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docx

合集下载

2022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冲刺复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22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冲刺复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电离常数(Ka、Kb)的常见计算类型
(1)依据电离常数表达式计算(以弱酸 HA 为例)
cH+·cA-
c2H+
Ka= cHA ,若只是弱酸溶液,则 c(H+)≈c(A-),Ka≈ cHA 。
(2)依据电离度进行计算(以弱酸 HA 为例)
HA
H+ + A-
起始浓度: c 酸 平衡浓度: c 酸·(1-α) K 电离=c酸c·酸1·-α2α=c1酸-·αα2。
2.外界因素对“三大”平衡的影响
平衡 类型
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
+H+ ΔH>0
水解平衡CH3COO- 沉淀溶解平衡
+H2O CH3COOH AgCl(s) Ag+(aq)+
+OH- ΔH>0
Cl-(aq)
研究对象 弱电解质溶液 会水解的盐溶液
难溶电解质
平衡 电离平衡CH3COOH
2022年高考可能这样考
3.常温下,用2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吸收SO2气体,吸收液的pH与
lg
cHSO-3 cSO23-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b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SO-3 )=c(SO23-)>c(OH-)>c(H+) B.c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SO-3 )+c(SO23-) C.常温下,H2SO3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1.0×10-7.2 D.在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溶度积(Ksp)的常见计算类型及应用 (1)已知溶度积求溶液中的某种离子的浓度,如Ksp=a的饱和AgCl溶液 中c(Ag+)= a mol·L-1。 (2)已知溶度积、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求溶液中的另一种离子的浓 度,如某温度下AgCl的Ksp=a,在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AgCl固体,达到平衡后c(Ag+)=10a mol·L-1。 (3)计算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如Cu2+(aq)+MnS(s) CuS(s)+Mn2+ (aq),平衡常数K=ccMCun22++=ccMCun22++··ccSS22--=KKssppMCunSS。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选择题)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选择题)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列反应与电离平衡无关的是A .FeSO 4溶液与NH 4HCO 3溶液反应制备FeCO 3B .电解饱和NaCl 溶液制备NaOH C .加氨水除去NH 4Cl 溶液中的杂质FeCl 3D .将Na 2CO 3溶液加入水垢中使CaSO 4转化为CaCO 32.(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指定微粒或化学键的个数比为1:2的是A .126C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B .Na 2O 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C .SiO 2晶体中的硅原子和共价键D .FeCl 2溶液中的Fe 2+和Cl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室温下,向10.0mL 纯碱(可能含有NaHCO 3)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mol•L -1盐酸,滴定曲线如图,其中p 、q 为滴定终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m 处溶液pH >7,原因是23CO -+2H 2O ƒH 2CO 3+2OH -B .由滴定数据可推知,原纯碱中不含NaHCO 3C .p 和q 处的溶液中,均存在c (Na +)+c (H +)=2c (23CO -)+c (3HCO -)+c (OH -)D .原纯碱稀溶液中c (Na +)=0.215mol•L -14.(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 浊液,记录如表。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I.a 为AgClII.a 为AgI两电极均产生气泡,有黑色固体在阴极附近生成,并沉降在烧杯底部,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澄清透明两电极均产生气泡,阴极表面附着少量银白色固体,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棕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 中阳极气体可能为Cl 2和O 2,II 中阳极气体为O 2B .I 和II 中阴极生成气体的方程式均为2H 2O+2e —=H 2↑+2OH —C .II 中液体变为棕黄色,说明阳极上发生了反应2AgI—2e —=I 2+2Ag +D .两实验阴极现象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II 中c (Ag +)比I 中的小5.(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室温下,t 1时刻向两个盛有5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①1gCaCO 3、②1g 蔗糖,搅拌,最终分别得到悬浊液和澄清溶液,溶解过程中分散系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常温时,向20mL 0.1 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 的NaOH 溶液,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的pH=1B .b 点时,c (CH 3COO —)=0.05mol/LC .c 点时,V (NaOH)=20mLD .反应过程中-33c(CH COO )c(CH COOH ,)的值不断增大 【答案】D【解析】A 项,CH 3COOH 为弱酸,部分电离,a 点为0.1 mol/L 的CH 3COOH 溶液,c(H +)浓度小于0.1 mol/L ,则pH 大于1,故A 错误;B 项,b 点溶质为CH 3COOH 和CH 3COONa ,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体积由20mL 扩大为30mL ,根据物料守恒c(CH 3COOH)+c(CH 3COO -)=0.1 mol/L×23;CH 3COOH 的电离和CH 3COO -的水解均是微弱的,则二者的浓度应均接近于0.1/3mol L ≈0.033mol/L ,不会等于0.05mol/L ,故B 错误; C 项,假设c 点时,V (NaOH)=20mL ,则CH 3COOH 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 3COONa ,此时溶液显碱性,pH >7,与图不符,故假设不成立,故C 错误;D 项,()()()()333a c CH COO K CH COOH c CH COOH c H -+=,随着NaOH的加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c(H+)逐渐减小,而温度不变,K a不变,则()()33c CH COOc CH COOH-的值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常温下,向20mL 0.05mol·L-1的某稀酸H2B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aHB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B.A、B、C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减小,D、E、F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增大C.B点溶液c(NH4+)=2c(B2-)D.E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 c(B2-)> c(H+)>c(OH-)【答案】D【解析】A项,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c(H+)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c(OH-),即A点时,c(OH-)=1.0×10-13mol·L-1,则溶液中c(H+)=141w13K10mol Lc(OH)10---=⋅=0.1mol·L-1,因为酸H2B为二元酸,2×0.05mol·L-1=0.1mol·L-1,所以H2B为强酸,即NaHB溶液显酸性,A错误;B项,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所以A、B、C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增大,D点恰好完全反应,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E、F三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B错误;C项,D点时,氨水与H 2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 4)2B ,(NH 4)2B 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所以B 点时溶液呈酸性,c(NH 4+)<2c(B 2-),C 错误;D 项,E 点为(NH 4)2B 和氨水的混合物,由图可知此时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一水合氨的电离,溶液呈酸性,c(NH 4 +)> c(B 2-)> c(H +)>c(OH -),D 正确;故选D 。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有( )①0.1 mol·L-1MOH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②0。

1 mol·L-1 MCl溶液呈酸性③0。

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

1 mol·L-1NaOH溶液弱④等体积的0。

1 mol·L-1 MOH溶液与0。

1 mol·L-1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①②③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 ℃时,用0.1 m 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N2(g)+O2(g)2NO(g) ΔH〉0,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中曲线表示10 mL 0。

01 mol·L-1醋酸的电离度α随加水量的变化D.图④中曲线表示AgCl的溶度积K sp随盐酸浓度c(HCl)的变化【解析】: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终点,pH会发生较明显变化,有一个突变区间,A错;随着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在增大,B错;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着加水量增加逐渐增大(越稀越电离),C正确;K sp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只受温度的影响,D错。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只与温度有关,但外加酸、碱、盐一定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B.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C.常温下,向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错误!的值减小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错误!的值增大【答案】:D4.25 ℃的条件下,稀硫酸和硫酸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稀硫酸(NH4)2SO4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含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含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大题培优易错试卷 ) 含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

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 4) 2C2O4] 溶液,可析出草酸钙 (CaC2O4) 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 2C2O4) ,再用 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 Ca2+的浓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 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 ( 填序号 ) 。

(2)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 。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 1KMnO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mL KMnO 溶液。

0.020mol ·L424(3)已知草酸跟KMn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x+2MnO+5H C O+6H =2Mn +10CO↑+8H O则4422422方程式中的x=__________ 。

(4)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 Ca2+的浓度为 __________ mg·cm-3。

【来源】山东省章丘四中 2020 届高三 10 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②⑤ 偏小 2 1.2【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正误;(2)根据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判断;(3)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4)根据滴定数据及钙离子与高锰酸钾的关系式计算出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详解】(1)由图示可知②⑤操作不正确,②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由于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3)根据电荷守恒, (-1 × 2)+(+1 × 6)=+x ,解×2得, x=2,草酸跟 KMnO 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 +8H 2O ;(4)血样 20.00mL 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mol/L × 0.012L=2.4 -4mol ×10,根据反应方程式 2MnO 4-2 2 4 +═ 2Mn 2+ 2 2 2 4,可知:+5H C O +6H +10CO ↑ +8H O ,及草酸钙的化学式 CaC O2+5--4-42+-4 2 2 4)=2.5× 2.4 ×mol=610 × 10mol ,Ca的质量为: 40g/mol ×6×10n(Ca )=n(H C O )=n(MnO24mol=0.024g=24mg ,钙离子的浓度为:24mg =1.2mg/cm3。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室可用铁屑为原料制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回答下列问题:(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4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_____。

(2)在将Fe2+氧化的过程中,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理由是_______;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加入乙醇的理由是________。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__________(叙述此步操作),⑥计算。

步骤③若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晶体中C2O42-含量的测定可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

称取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m 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0.00mL放入锥形瓶中,用0.0100mol·L-1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①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可装入标准溶液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C.接近终点时,需用蒸馏水冲洗瓶壁和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②有同学认为该滴定过程不需要指示剂,那么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那么晶体中所含C2O42-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2·新课标I.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v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v0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vc(M+)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v0c(R)2.(2022·天津.11)室温下,将0.05mol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3.(2022·四川.6)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Ka-A.<1.0某107mol/Lc(H)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4.(2022·重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C.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1mol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5.(2022·安徽.13)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6.(2022·广东.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某10-137-+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1.0某10-17.(2022·山东.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 溶液中加入0.1mol·L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命题猜想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高考化学命题猜想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向解读】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个判断标准(1)任何温度c(H+)>c(OH-),酸性;c(H+)=c(OH-),中性;c(H+)<c(OH-),碱性。

(2)常温(25℃)pH>7,碱性;pH=7,中性;pH<7,酸性。

3.三种测量方法(1)pH试纸注意①pH试纸不能预先润湿,但润湿之后不一定产生误差。

②pH试纸不能测定氯水的pH。

(2)pH计pH计能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精确到0.1。

(3)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红色5~8紫色>8蓝色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浅红色>10红色例1.(2015·全国卷Ⅰ,13)浓度均为0.10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V0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 VV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 M+c R+增大【答案】D【方法技巧】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1)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全国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 4·2H 2O ,还含少量SiO 2、Al 2O 3、Fe 2O 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 3和(NH 4)2SO 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1)室温下,反应CaSO 4(s)+23CO -(aq)CaCO 3(s)+24SO -(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2423SO CO c c --=________[K sp (CaSO 4)=4.8×10−5,K sp (CaCO 3)=3×10−9]。

(2)将氨水和NH 4HCO 3溶液混合,可制得(NH 4)2CO 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浸取废渣时,向(NH 4)2CO 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废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搅拌,反应3小时。

温度过高将会导致CaSO 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aSO 4转化率的操作有________。

(4)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 3所需的CaCl 2溶液。

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 2溶液的实验方案:______[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

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来源】2019年江苏卷高考化学试题【答案】1.6×104 3HCO -+NH 3·H 2O+4NH +23CO -+H 2O(或3HCO -+NH 3·H 2O +4NH +23CO -+H 2O) 增加溶液中23CO -的浓度,促进CaSO 4的转化温度过高,(NH 4)2CO 3分解 加快搅拌速率 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 试纸测量溶液pH ,当pH 介于5~8.5时,过滤【解析】【分析】(1)反应CaSO 4(s )+CO 32-(aq )CaCO 3(s )+SO 42-(aq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423c SO c CO --()(),结合CaSO 4和CaCO 3的K sp 计算; (2)氨水与NH 4HCO 3反应生成(NH 4)2CO 3;加入氨水抑制(NH 4)2CO 3的水解; (3)温度过高,(NH 4)2CO 3分解,使CaSO 4转化率下降;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提高CaSO 4转化率即提高反应速率,结合反应的特点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4)根据工业废渣中的成分知,浸取、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CaCO 3、SiO 2、Al 2O 3和Fe 2O 3;若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 2溶液,根据题给试剂,首先要加入足量盐酸将CaCO 3完全转化为CaCl 2,同时Al 2O 3、Fe 2O 3转化成AlCl 3、FeCl 3,过滤除去SiO 2,结合题给已知,再利用Ca (OH )2调节pH 除去Al 3+和Fe 3+。

高考化学 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 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

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足量的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 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

在答题纸上进一步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

(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____。

步骤4: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

实验如下:(3)配制250mL约0.1mol•L-1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_____,洗涤,定容,摇匀。

(4)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重复滴定2次。

平均消耗盐酸VmL。

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三年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三年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2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

以下有关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假设改为0.0400 mol·L-1 Cl-,反响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假设改为0.0500 mol·L-1 Br-,反响终点c向b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C.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mL 0.05mo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4mol/L的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参加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mL变为25×0.8=20mL,而a 点对应的是15mL,选项C错误。

D.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K SP(AgCl)应该大于K SP(AgBr),将50mL 0.05mol/L 的Cl-溶液改为50mL 0.05mol/L的Br-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或溴离子都是1:1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a点变为b点。

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以及图像分析等【试题点评】此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

注意:横坐标是参加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此题虽然选择了一个学生不太熟悉的滴定过程——沉淀滴定,但是其内在原理实际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1 •河北沧州市高三三模)常温下,向20mL0.1mol-L-'H2S03溶液中滴加O.lmol K1的NaOH溶液时,pH、pc(X)[pc(X) = -lgc(X)(X = H2SO3, HSO;或SO;)随V(NaOH 溶液)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r I•' I••I0 10.0 20.0 40.0V(NaOH 溶液)/mLA.常温下,H2SO3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 al = lxl0-22B.当V(NaOH溶液)=10mL 时,c(H2SO3) + 2c(H+) = c(HSO;) + 2c(QH )C.V(NaOH溶液)=40mL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常温下,当pH = 7.6 时,有3c(HSO;)<c(Na+)【答案】B【解析】A.当pH = 2.2 时,c(HSO3)=c(H2SO3),则7T al = = c(H+) = 1 x 10 22, A项正确;B.当V(NaOH溶液)=10mL 时,根据电荷守恒得c(Na+) + c(H+) = c(HSO;) + C(OH~) + 2c(SO^-), 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 = c(HSO3)+ C(H2SO3)+ C(SO;),综上可得C(H2SO3) + 2c(H+) = c(HSO~) + 2c(0H")+3c(SO^ ) , B 项错误;C.当V(NaOH溶液)=40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3 , NazSC^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当V(NaOH溶液)=40mL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项正确;D.当pH = 7.6时,c(HSO:) = c(SO;),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 +) + c (H +) = c (HS0;) + c (0H") + 2c (S0;"), c (Na +) + c (H +) = 3c (HS0;) + c (0H -),此时 c (H +)<c (OH ), 3c (HSO ;)<c (Na +), D 项正确;答案选B 。

2. (2021 -广东珠海市高三二模)常温下,向lOmLO.lmol -K 1的HA 溶液中逐滴加入0.lmol-171的氨水, 溶液的pH 及导电能力变化趋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 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总和关系是:b 〉c>aC. 常温下,HA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D. 氨水的电离常数小于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答案】D【解析】A. b 点(滴入10mL 氨水时),HA 和帐・&0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仅有NH 4A ; b 点之 前,溶液中的溶质有HA 和NH 4A, b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职・艮0和NH’A, HA 和皿眠。

都会抑制水的电 离,NH<A 的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故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A 正确;B. 溶液中始终存在电荷守恒:C (NH :)+C (H*)=C (OH 「)+C (A 「);由于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呈正 比,导电能力:b>c>a,故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综合关系为:b>c>a, B 正确;C. 常温下,0. Imol-r 1HA 溶液的pH 约为3,则该溶液中c (H*)、c (A 「)的浓度约为0. OOlmoPr 1,则 河)=c (H*)・S )= 0.001mol ・I? xO.OOlmol.!;、。

、此,c(HA)D. b 点,溶液的溶质仅有NH’A,溶液的pH 为7,贝。

说明NH ;和A 「的水解程度相当,即氨水、HA 的电离平 衡常数相同,D 错误; 故选D 。

3. (2021 •江西南昌市高三三模)某些难溶性铅盐可用作涂料,如秦俑彩绘中使用的铅白(PbCO 3)和黄金雨PH导电能力C 正确;O.lmol.L 1中黄色的PbL。

室温下PbC03和PbL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别达到溶解平衡时-Igc(Pb2+)与Tgc(CO;)或-Igc(D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sp(PbC03)的数量级为]0小B.p点对应的是PbCO,不饱和溶液C.L2对应的是-Igc (Pb2+)与-Igc (F)的关系变化D.向浓度相同的N&CO3、Nal混合溶液中滴入Pb(N03)2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答案】A【分析】Ksp (PbCO3) =c(Pb2+)c(CO;-),则lgc(Pb2+)=lg [Ksp (PbCO3)] -lgc(CO?),同理lgc(Pb2+)=lg [Ksp(Pbl2)] -21gc(I2),则图像 Li 对应的是Tgc (Pb2+)与-Igc (F)的关系变化,以此分析。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图像"对应的是-lgc(Pb2+)与-lgc(CO;)的关系变化,贝UKsp (PbCO3) =c(Pb2+)c(CO^)=10131数量级为 10小,故 A 正确;B.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越小,则离子浓度越大,p点位于Lz的左下方,则对应PbCOa的过饱和溶液,故B错误;C.L2对应的是-Igc(Pb2+)与-lgc(「)的关系变化,故C正确;D.Ksp (PbCO3) =c(Pb2+)c(CO32 )=10131, Ksp(Pbl2) =c(Pb2+)c2(r)=10 8,Ksp (PbCO3) <Ksp(Pbl2),则p点溶液中加入NazCO,浓溶液,先得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选:Ao4.(2021 •天津高三三模)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

现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一表示电极电位曲线图;……-表示电极电压曲线图)A.b点溶液呈酸性B. a 到 b 之间存在:c(Na*)〉c(C「)C.该滴定过程中不需任何指示剂D. a 点溶液中存在:c (Na+>-c (HC03) +c (CO f ) +c (H2C03)【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第一个计量点,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b点为第二个计量点,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A.由分析可知,b点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的饱和溶液,碳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使溶液呈酸性,故A正确;B.从a点到b点,溶液由氯化钠、碳酸氢钠混合液变为氯化钠、碳酸混合溶液,溶液中c(Na*)>c(C「)故B 正确;C.电位滴定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则滴定时不需指示剂,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a点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也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c(Na*)〉c(HC0;)+c(C0;)+c(H2CO3),故 D 错误;故选Do5. (2021 -江苏徐州市高三模拟)25°C 时,改变0.1mol ・L 弱酸RC00H 溶液的pH,溶液中RC00H 分子的 物质的量分数6 (RCOOH)随之改变[已知8(RC00H)= C (RC °OH)+C ( (CH 3CH 2C00H)溶液中5 (RCOOH)与pH 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4的丙酸和甲酸溶液稀释100倍后对应溶液中的c(H ):甲酸〉丙酸B. 25C 时,等浓度甲酸与丙酸混合后,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0-4 88C. 浓度均为0. Imol • L -1的HCOONa 和CH 3CH 2C00Na 的混合溶液中:c (H +) +c (CH3CH2COOH) +c (HCOOH) =c (0H9 +c (HCOO 「)+c (CH 3CH 2COO)D. 将0. Imol • U 1的HCOOH 溶液与0. Imol • U 1的H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HCOO 「) >c (Na +)>c(HCOOH)>c(H +)>c(OH0【答案】D【解析】A.根据酸溶液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可知,pH=4的丙酸和甲酸溶液中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前者 大,则丙酸浓度大于甲酸,稀释100倍后丙酸电离出的H*更多,故c(H*):丙酸〉甲酸,选项A 错误;B.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根据N 点可知,丙酸的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 则可得K=c(H*)=10",选项B 错误;C. 浓度均为0. Imol • U'的HCOONa 和CH 3CH 2C00Na 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有c (H +) +c (Na +) =c (OH -) +c (HCOOO +c (CH3CH2COO 。

,但 c (Na +)丰 c (CH 3CH 2COOH) +c (HCOOH),故 c (H +) +c (CH3CH2COOH) +c (HCOOH)丰 c (0H 「) +c (HCOO 「) +c (CH 3CH 2COO ),选项 C 错误;D. 将0. Imol • 的HCOOH 溶液与0. Imol •顷的H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HCOOH 电离大 于 HCOONa 水解,故存在:c (HCOO') >c (Na +) >c (HCOOH) >c (H +) >c (OH -),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D 。

6. (2021 •辽宁朝阳市高三模拟)常温时,采用甲基橙和酚猷双指示剂,用盐酸滴定Na 2C03溶液,溶液中c(RCOOH)--------- ],甲酸(HCOOH)与丙酸KCOO Ihj 1/ ) U 1/ 1/ If ) If()(9(K(7(6(5(4(3(2<lgc(H 2C03)> lgc(HCO ;)、Igc (CO ;)、lgc(H +)> lgc(0H 「)随溶液 pH 的变化及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整个滴定过程中可先用酚猷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n 点的pH 为m 点和q 点pH 的平均值C. r 点溶液中:c(0r)=c(H +)+c(HC0p+c(H 2C03)D. r 点到k 点对应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减小 【答案】C【解析】A.已知:酚猷变色的pH 范围为8.2~10, P H<8. 2时酚猷溶液变无色,甲基橙变色的pH 范围为 3.广4.4, P H<4. 4时甲基橙变橙色,由图可知:盐酸溶液滴定Na2CC )3溶液时,先用酚猷再用甲基橙作指 示剂,A 项正确;B.设 m 点的 pH=a, m 点:①H 2CO 3 ~ -HCO^ +H + , c (H 2CO 3) = C^HCO^),/ 八 /\c (CO ;)・c (H+) / 、 卜 / 勺 \ /、c (CO ;) = c (HCO ;),虬2= c (H :o] =c (H )=10七 n 点,c (COt ) = c (H 2CO 3), c (H +) = yjK ai K a2 = A /10 xlO ,则 n 点,pH=- 1gc (H +) = - 1g ^JlQ~a xlO h =, B 项正确;C. r 点由CO ;水解生成的HCO ;和OH-的量是相等的可知,此时溶质为NazCC^,由质子守恒得c (OH-) = c (H + ) + c (HCO ;) + 2C (H 2CO 3) , C 项错误;D. r 点溶质为Na2CC )3,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r 点到k 点滴加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减小,D 项正 确; 故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