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
粗集料试验记录表2 0
审核:
监理: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g) 分计筛 累计 通过
余 筛余 率
1
2 平均 (%) (%) (%)
63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底 结论 试验(计算):
复核:
吸水率(%)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36 4.75 9.5 16 19 26.5 31.5 37.5 筛孔孔径mm
筒质量(g)
试样质量 (g)
容积(L)
堆积密度 (kg/m3)
平均 (kg/m3)
含泥量小 于
0.075mm
洗前试样干质量(g)
洗后试样干质量(g)
含泥量(%)
平均(%)
备注
针片状 含量
试样总质量(g)
针片颗粒质量(g) 针片状含量(%) 平均(%)
备注
小于2.5mm 颗粒含量(%)
试样总质量(g)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料场地点 试验仪器
表观密度
云南石林至锁龙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粗集料试验记录表
监理单位
集料试表20
试验编号
试验依据
试样质量(g)报告日期源自饱和面 干重(g)
吊篮在水 中质量(g)
吊篮及试样 在水中质量
(g)
水温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 (g/m3)
平均 (g/m3)
筒试样总质量(g) 堆积密度
14-粗集料试验记录
表干密度g/cm3
空隙率%
间隙率%
表观密度g/cm3
针片状含量
试验次数
1
2
3
吸水率%
试样总质量g
容量瓶法测表观密度
水温℃
针片状颗粒质量g
试样表干质量g
针片状含量%
试样烘干质量g
针片状含量均值%
水和瓶总质量g
压碎值
试样总质量g
试样和水瓶总质量g
试验后通过2.36mm质量g
饱和状态试样质量g
次数
1
2
均值
松方密度、空隙率、间隙率
水温℃
容量筒体积标定
水温
(℃)
容量筒和水总质量kg
容量筒
质量kg
试筒体积cm3
试样表干质量g
试样烘干质量g
试样水中质量g
试验方法
堆积状态
振实状态
捣实状态
毛体积相对密度
试验次数
1
2
1
2
1
2
表干相对密度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表观相对密度
松方密度kg/m3
毛体积密度g/cm3
压碎值%
毛体积相对密度
压碎值均值%
干相对密度
磨耗值Hale Waihona Puke 试验次数12
表观相对密度
试样总质量g
毛体积密度g/cm3
试验后1.7mm留筛质量g
表干密度g/cm3
磨耗值%
表观密度g/cm3
磨耗值均值%
吸水率%
含泥量
试验前试样烘干质量g
含水率%
试验后试样烘干质量g
表面含水率%
含泥量%
坚固性
筛孔直径mm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粗集料坚固性试验1 ⽬的与适⽤范围本⽅法是确定碎⽯或砾⽯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不发⽣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法。
2 仪具与材料2.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摄⽒度。
2.2 天平:称量5kg,感量不⼤于1g。
2.3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1选⽤。
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表1注:①粒级为10mm~20mm(或9.5mm~19mm)的试样中,应含有10mm~16mm(或9.5mm~16mm)粒级颗粒40%,16mm~20mm(或16mm~19mm)粒级颗粒60%;②粒级为20mm~40mm(19mm~37.5mm)的试样中,应含有20mm~31.5mm(19mm~31.5mm)粒级颗粒40%,31.5mm~40mm(31.5mm~37.5mm)粒级颗粒60%。
2.4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于50L。
2.5 三脚⽹篮:⽹篮的外径为100mm,⾼为150mm,采⽤孔径不⼤于2.5mm的铜⽹或不锈钢丝制成;检验40mm~80mm的颗粒时,应采⽤外径和⾼均为250mm的⽹篮。
2.6 试剂:⽆⽔硫酸钠和10⽔结晶硫酸钠(⼯业⽤)。
3 试验准备3.1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定数量的蒸馏⽔(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加温⾄20~50摄⽒度,每1000mL蒸馏⽔加⼊⽆⽔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10⽔硫酸钠(Na2SO4.10H2O)700g~1000g,⽤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20~25摄⽒度;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
试验时容器底部应⽆结晶存在。
3.2 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105±5摄⽒度的烘箱内烘⼲4h,取出并冷却⾄室温,然后按表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量αi。
粗集料试验记录(模板)
筛底
1
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2
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分计筛余率平均值%
通过百分率平均值%
试样总量g
水洗后筛上总量g
水洗后筛下总量g
筛底
0.075㎜通过率%
干筛后总量g
损耗率%
扣除损耗后总量g
1
2
2.密度及吸水率(水温℃水温修正系数)试验日期:
次数
烘干试样
次数
试样质量(g)
试验后通过 2.36mm
筛孔试样质量(g)
压碎值(%)
平均值(%)
次数
试样总质量
(g)
针、片状颗粒质量(g)
针、片状颗粒含量(%)
平均值
(%)
1
1
2233备注校核:试验:
XXXXXX有限公司
粗集料试验记录共 页 第 页管理编号:XXXXXXXXX
样品编号
试验编号
送检日期
样品规格
使用部位
4.75~9.5
0.15
9.5~16
0.25
16~
0.34
10.坚固性试验日期:
公称粒级(mm)
试验前烘干质量mi(g)
筛余颗粒烘干质量m'i(g)
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Qi(%)
2.36~4.75
4.75~9.5
9.5~19
19~37.5
37.5~63
63~75
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Q(%)
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量
质量(g)
试样水中质量(g)
试样表干质量(g)
吸水率%
吸水率平均值(%)
粗集料坚固性记录
记录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J.TJ1-C-CJL.QL-1-7 YP-2016-J.TJ1-C-CJL.QL-1 JTG E42-2005
试验室名称:××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元蔓高速公路第××驻地办工地试验室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粗集料种类 产地 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 干燥、洁净、无杂质 温度:XX℃;湿度:XX%
电热鼓风干燥箱(XXXX)、电子天平(XXXX)、方孔集料筛(XXXX)等 碎石混合料 XX石场 试验日期 代表数量 XXXX年XX月XX日 XXm³
公称粒级 (mm)
经硫酸钠溶 各粒级的分 各粒级试样 液法试验后 试样中各粒级 计质量损失 试验前的烘 各粒级筛余 的分计质量 百分率 干质量(g) 颗粒的烘干 (g) (%) 质量(g) 3000 1500 1000 500 500 试验后粒径大 于19mm 试样颗粒数
试样总质量 损失百分率 (%)
37.5~63 19~37.5 9.5~19 4.75~9.5 2.36~4.75
试验前粒径大于19mm 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颗粒的 裂缝、剥落、掉边、掉角情况及 其所占的颗粒数量
备注:
试验专监:
监理员: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T0314-2000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是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2 仪具与材料2.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2 天平:称量5kg,感量不大于1g。
2.3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T0314-1选用。
注:①粒级为9.5mm~19mm的试样中,应含有9.5mm~16mm粒级颗粒40%, 16mm~19mm 粒级颗粒60%。
②粒级为19mm~37.5mm的试样中,应含有19mm~31.5mm粒级颗粒40%,31.5mm~37.5mm粒级颗粒60%。
2.4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2.5 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mm,高为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2.36mm的铜网或不锈钢丝制成;检验37.5mm~75mm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250mm的网篮。
2.6 试剂:无水硫酸钠和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3 试验准备3.1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 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10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
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3.2 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T0314-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T0314-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量m i。
4 试验步骤4.1 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温度应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筛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mm。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粗集料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
样品编号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公称粒级 (mm)试样中各粒级的分计质量(g)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循环试验后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分计质量损 失百分率 (%)总质量损失 百分率 (%)
2.36~4.754.75~9.5
9.5~19.0
19.0~37.5
37.5~63.0
63.0~75.0
试验前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的裂
缝、剥落、掉边、掉角情况及其所
占的颗粒数量
备 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是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2 仪具与材料2.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摄氏度。
2.2 天平:称量5kg,感量不大于1g。
2.3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1选用。
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表1注:①粒级为10mm~20mm(或9.5mm~19mm)的试样中,应含有10mm~16mm(或9.5mm~16mm)粒级颗粒40%,16mm~20mm(或16mm~19mm)粒级颗粒60%;②粒级为20mm~40mm(19mm~37.5mm)的试样中,应含有20mm~31.5mm(19mm~31.5mm)粒级颗粒40%,31.5mm~40mm(31.5mm~37.5mm)粒级颗粒60%。
2.4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2.5 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mm,高为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2.5mm的铜网或不锈钢丝制成;检验40mm~80mm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250mm的网篮。
2.6 试剂:无水硫酸钠和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3 试验准备3.1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20~50摄氏度,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10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摄氏度;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
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3.2 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摄氏度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量αi。
4 试验步骤4.1 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湿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筛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mm。
最新粗集料试验检测一整套记录表单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年
月
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检测单位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规格型号
来样日期
检测依据
样品描述
判定依据
试验地点
试验条件
温度: ℃ 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试验次数
1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 m0(g)
含泥量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m1(g) 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测值 Qn(%)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规格型号
来样日期
检测依据
样品描述
判定依据
试验地点
试验条件
温度: ℃ 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JGLQ02004a
试样编号
容器质量 m3 (g)
烘干前试样与 容器总质量
m1(g)
烘干后试样与 容器总质量
m2(g)
含水率测值ω (%)
试样编号
容器质量 m3 (g)
烘干前试样与 容器总质量
m1(g)
烘干后试样与 容器总质量
m2(g)
含水率测值ω (%)
含水率平均值 ω(%)
附加声明:
检测: 日
记录:
复核:
日期:
年
月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试验条件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平均值
试件在龄期 t 内的膨胀率∑t(%)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报告0209
工地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部位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样品名称
类型规格
产地
代表数量
生产日期
样品描述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检测结论:
备注:
批准日期:年月日
批准:审核:试验:
500
4.75~9.5
500
9.5~19.0
1000
19.0~37.5
1500
37.5~63.0
3000
63.0~75.0
5000
试验前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颗粒的裂缝、剥落、掉边、掉角情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量
备注:
试验:校核:试验日期:年月日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JJ0209
工地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部位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样品名称
类型规格
产地
代表数量
生产日期
样品描述
循环试验后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m'i(g)
公称粒级(mm)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i(g)
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Qi(%)
总质量损失百分率Q(%)
2.36~4.75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一)
性 各粒级颗粒的分计百分含
试
量(%)
验 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
烘干质量(g)
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
分率(%)
软
完好颗粒质量m2(克)
软弱颗粒
弱 颗
试样质量m1
4.75~9.5 9.5~16 >16
总 重
P=(m1-m2)/m1 ×100%
平均值(%)
粒
含
量
附 注
试验者:
校核者:
监理工程师:
日期: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一) 试表3
合同
号: 试验编号:
共 页
页第
试验规程
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
试样质量
压
(g)
碎
值
指
标
试验后通过2.36mm筛 孔的细料质量(g)
压碎指标值(%)
平均值(%)
针
试样总质量:3000 (g)
片 状 颗
粒级(mm) 针状质量
4.75~9.5
9.5~16
16~19
19~25~37.5
粒
片状质量
含 量
针片状总质量:
(g)
(%)
针片 状总含量:
(%)
粒级(mm)
2.36~4.7 5
4.75~9. 5
9.5~19
19~37. 5
37.5~63
63~75
试样总质量 损失百分率
(%)
坚 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
固
质量(g)
334 D-70.1 集料(砂石)坚固性试验记录表 xiu
建设 项合同 号:
样品名称
(试验编号:
)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日期
(自/抽)检:
D-70.1
样品来源
用途
李氏比重 试验前石 试验后剩余 装入李氏 瓶液面读
相 粉+瓷器 石粉+瓷器 比重瓶的 装入石
对 的质量
的质量 石粉质量 粉前
装入石 粉后
密
(g)
试验 次数
1
2备 注:
试验前试样 的质量(g)
磨耗后在孔径2mm 筛上的质量(g)
磨耗率(%)
单值
平均值
试 验:
复核:
审核:
日期:
(g)
(g)
(cm3)
(cm3)
度
石粉 体积
(cm3)
相对
密 度 平均值 (比重) (g/cm3) (g/cm3)
烘干 涂蜡试件 涂蜡试件 石 料
毛 试件 在空气中 在水中 体 积
体 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积
(g)
(g)
密
(g)
(cm3)
度
毛体积密度 个别值 平均值
(g/cm3) (g/cm3)
பைடு நூலகம்
孔隙率 (%)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是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2仪具与材料(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5㎏,感量不大于1g。
(3)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T 0314-1选用。
表T0314-1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公称粒级(㎜) 2.36~4.75 4.75~9.59.5~1919~37.537.5~6363~75试样质量(g) 500 500 1000 1500 3000 5000 注:①粒级为9.5㎜~19㎜的试样中,应含有9.5㎜~16㎜粒级颗粒40%,16㎜~19㎜粒级颗粒60%。
②粒级为19㎜~37.5㎜的试样中,应含有19㎜~31.5㎜粒级颗粒40%,31.5㎜~37.5㎜粒级颗粒60%。
(4)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5)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高为150㎜,采用孔径不大于2.36㎜的铜网或水锈钢丝制成;检验37.5㎜~75㎜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250㎜的网篮。
(6)试剂:无水硫酸钠和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3试验准备3.1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0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1O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
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3.2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T0314-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T 0314—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节m i。
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次数
试验前4.75mm筛筛余量m2(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m3(g)
泥块含量Qk(%)
单值
平均
备注:
复核:试验:
试和试样的总质量m1(g)
筒的容积V(mL)
堆积密度
ρc(g/cm3)
吸水率试验
试验次数
试样的表干质量mf(g)
烘干的试样质量ma(g)
吸水率ωx(%)
单值
平均
含
泥
量
试验次数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m1(g)
<0.075mm颗粒含量Qn(%)
单值
平均
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管理编号:-50编号:第页共页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
使用部位
试验环境
温度:℃相对湿度:%
试验依据
委托日期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含水
率试
验
试验次数
烘干前试样+容器质量m1(g)
烘干后试样+容器质量m2(g)
容器质量m3(g)
含水率ω(%)
单值
平均
毛体积及表观
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吊篮及试样再水中的质量G1(g)
烘干后的试样质量ma(g)
吊篮在水中的质量G1(g)
毛体积相对密度γa
表观相对密度ρ0
单值
平均
单值
平均
试验水温
℃
水温修正系数αT
紧密密度
试验次数
筒 质 量
m0(g)
筒和试样的总质量m1(g)
筒的容积V(mL)
紧密密度
ρc(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计质量损 失百分率 (%)
总质量损失 百分率 (%)
4.75~9.5
9.5~19.0
19.0~37.5
37.5~63.0
63.0~75.0
试验前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数 试验后粒径大于19mm试样颗粒的 裂缝、剥落、掉边、掉角情况及 其所占的颗粒数量
备
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JJ0210a
粗集料坚固性试Βιβλιοθήκη 检测记录表试验室名称: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公称粒级 (mm) 2.36~4.75
试样中各粒级的 分计质量 (g)
试验前烘干试样 循环试验后筛余颗 质量 粒的烘干质量 (g)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