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cde8f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2.png)
一、加法运算:1.相加法则:a+b=b+a2.加零法则:a+0=a3.加法交换律:(a+b)+c=a+(b+c)4.结合律:a+(b+c)=(a+b)+c二、减法运算:1.减法定义:a-b=c,其中c+b=a2.0的减法法则:a-0=a3.减去自身法则:a-a=04.减法交换律:a-b=-(b-a)三、乘法运算:1.相乘法则:a×b=b×a2.乘一法则:a×1=a3.乘零法则:a×0=04.乘法分配律:a×(b+c)=a×b+a×c四、除法运算:1.除法定义:a÷b=c,其中c×b=a2.除以自身法则:a÷a=13.除以一法则:a÷1=a4.除零非法:a÷0非法,无解五、分数运算:1.分数定义:分数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整数的结果,例如1/2,3/4等2. 分数加法:a/b + c/d = (ad + bc)/bd3. 分数减法:a/b - c/d = (ad - bc)/bd4. 分数乘法:(a/b) × (c/d) = ac/bd5. 分数除法:(a/b) ÷ (c/d) = (a/b) × (d/c) = ad/bc六、平方运算:1.平方定义:a²=a×a2.平方互逆法则:(a²)²=a^(2×2)=a⁴3.平方根定义:√a=b,其中b×b=a七、乘方运算:1.乘方定义:a^b=a×a×...×a(共b个a相乘)2.乘方互逆法则:(a^b)^c=a^(b×c)3.乘方基本法则:a^0=1,a^1=a4.乘方分配律:(a×b)^c=a^c×b^c八、百分数运算:1.百分数定义:百分数是百分之一的分数表示,例如25%表示25/1002.百分数转换为小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移动两位小数点)3.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小数乘以100即可(移动两位小数点)4.百分数转换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后将分母化为1005.分数转换为百分数:分数化为百分数时将分子除以分母后乘以100。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327d00650e52ea55189894.png)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p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0 5 4 0 0 1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35、身份证码:18位1 3 0 52 1 1 9 7 8 03 0 1 0 0 1 9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出生日期顺序码校验码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d741c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0.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目录• 1. 数的认识– 1.1 正整数– 1.2 零– 1.3 负整数– 1.4 分数• 2. 加法和减法– 2.1 加法– 2.2 减法• 3. 乘法和除法– 3.1 乘法– 3.2 除法• 4. 几何图形– 4.1 直线– 4.2 线段– 4.3 尺规作图• 5. 时间和日期– 5.1 时间– 5.2 日期1. 数的认识1.1 正整数正整数是大于零的整数,它可以用来计数和排序。
在数轴上,正整数是从零开始向右无限延伸的。
1.2 零零是没有数量的概念,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数轴上,零位于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
1.3 负整数负整数是小于零的整数,它可以用来表示欠债或亏损。
在数轴上,负整数是从零开始向左无限延伸的。
1.4 分数分数是用分子和分母表示的有理数,分子表示被分割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部分或比例,比如:1/2表示一半,3/4表示四分之三。
2. 加法和减法2.1 加法加法是两个数相加的运算,加法的结果称为和。
加法的基本性质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交换律:a + b = b + a•零元素:a + 0 = a2.2 减法减法是两个数相减的运算,减法的结果称为差。
减法的基本性质有: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a - b = a + (-b)•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 - b + b = a3. 乘法和除法3.1 乘法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称为积。
乘法的基本性质有: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2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除法的结果称为商。
除法的基本性质有:除法定义和乘法的关系。
•除法定义:a / b = c,表示a被b除的商是c•乘法的关系:a / b * b = a4. 几何图形4.1 直线直线是没有弯曲的轨迹,它由无数个连续的点组成。
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五年级数学必知公式
![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五年级数学必知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3b697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a.png)
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v×t=s路程÷速度=时间s÷v=t路程÷时间=速度s÷t=v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3、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b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hs=(a+b)×h÷2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 1 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算术: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 a + b) + c3、乘法交换律:a ×b = b ×a4、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5、乘法分配律:a ×b + a ×c =a ×(b + c)6、连除的简算:a ÷b ÷c = a ÷(b ×c)7、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五年级所有公式
![五年级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8a84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9.png)
五年级所有公式五年级公式大全一、数学公式1. 两点间距离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间的距离公式为:d = √((x2-x1)² + (y2-y1)²)。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元素与它的前一个元素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求等差数列的和可以使用公式: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
3. 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矩形面积的公式为:A = 长× 宽;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为:A = 1/2 × 底× 高;计算圆面积的公式为:A = π × r²。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
4. 百分数计算公式计算百分数的公式为:百分数 = (部分/整体) × 100%。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个部分与整体进行比较,并表示为百分比。
5. 平均数计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使用公式:平均数 = 总和/数据个数。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二、物理公式1. 动能公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1/2 × 质量× 速度²。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动能。
2. 速度计算公式计算速度的公式为:速度 = 路程/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速度。
3. 力的计算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所受的力。
4. 阻力计算公式阻力的计算公式为:阻力 = 摩擦系数× 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受到的阻力。
5. 压力计算公式计算压力的公式为:压力 = 力/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所受的压力。
三、化学公式1. 化学反应物质质量计算公式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之和。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b54ac8c65ce05087632136d.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1)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3)乘法交换律:a b b a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 h b a =⨯⨯=V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10.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四、百分数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五年级公式及概念
![五年级公式及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4e0afccb9f3f90f76c61bfc.png)
五年级公式及概念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6bdc8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e.png)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公式和概念。
这些公式和概念的掌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1.加法和减法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零元素:a+0=a-减法定义:a-b=c,表示b加c等于a-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2.乘法和除法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除法定义:a÷b=c,表示b乘c等于a-除法与乘法的关系:a÷b=a×(1÷b)3.分数公式:-分数定义: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分数的约分: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互质-分数的比较:分数a/b和c/d比较大小时,可以转换为a×d和b×c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4.小数公式:-小数定义:小数是非整数的数字,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时,可将小数转换为相同位数的分数进行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5.长度单位换算:-厘米、米、千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厘米和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6.时长单位换算:-秒、分钟、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分钟和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秒和分钟的换算:1分钟=60秒7.推理和解决问题概念:-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和规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得到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31b9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包括四则运算、实数、几何、数列等基本内容。
首先是四则运算,即加减乘除,针对每一项四则运算,都有相应的公式,例如:加法:a+b=b+a;减法:a-b= -(b-a);乘法:a×b=b×a;除法:a÷b=b÷a;实数的公式:实数的加法:a+b=a+b;实数的减法:a-b=a-b;实数的乘法:a×b=a×b;实数的除法:a÷b=a÷b;几何的公式:正方形的面积:S=a×a;长方形的面积:S=a×b;三角形的面积:S=1/2×a×h;圆形的面积:S=πr2;数列的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Sn=n/2×(a1+an);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1-qn)/(1-q);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其中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四则运算、实数、几何、数列等基本的数学内容,尤其对于每一项的计算,都有相应的公式,可以指导小学生正确地理解、掌握各项数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研究效率。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0e1551e45c3b3567ec8b78.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1)▲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 = a×(b×c)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除法性质:a÷b÷c = a÷(b×c)▲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解方程定律:加数+加数= 和;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 积;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买卖问题:总金额=单价×数量;数量=总金额÷单价;单价=总金额÷数量.-----公式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正方形C=4a S=a×a2、长方形C=2(a+b) S=ab3、三角形=ah÷2 h=S ×2÷a a=S ×2÷h4、平行四边形S=ah5、梯形的面积kS=(a+b)h÷2 h=2S÷(a+b) a=2S÷h-b b= 2S÷h-a。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75644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2.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 四则运算
1. 加法:a + b = c,其中a、b、c都是数字
2. 减法:a - b = c,其中a、b、c都是数字
3. 乘法:a × b = c,其中a、b、c都是数字
4. 除法:a ÷ b = c,其中a、b、c都是数字
二. 平面几何
1. 直角三角形:a²+b²=c²
2. 矩形:a?b=S,其中S为矩形的面积
3. 正方形:a?a=S,其中S为正方形的面积
4. 平行四边形:p?s=S,其中p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s为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的长,S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 量的表达
1. 比例:A:B=m:n,其中m和n是A和B的比例
2. 同余:A+c=B+c,其中A、B为两个已知量,c为已知的增减量
3. 股份:A:B=p:q,其中A、B是已知份额,p、q分别是他们的比例
四. 图形识别
1. 直线:y = kx + b,其中k为直线斜率,b为直线截距
2. 圆:(x-a)?+(y-b)?=r²,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圆半径
3. 抛物线:y=ax²+bx+c,其中a为抛物线一阶导数,b、c为抛物线零阶导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d771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8.png)
学习整理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几何图形计算、统计与概率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及其说明:一、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与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总价÷单价 = 数量总价÷数量 = 单价2、速度、时间与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路程÷速度 = 时间路程÷时间 = 速度3、工效、时间与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效 = 时间工作总量÷时间 = 工效4、加数与和加数 + 加数 = 和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与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被减数 - 差 = 减数差 + 减数 = 被减数6、因数与积因数×因数 = 积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与商被除数÷除数 = 商被除数÷商 = 除数商×除数 = 被除数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面积 = 边长×边长2、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 2面积 = 长×宽3、三角形面积 = (底×高) ÷ 24、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高5、梯形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26、圆周长 = 直径×π = 2 ×半径×π面积 = 半径×半径×π7、长方体表面积 = 2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体积 = 长×宽×高8、正方体表面积 = 棱长×棱长× 6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9、圆柱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表面积 = 侧面积 + 2 ×底面积体积 = 底面积×高10、圆锥体积 = (1/3) ×底面积×高三、其他常用公式1、分数分子÷分母 = 分数值分数值×分母 = 分子分子÷分数值 = 分母2、百分数百分数 = (部分÷总量) × 100%3、统计与概率中位数: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4bd365aa00b52acec7ca22.png)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1)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3)乘法交换律:a b b a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 h b a =⨯⨯=V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10.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四、百分数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f988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3.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数学计算公式:1.1 乘法公式每个因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等于总数。
总数除以每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总数除以另一个因数等于每个因数。
1.2 除法公式倍数乘以一个因数等于几倍数。
几倍数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倍数。
1.3 速度公式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
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
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
1.4 价格公式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总价除以单价等于数量。
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
1.5 工作效率公式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
1.6 加减法公式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
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1.7 减法公式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
差加上减数等于被减数。
1.8 因数公式每个因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等于积。
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1.9 除法公式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商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
除数乘以商等于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2.1 正方形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2.2 正方体公式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
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的平方乘以6.2.3 长方形公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和宽的和乘以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4 长方体公式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2倍长乘以宽加2倍长乘以高加2倍宽乘以高。
2.5 三角形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三角形的高等于面积乘以2除以底。
三角形的底等于面积乘以2除以高。
2.6 平行四边形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2.7 梯形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2.8 圆形公式圆形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圆形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2.9 圆柱体公式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的2倍。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2.10 圆锥体公式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三、植树问题的公式3.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株数等于段数加1,全长等于株距乘以株数减1.株距等于全长除以株数减1.2.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的情况下,株数等于段数,等于全长除以株距。
五年级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6705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9.png)
五年级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和运用一些数学公式来解决问题。
这些数学公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帮助我们在计算中更加高效准确。
接下来,我将对五年级数学公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面积公式1. 矩形的面积 S = 长 ×宽2. 三角形的面积 S = 底 ×高 ÷ 2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 = 底 ×高例如,如果一个矩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二、周长公式1. 矩形的周长 P = (长 + 宽) × 22. 三角形的周长 P = 边1 + 边2 + 边33. 圆的周长P = π × 直径三、体积公式1. 长方体(立方体)的体积 V = 长 ×宽 ×高2. 圆柱体的体积 V = 圆柱的底面积 ×高3. 正方体的体积 V = 边长 ×边长 ×边长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24立方厘米。
四、时钟角度问题公式1. 小时针与分钟针之间的角度 A = |30 ×小时 - 11 / 2 ×分钟|五、分数运算公式1. 加法运算:a/b + c/d = (a×d + b×c) / (b×d)2. 减法运算:a/b - c/d = (a×d - b×c) / (b×d)3. 乘法运算:a/b × c/d = (a×c) / (b×d)4. 除法运算:(a/b) ÷ (c/d) = (a×d) ÷ (b×c)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 1/4 + 2/3,可以按照公式 (1×3 + 4×2) / (4×3) = 11/12 进行计算。
五年级的公式大全
![五年级的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9a15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9.png)
五年级的公式大全五年级数学主要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包括四则运算的公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公式等。
下面是五年级数学常用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四则运算的公式1. 加法公式:a + b = c,其中a、b是加数,c是和。
2. 减法公式:a - b = c,其中a是被减数,b是减数,c是差。
3. 乘法公式:a × b = c,其中a、b是因数,c是积。
4. 除法公式:a ÷ b = c,其中a是被除数,b是除数,c是商。
二、长度的公式1. 周长:P = a + b + c + d,其中a、b、c、d是四边形的边长,P是四边形的周长。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c² = a² + b²,其中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c是斜边的长度。
三、面积的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A = l × w,其中l是长方形的长度,w是长方形的宽度,A是长方形的面积。
2. 正方形的面积:A = s × s,其中s是正方形的边长,A是正方形的面积。
3. 三角形的面积:A = 1/2 × b × h,其中b是三角形的底边长度,h是三角形的高,A是三角形的面积。
四、体积的公式1. 长方体的体积:V = l × w × h,其中l是长方体的长度,w 是长方体的宽度,h是长方体的高度,V是长方体的体积。
2. 正方体的体积:V = s × s × s,其中s是正方体的边长,V是正方体的体积。
五、其他公式1. 一分钟的秒数:1分钟 = 60秒2. 一小时的分钟数:1小时 = 60分钟3. 一天的小时数:1天 = 24小时4. 苹果总数公式:总数 = 袋数 ×每袋的数量以上是五年级数学常用的公式参考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d28e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c.png)
1.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乘法公式:a×(b+c)=a×b+a×c
2.几何图形:
-点、直线、线段、射线
-平行线和垂直线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矩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圆:半径、直径、圆心、弧、弦
3.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分数的化简:求最大公约数
-分数的比较: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转换为分数、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的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统计:调查、收集数据
-数据的表示:表格、柱状图、折线图-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五年级所有公式
![五年级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ff3b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3.png)
五年级所有公式五年级学习的数学公式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公式,以及计算面积、周长等几何公式。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公式。
一、加法公式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常用的加法公式有:1. 两个整数相加的公式:a + b = c,其中a和b为待相加的整数,c为它们的和。
2. 两个小数相加的公式:m + n = p,其中m和n为待相加的小数,p为它们的和。
3. 两个分数相加的公式:x/y + m/n = (xn + my)/(yn),其中x/y 和m/n为待相加的分数,(xn + my)/(yn)为它们的和。
二、减法公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常用的减法公式有:1. 两个整数相减的公式:a - b = c,其中a和b为待相减的整数,c为它们的差。
2. 两个小数相减的公式:m - n = p,其中m和n为待相减的小数,p为它们的差。
3. 两个分数相减的公式:x/y - m/n = (xn - my)/(yn),其中x/y 和m/n为待相减的分数,(xn - my)/(yn)为它们的差。
三、乘法公式乘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之一,常用的乘法公式有:1. 两个整数相乘的公式:a × b = c,其中a和b为待相乘的整数,c为它们的积。
2. 两个小数相乘的公式:m × n = p,其中m和n为待相乘的小数,p为它们的积。
3. 两个分数相乘的公式:(x/y) × (m/n) = (xm)/(yn),其中x/y 和m/n为待相乘的分数,(xm)/(yn)为它们的积。
四、除法公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常用的除法公式有:1. 两个整数相除的公式:a ÷ b = c,其中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它们的商。
2. 两个小数相除的公式:m ÷ n = p,其中m为被除数,n为除数,p为它们的商。
3. 两个分数相除的公式:(x/y) ÷ (m/n) = (xn)/(ym),其中x/y 为被除数,m/n为除数,(xn)/(ym)为它们的商。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4)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f611a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7.png)
引言概述:数学公式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正文:一、面积和体积公式1.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A=lw,其中A表示面积,l表示长,w表示宽。
2.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A=a^2,其中A表示面积,a 表示边长。
3.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A=(bh)/2,其中A表示面积,b表示底边长,h表示高。
4.梯形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的一半,即A=((a+b)h)/2,其中A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长,b表示下底长,h 表示高。
5.立方体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即V=a^3,其中V表示体积,a 表示边长。
二、比例和百分数公式1.比例关系公式: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a:b=c:d,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量。
2.比例分配公式:当已知一个比例关系,并且其中一个量的值已知,可以用比例关系公式来计算另一个量的值。
例如,如果a:b=c:d,且已知a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b的值。
3.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表示比例的方式。
例如,50%表示50除以100,即0.5。
4.百分数转换公式:将一个数转换为百分数,可以将其乘以100。
例如,0.5可以转换为50%。
5.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或者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值。
三、多边形相关公式1.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用公式(n2)180°来计算,其中n表示多边形的边数。
2.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加起来等于90°,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8a6da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6.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公式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公式的提供,那么五年级数学公式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五年级数学公式(1)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 ▲除法性质:a÷b÷c = a÷(b×c)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解方程定律:加数 +加数= 和 ;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 积; 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 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 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买卖问题:总金额=单价×数量; 数量=总金额÷单价;单价=总金额÷数量.-----公式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3)乘法交换律:a b b a ⨯=⨯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 h b a =⨯⨯=V
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0.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100
22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
或者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4.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5.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6.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
7.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8.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
9.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
10.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的总棵数
11.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
12.出油率=榨出的油的重量÷花生仁的重量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2.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4.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4)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5)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6)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
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
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c
=
+
⨯
(
⨯)
+
a
a
c
b
a⨯
b
(2)乘法结合律:)
⨯
=
⨯
a⨯
⨯
b
b
a
(c
c
(3)乘法交换律:a
=
⨯
b
b
a⨯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
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11.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
12.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13.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4.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15.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16.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7.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
18.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9.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20.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21.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2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 h b a =⨯⨯=V
23.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24.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100
22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
或者把分数化成分
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13. 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14. 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7. 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8.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9.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0. 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1.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进率
×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