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与实践》全套教案 doc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实践》8
新闻阅读主观题探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阅读中新闻的考查要求及命题特点。
2 学会新闻考查中主观题筛选和整合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新闻的筛选和整合的基本方法学习难点:新闻的筛选和整合的基本方法学习思路:1、从学生预习案所反映出问题入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做题中出现各种现象。
2、引入高考考点要求,并以学习案为核心展开学习,设计两个训练题,问题逐步加深。
3、在师生共研中,一起得新闻阅读题基本规律和方法。
学习方法:讲授法实践法学习工具: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考纲及近年考试情况以学生预习案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二、了解新闻考查的基本题型三、结合事例总结答题基本思路1、练习一。
2、练习二。
3、小结新闻主观题答题规律和方法问题导向——区域定位——信息筛选——整合作答四、课后作业。
练习三学习案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难度系数材料一: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
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21年8月18日新华网材料二: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
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21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实践》1
时评作文的写法教学目标:1 从范例当中总结时评作文的基本结构,归纳时评文的基本写法2让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自己构思一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时评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当堂完成一次时评作文审题与构思。
教学活动:课前预习(附件)要求:1 阅读全文2做好批注导入:2021年女儿举报父亲违章驾车(全国1卷)2021年漫画《赏罚之后》(全国1卷)2021年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全国1卷)我看高考——恢复高考40周年(全国3卷)2021年世纪宝宝中国梦(全国1卷)改革开放三部曲(全国3卷)命题特点与趋势:1关注当下,回归现实。
2 多取材时事新闻、社会现象和生活故事。
3材料大都具体化、故事化,不矫情、不高深。
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审题无障碍。
4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性强。
材料审视角度多元,强调认知和思辨能力。
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评文章的写法。
活动一:读一读1 请大家细读范文2 归纳出范文结构上的特点总结:应考模式五字决:引—提—议—联—结明确:1引用原材料。
2提炼论点。
3分析问题,就事论事。
4联系实际,提出对策。
5照应开头,强调论点活动二:评一评时评作文的写作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假如你是指导老师,你觉得这篇习作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思考?)写作要注意的方面:1、观点明确具体。
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
(本质,原因,影响)(情,德,理,法)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
3、选好主题后多搜索材料。
4、要注意文采活动三:写一写构思一篇时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9月,中国中央电视台面向中小学生的节目《开学第一课》邀请了一些“小鲜肉”明星当嘉宾,引发一些网友热议。
他们指责这些男明星化妆、“男不男女不女”,不能作为青少年的榜样。
有网友抨击他们画眼线、抹眼影、涂口红、染头发,没有男子气概,更有人直接炮轰他们是“娘炮”“男女不分”,批评他们会带坏小孩,甚至提出“少年娘则国家娘”的论断。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写作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和初步的传媒素养;【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2、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从而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方法指导与学生写作训练相结合【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学生初中接触过压缩语段题的“给新闻加标题”和“概括一句话新闻”,所以对新闻有一定了解,因此小班更强调自学与习题的训练;A1班应更多地了解新闻特点,提高解答压缩语段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3课时第课时一、新闻的定义与特征1、定义“新闻”这个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新闻的实质特征,有人概括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是各种新闻载体的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等;三是专指消息这种体裁,包括简讯、电讯。
本书在大多场合下,侧重于第二层含义,即主要指的是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小结: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2、特征新闻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真实性、及时性和公开性。
二、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1、新闻的六要素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精品教案:《新闻阅读与实践:综合消息两篇》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综合消息两篇》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综合消息的定义及其种类。
2、了解综合消息怎样组织材料的。
3、了解综合性消息的导语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综合消息的种类1、结合P25的“小链接”,了解综合消息的定义。
综合消息报道的是一个时期里,发生在某一地区、某一系统的带有全局性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成就、新问题,是多个单位里发生的具有共同性质的多个新闻事实的综合。
它不像动态消息,一事一报,新闻涉及的范围多是一个局部、一个单位、一个点;更不像特写式消息,仅仅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两个片断。
它报道面宽,声势大,给人以总体性印象。
综合消息不像动态消息那样,记者的观点、报道的主题,常常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中,它虽然也是用事实说话,但必须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从众多新闻事实中,概括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或点化于标题、导语中,或见之于主体文字。
2、综合消息按其不同的综合方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横向综合消息把一个地区、一个系统内发生的有共性的多个新闻事实综合起来,反映全局性的总体趋向。
所综合的新闻事实之间是并列关系。
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总分式,即总摄性导语后,并列若干具体的新闻事实,有的还有总括性结尾。
在写法上,可以按地区并列,被学者们视作开我国综合消息之先河的报道—《外国军队到处横行》,就属此类综合。
消息综合报道了上海虹口地带日本海军陆战队逾巡示威,海宁路及杨浦、闸北等地美国兵行凶,中国闸北保卫团拘捕美国兵等新闻事实。
《拉宾遇刺举世震惊》(人民日报》1995年11月6日)也属此类综合,在导语后并列了联合国、巴勒斯坦、约旦、埃及、阿曼、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领导人发表的声明或谈话。
还可以按构成新闻事实的几个侧面并列,《说说温州的衣食行》就是按各个侧面组织材料的。
(2)纵向综合消息这类消息不但反映事物在全局范围内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
所综合的各个新闻事实既是构成新闻总体的几个侧面,又内含递进关系,每增加一重事实,就反映着事物发展的几个阶段,对于主题的揭示也就深一个层次。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实践》3
莫让仇恨连接世界——时评写作探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时评文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教师引导剖析范文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3、学生通过修改学生考场作文巩固方法达到掌握目的。
学习重难点:剖析范文的写作结构来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一、导入:巴黎圣母院上空肆虐着的火苗,烧坏了法兰西人的烂漫和骄傲,还差点把中国人的朋友圈烧焦。
我连滕王阁鹳雀楼都没能登上,却为圣母院敲钟楼在黯然神伤。
我不知道谁第一个闯入圆明园,却想搞清楚谁烧了巴黎圣母院。
我不晓得旧教堂里有哪些珍宝,也要做文明人为“文明”哀悼。
我带着996的疲惫还没缓过气,就过来围观火光下的人心各异。
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伤心泪飙,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自由,我除了选几篇时评让大家读到,就只能拜托马克龙快把它修好。
2021年4月15日晚,一场大火,让法国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
这一重大事故,举世关注,多国政要对此表示震惊和惋惜。
这是欧洲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巴黎圣母院和艾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国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法国文化的象征。
遭遇这样的重大损失,完全可以说是世界的损失、人类文明的厄运。
在中国的舆论场,主流舆论均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这一共识。
但依然有些刺耳杂音纷呈,比如,有人联想到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认为“天道有伦回,苍天饶过谁”,将昔日的仇恨和耻辱无端勾连到巴黎圣母院大火上,甚至对此幸灾乐祸。
这样的言辞,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借势而出,确实令人深思。
对这些网友的评论,你有什么想法,请写篇时评,表达你的观点态度。
二、自主学习走近时评1、解题: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时评文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
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
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专题导引]一、消息的地位消息是各种新闻体裁中用得最多、最活跃的一种体裁,它在新闻媒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报纸的主角,也是广播、电视、网络报道的主要形式.从广大读者的需求来说,消息是他们最关注、也最容易接受的新闻体裁,因为它承载着社会最新的事实变化。
比如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就是各类最新消息的汇总,以其及时性与权威性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二、消息的特点迅速、及时客观世界时刻都在变化,新的事物和新的事件层出不穷。
消息就是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这些变化;同时,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也迫切需要大量有用的新的信息,以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跟上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
消息为人们提供了最快捷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和沟通社1.消息的一般结构错误!2.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结构是倒叙,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
在这一点上,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何种类型的消息,基本上都不能完全摆脱“倒金字塔结构"的束缚.四、消息的种类[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网巴西福塔莱萨2014年7月14日电(记者钱彤荀伟)当地时间7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表示: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珍惜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两国的理想和目标息息相通。
中印都是世界上重要一极,拥有许多战略契合点。
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
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
无论从双边、地区还是全球层面看,中印都是长久战略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包容发展,让两国25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地区乃至世界增加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是我们最大共同利益所在。
我愿意同莫迪总理一道,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到更高水平,共同维护我们的战略机遇,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新闻阅读与实践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新闻阅读与实践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教学目标一、了解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体会其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学习《儒学飞人》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品味富有内涵的语句。
三、学习《澳星风险发射》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通过细节烘托气氛的方法。
教学设想这个单元学习报告文学。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所选的两篇报告文学,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传播与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儒学飞人》);第二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情况(《澳星风险发射》)。
报告文学体裁的特征,决定了报告文学作品要把握重大主题之中的众多人物、侧面和细节,由主题统领当代社会的众多场景和事件,又由细微处凸显时代的主题、意义与价值。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两篇报告文学作品各有特点。
《儒学飞人》着重介绍人物及其社会活动,介绍和评价人物的人生经历、社会角色、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课文以主人公的社会活动为主线,以错落有致的细节组织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时代人物的风采。
另外,《儒学飞人》涉及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现状,所以篇章组织和语言表达在严谨、生动之外,也凸显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借此引发读者的共鸣。
《澳星风险发射》则以事件为主线,贯穿文中各个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感受,所以在这一篇作品中,描写人物是为描写事件服务的。
特别是文章结尾处将澳星发射有功人员的待遇与奥运会运动员的待遇做了比较,更衬托出航天工作者奉献精神的可贵。
学习这一单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报告文学作品是具有强烈时代性的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作品中的时代人物和时代事件身上,都会打下特定时代精神的深刻烙印,所以把握和解析这种时代精神在作品中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就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儒学飞人》的背景是当代全球化趋向越发明显,各个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澳星风险发射》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时期,航天工作者在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克服困难二、注意作品对人物精神特质的把握。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4份打包)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心归纳
1.把握学习重点。根据消息特殊的结构形式,迅速抓住主要信息; 通过消息本身,了解作者的态度倾向和情感取向。
2.明确本章四课的学习重点。前两课重点学习消息的特点和结 构形式。第三课通过对外国消息的学习,扩大视野,感受新闻消息 写作风格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第四课通过对广播电视 消息的学习,了解不同新闻媒介的消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不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 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 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 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 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 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 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 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 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 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二章《综合消息两篇》教案
用温度书写零度——《带着露珠的新闻·综合消息两篇》教学设计【课题设计解读】“零度写作”由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在1953年发表的《写作的零度》中提出,“零度”强调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消息的全面深刻更是新闻真实客观性的体现。
“温度”是新闻人的职业责任、职业人文情怀,是新闻人对现实、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新闻人用正确的三观,以有温度的笔触书写零度的新闻事实,再现新闻事件,体现新闻主题,实现新闻价值。
本课旨在通过情景式教学法模拟场景梳理文本,让学生自主落实文本内容及新闻(消息)客观真实、综合性消息全面深刻的特点;进而通过比较一般动态消息,由综合性消息组材的全面、深刻体悟记者的职业温度,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新闻观。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模拟记者填写报题单,通过小组探究研讨,让学生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了解新闻及综合消息的文体特点。
2、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综合消息组织材料的方法和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还原报题单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新闻文本的一般特点及综合性消息选材、组材的方式。
2、通过小组探究,分工合作,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文本,理解新闻的写作意图。
3、通过学生代表展示,模拟记者报题答辩环节,让学生初步实践新闻产生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由两篇新闻尤其是《上课能否晚一点儿》组织材料的方式,引出学生对记者职业责任、职业人文情怀的体悟。
2、初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文本知识,了解新闻(消息)、综合消息的特点及组织材料的方法。
2、感知记者的职业责任及职业关怀,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掌握综合性材料组织材料的方式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新闻基本知识》篇子2、11月热点新闻文字报道及图片3、真实版《报题单》,课上用报题单4、遥控笔、投影仪、实物投影仪5、认真预习两篇消息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有在学校新闻社做记者的吗?作为记者写新闻应该注意什么?(板书学生可能说到的“真实”“客观”“及时”“准确”“简短”“全面”“深刻”等)(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带着露珠的新闻·综合消息两篇》。
《新闻阅读与实践》讲稿 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讲稿+教案《新闻阅读与实践》讲稿今天和大家一起研究《新闻阅读与实践》这门选修课,说句实在话,感到很棘手,自教育部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后,虽已历经七年,我们对于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也已经进入了第二轮,但选修课的实施仍然是最大难点。
切身体会就是上一轮在开设选修课时,随意性很强,一本教材,没有教参和其他教辅资料,《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情况略好,因为很多都是老篇目或者是一些大家的名作,网上及手里的资料很丰富,讲起来也可以说是忙而不乱,《新闻阅读与实践》这门选修课相关资料少之甚少,感觉很棘手。
虽然阅读了几本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及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认识上还是不够深入,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谈谈想法,抛砖引玉,不足之处一起切磋。
我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总体来介绍一下《新闻阅读与实践》设课宗旨,基本性质与基本内容,其次介绍课本的编排方式,《课标》对这本书的教学建议。
然后是对本书第一章《新闻是什么》在教学上的简单理解。
一、总体介绍(一)、设课宗旨美国著名记者及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这虽然有点儿夸大其词,但确实道出了新闻的重要性。
特别是到了21世纪,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
因此,新闻对人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引导人们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新闻导向,可以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阅读已经"定格"的新闻作品,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这大概也是语文教学重视新闻作品研读的主要原因吧。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新闻规定为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新闻只是作为其他体裁或内容主题的元素,以单独篇目的形式,散见于语文教材之中,没有作为新闻文体自成系列。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2 综合消息两篇1-人教版
综合消息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品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体会综合消息的特点。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新闻写作中“用温度书写零度”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探究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学习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高一必修一《新闻两篇》中初步接触过新闻,并且《综合消息两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基本了解了新闻的基本特征没为进一步学习新闻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除了复习巩固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外,重点感受综合消息选材的广泛性,组材的严谨性,并且体会新闻客观叙述背后的情感。
新课导入:每天发生的新闻都会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席卷而来,我们每一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包裹着簇拥着,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会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新闻界的翘楚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升新闻写作水平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综合消息两篇》。
一、比较阅读,掀起你的盖头来《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这篇文章荣获2002年度北京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二等奖。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比较就难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难以深入窥探其中的奥秘。
比较《上课应该晚一点》和《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内容上的异同?要求:后发言的同学可以补充,可以纠正,但不可以重复。
解题:要解决内容上的异同,先要明了内容,理清思路。
1.家长建议学校早晨上学晚一点;导语提出建议上学晚一点2.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学生早晨上学确实有点早;早晨上学确实早3.采访家长和老师得知早晨上学早带来的诸多不便;上学早的弊端4.教师的观点;5.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6.大学专家的看法;晚点上学的好处7.教育部门的反馈。
教育部门的现状文章思路:1段导语提出早晨上学晚一点,2段学生上学确实有点早,3、4段上学早的弊端,5、6段上学晚一点好处,7段教育部门学校的现状。
上课应该晚一点近日,记者接到家长来电,说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太早了,这与不少年轻家长的工作生活时间发生了“冲突”,希望早晨能够晚一点上学。
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二章 消息
《新闻阅读与实践》的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编者:陈和清审题:蒋旭辉清理范围:《新闻阅读与实践》的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清理重点:有关消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
一、理论知识1、定义: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2、消息的特点:1.迅速、及时2.简明扼要3.用事实说话3、消息头可分为“本报讯”与“电头”,其一般格式是“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
4、消息的结构:我们一般只需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
5、消息的构成一般都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
哪些材料放在导语,哪些材料安排在主体,怎样点题,怎样结尾,背景材料如何穿插,段落如何划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做到层次清楚,逻辑谨严。
6、消息的标题的类型: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①三行标题。
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眉题)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正题)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幅题)②双行标题。
A 、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眉题)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正题)B、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澳门回家了(正题)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副题)③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如:台北法院裁定释放陈水扁并限制其出境二、实际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6分)当地时间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
本次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制定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后的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安排,历史意义重大。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提高新闻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兴趣,增强时事意识。
3. 通过对新闻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新闻阅读技巧3. 时事新闻分析4. 新闻采访实践5. 新闻写作指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活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新闻素材(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3. 录音设备(如有需要)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新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新闻?2. 学生分享对新闻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讲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15分钟)1. 教师讲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等)。
2. 教师介绍新闻的结构(如、、、背景等)。
三、新闻阅读技巧(20分钟)1. 教师讲解新闻阅读技巧,如如何快速获取信息、如何理解新闻背后的含义等。
2. 学生进行新闻阅读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续)第五课时:新闻采访实践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新闻采访?2. 学生分享对新闻采访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讲解新闻采访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如提问策略、倾听技巧、记录方法等)。
2. 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三、新闻采访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新闻采访活动。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采访实践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过程(续)第六课时:新闻写作指导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新闻写作?2. 学生分享对新闻写作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精品教案:《漫步在无人区》教案
《漫步在无人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散文式的结构和反战主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和作品,导入新课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组织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
这篇特写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
作者深入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地记录了巴以战争的可怕景象。
本文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题。
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段意。
(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微妙心态;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34:描写以色列的阵地和以色列人的心态)2、战争的环境氛围怎样?(第一部分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阒无一人”,战争使安宁的村庄变得死寂,而战争带来的喧嚣引发的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第三部分描写惨不忍睹的战争景象,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3、战争双方的行动和心态有什么不同?(法塔赫: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
以色列: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战争双方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
)三、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用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多次引用双方的话语,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心态。
3、描绘细节,体现了作者的倾向性。
四、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第一部分(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恐怖景象第二部分(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行动和心态: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第三部分(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惨象第四部分(22—34):描写以色人的阵地和心态: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1。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实践》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材料新闻之筛选与整合信息教学目标:掌握解答材料新闻方面筛选与整合信息题目的方法重难点:概括与整合信息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往年: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选材基本上以小说和人物传记为主。
而且是选考。
今年:今年的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考查,出现两个变化,一是,由往年的选考变为必考。
二四,由原来对小说和人物传记的考查,极有可能变为散文和新闻的考查。
新闻考查的形式,材料新闻的考查是重点与难点。
一是平时针对性训练较少。
二是字数较多且内容零散,阅读量较大,考生在散乱的材料中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薄弱。
二、题目类型●1浅层、直观性的信息筛选—选择题部分选项。
●2归纳、概括类的信息筛选—简答题第一题或第二题。
●那如何才能提高做题准确度呢。
三、归纳方法●1严审—让要求从题干中显现出来。
●通过严审题干,抓关键字词,明确答题要求以及答案范围。
锁定答案区间,全面筛选信息。
●2精读—精确的概括每则材料的意思。
通过精读(抓住关键词),了解几则材料新闻围绕的主题是什么以及每一则材料的大意。
(结合2021全国卷题型示例)●3整合—让答案从文字中呈现出来。
●四、课堂练习●材料一:●1国民阅读量上升●2纸质图书和电子阅读量上升,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下降。
●3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
●4四是九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
●5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及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不断加强。
●6国民认为阅读重要。
●7国家将采取措施推动全民阅读←←材料二←1国民阅读率稳步上升。
←报纸和期刊阅读率下降。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上升。
←2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增加。
报纸和期刊下降,阅读电子书增加。
←3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多数倾向纸质。
40-17周岁未成年人多数倾向纸质图书,是绝对主力。
←5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全民阅读。
五、答卷展示六、小结材料新闻筛选整合信息四个步骤:泛读——定位——严审——定位两个要求:定位——精炼六、随堂测验《锁定高考》A篇专题八(第50页)。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新闻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时事观念和责任感。
4. 通过对新闻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新闻的定义、特点、功能和作用。
2.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
3. 新闻阅读方法:如何快速获取新闻信息、解读新闻观点、分析新闻背景。
4. 新闻实践:采访、报道、编辑、摄影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阅读方法。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新闻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新闻的分类和功能。
3. 第三课时:新闻阅读方法。
4. 第四课时:新闻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5. 第五课时:新闻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新闻阅读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新闻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3. 新闻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新闻采访技巧:如何准备采访、进行采访、整理采访资料。
3. 新闻编辑与排版:编辑原则、排版技巧、版面设计。
4. 新闻摄影技巧:摄影构图、光线运用、图片编辑。
七、教学方法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采访、报道、编辑、摄影的案例,分享经验。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新闻采访技巧。
3. 第八课时:新闻编辑与排版。
4. 第九课时:新闻摄影技巧。
5. 第十课时:新闻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
九、教学评价1. 采访实践:评价学生在采访过程中的表现,如准备充分、沟通技巧等。
选修模块《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课件
培养跨学科思维
建议学生结合其他学科 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 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新 闻事件。
拓展国际视野
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新闻, 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全 球化背景下的新闻阅读 和实践能力。
THANK YOU
修模《新与践教 案件
• 课程概述 • 新闻阅读基础 • 新闻实践技能 • 新闻伦理与素养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与意义
目标 意义
课程内容与大纲
01
新闻阅读技巧
02
新闻写作基础
03
新闻实践案例分析
04
新闻行业前沿动态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
评估方式
02
新闻阅读基础
新闻文体与特点
新闻评论写作
介绍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 括立论、论证、反驳等方面。
评论风格与语言
指导学生掌握不同评论风格的特点, 提高评论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伦理与责任
讨论新闻编辑和评论工作中的伦理和 责任问题,如保护隐私、避免偏见等。
新闻摄影与视频制作
摄影基础
视频制作流程
视觉语言与叙事
技术与设备
04
新闻伦理与素养
新闻伦理与职业操守
新闻真实性
公正公平
尊重隐私 尊重版权
新闻素养与社会责任
01
敏锐观察力
具备发现新闻价值的敏锐观察力, 善于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
的新闻线索。
03
社会责任担当
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通 过新闻报道推动社会进步,关注
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
02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
《新闻阅读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包括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等。
2. 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新闻信息。
3. 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使他们对新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2. 新闻的结构与要素3. 新闻的分类与体裁4. 新闻的语言与风格5. 新闻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2. 新闻的结构与要素3. 新闻的分类与体裁4. 新闻的语言与风格5. 新闻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闻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新闻阅读实践,提高他们的新闻阅读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一课时:新闻的定义与特点2. 第二课时:新闻的结构与要素3. 第三课时:新闻的分类与体裁4. 第四课时:新闻的语言与风格5. 第五课时:新闻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新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新闻?新闻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哪里?【新课讲解】1.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教师讲解新闻的定义,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等特点。
2. 新闻的结构与要素教师介绍新闻的结构,包括、、主体、背景和,并讲解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和作用。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新闻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课堂练习】1. 学生现场编写一篇新闻稿,锻炼新闻写作能力。
2. 教师对学生的新闻稿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过程1. 新闻的分类与体裁教师讲解新闻的分类,包括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并介绍各类新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新闻的语言与风格教师讲解新闻的语言要求,强调简洁、准确、生动的表达,并分析新闻的风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阅读与实践》全套教案第一章新闻是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
2、了解新闻的采写过程以及构成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
3、初步了解客观报道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客观评判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的能力。
4、了解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在报道新闻方面的不同特点,学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来阅读不同媒介的新闻。
【教学重点】新闻的要素、特点和构成。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新闻的知识教学过程一、新闻的“六位侍者”新闻的定义:经过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
【定义的四层含义】1、要通过大众传媒报道2、是新近发生的事3、是真正发生过的事4、本来的“原料”是信息【新闻的要素】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新闻的“六位侍者”: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H”,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
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
【典型实例】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找出下面新闻的导语:新华网7月25日电,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获悉,7月24日17时40分许,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一在建清真寺发生垮塌事故,截至25日记者发稿时,有8人死亡,3人重伤,20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青海省应急救援总队和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关部门已经连夜展开救治和善后工作。
塔尔镇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东北方向约8公里,是个回族聚居区,约有回族群众1、8万多人。
二、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新闻的特点)什么样的事件能够成为新闻呢?关键是这个事件本身具有报道的价值。
教材用一个简单的实例说明了新闻价值的组成要素,它可能包括重要性、时效性、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宣传价值、显著性等。
一篇新闻不见得包含所有的这些要素,不同类型的媒体、不同的版面和栏目,要求突出不同的要素。
(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新闻价值的诸要素在其中的表现,并讨论为何突出某种要素,而忽略别的要素。
)在这些要素之中,时效性对新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教材对时效性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在现代社会,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1、真实性“合理的想象”(虽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倾向性,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客观记录,它是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的某种一致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悲哀造假是新闻的叛徒写假新闻的人是历史的罪人2、时效性3、重要性4、其他(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显著性)三、新闻是事实吗?这一部分讲述的是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真实性首先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反映的是新闻工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诚实负责的职业道德。
但是,纯粹的真实、客观是不存在的,真实性就像围绕着客观事实这条横轴上下波动的抛物线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却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记录。
新闻的真实性要受到新闻工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程度、习俗观念等的影响,要受到国家、媒体意志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因此,我们往往看到,虽然不同媒体都标榜客观、公正、真实,但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也有差别,甚至大相径庭。
四、新闻传播的载体这一部分介绍的是新闻传媒。
我们常见的新闻传播媒体主要有四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报道手段和形式,与此相适应,新闻的写作也不同的特色。
要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特色,并形成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材内容图示:传媒传媒特点新闻报道特色阅读策略报刊1、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
2、有很强的阅读自由度。
3、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
适合深度解释信息。
1、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
2、可以采取快速浏览和细细品读相结合的方式。
广播1、诉诸听觉,综合音响效果、音乐、对话,甚至沉默,可以引发听众的想象。
2、声音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3、按时间顺序播放,听众的选择性差。
1、可以直接采录现场的种种音响,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包括更多的描述性话语,通过语言传达清晰而又吸引人的视觉图像。
3、口语化强。
4、经常运用重复的语句来强调某些关键信息。
1、或躺或走或站,可以以轻松的心态去听。
2、发挥想象,在脑中再现现场画面。
3、声音转瞬即逝,要求在听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抓住关键信息。
电视1、视听综合,感染力更强。
2、声音和画面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3、按时间顺序播放,观众的选择性差。
4、空间限制较大。
1、长于纪实再现,直观性强。
2、时效性强。
1、关注画面细节,感受现场氛围。
2、关注镜头剪辑的方式,体察记者的创作意图及倾向性。
3、声音、画面转瞬即逝,要求在观看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抓住关键信息。
网络1、传播迅速及时。
2、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
3、互动交流性强。
1、时间性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可以及时更新。
2、网络新闻选材宽泛,内容活泼,较少受限,但良莠不齐。
3、多媒体报道的形式,综合了电视和报刊的优点,既有直观性,又适合深入解释。
4、标题清晰、突出。
1、增强鉴别力,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被假信息所左右。
2、通过快速浏览标题,确定仔细阅读的内容。
3、可以即进发表评论,与网友交流。
世界著名的新闻报刊美国《纽约时报》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报纸,在美国最负盛名。
它能充分地报道国内国际大事,消息灵通,时事新闻严肃认真,具有全球性影响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是美国第二大报,由于它地处首都,一些记者、编辑与政界很熟,对联邦政府和国会活动的报道、评论、分析较多,而且时有“内幕”新闻透露,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政界人士必读的报纸。
◎报刊:平面印刷媒体优点:很强的阅读自由度;适合深度解释新闻;缺点:时效性差,读者有限,感染性弱。
美国《时代》周刊《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它内容广泛,对国际重大问题发表主张和进行跟踪报道,它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读者,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参考消息》《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独特的报纸,主要摘登外国通讯社和报刊的文章与新闻,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报纸之一,在中国拥有众多的高端读者。
◎广播:声音构成的信息世界好处:传播广泛,获取容易,想象不受限制。
坏处:受自然条件影响,没有画面。
世界著名广播机构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
BBC以43中语言向全球广播,它的新闻报道公正、客观,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广播媒体之一。
◎电视:荧屏连着我和它优点:时效性强,感染力强;缺点:选择性差,不利于保存。
世界著名的新闻电视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简称CNN,通过16颗卫星向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尤其以及时客观的国际新闻报道闻名全球。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CNN会全力以赴,甚至借用其他电视机构的人力资源为自己服务。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996年建立于海湾国家卡塔尔,在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半岛电视台以其快速和“独家”报道,很快赢得了世界声誉。
像“拉登录像”“虐囚丑闻”,半岛电视台第一时间向世界展示了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的真实客观新闻报道。
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卫视是全球最优秀的华语新闻电视台,以“高品位、时代感、震撼性”为宗旨。
新闻评论往往汇集两岸三地最精英的评论员,对新闻事件透彻分析,做到新闻及时公正。
◎网络:时代最强音好处: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形式多样。
坏处:信息不准确,混乱,受条件限制。
中国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是中国大陆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日浏览量超过7亿,其新闻中心以对国内外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新浪还提供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论坛,以便捷、稳定的互动平台为网民提供多元化的资讯交互服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解导语的有关知识并拟写导语教学过程:什么是导语?新闻的开头称做导语;它是新闻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
【导语】第一代导语(晒衣绳式导语)特点: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
弊端:内容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第二代导语特点:不必把六要素全都顺次写进导语,只要挑选一两个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例1),还可以用一些方式强调某些要素(例2)。
【导语的表述原则】1、新闻的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2、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有特殊要求除外)。
3、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4、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5、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运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可将若干词概括抽象为一个新词语,“菠菜、韭菜、黄瓜”可用“蔬菜”来概括,“跳高、跑步、打球”可用“体育活动”来概括。
6、必须严格控制字数,连同标点符号,不得超过规定字数。
下面是一则消息,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
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
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
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
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
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答案:(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娱乐模拟仿真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探究练习】师生共同完成“思考与探究”的一、二题。
一、阅读正面两则新闻,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设计这道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比较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鲍威尔宣布辞职》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一上来就点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12日向布什总统递交了辞呈”,突出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何事”(What)这个要素。
《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种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的结构方式。
二、下面是一篇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新闻稿,从尾部删起,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后面的段落,是否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