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设中植物群落配置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城市建设中植物群落配置探讨
作者:游彩云
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4期
摘要:建设森林城市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可以明显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以典型的城市森林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设森林城市中的植物群落配置方法,为森林城市的建设理论提供案例支持。
关键词:森林城市;植物选择;群落配置;规划思路
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游彩云(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森林经理等教学与研究。
目前,我国对森林城市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对我国的森林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1,2]。森林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就是植物群落的科学合理配置。县级森林城市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典型案例不够丰富,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江西省新干县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境内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城市建设基础好。全县以“森林十创”为主题,先后建设了一批森林乡镇、森林小区、森林学校、森林村庄和森林园区。本文在与有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和城市文化特征,探讨了森林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植物群落配置方法,为实现研究区的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指导。
1研究区概况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最北端,地处赣江中游,地理位置为E115°13′48"~115°43′54",N27°30′09"~27°57′50"。根据中国植被区划,研究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种类繁多。全县高等植物有100多科,400余种,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檫树(Sassafras tsumu)、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甜槠(Castanopsis eyrei)、锥栗(Castanea henryi)、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等;主要灌木树种有油茶(Camellia oleifera)、柑桔(Citrus reticulat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柃木(Eurya japonica)等;主要草本植物有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芭茅(Miscanthus floridulus)、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等。
2植物群落存在问题及规划方案
2.1存在的主要问题
植物群落中针叶林多,阔叶林少,针叶混交林多,针阔混交林少;人工造林中偏重针叶林,忽视阔叶林,偏重单纯林,忽视混交林。特别是西部地区,树种单一,虫害发生频率高,生态十分脆弱。按低山丘陵区—河流平原区的生态格局变化梯度,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类型逐渐减少,树种和林龄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降低,天然乔木种数的丧失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变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部分区域也出现了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生态重点的原则,没有处理好发展地区经济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区周边山体绿化效果较差,且局部出现山体外露现象,需重点进行植物群落和林相改造,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的生物源。
2.2总体规划方案
按照城市生态系统整体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群落配置层次和生态系统稳定原则、景观美学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1],结合新干县主城区的自然水系、地形、地貌特征,紧抓城市景观风貌、道路广场及其它各类用地特点,确定城区绿化以“生态低碳新干”为框架,带动城区的森林绿地建设,注重老城区绿化提升和城郊湿地的保护及水南新区森林新城区的打造,充分体现森林城市设计的总体要求。城区森林的整体空间布局要求为“一核心、三廊道、五斑块、多节点、两屏障”的生态型城市森林布局。一核心,新干县行政中心为核心。三廊道,分别为赣江新干段绿色廊道、国道105绿色廊道和京九线绿色廊道。五斑块,青铜文化公园、金川广场、宝塔山风景区、川琴路人口文化广场、东湖休闲广场。多节点,主要为城区内部的森林学校、森林街道、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营区、森林小区城市景观节点。两屏障,东湖省级森林公园和环城林带2个绿色屏障。以行政中心绿地为核心,建立郊野公园、纪念公园、风景名胜公园、街头绿地、园区绿地、道路水系两侧绿地等多类型、多层次的绿地体系。
以赣江为轴线,打造河西平原水源涵养果木经济林区、河东低山丘陵水源涵养速生丰产林区、中部城市森林景观区。河西平原水源涵养果木经济林区重点保护区域水源涵养林,积极发展以三湖红桔为主的果木经济林和以湿地松为主的工业原料林,适当发展农田防护林网,促进区域形成十里“大红袍”产业带;河东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林速生丰产林区,重点保护东、南、西3面围城绿屏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积极发展低山丘陵区以杉木、湿地松为主的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产业带;支持神政桥、麦斜、桃溪等乡镇发展井冈蜜柚、柑桔为主的果木经济林产业带;支持七琴、城上、大洋洲高产油茶经济林产业带;中部城市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区重点是建设城市森林和发展森林生态文化,按照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有关要求建设兼具经济、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城市森林,促进区域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以105国道为主干,河东新戴线和庙塘线,河西高速连接线和新洲线等生态廊道为绿线交织生态网,沿着生态网脉络,串接沿线乡镇驻地和新农村点等众珠。森林乡镇绿化以生态景观为主基调,加强乡镇驻地
主要道路、水系绿化,配以建设绿地休闲广场,增加高大景观乔木种植量;森林村庄绿化以农村庄园绿化为主基调,在整治农村卫生的基础上,加强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利用,鼓励农户根据自身需求种植以柑桔、甜柚、甜枣、杨梅、葡萄为主的果树,或以桂花、紫玉兰、日本晚樱、桃花为主的园林景观树种,村庄外围种植以樟树、杜英、湿地松、桂花等园林景观乡土树种。通过县域内的特色经济林种植、道路交通绿化、河流水系绿化、绿色家园建设等工程,完善新干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构建。
3不同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方法
3.1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赏型模式。该模式主要运用季相变化显著的树种,以观叶、观花、观果类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作为植物材料进行配置,突出植物的景观效果;生态型模式。该模式选择绿量大、滞尘、吸污、防风功能较强的树种,在不同空间层次上形成紧密的乔灌藤草立体空间复层结构,突出植物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群落内部斑块混交的模式,构成多样化的群落空间[4];休闲娱乐型模式。该模式选择地形比较平坦、郁闭度较低的地方,绿化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以便于游人集散。以上3种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树种选择主要有香樟、红桔、木荷、苦槠、甜槠、石栎、杜英、含笑、火力楠、枫香、闽楠、榉树、黄连木、榆树、朴树、山合欢、侧柏、火炬松、杨梅、青冈栎、栲树、乳源木莲、栾树、冬青、木兰、檫树、马褂木、无患子、重阳木等。
3.2机关单位植物群落配置
机关单位植物群落配置应采用以规则式为主、有规律的植物布局,为了体现绿地上植物多姿多彩的风格韵味,必须依据植物的树型、叶型、叶色、花期、季相变化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体现植物春花、夏荫、秋果、冬干,四季分明、景色各异[5]。单位绿地重点推荐的树种有龙柏、罗汉松、香樟、合欢、银杏、雪松、鹅掌楸、银杏、无患子、五角枫、合欢、七叶树、白蜡树、重阳木、栾树、白玉兰、广玉兰、桂花、茶花、海棠、紫薇、木槿、腊梅、山茶、茶梅、栀子、金丝桃等。
3.3居住区植物群落配置
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必须结合居住区的具体情况,体现景观特色和层次搭配。利用乔、灌、藤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充分运用形态植物、观花植物、色叶植物、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和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居住区绿地重点推荐的树种有香樟、雪松、乳源木莲、鹅掌楸、乌桕、银杏、女贞、枫香、五角枫、合欢、七叶树、白蜡树、重阳木、栾树、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桂花、海棠、紫叶李、石楠、山茶、棕榈、油茶、紫薇、海桐、樱花、鸡爪槭、杜鹃、八仙花、金叶女贞、石榴、栀子、金丝桃、南天竹、紫叶小檗、刚竹、淡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