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范文
旅游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旅游购买行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f76017a98271fe900ef978.png)
接下来,王先生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他喜欢自然风光, 而妻子喜欢看人文景点。另外爷爷参加过中越战争,对那 边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他就想全家一起出国旅游。而妻 子则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首先我们对国外的情况不熟,不知道能否适应那里的环境。并 且目前中国已开通了多条出境旅游线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我有个同学去新马泰玩过,还比较满意,说在那里可以 领略到美丽的东南亚风情。
我听同事说到新马泰去旅游如果报价格低的团购物特 别多,让人很扫兴, 我们就报标准高一些的团。
最后,王先生报了一个新马泰高品质团,但爷爷没有去, 说身体不好,怕消受不起。
暑假,他们全家度过一次愉快的旅行。
▪ 问题一: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王先生一 家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和购买?
▪ 3、职业:王太太是老师,王先生有带薪假期,儿子也 有假期,就有较长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
▪ 四、旅游者心理因素
▪ 1、动机:动机是购买行为最根本的驱动力,分为生理 和心理性动机。王先生家主要是心理性动机,看到老李 家每年都出去玩,激发了他们的旅游动机。根据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想要 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旅游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 3、家庭:王先生家的每个成员对这次旅行都有自 己的看法。但是对于大多数旅游产品的购买,一 般是由夫妻双方共同商量决定的。
▪ 4、地位与角色:王先生家选择的是高品质旅游团, 符合自己的社会地位。
▪ 二、文化因素
▪ 王先生一家选择的是距离中国较近的新马泰地区,这 里与中国的文化背景较相似。并且东方的文化主体强调 节俭,行为应有目的性、实用性和有所收获,单纯的消 遣娱乐应尽量减少。王太太希望这次旅行可以使儿子长 见识。
王先生一家为依赖性旅游者谨小慎微一选再选不爱冒险顾虑较多选择了熟悉的旅游目一选再选不爱冒险顾虑较多选择了熟悉的旅游目一问题识别一问题识别这是购买过程的开始王先生家的旅游需要是由外部的刺这是购买过程的开始王先生家的旅游需要是由外部的刺激看到老李家每年都出去旅游引起的
旅游消费法律案例分析(3篇)
![旅游消费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40f17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1.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
其中,“强制购物”事件尤为突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某旅游公司在旅游过程中强制游客购物的事件为例,分析旅游消费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9年,某旅行社组织了一趟海南旅游团,游客小王等人参加了此次旅游。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强制要求游客在指定的购物点购物,否则将影响行程安排。
小王等人因不愿购物,被导游责骂,行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
事后,小王等人向旅行社投诉,要求赔偿损失。
旅行社则认为,购物是旅游行程的一部分,游客应遵守旅游合同约定。
三、法律分析1. 旅行社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旅行社应当为旅游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旅游信息,不得隐瞒、误导旅游者。
同时,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旅行社不得强制旅游者购物或者接受其他服务。
在本案中,旅行社强制游客在指定购物点购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2. 导游是否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应当尊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
在本案中,导游强制游客购物,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3. 游客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如何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在本案中,游客小王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1)与旅行社协商解决。
游客可以向旅行社提出赔偿要求,要求旅行社退还购物费用,并赔偿精神损失。
(2)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游客可以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旅行社和导游的违法行为,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游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旅行社和导游赔偿损失。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7daa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d.png)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引言旅游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旅游需求,消耗一定的金钱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的游玩需求,还与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将以一个旅游消费案例为例,通过分析旅游消费中的各个环节,从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探讨旅游消费的特点和影响。
案例介绍案例中的主角是一位年轻的游客,他计划前往一个海滨城市度假。
在旅游之前,他对该城市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并制定了旅游计划。
他先后预定了航班、酒店和旅游景点门票,并在当地品尝了地道的美食。
在旅游过程中,他还购买了纪念品和当地特色商品。
最后,他对整个旅游过程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消费者需求在旅游消费中,消费者需求是驱动整个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
本案例中的游客选择了海滨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因为他对海滨度假的需求。
他希望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海滩、阳光和海风,放松身心,寻找内心的平静。
同时,他还对该城市的文化和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旅行来了解当地的特色。
消费行为在消费行为方面,本案例中的游客首先进行了信息搜索和对比。
他通过互联网获取了该城市的旅游信息,对比了不同的航班、酒店和旅游景点的价格和质量。
然后,他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选项进行预订。
在旅行过程中,他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地完成了旅游活动,并在购物时选择了一些有独特特色的商品。
经济效益旅游消费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旅游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
游客为了旅游需求而消费,为当地的航空公司、酒店、景区、餐饮等服务业提供了商机,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其次,旅游消费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旅游景区的运营,需要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个方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最后,旅游消费还间接地推动了城市的城市形象建立和品牌塑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旅游,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与评价本案例中的旅游消费过程相对顺利,游客通过合理的计划和选择,得到了一次满意的旅行体验。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03a0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8.png)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近年来,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日益增强,成为全球各地零售业者竞相追逐的宝贵客户群体。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与其他国家的游客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偏好和行为特点,为零售业者提供更准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已经成为全球零售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客数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亿。
这一庞大的游客群体所带来的巨大购买力,让全球各地的零售商和品牌商都纷纷调整市场策略,积极争取中国游客的消费。
尤其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增长迅速,他们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品和服务有着更高的需求,这为全球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游客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明显的“购物旺季”和“购物淡季”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游客的购物旺季主要集中在国内的节假日和全球范围内的购物季,比如春节假期、国庆节假期、双11购物节等。
在这些时间段,中国游客的购物热情高涨,不仅会增加旅行目的地的商品销售量,还会刺激当地消费市场的发展。
而在“购物淡季”,中国游客的购物欲望则大幅减弱,这时候他们更倾向于享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的美食、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
针对不同的旅游旺淡季,零售商和品牌商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
中国游客的消费偏好和购买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以前,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和名牌商品,追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注重品质、功能和性价比,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能表现。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游客对品牌的认知和选择也更加多元化,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
零售业者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品牌定位,更好地迎合中国游客的需求。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还受到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礼物文化”,中国游客在国外购物时往往会购买一些礼物或纪念品送给亲朋好友,这种“礼物购物”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一种消费习惯。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56206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1.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7月,某旅行社推出了一款“云南七日游”旅游产品,该产品标明行程包括昆明、大理、丽江等著名景点,并承诺游客在行程中可以自由购物。
李某(化名)通过旅行社的推荐,报名参加了该旅游团。
在旅游过程中,李某发现旅行社推荐的购物点均为同一商家,且所售商品价格远高于市价。
李某遂与旅行社协商,要求退还购物费用,但遭到拒绝。
随后,李某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旅行社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行社是否构成虚假宣传?2. 旅行社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3. 旅行社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旅行社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
在本案中,旅行社在宣传材料中并未明确标注购物点,也未对商品价格进行虚假宣传。
然而,旅行社推荐的购物点均为同一商家,且所售商品价格远高于市价,这种行为实际上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
2. 旅行社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在本案中,旅行社推荐的购物点均为同一商家,且所售商品价格虚高,消费者在购物时无法获得真实的价格信息,从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旅行社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同时,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在本案中,旅行社明知所推荐的购物点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仍然向消费者推荐,且未提供真实的价格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旅游保险案例法律分析(3篇)
![旅游保险案例法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76fe7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然而,旅游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意外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等。
为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旅游保险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一起旅游保险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对旅游保险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2019年7月,张先生通过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了一次赴泰国曼谷的七日游。
在旅行过程中,张先生不幸遭遇车祸,导致腿部骨折。
事后,张先生向旅行社提出索赔,要求旅行社按照旅游保险合同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旅行社以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偿。
张先生遂将旅行社诉至法院。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保险合同的效力问题;2. 旅行社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3. 保险责任的认定;4. 免责条款的适用。
四、法律分析(一)旅游保险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本案中,张先生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保险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该合同是有效的。
(二)旅行社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保险人应当将保险条款的内容以明确、易懂的方式向投保人说明。
在本案中,旅行社在签订旅游保险合同时,有义务向张先生说明保险条款的内容,包括保险责任、保险期间、保险金额、保险费等。
如果旅行社未能尽到告知义务,则可能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经查,旅行社在签订旅游保险合同时,已向张先生说明了保险条款的内容,并提供了相关材料。
因此,旅行社已尽到了告知义务。
(三)保险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在本案中,张先生遭遇车祸导致腿部骨折,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4aba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1.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7月,某旅行社组织了一趟云南旅游团,共有30名游客参加。
在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安排游客参观了一家名为“云南特产商城”的购物店。
该购物店内销售的产品包括普洱茶、云南白药、银饰等特色商品。
在购物店内,游客被导游强制要求购买商品,否则将面临罚款或被取消行程。
部分游客因不满被强制购物,遂向旅行社提出投诉。
经调查,旅行社确实存在强制游客购物、未如实告知购物店性质等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旅行社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分析1. 旅行社强制游客购物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参加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
”本案中,旅行社安排游客参观购物店,并强制游客购买商品,明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
2. 旅行社未如实告知购物店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如实告知旅游者旅游行程、旅游费用、旅游者权益保障等内容。
”本案中,旅行社未如实告知游客购物店性质,也未告知游客购物店与旅行社存在利益关系,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权。
3. 旅行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中,游客可以向旅行社提出赔偿请求,要求旅行社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退还强制游客购买的商品费用;(2)赔偿游客因强制购物而遭受的精神损害;(3)承担诉讼费用。
三、案件结果在游客的维权过程中,旅行社最终承认了违法行为,并与游客达成和解。
旅行社退还了游客强制购买的商品费用,并赔偿了游客的精神损害。
同时,旅行社承诺今后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再强迫游客购物。
四、启示本案给旅行社敲响了警钟,提醒旅行社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些启示:1. 旅行社应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确保自身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旅游业法律案例分享(3篇)
![旅游业法律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b18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第1篇一、引言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分享几个典型的旅游业法律案例,以期为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旅行社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引发的纠纷【案情简介】2019年,张先生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云南五日游。
在旅游过程中,旅行社擅自将行程中的游览景点从原定的丽江古城改为大理古城,并未提前告知游客。
张先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旅行社的行为侵犯了其知情权和选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旅行社在未告知游客的情况下擅自变更旅游行程,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判决旅行社退还张先生旅游费用,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案例分析】本案中,旅行社擅自变更旅游行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即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应当事先向旅游者说明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
旅行社的行为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二:旅游意外伤害引发的纠纷【案情简介】2020年,李女士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七日游。
在游览过程中,李女士不慎从景区观光车上摔下,导致腿部骨折。
事后,李女士要求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但旅行社以游客自身原因导致事故为由拒绝赔偿。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时,有义务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本案中,旅行社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李女士受伤是自身原因导致,因此判决旅行社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旅行社未能尽到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义务,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旅行社应当为旅游者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并在旅游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救助。
旅行社未能履行相关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案例三:旅游产品虚假宣传引发的纠纷【案情简介】2021年,王先生在某旅行社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条关于“云南九日游”的宣传广告,广告中称该行程包括游览云南所有著名景点。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a53f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3.png)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随着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游客在出国旅游时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倾向于购买奢侈品、高档品牌和高品质产品。
这种购买行为主要是出于彰显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及满足自己对品质的要求。
他们乐于在国外购买奢侈品,因为既可以获得更多口碑效应,又可以避免国内的高额关税和奢侈品买不到的尴尬。
中国游客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
他们喜欢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不愿意随波逐流。
在购买商品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独立设计师品牌、定制商品或限量版产品。
这种购买行为反映了中国游客个性化和品味提升的也对品牌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游客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购物体验。
他们喜欢享受购物过程中的娱乐和交流。
购物中心和商场不仅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还要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体验。
购物中心可以通过举办时尚秀、品牌发布会等活动来吸引中国游客,并提供中文导购、支付使用中国的支付方式等服务,以提升购物体验。
第四,中国游客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过去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在购买商品时,中国游客更加注重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并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
这为企业提供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机会,以吸引中国游客购买。
中国游客的在线购物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支付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选择在线购物。
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不需要亲自前往实体店。
企业需要加强在线销售渠道的建设,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和物流服务,以满足中国游客的购物需求。
随着中国游客购买力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品质、个性化、购物体验和在线购物。
企业需要了解并满足中国游客的购物需求,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中国游客的购买。
旅游团强迫购物法律案例(3篇)
![旅游团强迫购物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ded6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1.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团强迫购物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旅游团强迫购物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简介2018年,张某等10名游客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云南五日游。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以“免费赠送”为名,将游客带至一家购物店,强迫游客购买店内商品。
游客张某因不满强迫购物,拒绝购买,遭到导游辱骂和威胁。
事后,张某等游客向旅行社提出赔偿要求,但旅行社以“自愿购物”为由拒绝赔偿。
张某等游客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未果。
随后,张某等游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尊重游客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旅行社导游强迫游客购物,已构成欺诈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旅行社应当退还游客所购商品价款,并赔偿游客精神损失费。
最终,法院判决旅行社退还张某等游客所购商品价款,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四、法律分析1. 旅游团强迫购物的法律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暴力、胁迫、欺诈、诱导等手段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在本案中,旅行社导游强迫游客购物,已构成欺诈行为。
2. 旅行社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旅行社作为经营者,未履行告知义务,强迫游客购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游客的合法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张某等游客因旅行社导游强迫购物而遭受精神损害,有权要求旅行社赔偿精神损失费。
五、案例分析1. 旅游团强迫购物的常见形式(1)免费赠送:导游以“免费赠送”为名,将游客带至购物店,强迫游客购买店内商品。
旅游事件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
![旅游事件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301c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6.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以下将以一起典型的旅游事件——“游客强制购物事件”为例,进行法律分析。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旅游团在参观某景区时,导游强制要求游客在该景区内的购物店消费,否则将对游客的行程安排进行限制。
游客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导游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随后,游客向相关部门投诉,要求追究导游的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导游行为的合法性根据《旅游法》第37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将旅游服务合同、旅游行程单、旅游意外保险单等文件交给游客,并告知游客有关旅游服务的注意事项。
同时,《旅游法》第38条规定,导游应当遵守旅游合同约定,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在本案中,导游强制游客购物,违反了《旅游法》的相关规定。
导游作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为游客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旅游信息,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强制游客购物,不仅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违反了导游的职业道德。
2. 游客权益的保护根据《旅游法》第9条规定,游客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强制购物。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在本案中,游客有权拒绝导游的强制购物要求。
若游客遭受侵权,可以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追究导游和旅行社的责任。
此外,游客还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赔偿损失。
3. 旅行社的责任根据《旅游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对导游进行培训,提高导游的服务水平。
同时,《旅游法》第36条规定,旅行社应当对导游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导游遵守旅游合同约定。
在本案中,旅行社作为旅游服务的组织者,有责任对导游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若旅行社未能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导致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旅行社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结论综上所述,在本案中,导游强制游客购物,违反了《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969d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1.png)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越来越普遍,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的过程中,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一、购买动力分析1、品牌认知度中国游客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会对品牌有高度的认知度,并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
这与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求以及品牌所代表的品质、信誉和地位有关。
对于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品,中国游客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2、性价比中国游客对产品的性价比也非常注重。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品质好、价格合理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高价位的奢侈品。
这也反映了中国游客越来越注重消费理性和理财意识的提高。
3、购物体验在购物过程中,中国游客也非常注重购物的体验,他们喜欢在购物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服务,享受愉快的购物体验。
一些提供个性化服务、愉悦购物环境的品牌或商家往往更受中国游客的青睐。
1、线上购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游客在出国旅游时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
尤其是一些跨境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国际等,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选择和便利的购物体验,受到了中国游客的广泛欢迎。
一些知名品牌的官方网站也成为中国游客购物的首选渠道。
除了线上购物,中国游客在出国旅游时也会选择到当地的商场、购物中心进行购物。
他们更倾向于到品牌专卖店或百货公司购买商品,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提供更加全面的商品选择和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三、购买产品偏好分析1、奢侈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游客对奢侈品的购买需求增长迅速。
他们喜欢购买奢侈品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奢侈品代表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二是中国游客出国旅游时也会选择购买奢侈品享受更加优质、放松的购物体验,三是奢侈品在中国相对价格较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在海外购买。
2、日常用品在日常用品的购买上,中国游客往往会选择购买一些当地特色的商品或者是品质较好的产品。
旅游法律分析案例分享(3篇)
![旅游法律分析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c948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2.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以旅行社责任险纠纷为例,对旅游法律进行分析,旨在为旅游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法律参考。
二、案例背景某旅行社(以下简称“旅行社”)于2019年组织了一次国内旅游团,行程包括游览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美食、参加娱乐活动等。
旅游团共有30人参加,其中张先生(以下简称“游客”)是其中一员。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张先生不幸遭遇意外事故,导致其腿部骨折。
事发后,游客要求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
旅行社认为,根据旅行社责任险条款,游客的损失应由保险公司承担,故拒绝赔偿。
游客遂将旅行社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三、法律分析1.旅行社责任险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旅行社责任险是指旅行社为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对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导致旅游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一种保险。
根据《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旅行社在经营业务时必须投保责任险。
2.旅行社责任险的保险责任旅行社责任险的保险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导致旅游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2)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导致旅游者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3)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导致旅游者住院医疗费用的赔偿责任;(4)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导致旅游者行李物品损失的赔偿责任。
3.本案中旅行社责任险的适用性本案中,游客张先生在旅游过程中遭遇意外事故,导致其腿部骨折。
根据旅行社责任险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应当承担游客的赔偿责任。
然而,旅行社认为游客的损失应由保险公司承担,拒绝赔偿。
以下是对本案的法律分析:(1)旅行社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前,应当向游客告知旅行社责任险的投保情况。
如果旅行社未能履行告知义务,游客在遭受损失后,可以要求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
(2)旅行社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过程中,应当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dec8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f.png)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一直备受关注,他们在国内外的购买行为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海外旅游时,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到底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礼仪和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家,这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在购物时,中国游客更注重礼节和对待,他们更倾向于与店主或销售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信好的服务和善意的建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游客在购物过程中更偏好与有着良好服务意识的店铺进行交易。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还受到品牌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很多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时更倾向于购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这不仅是因为对品牌的认可,同时也是因为在国外购买到的品牌产品通常会比在国内的价格便宜一些。
中国游客在购买行为中,对品牌有一定的偏好,这也成为了影响其购物行为的一大因素。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还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价格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在海外购物时,价格通常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很多中国游客在购物时会进行比价,力求找到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在一些国家,价格风险很大,中国的朋友们会学会选择英文购物网站,来防范一些国家不同的商业规则。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还受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购买优质的产品和享受良好的服务。
在购物时,他们会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一方面,中国游客会根据产品的品质来决定是否购买,他们会更倾向于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优质的服务。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受到文化、品牌、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购买行为也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旅游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3篇)
![旅游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c7179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1.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案例选取一起典型的旅游纠纷案例,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探讨旅游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简介某消费者(以下简称甲)于2021年7月通过某旅行社(以下简称乙)报名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天的国内旅游团。
在旅游过程中,甲发现以下问题:1. 行程安排不合理,景点参观时间过短;2. 部分餐饮质量不符合预定标准;3. 导游在行程中多次推销自费项目,对甲造成了困扰。
甲认为乙旅行社的服务存在重大瑕疵,遂向乙提出投诉。
乙旅行社认为甲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约定,拒绝赔偿。
甲遂将乙旅行社诉至法院。
二、案件分析1. 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乙旅行社与甲之间存在书面形式的旅游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明确。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旅行社在行程安排、餐饮质量、导游行为等方面存在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在本案中,乙旅行社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人身、财产安全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旅行社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存在以下违约行为:1. 行程安排不合理,导致甲未能充分游览景点;2. 部分餐饮质量不符合预定标准,影响了甲的用餐体验;3. 导游在行程中多次推销自费项目,对甲造成了困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乙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甲因此遭受的损失。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c490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2.png)
对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分析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消费习惯、购买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
以下为一份2000字的简要分析。
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值得关注。
中国游客普遍有较高的购买力,并且喜欢购买奢侈品和高端品牌。
这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中国游客还偏爱购买有特色和独特性的商品,例如当地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这也反映了对旅行经历的重视和趋向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购买决策过程在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游客一般会在购买前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比较。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游客更容易获取商品信息和其他用户的评价。
中国游客对销售渠道和购买体验的要求也比较高,例如轻松的购物环境、优质的服务和退换货政策等。
影响中国游客购买行为的因素也值得关注。
中国游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高。
品牌声誉和知名度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价格也是决定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游客会对价格进行比较,并寻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个人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也会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购买礼物和纪念品以示尊重和感激是很常见的行为。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也受到旅游目的地特点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声誉会影响游客对当地产品的信任度。
一些名牌产品的原产地对中国游客有吸引力。
当地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活动也会吸引中国游客进行购买。
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会组织促销活动,提供折扣和优惠券等。
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商家和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吸引中国游客进行消费和增加游客满意度。
旅游消费法律案例分享(3篇)
![旅游消费法律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f6d2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5.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然而,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本文将以一起“捆绑销售”争议案为例,分析旅游消费法律问题,旨在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促进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案例背景2019年,消费者张先生参加了一次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五日游。
在报名时,旅行社告知游客需支付旅游费用、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
然而,在行程中,张先生发现旅行社存在捆绑销售现象,即在旅游过程中强制要求游客购买额外商品或服务。
张先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旅行社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当地旅游投诉中心投诉。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旅行社是否存在捆绑销售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 捆绑销售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时,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结合本案,旅行社在旅游过程中强制要求游客购买额外商品或服务,属于捆绑销售行为。
2. 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结合本案,旅行社捆绑销售行为侵犯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同时损害了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案例分析1. 旅行社捆绑销售行为的违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时,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本案中,旅行社强制要求游客购买额外商品或服务,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 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本案中,旅行社捆绑销售行为侵犯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同时损害了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
![旅游购物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ee16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经常遇到购物陷阱、强制消费等问题,导致权益受损。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旅游购物纠纷展开,探讨游客维权之路。
二、案情简介2019年7月,李女士与家人一同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云南五日游。
在旅行过程中,导游多次带领游客前往购物点,并承诺游客在此购买商品可获得高额返利。
在导游的推荐下,李女士购买了价值2万元的翡翠饰品。
然而,回家后,李女士发现所购饰品存在质量问题,于是要求退货。
旅行社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李女士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三、争议焦点1. 旅行社是否存在诱导游客购物的行为?2. 翡翠饰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3. 旅行社是否应承担退货责任?四、案例分析1. 旅行社是否存在诱导游客购物的行为?根据《旅游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购物。
在本案中,导游在行程中多次带领游客前往购物点,并承诺高额返利,明显存在诱导游客购物的行为。
因此,旅行社的行为违反了《旅游法》的相关规定。
2. 翡翠饰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李女士购买的翡翠饰品在回家后,经专业人士鉴定,确认为质量问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更换、修理或者赔偿损失。
因此,翡翠饰品存在质量问题。
3. 旅行社是否应承担退货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更换、修理或者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旅行社提供的翡翠饰品存在质量问题,且旅行社存在诱导游客购物的行为,因此,旅行社应承担退货责任。
五、处理结果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旅行社最终同意为李女士退货,并赔偿了李女士的损失。
同时,旅行社也承诺今后将加强导游管理,杜绝诱导游客购物行为。
六、启示1.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遇到购物陷阱要及时制止。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范文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c9ca723b3567ec102d8ab4.png)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王先生:35岁,重庆某船运公司部门经理,月薪4000元,从小在北方长大。
王太太:32岁,某中学历史老师,月薪1800元,在重庆长大。
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爷爷:60岁,爱好书画,参加过中越战争一个周末的夜晚,王先生一家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先生拿着遥控板毫无目的地翻动着,寻找着好看的电视节目,儿子安安静静坐在他旁边,屏幕翻到旅游卫视,电视画面为迪斯尼乐园儿童游乐的场景。
顿时,儿子大叫了起来:“我要去那儿玩,妈妈,我要去那儿玩。
”妈妈平静地回答他说:“儿子,我跟你说,那是在日本,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去玩啦?”儿子来劲了,大声叫道:“不行,不行,我要去日本,我要去那儿玩。
”“行,放假了爸爸带你去玩。
”爸爸敷衍道。
10点钟过后,孩子睡着了。
先前儿子大闹的场面还在妻子脑海中浮现。
妻子对丈夫说:“你不是每年有一次带薪假期吗?”“咋啦?”丈夫不解的反问道。
“咱们家房子也买了,儿子现在还小,爸爸有退休工资,日子还算稳定。
你看人家老李家,每年都出去玩一次,咱们还是在结婚前出去过好几次,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该出去看看,同时让咱儿子也长长见识。
”妻子问答道。
“恩。
”丈夫作出了回应,但没有说什么。
“暑假快到了,你看能不能把你的带薪假期移到暑假内,咱们暑假也出去玩一次。
”妻子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好吧,不过到哪里去玩呢?”丈夫表示赞同。
“这样吧,你查看一些资料,看哪里比较好玩。
”妻子对丈夫回答道。
接下来,王先生在平时上班的同时,特别留意了一些旅游消息,偶儿也在上网查一些资料。
王先生开始查了一些国内著名旅游线路的资料,如九寨沟—黄龙、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丝绸之路等,这些旅游线路对他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他在电视里看过九寨沟的一些画面,那里的水美得可以让人忘记一切;他想去丽江,丽江的水、丽江的桥以及纳西族人安逸祥和的生活方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他还想到丝绸之路去看看,去追寻张骞的足迹,去领略中华古老而灿烂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王先生:35岁,某船运公司部门经理,月薪4000元,从小在北方长大。
王太太:32岁,某中学历史老师,月薪1800元,在长大。
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爷爷:60岁,爱好书画,参加过中越战争一个周末的夜晚,王先生一家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先生拿着遥控板毫无目的地翻动着,寻找着好看的电视节目,儿子安安静静坐在他旁边,屏幕翻到旅游卫视,电视画面为迪斯尼乐园儿童游乐的场景。
顿时,儿子大叫了起来:“我要去那儿玩,妈妈,我要去那儿玩。
”妈妈平静地回答他说:“儿子,我跟你说,那是在日本,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去玩啦?”儿子来劲了,大声叫道:“不行,不行,我要去日本,我要去那儿玩。
”“行,放假了爸爸带你去玩。
”爸爸敷衍道。
10点钟过后,孩子睡着了。
先前儿子大闹的场面还在妻子脑海中浮现。
妻子对丈夫说:“你不是每年有一次带薪假期吗?”“咋啦?”丈夫不解的反问道。
“咱们家房子也买了,儿子现在还小,爸爸有退休工资,日子还算稳定。
你看人家老家,每年都出去玩一次,咱们还是在结婚前出去过好几次,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该出去看看,同时让咱儿子也长长见识。
”妻子问答道。
“恩。
”丈夫作出了回应,但没有说什么。
“暑假快到了,你看能不能把你的带薪假期移到暑假,咱们暑假也出去玩一次。
”妻子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好吧,不过到哪里去玩呢?”丈夫表示赞同。
“这样吧,你查看一些资料,看哪里比较好玩。
”妻子对丈夫回答道。
接下来,王先生在平时上班的同时,特别留意了一些旅游消息,偶儿也在上网查一些资料。
王先生开始查了一些国著名旅游线路的资料,如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丝绸之路等,这些旅游线路对他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他在电视里看过九寨沟的一些画面,那里的水美得可以让人忘记一切;他想去,的水、的桥以及纳西族人安逸祥和的生活方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他还想到丝绸之路去看看,去追寻骞的足迹,去领略中华古老而灿烂的文化。
他想去的地方的太多了,王先生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想到了妻子,妻子是中学历史老师,喜欢看人文景点,特别是一些历史遗迹。
他想,能不能找到一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重的旅游线路。
一天,王先生下班回家,看见爷爷和儿子坐在一起,爷爷正给儿子讲越南的一些情况。
爷爷参加过中越战争,对越南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
王先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他想,他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到国外去旅游过,为什么不到国外去旅游呢?自己刚升迁不久,原计划打算庆祝一下,但苦于工作忙的缘故,一直抽不出时间,现在自己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正轨,假期咱们一家人就到国外去旅游吧。
睡觉前,王下先生把自己的想法给妻子说了一下,妻子表示赞同丈夫的想法。
同时,妻子表达了两点想法:一是对国外的情况不熟悉,不知道能否适应那里的环境,他们都不会英文;二是她听同事说,目前中国已开通了多条出境旅游线路,包括欧洲、日本、国、澳大利亚、新马泰等,如果要出国的话,到底该选择那一条旅游线路呢?王先生表示他到旅行社去了解一下情况。
王先生去了中国旅游社,接待他的是一位姓的年轻女士。
王先生首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说他们全家想在这个暑假到国外去旅游,但不知道选择那条旅游线路比较好。
小姐首先从总体上给他介绍了一些情况。
她说,新马泰这条旅游线路开发时间比较早,现在成熟一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这几国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有相似之处;欧洲旅游线路这两年才得到开发,现在的旅游产品形式是把多个国家捆绑在一起,没有把一个或两个国家作为一条旅游线路的,因此一般说来价格高一些,出游时间也长一些。
另外,他们还开通了到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马尔代夫等的旅游线路。
非洲也开通了一些国家,如南非、毛里求斯等,美洲现在主要集中在是商务旅游。
王先生思索了一会,决定把欧洲游和新马泰旅游作为重点考虑和选择的对象。
爷爷一直有反日情绪?平时都不用日货;国他觉得太小了,没有什么可看的;澳大利亚天气太热,爷爷身体一直不太好,去那里害怕引起他身体的不适。
小姐给王先生看了欧洲游和新马泰旅游的一些资料。
回到家后,王先生把在旅行社了解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给妻子说了一下。
妻子把丈夫拿回来的资料看了一下,她特别留意了价格、游览景点和住宿条件。
“我想我们去新马泰吧,欧洲游的价格太贵了,每人10000元,快是我一年的工资了。
尽管在妻子的心目中,欧洲对她的吸引力更大,她想去看法国的凯旋门、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想去看看古罗马的斗兽场,想扁舟在威尼斯的城中,但是,她还是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好吧! ”丈夫勉强地赞同了。
丈夫接着说道:“咱们这是第一次到国外去旅游,先去近的地方吧,近的地方我们比较熟悉, 下次我们出去旅游就走远点。
这样吧,我查一下新马泰这些国家的一些资料,到时候我们去旅游心里才有底。
我有个同学去新马泰玩过,还比较满意。
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可以看世界第四高塔一凤梨塔,可以目睹好莱坞影片《偷天陷阱》中的那两幢联体摩天大楼,他们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大楼,可以去目前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园巴雅岛玩,咱们的儿子肯定特别喜欢。
到新家披我们到马六甲海峡拍照,让咱们家的历史也在那里凝固,我们还要到著名的圣沟沙岛游玩。
在泰国我们领略浓郁的泰国水乡风情,去"夏威夷"之称的海滨度假胜地芭堤雅。
”妻子打断了丈夫的话,说:“我听我的同事说到新马泰去旅游如果报价格低的团购物特别多,让人特别失兴,你再到旅行社去问一下,如果是那样,我们就报标准高一些的团。
”最后,王先生报了一个价格稍高的一个团。
但是爷爷没有去,爷爷说他身体不好,出去怕消受不起。
在暑假,他们全家度过一次愉快的旅行。
1、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王先生一家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和购买?是怎么影响的?2、在本案例中,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中国人对奢侈品的追逐与热爱与日俱增,在地铁的车厢里可以看到背着各种品牌包的女孩子,路易威登、古兹、香奈尔等等,应有尽有。
近几年,在明星和歌星的带领下,爱玛仕成为中国女性的新宠,拥有一个铂金包已经成为许多女孩的梦想。
爱玛仕品牌成名已久,且以优质的皮材、良好的做工著称;但与其他著名品牌的产品相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产品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在他们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行翔实调查后,产品销售逐年以两位数递增,特别是在中国。
他们发现,中国人购买爱玛仕产品,特别是铂金包,不是喜欢它的设计和功能,而是因为它的价格,以它作为炫耀财富的方式。
因此,他们制定了一个非常吊人胃口的营销战略:凡是购买铂金包的客人,都拿不到现货,需要预订,从预订到拿到产品的时间大约为一年。
这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大家口口相传铂金包的得之不易的传奇,以拥有铂金包为财富和能力的象征。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无论如何,爱玛仕品牌由于正确把握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成为奢侈品销售的赢家。
到法国旅游的中国客人,成为爱玛仕品牌的消费主力军,经常出现一个中国游客预订多个铂金包的场面。
第一节旅游消费动机分析旅游消费动机是旅游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活动,它规定并维持着人们旅游行为的发展方向,是驱使人们采取某种旅游行为的在动力。
一、旅游消费动机的产生过程旅游消费动机的产生可以被看做是需要获得满足的过程:需要是一种心状态,它使某种结果具有吸引力。
当需要未被满足时,就会产生紧,进而激发个体的驱力。
这种驱力导致寻求特定目标的行为。
如果目标实现,则需要得到满足,紧得以解除。
二、旅游消费动机产生的条件旅游消费动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一)经济支付能力经济支付能力主要是指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即在家庭或个人的总收入中,扣除全部税额即社会消费(如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以及生活之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消费)之后余下的部分。
旅游消费的产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当消费者的经济收入不能或仅能维持其基本生活,即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就不可能有更多的财力去进行旅游消费。
(二)闲暇时间旅游消费动机能否产生还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即是否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使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从而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了时间上的条件。
如果闲暇时间充裕,经济能力又允许,人们就会产生想去旅游的愿望。
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已普遍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工作时间也缩短到35小时至40小时;人们每年连续的假期有一个多月,其中法定带薪假期约为20天。
闲暇时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为人们提供了度假休闲的机会,也为大规模群众性旅游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法令,确定我国公民的公休假为每年10天。
带薪假期的增加,自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社会条件社会条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因素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条件。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而独立存在,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三、旅游消费动机的分类旅游消费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旅游者的国籍、民族、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不同,其旅游的动机和目的也各不相同。
有的是为了消遣娱乐,有的是为了追新猎奇,有的是想了解异国文化,有的则重在探亲访友等。
就是同一旅游者,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其旅游消费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消费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正是由于旅游者有不同的旅48游动机,并且旅游动机在不断变化,才促使旅游的形式不断翻新,呈现出多样化,旅游的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把人的基本旅游消费动机分为四类。
(一)健身的动机健身的动机包括休闲、运动、消遣、娱乐以及其他与健身直接相关的动机。
紧繁忙的工作、繁杂的家务、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感到疲惫。
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人们便产生了旅游动机,进行观光、度假、疗养以及参加打高尔夫球、散步、游泳、滑雪等体育活动。
(二)文化的动机文化动机是指为了解异国他乡的文化、丰富知识、扩大视野而产生的动机。
文化动机包括了解异国异地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音乐、艺术、舞蹈、绘画和等,参观圣地、历史遗迹、寻访名胜,参加学术和艺术文化交流。
(三)人际交往的动机人际交往动机即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包括接触其他民族、结交新朋友、探亲访友、寻根、回国及家庭联系等,目的是与社会保持经常性接触。
(四)地位和声望的动机这类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有关。
出于这类动机的旅游包括事务旅游、会议旅游、考察旅游、实现个人兴趣爱好的旅游以及求学等。
通过这类旅游,可以使旅游者被注意、被承认、被赏识、被尊重以及获得良好的声望。
第二节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指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活动及与这种活动有关的决策过程。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活动受到个人、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