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图1为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 1、P 2、P 3、P 4 。
则A. P 1 < P 2、B. P 3 > P 4C. P 2 = P 4D. P 2 < P 3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环流方向为逆时针B. M 处温度较N 处高C.气流a 自东向西运动D.d 处盛行上升气流漳州的小明到某沿海城市旅行,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读当地“某时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和“气温日变化图”,完成3~4题。
3.左图所示的时间A .陆地气温比海洋低B .吹陆风C .海面气压比陆地低D .正值白天图1海拔(米)图24.小明想拍摄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长发向后飘起的照片,他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段最好A .6时至8时B .10时至16 时C .20时至次日6时D .18时至20时图3为漳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一个对比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 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后,观察其温度变化的差异。
据此完成5~7题。
5.该对比实验主要揭示了A.CO 2对大气污染B.温室大棚的原理C.CO 2的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原理6.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增温 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能直接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4),回答8~10题。
8.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9.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 10.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遭遇重度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D.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1题,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导致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第2题,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极光出现在电离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
第3题,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2.C3.D甲图为南昌附近的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据此完成4~5题。
4.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5.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4题,由乙图可判断出,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②表示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2020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空气隔层的室效应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A. ①B. ①C. ①D. ①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读“某天气系统经过德州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A.寒潮B.洪涝C.台风D.干旱读“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天气现象与图中降水区域的天气系统相同的是()A.伏旱B.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C.梅雨D.台风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以下两题。
6.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 O→P→M→N→OB. P→O→M→N→PC. M→N→P→O→MD. N→M→O→P→N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与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B.我国冬半年的寒潮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D.华北地区的一场秋雨一场凉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
下图为“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M地()A. 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B. 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 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D. 7月盛行东北风,多雨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图Ⅱ示意图I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I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图I所示时刻( )A.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吹偏南风读亚洲季风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A.1月左右B.4月左右C.7月左右D.11月左右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A.寒冷干燥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D.高温多雨……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
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呈现出灰白色。
而西山呢?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
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
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
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
据此回答问题。
5.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A.大气污染严重B.臭氧层空洞扩大C.受反气旋控制D.受锋面气旋控制6.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由于()A.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B.季风雨带南移C.冷锋系统过境后D.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图为四种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
与“回南天”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甲B.乙C.丙D.丁8.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夏季(7月、8月)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示意世界某地气温、降水量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示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10.该地可能为位于A.刚果盆地B.地中海沿岸C.巴西高原D.美国东南沿海11.该地1月份多雨的原因是A.受西风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受信风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C.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 .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 .距地面20 km 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 .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 2.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 .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B .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 .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 .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A .上冷下热B .水汽、杂质含量多C .对流旺盛D .二氧化碳含量多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 .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 .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国庆节,小明和朋友一起去野餐。
下图能反映小明野餐是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A. B. C. D.2.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平面等压线与风向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3.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
图中关于农田水分盈亏描述不正确的是()A.东南部以盈余为主 B.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C.东北部以亏损为主 D.西北部亏损量最大4.下述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B.季风交替季节是我国主要降水季节C.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增大读下图,图中的A、B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 / 115.关于图中近地面的大气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B图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B.A图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C.B图中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D.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6.亚欧大陆主要受B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正处在旱季B.印度半岛正处在雨季C.亚平宁半岛正处在雨季D.我国正处在夏季7.关于冷锋和暖锋主要降⽔范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暖⽓团⼀侧 B.主要分布在冷⽓团⼀侧C.主要分布在锋前 D.主要分布在锋后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8.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A.a 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a 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C.b 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 D.b 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9.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此时炎热干燥 B.乙地此时高温多雨C.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0.下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11.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A.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B. 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C. 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南北方普遍多雨D.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Ⅰ Ⅱ 总分 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 ~80°S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下图,回答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 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4.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
据此完成5—6题。
5.此刻,客机飞行在(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6.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 ) A .环境污染 B .全球变暖 C .荒漠化 D .森林破坏 中国首枚X 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S C.0° D.90°S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2.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3.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4.下图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A. B. C. D.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题。
5.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回答下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7.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回答下题。
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题。
8.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大读“某节气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题。
9.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读“某月1~5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完成下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是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区域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奥斯陆受气旋影响,阳光普照B.莫斯科位于暖锋锋后,阴雨绵绵C.柏林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D.阿斯塔纳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2.形成图中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3.下图表示因冷热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S代表地面,箭头代表气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温值G>H B.气压值H最高C.G为城郊,H为市区D.G处比H处易出现阴雨4.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1月6日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D.三天的气温最低都在子夜时分5.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A.A B.B C.C D.D 6.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的原理是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C.增加大气逆辐射D.提高大气热能7.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天气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据表推断,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西宁8.下面四种局部环流形势图中,不正确的是( )A.B.C.D.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若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陆风的是A.甲B.乙C.丙D.丁10.若不考虑纬度和地势差异,下列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縹地里气温比周图樑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出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小气候的改善明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绿岛”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A.可以消除各种污染B.可以增加空气湿度C.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D.可以增大地表风速12.图中绿地与周围裸地或建筑区域的大气运动状况是()A.近地面风由周围吹向绿地B.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周围C.绿地气流上升D.裸地或建筑用地气流下沉13.如图是某地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这天该地气温的日较差为()A.12℃B.10℃C.2℃D.8℃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有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
回答以下两题。
1.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这种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A. 1923B. 1900C. 1968D. 199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A. aB. bC. cD. 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4.甲地终年受该风带影响,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甲地气候类型为以下的()A.①B.②C.③D.④分析下表,回答以下两题。
5.甲、乙两地的位置()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6.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
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A.降水增多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湖泊下陷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A.气压高、晴朗B.气压高、阴雨C.气压低、阴雨D.气压低、晴朗8.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都向南移B.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C.都向北移D.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2016年1月22日起一场被誉为“世纪寒潮”的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温州多地学校停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单元测试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提分小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和郊区之间存在着局部热力环流。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时与周边郊区发生热力环流时的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是市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a地偏西风0 m/s,关于其成因正确的是()A.盛行下沉气流B.盛行偏南风C.盛行上升气流D.盛行偏北风【答案】1.B 2.C【解析】1.因为城市和郊区之间存在着局部热力环流,城区因人口多、车辆多,气温比郊区高,气流上升,郊区相反,形成热力环流。
根据图中风向,甲、丙以水平运动为主,位于郊区到市区之间,丁地以下沉运动为主位于郊区,乙地气流以上升为主,位于市区。
故B项正确。
故选B。
2.由上面分析可知,A地位于市区上空,市区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以垂直运动为主,所以水平运动不明显,故a地偏西风0 m/s,C项正确。
故选C。
读某季节“左图为澳大利亚等温线(℃),右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3.影响图甲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4.右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A.Q B.R C.S D.T5.右图中,最可能的月份、风力最大的点及其对应的风向是()A.1月Q 东南风B.7月P 西北风C.1月P 西北风D.7月T 西南风【答案】3.D 4.D 5.B【解析】3.左图中M海域附近等温线延伸方向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一致,选D。
4.右图中,T点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也可能降水;QRS均位于高压控制下,降水几率较小,选D。
5.根据图示信息,此时大陆为高压,是南半球的冬季,为7月。
风力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有关,P处为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此时等压线最密集,风更大。
所以选B。
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一、选择题以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效果。
1.近空中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AB.BC.CD.E2.〝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夏季和初春的时分,大雾多发作于晴天的清晨,主要是由于阴沉的夜间〔〕A.B削弱B.C增强C.D削弱D.E削弱【答案】1. D 12. C【解析】1.图中A是抵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D是大气逆辐射,E是空中辐射。
近空中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空中辐射E,D对。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B、C错。
2. 〝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夏季和初春的时分,大雾多发作于晴天的清晨,主要是由于阴沉的夜间大气逆辐射D削弱,空中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C对。
与B、C削弱有关,B、C错。
E是空中辐射,没有削弱,D错。
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
〝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域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左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
目前许多城市也在普遍展开这方面的研讨。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3.长沙城市热岛效应最清楚的时节为〔〕A.春季B.夏季C.春季D.夏季4.〝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域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B.空气对流削弱C.热量交流增强D.水汽蒸发加快【答案】3. D 44. B【解析】3.依据长沙市热岛强度散布图可知,热岛强度最大值出如今12月-2月,应为北半球的夏季,该时节热岛效应最清楚,D正确。
应选D。
4. 〝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域相比,因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削弱,B对。
年降水量增加,A错。
热量交流削弱,C错。
水汽蒸发减慢,D错。
应选B。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今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境。
图中甲、乙两图区分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域海陆热力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对应于高压系统B.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C.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D.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强C.②强、④强D.④强、③弱3.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③的减弱D.①的增强4.下列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P地降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B.东部受山地阻挡,夏季风难以深入C.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D.深居内陆,距海洋远6.下列关于图中M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在国家多火山地震B.所在国家形状南北狭长C.6-8月为多雨季节D.附近山地为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形成7.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往低纬,冬季往高纬C.北半球夏季往南移,冬季往北移 D.夏季往高纬,冬季往低纬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a、b、c、d气温最高的是A.a B.b C.c D.d9.关于该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方向气流由b到dB.该环流气流成顺时针方向运动C.若为海陆风示意图,c处为白天的陆地D.若为城郊环流,c处为郊区,d处为城市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及风速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12 hPa ①<② B.13 hPa ①>②C.13 hPa ①>② D.12 hPa ①<②11.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2.据统计,每年冬季,山东半岛的北部降水要明显多于南部,其原因可能是()A.北部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B.北部临海,水汽充足C.北部处于跨过渤海的冬季风迎风位置 D.北部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明显下图是美国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近地面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
读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回答1~2题。
1.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二氧化碳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二氧化碳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二氧化碳扩散慢D.人们生活取暖,能耗增加2.关于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一天中最低值出现时刻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2.C1题,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们生活取暖,能耗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第2题,图示一天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最低值出现在17时左右,此时正是下班时间,交通工具使用量应较大,耗能较多。
读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外层大气4.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的浓度降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大气透明度提高B.大气透明度降低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4.C,该大气成分在20—30千米高度范围内浓度最高,该高度范围是平流层,该大气成分最可能是臭氧;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雾霾天气曾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四种情形。
读图,回答5~6题。
5.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6.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B.②C.③D.④6.A5题,大气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读下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
菜农们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回答下列各题。
2.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下图为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该气旋()A.标志着此后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对新西兰危害较轻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可引发赤潮下图为“1 000 hPa等压面的等高线(单位为m)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示的四地对应的近地面风力最大的为()A.甲B.乙C.丙D.丁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5.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②,保持地温B.反射①,降低地温C.反射④,增加光效D.吸收④,增加地温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此时()A.北京吹西北风B.乙处虚线附近形成冷锋C.北京风力大于首尔D.江苏大风降温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8.单圈环流形成的条件是()A.需要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B.只需地球不自转C.只需地表均匀D.不需附加条件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B.乙地多阴雨天气C.甲地温度可能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2.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读某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1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4.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5.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7.图中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是哪层( )A.Ⅰ层B.Ⅱ层C.Ⅲ层下部D.Ⅲ上部8.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9.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10.下图为南半球高空某一等高面的等压线分布示意图,O为等高面上一点。
图示时刻,O点风向为( )A.西南风B.西北风C.南风D.北风11.以下地点气候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B.巴西利亚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C.伦敦温凉湿润,降水均匀D.雅典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1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反气旋过境气压变化的是A.B.C.D.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14.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B.大气中的云层越厚,②越小C.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③越多D.地表冰雪覆盖面积越大,④越大15.四川盆地多云雾,年均温比同纬度的青藏高原高,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图中虚线表示热带辐合带(气流辐合上升)的位置变化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详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所属气压分别是()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①冷锋过境①台风过境①寒潮过境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3.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的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附近辐合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近年,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和图瓦卢等低地岛国面临着被淹没的威胁。
回答以下两题。
4.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空洞C.环境污染D.酸雨危害严重下图为“吉林省东部山区P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2018年1月中上旬某日,人们在清晨发现整个村庄弥漫着浓密的烟尘。
下列关于这种现象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释放的烟尘较多B.村民做早饭释放大量烟尘C.谷地地形易形成逆温现象,烟尘不易扩散D.此时盛行山风,山坡易形成地形雨,多云雾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6.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B.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气压差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下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期末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某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1~3题。
1.P点的气压值为()A.1005B.1010C.1000D.1015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①. 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 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 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④. 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D.降雨:雨→晴→雨→晴→雨“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A.2月B.5月C.8月D.11月5.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7.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A. B. C. D.8.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M地。
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 温度:A>B>C>D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 气压:D>A>B>C10.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 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处表示城市,B表示郊区B.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C. 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D.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AB间。
12. 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①B. 三峡大坝的修建主要影响了环节②C. 环节③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 跨流域调水主要改变环节④的季节变化13.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15.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
读图回答16~17题。
16.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17.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读图,完成19~20题。
19.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①天气晴朗温暖②气压高③天气阴④气压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二、综合题。
1.天气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分析天气现象并能简单地预报天气,成为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阅读下列描写天气的诗词、谚语,探究影响它们的天气系统,并在右边的横线上写出天气系统的名称。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②“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________③(长江下游地区)“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
”________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⑤“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____(2)分析下面的天气系统图,试着预报天气。
①读图甲。
来自西伯利亚的________空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的______________一带。
未来两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________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________天气,气温也将明显________。
②读图乙。
________气压中心位于蒙古国西部,以及我国________。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其控制,以________天气为主。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C4. D5. D6. C7. A8.C9. A 10. B 11. B 12. D 13.B 14.D 15.A 16.C17.D 18.C 19.D20.A【解析】4.由材料“数树深红出浅黄”可判断出树叶变成红色和浅黄色应为秋季11月,D正确。
5.“夜来霜”的成因是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的,图中④是大气逆辐射,D正确;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
【解析】6.短波太阳辐射可以透过塑料大棚,而长波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通过塑料大棚,所以大棚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A正确;水蒸气遇到塑料大棚不能通过,大量水蒸汽凝结形成液态水再回到地面,故塑料大棚可以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B、D正确;大气层白天可以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太阳辐射强度,C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选C。
7.由于塑料大棚内部的气温高于外部,使得在门口附近形成热力环流,大棚内的空气上升,在门口的上方往外流通,外侧则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则由外向大棚内部流通。
综上所述,A正确。
【解析】8.图中N地气压低于于P地,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具体一点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过N作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北部),北半球向右偏转,N地风向是西南风,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解析】9.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A正确。
受热处温度高,气流上升,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温度B>A>C>D,B错。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低处,气流上升。
气压A>B>C>D,D错。
10.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山谷风即山坡、谷地受热不同而形成的热力环流。
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那么形成上升气流③的B 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山坡,气温比同一高度的大气温度高,②对,④错。
夜晚的谷地,大气降温比同一高度的山坡慢,③对,①错。
B对,A、C、D错。
11.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较低,A处表示郊区、B处表示城市,A错误。
近地面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风由郊区吹向城市,B正确。
城市昼夜盛行上升气流,C错。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的AB之外,D 错。
12.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B在近地面,该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A错误。
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②,地表径流,B错误。
未登陆的台风不能用图中的④环节,水汽输送表示,C错误。
该水循环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正确。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①图中近地面受热,空气应该上升,冷却,空气应该下沉,由此判断A错误;白天,裸地比草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上升;草地升温慢,温度低,空气应该收缩下沉,高空,空气从裸地上空流向草地上空,近地面从草地流向裸地,因此②正确,B正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晚上海洋降温比陆地降温慢,因此温度比陆地高,因此海洋上方气流垂直上升,陆地应为下沉气流,③错误,C错误;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④错误,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解祈】14.根据图中所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是低压,应为冬季。
此时,长江中下满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15.此时印虔正值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注意印度最干旱的时朗是热季(3〜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北半球,气温回升快,但雨季尚未来临,所以异常干热。
【解析】16.P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符合的为C项。
17.Q是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半球的盛行西风风向是西南风。
【解析】18.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结合图中等压面形态,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④>③,A错。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甲地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错。
同一水平面上,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温度高于乙地,C对。
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解祈】从示意图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箭头指示方向向北;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锋面类型为冷锋;北京在暧气团控制区。
19.冷锋到来之前,受暧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暖,气压较低。
20.锋面过境时由于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导致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从而产生大风。
二、综合题。
22.(1)①冷锋②暖锋、冷锋③反气旋(高压)④暖锋⑤准静止锋(2)①冷内蒙古西部东南大风(大风、雨雪)下降②高内蒙古中西部晴朗【解祈】(1)①一夜之间“梨花开”,是冷锋过境带来的降雪。
②春天来临,气温回升,气团势力逐渐增强北移,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过程的写照;秋天来临时,冷气团势力逐渐増强南移,冷锋过程造成“一场秋雨一场寒”。
③长江下游地区的夏季东风多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吹送的(台风除外),在它影响下,天气晴朗,往往形成伏旱天气。
④指暧锋带来的连续性降水。
⑤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黄梅时节,受江准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长达一个多月的“梅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