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合集下载

流体阻力实验MicrosoftWord文档

流体阻力实验MicrosoftWord文档

实验一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1 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识别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性能。

(3)学习压差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4)学习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 的测量方法,并验证流体处于不同流动类型时的λ与Re 二者间的关系。

(5)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2 基本原理2.1 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流体在管内从一个截面流到另一个截面时,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流体层之间的分子动量传递产生的内摩擦阻力,或由于流体之间的湍流动量传递而引起的摩擦阻力,我们将这部分机械能称为能量损失。

下面给将介绍圆形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等直径直管内作定态流动,根据伯努利方程有:2ff 2P L u h d λρ∆==⨯ (1.1)(1.1)式中:h f —压头损失,J/kg ;L —两测压点间直管长度,m ;d —直管内径,m ;λ—摩擦阻力系数;u —流体流速,m/s ;ΔP f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降,N/m 2;ρ—流体密度,kg/m 3。

将(1.1)式经适当变形,可以得到摩擦系数的表达式,即:f22P d L u λρ∆=⨯(1.2) 雷诺准数定义式如下:du Re ρμ=(1.3)(1.2)式中:µ—流体粘度,Pa.s 。

在管壁粗糙度、管长和管径一定的条件下,本实验将选择水作为流体,通过改变水的流量,并测得不同流量下的ΔP f 值,连同L 、d 、u 和ρ(对一定流体来说,ρ和μ都是温度的函数,可以根据流体的种类及温度从手册中查出)一同带入式(1.2)和(1.3),将能够分别求出不同流量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和雷诺准数Re ,从而整理出λ与Re 的关系并绘制二者关系曲线。

2.2 测定局部阻力系数(1)局部阻力系数ξ的测定。

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局部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

(完整word版)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完整word版)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完整word版)流体⼒学流动演⽰实验流体⼒学流动演⽰实验流体⼒学演⽰实验包括流线流谱演⽰实验、流动演⽰实验两部分。

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流线流谱演⽰实验1.1 实验⽬的1)了解电化学法流动显⽰原理。

2)观察流体运动的流线和迹线,了解各种简单势流的流谱。

3)观察流体流经不同固体边界时的流动现象和流线流谱特征。

1.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1。

图1.1 流线流谱实验装置图说明:本实验装置包括3种型号的流谱仪,Ⅰ型演⽰机翼绕流流线分布,Ⅱ型演⽰圆柱绕流流线分布,Ⅲ型演⽰⽂丘⾥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段纵剖⾯上的流谱。

流谱仪由⽔泵、⼯作液体、流速调节阀、对⽐度调节旋钮与正负电极、夹缝流道显- 1 -⽰⾯、灯光、机翼、圆柱、⽂丘⾥管流道等组成。

1.3 实验原理流线流谱显⽰仪采⽤电化学法电极染⾊显⽰技术,以平板间夹缝式流道为流动显⽰平⾯,⼯作液体在⽔泵驱动下从显⽰⾯底部流出,⼯作液体是由酸碱度指⽰剂配制的⽔溶液,在直流电极作⽤下会发⽣⽔解电离,在阴极附近液体变为碱性,从⽽液体呈现紫红⾊。

在阳极附近液体变为酸性,从⽽液体呈现黄⾊。

其他液体仍为中性的橘黄⾊。

带有⼀定颜⾊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紫红⾊和黄⾊相间的流线或迹线。

流线或迹线的形状,反映了机翼绕流、圆柱绕流流动特性,反映了⽂丘⾥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道内流动特性。

流体⾃下⽽上流过夹缝流道显⽰⾯后经顶端的汇流孔流回⽔箱中,经⽔泵混合,中和消⾊,循环使⽤。

实验指导与分析如下:1)Ⅰ型演⽰仪。

演⽰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

由流动显⽰图像可见,机翼右侧即向天侧流线较密,由连续⽅程和能量⽅程可知,流线密,表明流速⼤、压强低;⽽机翼左侧即向地侧流线较稀疏,表明速低、压强较⾼。

这表明机翼在实际飞⾏中受到⼀个向上的合⼒即升⼒。

本仪器通过机翼腰部孔道流体流动⽅向可以显⽰出升⼒⽅向。

此外,在流道出⼝端还可以观察到流线汇集后,并⽆交叉,从⽽验证流线不会重和的特性。

流体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

2.1 雷诺试验一、实验目的(一) 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二) 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 (三) 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雷诺数计算公式 νπυμρd Qvd vd Re 4=== d=0.014m三、准备工作实验前将综合实验台各阀门关闭,开启水泵,保证少量溢流。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四、实验步骤(一)观察流态打开颜料水,其与实验管中水迅速混合成淡颜色水,此时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掺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为层流。

(二)测量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全开出水阀门,逐渐关小出水阀门,在观察流态的同时,在每一状态下(层流或紊流)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计算出相应的雷诺数。

处理数据并绘制雷诺数与体积流量关系曲线图。

(三)测定下临界雷诺数当阀门关小到某一程度,管内颜料水开始成为一条直线时,即由紊流变为层流的下临界状态,记录此时的相关数据,并求出下临界雷诺数。

五、实验记录表1 实验数据六、实验结果讨论(一)雷诺数与体积流量关系曲线图(二)下临界雷诺数2.2 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一)观察能量转换情况,对实验出现的现象加以分析,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二)掌握一种测量流量流体速度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粘流伯努利方程w h gv gp z gv gp z +++=++222222221111αραρ测速原理h g u ∆=2三、准备工作开启水泵注满水,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并有少量溢流。

四、实验条件以管径轴心位置最低处为基准面。

五、实验步骤(一)理解伯努利方程调节出水阀门至一定开度,测定能量方程实验管的四个断面四组测压管的液柱高度,并用计量水箱(尺)和秒表测流量;改变阀门开度,重复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将数据记入表1。

(二)测速:能量方程实验管上的四组测压管上四组测压管的任一组都相当于一个皮托管,可测得瞬时流速(轴心处)。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流线演示实验报告

流线演示实验报告

流线演示实验报告流线演示实验报告引言:流线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

流线演示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情况,可以揭示出流体流动的规律和特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所参与的一次流线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流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流动情况,观察流线的形态和特性,并从中探究流体流动的规律。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一个透明的水槽、一台水泵和一些模型构成。

水槽的尺寸适中,足够容纳水泵所产生的流体。

模型则是用来模拟不同物体表面的形状,包括平面、球体、圆柱体以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形状。

实验步骤:1. 将水槽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确保水槽内没有杂质。

2. 将水泵接入水槽,打开水泵开关,使水开始流动。

3. 依次将不同的模型放入水槽中,并观察流体在模型表面的流动情况。

4. 记录下每个模型下流体的流线形态,并拍摄照片。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流线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模型下的流线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平面模型下,流线呈现出平行的直线状,说明流体在平面表面上的流动是平稳的。

而在球体和圆柱体模型下,流线则呈现出环状,说明流体在球体和圆柱体表面上的流动存在旋转和涡流的现象。

此外,在一些复杂几何形状的模型下,流线呈现出复杂的曲线和交叉,说明流体在这些表面上的流动更加复杂多变。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物体表面的形状对流线的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的物体表面会导致流体流动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流线形态。

其次,流线的形态可以反映出流体流动的特性。

通过观察流线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流体的速度分布、旋转情况以及涡流的产生与消失等信息。

最后,流线演示实验为我们研究流体流动提供了直观的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流体流动的规律,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验总结:流线演示实验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方法,用于研究流体流动的规律和特性。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流动现象演示实验2010-06-11 12:24实验十流动现象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观察管流、射流、明渠流中的多种流动现象;2.演示边界条件对水头损失的影响;3.结合工程实例,了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装置1.结构仪器结构如图10.1、10.3所示。

本仪器一套共7台,分别演示不同的流动现象。

1.挂孔2.彩色有机玻璃面罩3.不同边界的流动显示板4.加水孔孔盖5.掺气量调节阀6.蓄水箱7.无级调速旋钮8.电器、水泵室9.标牌10.铝合金框架后盖11.水位观察窗图10.1流动现象演示仪结构示意图2.工作原理狭缝流道中设有特定边界流场,用以显示管流、明渠流、射流等多种流动图谱。

以气泡为示踪介质,半封闭状态下的工作流体-水由水泵驱动,自蓄水箱6(10.1)经掺气后流经显示板,无数的小气泡随水流一起流动,在仪器内的日光灯照射和显示板底板的衬托下,小气泡发出明亮的折射光,清楚地显示出小气泡跟随水流流动的图像。

由于气泡的粒径大小、掺气量的多少可由掺气量调节阀5任意调节,故能使小气泡相对水流流动具有足够的跟随性。

本仪器流动为自循环,其工作流程如图10.2所示。

图10.2流动现象演示仪工作流程图三.实验现象与原理各实验仪演示内容及实验原理提要如下:1.ZL一1型(图10.3(a))由下至上分别演示逐渐扩大、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1800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模拟串联管道纵剖面流谱。

在逐渐扩大段可看到由主流脱离边壁(边界层分离)而形成的旋涡,且靠近上游喉颈处,流速越大,旋涡尺度越小,紊动强度越高;而在逐渐收缩段,无分离,流线均匀收缩,亦无旋涡。

由此可知,逐渐扩大段的局部水头损失大于逐渐收缩段。

图10.3流动现象综合演示仪显示面板在突然扩大段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区,而突然收缩段只在死角处和进口附近的收缩断面后出现较小的旋涡区。

表明突扩段比突缩段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缩扩的直径比大于0.7时例外),而且突缩段的旋涡区主要发生在突缩断面之后,所以水头损失也主要产生在突缩断面之后。

【参考文档】流体流型实验报告-推荐word版 (8页)

【参考文档】流体流型实验报告-推荐word版 (8页)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水箱 2、离心泵 3、压差传感器 4、温度计 5、涡轮流量计 6、流量计 7、转子流量计 8、转子流量计 9、压差传感器 10、压差传感器 11、压差传感器 12、粗糙管实验段 13、光滑管实验段 14、层流管实验段 15、压差传感器 16、压差传感器 17、局部阻力 18、局部阻力
H1、H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u1、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1、z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⑵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N?N电?k(W) ⑶
其中,N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动机转动效率,可取k=0.95。
⑷实验结束,关闭出口阀,停止水泵电机,清理装置。
3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当水温T=27.1℃时,密度ρ=996.4kg/cm3,粘度μ=0.860*0.001Pa·s。 根据式⑵、⑶、⑷、⑹,以及公式 阀门压差?p'f??p'f(测量)?可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⑴光滑管
l1
?pf(直管) l
序号
2 3 4 5 6 7 8
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

线
hf?
?pf
?
?
p1?p2
?
2d?pf
lu2?? ⑴
d2

采用涡轮流量计测流量V
'f
即 ??
?lu2
Re?
du?⑶
?
u?
V

900?d2

流体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

一、实验名称观察流体流动现象二、实验目的观察流水速度从大到小直至呈断续状的过程中水流的形态三、实验装置水龙头圆柱瓶罐四、实验步骤1、将水龙头打开,调节到有较大的水流量,观察水流的流动状态;2、缓慢调节水流量减小,观察水流流动状态的变化,直至水流出现不连续流动。

3、再将水流量缓慢调大,直至观察到水流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

4、调节水流量大小使其出现一段较长的光滑水柱。

5、重复其过程,观察现象是否一致。

五、实验现象记录1、水流量较大时,水流状态较混乱,各流体微团间强烈地混合与掺杂,不仅有沿着主流方向的运动,而且还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运动。

2、随着水流量减小到一定程度,靠近水龙头的水流状态变得比较稳定,形态比较光滑,远离水龙头的水流状态依然比较混乱。

3、随着水流量的不断减小,光滑水柱越来越长,水流中各流体微团彼此平行地分层流动,互不干扰与混杂。

六、实验结果分析当水流流速较慢时,水流形态呈现出层流的流体状态;当水流流速较快时,水流形态呈现出紊流的流体状态。

一、实验名称观察流体流动现象二、实验目的观察流水速度从大到小直至呈断续状的过程中水流的形态三、实验装置水龙头圆形瓶罐四、实验步骤1、将水龙头水流调节至一定大小,使光滑水柱较长。

2、将圆柱形物体水平放置,使其圆柱外表面缓慢靠近光滑水柱,观察水流现象。

3、再将圆柱形物体倾斜放置,使其圆柱外表面缓慢靠近光滑水柱,观察水流现象。

五、实验现象记录1、圆柱形物体横放靠近水流,在与水流表面略微接触后,水流不再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流动,而是绕着圆柱表面流动,形成圆弧形轨迹;2、圆柱形物体倾斜放置与光滑水柱接触后,水流不再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动,而是被吸附在圆柱形物体表面上沿着一段螺旋线轨迹流动,并且水流的流速也有所减慢。

六、实验结果分析当水流靠近圆柱形物体表面时,水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著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

机械1006班林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甲实验名称: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学生:实验日期:实验地点:Ⅰ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e的关系曲线。

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4)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试验流程与装置图 1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流程示意图三、基本原理1.流量计校核通过计时称重对涡轮流量计读数进行校核。

2.雷诺数求解Re=ρudμ (1)u=V900πd2 (2)式中:V----流体流量,m3ℎ⁄3.直管阻力摩擦系数λ的测定流体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ℎf=Δp fρ=λldu22 (3)即λ=2dΔp fρlu2 (4)式中:Δp f----直管长度为l的压降,Pa4.局部阻力系数ξ的测定阻力系数法:流体通过某一管件(阀门)时的机械能损失可表示为流体在管径内流动时平均动能的某一倍数,即:ℎf′=Δp f′ρg=ξu22g (5)即ξ=2Δp f′ρu2 (6)式中:Δp f′----局部阻力压力降,Pa局部阻力压力降的测量方法:测量管件及管件两端直管(总长度为l′)总的压降为∑Δp,减去其直管段的压降,该直管段的压降可由直管阻力Δp f(长度为l)实验结果求取,即Δp f′=∑Δp−l′lΔp f (7)四、实验步骤1)离心泵灌水,关闭出口阀(23),打开电源,启动水泵电机,待电机转动平稳后,把泵的出口阀(23)缓缓开到最大;2)对压差传感器进行排气,完成后关闭排气口阀,使压差传感器处于测量状态;3)开启旁路阀(24),选定自最小到最大若干流量,对流量计做流量校核试验;4)开启流量调节阀(21),先调至最大流量,然后在最小流量1m3ℎ⁄之间再连续取8组等比数据,每次改变流量,待流量稳定后,,记录压差、流量、温度等数据;5)实验结束,关闭出口阀(23),停止水泵电机,清理装置。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一)word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流体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流体的定义和分类;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帕斯卡定律、压力与深度关系;3.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实验器材:流体容器、压力计、流量计、尺子、计时器等;2.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安全;(2)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流体容器和测压、测流量的设备;(3)开始实验,记录初始数据;(4)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并记录数据;(5)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流体力学原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静;3.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误差;4. 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报告内容: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分析等;2. 报告格式:Word文档,清晰,简洁明了,数据准确;3. 报告截止时间:实验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二)word版六、实验目的1. 学习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2. 掌握计算流体力学(CFD)基本原理;3. 培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分析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

七、实验原理1. 数值模拟的基本概念;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能量方程;3. 湍流模型:κ-ε模型、LES模型等。

八、实验器材与步骤1. 实验器材:计算机、CFD软件;2. 实验步骤:(1)安装并熟悉CFD软件;(2)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流体参数和计算区域;(3)导入几何模型,划分网格;(4)选择适当的湍流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5)进行数值计算,观察并分析计算结果。

九、实验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规程,确保计算机安全和数据存储;2. 合理选择计算参数,避免计算资源浪费;3. 认真观察计算过程,及时记录重要信息;4. 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实验指导教师沟通。

流体力学实验讲义

流体力学实验讲义

流体力学实验讲义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实验二雷诺实验实验三伯努利方程实验实验四、五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二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

2、测定临界雷诺数Re c 。

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或称滞流,Laminar flow )和湍流(或称紊流,Turbulent flow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雷诺(Reynolds )于1883年首先发现的。

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且在径向无脉动;流体作湍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除沿管轴方向作向前运动外,还在径向作脉动,从而在宏观上显示出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

流体流动型态可用雷诺准数(Re )来判断,这是一个由各影响变量组合而成的无因次数群,故其值不会因采用不同的单位制而不同。

但应当注意,数群中各物理量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

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μρdu =Re (1-1)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d —管子内径,m ;u —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 /s ;ρ—流体密度,kg /m 3;μ—流体粘度;Pa ·s 。

层流转变为湍流时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用Re c 表示。

工程上一般认为,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 ≤2000时为层流;当Re ≥4000时为湍流;当Re 在2000至4000范围内,流动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这要视外界干扰而定,一般称这一Re 数范围为过渡区。

式(1-1)表明,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

本实验即是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主要由玻璃试验导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低位贮水槽、循环水泵、稳压溢流水槽等部分组成,演示主管路为220⨯φmm 硬质玻璃。

637891-红墨水储槽;2-溢流稳压槽;3-实验管;4-转子流量计;5-循环泵;6-上水管;7-溢流回水管;8-调节阀;9-储水槽图1-1 流体流型演示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前,先将水充满低位贮水槽,关闭流量计后的调节阀,然后启动循环水泵。

(完整word版)湍流的产生和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湍流的产生和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

湍流的产生和解释湍流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模型可以预测和解释湍流现象?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先从流体的流动讲起。

假设有这样一根管道,我在一头加上一个水龙头,然后通过调节水龙头的大小来控制水的速度。

一开始,水龙头开度比较小,这时候是层流(如下图)。

细致地调节细管中红水的流速,当它与主流管内水流速度相近时,可以看到清水中有稳定而清晰的红色水平流线,表明这时主流管中各水层互不干扰地流动。

逐渐加大水龙头的开度,层流就慢慢的变成湍流了。

这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

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如下图)。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层流与湍流的最大区别就是流速了(单单对于上例来说)。

流速较小的时候,流动比较规则,分层现象比较明显。

流速大了之后就开始乱了,各种漩涡,滑动。

现在来看看究竟怎么区别层流和湍流,或者说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里我们先引入雷诺数的概念。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以Re表示,Re=ρvd/η,其中v、ρ、η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

黏性就是指当流体运动时,层与层之间有阻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群人手拉手的往前跑,大家开始跑得都很慢,突然有一个人不想跟他们一起玩这个脑残的游戏了,所以任性的加快了速度。

如果手拉的不紧,他就很容易逃脱—这就是黏性比较小,相互之间摩擦力较小;如果手拉的越紧,他就越不容易逃脱—这就是黏性比较大,相互之间摩擦力较大。

另一方面,要是不容易逃脱,他只要加快速度,终究是可以逃脱的。

这个例子或许不那么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雷诺数的概念了。

雷诺数其实是一个无量纲数,表示作用于流体微团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当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一)word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流体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流体的定义和分类;2. 流体力学的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3. 流体的粘滞性和湍流。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流体容器;2. 流量计;3. 压力计;4. 流速计;5. 粘度计;6.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系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流体容器中的静压和动压测量;2. 流体流动的粘滞性实验;3. 流体流动的湍流实验;4. 流量计和流速计的使用;5. 数据采集与处理。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原理、设备与材料介绍;2. 实验步骤与过程描述;3.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5. 实验结论。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二)word版六、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流量计和流速计;2. 研究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3. 探究流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七、实验原理1.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2. 伯努利方程:流体流动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八、实验设备与材料1. 流体容器;2. 流量计;3. 压力计;4. 流速计;5.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系统。

九、实验内容与步骤1. 流量计和流速计的使用方法;2.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实验;3. 流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实验;4. 数据采集与处理;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十、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原理、设备与材料介绍;2. 实验步骤与过程描述;3.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5. 实验结论。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三)word版十一、实验目的1. 研究流体流动的阻力与压力损失;2. 学习使用压力计测量流体压力;3. 分析流体流动中的摩擦阻力。

十二、实验原理1. 流体流动的阻力与压力损失: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2. 达西-魏斯巴赫方程:描述流体流动中压力损失的公式。

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流体力学演示实验包括流线流谱演示实验、流动演示实验两部分。

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第1部分流线流谱演示实验1、1 实验目的1)了解电化学法流动显示原理。

2)观察流体运动的流线与迹线,了解各种简单势流的流谱。

3)观察流体流经不同固体边界时的流动现象与流线流谱特征。

1、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1。

图1、1 流线流谱实验装置图说明:本实验装置包括3种型号的流谱仪,Ⅰ型演示机翼绕流流线分布,Ⅱ型演示圆柱绕流流线分布,Ⅲ型演示文丘里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段纵剖面上的流谱。

流谱仪由水泵、工作液体、流速调节阀、对比度调节旋钮与正负电极、夹缝流道显示面、灯光、机翼、圆柱、文丘里管流道等组成。

1、3 实验原理流线流谱显示仪采用电化学法电极染色显示技术,以平板间夹缝式流道为流动显示平面,工作液体在水泵驱动下从显示面底部流出,工作液体就是由酸碱度指示剂配制的水溶液,在直流电极作用下会发生水解电离,在阴极附近液体变为碱性,从而液体呈现紫红色。

在阳极附近液体变为酸性,从而液体呈现黄色。

其她液体仍为中性的橘黄色。

带有一定颜色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紫红色与黄色相间的流线或迹线。

流线或迹线的形状,反映了机翼绕流、圆柱绕流流动特性,反映了文丘里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道内流动特性。

流体自下而上流过夹缝流道显示面后经顶端的汇流孔流回水箱中,经水泵混合,中与消色,循环使用。

实验指导与分析如下:1)Ⅰ型演示仪。

演示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

由流动显示图像可见,机翼右侧即向天侧流线较密,由连续方程与能量方程可知,流线密,表明流速大、压强低;而机翼左侧即向地侧流线较稀疏,表明速低、压强较高。

这表明机翼在实际飞行中受到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升力。

本仪器通过机翼腰部孔道流体流动方向可以显示出升力方向。

此外,在流道出口端还可以观察到流线汇集后,并无交叉,从而验证流线不会重与的特性。

2)Ⅱ型演示仪。

演示圆柱绕流流线分布。

当流速较小时,零流线在前驻点分成左右2支,经90°点后在圆柱后部后驻点处二者又合二为一。

流体力学 实验 流动状态实验+4(1)

流体力学 实验  流动状态实验+4(1)

中国石油大学 流体力学 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0-10-25 成绩:班级: 测控08-2班 学号: 08054203 姓名: 李俊香 教师: 同组者: 黄宝珍(08054201) 孔巧玲(08054202)实验六 流动状态试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液体运动时的沿程水头(hf )及断面的平均流速(v )。

2、绘制流态曲线(lg hf –lg v )图,找出下临界点并计算临界雷诺数(Rec )的值。

二、实验装置流动状态实验装置:稳压水箱,进水管,溢流管,实验管路,压差计,流量调节阀,回流管线,实验台,蓄水箱,抽水泵,出水管;量筒;秒表;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1、液体在同一管道中流动,当速度不同时有层流、紊流两种流动状态。

层流的特点是流体各质点互不掺混,成线状流动。

紊流的特点是流体的各质点相互掺混,有脉动现象。

不同的流态,其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也不相同。

层流的沿程水头与断面平均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m (m=1.75~2.0)次方成正比。

层流与紊流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段,它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与层流、紊流的不同。

2、当稳压水箱一直保持溢流时,实验管路水平放置且管径不变,流体在管内的流动为稳定流,此种情况下A 点、B 点的断面平均流速相等,即v 1=v 2。

这时从A 点到B 点的沿程水头损失h f 可由能量方程导出:h f = 22111222()()22p v p v z z g g++-++γγ = 1122()()p p z z +-+γγ= 12h h - = ∆h式中 h 1,h 2 —分别为A 点、B 点的测压管水头,由压差计中的两个测压管读出。

3、根据雷诺数判断流体流动状态。

雷诺数Re 的计算公式为:Re = Dv ν式中 D — 圆管内径; v — 断面平均速度; ν— 运动粘度。

当Re < Re c (下临界雷诺数)时,为层流,其中Re c =2000~2320;当Re >'Rec (上临界雷诺数)时,为紊流,其中'Rec=4000~12000。

实验一 雷诺演示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

实验一   雷诺演示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

流体流型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不同流型。

2.测定下临界雷诺数Rec 。

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三种不同型态, 即层流(或称滞流, Laminar flow )、过渡流(Transitional flow )和湍流(或称紊流, Turbulent flow )。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雷诺(Reynolds )于1883年发现的。

流体作层流流动时, 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 且在径向无脉动;流体作湍流流动时, 流体质点除沿管轴方向作向前运动外, 还在径向作脉动, 从而在宏观上显示出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过渡流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种不稳定流动型态。

流体流动型态可用雷诺准数(Re )来定量判断。

雷诺准数是一个由各影响变量组合而成的无因次数群(因次分析法获得), 故其值不会因采用不同的单位制而不同。

但应当注意, 数群中各物理量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

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 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μρdu =Re (1)式中: Re —雷诺准数, 无因次;d —管子内径, m ; u —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 m /s ;—流体密度, kg /m3;μ—流体粘度, Pa ·s 。

流体流动形态转变时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

工程上一般认为, 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 当Re≤2000(下临界雷诺数, 用Rec表示)时为层流;当Re>4000(上临界雷诺数)时为湍流;当Re在2000至4000范围内, 流动处于过渡流状态, 可能是层流, 也可能是湍流, 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 要视外界情况而定, 一般称这一雷诺数范围为过渡区。

式(1)表明, 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 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 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

本实验即是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 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主要由玻璃实验导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低位水槽、循环水泵、稳压溢流水槽等部分组成, 演示主管路为mm硬质玻璃。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word版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word版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一)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术;2、验证流体定常流的能量方程;3、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自循环伯努利方程实验装置图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溢流板;5.稳水孔板;5 / 456.恒压水箱;7.测压计;8.滑动测量尺;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 11.测压点; 12.毕托管 13.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截面。

可以列出进口截面(1)至截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截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3、打开阀13,观察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及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的变化情况。

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是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

5、再调节阀13开度1~2次,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液面降到标尺最低点为限,按第4步重复测量。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1、把有关常数记入表2.1。

2、量测()并记入表2.2。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4、绘制上述结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轴向尺寸参见图2.2,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2.2上)。

六、结果分析及讨论: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3、测点2、3和测点10 、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

流动现象演示实验流动现象演示实验2010-06-11 12:24实验十流动现象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观察管流、射流、明渠流中的多种流动现象;2.演示边界条件对水头损失的影响;3.结合工程实例,了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装置1.结构仪器结构如图10.1、10.3所示。

本仪器一套共7台,分别演示不同的流动现象。

1.挂孔2.彩色有机玻璃面罩3.不同边界的流动显示板4.加水孔孔盖5.掺气量调节阀6.蓄水箱7.无级调速旋钮8.电器、水泵室9.标牌10.铝合金框架后盖11.水位观察窗图10.1流动现象演示仪结构示意图2.工作原理狭缝流道中设有特定边界流场,用以显示管流、明渠流、射流等多种流动图谱。

以气泡为示踪介质,半封闭状态下的工作流体-水由水泵驱动,自蓄水箱6(10.1)经掺气后流经显示板,无数的小气泡随水流一起流动,在仪器内的日光灯照射和显示板底板的衬托下,小气泡发出明亮的折射光,清楚地显示出小气泡跟随水流流动的图像。

由于气泡的粒径大小、掺气量的多少可由掺气量调节阀5任意调节,故能使小气泡相对水流流动具有足够的跟随性。

本仪器流动为自循环,其工作流程如图10.2所示。

图10.2流动现象演示仪工作流程图三.实验现象与原理各实验仪演示内容及实验原理提要如下:1.ZL一1型(图10.3(a))由下至上分别演示逐渐扩大、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1800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模拟串联管道纵剖面流谱。

在逐渐扩大段可看到由主流脱离边壁(边界层分离)而形成的旋涡,且靠近上游喉颈处,流速越大,旋涡尺度越小,紊动强度越高;而在逐渐收缩段,无分离,流线均匀收缩,亦无旋涡。

由此可知,逐渐扩大段的局部水头损失大于逐渐收缩段。

图10.3流动现象综合演示仪显示面板在突然扩大段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区,而突然收缩段只在死角处和进口附近的收缩断面后出现较小的旋涡区。

表明突扩段比突缩段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缩扩的直径比大于0.7时例外),而且突缩段的旋涡区主要发生在突缩断面之后,所以水头损失也主要产生在突缩断面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流体力学演示实验包括流线流谱演示实验、 流动演示实验两部分。

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 流线流谱演示实验1.1实验目的1)了解电化学法流动显示原理。

2)观察流体运动的流线和迹线,了解各种简单势流的流谱。

3) 观察流体流经不同固体边界时的流动现象和流线流谱特征。

1.2实验装置图1.1流线流谱实验装置图说明:本实验装置包括 3种型号的流谱仪,1型演示机翼绕流流线分布,n 型演示 圆柱绕流流线分布,川型演示文丘里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段纵剖面上的流谱。

流谱仪由水泵、工作液体、流速调节阀、对比度调节旋钮与正负电极、夹缝流道显-2 --3 -示面、灯光、机翼、圆柱、文丘里管流道等组成。

1.3实验原理流线流谱显示仪采用电化学法电极染色显示技术,以平板间夹缝式流道为流动显示 平面,工作液体在水泵驱动下从显示面底部流出,工作液体是由酸碱度指示剂配制的水 溶液,在直流电极作用下会发生水解电离,在阴极附近液体变为碱性,从而液体呈现紫 红色。

在阳极附近液体变为酸性,从而液体呈现黄色。

其他液体仍为中性的橘黄色。

带 有一定颜色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紫红色和黄色相间的流线或迹线。

流线或迹线的形 状,反映了机翼绕流、圆柱绕流流动特性,反映了文丘里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 等流道内流动特性。

流体自下而上流过夹缝流道显示面后经顶端的汇流孔流回水箱中, 经水泵混合,中和消色,循环使用。

实验指导与分析如下:1) I 型演示仪。

演示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

由流动显示图像可见,机翼右侧即向天侧流线较密,由 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可知,流线密,表明流速大、压强低;而机翼左侧即向地侧流线较 稀疏,表明速低、压强较高。

这表明机翼在实际飞行中受到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升力。

本 仪器通过机翼腰部孔道流体流动方向可以显示出升力方向。

此外,在流道出口端还可以观察到流线汇集后,并无交叉,从而验证流线不会重和 的特性。

2) n 型演示仪。

演示圆柱绕流流线分布。

当流速较小时,零流线在前驻点分成左右2支,经90°点 后在圆柱后部后驻点处二者又合二为一。

所显示的流谱圆柱前后几乎完全对称。

这是因 为流速很低(约 0.5〜1.0cm/s ),能量损失极小,可以忽略,其流动可视为势流,绕流 流体可视为理想流体。

因此,流谱与圆柱绕流势流理论流谱基本一致。

当流速增大后,雷诺数增大,流动时流线对称性不复存在,圆柱上游流谱不变而下 游原来合二为一的有色线分开,尾流出现,流动由势流变成涡流了。

由此可知,势流与 涡流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流动。

3) 川型演示仪。

演示仪左侧演示文丘里管、孔板、逐渐扩大和逐渐缩小流道内纵剖面上的流谱,右 侧演示突然扩大、突然缩小、明渠闸板流段纵剖面上的流谱。

当流动雷诺数较小时,液 体流经不同这些渐变管道、突扩或突缩管道时流线疏密程度相应变化而不交叉,在边界 并没有漩涡出现。

当适当提高雷诺数后,经过一定的起始段后,在突扩处流线会脱离边 界,形成漩涡,从而显示实际流体的流动图谱。

该演示仪也可说明均匀流、渐变流、急变流的流线特征。

1.4实验方法与步骤打开电源开关,灯光亮,打开水泵开关,驱动流体在平面流道内自下而上流动。

调节侧面流量调节阀到适当位置,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观察分析流道内流动情况和流线流谱特征。

改变流速,观察提高雷诺数后流动情况。

1) 2) 3)4)1.5实验分析与讨论1)在定常流动时,从演示仪中看到的有色线是流线还是迹线?为什么?既是流线也是迹线,因为定常流动两者重合2)驻点的流线发生转折或分叉,是否与流线的性质矛盾?不矛盾3)根据流线的性质及能量方程,说明机翼受到的升力作用?飞机机翼呈上凸下凹状,当空气流经机翼时,其上侧流速较大,压力较小;下侧流速较小压力较大,从而在机翼上下产生了一个压力差,此即为飞机的升力。

4)势流下的圆柱绕流压差阻力是否为零?流线特征如何?不是第2部分流动演示实验2.1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边界条件下产生的漩涡现象,掌握漩涡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2)通过观察各种流动现象,加深理解局部阻力、绕流阻力、卡门涡街的发生机理。

2.2实验装置流动演示仪实验装置如图 2.1所示。

-4 --5 -图2.1流动演示实验装置图 说明:本实验装置包括 7种型号的流动演示仪,由电源开关、加水孔、掺气量调节 阀、灯光和各种夹缝流道等组成,演示各种形状边界和各种形状物体绕流流动现象。

显 示不同边界及分离、尾流、旋涡等多种流动形态及其流体内部质点的运动特性。

2.3实验演示内容与实验指导流动演示仪为了改善演示效果,可通过旋动掺气量调节阀改变掺气量,达到最佳显 示效果。

实验指导与分析如下:1) I 型演示仪。

童道 圆弧我弯道-i 鑫—賢 11IIIIIIIII扩大憾计TH TTTI oI 型 srmil fi im mO¥i 型-由射 4 5"弯头 闸阀 克角 弯头 直箱 音头 蝶阀 O IVim fn o vn 型 4-1-B3 丈里量园柱绕流 加水孔 直弯這 桥形 擁体 绕 ■ 计丘流计 育直 / 14t2明棗逐 渐扩散al 正覆 「一放大射流阀演示逐渐扩大、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6 --7 -流动图像。

在逐渐扩大段,可看到由边界层分离而形成的旋涡,在上游流速越大,涡旋尺度越 小,紊动强度越高。

在逐渐收缩段,无边界层分离,亦无旋涡,流线均匀收缩。

因此, 逐渐收缩段比逐渐扩大段水头损失小。

在突然扩大段出现较大的旋涡区,而突然收缩段只在死角和收缩断面的进口附近出 现较小的旋涡区。

因此,突扩段比突然收缩段有更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缩扩的直径比小 于0.7),且水头损失主要产生在突缩断面之后。

在突然收缩段,类似直角进口管嘴流动。

在管嘴进口附近,流线收缩并有旋涡产生,致使有效过流断面减小,流速增大,在收缩断面出现真空。

在直角弯道和壁面冲击段有多处旋涡出现,尤其在弯道流动中,流线弯曲更剧烈, 在近内壁处出现明显的回流。

通过调节流量大小,观察旋涡大小和湍动强度与流速关系。

当流量减小,逐渐扩大 段流速和湍动强度较小时,可以看到单个大尺度涡旋。

反之,流量增大,单个尺度涡旋 随之破碎,形成无数个小尺度涡旋。

因此,涡旋尺度随湍动强度增大而变小,内摩擦加 强,水头损失增大。

2)n 型演示仪。

演示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圆弧进口管嘴流量计等三种结构流量计及圆弧形 弯道等流动图像。

三种流量计中,文丘里流量计的过流顺畅,流线顺直,无边界层分离和旋涡产生。

孔板流量计的过流阻力较大,在孔板前,流线逐渐收缩,汇集于孔口处,只在拐角处有 小旋涡,孔板后的水流逐渐扩散,并在主流区的周围形成较大的旋涡区。

圆弧进口管嘴 流量计入流顺畅,管嘴过流段上无边界层分离和旋涡产生。

在圆形弯道段,边界层分离 的现象及分离点明显可见,与直角弯道比较,流线较顺畅,旋涡发生区域小。

而I 型演 示仪中直角弯道旋涡大,回流更加明显。

上述三种流量计中,孔板流量计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但水头损失很大,在工程 上可用于泄洪消能。

3) 川型演示仪。

演示30°弯头、直角圆弧弯头、直角弯头、45°弯头、非自由射流等流段的流动图 像。

演示图像显示:各种弯道的后面都因边界层分离而产生旋涡。

转弯角度不同,旋涡 大小、形状各异,水头损失不同。

在圆弧转弯段,流线较顺畅,在串联管道上,还显示 局部水头损失叠加影响的图谱。

在非自由射流段,射流离开喷口后,不断卷吸周围流体,形成射流的紊动扩散。

在此流段上还可以看到射流的“附壁效应”现象。

4) W 型演示仪。

演示30°弯头、分流、的流动图谱。

演示图像显示:在转弯、 涡较为典型,明显干扰主流, 求合流时用45°三通连接。

畅,阻力小,半开时尾涡紊动激烈,表明阻力大且易引起振动。

门前后的流动形态:流体经阀口喷出后,在阀芯的大反弧段发生边界层分离,出现一圈 旋涡带;在射流和阀座的出口处,也产生一较大的旋涡环带。

在阀后,尾迹区大而复杂, 并有随机的卡门涡街产生。

经阀芯芯部流过的小股流体也在尾迹区产生不规则的左右扰合流、45°弯头、YF-溢流阀、闸阀、蝶阀等流段纵剖面上分流、合流等过流段上,有不同形态的旋涡出现。

合流旋 使主流受阻,这在工程上称之为“水塞”,给排水技术要 闸阀半开时尾涡区较大,水头损失也大。

蝶阀全开时过流顺YF-溢流阀装置显示阀动。

调节流量大小,旋涡的基本形态不变,表明在相当大的雷诺数范围内,旋涡基本稳定。

由于旋涡带的存在,必然会产生较激烈的振动,而阀芯的振动又作用于流体的脉动和旋涡区的压力脉动,因而引起阀芯的更激烈振动。

显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振源。

5)V型演示仪演示明渠逐渐扩散、单圆柱绕流、多圆柱绕流及直角弯道等流动图像。

在明渠逐渐扩散段,可看到由边界层分离而形成的旋涡,边界层分离将引起较大的能量损失。

单圆柱绕流时,可观察到边界层分离状况、分离点位置、滞止点、卡门涡街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观察到多圆柱绕流时的流体混合、扩散、组合旋涡等流谱。

卡门涡街是指在圆柱的两个对称点上产生边界层分离后,不断交替在两侧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并流向下游,形成冯??卡门“涡街”。

通过观察涡街现象,分析升力产生的原理、绕流物体产生振动以及振动方向与来流方向相垂直的问题。

多圆柱绕流广泛用于热工传热系统的“冷凝器”和其他工业管道的热交换器。

流体流经圆柱时,边界层内的流体和柱体发生热交换,柱体后的旋涡则起混掺作用,然后流经下一柱体,再交换再混掺,换热效果较佳。

6)W型演示仪演示明渠逐渐扩散、桥墩形钝体绕流、流线体绕流、直角弯道和正反流线体绕流等流动图谱。

桥墩形钝体绕流显示:在尾流区也有卡门涡街现象,不过和圆柱绕流的涡街频率有所不同,圆柱绕流的涡街频率在Re数不变时不会发生变化,而在非圆柱绕流时涡街频率却随机变化。

关于绕流物体的振动问题,有三种途径解决:一是改变流速;二是改变绕流体自振频率;三是改变绕流体结构形式,破坏涡街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

流线形柱体绕流是绕流体的最好形式,流动顺畅,形体阻力最小。

从正反流线体的对比流动可见:当流线体倒置时也出现卡门涡街。

因此,为使过流平稳,应采用顺流而放的圆头尖尾形柱体。

7)四型演示仪这是一只“双稳放大射流阀”流动原理显示仪。

射流经喷嘴喷射后,如果先附于左壁,射流经左通道后,向右出口输出;当旋转仪器表面控制圆盘,使左气道与圆盘气孔相通时(通大气),因射流获得左侧的控制流(小信号),射流便切换至右壁,流体从左出口输出。

这时若再转动控制圆盘,切断气流,射流稳定于原通道不变。

如要射流再切换回来,只要转动控制圆盘,使右气道与圆盘气孔相通即可。

因此,该装置既是一个射流阀,又是一个双稳射流控制元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