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汉民族民族性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物皆有源, 树木都有根。汉民族, 这个世界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最大民族, 以鲜明的独具一格的民族性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既坚韧、刚健, 又内向、温顺。既勤俭, 又爱面子.既诚实,又保守。民族性格就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内部“一以贯之”的心理的表现和心理过程。汉族的民族性格之所以表现出这样多层面, 优劣共生、良莠不齐、各相影响, 难以分割, 是由其心理之根的多元文化积淀所决定的。
其根之一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博大庞杂, 源远流长, 在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儒家的天命思想、人性思想、仁礼思想和小康思想在汉民族心理中有很深厚的积淀。
天命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宰。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主张“畏天命”。认“命”敬“天” , 在汉民族中是有传统的。自古以来, 汉民族民间普遍认为生死、婚姻、富贵等是吉是凶均是“命中注定”的, 为天意之安排。决“不怨天” , 也“不怨人”。在天人相通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们常常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开眼”上从而形成了敬“天”的观念和种种敬“天”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淡薄是汉民族意识形态上一个突出特点,。这与儒家的天命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汉民族所奉的“天”是神性的“天”转化、最后完全被人性的“天”取代的“天” , 所以早在孔子之时, 在祭祀问题上就有了脱离宗教的倾向。孔子重人事, 轻神事,重今世, 轻来世, 脱离宗教的思想的思想对汉族的思想有很大影响,其直接影响居是在汉族源远的历史上从未有哪一个宗教曾经占据过统治地位,在汉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全民族信仰哪一个宗教的事情。
人性, 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儒家人性思想的精华是关于“生而自然”和“人之所以为人”的观念。所谓“生而自然” , 即荀子所言“性者, 天之就也之性”。其最显著的表现在人伦亲情至上的家庭观。在儒者感天地生生之德的理论预设下,父母的生养之恩自然是天高地厚,可与日月齐辉,所以子女与父母的伦常关系是人伦的基础,孝是这层关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家庭观念和家庭教育的中心内容。所以在汉族思想中子女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同时也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人不可或缺的!
仁与礼,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 是处理好人与人间复杂关系的既深刻、又明嗦的概括, 这是孔子思想核心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孔子在强调仁的同时, 又强调礼。儒家思想经西汉的“独尊” , 隋唐的“科举制” , 宋明的“理学化” , 仁礼思想也随之深深地积淀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之中, 无孔不入地渗透于汉民族政治体制、道德意识、行为模式、思维方法、感情态度、审美心理、文化艺术、社会习俗、家庭风范的一切方面, 常成为汉民族群众一种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习惯。如“义”的观念, 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和规定着汉民族千家万户的家庭,积淀在汉民族的民族心理之中, 化作汉民族的一种心理状态。铸成的汉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成了汉民族所有“志士仁人”的脊梁骨, 造就了汉民族“舍生取义”的伟大民族精神。
孔子政治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下为家”的小康思想。儒家的这种小康思想, 积淀在汉民族的民族心理之中, 化成自给自足的小农价值观。自古以来, 汉民族人民, 特别是占人绝大多数的农民所追求的是安定、温饱、平稳的生活, 希望在自已的家庭生活中, 能“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严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 更希望能做到“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在小农价值观的支使下, 汉民族长期保存着重农桑、尚节俭、不好工艺、不善商贾、敦厚诚实的古朴民风。
在中国96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亿多的汉族人, 虽然由于方言不同, 往往会造成某种程度语言交流的因难, 但是东西南北中的汉族, 乃至侨居海外的华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有着相同的服饰、姿态、仪容;他们的笑脸、语调表情;乃至他们提出问的意见、看法、行为模式都是那样的相似。儒家思想已成了汉民族心理之根,它对汉民族的民族性格有着不可或缺的巨大影响!谭酒论文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彰显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经过岁月的沉淀,酒不仅仅体现在了物质上,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即酒文化的象征。
1.酒文化在精神层次方面的体现
就在物质生产尚不够发达的中国古代,酒就已经体现出了它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鲜明特性。酒之始,便与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礼天地、事鬼神","饮必祭"、"祭必酒"。中国人饮酒,不是为了饮酒而饮酒,更多的是为了精神生活,这在文人士大夫的张扬人格的言行和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更体现的淋漓尽致。酒在此体现的精神,是理想精神,是以对人生、社会崇高愿望追求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从文化的发展来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庄子已经将酒文化精神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时代的进步,儒家文化也开始借酒为载体彰显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中国古代文人身怀"大济苍生"、"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去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的时候,就必然与世俗社会对抗、斗争。而他们没有政治、军事权力,只有酒,所以文人们痛饮狂歌,用极具破坏性的"醉",冲击世俗、鄙睨世俗、笑傲世俗。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所表现出的放荡不羁,诗仙李白的"一醉累月轻王侯" 等等。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根植于历史文化之林,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不仅古代如此,在现在物质发达的社会,人们仍然以白酒作为载体,来传递彼此间的感情,向人们展现自我的价值。以当代人的角度评价酒文化在精神方面的作用,也会发现当今社会永远无法找出能替代其作用的物质。
2 酒文化在文化层次上的体现
因为有酒,所以中国的文化开始与众不同,因为有酒,中国的文化开始丰富多彩,中国文人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也是古老中国的诗人解脱束缚获得诗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现如今,酒依旧代表着一种文化,就像五粮液所表现的中庸文化酒,所以说酒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诠释着“文化”的内涵。3.酒文化在艺术层次上的体现
酒不仅在诗歌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在艺术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醇酒之嗜,激活了二千余年不少书法艺术家的灵感,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的艺术精品。他们在酒后兴奋地引发绝妙的柔毫,于不经意处倾泻胸中真臆,令后学者击节赞叹,甚至顶礼膜拜。这种异常亢奋是支持艺术不断求索的宝库使得艺术家们笔下生花;。历史上不少大书法家并不满足于细品助兴,小盏频频,于琼浆玉液乃是海量,放胆开怀畅饮,,因此流下了传世千古的佳作,不仅在书法上,在绘画上,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郑板桥的醉意中作画等等。这些因酒而醉,因醉而画的画家们,更是将心中的意境借酒完美的表达出来了,让后世敬仰。
倘若,要给对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载体,那么酒,当仁不让的名列前茅。如今,酒文化已经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不但要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要将酒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让酒文化更加体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