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和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3ee663a3b3567ec112d8a0e.png)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创作者:玫霸*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c7024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a.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动词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C.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严肃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2分)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⑥臣请就汤镬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级中学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doc
![高级中学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745199c850ad02df8041ad.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 何以知之? 对曰: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对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aec6d509bed5b9f3f90f1ce0.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西汉】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齐国打得大败,夺取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名。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人。
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
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下客蔺相如可以担任这个差使。
”赵王问:“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
我的门下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到边境上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相如对我说:‘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燕国害怕赵国,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他们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f799f4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1.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司马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 l i n )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与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 ou)?”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80963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8.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动词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C.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严肃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2分)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⑥臣请就汤镬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2e90f75580216fc700afdbd.png)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导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
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
赵国实力比秦稍弱。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f97e7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7.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糅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9、王问:“何以知之?”对日:“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0d3b061998fcc22bdd10d79.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原文、翻译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7622f7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8.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将军封兵战国时。
身负如山战斗力,智勇双全神采飞。
文辞功独温嘉育,战略家兼军事家。
沙场英雄虎将军,武艺高强铁血心。
战乱年间忠良起,廉颇勇敢争先武。
幼年喜欢学武艺,壮年英勇助国功。
上观太行人去远,下望泰山云起空。
念念国家安稳愿,恨不能养足军装。
蔺相如的智勇无双,文辞流利见高强。
芈八子来礼贤臣,勾践攻楚表效忠。
用计智慧浑如海,才能卓越出口呈。
春秋战国时代战,与各国主公论兵。
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将军封兵战国时。
身负如山战斗力,智勇双全神采飞。
文辞功独温嘉育,战略家兼军事家。
沙场英雄虎将军,武艺高强铁血心。
战乱年间忠良起,廉颇勇敢争先武。
幼年喜欢学武艺,壮年英勇助国功。
上观太行人去远,下望泰山云起空。
念念国家安稳愿,恨不能养足军装。
蔺相如智勇无双,文辞流利见高强。
芈八子来礼贤臣,勾践攻楚表效忠。
用计智慧浑如海,才能卓越出口呈。
春秋战国时代战,与各国主公论兵。
翻译对照译文原文将军封兵战国时。
将军封兵战国时。
身负如山战斗力,身负如山战斗力,智勇双全神采飞。
智勇双全神采飞。
文辞功独温嘉育,文辞功独温嘉育,战略家兼军事家。
战略家兼军事家。
沙场英雄虎将军,沙场英雄虎将军,武艺高强铁血心。
武艺高强铁血心。
战乱年间忠良起,战乱年间忠良起,廉颇勇敢争先武。
廉颇勇敢争先武。
幼年喜欢学武艺,幼年喜欢学武艺,壮年英勇助国功。
壮年英勇助国功。
上观太行人去远,上观太行人去远,下望泰山云起空。
下望泰山云起空。
念念国家安稳愿,念念国家安稳愿,恨不能养足军装。
恨不能养足军装。
蔺相如智勇无双,蔺相如智勇无双,文辞流利见高强。
文辞流利见高强。
芈八子来礼贤臣,芈八子来礼贤臣,勾践攻楚表效忠。
勾践攻楚表效忠。
用计智慧浑如海,用计智慧浑如海,才能卓越出口呈。
才能卓越出口呈。
春秋战国时代战,春秋战国时代战,与各国主公论兵。
与各国主公论兵。
以上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译文、原文和翻译对照。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将军和谋士,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使他们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28a89dcdd88d0d233d46aaf.png)
1、xx者,xx良将也。
译文:xx是xx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xxxx时,得楚xx。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译文: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而且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db3811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篇传记故事,分为两篇分别叙述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的故事。
《廉颇列传》讲述了秦国将领廉颇的抗争历程,而《蔺相如列传》则讲述了楚国大臣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
下文将为读者呈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翻译。
《廉颇列传》原文秦皇十年,上使使者劫田於赵,赵怒,囚之。
秦明年囚廉颇。
於是赵使齐、魏救,国亦自守。
二年,秦使王翦将围邯郸,魏、齐救之。
赵固守而不出。
秦军久不得下,食尽不能出,计少。
引军欲去,恐赵守阙不时自为害,乃作大柴仆烧其粮草器械,夜火起,赵军益盛,多骑自入秦军,秦军大败。
廉颇得赵中尉中车之印,国以为将。
反攻秦军,秦军大败。
秦令胡广为代将,遂至常山之下。
胡广军有七千,而廉颇军四千,《诗》所谓伐柯之战,胡广欲救常山之围,廉颇曰:“不可。
”胡广犯之,兵败,胡自杀。
於是常山之围解,引而西百有馀里,遂至河上。
围陈留,陈留不下,武安侯将而攻之,杀三将,取三千人,肉袒血卮,叱而饮之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德不孤而遗,才不露而先。
食讐而饮恨,不忘父母之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德輶如毫厘,而蛟龙之体,势輒为东海。
民窃视之而后勇,君视之而后尊。
徽音跫然,有雷霆之势。
”遂克陈留,败楚将春申君。
廉颇勇气过人,为赵国杰出将领,战功赫赫,但他的战争方式十分粗暴,对手也幸运地猜到了他的战争意图。
最终,在廉颇的率领下,赵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廉颇列传》翻译在秦皇十年的时候,秦国派遣使者去赵国劫夺他们的土地,赵国感到非常愤怒,于是将这些使者关押了起来。
秦国认为这件事情非常严重,于是抓捕了廉颇并将他关押。
赵国派遣齐国和魏国的军队前来援助,但赵国也开始了自我保护。
第二年,秦国派王翦来围攻邯郸,魏国和齐国也派遣军队进行援助。
赵国选择坚守不出。
秦国的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攻破赵国的防线,食物也开始告急并计划撤退。
但同时,他们也担心这样会导致赵国的报复,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摧毁赵国的粮草装备。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和原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583a3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c.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和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作者】司马迁【朝代】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1b7b04804d2b160b4ec08a.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必修四课本重要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1)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f91745c4e45c3b3566ec8b02.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和原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94112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5.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和原文:翻译: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
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
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臣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
”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
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6e0bd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
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糅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译文: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而且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