,旨在提高全球社会对减少灾害风险的意识,减少人类因自然灾害所受到的损失。
自2024年起,每年的10月13日被正式确定为国际减灾日。
在这一天,全球各国和国际组织将开展一系列减灾宣传和活动,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社会。
主题宣传语:减灾共建安全未来活动宗旨:国际减灾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国通过采取减灾措施来加强社会抗灾能力,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增强此类活动的宣传力度,有助于激发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减灾事业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构建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活动内容:1.减灾知识培训课程:面向公众、学生和灾害工作者,提供有关各类灾害的知识、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2.灾害风险宣传展览:组织灾害相关的现场展览,展示全球各地发生的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介绍相关的减灾措施和应对经验,以增加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减灾应急演习:组织各类应急演习,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习等,帮助公众掌握灾害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技能和自救能力。
4.网络宣传活动: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和移动应用等网络平台,开展减灾知识普及、实用技能分享和故事传播,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
5.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邀请国内外的灾害研究专家和学者,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共同探讨减灾技术和策略,促进全球的减灾合作与交流。
6.灾害安全教育推广活动: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灾害安全教育推广活动,包括灾害防范手册的发放、灾害演练的组织等,提高学生和家庭的灾害防范意识。
活动目标:1.提高公众对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促进各国之间的减灾合作与交流,分享成功的减灾经验和技术。
3.增加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减灾工作的关注度和投入,共同建设安全可持续的社会。
参与方式:1.参加当地举办的减灾培训课程和应急演习,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10月13日 国际减灾日 知识科普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
![10月13日 国际减灾日 知识科普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16cc2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3
•
•
•
•
1
台风
• • • •
•
•
2 • • • • •
泥石流
1
•
•
2 •
•
1 •
2 •
雷击
3
5
•
•
4
6
•
•
1
•
暴
•
风
•
•
雪
2 •
• •
1 •
2 •
龙卷风
3 •
4 •
1 • •
• •
卫生健康
如果在家不出门,大可不必总是消毒房 间,保持干净整洁经常通风即可。
经常洗手,适当做做运动,不熬夜,注 意营均衡,增强免疫力。
第一步防护
防化
第二步撤离
第三步清洗
第四步救治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
赋能 一代 共筑韧性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
赋能 一代 共筑韧性
1 “国际减灾日”设立 2 “自然灾害”含义 3 灾害特征及影响 4 灾害应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自然灾害
第三部分
自然灾害的特征
自然灾害 主要影响
第四部分
1 2
地震
火灾
1 • • •
2
3
•
•
•
1 •
•
洪水
2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精品范文】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b18b57b4daa58da1114a0e.png)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国际减灾日相关介绍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发展历程: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设立宗旨: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
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8页精选文档
![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8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3997cb183d049649b6658b9.png)
“2019年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防震减灾系列科普知识1地震的概念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
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在群众中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中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有千余次,而七级以上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防震减灾系列科普知识2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尺度。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烈度除与震级和震中距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和土质条件、建筑物结构及抗震性能等有关。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有感地震,就是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微震,1级≤震级<3级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
震级每相差一级,其能量约相差30多倍。
国际防灾减灾日宣传知识
![国际防灾减灾日宣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a880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3.png)
国际防灾减灾日宣传知识
国际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行动。
为了宣传这一重要的日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作海报和宣传材料:设计海报、横幅和宣传册,宣传国际防灾减灾日的目标和意义,提醒人们关注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
2.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内容,例如推特、脸书和微博等,向公众普及防灾和减灾知识,分享故事和经验,引发讨论。
3. 组织宣传活动: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合作,举办宣传活动,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和发布会等,邀请灾害管理专家和组织代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做法。
4. 学校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针对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教育活动,如组织讲座、比赛和演习等,培养学生的灾害应对能力和意识。
5. 媒体合作:与新闻媒体合作,发布相关报道、新闻和采访,增加公众对防灾和减灾的关注度。
6. 发布公益广告: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户外广告等媒体渠道,制作并发布有关防灾和减灾的公益广告,提醒公众关注灾害风险和预防措施。
通过这些宣传措施,可以提高公众对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的认识,并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和社区免受灾害的伤害。
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
![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bc25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7.png)
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
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
主题:让我们共同行动,建设安全的未来
背景:每年10月1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
认识,并促使政府、组织和个人采取行动来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在这一日,我们应
当意识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未来。
我们的使命:
1. 提醒人们如何面对自然灾害: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源,增强人们的灾害认知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2. 加强公众意识: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如演讲、研讨会、展览等,增强公众对防
灾减灾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3. 动员政府和各方参与:鼓励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推动政
策制定、资源投入和实施行动,以保护我们的社区和世界免受灾害的伤害。
行动计划:
1. 与当地媒体合作,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发布防灾减灾日的信息和活动安排。
2.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分发给学校、社区和企业,提醒大家注意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3. 组织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如演讲、座谈会和模拟灾害演习,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4. 发布宣传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传播与防灾减灾相关的信息和故事,引起公众的关注。
5. 鼓励企业和机构制定防灾减灾计划,提供培训和资源支持,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
迅速响应并保护员工和财产。
共同行动,建设安全的未来!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所爱的人们和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社区和世界免受灾害的伤害。
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2)3篇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d998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2)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2)精选3篇(一)活动主题:共同应对灾害,保护生命活动目标: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灾害防范和减灾的意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最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活动地点:公共场所,社区,学校等。
活动时间:国际减灾日前后一周活动内容:1. 宣传海报展览:在公共场所设置海报展览区,展示有关灾害防范和减灾的知识、经验和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文字向公众传递减灾的重要性。
2. 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的减灾专家到学校、社区等地开展灾害防范和减灾知识讲座,向公众传授基础的灾害知识和应对技巧,提高灾害意识和减灾能力。
3. 签名活动:设置签名区域,让公众签署减灾宣言,表达对减灾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倡导个人和社会对灾害防范的重视。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如灾害应急演练、知识问答等,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让公众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灾害防范和减灾的知识。
5.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国际减灾日的关注度,进一步传播减灾的理念和方法。
6. 社交媒体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减灾主题的互动活动,鼓励公众分享自己的减灾经验和故事,引发更多人对减灾的讨论和关注。
7. 校园活动: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减灾主题的艺术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8. 捐赠募集:设立捐赠点,组织公众捐赠灾后重建物资和资金,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以上仅为初步方案,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公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宣传和教育的效果,达到预期的减灾效果。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2)精选3篇(二)活动名称:共筑安全未来——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活动目的: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减灾意识的认识和重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减灾工作,共同努力建设安全的未来。
活动时间:国际减灾日(每年的10月13日)活动地点: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公众场所等活动内容:1. 线下宣传活动a. 组织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召开减灾论坛,讲解减灾相关知识,分享成功案例,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精选18篇)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71f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1.png)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2023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增强市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提高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精选1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1为推动全体师幼学习防空防灾知识,增强防空防灾和应急避险能力,切实组织开展好“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拟定在2023年10月6日至10月15日开展的教育活动。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主题宣传活动的领导,成立“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二、主要内容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增强幼儿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开展以“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
3、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提交两篇安全信息。
4、和消防队协商定于10月15日开展应急演练,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5、悬挂“生命教育从娃娃抓起”“传播安全文化、学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工作”为内容的横幅,制作消防安全板报,营造宣传氛围,提高教职工、家长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今年的“国际减灾日”活动,要求单位职工切实提高认识,将职责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协调配合,确保主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小结为推动全体师幼学习防空防灾知识,增强防空防灾和应急避险能力,切实组织开展好“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根据我园计划有序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小结如下:首先召开中层会议确定工作方案,召开各部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1、10月6日-10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增强幼儿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10月13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以“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
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精品范文】
![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b6820427284b73f342501c.png)
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各村民委员会,乡级各部门、单位:根据上级活动通知要求,今年5月 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主题,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县安办工作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时间。
5月6-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全乡按照防灾减灾周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活动:(一) 各村,学校,医院。
结合实际出一期宣传黑板报,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充分借助各村社群众大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讲,张贴海报标语,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工作理念。
以《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介绍防灾减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与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按照各类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动员各机关,学校、医院、公共聚集场所管理单位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救助、卫生防疫、自救互救等环节,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重点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早、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乡级各部门对预案的掌握运用能力,提高社会公众的避灾和自救能力。
(四)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
各村,乡级各有关部门要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结合我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组织村社和学校开展一次灾害风险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来临时村民和学校师生自救互救措施和应急避险场所。
(五)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三进”活动。
国际减灾日宣传材料
![国际减灾日宣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89ce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0.png)
国际减灾日宣传材料标题:共同行动,减少灾害风险!副标题:国际减灾日宣传材料正文:尊敬的朋友们,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提醒我们全球共同面对灾害风险的重要性,并促进减少灾害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今年,我们以“共同行动,减少灾害风险”为主题,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减灾行动,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社会。
面对灾害风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减灾工作,保护自己、家人和社区免受灾害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有效的减灾措施,希望能激励大家采取行动:1. 加强意识:学习有关灾害风险和如何应对的知识。
了解你所处地区的灾害类型和预警系统,并遵循相关指导。
2. 制定应急计划:组织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的应急计划。
确保大家知道应对灾害时的安全地点和联系方式,并定期进行演练。
3. 建设抗灾设施:修建稳固的房屋、加固危险结构、安装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等。
同时,培养灾害应对技能,例如急救和灭火知识。
4. 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
这有助于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
5.加强合作:国际减灾工作需要全球合作。
各国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应加强协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灾害挑战。
我们呼吁各界人士共同行动起来,将减灾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我们可以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培养出更加安全和抵御灾害的社会。
今年的国际减灾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减少灾害风险,为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机构/组织名称)(联系信息)(日期)。
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_
![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_](https://img.taocdn.com/s3/m/e42bc5edd0d233d4b04e6921.png)
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_篇一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12日至20日期间,我市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
本次国际减灾日活动主要内容是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
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利用宣传栏、电子字幕、网站、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主题。
同时,我市将进行一次自然灾害风险集中排查。
市气象、地震、自然资源规划、水利、林业等部门,区县(市)减灾委、管委会综合减灾管理机构,对本行业领域或本辖区容易引发自然灾害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区域组织进行一次集中调查、登记、风险评估,采取安全措施,并对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及时向社会公布。
活动期间还将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调研,摸清城乡设防水平、基础设施承灾能力底子,提高全市抗灾设防水平。
篇二今年的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为切实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高社会民众应急应灾避险能力。
2019年10月11日上午,下城区减灾委联合下城区应急管理局、东新街道办事处、东新园社区、下城应急救援大队(公羊会)在东新园小区的中心公园,开展了以“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
活动开展前,宣传志愿者们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小区居民们以及全区各社区的灾情信息员详细介绍了“国际减灾日”的由来,并向现场发放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资料。
宣传志愿者们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向过往居民耐心地讲解,并教导他们如何开展预防、自救、互救等技能,尤其是面临各种灾害时的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提醒群众关注和规避身边的风险,提高群众的风险应急能力。
随后,还组织了防灾减灾现场知识问答、灾害文字图标配对、灾害动作猜图、自救互救心肺复苏体验等活动,形成了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的防灾救灾意识,提高居民群众的防灾能力,减轻社区灾害的风险,提升社区居民的减灾能力,为保护居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dfb1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国际减灾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节日,旨在加强全球减灾的意识和行动。
每年的10月13日,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公众都会举办各种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减灾的认识和重视,以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破坏。
以下是一份关于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的资料,供参考。
一、宣传海报设计1. 海报主题:国际减灾日,共同守护地球2. 海报内容:使用醒目的字体和图片,展示自然灾害的影响和人们减灾的行动。
强调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性。
3. 海报尺寸:A3或A4纸张大小。
4. 海报分发:将海报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学校、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电子版海报。
二、减灾知识宣传手册1. 手册主题:减灾常识手册2. 手册内容:介绍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知识等。
提供实用的减灾技巧和自救方法,帮助人们提高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3. 手册样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实例和案例进行说明。
4. 手册发放:将手册印刷成纸质版,并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发放。
同时,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官方网站上提供电子版手册的下载。
三、现场宣传活动1. 搭建减灾宣传展览:展示减灾研究成果、灾害案例、减灾项目等,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灾害的危害和减灾的重要性。
同时,设置互动环节,吸引观众参与。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举办凯旋门演讲: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幸存者分享减灾的故事和经验,鼓励人们认识到减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3. 模拟演习活动:组织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向参与者提供实用的逃生和救助技巧。
4. 分发宣传品:准备宣传折页、标签、手环等小礼品,上面印有减灾的口号和宣传信息。
将宣传品在宣传现场和相关活动中发放,以增强宣传效果。
四、社交媒体宣传1. 制作减灾主题微电影或短视频:创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通过故事讲述灾害的危害和减灾的重要性,引起观众的共鸣。
国际减灾日我们在行动——幼儿园“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
![国际减灾日我们在行动——幼儿园“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80baa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3.png)
国际减灾日我们在行动——幼儿园“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国际减灾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旨在增强人们对灾害预防和减灾的意识,提高社会对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这一天,各个国家纷纷举办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醒人们做好减灾工作,保障自己的安全。
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们也要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向幼儿灌输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他们面对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传递减灾知识。
选取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故事,如《小猪佩奇的飓风大冒险》、《小鹿斑比的大火之灾》等,通过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方法。
讲完故事,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如何预防和自救,激发他们自发地思考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我们可以在幼儿园进行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火灾、地震等常见的灾害场景,教导幼儿正确的应对方式。
在演练中,我们要向幼儿重点宣传避难的地方以及紧急求救的方法。
同时,还要教导幼儿如何安抚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紧急求救小工具。
比如制作火警报警器、制作避难包等,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制作,提高他们灾害应对的动手能力。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向幼儿详细讲解这些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意义,让他们理解减灾工具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幼儿园进行科普讲座。
邀请地震学家、消防员、医生等专业人士,让他们给幼儿讲解灾害的成因、应对方法以及如何防范灾害。
通过专家讲座,幼儿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借鉴专家的实践经验。
总之,幼儿园“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是一个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机会。
通过讲故事、应急演练、手工制作和专家讲座等方式,我们可以向幼儿传递减灾知识,并让他们掌握应对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在未来面对灾害时,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减少伤害。
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分享
![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8b7ff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a.png)
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分享防灾减灾日是国际上每年10月13日所举行的一个日子,旨在加强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推动灾害预防和减灾意识的普及。
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一环,宣传活动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的分享,供参考。
1.活动主题:创建安全社区,共建和谐家园2.活动时间:每年10月13日3.活动地点: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4.活动目标:-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推广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弘扬互助精神,建设和谐社区。
5.活动内容:5.1宣传海报展示在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多个地点设置宣传展板,展示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预警系统、应急救护措施等重要信息,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5.2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对灾害类型、应对方法、逃生技巧等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3模拟演练组织社区居民、学生等参与模拟演练,例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对演练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并评估演练效果。
5.4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例如防灾知识问答、应急救援小游戏等,吸引公众的参与,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防灾减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5.5防灾宣传材料发放5.6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发布会,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出席,宣布相关的防灾减灾政策和宣传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6.活动组织:6.1活动策划小组成立专门的活动策划小组,由社区居民、学校教师、防灾专家等组成,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
6.2活动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海报、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3志愿者招募招募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并在活动现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4合作伙伴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学校、社区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活动的开展,共同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
课件 9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
国际减灾日相关介绍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1X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发展历程: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1X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设立宗旨:
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
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
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
济的失调。
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
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
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
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
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
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Stop Disasters; Focus on Schools and Hospitals)。
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
全的21世纪”(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Communic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Women and Children - the Key to Prevention)
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Cities at Risk)。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Water:Too Much…Too Little…The Main Cause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8年“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e Media)
1999年“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
全”(Prevention Pays)
201X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Disa ster Prevention, Education and Youth, with special focus on forest fires)
201X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Countering Disasters; Targeting Vuhe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