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培养目标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及其价值选择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及其价值选择
维普资讯
264第3 0/ 总 2期 00 1
文章编号 :0 1 89 (060 — 02— 2 10 — 7 42 0 )4 02 0
●● ● ●
CE RH-Y H OEJO H U A
张劲松 。 蔡慧琴 ( 江西教育学院, 南昌 30 2 ) 江西 3 09
摘 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 育是 为 了适应基础教 育发展 需要 , 更新 中小学教师 的教 育教 学理念 。 高中小学教 师全面 提
贯彻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宏伟工程。在基础教育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
标及其价值 选择 。 对于在新 时期提 高 中小学教 师继 续教 育培训质 量将起到 一定的促进作 用。
续教育的培养 目 标及其价值选择 予以审视。 培养 目标 : 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 “ 谓教 育 目的 , 指社会 对 教育 所 要造就 的社 所 是 会个体 的质量规格 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 目的是 ” 人们对 受教育者的期望 ,反映人们在某一时期 的教 育理想 , 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 目标是 教 育 目的 的具 体体 现 , 是教 育 目的 实现 的桥梁 , 它们 之间是普通与特殊, 抽象与具体之 间的关系, 明确不 同教育形式的培养 目 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规定》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 以提高教 师实施素质教育 的能力和水平为 重点。同年发布的 《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 教育的决定》 指出: 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 的重点。继续教育应 当以培养 具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
■ 逐步深化:教师资格 制度的实施对教师从教资格提 出了明确要求; 04年全面实行新课程为标志的 以2 0 疆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一、目标任务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二、选拔与培养(一)选拔方式1.推免选拔。

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国优计划”培养高校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

2.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二)培养模式“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支持“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

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

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都可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小学中队目标

小学中队目标

小学中队目标我们小学中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和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

军事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体育素质和技能。

我们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和比赛,让学生学会遵守纪律,锻炼身体,提高体育素质。

同时,我们也会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如行军、射击、野外生存等,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我们会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的道德规范,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我们会组织一些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善良和公正的品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再者,我们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会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如参观工厂、企业、科研机构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会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人文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化等,让他们拓宽视野,培养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

最后,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明白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总之,我们小学中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和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军事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中小学“五项教育”重点工作

中小学“五项教育”重点工作

中小学“五项教育”重点工作
一、目标和背景
中小学“五项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身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惯以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这五项教育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重点工作
1. 健康身心教育:
- 倡导健康饮食和生活惯,提倡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 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问题,做好相关指导和辅导工作。

2. 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
- 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制定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创新能力教育:
- 推动科学教育与创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开展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 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和资源,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4. 社会责任感和惯教育:
- 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
- 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 团队合作能力教育: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 开展团队合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培育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能力。

三、总结
通过中小学“五项教育”重点工作,我们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习惯、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学生。

这样的学生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小学的学习目标及计划

小学的学习目标及计划

小学的学习目标及计划一、学习目标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些学习目标,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明确方向和目标。

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社会和实践四个方面。

1、认知目标小学生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如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等。

在这些学科中,小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算术能力等。

2、情感目标在情感目标方面,小学生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3、社会目标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觉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实践目标实践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

二、学习计划小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可以分为日常学习计划、假期学习计划和阶段性学习计划。

1、日常学习计划小学生需要制定自己的日常学习计划,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确保每天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2、假期学习计划小学生在假期里也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假期学习计划可以包括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参加各种兴趣班或者学校组织的夏令营等,以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3、阶段性学习计划小学生需要根据各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指导,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安排好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及时复习和整理课堂知识。

总之,小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2023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完整版)

2023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完整版)

2023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完整版)
目录
2023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完整版)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培养目标: (1)
三、工作措施: (1)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培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要求为标准,以学校为培养主体,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使之成为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

二、培养目标:
“一、二三”人才工程:即一年成长(成为合格教师),二年胜任(成为学校与家长满意的教师),三年成为校优秀青年教师(在校内各学科中业绩突出,有县级以上获奖论文,荣获县级以上优质课教师)。

三、工作措施:
(4)着力提升综合能力
立足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实际,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培训I、示范引领、个别辅导、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在安全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立德树人、家校沟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小学培养目标【范本模板】

小学培养目标【范本模板】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

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

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

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

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

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

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中小学学段培养目标

中小学学段培养目标

中小学学段培养目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小学学段培养目标小学阶段培养目标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句名言说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小学阶段是孩子整个学习历程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首先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对所学各门功课的兴趣,而不仅仅满足于孩子掌握当天所学内容。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理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自信心等品质远比让他会背几个外语单词重要,因此应该注重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要逐渐培养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一、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三、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四、培养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打基础的教育。

它处在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的最关键时期。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进一步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

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

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

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

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

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

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

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

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引言: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该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那些具备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帮助他们在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一计划对于提高国家教育水平、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 实施的背景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是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特别是终身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

同时,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实施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 目标和内容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找到并培养那些具备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好的学术和创新环境,使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

这一计划的内容包括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学术培训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 筛选和选拔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筛选和选拔是一个科学和公平的过程。

首先,通过学科竞赛、专业测试等方式,从大量学生中筛选出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

接着,通过评选委员会的评审,确定最终的拔尖人才名单。

整个过程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对每一位学生有公平的评价。

四. 学术培养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是学术培养。

在学术方面,学生将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并与优秀的导师合作。

这样,学生可以提前接触高等学术领域,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五. 创新能力培养除了学术培养,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开展创意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思考独立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六. 艺术才能培养中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也包括对艺术才能的培养。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的专业培训和展示活动。

通过这些培训和活动,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并得到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生培养目标

小学生培养目标

小学生培养目标小学生培养目标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家庭的希望。

因此,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在培养小学生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标的设定。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最基础的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学习能力尚未形成稳定的模式,因此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学习方法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才能使他们在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初期阶段,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交往。

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小组活动和社交游戏来进行。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再次,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他们的思维训练中加入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拼图、手工制作等,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身心健康是孩子发展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从饮食、运动、休息等多个方面着手。

给予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运动量和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抵抗力。

通过以上目标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还具备了良好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身心健康。

这样的小学生不仅能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自己家庭的骄傲。

因此,在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各个方面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

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

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txt 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概述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效果,我国制定了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

目标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优化教师队伍、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2. 推动教育公平: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减少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现象,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3. 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 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关键措施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将采取以下关键措施来推动目标的实现: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改善教师待遇和职业发展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

2. 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确保学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研究条件。

3. 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推进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和创新元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实际。

结论中小学教育十四五规划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能力和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学管理和推进课程改革等关键措施,我们期待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规划执行情况请参阅官方文件和发布的信息。

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小学名师,结合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校《名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校级名师,镇级名师,市级名师。

使他们具有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较新的现代教育观念、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成绩显著,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为学校的在职一线教师。

三、入选条件:1、校级名师培养人选条件:(1)年龄在40周岁以下,学历合格,具有初级以上职务。

(2)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熟悉教材教法,会使用电教手段或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具有上公开课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3)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有具体研究课题,经常撰写教学论文,共事协作精神好。

(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项知识竞赛中成绩比较突出。

2、镇级名师培养入选条件:(1)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历合格,具有中小学二级教师职务。

(2)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而且在同学科中比较突出,在市(县)级各种课型评比中获过奖,教学效果显著。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教改实验取得较好成果,撰写论文在公开刊物发表或在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4)维护本学科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好,能帮助同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并在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上有一定的贡献。

3、市级名师培养入选条件:(1)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历合格,具有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

获得过市(县)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

(2)具有较强学科教学指导能力,已带徒若干名。

(3)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教育思想端正,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长,教学水平高,教学工作量饱满,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有较高知名度。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发表过较多有较高水平的论著,或在公开刊物上已发表论文,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取得较大成效。

中小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中小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中小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

太宗赵光义所以问他。

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我想,《论语》确实能够给我们启发,以此来“强化三种意识、养成三个习惯、培养三样水平”能够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强化“仁爱、家庭、底线”三种意识“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九次之多,涉及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

但,说到“仁”本身,“仁者,爱人”应该是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

怎样才算是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因为爱,所以宽容;因为宽容,所以有亲和力;因为有亲和力所以被认同、被欣赏、被接纳、被信任,进而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而被重用。

而现在的学生爱已多于爱人,私自大于施于人,故而“小公主”、“小王爷”久而久之成了“土霸王”、“大哥大”,离孔子之“仁爱”相去甚远。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的基础是“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即“家庭”意识。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事实上,正是因为家而产生责任感,因为责任感而坚忍不拔,因为坚忍不拔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高度。

所以,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则天下可运于掌。

”(李泽厚)《论语》中有一个“三年之丧”的经典问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孔子说:‘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三篇)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三篇)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背景介绍:2024年是小学教育的发展关键年,为了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计划是2024年度实施计划模板,旨在指导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优质小学生。

一、目标设定:1.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 构建积极向上的家校合作模式。

二、实施计划:1.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1) 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 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1) 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定期评估课程设置和内容,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

(3) 加强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开展多样化的决策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决策能力。

(2) 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 加强体育教育,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校际体育交流活动。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 注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 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建立和谐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5. 构建积极向上的家校合作模式:(1)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2) 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3) 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家校社区共同育人的合力。

三、推进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年度实施计划的顺利推进。

2. 组织专业咨询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3.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计划的按时完成。

中小学教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措施

中小学教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措施

中小学教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措施
为了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措施:
一、教师培养计划
1. 常规培训: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针对教师的常规培训,内容涵盖教学知识、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授课技巧等方面。

2. 专项培训: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每个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3. 实践教学:学校将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和支持。

4. 学历提升: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学校将为教师提供资助。

二、学生培养计划
1. 课外拓展:分别设立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课外活动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参与。

2. 组织比赛:定期组织各类比赛,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竞争意识。

3. 精英班级:对学校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进行选拔,组建精英班级,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以及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育资源建设
1. 资金投入:加大对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 设备更新:鼓励学校对老旧的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3. 信息化建设: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和实验室网络平台,提供教师和学生更加便捷的教学资源。

这些是我校中小学教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措施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持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引言二、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友善、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4.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

三、德育策略1.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营造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氛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和互助。

4.制定明确的德育计划和行为规范,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

四、德育实施1.设置特色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道德模范,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2.开展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健康的自我认知。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培养,通过生活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意识。

5.注重道德榜样的树立和宣传,通过表彰先进、宣传模范,激励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

五、德育评价1.建立科学公正的德育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操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方面,不仅关注积极正面的表现,也要关注改进的方向。

2.开展常规的德育评价活动,如道德风采展示、品德测评等,为学生提供发现优点、改进不足的机会。

3.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在明确的标准和目标下,学生要主动思考自己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六、德育资源1.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德育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2.建立德育专干团队,培训教师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能力,同时邀请社会专家和资源人到学校开展德育讲座和交流活动。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道德、有文化的公民。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敬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小学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学会关心他人,为社会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非常重要。

中小学德育应该通过深入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欣赏文化艺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意识,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人们在生活中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

中小学德育应该通过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能力,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道德、有文化的公民。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讨论中小学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回答,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本人认为,学生通过中小学的学习,首先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也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行为处事要遵守道德规范,要遵守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但目前的状况,我们的中小学在这方面教育的效果实在是令人担忧。

倒不是说学校缺少道德规范方面的教学内容,而是方式方法实在成问题。

关于做人道理方面,不是光靠课堂简单的灌输就有用的,就拿我们这一代为例,我们从小就是读“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长大的,但是长大后一接触社会,看到了社会如此的腐败,小时后受到的教育很快就被彻底地粉碎。

因此灌输没有用的。

例如,我们经常在教育孩子要诚实,但在语文课的写作文或写读后感时,若写出真实的想法,因为思想不够高尚,而只能得低分,甚至要求重写;而那些学大人样写一些假、大、空的大道理的人,却可以得高分,这实际上难道不是在鼓励学生们说假话吗?从小就培养说这些套话、空话,这样的写作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说,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方面,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有问题的。

第二方面,要教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安全保护知识,培养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这方面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还是不够重视,一般都把责任推给了家长,家长当然有责任,但学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设置专门的课程。

第三方面才是科学基础知识,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方面,我们的学校已经足够重视了,但方式方法上都不合式,采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其智力,没有好处,而往往适得其反。

许多知识点的要求太高,现在中学学的许多都是以前大学才教的知识,小学却在学以前中学才教的知识,这是违反人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逆反心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格的培养,这方面我们的中小学应该基本上没有考虑,主要是难度很大。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如何因材施教,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但我们的学校、老师,应该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注意到人格的培养问题。

总之,我认为,我们的中小学应该为社会培养出诚实善良、遵纪守法、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具有自理能力的青少年。

至于培养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文学家、技师、企业家等等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任务。

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总目标: 在“三个面向”思想指导下,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通过创设道德情境,培养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体验能力;通过分阶段的德目要求,设计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发展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1、个体主体性素质(1)自学能动性:有积极向上的追求目标;有求知的欲望,使兴趣和爱好获得适时的、有利的发展;有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各项有意的活动。

(2) 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我意识等得到健康的发展。

(3)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乐于把自己的精力、才能和时间用于集体活动当中。

3、培养较广泛的兴趣和需要,并成为多种健康行为的动因。

4、增强健康心理和坚韧勇敢的性格。

(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积极向上等良好品德。

2、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关心民族振兴大业。

3、形成遵守社会公德意识,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4、初步形成道德评价能力,能辨别生活中一般事物的是非,有正义感。

5、初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能够自我批评,自我激励,主动进取。

6、初步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看待问题要注意全面性、发展性。

7、树立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不玩危险游戏。

(三)、审美素质发展目标1、在各门学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艺术兴趣和爱美的情感。

2、使学生的艺术特长、艺术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3、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

4、学会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劳动技能素质发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阶段目标(一) 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低段(1--2年级)1、扶植学生自觉能力性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乐于上学;努力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争取入队,主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踊跃回答问题。

2、扶植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发展能正确理解自己与周围的关系。

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尝试创新解题、回答问题;尝试创新小制作等活动。

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需要扶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始涉猎课外读物,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

6、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懂得自己激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中段(3--4年级)1、扶植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和争创优秀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能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扶植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发展能做自我批评。

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学科学习中有新见解、新思路;课外兴趣活动中有创新作品。

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作用。

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的需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广泛的阅读课外读物,较稳定的课外兴趣活动。

初步学会自己鼓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高段(5--6年级) 1、扶植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扶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能做自我批评。

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某些学科学习中能初步表现思维的新异性,课外兴趣活动中提高创新作品水平。

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初步树立群体意识。

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兴趣的广泛发展;课外读物范围有所扩大,课外兴趣活动显露一定的水平。

6、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低段(1--2年级) 1、初步具有爱父母、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体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同学,诚实不说话,活泼向上的品质。

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扶植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

4、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5、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

中段(3--4年级)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发展爱学校,做事认真,勇敢正直、合群向上等品德。

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初步形成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

4、初步具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5、初步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

6、服装整洁大方,重大集会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高段(5--6年级)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具有爱学校、爱班集体的感情;养成关心他人、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协作、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

2、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3、进一步提高分辨周围事物的是非能力。

4、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5、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全面、注意发展的思想方法。

6、服装整洁大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朝气蓬勃,重大集会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三)、审美素质发展目标低段(1--2年级) 1、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最初步的感受美、理解美的基本的能力。

2、培养音乐、体育、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使艺术特长得到初步发展。

4、引导学生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段(3--4年级) 1、进一步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最初步的感受美、理解美的基本的能力。

2、培养音乐、体育、美术的兴趣。

3、使艺术特长得到初步发展。

4、引导学生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段(5--6年级) 1、掌握各学科感受美、理解美最基本的方法,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

2、初步形成音乐、体育、美术的兴趣习惯。

3、使艺术特长得到充分地发展。

4、学会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劳动技能素质发展目标低段(1--2年级) 1、参加最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2、初步认识计算机和家用电器。

3、培养愉快的劳动习惯。

中段(3--4年级) 1、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基本的劳动知识。

2、会使用计算机掌握有关家用电器知识。

3、珍惜劳动成果,提高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高段(5--6年级) 1、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基本劳动知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

2、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有关操作方法。

3、初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