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水处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阳碧桂园一期一标
地
下
室
渗
漏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阳阳项目部编制时间:二0一八年九月
地下室渗漏水处理方案
一、顶板渗漏水
1、产生原因分析:
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供应)
(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产生裂缝。
(2)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3)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产生裂缝。
1.2施工质量方面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引起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
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漏振。
(4)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混凝土处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
2、处理措施
2.1对需要堵漏的裂缝都采用针孔法来注浆,具体有9个步骤:
①清理:详细检查、分析渗漏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及间距。清理干净需要施工的区域,凿除砼表面析出杂物,确保表面干净、润湿。
②钻孔:使用电锤等钻孔工具沿裂缝两则进行钻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钻头深度≤结构厚度的2/3,钻孔必须穿过裂缝。但不得将结构打穿(壁后灌浆除外)钻孔与裂缝贯穿相交深度≤1/2结构厚度。钻孔间距20cm~60cm。
③埋嘴:在钻好的孔内安装灌浆嘴(又称之为止水针头),针头后带膨胀橡胶,并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灌浆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④洗缝:用高压清洗机以6MPa的压力向灌浆嘴内注入洁净水,观察出水点情况,并将缝内粉尘清洗干净。
⑤封缝:将洗缝时出现渗水的裂缝表面用快干水泥进行封闭处
理,目的是在灌化学浆时不跑浆。
⑥灌浆:使用高压灌浆机向灌浆孔内灌注化学灌浆料。立面灌浆顺序为由下向上;平面可从一端开始,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
⑦拆嘴:灌浆完毕,确认不漏即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灌浆嘴。清理干净已固定化的溢漏出的灌浆液。
⑧封口:用快干水泥对灌浆口的修补、封口处理。
⑨表面恢复成原砼颜色和基本的平整度。
二、外墙渗漏
1、原因分析
(1)可能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使混凝土内存在微小孔隙。
(2)可能施工时外墙卷材防水层的个别部位与外墙面粘贴不是很紧密,致使下雨时地表水在防水层的上部开口部位渗进地下室内。
2、处理措施
(1)针孔法注浆处理。
(2)外部处理方案
①挖开回填土
针对防水层需修复的部位,用反铲挖掘机挖开回填土。
②拆除相应部位的防水层
对于不合格部位的防水层,加以拆除。
③重新处理基层
不合格部位的防水层拆除后,清除干净,可以刷一道水泥基防水材料。
④粘贴卷材防水层
按照原设计要求,重新粘贴卷材。
⑤做好防水层的保护层
按原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层的保护层。
⑥回填土
按原设计要求,逐层回填、逐层夯实,进行回填。
三、聚氨酯涂料防水附加层
1、对堵漏的裂缝采用针孔法注浆处理后再在原渗漏部位涂刷一层聚氨酯涂料防水附加层。
1.1 涂膜防水层施工
①涂料类型的选用: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分为H型和V型两种类型。水平基层表面选用H型(水平型),可自流平;垂直基层表面选用V型(垂直型),不下垂、不流淌。
②基层清理:将施工基层面彻底清理干净,达到干净、干燥要求后,即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③涂布涂料:用滚刷或橡皮刮板在水平基层面上涂布(水平型)涂料;用抹子或滚刷在垂直基层面涂布(垂直型)涂料。应涂刷均匀、厚薄一致应分层分遍涂布涂料。一般可分2-3遍完成。每遍涂布之后应让涂膜有充分时间固化,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h。每遍涂料涂抹的方向应与前一遍相互垂直。涂料的涂布量为:当涂膜厚度为
1mm时,使用量约1.5Kg。应涂满整个基层,并覆盖所有的细部节点附加层。
四、底板渗漏
1、原因分析
(1)外加剂质量不合格
由于工期紧,有的外加剂进场后未做检验就使用;有的外加剂厂家提供了不合格产品,使用后检验不合格已经无法改变所造成的后果;有的为了节约费用,使用以前未用完的或已经过期的外加剂。
(2)温度控制措施不当
有的采用了温控措施,但管理不到位,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或温控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的甚至没有温控措施。
(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不当
有的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多了外掺料;有的管理不严,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在混凝土中增加了水泥用量。
(4)施工缝处理不当
由于底板混凝土在浇筑中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等原因,无法连续浇筑混凝土,留下了施工缝,而施工缝的处理又不符合要求,甚至忽视了施工缝的处理。
(5)未按要求养护
主要是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导致混凝土养护不当。
(6)底板厚而配筋率低
主要是底板混凝土收缩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底板越厚,其产生的拉应力越大,如果底板配筋率过低,易将底板拉裂,有下述情况之一将使底板混凝土拉裂更严重:大开间大跨度的设计方案,如果采用的桩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底板抗浮措施设计或施工不当时,有的甚至会出现通缝现象。
(7)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不规范,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未根据建筑物结构构造具体情况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