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史实,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只在第二段中有少量动作描写),并在对比中刻画人物。
本文记叙的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突出了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英明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有自知之明,从生活小事领悟到深刻道理,他用切身的体会劝谏齐威王,使威王纳谏改过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3、《陈涉世家》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4、《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前对刘禅上的表文。
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同时表明了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5、《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9 年版)。
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赞美,以及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离别的惆怅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 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忧国之痛以及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最新整理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汇总词语注音及解释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隧洞suìdòng :即隧道。
2.蜗行wō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3.淤滩 yūtān :淤泥形成的滩地。
4.驳船 bóchuán: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5.簇新 cùxīn : 极新;全新。
~的大衣。
6.笑涡xiào wō: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7.喷薄 pēn bó: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8.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1.阎罗yán luó: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2.捷报jié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3.血雨腥风xuèyǔ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4.取义成仁qǔyì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1.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2.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3.舵手duò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4.埋没mái mò: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1.苍茫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 文学通过语言表达,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文学的分类1. 诗歌- 诗歌是运用特定的韵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以通过抒情、叙事等手法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等。
2. 散文- 散文是以散笔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悟和随笔性质的文章。
- 散文可以通过描写、议论、记叙等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 小说可以分为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不同流派。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展现的文学作品。
- 戏剧可以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元素来表达剧情和角色的情感。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红楼梦》:清代文学巨著,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 《西游记》:明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 《水浒传》:明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勇事迹。
四、文学常识- 文学作品的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描述细节、塑造人物等手法来打动读者。
-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总结文学是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类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的整理。
以上信息为独立决策结果,无需用户干预。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此书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词语积累1. 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 一词多义(1)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而① 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为①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采用)3. 词类活用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作名词,祸患,灾难)4. 古今异义①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三、重点词语解释1. 鱼我所欲也2. 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3.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4.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5. 行道之人弗受(弗:不)6. 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可接受)8. 妻妾之奉(奉:侍奉)9.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10. 贤者能勿丧耳(丧:丢掉)11. 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12.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13.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4.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天性)15. 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6. 一豆羹(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7. 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18. 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19.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厚禄)2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四、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
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
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A 字音:郢[yǐng] 犀兕[xīsì] 鼋鼍[yuán tuó] 鲋[fù]鱼文梓[zǐ] 楩[pián]楠长[pián]木B 词语:“说”通“悦”:高兴。
例句:公输盘不悦。
“圉”通“御”:抵御。
例句:子墨子之守圉。
“距”通“拒”:抵抗。
例句:子墨子九距之。
“诎”通“屈”:理屈。
例句:公输盘诎。
“舍”通“捨”:放弃。
例句:舍其轩。
“争”通“挣”[zheng]:直言劝告。
古今异义:①文: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一词多义:①为:替。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例句:夫子何命焉为?是。
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
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当作。
例句:以牒为械。
②见:动词,会见。
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引见。
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入见。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
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何罪之有?(宾语前置,“之”为结构助词,应为“有何罪”译文:有什么罪呢?)翻译: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②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呢?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④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2.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归纳(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
(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
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4)本诗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题,全诗共四节,每节都用一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独特感情,虽无一词一句的直抒胸臆,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这种象征达意的方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总结(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中国女诗人,是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2.《梅岭三章》作者,字仲弘, 家、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3.《月夜》的作者是。
《萧红墓畔口占》作者,中国现代派诗人,代表作。
《断章》作者, 派和派的代表诗人。
《风雨吟》的作者是。
《统一》作者, (国籍)诗人。
4.《海燕》作者, (国籍)作家,有自传体小说《》《》《》等。
【字音字形】1.隧.洞( )2.蜗.行( )3.淤.滩( )4.驳.船( )5.cù( )新6.笑wō()7.喷bó()8.旌.旗( ) 9.阎.罗( ) 10.jié()报11.血雨xīng()风 12.取义成rén()13.畔.( ) 14.舵.手( ) 15.装shì( )16.翡.翠( ) 17.呻吟.( ) 18.高ào() 19.海ōu()知能要点思维导图20.chǔn()笨21.xī()灭【词语理解】1.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2.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萧红墓畔口占..( )4.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蛇类爬行的样子)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文章主旨】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形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浓厚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梅岭三章》第一首: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表明了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十万雄兵,将反动统治者彻底埋葬!第二首: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
部编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综述首先古诗文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古诗文的基本语言知识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
教材涉及名家名篇的赏析和古诗文的深层解读,引导学生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现代文阅读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分析文本中的信息,并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部分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现象,以及对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名著阅读是本册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本册教材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著片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作文部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本册教材通过各类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此外教材中还涉及了关于写作的构思和立意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创新性和深度。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涉及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和作文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核心知识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1. 简述九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九年级语文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阶段不仅是对之前语文知识体系的巩固与深化,更是为将来的高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生将在此阶段更加深入地接触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九年级语文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因此九年级语文学习不仅关乎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与未来成长的重要阶段。
第六单元(单元总结)-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2.《邹忌讽齐王纳谏》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文章题目中“讽”的意思是讽谏,指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
著有《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后人将这部书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
6.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7.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汉族,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
著有《美芹十论》等。
8.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9.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
元代著名文学家。
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
【通假字】1.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调发、流放)4.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古今异义】1.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事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2、序:序是一种文体形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
本文是一篇赠序。
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3、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4、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散文的一种写法。
二、语音嗜学(shì) 怠(daì) 叩问(koù) 绮秀(qì)三、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2、与之论辨:辩论。
辨,通辩3、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四、古今异义词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今:表趋向,执经叩问。
五、词类活用1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2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若之。
3、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4、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8、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9、县官日癝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
10、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11、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12、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yǐng敝舆yú犀兕xīsì鼋鼍yuán tuó鲋fù鱼文梓zǐ楄pián 守圉yù2.根据语境,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公输盘bān 请说shuō之见xiàn我于王长zhàng木禽滑gǔ厘3.解释下面加点词。
(1)起于鲁起:出发,动身。
(2)请说之说:解释。
(3)胡不已乎胡:为什么。
已:停止。
(4)以牒为械牒:木片。
(5)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用来……方法。
(6)不可谓知类知类:明白事理。
(7)请献十金请:请允许我。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说通悦解释为高兴、愉快(2)吾知所以距子矣距通拒解释为对抗(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解释为抵挡(4)公输盘诎诎通屈解释为理屈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愿借子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3)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4)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好像彩饰篷车与破车相比。
(5)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
2.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玉帛bó辙zhé轼shì靡m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间:参与。
(2)肉食者鄙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3)何以战以:凭,靠。
(4)弗敢专也弗:不。
专:个人专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虚报。
信:实情。
(6)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7)遂逐齐师逐:追赶,追击。
(8)一鼓作气作:振作。
(9)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10)望其旗靡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之类的事。
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
如果(跟齐国)作战,就请(让我)跟从(您)。
(4)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知道他们真的败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争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篇: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 研究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演变- 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技巧第二篇: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 研究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现代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第三篇:片段改编与课文默写- 研究片段改编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课文默写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四篇:写作与修辞手法- 研究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和修辞语言的运用第五篇:作文批改与写作指导- 研究作文批改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掌握写作指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改进作文写作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第六篇:阅读技巧与文言文阅读- 研究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水平第七篇:写作技巧与命题作文- 研究写作技巧和命题作文的基本要求- 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解题策略- 提升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和应试水平第八篇:阅读技巧与标注摘录- 研究阅读技巧和标注摘录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标注摘录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提高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和素养第九篇:写作技巧与记叙文写作- 研究写作技巧和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提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和表达水平第十篇:阅读技巧与议论文阅读- 研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 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升对议论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上提纲为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复内容。
通过复以上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研究成绩。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一、课本内容概览。
1. 第一单元:诗歌。
2. 第二单元:小说。
3. 第三单元:议论文。
- 学习议论文要学会区分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理解它们在论述中的作用。
4. 第四单元:戏剧。
- 要理解戏剧冲突的设置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舞台说明,它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第五单元:文言文。
- 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如“以”“于”“之”等。
同时,要能够准确地翻译句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6. 第六单元:古代诗歌。
- 要体会古代诗歌的意境,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注意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等。
二、重点知识点。
1. 字词积累。
- 生字词:需要准确掌握课本中的生字读音和字形,如“栈桥(zhàn qiáo)”“狡黠(jiǎo xiá)”等。
-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语言枯燥无味,要学会正确运用这类词语进行写作和表达。
2. 文学常识。
- 作者: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诗歌、小说、议论文、戏剧、文言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3. 阅读与理解。
- 现代文阅读:- 概括文章内容: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
- 分析人物形象: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 理解文章主旨:通过对文章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文言文阅读:- 实词虚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如“诚”“信”等)和虚词(如“而”“则”等)的用法。
- 文言文翻译: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 文意理解: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四单元一、文学、文体常识(一)文学常识(作品作者)1.《谈读书》选自《玫瑰树》。
培根的《随笔》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
其中《谈读书》就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自己晚辈的谆谆教诲:要多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2.《不求甚解》选自邓拓《燕山夜话》。
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3李可染,江苏徐州人。
中国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
4.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5.《驱遣我们的想象》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著有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
(二)文体知识1.随笔。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2.杂文。
杂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现代散文中的议论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可见“议论为主”又具有“文学意味”,是杂文最主要、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二、课内知识点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以他人的描述、说明、图示为想象发生发展的曾经,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新的形象,如读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头脑是出现了满山的枫叶在秋季红似春花的景象。
三、阅读考点考点一:论题和论点考查1.找寻论点。
(1)标题:标题有时可以充当论点,有时不可。
但不管标题是不是论点,都能够给我们找论点而指出方向(有时标题是论题,我们可以结合论题和文章内容得出论点)。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中心思想(主旨)归纳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中心思想(主旨)归纳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抒情诗。
此诗精选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也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2 梅岭三章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的概括革面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旌旗十万”、纷飞的捷报、遍布人间的自由之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3 短诗五首《月夜》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诗人面对艰难处境表现出独立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显示出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诗,这首诗通过叙写诗人拜谒萧红墓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追思和缅怀之情。
《断章》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风雨吟》表现了“我”作为一个有志青年,面对苦难的中国所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一》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同时表达作者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和追求。
4 海燕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5 孔乙己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6 变色龙文章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它反人民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1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yǎ) 嘶哑(hóu lóng) 喉咙(xiōngyóng) 汹涌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 荇xìng藻zǎo 蘸zhàn(qiáo cuì) 憔悴(lóu yǐ) 蝼蚁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cù新笑涡wō绯fēi红淤yū滩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2)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第三节诗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
第4课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虔qián信镶嵌xiāng qiàn 深邃suì晨曦xī瞰kàn望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3)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祖国》作者莱蒙托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是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第5课孔乙己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羼chàn水阔绰chuò绽zhàn出拭shì模mú样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3)(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4)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3.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
写出我们学过的他的任意两篇课文的篇名《雪》、《故乡》。
点拨:只要是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即可。
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痱fèi子擀gǎn面杖梆bāng 腌臜āzā捯dáo气咯kā吧隐匿nì名讳huì戏谑xuè荣膺yīng 跳跶da 檎qín嘬zuō捎shào马子断壁残垣yuán2.解释下列词语。
(1)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2)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3)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
(4)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蒲柳人家》选自《十月》,作者刘绍棠是当代作家(称谓)。
第7课变色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蜥蜴xīyì醋栗lì赫hè戳chuō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íwú) 魁梧(huāng táng) 荒唐(línglì) 伶俐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无精打采(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异想天开(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
无缘无故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2.本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第8课热爱生命(节选)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狼嚎háo 苔藓táixiǎn 咀嚼jǔjué巉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骸hái骨吹毛求疵cī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虚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 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3.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生命就是这样吗,呃? 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只有活着才是痛苦。
死并没有什么难过。
死就等于睡觉。
它意味着结束,休息。
那么,为什么他不肯甘心地死呢?2.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像和美妙的梦境。
3.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热爱生命》的作者杰克·伦敦是美国的小说家。
第9课谈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休憩qì枭xiāo鸟荫庇yìnbì芳馨xīn 云翳yì怡yí悦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2)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第10课那树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佝偻gōu lóu 倒坍tān 紊wěn乱虬qiú须砥dǐ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撤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3)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枣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3.解释下面词语。
(1)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2)周道如砥: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啊,啊,树是没有脚的。
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
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2.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那树》的作者王鼎钧是台湾当代作家。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沙砾lì嶙峋línxún 狼嗥háo沉湎miǎn 孱chán弱愤懑mèn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的肥美的湖沼,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
(2)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
(3)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4)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的松、墨绿的唐棋、金色的杨、橘黄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2.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3.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