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静电现象研究
高压静电的实验报告
![高压静电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1065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8.png)
高压静电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高压静电现象的产生及其特性。
实验原理高压静电是指通过物体摩擦或接触而产生的带有电荷的现象。
当物体摩擦或接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中,导致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些电荷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高压静电的现象。
实验器材和材料- 电阻计- 电源- 导体丝- 绝缘材料(如塑料梳子)- 金属球实验步骤1. 将绝缘材料(塑料梳子)用力梳理头发数次,使其摩擦产生静电。
2. 将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靠近带有电阻计的金属球,观察并记录电阻计的示数。
3. 利用电阻计测量绝缘材料与金属球之间的电阻。
4. 将带有电阻计的金属球与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断开接触,观察并记录电阻计的示数。
5. 将金属球与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再次接触,观察并记录电阻计的示数。
6. 重复步骤2至5,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得出以下结论:- 当带有电阻计的金属球与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接触时,电阻计的示数会有所变化。
- 通过电阻计测量,发现绝缘材料与金属球之间存在电阻。
而当两者断开接触时,电阻计示数减少。
- 当再次接触后,电阻计的示数再次增加,显示静电的积聚效应。
结论本实验通过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与导体金属球的接触,观察到了高压静电现象的特点,即当摩擦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与导体金属球接触时,电阻计的示数会有明显变化,表明静电的传导过程。
此外,实验还发现静电的积聚效应,即当两者断开接触后再次接触时,电阻计的示数再次增加,说明静电被积聚和存储在物体表面。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干燥的手或非导体材料进行操作,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 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以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高压静电现象的产生及其特性。
静电的传导和积聚效应在实验中得到了明确的实验结果和数据支持。
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对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机制以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压线触电原理
![高压线触电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4af5a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8.png)
高压线触电原理
高压线路是使用高电压能源提供有序可控的电能。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制冷、水泵等设备的能源控制。
可是,由于高压线有时会发生触电,所以在安全和稳定使用高压线方面,了解触电原理及其预防措施是重中之重。
高压线触电的原理关乎物理电学形式。
当高电压线受到一定的冲击时,会出现穿越绝缘体的电流,而冲击又可以分为“雷击”和“落电”两类。
首先,“雷击”是指高压线被雷电击中时所发生的触电现象。
由
于雷穿越过空气和高电压线之间的绝缘障碍,产生了一定的传导电流,引起触电现象。
其次,“落电”是指剧烈风暴吹过高电压线时,高压线中的静电
带动空气中的空气离子,使空气离子在空气中的距离很近,从而导致有电的空气离子和导线的对应点之间的电压差变小,出现电流,从而引起触电现象。
除此之外,空气中的电离也可以引起触电现象。
在高压线中,高压电有可能把混合气体中的原子离子化,而这些离子又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常量电流结合起来,造成一股静电,这就是空气中电离引起触电的原因。
要预防高压线触电,首先要保证高压线的绝缘材料和安装品质,确保高压线具有足够的绝缘作用。
其次,要安装高压开关,以及装有防雷功能的高压断路器,以防止高压线元件发生短路等故障,同时也
可以降低雷击的损坏程度。
此外,安装一定距离的接地装置,能够放电,增加接地面积,减小接地电阻,从而降低触电的危险性。
总之,高压线触电是一种很容易发生的危险现象,但只要正确安装和使用绝缘材料,安装防雷和断路产品及接地装置,就可以很好地预防触电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人们的安全。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1837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b.png)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高压静电现象是指物体经过摩擦等方式失去或获得电荷而产生的现象。
静电是由电子的转移或聚集造成的,当物体中的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时,物体就带有静电。
这种静电现象是因为物体表面的电子通过摩擦、摩擦、压电等方式被移动产生的。
下面将探讨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电荷的转移和电场的存在。
1. 电荷的转移:当两个物体具有不同的电导性质时,通过摩擦或分离等方式,电荷开始在物体之间传递。
在物体之间的摩擦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一个物体带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负电荷。
2. 电场的存在:当物体带有电荷时,它们会在物体周围产生电场。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一种物理力场,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当两个电场相遇时,它们会相互作用,使得带电物体之间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力。
应用:高压静电现象具有许多实际应用,如下所示:1. 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现象的设备,用于去除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
这种设备使用带有静电电荷的电极,通过吸引和收集空气中的颗粒物。
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烟囱、化学工厂和电力厂等环境中,有效地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
2. 数字打印机:现代打印机使用高压静电现象来将墨粉粘附到纸上。
在打印过程中,打印机会通过高压线来激发静电。
在打印头上,带有电荷的墨粉被转移到带电的张纸上,以形成印刷图像。
3. 静电粘附:静电粘附是一种使用高压静电现象的技术,用于将物体粘附到表面上。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静电粘附来固定部件在汽车车身上,在涂漆过程中,将塑料保护膜粘在金属表面上。
4. 静电除湿机:静电除湿机是一种使用高压静电现象的设备,用于去除湿气和水分。
这种设备利用静电的排斥原理,通过电荷吸引和导致空气中的湿气凝结,达到除湿的目的。
5.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使用高压静电现象的喷涂技术,用于涂覆物体表面。
这种技术使用带有静电电荷的喷枪,通过静电吸引力将涂料均匀地吸附在物体上,以实现高效的涂装。
高压静电原理
![高压静电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54b0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4.png)
高压静电原理
高压静电原理是指在高压电场下,由于正负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其主要原理包括:
1. 高压电场:通过高压电源产生一个强大的电场,使空间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
2. 电荷分离: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被从原子中剥离,形成带负电荷的移动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离子。
3. 电荷积聚: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电荷会向对方方向移动,逐渐积聚在物体表面。
在物体表面上,会形成一个正电荷区域和一个负电荷区域。
4. 静电放电: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电荷间的排斥力和空气中的电离效应会导致电荷放电,即电荷从高电位区域流向低电位区域,产生明显的放电现象,如火花或闪电。
高压静电原理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静电喷涂中,利用静电原理使喷涂粉末带上电荷,使其更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
在静电净化器中,通过静电原理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粒,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此外,高压静电在印刷、静电探测器和静电快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高压电与静电放电
![高压电与静电放电](https://img.taocdn.com/s3/m/6ada46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5.png)
高压电与静电放电高压电和静电放电是电学中重要的现象,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压电和静电放电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基本概念、原理、实验现象和应用领域。
一、高压电的概念与原理高压电是指电压较高的电流,其电压通常大于1000伏。
高压电源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电力系统以及实验室等场合,其作用包括能量传输、电磁场产生和电击等。
高压电的产生主要通过电压放大器、变压器等设备实现。
在高压发生器中,通过电压升压装置将输入电压增加到所需的高压水平,形成高压电。
高压电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二、高压电的实验现象高压电的实验现象主要有电晕放电、击穿放电和辐射放电等。
这些实验现象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应用于气象学、电力工程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1. 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指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会发生电离现象,形成电晕。
电晕放电主要包括正电晕和负电晕两种类型。
电晕放电可用于离子发生器、带静电吸附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2. 击穿放电击穿放电是指在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电压时,电流迅速增大,形成电火花或电弧现象。
击穿放电通常伴随着电弧和声响,产生较高的能量释放。
击穿放电广泛应用于放电灯、电力设备和雷击等领域。
3. 辐射放电辐射放电是指高压电源中,由于电场分布不均匀或电极形状导致局部电场强度过高而产生辐射现象。
辐射放电会产生电磁波、电磁辐射等,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潜在危害。
三、静电放电的概念与原理静电放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其周围的环境中,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匀或电荷积累过多而导致的电荷释放现象。
静电放电通常伴随着闪光、声响和电流释放。
静电放电的产生主要与摩擦电荷、电荷分离和电容器放电等过程有关。
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或产生电荷分离时,就会出现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如人体静电、电击现象等,还在工业领域中使用静电设备、喷涂等过程中产生。
四、高压电与静电放电的应用领域高压电和静电放电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力工程、通信技术、材料科学等。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9140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6.png)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及应用1. 介绍静电现象是指物体通过摩擦或接触而产生的电荷分离现象。
当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或接触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分离导致物体带有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在高压情况下,静电现象可以表现得更为显著。
2. 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基于物质的电性质和电荷的分布。
在高压条件下,物体内部的电荷分布会出现不平衡,即物体表面的电荷密度高于内部。
这种不平衡产生的电场可以导致电荷在物体表面的迁移,从而形成高压静电现象。
3. 高压静电现象的应用3.1 静电除尘高压静电现象被广泛应用于除尘领域。
静电除尘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吸引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物,使其沉积在导电板上。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常被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和颗粒物回收。
3.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常见的涂装技术,它利用高压静电现象将涂料微粒带电,通过静电作用将其吸附在物体表面。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和均匀度,并减少涂料的浪费。
静电喷涂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和金属涂装等领域。
3.3 静电发电静电发电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现象产生电能的方法。
通过将电荷分离的物体与导体连接,电荷将通过导体流动,产生电流。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小型电源、静电发电机和电墙等设备中。
3.4 静电消毒静电消毒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现象清除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通过给共杀菌物体充电,可以吸引和杀死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3.5 静电除湿静电除湿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现象吸附空气中水分的方法。
通过给吸湿材料带电,可以吸引和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从而降低环境的湿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电子产品制造和湿度敏感的工业环境。
4. 总结高压静电现象是一种基于电荷分离和电场作用的现象。
它在除尘、喷涂、发电、消毒和除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高压静电现象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开放实验指导书《高压静电现象观察与探究》
![开放实验指导书《高压静电现象观察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448ffe551810a6f524865a.png)
开放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高压静电现象观察与探究通过本实验主要让学生在大学物理所学静电知识基础上,深入分析感应起电和相关静电现象,加深对高压静电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直观有趣的实验现象,增加学生对自认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必须深入思考,对韦氏起电机工作原理、高点静电起电原理、静电现象分析提出自己的简介和想法。
【实验目的】1、观察高压静电现象,了解生活中静电常识;2、进一步了解感应起电原理及其现象;【实验仪器】维氏起电机,高压静电装置,静电跳球,静电摆球,避雷针工作装置,高压带电操作装置等【实验原理】1.维氏起电机工作原理感应起电机是一种能连续取得并可积累较多正、负电荷的实验装置。
莱顿瓶是个电容,用来储电。
感应起电机在左右各有一莱顿瓶,两莱顿瓶集聚不同种电荷,作为电源的正负极。
当顺时针摇动转轮上的摇柄时,由于在静电序列中铝排在铜之前,所以在圆盘转动时铝片与电刷上的铜丝摩擦而带上正电荷,铜丝带负电荷。
如图:假设刚摩擦时金属铝片S1带电量为Q1,与其在同一直径上的铝片S2带电量为Q2,Q1与Q2有大小之分。
图1所示。
当圆盘转过90°时,S1与反面电刷B'相对,此时S2'、S1'分别与S1、S2相对。
假设Q1>Q2,由于S1'与S2'之间有电刷连接,会引起自由电子移动,使得S1'带正电荷,S2'带负电荷,图1(b)。
当圆盘再转过45°时,S1、S2分别顺时针转至与电极相接的悬空电刷E2、E1处,并在该处放电使E1、E2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又被积聚在莱顿瓶C1、C2中,图1(c)。
当圆盘再转过45°即S1转到与正面电刷B相对应时,S1与S1?相对,S2与S2'相对,刚经过放电的S1与S2恰好不再带有电荷。
S2?带负电使得S2感应带正电,又由于与金属刷上铜丝摩擦也使它带正电,在二者共同作用下S2带上了正电荷;对于S1来说,S1'上的正电荷使其感应带负电荷,由于金属刷的连接作用,S2所带的正电荷会导致电子移动(如图2)使S1带负电,这样,虽然有摩擦产生的正电荷也会被以上两种作用所产生的负电荷抵消,因此S1还是带负电荷,图2(d)。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996d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9.png)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
高压静电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高电压的设备,它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在科研实验、工业生产、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高压静电发生器是如何产生高电压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
首先,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是静电发生器。
静电发生器利用静电感应原理,通过静电摩擦或静电感应使导体带有静电荷。
其中,最常见的静电发生器包括带式静电发生器、摩擦式静电发生器和电感式静电发生器等。
这些静电发生器在工作时,会使导体带上相对高的电荷,从而形成高压静电场。
其次,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静电场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性,通过电场的作用力将电荷分离,从而产生高电压。
在高压静电发生器中,通常会使用电场调制技术,通过电场的调制作用,使电荷得以分离并聚集,从而产生高电压。
同时,高压静电发生器还会配备相应的绝缘材料和导体结构,以确保高电压的稳定输出。
另外,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还涉及到电场放大和电场聚焦等技术。
在高压静电发生器中,通过电场放大技术可以将电场的强度放大,从而实现高电压的输出。
而电场聚焦技术则可以使电场的能量集中,进一步提高电场的强度,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高电压的需求。
总的来说,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和电场调制技术,通过电场放大和电场聚焦等技术手段,使电荷得以分离并聚集,从而产生高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高压静电发生器不仅可以用于产生高电压,还可以用于电场实验、电场测量、电场应用等领域。
因此,对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于提高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的应用研究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38cc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8.png)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静电学是研究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
本文将探讨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的应用研究,包括静电发电、静电储能和静电除尘等方面。
一、静电发电静电发电是指利用静电现象产生电能的过程。
在高压电力传输中,静电发电可以通过摩擦、电离和电场效应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风力发电中,风车叶片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通过导线传输到地面,进而转化为电能。
此外,静电发电还可以应用于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领域,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二、静电储能静电储能是指将电能通过静电方式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静电储能可以通过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和静电吸附储氢等技术实现。
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静电储能装置,其通过将正负电荷分离存储电能。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容量、高功率密度的静电储能装置,可以快速充放电,用于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
静电吸附储氢是一种将氢气通过静电吸附储存的技术,可以提高氢气的储存密度和安全性。
三、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指利用静电力将气体中的颗粒物除去的过程。
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静电除尘可以应用于电力厂、石化厂和钢铁厂等行业。
静电除尘设备通过产生高压静电场,使颗粒物带电并沉积在集尘电极上,从而实现除尘效果。
相比传统的机械除尘方法,静电除尘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势。
结论: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静电发电可以利用自然资源产生电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可能。
静电储能可以实现电能的高效储存,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
静电除尘可以有效净化工业排放气体,保护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静电学研究的深入,相信静电学在高压电力传输与储存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为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和电火花特性分析
![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和电火花特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a0f8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5.png)
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和电火花特性分析高压开关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控制和保护电气设备和电路。
在高压开关工作过程中,静电放电和电火花的产生与特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和电火花特性进行分析。
一、静电放电的产生原理以及特性1.1 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产生原理静电放电是指两处电势差较大的物体之间电荷流动的过程。
在高压开关中,当断开电路时,由于电路中还残留着一定的电荷,导致两个接点之间存在电势差。
当电势差超过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1.2 高压开关静电放电的特性高压开关的静电放电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放电电流:静电放电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关系,随着电势差的增加,放电电流也会相应增大。
(2) 放电时间:高压开关静电放电所需时间非常短,通常在纳秒级范围内,放电过程迅速而瞬间。
(3) 放电能量:静电放电的能量与电荷量、电压和放电时间有关。
能量高的放电会产生较大的电弧和电火花。
(4) 影响因素:高压开关静电放电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体类型、气体压力、电极材料和距离等。
二、电火花的产生原理以及特性2.1 高压开关电火花的产生原理电火花是高压开关中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理是在高压开关的两个接点之间由于电势差而形成的局部放电。
当电势差超过气体击穿电压时,就会形成电弧,产生强烈的光和声波。
这种电弧即为电火花。
2.2 高压开关电火花的特性高压开关电火花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静电放电特性的影响,具体特性包括:(1) 触发电压:电火花产生的电压称为触发电压,其大小与气体种类、气体压力、电极材料和距离等因素有关。
(2) 火花形态:电火花的形态取决于电极间距和电荷量。
距离较近时,火花较窄而密集,距离较远时,火花较宽但稀疏。
(3) 温度:电火花产生的瞬间高温可以达到几千摄氏度,其温度取决于电流和放电能量。
(4) 影响因素:电火花的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击穿强度、气体纯度、气体压力和电极间距等。
高压静电原理
![高压静电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a0f4e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d.png)
高压静电原理一、引言高压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空气中产生的静电电荷,其电压通常超过1000伏。
高压静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工业生产、医疗设备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压静电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二、高压静电的原理高压静电的产生主要基于三个原理:摩擦电、感应电和静电感应。
1. 摩擦电原理摩擦电原理是指当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或分离时,由于电荷的转移而产生静电。
例如,当我们用羊毛擦拭橡胶棒时,橡胶棒会带有负电荷,而羊毛则带有正电荷。
这是因为羊毛的分子结构与橡胶棒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电子在摩擦过程中从橡胶棒转移到羊毛上,使橡胶棒带负电。
2. 感应电原理感应电原理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另一个未带电体时,未带电体的一侧会受到感应,使得电荷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静电。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个中性的物体时,中性物体的一侧会受到正电荷的吸引,而另一侧则会产生负电荷,从而形成静电。
3. 静电感应原理静电感应原理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导体表面带有相反符号的电荷。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导体球时,导体球内部的电子会被带正电的物体吸引,导致球表面带有负电荷,而球的另一侧则带有正电荷,从而形成静电。
三、高压静电的应用高压静电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技术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
通过将带有正电荷的电极和带有负电荷的集尘板放置在气流通道中,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颗粒物吸附在集尘板上,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喷涂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静电力将涂层颗粒带电后喷射到工件表面。
通过电极产生高压静电场,使涂料颗粒带电,然后通过电场力将其引导到工件表面,从而实现均匀的涂覆效果。
3. 静电印刷静电印刷是一种无墨水、无污染的印刷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将图案直接印在纸张上。
高压静电原理
![高压静电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94e1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e.png)
高压静电原理
高压静电原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在高压条件下产生的静电现象,主要包括静电感应、静电排斥、静电吸引等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高压静电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印刷、静电喷涂等领域。
高压静电原理在静电除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吸引或排斥的原理,将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附在带电电极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微小颗粒物,而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高压静电原理也被应用于静电印刷技术中。
静电印刷是一种利用静电场将油墨传输到印刷材料上的印刷方法。
通过控制油墨粒子的带电状态,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印刷,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
静电印刷技术在印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印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压静电原理还被应用于静电喷涂技术中。
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场将涂料粒子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涂装方法。
通过控制静电场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涂料均匀、精准的喷涂,提高涂装效率和质量。
静电喷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具涂装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总的来说,高压静电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高压静电原理,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静电原理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与电晕放电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与电晕放电](https://img.taocdn.com/s3/m/41ced5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5.png)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与电晕放电静电学是物理学中研究静电现象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电荷的产生、传递和储存等方面。
在静电学中,高压电场和电晕放电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高压电场和电晕放电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实验现象。
一、高压电场的原理与特点高压电场是指电场强度较大的电场,通常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高压电场的产生主要依靠电源提供高电压,通过电场装置将电场强度增加到所需的水平。
高压电场的特点是电场强度强,电势差大,能够产生较强的电场力。
高压电场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研究中,高压电场可以用于产生电场效应,观察材料的电性质。
在电子学中,高压电场可以用于产生电子束,用于电子显微镜和电子加速器等设备中。
此外,高压电场还可以用于电荷分离、电荷传递和静电吸附等实验。
二、电晕放电的机制与现象电晕放电是指在高压电场下,电极附近空气发生放电现象。
当电极电压达到一定水平时,空气中的分子将受到电场的作用,分离出正负电荷。
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电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分子中解离出来,形成电子云。
这些电子云会与其他分子碰撞,进一步产生电离和电子云的扩散。
电晕放电通常伴随着明亮的光芒和噪音。
这是因为电子在与空气分子碰撞时,会激发分子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产生光和声波。
电晕放电还会伴随着电流的流动,这是因为电子云中的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形成电流。
三、电晕放电的应用电晕放电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电晕发生器。
电晕发生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离子能的装置,常用于空气净化和静电消除。
电晕发生器通过高压电场产生电晕放电,将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从而清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异味。
电晕放电还可以用于电晕飞行器的推进。
电晕飞行器是一种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推进的飞行器。
当高压电场施加在电极上时,电晕放电会产生离子风,从而产生推力,推动飞行器运动。
电晕飞行器具有无动力、无噪音和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飞行器的一种潜在选择。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分析与应用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分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9114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1.png)
静电学中的高压电场分析与应用引言:静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静电场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其中,高压电场作为静电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高压电场的分析与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静电学中高压电场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高压电场的分析高压电场是指电场强度较大的电场,通常是由大量电荷积聚在一个区域内所形成。
高压电场的分析涉及到电场的产生、分布和性质等方面。
1. 电场的产生高压电场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电荷的积聚和分离来实现的。
例如,通过使用电源将电荷输送到一个金属导体上,导体表面的电荷会在导体内部积聚,形成一个高压电场。
此外,还可以通过摩擦、感应等方式产生高压电场。
2. 电场的分布高压电场的分布是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通常情况下,高压电场的分布呈现出非均匀性,即电场强度在空间中存在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电荷的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
通过对高压电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电场的强度和方向等重要信息。
3. 电场的性质高压电场的性质是指电场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高压电场具有强烈的电场力,可以对周围的物体产生显著的作用力。
此外,高压电场还具有电场能量的积聚和释放能力,可以用于电力传输、电子器件的驱动等方面。
二、高压电场的应用高压电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场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高压电场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科学研究高压电场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高压电场可以用于研究电荷的运动规律和电场的相互作用。
在化学领域,高压电场可以用于实现化学反应的加速和控制。
此外,高压电场还可以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2. 工业生产高压电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力行业,高压电场可以用于输电和配电系统,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在电子工业中,高压电场可以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和测试。
此外,高压电场还可以用于静电喷涂、静电除尘等工业过程中。
高压静电现象研究
![高压静电现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c4bb5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e.png)
高压静电现象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静电产生的机理和静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静电高压的测量方法二.注意事项:高压电有危险,不要用手随意触摸金属电极,即使没有通电也可能被点击,如果需要触摸某金属电机,先用接地导线放电。
三.实验仪器:静电感应起电机(手摇式),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电动,电机带动皮带致使上端金属球壳带高压静电),高频交流高压发生器(利用高频变压器产生高频高压),万用表(测量时仅用20V或者200V档,接错有危险),高压探棒(1:1000分压,测量时万用表显示乘以1000即为真实测到电压)四.实验原理两种物质发生摩擦时可以使它们都带上电,称为静电。
为什么物体摩擦后带有电荷?这些电荷是从哪里来的?这涉及到物质的内部结构。
一切宏观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由更小的原子构成。
原子内部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是一些带负电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通常,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它周围的电子所带的电量总是相等的,原子作为一个整体呈电中性,由电子组成的物体当然也显示出不带电的性质。
但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或者接触时,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则获得一些电子。
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在一般情况下,玻璃棒就失去一些电子,丝绸则获得一些电子。
这样就破坏了原来两个物体的电中性。
当两个物体分开后,失去电子的物体,其体内的正电荷总数多于负电荷,表现为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体正相反,体内的负电荷总数多于正电荷,表现为带负电。
所以从物质的电结构来看,无论用摩擦起电,还是用其他方法来使物体带电的过程,斗不过是使物体中原有的正负电荷分离和转移的过程而已。
但是由于物质的种类不同,它们带电的极性和带电量的大小是不同的,而且又和温度、物质的电阻率、泄露电阻等一系列条件有关。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a3b5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4.png)
高压静电发生器原理高压静电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高压静电的装置,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印刷等。
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静电感应和电荷分离的原理来产生高压静电。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
首先,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是电荷分离装置。
这个装置通常由摩擦电机或者静电感应器构成。
摩擦电机利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原理,通过物体之间的摩擦来将电荷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而静电感应器则是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当导体与带电物体接触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受到带电物体的影响而发生移动,导致导体上出现相反的电荷,从而实现电荷的分离。
其次,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荷分离产生电场,进而产生高压。
当电荷分离后,不同的电荷会在电荷分离装置上产生电场,这个电场会随着电荷的积累而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一个很强的电场。
根据电场的原理,电场内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因此当电场强度很大时,电势差也会很大,从而产生高压。
最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还涉及到电荷的存储和放电。
一旦电荷分离产生了高压,这些电荷就需要被存储起来,以便后续的使用。
通常高压静电发生器会采用电容器或者绝缘体来存储电荷。
而当需要释放电荷时,电容器会通过放电装置将电荷释放出来,从而实现高压静电的使用。
总的来说,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分离产生电场,进而产生高压,然后通过电荷的存储和放电来实现高压静电的使用。
这种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高压静电现象-
![高压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812d4c749649b6648d747ab.png)
高压静电现象高压静电现象原理:高压静电附近有超强电场。
电场会使高压电附近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加速,这些带电粒子又会大量撞击其他空气粒子,使这些电子分离出更多带电粒子。
其中和场源电荷异电性的带电粒子会在加速作用下与场源电荷中和,相反电荷的中和会产生放电现象,做实验的话你会看到电弧,也就是高压静电的现象。
高压静电现象应用:1、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的作用, 使气体中悬浮的尘粒带电而被吸附,并将尘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而将其去除。
2、静电分离机(提纯工业原料)3、静电感应卸料器4、静电复印、印刷技术:利用光电导敏感材料在曝光时按影像发生电荷转移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5、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聚合物涂料微粒涂敷在接地金属物体上,然后将其送入烘炉以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
6、静电纺纱:在纺纱过程中利用静电场对纤维的作用力,使纤维得到伸直、排列和凝聚,并在自由端须条加拈时起到平衡的作用,使纺纱能连续进行。
7、静电植绒:利用静电场作用力使绒毛极化并沿电场方向排列,同时被吸着在涂有粘合剂的基底上成为绒毛制品。
8、在高技术领域也得到一些应用,主要有:①静电火箭发动机属电火箭发动机的一种,与化学火箭发动机不同,所用的能源与工质分开。
静电火箭发动机的特点是比冲高、寿命长(可起动上万次,累计工作上万小时),但推力很小,适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位置保持和星际航行等。
静电火箭发动机的工质(如汞、铯、氢等)从贮存箱经过电离室电离成离子,在引出电极的静电场力作用下加速形成射束。
离子射束与中和器发射的电子耦合形成中性的高速束流,喷射而产生推力。
推力通常在(0.5~25)×10-5牛之间,比冲达8500~20000秒。
②静电轴承利用电场力使轴悬浮的滑动轴承。
用电场力和磁场力共同悬浮的是组合式轴承。
因静电轴承需要很高的电场强度,其应用受到限制,只在少数特殊仪表中使用。
③静电陀螺仪又称电浮陀螺。
高压电场的实验现象与安全措施
![高压电场的实验现象与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5a23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1.png)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与使用指南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装备使用注意事项
在选择个人防护装备时需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使用前需检查装备是否完 好无损,如有破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实验过程中需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禁止随意脱下。
弧光放电和火花放电特征比较
弧光放电特征
电压较低,电流较大,发出强烈的弧光并产生高温。
火花放电特征
电压较高,电流较小,发出明亮的火花并伴随爆裂声。
实验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温度 、时间等参数变化。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不同条 件下高压电场的实验现象及影响因素 。
01
定期进行高压电场实验的专业 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 作,确保实验人员熟练掌握实 验技能。
02
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高压电场实 验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的重要 性。
03
建立实验人员技能考核机制, 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定 期评估,确保其具备进行高压 电场实验的能力。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பைடு நூலகம்定得到执行
性。
保持安全距离
02
在操作高压设备时,保持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降低电场
强度对人体的影响。
定期体检和培训
03
对从事高压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企业或组织层面防护措施探讨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完善的高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规定。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高压电场的实验现象与安全 措施
高压电与静电的产生
![高压电与静电的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8d8ecf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b.png)
高压电与静电的产生电气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高压电和静电是两种常见的电现象。
高压电是指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累积起来,形成电压差,而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物体带有静电荷。
本文将探讨高压电和静电的产生机制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高压电的产生高压电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电场的作用来实现的。
电场是由带电粒子所产生的力场,它会对周围的电荷施加力,使得电荷在电场中运动。
当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它们会发生积累,形成电压差。
高压电的产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电源和变压器来产生高电压。
电源将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而变压器则可以将电压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从而实现高电压的传输。
高压电也可以通过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发生器通过摩擦或电离等方式将电荷分离,形成电场。
高压电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高压电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和变压器中。
通过将电压升高,可以减少电流的损耗,提高电力输送的效率。
此外,高压电还被用于电子设备中,例如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屏,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二、静电的产生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物体带有静电荷。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荷的分离和积累。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摩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它们带有相反的电荷。
这种电荷分离会导致物体带有静电。
静电的产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摩擦来产生静电。
例如,当我们用毛巾擦拭塑料球时,摩擦会导致电荷从毛巾转移到塑料球上,使塑料球带有静电。
静电也可以通过电离来产生,当气体或液体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产生静电。
静电在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静电被广泛应用于喷墨打印机和复印机中。
在喷墨打印机中,静电被用来控制墨水喷射的位置和速度,以产生清晰的图像。
在复印机中,静电被用来吸附墨粉到纸张上,形成复印件。
总结高压电和静电是常见的电现象,它们的产生机制各不相同。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a37c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f.png)
静电学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高压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高压电力系统中,静电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静电学是研究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的学科,它的应用涉及到电力输送、绝缘材料、静电防护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静电学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静电防护技术。
首先,静电学在高压电力输送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力通过导线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
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的安全传输,静电学在高压电力输送中被广泛应用。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通过接地装置来消除静电积聚。
接地装置将静电导向地球,防止静电在电力系统中积累,从而保证了电力的稳定传输。
其次,静电学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绝缘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绝缘材料的作用是阻止电流的泄漏和电力的损耗。
静电学为选择和设计绝缘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电阻率等静电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以确保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静电学还研究了绝缘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和电荷迁移等现象,为提高绝缘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指导。
静电防护是高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防止静电引发的事故和故障。
静电防护技术主要包括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和静电监测等方面。
静电接地是将电力系统中的静电导向地球,以减少静电积聚。
静电消除则通过使用静电消除器等设备来消除静电。
静电监测则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静电电荷和电位差等参数,及时发现并解决静电问题。
静电防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了以上应用,静电学还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其他重要的作用。
例如,静电学在高压电力设备的设计和维护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静电现象和静电特性,可以设计出更安全可靠的高压电力设备,并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
此外,静电学还为高压电力系统中的静电放电现象提供了解释,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静电现象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静电产生的机理和静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静电高压的测量方法二.注意事项:高压电有危险,不要用手随意触摸金属电极,即使没有通电也可能被点击,如果需要触摸某金属电机,先用接地导线放电。
三.实验仪器:静电感应起电机(手摇式),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电动,电机带动皮带致使上端金属球壳带高压静电),高频交流高压发生器(利用高频变压器产生高频高压),万用表(测量时仅用20V或者200V档,接错有危险),高压探棒(1:1000分压,测量时万用表显示乘以1000即为真实测到电压)四.实验原理两种物质发生摩擦时可以使它们都带上电,称为静电。
为什么物体摩擦后带有电荷?这些电荷是从哪里来的?这涉及到物质的内部结构。
一切宏观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由更小的原子构成。
原子内部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是一些带负电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通常,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它周围的电子所带的电量总是相等的,原子作为一个整体呈电中性,由电子组成的物体当然也显示出不带电的性质。
但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或者接触时,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则获得一些电子。
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在一般情况下,玻璃棒就失去一些电子,丝绸则获得一些电子。
这样就破坏了原来两个物体的电中性。
当两个物体分开后,失去电子的物体,其体内的正电荷总数多于负电荷,表现为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体正相反,体内的负电荷总数多于正电荷,表现为带负电。
所以从物质的电结构来看,无论用摩擦起电,还是用其他方法来使物体带电的过程,斗不过是使物体中原有的正负电荷分离和转移的过程而已。
但是由于物质的种类不同,它们带电的极性和带电量的大小是不同的,而且又和温度、湿度、有无杂质、摩擦力大小、物质的电阻率、泄露电阻等一系列条件有关。
总之静电现象较为复杂,想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最简单的静电发电机相当于一只起电盘(见图)。
静电发电机这种起电盘由一个带有绝缘柄H的金属片D和硬橡皮板R组成。
在用皮毛摩擦橡皮板使之带负电荷之后,将金属片D放在橡皮板R上。
由于橡皮板的表面不可能加工得绝对平整,金属片与橡皮板的接触面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这时金属片的下表面将感应出正电荷,而上表面则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
用金属导体将金属片接地,释放掉金属片上的电子,然后去除接地线,同时用绝缘柄将金属片抬离橡皮板,此时金属片上只有正电荷,这些正电荷可以用收集器加以收集。
如果重复上述充电过程,就可以在收集器上获得大量正电荷,产生相当高的电压。
实际的静电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有的与上述起电盘完全相同。
在结构上,为了保证能连续重复感应充电过程,原起电盘中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片用安装在绝缘轮轮缘上相互绝缘的一组金属片代替。
金属片与橡皮板的相对位置和起电盘中相同。
当某一金属片随绝缘轮的转动而靠近橡皮板时,金属片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将分别感应出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地线移去负电荷,而当该金属片离开橡皮板时断开接地线,则金属片上只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
这些正电荷可用导线沿同向送到电荷收集器中。
当轮子转动时,轮缘上的每个金属片依次靠近橡皮板,感应充电过程不断重复,电荷连续地被传送到收集器中。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静电发动机:1、感应起电机如图1所示,感应起电机旋转盘由两块圆形有机玻璃叠在一起组成,中有空隙,每块向外的表面上都贴有铝片,铝片以圆心为中心对称分布。
由于两盘分别与两个受动轮固定,并依靠皮带与驱动轮相连,由于两根皮带中有一根中间有交叉,因此转动驱动轮时两盘转向相反。
如图所示,盘转向为:正面顺时针,反面逆时针。
两盘上各有一过圆心的固定电刷,两电刷呈90度夹角,电刷两端的铜丝与铝片密切接触,这样在盘旋转时铜丝铝片可以摩擦起电。
在图2所示位置有悬空电刷E,悬空电刷与电刷成45°夹角,每个刷的两脚跨过两盘,但并不与两盘接触,脚上装有许多尖细铜丝,铜丝尖端指向圆盘上的铝片。
悬空电刷由金属杆与莱顿瓶相连。
莱顿瓶其实是个电容,用来储电。
如图3所示为莱顿瓶结构,由两层筒状锡箔组成,中间是电介质,上有瓶盖。
悬空电刷上的金属杆插入瓶盖一半,末端由一根较粗铜丝与莱顿瓶内层锡箔筒底相连,这样悬空电刷上所集电荷可以储存在莱顿瓶中。
图3所示放电小球也通过一金属杆与莱顿瓶盖相接,此杆插入瓶盖一半且不与集电叉相触,也不与莱顿瓶中锡箔筒相连,但这样可使其受莱顿瓶内筒电荷感应而带电,可推导出放电小球会被感应出和与其相连的莱顿瓶内筒同电性的电荷。
由于感应起电机在左右各有一莱顿瓶,若两莱顿瓶集聚不同种电荷,则两放电小球上就会被感应出不同种电荷,当两小球靠近时就会因放电而产生电火花。
需要说明的是,此莱顿瓶仅是储电设备,与小球是否放电无关,因为既使将其拆除,转动圆盘时两小球照常放电,只不过电火花很弱,但其频率更高。
这是因为没有莱顿瓶后其电容减小了,可由公式U=Q/C解释:要产生电火花,两小球间电压约为几万伏,当C减小时,悬空电刷仅需要集聚很少电荷就可使电压升高到放电要求,故与原来相比,放电频率会加大。
但是由于小球上每次放电所放出的电量减少了,相应电流也会减小,因而电火花很小。
当顺时针摇动转轮上的摇柄时,分开的两个小球之间会有电火花产生,同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放电声。
这就是感应起电机的放电现象。
这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它的原理。
由于在静电序列中铝排在铜之前,所以在圆盘转动时铝片与电刷上的铜丝摩擦而带上正电荷,铜丝带负电荷。
如图:假设刚摩擦时金属铝片S1带电量为Q1,与其在同一直径上的铝片S2带电量为Q2,Q1与Q2有大小之分。
如图:(s 1’)S 1(s 2’) S 1(s 1’) 转过90° S 1(s 2’) 转过45° (s 2’) ===> ===> S 2 S 1 S 2(s 2’) S 2 (s 1’) (1) (2) (3) 转过45°S 2(s 2’) 转过45° S 2 ===> ===> (s 2’) (s 1’)S 1(s 1’) (4) (5)转过45° S 2 (s 1’) 转过45° (s 1’)===> ===> S 1 S 2 S 2S 1(s 2’)(6) (7)当圆盘转过90°时,S1与反面电刷B ˊ相对,此时S2ˊ、S1ˊ分别与S1、S2相对。
假设Q1>Q2,由于S1ˊ与S2ˊ之间有电刷连接,会引起自由电子移动,使得S1ˊ带正电荷,S2ˊ带负电荷。
当圆盘再转过45°时,S1、S2分别顺时针转至与电极相接的悬空电刷E2、E1处,并在该处放电使E1、E2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又被积聚在莱顿瓶C1、C2中。
当圆盘再转过45°即S1转到与正面电刷B 相对应时, S1与S1ˊ相对,S2与S2ˊ相对,刚经过放电的S1与S2恰好不再带有电荷。
S2ˊ带负电使得S2感应带正电,又由于与金属刷上铜丝摩擦也使它带正电,在二者共同作用下S2带上了正电荷;对于S1来说,S1ˊ上的正电荷使其感应带负电荷,由于金属刷的连接作用,S2所带的正电荷会导致电子移动(如图4)使S1带负电,这样,虽然有摩擦产生的正电荷也会被以上两种作用所产生的负电荷抵消,因此S1还是带负电荷。
圆盘再转过45°时,S1ˊ与S2ˊ恰好分别转到悬空电刷E2ˊ与E1ˊ处。
带正电的S1ˊ在E2ˊ处放电后不再带电,E2ˊ上的负电荷被中和使E2ˊ带正电,这些正电荷被莱顿瓶C2积聚到放电叉T2的放电小球上;带负电的S2ˊ在E1ˊ处放电后也不再带电,且E1ˊ上的正电荷被中和使E1ˊ带负电,这些负电荷被莱顿瓶C1积聚到放电叉T1的放电小球上。
如果圆盘又转过45°,S1又与S2ˊ相遇,S2与S1ˊ相遇,且此时S1﹑S2与反面电刷Bˊ相对,S1ˊ﹑S2ˊ分别在E2、E1处放电后不再带电。
此时的电荷变化与过程(4)相似, 因此与S1相对的S2ˊ带正电荷, 与S2相对的S1ˊ带负电荷。
当圆盘再转过45°,此时S1﹑S2恰好分别转到悬空电刷E1﹑E2处。
S1在E1处放电使得负电荷被积聚到放电叉T1的放电小球上,S2在,E2处放电使得正电荷被积聚到放电叉T2的放电小球上。
之后转动摇柄,电荷的变化情况将重复过程(3)~(7),由于两盘的逆向旋转,转至与电极相接的悬空电刷E2、E2ˊ处的金属片将全部带正电,转至与电极相接的悬空电刷E1、E1ˊ处的金属片将全部带负电。
莱顿瓶C2感应到放电小球T2上的正电荷会越来越多,而被莱顿瓶C1感应到放电小球T1上的负电荷也会越来越多,当小球聚集一定电荷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在莱顿瓶盖内放电叉与悬空电刷之间的空气也会被电离,使放电叉与悬空电刷在短时间内相当于一个导体,将事先聚集在莱顿瓶中的电荷大部分中和之后,再一次重复上述过程。
但是,起电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放电的,因为空气被击穿需要一定的电压,这就需要积聚一定的电荷,而放电叉T1、T2上电荷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当起电机长时间不用后要摇动摇柄一定时间后T1、T2间的电压才能达到击穿电压而产生放电现象。
那么,反向转动摇杆时是否也会达到相同的效果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反转时虽然起电机原理和正转一样,但由于正反两面的铝片在摩擦起电后都没有再经过另一侧电刷,而是直接在悬空电刷处放电,使两个莱顿瓶带有同种电荷,因此不会放电。
2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静电起电机最常用的一种是1931年由范德格拉夫(R.J.Van de Graaff,1901-1967)研制出来的,故亦称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
图5是静电起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金属球壳A 是起电机的高压电极,它由绝缘支柱C支撑着。
球壳内和绝缘支柱底部装有一对转轴D和D`,转轴上装有传送电荷的输电带(绝缘带B),并由电动机驱使它们转动。
在输电带附近装有一排针尖E(叫喷电针尖),而针尖与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相接,且相对地面的电压高达几万伏,故而在喷电针尖E附近电场很强,使气体发生电离,产生尖端放电现象。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电荷从喷电针尖飞向输电带B,并附着在输电带上随输电带一起向上运动。
当输电带B上的正电荷进入金属球壳A时,遇到一排与金属球壳相连的针尖F(叫刮电针尖),因静电感应使刮电针尖F带负电,同时使球壳A带正电并分布在球壳的外表面上。
由于针尖F附近电场很强,产生尖端放电使刮电针尖上的负电荷与输电带上的正电荷中和,从而使输电带B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向下运动。
就这样,随着输电带的不断运转,金属球壳外表面所积累的正电荷越来越多,其对敌的电压也就越来越高,成为高压正电极。
同样道理,如果喷电针尖E与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相接,则将使金属球壳成为高压负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