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口及监测点位规范设置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排放口及监测点位规范设置技术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势发展随着生

态环境保护改革而相应变化。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形势要求下,准确、

可靠的监测数据是“三个治污”的基础支撑,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胜的根本保障。基于此,以下对污水排放口及监测点位规范设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水排放口;监测点位规范设置技术

引言

目前,国内外针对监测点的布设优化主要集中在供水管网领域,通过实时监

控系统采集管网信息,采用经验法、聚类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4]等进行监测

点的优化布置。

1现有污水排放口和监测点位存在的问题

1.1污水排放口和监测点位及其附属设施日常管理缺失

调研发现,部分排污单位对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疏于日常管理,监测平台、梯

架和防护栏杆锈蚀严重,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缺失,污水排放口与监测点位的位置

和性质等相关信息不掌握,缺少完善的污水排放口管理文件及相应的管理人员等,从而显著影响环境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与监测人员的监测安全。

1.2清水入流入渗、雨水混流

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系统由于管网内部长期存在严重的清水入流入渗、雨水

混流等问题,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下、进水负荷较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低下,同时城市黑臭水体未明显消除[1]。污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基于长期连续

动态的监测数据,可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态,评估污水系统内清水入流入渗、雨

污混流情况,是系统动态评估和实时监管污水系统健康状况、保障污水收集处理

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2],同时也可为污水系统运营考核付费提供数据支撑,是城镇排水管理信息化和智慧化的重要体现。

2污水排放口及监测点位规范设置技术

2.1排放口数量设置规定

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排污单位设置多套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分别直接

排入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既不能完全保证

排放的水质合格,又可能存在用运行较好的系统接受检查,存在规避检查风险的

嫌疑,也给环保日常监督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此外,我国相关标准规范明确对排

污单位的多个排放口应同时采样并测定流量,故设置多个排放口会明显增加环境

日常监督监测与监管的工作量,不利于有关污染排放的监测与监管。基于上述原因,本着方便采样、方便监管、确保采集的样品代表性、促进排污单位污染治理

设施运行维护质量和处理效果、提高监督检查效率等原则,排污单位应在实行雨

污分流的基础上,有必要明确1个生产经营场所原则上只设置1个污水总排放口

和1个雨水总排放口的规定,因特殊原因需增设排放口的,应与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的要求一致,并须报属地生态环境行政管理部门。

2.2污水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的管理

为加强污水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与管理,排污单位

应建立污水排放口和监测点位档案,档案内容应包含监测点位二维码涵盖的信息;同时应建立对监测点位的管理记录,包括对标志牌的标志是否清晰完整,监测平台、监测梯架、自动监测系统是否能正常使用,安全防护装置是否过期失效,防

护设施有无破损现象等方面的检查和维修记录。排污单位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和规章制度,选派专职人员对排放口和监测点位进行管理,并保存相关9管理记录,协助和配合环境执法和监测人员开展环境监督和监测工作,包括工作前出示

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相关运营管理记录并在相应的现场监测记录表上签字。排污单

位还应经常对排放口和监测点位进行清障、疏通工作,保证排水管道内壁平滑、

水流畅通;维修维护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相关监测保障设施,保证监测点位长期符

合现场监测的相关要求。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的有关构筑物及相关设施应属环境保

护设施的组成部分,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包含对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的验收内容,并作为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的必要条件。

2.3在线监测点布局优化

在线监测点位的布置与优化是排水管网监测系统建立的前提,如何用尽量少的监测点来全面反映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总体情况是关键[3]。以南方某城镇为例,建立了一套基于排水管网拓扑关系排水分区识别划分的分布式在线流量监测点优化布局方法,初步确定的监测点位为22个,通过2个月的监测数据诊断分析后,对监测点位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排水主干管上新增监测点3个,干管及次干管取消监测点6个,优化后监测点为19个,并对部分片区提出下一步排查建议。本方法以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建立了一套分布式在线流量监测点优化布局方法。研究区域监测点情况总结如下:(1)排水主干管监测节点流量较大,旱季清水入流入渗量大,对旱季污水系统提质增效贡献占比较大,雨天管网上可能存在溢流现象,但监测节点密度不足;(2)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流速监测范围为0.02-10m/s,最低监测液位0.03m,部分排水干管和次干管上旱天流态不佳,液位、流速和流量较小,监测数据准确性不足;(3)局部排水次干管和支管上旱天监测流量为0或接近于0,推测服务范围内管网拓扑关系不清或存在污水管网短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监测点位布局优化建议:(1)新增监测点:排水主干管上新增3个监测点;(2)取消监测点;目前,排水管网的在线流量监测布点设置原则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对排水管网监测点布局优化的研究还较比较有限,主要分为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和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共两大类,但内容侧重于理论研究,实际工程中情况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上述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基于排水管网拓扑关系排水分区识别划分的分布式在线流量监测点位优化布局方法,可为分布式在线监测的优化布局和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结束语

厂网一体化的基础是构建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需要不断优化。首先结合运营及模型的需求对厂网覆盖范围作基础监测点的布设,其次根据初步布设的监测点对片区管网水质进行系统监测和多维度比较分析,最后结合监测分析结果及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