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概述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审计证据

名词解释审计证据

名词解释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所获得的、可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信息。

审计证据是评价财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及合规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审计师作出审计意见的主要依据之一。

审计证据具有以下特征:
1. 审计证据应该是有充分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审计师必须获取充分的证据,以确保能够支持其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评价。

2. 审计证据应该具备充分的可审性。

审计证据应该是能够被审计师审查、分析和评估的。

3. 审计证据应该具备充分的时间性。

审计师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内获得审计证据,以确保能够及时评价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

审计证据的种类包括:
1. 会计记录和相关支持文档。

2. 内部控制文件和报告。

3. 外部文件和报告,例如确认函、律师函等。

4. 现场检查和观察。

5. 财务报表分析。

6. 询问内部和外部的人员。

审计师在选择审计证据时应该考虑其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根据其获得的审计证据作出适当的审计结论和意见。

- 1 -。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审计证据是指审核人通过收集和评估相关信息,用于支持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审计意见的依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于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行为。

审计证据的分类有四种:计算、来源、关联和效力。

计算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质量和选择的程度。

数量是指收集的证据的多少,质量是指证据的可靠程度,选择是指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审计人员选择哪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采取的具体审计程序,以确保收集到足够的审计证据。

来源是指审计证据的来源。

审计证据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

内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自组织或企业内部获取的证据,如内部控制文件、员工记录等。

外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从外部获取的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合同等。

审计人员应当结合财务报表风险评估,分析内部和外部证据的可靠性,并评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关联是指审计证据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审计证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证据的可靠性,并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评价。

关联证据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增加证据的可靠性。

例如,在审核现金流量表时,审计人员通常会比对现金收支记录、银行对账单和现金缴税等文件,以验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效力是指审计证据的有效程度。

审计人员应当评估审计证据的效力来确定是否足以支持他们的审计意见。

审计证据的效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证据的独立性、可靠性、可核实性等。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证据的来源可靠,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除了以上分类,审计证据还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证据和物理证据。

书面证据是指以书面形式记录的证据,如合同、会计凭证等。

口头证据是指通过口头交流获取的证据,如员工陈述、会议记录等。

电子证据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得的证据,如电子账簿、电子邮件等。

物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观察或检验的文件、资产、设备等。

对于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可核实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首先,准则对审计证据进行了定义。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的用于形成审计意见的信息。

审计证据应当是可靠性和充分性的,通过审计程序获取,并通过审计程序来评估其价值。

准则明确了审计师获得审计证据的方式。

审计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审计证据,包括对客户的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测试、对银行、债权人、债务人等第三方的确认函、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数与观察、对企业财务会计记录的检查以及进行抽样测试等。

审计师应当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获得审计证据的方式。

准则强调了审计证据的相关规定。

审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中积极寻求审计证据,并确保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审计师应当保留与审计证据相关的重要文件,以便审计工作的复核和监督。

审计师还应当对审计证据的获得过程进行记录,并进行适当的说明。

准则还强调了审计师的职责和审计证据的使用。

审计师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公正地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和使用。

审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说明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以及对于审计工作的基础和限制的陈述。

综上所述,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规定了审计证据的相关要求和程序,明确了审计师获得审计证据的方式,要求审计师对获得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并强调了审计师的职责和审计证据的使用。

这些规定和要求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公信力。

审计证据基础课件讲义:基础概念及一般应用

审计证据基础课件讲义:基础概念及一般应用

经营风险
交易或 事项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对交易或 事项的限制与约束。
审计证据的取得-途径
审计类型
财务报表审计
主要取证途径
实质测试:对资产、负债及 变化的直接检查。 交易测试:对产生资产、负 债的交易或事项的检查。 交易测试:对产生风险的交 易或事项的检查。
说明
交易测试含控制测试,严格 地讲,实质测试含交易测试 的一些手段,如对固定资产 买卖记录的检查。 风险管理审计首先要识别交 易或事项,然后识别交易或 事项产生的风险,然后检查 相应的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存在于交易或事项 中,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效 果应通过交易或事项检查来 识别与评估。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经营举措 及成果、内部控制与风险管 理等内容,其取证基础也是 交易或事项。
审计结论
避免用
事实替
代结论: 档案中
帐户管理办法 第N条关于开 户资料的规定。 开户资料档案。
审计证据
未见营
业执照。
审计底稿 形成与证明
审计底稿是关于审计证据、审计事 开户资料清单 实的记录。区别审计底稿、事实确 或对缺少资料 认书与审计报告(含意见、通报)。 的记录。
什么是审计证据:定义

三项基本功能:形成与证明 审计事实 审计结论 审计意见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和证明审计事 实、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所取得与使用的 信息。
证据争议 蚂蚁孕大象
普遍结论与个别 事例、未见营业 执照与主体存在 灵魂、某人回忆 曾到过月球
可靠性:证据是真实的(抽象),可以验 证的(具体)。真实性、可验证性。
形式性:证据具有为使用者认可的、稳定 存在形式。认可:通常为法定性。
相关性: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有内在联系。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可靠性:审计证据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伪
证问题,证明力问题
可靠性判断:
❖ 书面证据强于口头证据; ❖ 外部证据强于内部证据; ❖ 由较好内部控制产生的内部证据强于由较差
内部控制产生的内部证据; ❖ 亲历证据强于其它证据; ❖ 相互一致的证据强于相互矛盾的证据; ❖ 客观证据强于主观证据; ❖ 及时证据强于历史证据
2.方法
无固定模式,一般包括: ❖ 分类:通常按与审计目标的关系(直接或间
接)及证明力大小分类 ❖ 计算:对数据证据进行再加工,以获得新的
更能揭示问题的证据。
❖ 比较 :
(1)证据间的比较,是否一致(可靠性) (2)证据与审计目标的比较,在数量和质量上
是否符合要求。
❖ 小结:在分类、计算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 具有说服力的局部的审计结论。
3.应注意问题
❖ 证据的取舍: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可能全部 都记录在审计报告中,由此产生取舍问题。 标准:(1)金额大小:取大 (2)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取严重
❖ 表象与本质: ❖ 伪证:精心制作或巧合 (1)去真:真作假,效率问题 (2)存伪:假当真,质量问题
二、审计工作底稿
1.定义:是CPA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形成 的全部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1.充分性:数量要求 ❖ 含义:审计证据的数量应足以证明(支持)
CPA的审计意见。 ❖ 运用:充分≠最多,够用就行,成本问题
充分性的判断:
❖ 审计风险:预计风险大,所需数量多 ❖ 具体项目的重要程度:重要,所需数量多 ❖ 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欠缺,所需数量多 ❖ 是否已发现错弊:已发现,所需数量多 ❖ 已有证据的类型及获取途径:证明力弱,需
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相互替代

审计证据概述

审计证据概述
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 D.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所需获取的审计
证据的数量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 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 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
❖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 ❖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要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
的客观事实。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相关性
➢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 来证明或否定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会计事项。
➢举例: 为证明存货是否存在:存货监盘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讨论2:
订货单、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都是与销货有关的审 计证据,三者的可靠性应如何比较?
订货单、销售发票分别属于由被审单位持有的外部 证据和在外部流转的内部证据,前者的可靠性强于 后者。销售合同是由双方共同签署的,同时具有内 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的特征,在可靠性上应低于订货 单,高于销售发票。
三 、审计证据的种类
A.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证据在数量上的要求,而 适当性是对证据在质量上的要求。
B.注册会计师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不仅受到错 报风险的影响,还受到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
C.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审计证据的质量越低,就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讨论1
试分析下列每组证据中哪项证据更为可靠,并简要 说明理由: 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与律师声明书 2.审计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 3.电脑打印的应收账款与应收账款询证函的回函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一项重要审计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对该准则的详细解读。

一、审计证据的定义和目的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所获得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包括企业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相关文件和账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审计证据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和真实性,从而形成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审计证据的获取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审计态度,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审计计划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确保充分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

3.风险分析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的风险情况,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获取有关重要事项的审计证据。

4.合作核实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的管理层、内部控制人员和其他审计相关方保持合作态度,充分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评价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获取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对财务信息的评估和判断。

3.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审计证据与被审计财务信息的关联程度,确定其对财务信息的影响程度。

4.审计证据的时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审计证据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和分析最新的财务信息,确保审计意见的准确性。

四、审计证据的应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证据的评价结果,结合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形成相应的审计意见。

在表达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审计意见应当基于充足、适当的审计证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2.公正性原则:审计意见应当客观、公正,不受任何利益关系或压力的影响。

审计学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学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因此,领料单较材料成本计算表更可靠。 (4)工资发放单较为可靠。工资发放单上有受领人的签字,所以,
工资发放单较工资计算单更可靠。 (5)存货监盘记录较为可靠。存货盘点表是被审计单位对存货盘点
的记录,而存货监盘记录是注册会计师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记录。所以, 存货监盘记录较存货盘点表更可靠。
(6) 询证函回函较为可靠。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 存款函证的回 函较被审计单位提供的 对账单更可靠。
(8)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可靠
【例题】L注册会计师在对F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 审计时,收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 (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 (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 (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 (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 (6) 询证函回函与 对账单 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审计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较为 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
2.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 计目标相关联。 例如,存货监盘结果只能证明存货是否 存在,是否有毁损及短缺,而不能证明 存货的计价和所有权的情况。
3.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能如 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及时性和 客观性的影响。
2. 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
(1) 审计风险。 (2) 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3) 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审计
经验。 (4) 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5) 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 (6) 经济因素。 (7) 总体规模与特征。
(二)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特性)
1. 基本含义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 关性和可靠性,即审计证据应当与审计 目标相关联,并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密切相关。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证据材料。

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进行审计判断的基础,也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2024年修订)》对审计证据的性质、获取、评价和使用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在使用审计证据时,审计师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审计师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和评估所收集到的证据,确保其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支持。

审计师还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准确地陈述使用的审计证据和其对审计师的判断的影响。

总之,《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2024年修订)》的出台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规范了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和使用等方面的行为。

审计师应该遵守这些准则,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审计证据大白话解释

审计证据大白话解释

审计证据大白话解释一、什么是审计证据?在谈论审计证据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审计的概念。

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实体或系统进行专业的审核,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业务运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而审计证据,就是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通过获取和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应用专业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据此形成对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和结论的依据。

简单来说,审计证据是用来支撑审计师判断和形成审计意见的材料。

二、审计证据的类型1. 内部生成证据内部生成证据是指企业自身产生的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业务运营等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协议、工作票据等。

这些内部生成证据一般是审计师的首要来源,因为其具有可靠性和可获取性的优势。

2. 外部获取证据外部获取证据是指审计师通过与第三方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其提供的文件、记录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常见的外部获取证据包括银行对账单、供应商对账单、客户合同、税务申报表等。

外部获取证据可以提供审计对象的多角度信息,并作为补充和比对内部生成证据的重要依据。

三、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1. 目视观察审计师通过自身的观察能力、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对企业实地考察和检查过程中,以目视观察的方式获取审计证据。

比如,审计师通过观察工厂内的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员工是否按照流程操作,来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 询问法询问法是审计师主动与企业当事人进行交流和访谈,获取其对一些关键事项的解释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需要注意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在询问过程中要注意提问方式和技巧,并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判断。

3. 抽样调查由于很难对全部数据进行审计,审计师通常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证据。

通过从总体数据中抽取一部分进行审计,再根据抽样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从而得出对整体数据的结论。

抽样调查需要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并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文书凭证法审计师可以通过查阅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等文书凭证,以及相关的合同、协议、文件等来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学3章 审计证据(新)(函证)

审计学3章 审计证据(新)(函证)

顺查法
是指按照会计核算过程的先后顺序,依次审查凭证、 账簿和报表资料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反,若不一致,表明某项 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应当 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 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 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 用性之间的关系。
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 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 计程序。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审计的一般方法,按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分 为顺查法和逆查法;按审计工作的范围或详简程度,可 以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按审计工作的基础和环境不同, 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法、制度基础审计法和风险导向 审计法。
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最低数 量要求)
与样本量相关 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 适当性 对证据质量的衡量, 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方面
审计证据要有证明力,必须与注册会计师的 审计目标相关。
应当考虑: ①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 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②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 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 时的考虑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 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 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如CAATs, 测试相关控制。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
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 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 相互印证,则具有更强的说 服力。

部 证
(1)在外部流传,并获其他单位承认。如支票、 销售发票
据 (2)自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高,越可靠。
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记账凭 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声明书、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重要的计划 和资料、被审计单位的或有损失、关联方交易及其 他由被审计单位编制或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简述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简述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简述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通过收集、评价和分析相关信息所得到的可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证明性材料。

它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验证财务报表中所陈述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证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证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证据能够提供关于财务报表陈述的充分、适当的证明,确保财务报表在合理范围内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发现潜在错误和欺诈行为:审计证据可以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潜在的欺诈行为,帮助审计师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

3. 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师根据收集到的审计证据来评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并根据评估结果形成审计意见,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信赖的财务报告。

4. 提供法律依据和保护权益:审计证据作为法律依据,能够在法律纠纷中提供支持和保护相关方的权益。

当事人可以凭借审计证据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解决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争议。

总的来说,审计证据在审计过程中起到了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发现潜在错误和欺诈行为、支持形成审计意见以及提供法律依据和保护权益等重要作用。

它是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用户的信任至关重要。

内部审计之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之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所谓充分性,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做出结论和建议。

它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案例:A 公司的内审人员得出结论认为“员工刘江有偷窃公司财产行为”,内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有以下吉祥:1、刘江所在的车间经常有丢失原材料(一种钛合金钢板)的情况发生;2、车间管理员称,很多次丢失钢管的时间正好是刘江独自一个人值班的时候;3、有同事不经意间看到刘江家里堆放有和单位完全一样的钢板;4、在公司的门禁录像中,能清楚的看到刘江在没有办理相应手续的情况下,非正常携带包裹出厂;5、公司采购部门不经意间看到有人回销公司原材料,人家说是从刘江手里买来的。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收到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两个因素的影响,必须有一定数量有说服力的证据相互作证,证据才是充分的。

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所谓相关性,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相关性也是审计证据的基本属性,是审计证据判断的重要标准。

案例:有同事说刘江昨天中餐后从外面骑回公司一辆半新的自行车,大家都知道他本来没有自行车,问他从哪里来的,他支支吾吾不回答。

这个证据与刘江有偷窃公司财产行为不相关。

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所谓可靠性,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既要确定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审计事项、各种审计结论时是确定可靠地。

审计证据可靠性判断的标准:1、外部独立来源取得的审计证据,要比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产生的审计证据,要比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审计人员自己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要比间接方式获取或推断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等形式(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取都可以)存在的审计证据要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审计学》第五章

《审计学》第五章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特性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 • 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 更可靠。 •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证据的 特点
可靠性 可获得
性 及时性
成本
亲知证据 观察、计算
高度可靠 容易获得 可及时获得

证据的来源
外部证据
内部证据
来自第三方的证实或文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
件(如发票)
管理层声明书
中到高度可靠
不太可靠
不太容易获得
容易获得
不一定能及时获得 较高
可及时获得 低
不同来源证据的比较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分析程序能发现的潜在问题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小结
05
04
计算
03
02
01
综合 比较 分类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分类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 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 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 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 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 整个审计过程。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一、背景介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于2024年正式颁布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审计证据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起到关键作用。

该准则明确了审计证据的定义、获取、分析和评估的要求,规范了审计人员在应用审计证据时的指导原则。

二、审计证据的定义和特性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获取和形成的信息和资料,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

审计证据有以下特性:2.充分性:审计证据应充分,即所获取的证据足够支持审计报告中的观点和结论。

审计人员应获取任何重要证据,以减少审计风险。

三、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人员应通过多种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审计人员应查阅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银行对账单、合同文件等相关文件和记录,以获取相关证据。

2.进行实地考察:审计人员应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检查和确认企业的实物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获得相关证据。

3.向外部机构和个人询证:审计人员可向外部机构(如银行、律师事务所)和个人(如客户、供应商)询证,获取相关证据。

4.委托专家进行鉴证:当存在特殊的技术性问题时,审计人员可委托专门领域的专家进行鉴证,以获取专业的审计证据。

四、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估审计人员应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可靠性和相关性。

具体要求如下:2.强制性分析:审计人员应对有可能造成对财务报表重大影响的证据进行强制性分析,以确保其在审计意见中的体现。

3.连贯性分析:审计人员应对证据之间是否相互连贯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与财务报表的整体准确性和完整性相一致。

4.多角度评估:审计人员应从多个角度评估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减少因单个证据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五、审计证据的文档记录和保管审计人员应对所获取、形成和分析的审计证据进行详细的文档记录和保管。

审计基本知识:审计证据

审计基本知识:审计证据

审计基本知识:审计证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审计证据的种类,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证据的收集,辨别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强弱。

素质目标:培养审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情境引例】王刚在对长江有限责任公司审计时,收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

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

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

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

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

请思考:上述每组审计证据中哪项证据较为可靠?一、什么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所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

按来源分类按相关程度分类按外形特征分类(一)书面证据1、含义:通过审查书面资料而取得的审计证据2、获取方法:检查、函证、计算和分析程序等方式3、常见的形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合同、会议记录和文件、函件、声明书、程序手册4、性质:书面证据成为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

1、含义:指通过观察和检查有形资产所取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审计证据。

2、获取方法:观察、盘点3、性质:实物证据证明力最强,可以有效地证明实物资产的形态、数量、特征等。

但是实物证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证明实物资产的所有权、计价及分类等。

1、含义:被审单位员工或有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提问所做的口头答复而形成的审计证据。

2、获取方法:口头询问3、性质:掺杂作证者个人的主观看法,证明力较弱,不能独立地证明事实,但它可以提供重要的审计线索。

(四)环境证据1、含义:审计人员采用观察等方式取得的对被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2、获取方法:观察3、性质:不属于基本证据,但它有助于审计人员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事实。

如:审计人员通过调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观察存货状况、生产秩序,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经营条件和发展趋势等,都可获得环境证据。

注会考试难点分析:审计证据的含义及特征

注会考试难点分析:审计证据的含义及特征

注会考试难点分析:审计证据的含义及特征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证据是得出结论、发表意见的基础,我们实施各种审计程序的目的就是获取审计证据来支持要表示的意见,可以说审计的核心工作就是围绕审计证据来开展的,可见审计证据是《审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审计证据的含义理论阐述: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及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解释:这里的审计证据概念是广义的范畴。

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错报”的审计证据外,还包括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识别、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证据、了解内部控制时获取控制风险的审计证据、实施控制测试时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等。

凡是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都是审计证据。

1.会计记录及所含有的信息:会计记录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会计记录还可能包括:(1)销售发运单和发票、顾客对账单以及顾客的汇款通知单;(2)附有验货单的订购单、购货发票和对账单;(3)考勤卡和其他工时记录、工薪单、个别支付记录和人事档案;(4)支票存根、电子转移支付记录(EFTs)、银行存款单和银行对账单;(5)合同记录,例如,租赁合同和分期付款销售协议;(6)记账凭证;(7)分类账账户调节表。

2.其他信息:(1)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如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询证函的回函、分析师的报告、与竞争者的比较数据等)。

(2)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如通过检查存货获取存货存在性的证据等)。

(3)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后者,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证据,包括会计记录、财务报表、账户余额、凭证、原始单据、内部控制文件等,以及通过检查、测试、询问和交流等方式获得的口头和书面的信息和证明。

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识别和评估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的错误、不足或欺诈行为等。

审计证据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审计证据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评估财务报表的有效性,检查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和交易事项等。

2.发现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审计证据可以揭示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的错误、误报或欺诈行为等,帮助企业纠正这些错误和缺陷,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形象。

3.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证据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控制制度中的缺陷、错误、漏洞和欺诈行为等,并提供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4.监督企业的合规性:审计证据可以帮助监督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活动是否合规,是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
果发现不合规情况,可以进行整改和纠正。

综上所述,审计证据对于审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评估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发现错误和欺诈行为、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监督企业的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

审计证据的质量和充分性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效果和可靠性。

审计第三章——审计证据(讲义)

审计第三章——审计证据(讲义)

审计第三章——审计证据(讲义)【知识点】审计证据的性质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审计证据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的信息。

注意: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的信息,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应当阅读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中除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外的其他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对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相关且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1.审计证据是否相关必须结合具体审计目标来考虑。

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证据在数量上的要求,而 适当性是对证据在质量上的要求。
B.注册会计师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不仅受到错 报风险的影响,还受到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
C.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审计证据的质量越低,就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讨论1
试分析下列每组证据中哪项证据更为可靠,并简要 说明理由: 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与律师声明书 2.审计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 3.电脑打印的应收账款与应收账款询证函的回函
重要性水平
4、判断重要性水平的一些参考数值: 净利润的5%~10% 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的0.5%~1%
5、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 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 的重要性水平。(因为会计报表彼此关联)
举例: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
项目乙方案 现金
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 D.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所需获取的审计
证据的数量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 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 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
[ 2009年新制度]
在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下列表述中错 误的是( )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 更可靠
B.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 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从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获取的审计证据 更可靠
D.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评价证据充分性应该考虑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与审计证据数量的关系
审计风险:一般情况下, 风险越高,所需证实的 证据数量就越大。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审计证 据是同向关系;检查风险是反 向关系;可接受检查风险与审 计证据是反向关系。
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同向
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 反向
审计是否发现错弊
同向
审计证据的质量
❖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 ❖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要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
的客观事实。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相关性
➢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 来证明或否定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会计事项。
➢举例: 为证明存货是否存在:存货监盘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例题
审计人员在进行询问时,要即时笔录并要求被询问 人签字。这是表明审计证据的( B)
A、充分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重要性
证实固定资产期末金额应取得结账日前后的证据
这是表明审计证据的( B)。
A、客观性
B、时间性
C、重要性
D、充分性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充分性、适当性的表述中,正确 的有(ABCD)
按证据表现形式分类 按证据来源分类 按取证方式分类 审计证据的其他分类
(一)按证据的表现形式分类
证据类型
概念要点
主要特征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口头证据
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取 证明实物资产的存在 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 性,难以证明所有权、 是否确实存在的审计证据 计价和分类等
讨论2:
订货单、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都是与销货有关的审 计证据,三者的可靠性应如何比较?
订货单、销售发票分别属于由被审单位持有的外部 证据和在外部流转的内部证据,前者的可靠性强于 后者。销售合同是由双方共同签署的,同时具有内 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的特征,在可靠性上应低于订货 单,高于销售发票。
三 、审计证据的种类
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
充分性
适当性
二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但不能认为是互为影 响,而只是“适当性”影响“充分性”。
审计取证过程中,一定要以“精”取胜,而 不
能以“多”取胜。且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
(三)审计证据的其他特征
❖客观性 —— 客观事实的反映,不以人的意 志转移,它不同于判断推理。
❖合法性 —— 具有法律上效力 ❖时间性 —— 证据效力受时间限制 ❖重要性 —— 证据的有用性
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标准
❖ 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 ❖ 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 ❖ 审计人员自行获取的证据或第三方证据比被审单
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 内控较好的内部证据比内控较差的内部证据可靠 ❖ 证据越及时越可靠 ❖ 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可靠 ❖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证据能相互印证时,证据
更具有可靠性
报告金额 700
单位:万元
甲方案重要性 乙方案重要性
水平(1%)
水平
7
2
应收账款
2100
21
26
存货
4200
42
70
固定资产
7000
70
42
总计
14000
140
140
[ 2009年新制度] 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时,下列表述中错 误的是( )
A.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通过获取更
★适当性(质量特征)
其他特征
相关性 可靠性
★客观性 ★时间性
★合法性 ★重要性
证据的双重效力
★证据力 ★证明力
(一)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数量特征) ➢又称为审计证据的足够性,是指审计证据
的数量足以使得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 ➢它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
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第五节 审计证据
审计的步骤
准则
起点
编制计划
实施审计
取证
处理
决定
报告
底稿
依据
第五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及作用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 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所取得的, 能够反映被审事项事实真相的各种证明文件 和资料。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7个)
基本特征
★充分性(数量特征)
反向
抽样总体规模
同向
审计证据的类型和获取 外部证据为主,证据数量少些
途径
内部证据为主,证据数量多些
重要性水平
1. 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对重要性 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 量;
2. 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3. 考虑因素: 4. 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5. 被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6.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7.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8.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