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折叠和折叠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的相互作用使这些残基形成了紧密堆积。晶
核的形成是折叠起始阶段限速步骤。
拼版模型(Jig-Saw Puzzle Model)
此模型的中心思想就是多肽链可以沿多条不同的
途径进行折叠,在沿每条途径折叠的过程中都是
天然结构越来越多,最终都能形成天然构象。
折叠速度快
影响小
帮助新生肽折叠的蛋白(辅助蛋白)
蛋白的第三结构域和核糖体结构蛋白L7/L12 的C-末端部 分在AA序列上仅有3%相同, 却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空间 结构。
2、化学修饰
改变侧链性质,包括大小、极性、电荷、氢键形
成能力等的影响。 晶体衍射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分子内部引入 大小不同的疏水基团的结果,只不过是使某些侧 链基团在位置上有所重排,但并不影响分子的总
在新生肽成熟为功能蛋白的全过程中,每一步都
涉及新生肽链的构象变化、折叠和调整。
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理论模型
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 疏水塌缩模型(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 扩散-碰撞-粘合机制 (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 成核-凝聚-生长模型(NuclearCondensation-Growth Model) 拼版模型(Jig-Saw Puzzle Model)
热力学最稳定的天然构象。通过催化巯基与二硫键的交换
反应,从而催化蛋白质二硫键的形成、还原(断裂)或重 排(异构化)。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主要催化含有二硫 键的膜蛋白或分泌蛋白的正确折叠。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PPI)
PPI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及各种组织中,多数定位于胞 浆,但也存在于大肠杆菌的外周质、红色面包霉的线粒 体基质、酵母、果蝇和哺乳动物的内质网。 肽基脯氨酰
简并性的证据
1、不同生物体中执行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有AA序 列上的差异, 但却有相同的整体空间结构。
例如:线粒体Cytc的AA序列已经测定,AA残基数均在 104 左右, 但仅在21个位置上的AA在不同生物体的Cytc 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所有Cytc 的整体空间结构却是非常 相似的。
另外,两个在功能上完全无关的蛋白质,卵类黏
蛋白质正确折叠。
折叠酶类型
(1)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PDI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2)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 (Peptidyl
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 (PDI)
真核生物的PDI在内质网腔活性很高,细菌中的类似物是 Dsb家族,位于细菌外周质(periplasm),在肽链中催化错 配二硫键断裂并形成正确二硫键连接,最终使蛋白质形成
及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
在概念上有热力学的问题和动力学的问题; 蛋白质在体外折叠和在细胞内折叠的问题; 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问题。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内容
最根本的科学问题就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到底如
何决定它的空间结构? 既然前者决定后者,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肯 定存在某种确定的关系,这是否也像核苷酸通过 “三联密码”决定氨基酸顺序那样有一套密码呢?
分子的蛋白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折叠, 其间形成
的亚结构域是折叠中间体的重要结构。
疏水塌缩模型(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
该模型中,疏水作用力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 起决定性作用。疏水片段首先聚集在一起, 然后进一步聚集长大,形成蛋白中间体 ,进
而形成高级结构
扩散-碰撞-粘合机制 (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内容
破译“第二遗传密码”正是“蛋白质结构预测” 从理论上最直接地去解决蛋白质的折叠问题,这
是蛋白质研究最后几个尚未揭示的奥秘之一
“蛋白质结构预测”属于理论方面的热力学问题。
蛋白质折叠第二个根本的科学问题是具有完整一
级结构的多肽链又是如何折叠成为它特定的高级
结构?
这是一个折叠的动力学的问题,长期以来,主要 用体外的实验方法研究,虽然已有四五十年,但 至今尚未解决。
ATP ADP
复合物解离,释出多肽链片段进行正确折叠
伴侣素的主要作用——
为非自发性折叠蛋白质提供能折叠形成天 然空间构象的微环境。
伴侣素GroEL/GroES系统促进蛋白质折叠过程
折叠酶
蛋白质多肤链的折叠过程中,还需要酶的催化, 称之为折叠酶。它们催化与蛋白质折叠直接有关
的、对形成功能构象所必需的共价键变化,帮助
研究背景
研 究 的 源 动 力
疯牛病
disease
免 疫 病 毒
库鲁病 (Kuru)
卡里顿· 加德赛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病毒和神经研究 室主任,因发现神 经性传染性疾病的 新病因和传播新机 制而获得1976年诺 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加德赛克在新几内亚岛发 现了一种奇怪的疾病 ,当地 的土著人称之为“kuru”。由 于找不到病因,被当地人称 为“终极巫术”。 Kuru在当地的含义是颤 抖,因某种未知的寒冷或恐 惧而颤抖。一旦Kuru的颤抖 开始,就不可逆转,诅咒会 越来越烈,直至死亡为止。 Kuru的诅咒非常残酷:先是 不可抑制的颤抖,然后丧失 行走能力及无法言语,接着 瘫痪。但中了巫术的人至死 心智都很清醒,不会陷入昏 睡状态,因此格外痛苦。
Baidu Nhomakorabea
体结构。
3、定点突变研究
定点突变技术的建立为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
酶是研究得最多的蛋白之一
结果表明:某些个别键的破坏并不能对结构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个别残基的单独替换不会对
分子的总体构象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把整段序 列用相同残基构成的序列所取代,生物活性都没 有明显影响。
该模型认为蛋白质的折叠起始于伸展肽链上的几个 位点,在这些位点上生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或 者疏水簇,主要依靠局部序列的3-4个残基间的相互 作用来维系。它们以非特异性布朗运动的方式扩散、 碰撞、相互黏附,导致大的结构生成并因此而增加 了稳定性。进一步的碰撞形成具有疏水核心和二级 结构的类熔球态中间体的球状结构。球形中间体调 整为致密的、无活性的类似天然结构的高度有序熔 球态结构。最后无活性的高度有序熔球态转变为完 整的有活力的天然态。
第二遗传密码的特点
简并性
在第一遗传密码中有所谓“简并性”,即同一AA 可以由不同密码子所编码,如CGA 和AGC 都编 码为Arg,UCC 和AGU都编码为Ser等。 第二密码也同样有简并性。现在已经知道有很多 氨基酸序列不同的肽链可以有极为相似甚至相同 的空间结构,这就是第二密码的简并性。
分子伴侣 折叠酶 分子内伴侣
分子伴侣-蛋白质的保姆
分子伴侣:(Chaperone或molecular chaperone, 也可译为侣伴蛋白),是细胞内的一类保守蛋白
质,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
和整体蛋白质的正确折叠。
主要类型
1.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绝大多数蛋白质从一条伸展的肽链,折叠成有其
特定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并不是一步完成
的,而要经过许多折叠的中间状态。
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
1988年,邹承鲁明确指出,新合成出来的多肽链 (称为新生肽)在合成过程中长度不断增加,并 在延伸的同时进行着折叠,而不是在合成完成脱
离核糖体后再自发折叠成为蛋白质。
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
P. S. Kim 和R. L. Baldwin 于1982 年提出,假设蛋白
质的局部构象依赖于局部的氨基酸序列。在多肽链折叠
过程的起始阶段, 先迅速形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 随后这些二级结构靠近接触, 从而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框架;最后,二级结构框架相互拼接,肽链逐渐紧缩, 形成了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这个模型认为即使是一个小
天然型朊病毒转变为感染型的朊病毒。初步研究表明天然
型朊病毒主要为α-螺旋结构, 而感染型的朊病毒却主要为 β -折叠结构.
全局性
第二密码必须把蛋白分子作为一个全局来考虑,这
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第二密码的复杂性,它不可能像
第一密码那样有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某些蛋白C-
末端少数氨基酸的去除, 或侧链基团的翻译后修饰,
成核-凝聚-生长模型(NuclearCondensation-Growth Model)
肽链中的某一区域可以形成“折叠晶核”,以它
们为核心,整个肽链继续折叠进而获得天然构象。 所谓“晶核”实际上是由一些特殊的氨基酸残基 形成的类似于天然态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这些 残基间不是以非特异的疏水作用维系的,而是由
mRNA的二级结构可能作为一种遗传密码从而 影响蛋白质结构的假说
那么,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究竟是如何确定其空 间构象的呢?
牛胰核糖核酸酶的一级结构
二 硫 键
牛胰核糖核酸酶的变性和复性
变性剂
巯基 乙醇 复性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内容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狭义的定义就是研究蛋
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形成的规律、稳定性
后来,有人把这设想的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的
密码叫作“第二遗传密码”。
第二遗传密码
完整的提法应该是遗传密码的第二部分,即蛋白质中氨
基酸序列与其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国际上称之为第二
遗传密码或折叠密码
Anfinsen原理: 自发折叠概念的转变(有帮助的肽链的自发折叠和组装) 三联密码的解决 国外对蛋白质折叠的研究
它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
物学问题。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
构并进一步预测其功能,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研究蛋白质折叠 ,尤其是折叠早期过程,即新生
肽段的折叠过程是全面的最终阐明中心法则的一 个根本问题。
蛋白质折叠问题为什么会称为 当今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破译生命的另一半遗传密码,完善中心法则 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蛋白质工程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产物需要复性复活,要 求蛋白质折叠的理论及技术作为指导
多意性
某些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还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决定不同的空
间结构,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第二遗传密码的多意性。 例如,Prusiner对天然型和感染型朊病毒(prion)的研究。 天然型朊病毒(PrPc)在正常动物体内存在, 不导致疾病, 而 感染型的朊病毒(PrPSC)则导致某些神经性疾病, 并导致
蛋白质折叠与折叠病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吗?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病”吗?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有多复杂吗?
蛋白质折叠的定义
蛋白质凭借相互作用在细胞环境(特定的 酸碱度、温度等)下自己组装自己,这种 自我组装的过程被称为蛋白质折叠
蛋白质折叠问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
并且被列为“21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顺反异构酶是蛋白质三维构象形成的限速酶,在细胞中
通过非共价键方式,稳定扭曲的酰胺过度态,而催化肽 基脯氨酰顺反式的相互转变。在肽链合成后需形成顺式 构型时,可使多肽在各脯氨酸弯折处形成准确折叠。
PDI和PPI不仅可以起到折叠酶的催化作用,
HSP70、HSP40和GreE族 等
2.伴侣素(chaperonins)
GroEL和GroES家族
热休克蛋白促进蛋白质折叠的基本作用——结
合保护待折叠多肽片段,再释放该片段进行折叠。形 成HSP70和多肽片段依次结合、解离的循环。
HSP40结合待折 叠多肽片段
HSP70-ATP复合物
ATP水解
HSP40- HSP70-ADP-多肽复合物 GrpE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背景
DNA RNA Proteins
实质上是多肽链
遗传信息的传递
肽链
有活性的蛋白 质天然构象
遗传信息的传递应该是从核苷酸序列到有完整结 构的功能蛋白质的全过程。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概况
20世纪60年代,安芬森(Anfinsen)基于还原 变性的牛胰RNase的研究提出“自组装学说” Ellis 于1987年提出了蛋白质折叠的“辅助性组装 学说”。
有时都可以对整体构象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生肽链合成过程中,后形成的肽段可以影响
已经形成的肽段的构象从而造成对分子整体的影
响。以上这些情况可以称之为第二密码的全局性,
全局性决定了第二密码的复杂性。
第二密码的全局性还体现在环境对分子结构的影 响上,水分子对于维系蛋白质一定的空间结构有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