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PDCA演示幻灯片
妇产科手术切口的护理PPT
![妇产科手术切口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5c69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7.png)
伤口不良情况对比
01
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 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02
03
伤口不良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伤口不良情况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
切口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 组。
患者满意度调查
01
患者疼痛情况调查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2小时、 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调查 。
病房环境消毒与设备准备
手术期间将病房内环境进行整体 消毒,包括开窗通风、床周用具 擦拭消毒等,接手术室通知患者 手术结束后调节病房内温度至适 宜状态,常规准备心电监护仪及 相应床旁设施。
健康教育与指导
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
建立感染预防小组,对既往妇产科 手术患者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探讨 妇产科手术切口特点、护理经验以 及护理风险。
疼痛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后的必要性
术后疼痛护理方面,患者的疼痛感受 主要受麻醉效果的逐渐消退以及术后 切口肿胀程度影响。
感染预防与疼痛护理的结合应用在妇产 科手术中的意义
整体上来说腹部切口的护理可分为两 方面,感染预防以及疼痛护理,合理 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腹部切口恢复 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提高感染预防效果
术前预防性抗感染用药和环境消毒
手术期间将病房内环境进行整体消毒,包 括开窗通风、床周用具擦拭消毒等。
换药和疼痛护理
接患者回病房后除常规处理与体位安置、 体征监测外,与手术室医护对患者手术切 口情况进行重点交接,交代结束后在常规 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叮嘱患者陪护家属避 免碰撞或让患者抓挠手术切口。
观察与评估
根据妇产科手术切口特点和护理经 验,建立专门的感染预防小组。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128f0cad51f01dc381f14f.png)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目的探讨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给予PDCA管理后,观察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50名妇科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60例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常规管理;观察组(60例患者以及25名护理人员):给予PDCA管理干预;对患者切口感染出现概率以及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非常明显(P<0.05)。
结论针对医院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妇科医护人员有效开展PDCA管理工作,可以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出现概率显著降低,并且对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也可以加以有效改善,凸显PDCA管理工作的临床开展价值。
标签: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PDCA管理对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完成手术后如果未选择有效方法对切口实施相关处理,存在较高概率最终表现出切口感染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内心痛苦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导致住院时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延长。
作为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PDCA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并且可以有效凸显护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等[1]。
为了探讨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给予PDCA管理干预后对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将该院收治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对应的妇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常规管理与PDCA管理干预的临床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50名妇科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35.29±2.95)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42岁,平均年龄为(28.25±3.13)岁;观察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醫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5.35±2.97)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28.32±3.15)岁;两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在年龄分布以及病程分布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妇产科护理学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幻灯片
![妇产科护理学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b305228e518964bce847c32.png)
阳性
✓ 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类系统
【护理评估】
3.相关检查
▪ 碘试验:碘不着色区为宫颈病变危险区 ▪ 阴道镜检查 ▪ 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可确诊
在鳞-柱状细胞 交接部3、6、9、
12点处活检
【护理诊断/问题】
恐惧 与确诊宫颈癌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有关。 排尿异常 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
▪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 ▪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 ▪Ⅲ 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病理】
宫颈浸润癌:以鳞癌为主
外生型:最常见,状如菜花 内生型:向宫颈深部浸润 溃疡型:坏死脱落 颈管型:发生在子宫颈管内
外生型
内生型
溃疡型
颈管型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最常见 ▪淋巴转移:与临床分期有关 ▪血行转移:晚期发生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注意高危因素,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身心状况
▪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典型临床表现 ▪经历恶性肿瘤病人心理反应阶段
【护理评估】
3.相关检查
在移行带区刮片
▪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早期筛查主要方法
✓巴氏分级:
IV级可疑 V级
I级正常 II级炎症 III级可疑
阳性
【手术后护理】
1.床边交班
2.生命体征 每15~30分钟观察并记录,
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
手术热:一般不超过 38℃
3.体位
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腰麻:去枕平卧12小时 硬膜外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
次日晨 半卧位
【手术后护理】
4.观察尿量
子宫动脉自外向内跨越输尿管前方 术后尿量应>50ml/h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之提高腹部I类手术切口规范率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之提高腹部I类手术切口规范率](https://img.taocdn.com/s3/m/958777be1eb91a37f0115c92.png)
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项目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提高规范换药合格率
23
17
29
17
86
4
提高腹部I类手术切口规范率 31
33
33
37 134
1
缩短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 23
21
30
23
97
2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评价说明
21 分数
1 3 5
17
31
重要性 迫切性
次重要 次迫切
重要 迫切
极重要 极迫切
术前
术中
术后
缝
序 号 姓 年 ID
名龄 号
决 定 手 术 日 期
评估信息
合 工具选 方择
术者 因素
手术 环境
贫 肥 糖感免
血 胖 尿染疫
( 病因
g
素
外 科 洗 手
标 准 消 毒
/
手 术 时 间
式 可 电刀 吸 收 线
切口规范不良是妇产科腹部手术之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导 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同时也导致患者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从而严重制约了其生 活质量的提升[1]。 1、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三级医院无菌手术切口甲级规范率 达到 97%[2]。 2、根据文献本报告,获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 为0.62%,I类切口规范率为99.38%[3]。 3、根据我科实际调查情况,我院腹部I类手术切口规范率为85.71%。 结合我院现状和国家标准我科选择“提高腹部I类手术切口规范率”为本次活动主 题。
27
96
圈能力
64.44%
64.44%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_0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_0](https://img.taocdn.com/s3/m/2348d0833c1ec5da51e2701d.png)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目的探析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方法选取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 724例(PDCA管理控制前1 223例,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1501例)患者,并选择152名医护人员(PDCA管理控制前53名,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99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PDCA管理前后切口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情况。
结果实施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3.9%)、手卫生合格率(92.9%)明显高于管理控制前77.4%、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值得推广。
标签:妇科;开腹手术;PDCA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Of gynecological laparotomy incision infection control PDCA managemen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gynecology clinic operating room in July 2013 - July 2015 2 724 cases admitted (1 223 cases before PDCA management control,the implementation of 1 501 cases after PDCA management control)patients,medical staff and select 152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before 53,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99)as in this stud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und infection and health care personnel hand hygiene before and after the PDCA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laparotomy wound infection rate (0.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2.3%)of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P 0.05),有可比性。
运用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率PPT
![运用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率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031126f524ccbff121849e.png)
范
无菌操作不规范
床位紧张,感染患者与I 类手术患者混住
换药室环境差
手术者手术操作不当 电刀强度过高 病人护理不当
环境
方法
I类手术切口感 染率高的原因
PDCA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四个阶段
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P计划 根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科学计划
1、检查质量现状,找出存在问题 2、查出质量问题的原因 3、找出主要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定出具体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D实施: 执行,实施计划
第三阶段C检查: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和目标是否一致。
5、贯彻和实施预定计划和措施 6检查预定目标执行情况
第四阶段A处理: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7、总结经验教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8、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管理循环
3、找出主要原因
感染患
是否使
一类切 感染
者住院
手术 用抗生 主管
月份 口总数 例数 感染率 号
年龄 名称 素
医师 主刀者
1月
9 1 11.11 3877 57岁 00
3月
16 1 6.25 3435 46岁 疝修补否
王开军王开军
4月
11 0
5月
10 0
6月
60
7月
11 1
10 6927 50岁 疝修补否
第二阶段D实施: 执行,实施计划
第三阶段C检查: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和目标是否一致。
5、贯彻和实施预定计划和措施 6检查预定目标执行情况
第四阶段A处理: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7、总结经验教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
妇科疾病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妇科疾病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1bd5cc3186bceb19e8bbfc.png)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病理】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 •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 •Ⅲ 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病理】
宫颈浸润癌(巨检)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2.泌尿系感染
预防尿潴留: 鼓励定期排尿,增加液体入量,环 境准备,导尿
3 .伤口血肿,感染,裂开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出院准备】
趋势:早期出院 适当活动,避免负重
性生活指导
及时随诊
妇产科护理学
外生型:最常见,状如菜花 内生型:向宫颈深部浸润 溃疡型:坏死脱落 颈管型:隐藏在宫颈管内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病理】
镜检 早期浸润癌:侵入深度不超过5mm,未累及 淋巴管和血管。 宫颈浸润癌:侵入深度超过5mm,累及淋巴 管和血管。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在鳞-柱状细胞 交接处3、6、9、 12点处活检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可能的护理诊断】
• 疼痛: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创伤 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与子宫切除术后影 响性生活有关 • 恐惧:与子宫颈癌的确诊及可能的
不良预后有关。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三章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预期目标】
• 病人能够掌握缓解疼痛的技巧。 • 病人能够适应术后生活方式。 • 病人能正确面对疾病、配合检查与
腹部切口缝合术PPT课件
![腹部切口缝合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76e168a417866fb84a8e7c.png)
黔西南州人民 妇科 陈燕 2017.3
1
第一节 下腹纵切口腹壁缝合术
• 手术造终后,重新检查各结扎处有无出血迹象 (血肿形成)。清点纱清点纱布、器械及腹垫证 实无误准备关腹。清理腹腔及清点纱布、器械、 腹垫这个步骤很重要,避免器械、纱布、腹垫遗 留在腹腔内。此外建立认真的清点制度也是避免 异物遗留的重要措施,尤其手术时间较长,手术 出血多,剥离面广,中间加用纱布(垫)者。如 在清点器械(包括缝针)、纱布中发现缺少,则 务必认真仔细查找,直至彻底查清为止。
3
二、手术步骤
(一)缝合腹膜 清理完腹、盆腔后,即可将肠管、大网膜放回原处。 用鼠齿钳夹持腹膜切口两侧及两端,以4号丝线或0号 可吸收缝线从切口中端开始缝合 。 缝针穿透腹膜及腹直肌后鞘,每侧不少于0.5cm,打 第一个结后,助手剪去短线头,拉紧丝线。当第二针 穿过腹膜后,手术者以持针器夹近腹膜处的线而助手 拉紧缝线,如此继续连续缝合(图5-25)。缝合 4~5cm后应介手指入腹腔缝合处触摸有无肠管和大网 膜缝夹于缝线中,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如缝合肠管 可致肠梗阴或肠瘘而致腹膜炎甚至休克。如切口较长 或患者咳嗽,可于切口中部打结再继续缝合。
16
谢谢!
17
6
7
(二)清洗伤口
• 对手术时间较长,或为盆腔感染性手术者, 如乙状结肠代人工阴道手术,或直肠切除 低位吻合术等,缝丝腹膜后,应常规用清 洁无菌外用盐水冲洗伤口,以纱布蘸净或 吸净,去除血块及纱布线头等以防止感染。
8
(三)缝合筋膜
• 用三角针、7号丝线(有感染者用1-10可吸 收线)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筋膜(图527)。
4
5
缝合腹膜
• 缝合最后一针时,将游离线头端拉长以便 打结(图5-26)。注意切口创缘留在腹膜 外及避免缝针捎挂膀胱壁。 • 如盆腔有脓液时,腹膜可改用0或1号铬制 肠线或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盆腔宜放导 管行闭式负压或正压引流,其引流导管应 在切口外侧另辟通道并固定。如为恶性肿 瘤术后需腹腔化疗者,其化疗导管也应按 此放置。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0597761eb91a37f1115c64.png)
Sarcomatous change
Red degeneration
五、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症状(SYMPTOM) 1、月经改变:(Change of menorrhea) 2、腹块(Belly tumor) 3、白带增多(More leucorrhea) 4、不孕(INFERTILITY) 20%~40% 5、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 6、继发性贫血(Secondary anemia)
妇产科腹部手术 病人的护理
腹部手术前的护理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评估 (3)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2)抉择冲突
(3)焦虑
腹 部 手 术 前 的 护 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提供相关信息 (3)手术前一般准备 (4)皮肤准备 (5)肠道准备 (6)阴道准备 (7)休息与睡眠 (8)环境准备 (9)其他
宫颈癌
宫颈癌特殊化
宫颈癌发生类型逐渐向少见类型转化 ——腺癌、腺鳞癌等类型发病率增加 (5%-----20%) 特殊类型 ——转移早!发病年轻!预后差!
宫颈癌
宫颈特点
宫颈是保护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卫士 分泌宫颈粘液,润滑阴道 防止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进入盆 腔 协助受孕
宫颈癌
IV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 粘膜及直肠粘膜 Iva 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 膜 Ivb 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 处转移
宫颈癌
临床表现
宫颈癌
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及体征,与慢性宫
颈炎无明显区别。 阴道流血:主要是接触性出血。 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 米泔状,有腥臭味。 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 继发性症状。
妇产科手术后感染ppt课件
![妇产科手术后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fcda326fff705cd170a5a.png)
用盐水纱布填塞创面。 湿盐水纱布每天更换2-3次 不推荐局部用聚维酮碘冲洗
18
腹部切口感染
筋膜层和肌肉层的深部感染需要清创 最严重的表现为坏死性筋膜炎,需要
尽可能清除坏死组织 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如下
19
20
腹部切口感染
蜂窝织炎使用覆盖链球菌、葡萄球菌 和大多数G-细菌的单药即可
如果脓液较多或者感染深达盆腔内, 加用抗厌氧菌药
抗生素治疗至少持续到热退24-48小 时
感染性休克时,需要清创+抗生素+ 支持三联治疗
21
盆腔蜂窝织炎
逐渐增加的下腹痛,阴道残端脓性分 泌物,轻度发热。盆腔检查/B超未见 包块
单药口服足够 直到体温正常24-48小时
22
盆腔脓肿
3
感染部位
残端蜂窝组织炎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或残端脓肿 子宫切除术后 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的最常见形式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SPT) 耻骨骨髓炎:手术范围和耻骨联合接
近的手术 切口感染 尿路感染 呼吸道感染
4
盆腔感染
子宫内膜炎 盆腔蜂窝织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 败血症性盆腔静脉血栓形成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2003;11:65–70
16
预防
抗菌谱有限的单药和多药联合以及广 谱的单药同样有效
在术前30分钟内给药,不要太早给药
17
腹部切口感染
最轻的感染发生在皮肤和皮下脂肪组 织
单纯蜂窝织炎抗生素治疗即可 深达筋膜层的感染需要清创,术后使
查体、B超、CT发现盆腔液性包块 伴有感染症状 引流+抗生素治疗 引流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5277f2f705cc1755270995.png)
使 用透 析 日记本 6月后 , 4 5例 门诊 透 析 患 者 透 析 期 间高 血压 、 水肿 、 心 力 衰竭 及 营养 不 良的发 生 率 较 前下 降 。
参考文献 :
E 1 ]徐妙娟 , 楼爱仙. 血液透析患者护 理需 求的调查及 对策 F J ] . 护
理与康复 , 2 0 1 1 , 1 0 ( i i ) : 9 4 3 -9 4 5 . E 2 ]D e s k e y A S, Mc l a u g h l i n J R, B a k e r J P, e t a 1 . Wh a t i s s u b j e e t i v e
中图分类号 : R1 9 7 . 3 2 3 . 4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r  ̄1 6 7 1 -9 8 7 5 . 2 0 1 3 . 0 5 . 0 4 1
文章编号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3 ) 0 5 -0 4 9 1 -0 2
周赛 亚 , 章 雪莲 , 张彩 虹
( 宁波第 四医 院 , 浙 江象 山
摘
3 1 5 7 0 0 )
要: 探讨 P D C A管理对降低妇科开腹手术切 口感染发 生率 的效 果 。采用 P D C A管 理方法 , 对妇科 开腹手 术切 口
感染高发现象进行分 析 , 制定 目标与措施 , 做好术 前准备 , 加强手术 室环境管 理及 手卫 生管 理, 重视术 中医护密切 配合和术 后 环节管理 , 指导和督查措施落实情况 , 使切 口感染率降低 , 达到预期 目标。 关键词 : 妇科 ; 开腹手术 ; 切 口; 感染 率 ; 质量管理
透 析期 间症 状 , 避 免 或 减 少 了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pdca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pdca](https://img.taocdn.com/s3/m/71955f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d.png)
对医护人员进行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相关 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 素养和操作技能。
建立感染监测机制
优化手术室环境
建立切口感染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切口的 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加强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空气消 毒和清洁,确保手术室的卫生条件符合标 准。
调整计划
根据实施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培训医护人员
培训内容
向医护人员传授腹部切口 感染的预防知识,包括手 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 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授课、操作演示、 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 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评估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效果进 行评估,确保他们在实际 工作中能够正确应用所学 知识和技能。
04
执行阶段(D)
实施计划
制定腹部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根据PDCA管理原则,制定详细的腹部切口感染预防计划,包括 清洁、消毒、手术操作规范等方面。
确定责任人
明确医护人员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职责,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执 行情况。
定期检查与反馈
定期对腹部切口感染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反馈并采取改进措施。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 PDCA管理
• PDCA循环概述 •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现状及问题 • 计划阶段(P) • 执行阶段(D) • 检查阶段(C) • 行动阶段(A)
01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的定义
•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执行 (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阶段不断循环, 持续改进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管理效果
腹部切口感染PPT课件
![腹部切口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bbdf4a4a7302768e993996.png)
腹部切口感染
7
与病人相关的
7. 肥胖:肥胖患者脂肪血流量和血容量较低, 组织供血少。手术时术野暴露小,常需牵 拉,易发生脂肪液化,坏死
8. 已有其他部位感染或细菌定植 9. 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癌症,放化疗患
者:共同特征是机体免疫受抑制 10. 外伤、休克、输血、低体温、组织缺氧
腹部切口感染
8
与病人相关的
腹部切口感染
19
个人经验
• 切口渗液或脓性分泌物较多时,首先考虑 是否有切口裂开等情况;
• 换药时拆除部分皮肤及皮下缝线(范围不 宜过小),用替硝唑、双氧水等冲洗后可 用干纱条填塞引流,以达到最佳引流效果;
• 渗液减少时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以刺激肉 芽组织生长,同时可辅以“贝复剂”、神 灯照射等手段促愈合。
腹部切口感染
20
• 谢谢!
腹部切口感染
21
腹部切口感染
10
与手术相关的
6. 仔细可靠的缝合,不留死腔
7. 抗生素:①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②超过3小 时追加常规剂量;③二联或三联反而会增加感 染发生率
8. 手术室环境:通风、清洁、人数、开关门次数、 正确佩戴帽子口罩等
9. 切口分类:感染率国外统计I类感染率为1%,II 类为7%,III类为20%,IV类为40%。我国的II 类=国外的II类+ III类
腹部切口感染
6
与病人相关的
4.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小于10g/L的发生切口感染 比例较高
5. 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患者(小于3.4mg/dL)在手 术部位感染中比例较高。术前通过营养支持来 提高白蛋白水平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而通过 输注白蛋白则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6. 吸烟嗜酒:吸烟会延迟切口愈合,并增加手术 部位感染的风险。嗜酒者术后容易发生器官或 腔隙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切 口愈合 不良率%
4.13
3.47
6
实施效果
600
手术例数,
500
482
400
300
200
100
愈合不良例
0
数, 25
2012年
手术例数, 520
愈合不良例 数, 23
2013年
7
手术例数 愈合不良例数
Plan阶段 现状分析
愈合不良 比例,
2013年, 4.23%
2012年, 5.18%
愈合不良比例 , 2.15% 2.00%
手术例数 愈合不良比例
450 1.00%
440
43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0.00%
19
2014年, 2.15%
实施效果
2013年, 4.23%
切口愈合不良比例
2012年, 5.18%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
小结
?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工作 程序,将此管理方法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患 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控制, 按照计划- 实施-检查-处理,对切口愈合不良原因 进行分析,针对原因制定相应措施,认真 落实措施,管理层加强督查与指导,控制 了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0
例数, 25 2012年
例数, 23 2013年
例数, 10 2014年
手术例数 切口愈合不良例数
18
实施效果
530
手术例数 , 520 520
愈合不良比例 , 5.18%
510
6.00% 5.00%
500
490 手术例数 , 482
480
470
460
愈合不良比例 , 4.23%
4.00%
3.00% 手术例数 , 465
12
Do阶段
? 加强术后管理
1、加强病房清洁卫生管理。 2、手卫生管理。 3、加强患者护理,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 3、规范各项操作。 4、切口换药,早发现切口感染征象,早处理。 5、院感监控。
13
Check阶段
? 科室及院感科对妇科开腹患者实施目标性监测, 观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做好病原学监测, 同时对实施过程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继续做好记 录、分析、找出遗留问题,作为进入下一个PD CA循环的开始。
2012年 2013年
8
Plan阶段 制定目标
? 制定目标: 把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率控制在
<3%
9
Plan阶段 制定措施
? 制定措施:
1、科主任及护士长分别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2、加强术前患者身体评估及管理,加强围手术 期消毒、隔离管理,严格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
14
Action阶段
? 针对PDCA过程中实施的有效措施,经 过组织处理后形成规范化文件,作为医护 人员以后的日常工作标准化操作流程。
15
实施效果
? 对我科2015年开腹手术实施PDCA管理,第 一季度切口愈合不良率2.48%,<3%,明显 降低了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率,并且能 尽早发现切口感染病因,尽早处理,明显 改善了预后情况。
应用PDCA 控制妇产科开腹手 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管理
妇产科 2015年
1
? PDCA循环定义: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 乎逻辑并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 P、D、C、A四个 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① P(Plan) ——计划
② D(DO)
——执行
③ C(Check) ——检查
④ A(Action )——执行 (持续改进)
21
16
实施效果
时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手术例 数
605 634 650
切口愈 合不良 例数
25 22 13
手术切 口愈合 不良率%
4.13
3.57 2.48
17
实施效果
600
500
手术例数, 482
400
手术例数, 520
手术例数, 465
300
200
100 切口愈合不良 切口愈合不良 切口愈合不良
4
患者因素
术前准备
肥胖
女性生 皮肤
阴道消毒
基础
理结构 消毒
备皮时 手术切口感染率
间过长
疾病
手卫生
止血不 彻底
切口冲洗
切口 缝合
换药
引流管 手卫生
预防感染 医院感染
手术操作
术后管理
开腹手术感染因素分析鱼骨图
5
Plan阶段 现状分析
时间
2013年 2014年
手术例 数
605 634
切口愈 合不良 例数
2
? 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包括: (1)切口脂肪液化 (2)切口出血 (3)切口感染
3
Plan阶段
? 监测时间: 2014年、2015年、2016年 ? 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因素:
1、患者自身因素。 2、术前准备不够充分。 3、医生手术操作技巧欠佳。 4、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不够强,消毒欠到 位,手卫生欠佳。
3、加强手术技能的学习。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院感科加强监督与指导。
10
Do阶段
? 充分术前准备:
1、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2、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 3、积极控制术前感染。 4、充分做好阴道消毒。 5、缩短术前备皮时间,避免皮肤损伤。
11
Do阶段
? 手术操作
1、手术室环境消毒管理。 2、手卫生消毒管理。 3、规范应用抗菌药物。 4、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5、手术切口注意保护,注意电刀的使用方法。 6、阴道残端严格消毒。 7、手术切口缝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