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道德经》信解道解诗颂

开场白

研身心内真学问做宇宙间大文章

仔细阅读《道德经》八十一课,老子最期望的读者,是那些侯王们——“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希望他们修道、悟道,遵道而行,回归至无为而治的上古时代,从而根本熄灭春秋无义战的战火,使人民得以永久的安居乐业,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争斗”。

老子还特辟了几章,专门讲授了宇宙生化之理,长生久视之道,入手兴功之法,登堂入室之阶……。看似短短五千余言之《道德经》,其内容浩瀚深邃,无与伦比,实乃人、神、鬼、仙争相共餐之精神大宴,享之不尽,受之不完;迄今二千余年以来,令古今中外的有志之士、大丈夫们口流长涎。正是:师传虽一悟有别——悟解有别是非生!即使是师门弟子,修持门中亦见凡圣之差,乃至有别立门派者;门外大众更是是非丛生——注解蜂起,两千年来,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信解方面,憨山大和尚的解读值得重视;也是笔者简要译释《道德经》的主要依据。

道家认为,“身国同构”:精气神,神如君,气如民,精如财;君明则国治,民聚则国强……;治国之道亦治身之道。

“善言入耳,永为道根。”老子《道德经》之五千善言,上可以用于治国,近可以用于治身——就治身、道解方面,从古以来议之甚多,惟吕祖、黄元吉真人解读得颇为精切,可供真修行人参读。

道法大海信能入,灵台即是楼观台,放松身心虚且静,有字真经翻开来!在这里我们静听老子给大家讲课。

第一课大道体用

题示:秦汉以前,诸子百家共奉一道——形而上恍惚之道与形而下器用之道。

形而上恍惚之道,不可道之“道”,约有三义:(一)朱子曰:“道犹路也”,有脚就有路,而“道”则是通向宇宙究竟境界的唯一之路——心悟之路;(二)“离有离无之谓道”的不可道之“常道”,或曰无极○;(三)法则、规律。

形而下器用之道,可道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由“首”与“辶”组成。当代贤人李昌锐阐释曰:“首”字上两点把它平放起来,就成了八卦的阴爻,下一横就是当然的阳爻;阳爻下面的“自”字,即宇宙阴与阳这两个东西之互生互根、流行不息的自然变化;“辶”则为阴阳二物运动变化之轨迹或相状,包括隐在之虚象

——“一虚一实道之机”;亦即太极⊙。

就具体修道而言,本课既言道之体用,也讲了入道功夫。老子之道,尽在于此。其余五千余言,皆系围着本课进一步讲述和展开。

道可道,非常道。

宇宙运化,井井有条;万物繁衍,欣欣向荣;谁在作主?就是从古至今,古今圣贤,都喊“不知道”的那个“道”!老子名之曰“真常之道”——我们宇宙的真宰。牠虚而无形,灵而有相——无象之相;无象则无名,强名之曰“道”;故真常之道,可以叫牠“道”,也可以不叫牠“道”。

虚灵的先天大“道”,名“道”字“无极”○。

静为无极(○体),动即太极(⊙用),动静一如。故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太极⊙;有来自无——来自无极○。

太极⊙——宇宙“干细胞”。牠是心物一元的“干细胞”,既是物质“干细胞”,也是精神“干细胞”;亦即佛家“三界唯心”之心,更是“万法唯识”之识。太极⊙之义深也、远也、玄也,不可思议也!——不是不能思议,更不是不准思议,而是思之不及,议之不得,只能像老子、庄子那样,在深深的定境中去慧而悟之!

虚灵的无极之道○它不能总是处于先天的本寂状态(道体),它的本智功能在因缘会聚时,终归是要起用的,无极而太极

⊙(道用),化而为一,亦即道生一之“一”——太极混沌之气的元始祖气(炁)。气聚、精生、成形,生出后天的天地万物,及人间万事;万物、万事历经生、长、化、收、藏之后,复又叶落归根——归根复命,回归到无极道海○。这就是老子在深深定境中,游心于万物发生之初,所观察到之道化万物、万物归道的全过程。

道何以要化生不灭的物质(阴),不朽的精神(阳),同时又给牠们提供生生不息的能量(气);以及令阴阳交媾而产生日月星辰,和牠的杰作“人”……乃至天灾地难、病祸苦痛?“天意从来高难问!”对此老子未予论述。他的传人庄子给予了说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与老子同时现身的佛祖,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外道向佛祖提出了十四个宇宙现象方面的根本问题,佛祖也未予回答,称为十四无计。比如“时间有没有开端?”“宇宙有没有边际?”……等。佛祖笑了一下——笑而不答。

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无名,强名曰“道”,皆假名耳;牠化生天地,产出万物,已非常名也——常名曰“道”字“气”。故可以叫“道”这个名,也可以不叫“道”这个名。

因为先天虚灵之“道”,化为后天的天地万物之后,名字也随之而不断地改变——万物万名,实际上就没有固定的名了,也就是无法名之的

“无名”——“道”的新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虚灵的先天无名之“道”○,化为混沌的太极之气⊙,气聚、精生、成形,遂而产生了后天的阴阳——天地。天地生成——有了固定名称“天地”之后,天地合气,阴阳交媾,万物滋生,宇宙从此就繁荣起来了。

常无欲以观其妙。

虚灵之道,无象之相,无法以“肉眼”直观,但可以“道眼”之心悟慧观。修真证道者只要常处无私无欲的先天状态,就能深入静定,定而生慧,“道眼”开启,“三眼”齐观,从而提挈天地,深参造化,把握阴阳,透视虚实,这样就能够观察到虚灵的先天之“道”,如何化生后天的天地万物之奥,以及万物化尽收藏复又归根复命之妙;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认知和掌握宇宙生化的第一义谛,或曰“绝对真理”。

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人为习惯所囿,总想表现自己后天的聪明才智和欲望,便不能进入虚极静笃的甚深境界,“道眼”难以开启,只能依靠自我的主观心智之用,因此其视界被限制在三维之内;即使观察到的也是很有限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能认知宇宙运化一段时空、节序中的“相对真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老子观无,是观虚无道体之中,含有造化万物之奥;观有,观天地万物道化之理,及其归根复命之妙;可见老子是有、无齐观,虚、实共参——有无相生,道器相成;原本一体,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有为法的有欲观徼,玄而且妙;无为法的无欲观妙,妙而且玄;两者都叫做“玄”。“玄”者,原也,源也,元也,道也。有为法在表面观玄,门外观玄;无为法在道里观玄,门内观玄;有为法观的是万物泉源之玄,无为法观的是宇宙本元之玄;故两者同谓之玄——同谓之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无玄之,有又玄,无中生有,则玄之又玄;天玄之,地又玄,人居天地之中,则玄之又玄。玄知大道生化,引导修真悟道者沿着理想之太极曲线,螺旋式的不断地向上升华,就能玄入大道之门——众妙之门。

玄!玄!玄!妙!妙!妙!我们一起来修道,修道悟到玄玄玄,悟道证到妙妙妙;始知:不悟道时妙而玄,悟道之后玄而妙,要知玄妙真消息,除了修道、悟道、证道无别道!

诗曰:人生七十古来少,先除少年后除老,中间所剩无多子,又有一半睡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