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循环经济论文【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线性经济模式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1.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方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学原理、资源价值理论、产业共生理论等。

2. 区域循环经济定义及特点区域循环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产业共生、生态工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其特点包括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低排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1. 研究区域选择本文以某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区域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数据、环境数据、产业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该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3. 实证研究结果(1)发展现状:该区域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产业布局逐渐优化。

(2)存在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资源利用不够高效、环境治理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

(3)成功案例:该区域内的某些企业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

四、问题分析针对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参与度不高等。

此外,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等也是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第一篇: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GDP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2012年达到5638.6万吨。

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省的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2012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667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54.83亿元。

依托优越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河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生加工基地,初步建成门类比价齐全的工业体系。

以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性工业为主的模式,、决定了较高的能源消费。

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再创新高,达到23647万吨标煤。

同时河南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2012年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13.74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到15250.4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27.59万吨。

河南省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是当前束缚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早已启动,河南省整体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省份。

国家也将从多个方面对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所以,河南省应利用这次契机,将循环经济的观念渗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上是资源型、初加工型和原材料工业展主导地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也即由传统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的转变。

浅谈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浅谈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浅谈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关于浅谈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论文报告一、引言二、循环经济的背景与意义1. 循环经济概念2. 循环经济的背景及其意义三、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1. 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其内容2. 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四、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1. 资源利用的循环化2. 生产的清洁化3. 消费的环保化4. 建设节约型社会5. 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化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与挑战1. 法规与政策不够完善2. 体制机制不够成熟3. 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4. 社会的环保意识不足5. 面临国际化挑战六、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分析1.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2. 美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城市3. 日本的循环经济政策与国际合作4. 韩国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5. 德国的循环经济概念与实践七、总结与建议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逐渐加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与环境二者关系的好方法。

本论文主要从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与挑战以及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分析等方面分析循环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循环经济的背景与意义:1. 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建立生产、消费和回收再利用等循环闭合的新型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是一种生态与经济和顺发展的经济模式。

2. 循环经济的背景及其意义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得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同时,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成为了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1. 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其内容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系统,在该区域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类商品和服务,并在该区域内获取与之相应的收益与成本的活动。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它与知识经济共同组成了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它的产生被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范文一:循环经济论文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层次地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法律体系;基本法律制度0前言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指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与由“资源——产品——废物”构成的传统线性经济不同,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抑制废物的产生并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的逐渐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可喜的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正处于一个由理念倡导向试验示范及至全面推进的重要转折时期。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法律规制、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而其中法律因其固有的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特点,又成为稳定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循环经济立法,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实有必要。

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考察系统出台循环经济法律,明确政府、企业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是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普遍做法,其中德国和日本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极具代表性。

循环经济论文(热点范文10篇)

循环经济论文(热点范文10篇)

循环经济论文(热点范文10篇)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_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循环经济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方向。

循环经济论文热点范文10篇之第一篇: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煤炭产业区规划研究摘要:论述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生态煤炭产业区的概念和规划理论,为生态煤炭产业区的系统特性、循环结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规划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煤炭产业区;规划研究;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conceptandplanningtheoryofcirculareconomyindu strialparkandecologicalcoalindustrialarea,andputsforwardthethinkingofpl anningandresearchforthesystemcharacteristics,circulationstructureandco mprehensiveutilizationofecologicalcoalindustrialarea.Keyword:circulareconomy;ecologicalcoalindustryzone;planningresearch;1引言我国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个经济增长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原始且粗放,导致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实施循环经济很关键。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是工业,所以,基于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和评价以煤为主的工业园区作用重大且意义深远。

2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理论2.1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概念循环经济工作园区的构建原则为:(1)整体性原则。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一个内部资源互生互利,相互关联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

必须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园区各个循环主体和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确立煤炭产业在园区的主导地位,考虑下游及周边产业的发展情况,衡量地方经济水平及外运通路的问题等[1]。

发展循环经济论文2900字_发展循环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展循环经济论文2900字_发展循环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展循环经济论文2900字_发展循环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发展循环经济论文2900字(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公众力量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全体公民积极参与。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更需要他们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与政府保持密切沟通。

【关键词】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关系密切。

资源的使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同样关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

公众的参与力度和广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民主性,更好地解决和处理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政府关注的重要焦点近些年来,全球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迫切希望能再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促使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不断升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群众活动纷纷涌现。

民间环保群体活动纷纷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各种形式的环保社团和组织纷纷成立。

这些环保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从自身小事做起,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并呼吁周边人自觉爱护周边环境。

例如,自然之友、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等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为我国的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升。

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听取、收集广大公民对环保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在各级人大、政协等会议上以文案的方式提出来,之后再由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和答复。

据统计,在每年的“两会”上,有关环保内容的提案在所有提案中占有相当比重,且所占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政府关注的重要焦点。

环保宣传力度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1)论文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1)论文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1)论文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资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线形基础上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

现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这要求更新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则要求在生产中实现少排放或零排放,这将大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维护生态平衡。

可见,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场物质变换的革命,更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三大基本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 principl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环境的资源投入,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

在生产中,通过减少原料的使用量和改革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在消费中,选择包装简单朴实的物品和耐用可循环使用的物品,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利用原则(Reuse principl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以初始的形式多次或多种方式再利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废弃物。

在生产中,使用标准设计和制造工艺,使产品能轻易和便捷地升级或更新换代;在消费中,可以将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 -[优秀范文5篇]》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 -[优秀范文5篇]》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当今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

什么是循环经济,怎样发展循环经济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并为之努力探索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理想经济模式。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过去的企业采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大大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而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循环经济观。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就要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第一篇: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一)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在制度引导与工程示范中不断优化我国的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是以市场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政策引导为重点,以工程示范为抓手,依据不同循环经济主体,建立多种激励手段和约束举措并存的循环经济机制框架。

首先,我国出台多种经济引导政策,借助行政手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财税金融、集约土地、节能环保、技术支撑、人才引进及社会宣传等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和国际合作,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建立统计评价体系。

发布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地方具体量化的循环经济指标。

2013年1月我国出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同时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及相关配套单项法规,借助于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动环境治理。

通过专门立法或政府政令等多种政策形式强制推行或鼓励绿色政府采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

二是推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机制,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否达标来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国有企业负责人。

三是通过财税手段引导绿色生产、低碳消费。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使用节能设备、绿色产品等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环保收费政策。

出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1]推动和资助企业清洁生产、技改资金等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通过税收减免和推动水电价等资源产品改革等方式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四是以不同主体差异化发展作为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提高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准入,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在源头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三废”循环利用等方面都出台相应的经济鼓励措施和制约机制,推动企业间、产业间能源资源梯级利用。

其次,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示范试点。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倒逼下加紧循环经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等。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一、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本篇论文将从5个方面来分析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 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循环经济的特点是将资源和材料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污染。

在区域发展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实现废弃物和能源的综合治理和利用,不仅能够降低污染,还能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可以引导和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通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产技术创新,可以促使经济结构的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重点转向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废弃物处理等环保产业,也会推动区域经济及产业的发展。

3.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循环经济中,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延长资源利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和提高资源价值,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这也是手段化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努力。

4.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的再生利用价值,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表现为人口增长、环境容量、资源量的平衡,同时也涉及到地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和支持。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提高区域的循环利用水平,从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 促进区域可持续地区的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区域产生可持续的发展区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这样的区域往往具有地区资源的更新和再生能力、技术和制度的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的支持。

二、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案例分1. 荷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循环经济计划名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循环2030”。

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完全循环经济,将所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和能源,并最终实现碳中和。

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废弃物再处理场、建立再生资源和能源中心以及制定循环经济内部流通计划。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1】矿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与基本特征“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过去那种高强度开采、高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被反省,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等都是有限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绿色消费,应该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当前,学界大多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有2个:一是生态学,二是经济学。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涉及广泛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既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环式、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其结果是极大地破坏和浪费了自然资源,一方面导致资源快速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为基础,由传统的“开环式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反馈式、闭环式循环过程,是一种最大化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互相和谐,在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循环经济论文

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循环经济论文

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就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中,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第一篇一、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一)理论研究基础不牢固在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少人在循环经济的认识方面出现了各种误区,使得发展之前的模式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科学、不协调的方面。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是很详细、在循环经济上的政策的条文不是很协调、实施的层面不是很全面;把循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单独地进行考虑。

在考虑环保的问题上经济出现问题,一旦强抓经济的话环保又出现问题。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善法律的规范、制度的体系等不全面。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响应的法律条文保护循环经济的利益。

区域性的循环经济没有形成。

国家宏观调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做到一致协调。

此外,在没有法律支持的环境下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如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问题,企业的配合和统一不够。

环保部门的支持力度还不是很大,各种原因导致中国在循环经济的综合产值上不能得到优化。

(三)技术落后,企业对循环经济认识模糊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较多的现代化科技支持,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开发还处于前期发展的阶段,缺乏成熟的技术和平台来支持循环经济的运营,在客观上造成了循环经济的瓶颈。

中国经济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这是处于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背道而驰。

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企业转型和改革并没有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果,其具体表现在各种制度和技术跟不上循环经济的步伐。

大多数企业没有绿色经营的理念,只知道经济效率而不考虑环境的问题。

投资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人对循环经济持观望态度。

二、加强循环经济的措施和行动(一)增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当前,循环经济理念在人们心目中还很淡薄,人们对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还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扫清思想障碍。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一、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的演进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力量。

随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弊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从生态文明高度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2]。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生态生产力将生态因素当作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主张在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进步和发展。

因此,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在生态文明阶段兼顾生态平衡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化大量生产、大量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弊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开启了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或重建的实践。

其基本演进轨迹是:(1)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污染物处理为对象的末端治理阶段;(2)始于70年代中期,以生产过程改造为对象的清洁生产阶段;(3)始于80年代中期,以产品或服务绿色化为对象的产业生态化阶段;(4)21世纪以来,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对象的循环经济阶段。

由此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进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实践,促进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生产力以生态资源经济化和经济系统生态化为实践动力,逐渐代替传统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目标的新生产方式,其运行动力直接表现为生态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地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生态动力。

上述分析表明,生态动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

循环经济5则范文

循环经济5则范文

循环经济5则范文第一篇: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1.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2.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3.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4.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5.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减量化原则(Reduce)2.再使用原则(Reuse)3.再循环原则(Recycle)4、再思考(Rethink)5、再修复(Repair)6、再整合Reorganize)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1.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非持续局面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2.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3.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怎样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第二篇:循环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打经济与环保双赢仗XXX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发展第一要务。

在成功实现了全厂生活、生产用水封闭式循环利用后,又进一步通过技术改造,加大焦炉烟尘治理力度,实现了含尘废气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效率达98%以上,积极实验和推进配型煤练焦、焦粉焦油回配,开发焦炉煤气组分潜力,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甲醇、粗苯、焦油等产品的生产工艺,使企业步入了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与环保双赢。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析论文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析论文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析论文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种新的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

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旨在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削减。

在生产领域,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约资源及节约土地,所生产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及产品功能增大化,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在消费领域,减量化原则要求改变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推崇政府绿色采购、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

在生产领域,要求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来设计使用标准尺寸的零部件,以便于维修和升级替换,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消费领域,提倡消费者购买耐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强调通过强化服务等手段,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减少废弃。

再循环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的第三原则,属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一、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和内容
1.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
一是制度创新的供求理论,供求理论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制度创新也要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并由不同的主导方面来对制度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供给主导型创新和需求诱致型创新,供给主导型制度创新是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引入,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体现为权力中心具有创新的主观意愿或具备提供制度创新的能力;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是在市场活动潜在利益的诱发下,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具有创新目标明确、决策自主、过程更为经济的特点,需求的变动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为了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制度创新的产权和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包括演进和人力资本两部分内容,产权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演进理论反映的本质就是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则是在特定制度下对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产权的保护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得以实现,国家可以强制性实现产权,同样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来组织产权制度的建立。


此可见,国家力量发挥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会直接关系到产权制度的效率,国家积极发挥其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

2.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
循环经济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各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补充,通过发挥激励、约束、统筹、内化等功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包括诱因、主体选择、原则和框架等四部分内容:首先是制度创新的诱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关心的是自身利润的实现,很少关心社会成本,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将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其次是制度创新的主体选择,制度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应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制度创新也必然要从这三个层次进行,但是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也要认识到不同层次所处的不同地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应是政府,实施制度创新也必须是政府行为;再次是制度创新的原则,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动态性、整体性、实效性以及3R原则(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是制度创新的框架,制度创新是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实现新的规制管理,这就需要对有关循环经济的正式
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观,以便达成社会共识。

二、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1.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我国的循环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较快,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指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台了一些旨在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推进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我国的额实际国情,初步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国家的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了梯级开发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其基础则是产业的生态化,但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势必会受到当前经济体制环境的制约,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另一方面是非均衡性发展,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区域开发战略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西部,东、中、西部的循
环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现阶段还很难实现对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整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市场主体的动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致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一直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在统一管制价格背景下,生产成本并不受到重视,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积极,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另一方面是环境税收政策的缺陷,现行的环境税收政策主要针对自然资源的收益,重点在于调节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并不是为了促进市场主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难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从目前的约束手段来看,效用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管制效率有待提升,我国现行的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如循环经济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但是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关的配套措施难以发挥实效;另一方面是产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产权问题通常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在循环经济中体
现得比较复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然资源交易权等相关制度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常态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比较大。

此外,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方面的推动机制还是社会公众方面的参与机制,都还没有形成,制度的落后和创新性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实现途径
1.强化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解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改革和创新现行的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而外部因素是可以通过相适宜的制度设立来克服。

现阶段,产权制度混乱、配置不当难以对滥用资源的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致使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的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则是要突出对所有权的集中管理,加强产权市场制度建设,具体实现途径如下: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循环经济公共产权规制模式,公共产权规制模式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首先要保证环境资源产权的市场化,此外还要使其使用权和经
营权获得市场化,打破“公营”、“公用”的运行范式,并启动相关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

2.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在于能够使资源的使用者在对资源合理、合法利用中获得相应的补偿,从中受益。

生态补偿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具体的补偿形式有三种:其一,国家财政补偿,如国家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财政补偿;其二,项目支持,国家对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其三,征收补偿税费,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运作的市场化和规范化。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多个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3.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借助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措施,主要体现为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在倡导依法治国的大
背景下,应继续推进循环经济立法,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加强对当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对环境保护、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设置专门的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税种,充分发挥税收的协调作用。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有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引导企业开发循环再生资源,鼓励消费者使用循环产品,对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

4.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从宏观层面来审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对环境效益的评价,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有必要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重视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其在现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这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经过反思后提出来的,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创新,而在现阶段,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框架,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