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问题的研究

摘要:货币自由兑换是指一国通货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的通货按市场汇率兑换成另一国通货的权利。而本币自由兑换则是本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因此,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过程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利率汇率金融市场

1 前言

货币自由兑换是指一国通货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的通货按市场汇率兑换成另一国通货的权利。货币兑换分三个层次: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三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可兑换进行了界定,所谓自由兑换,指的是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并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确定为最低层次的可兑换。我国于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款,实现经常项目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成为“第八条款国”,即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但是我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人民币仍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在第八条款中规定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具体要求,归纳起来是:第一,各成员国(或地区)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可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定;第二,不准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和多种汇率措施;第三,任何一个成员均有义务赎回其他成员国持有的经常项目下本国货币的结存,即兑换外国持有的本国货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要求取消对短期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引起的外汇收支的各种兑换限制,使资本能够自由出入境。在具体实践中,某些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依然对资本项目下的兑换实施一些必要的限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没有给予严格界定。

2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所面临的障碍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完全有能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可加快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的步伐。理由如下:一、我国宏观经济的政策调控机制日益健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源源不断地为金融业提供巨额资本。二、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并且我国已经于1996年12月1日宣布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三、我国拥有世界前三内的外汇储备。四、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扩大,对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实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货币自由兑换的要求,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开放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的条件还未成熟。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要实现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合理的利率、价格,健全的国内金融体系,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发达的资金市场,外汇收支的大体平衡,灵活而高效的微观企业机制,完备而有力的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等,我国开放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应是一个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过程,不能盲目求成。当前我国的资本项目的开放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主要是:

首先,人民币利率、汇率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现行的利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通过利率杠杆调节国内资金流动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难以通过利率和汇率的相互影响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国内利率水平和国际比较仍有差距并缺乏稳定性,资本项目开放以后,当国内利率高于国际水平时,会导致大量外资涌进,冲击国内市场,诱发通货膨胀;而当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市场利率时,又会引起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严重时可导致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国家对外汇市场还存在

着诸多限制,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银行间外汇头寸市场被几家大银行所垄断,汇率缺乏真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资本项目,将会导致外汇供求的失衡和外汇市场的混乱。

其次,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近几年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了通货膨胀,但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使通货膨胀的隐患依旧存在。我国是个庞大的市场,如果立即开放资本项目,必然导致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加大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同时对宏观方面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造成一定影响。

再次,金融监管不力、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项目开放将使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很快传递到国内,而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较好地应对各种冲击,具有自我减震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金融机构类型单一,垄断性强;金融产品种类稀少,交易量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金融机构还尚未建立起适应国际竞争的机制。国内的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差、金融监管能力尚待加强;短期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发育还很幼稚,中央银行无法通过它们进行有效的调控。若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将会使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很快传递到国内。而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较好地应对各种冲击, 具有自我减震作用。

最后,微观经济主体缺乏活力。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普遍低效,目前处于转制过程中的国有企业亏损面相当大,由于企业缺乏自主权、经营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企业尚不具备灵活的机制来适应资本流动、资本价格变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国际竞争能力十分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资本项目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当然政府可以通过倾斜政策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扶植,但是企业在国家的“保护伞”下会变得更加软弱,同时,这样还会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加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 针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障碍的对策

资本项目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更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就不同的国家而言其差异性是明显的,而历史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中国只能立足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和需要,借鉴不同国家的经验,一步步地向这个目标努力,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因此制定和采取何种有效对策使迈向完全自由兑换阶段的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能抵挡和应对各种经济风险,让人民币自由兑换过程更科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使利率成为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工具,平抑外汇市场上的波动。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应该选择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市场化的基本利率。因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最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市场。要推进汇率的市场化,就要实行经常项目的自由结售制,逐步扩大可以保留外汇的企业范围和可以保留外汇的比例,同时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供求差额的责任,并放宽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的限制,培育和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汇率调节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货币政策方面,应尽快完善汇率政策和国内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建立监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操作手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使外汇供求和基础货币的投放保持动态平衡。财政政策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的财政投融资体系,实行严格的财政预算约束。国家在继续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增加财税收入的同时,应尽力减少各种财政补贴,尽快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真正实现运用税种、税率、支出预算、公债补贴等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

最后,建立相适应的微观经济机制。良好的微观经济机制是指国内的微观经济单位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能适应市场变化,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对市场能作出灵敏地反应,能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决定生产何种商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