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晋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晋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引言晋城市是山西省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原因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现状晋城市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
晋城市农村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其他产业发展缓慢。
2. 技术水平较低。
大多数农民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有限,很多农村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改善设备条件。
4. 市场营销不到位。
许多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导致产品滞销。
三、问题上述现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和风险高。
2. 技术水平低下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资金短缺导致农村企业无法扩大规模和改善设备条件。
4. 市场营销不到位导致产品滞销,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四、原因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许多农民仍然抱持着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2. 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问题。
3. 市场信息不对称。
由于市场信息透明度低,很多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导致产品滞销。
4. 资源分配不合理。
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很多优质资源被浪费或流失,影响了产业经济发展。
五、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3. 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公开,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
4. 合理分配资源。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最新)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
201X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 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09倍。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37%,总人数由1 7.5万人上升到3 8.44万人。
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 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
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
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
晋城以后的发展趋势
晋城以后的发展趋势
晋城市是位于山西省西部的一个中型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晋城市将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大潜力。
2.城市建设:晋城市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水平。
包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加大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晋城市还将注重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3.科技创新:晋城市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4.生态保护:晋城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污染治理,提升空气质量和水质安全。
同时,晋城市还将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
总体来说,晋城市将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推动城市发展的多元化,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晋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0
contents
目录
• 晋城发展现状概述 • 晋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晋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晋城发展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晋城发展现状概述
晋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01
02
03
总体经济规模
晋城市的经济规模不断扩 大,财政收入、工业增加 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 稳步增长态势。
产业结构调整
晋城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 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投资环境优化
晋城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 引更多优质企业和资本进 入。
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交通设施
晋城市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 网络日益健全,提高了城 市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
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对晋城发展的总结
经济发展
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支柱产业包 括能源、制造业、服务业等,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城市建设
晋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道路、桥梁、 公共设施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3
环保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晋城市将制定和完善环保政策法规,强化环境监 管和管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03 晋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 战
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产业结构单一
晋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制 造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对新兴 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支持不足。
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晋城市的创 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具有核心
晋城煤炭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晋城煤炭产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煤炭产业重要的基地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晋城煤炭产业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1. 晋城煤炭产业的基本情况晋城煤炭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晋城市境内煤炭蕴藏量大,储量丰富,煤种多样,以无烟煤、气煤、褐煤为主。
2. 煤炭产业的发展与现状2.1 生产水平晋城市煤炭产量居全国煤炭生产省份前列,年产煤炭量超过1亿吨。
煤炭产业为晋城市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企业规模晋城市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如晋城煤矿集团、晋城能源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煤炭开采、加工、运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3 煤炭品种晋城市主要生产无烟煤、气煤和褐煤。
其中,无烟煤是主要品种,品质优良,广泛用于电力、炼焦、化工等行业。
2.4 产业链条晋城煤炭产业链条完善,包括煤炭开采、加工、销售等环节。
煤炭加工业发展较快,涵盖了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和煤电联产等产业。
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1 煤炭资源消耗晋城煤炭产业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资源消耗较大,煤炭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3.2 环境保护压力煤炭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3.3 产业升级难度大晋城市煤炭产业长期以来发展较为依赖于传统市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4. 发展前景与建议4.1 发展新兴产业晋城市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煤炭深加工等,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
4.2 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晋城市应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推广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4.3 完善环境保护措施晋城市应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治理污染,加大对污染物的排放治理和处理力度。
4.4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晋城市的煤炭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结论晋城煤炭产业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但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在煤炭清洁利用、环境保护和企业创新方面仍有巨大潜力。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晋城市是山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黄梨种植的主要产地之一。
黄梨产业在当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本文将从黄梨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晋城市黄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方面,晋城市的黄梨种植面积较大,年产量较高,是山西省黄梨的主要产区之一。
但由于种植方式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产量和质量与其他主要产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 品种结构方面,晋城市主要种植的黄梨品种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品种上,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
3. 产业链发展方面,晋城市的黄梨产业链条较短,大多是以原料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缺乏深加工环节和品牌塑造,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限制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4. 市场营销方面,晋城市的黄梨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营销手段和手段相对陈旧,缺乏创新。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屡见不鲜,导致产品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
1. 提升种植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优质种苗,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黄梨的产量和品质。
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引进新的优质品种,丰富黄梨的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推广科学种植方法,提高黄梨的产量和品质。
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提高黄梨的单产和质量,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2. 拓展产业链,加强深加工应该加强黄梨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黄梨深加工产业。
通过加工制作黄梨酱、果汁、蜜饯等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展黄梨及相关产品的深加工业,做大做强黄梨产品品牌,推动晋城市黄梨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营销晋城市的黄梨产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优质黄梨品牌形象,推动产品的市场化营销。
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打造地方特色黄梨品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提升商品附加值。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近年来,晋城市黄梨产业蓬勃发展,得到了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不断壮大的黄梨产业成为了晋城市的经济支柱和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本文将对晋城市黄梨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现状分析晋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气候适宜、晴日充足,是黄梨生长的良好地区。
黄梨作为重要的热带水果,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非常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随着晋城市黄梨产业发展不断壮大,黄梨品种、产量、品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品种丰富晋城市黄梨品种丰富,主要有香水黄梨、黄皮黄梨、木瓜龙眼黄梨、海南黄梨等。
其中,香水黄梨以果肉香甜、酸度适中、口感细腻、肉质细腻为特点,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品种。
(二)产量大增晋城市黄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种植黄梨1.3万亩,总产量达到2.5万吨左右,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黄梨已成为晋城市三大优势产业之一。
(三)品质提升为了提高黄梨产品的品质,晋城市从种植到销售采用了全程管理。
在种植上,重视育苗质量,合理施肥和病虫害控制,保证了黄梨生长的健康和品质。
在销售上,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品质超过国家标准。
(四)困难和问题在黄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品牌认证缺失。
虽然晋城市黄梨品种丰富,但是没有知名品牌,形成了区域品牌的局面。
2、技术支持不足。
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知识,无法发挥黄梨的最大潜力,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3、物流配送不畅。
目前晋城市大部分黄梨采用的是散装销售,物流配送的滞后,导致产品不能及时和高效地流通。
二、发展建议(一)增强品牌意识,打造优质品牌打造区域品牌是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附加值和竞争能力的必要策略,在晋城市黄梨产业中更为重要。
晋城市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和意识,积极探索黄梨品牌营销、宣传及保护模式。
(二)加强技术支持,提高产业竞争力晋城市黄梨产业需要更专业、科学化和规范的技术支持,以提高黄梨产量和品质。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继续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步伐,着力保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区示范区,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把晋城建设成为山西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下辖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城市名片:晋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殊荣.交通便利:晋城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周边三省,是我国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枢纽.太焦、侯月两条铁路线纵贯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晋城距郑州、洛阳、长治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距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未来几年,我市将新建9条高速公路,与郑州、洛阳等10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资源丰富:晋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的1/4多.煤层气总储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5、全省1/2.晋城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畜牧、蚕桑、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和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气候适宜:晋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在600米至800米之间,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均气温11.5摄氏度,森林覆盖量%,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温和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们工作和生活.政策优惠:国家批准山西省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尤其是综改试验区的确定,赋予了我们“先行先试”这个最大的政策平台,为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期,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做到上级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晋城不打折扣,市里能给的各项优惠政策一定兑现,外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我市学习借鉴,营造了“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经济发展迅猛:2011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43元.“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太原.晋城市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改造提升资源类传统产业,着力培育非资源类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重点发展以下八大类产业.一、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放大、带动、集聚、引领作用,形成扩张和倍加效应,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光电子信息产业:晋城是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的故乡.随着富士康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我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讯连接器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光学镜头模组、精密模具和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核心技术的产业基地.在第六届中博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我市签订了总投资达1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将在我市建设全球最大的精密机构件、镜头模组、光通讯零组件、陶瓷结构件、精密刀具、铝合金部件、精密模治具、机器人等八大生产基地.此外,我市的LED照明、泡沫陶瓷、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在技术和产业规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我市鼓励发展半导体光源LED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依托乐百利特公司的技术优势,在LED原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及相关配套件等完整产业链中形成多环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把我市建成中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平台作用,研发应用前沿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积极发展高性能功能陶瓷、反光材料、磁性材料、铝矾土基刚玉、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品.依托兰花集团、鸿诺光电、融高太阳能等企业推进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发展.依托高平唐一新能源、皇城相府中道能源公司加快高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根据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发展碳酸钙改性环保新型材料产业.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高端纳米材料.积极引进我市尚处空白的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等新材料项目.环保产业:提高以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为主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围绕矿山生态治理开展技术咨询、工程承包等服务.发展生活污水处理、化工废水处理,噪声治理及锅炉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引进生产洁净产品技术,增加洁净产品种类.积极拓展农村环保市场.二、装备制造业晋城有名的“中国铸造之乡”,铸造产品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市遵循“关小建大,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产业的转移,加速“冶炼”向“铸造”再向“制造”的转变步伐.2011年全市已形成861万吨生铁能力,400万吨钢材产能,250万吨铸管铸件产能,168万吨球墨铸管及管件产能,汽车空调等专用机械零部件产能36万吨、400万套,工程机械、机床配件产能15万吨、100万套,煤机产品产能万吨、80万台.“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中部地区以专业化配套为特色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以冶炼铸造为基础、以铸造类基础零部件和机械套件为主体,以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为延伸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立足我市冶炼铸造业的产业基础,围绕淘汰落后和整合提升,加快冶金产业集约化发展,努力形成铸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内燃机及机械配套件,实现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的转变,建设中部地区以专业化配套为特色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到“十二五”末,铸造及各类配套件产能达到每年600万吨.冶金:进一步整合重组冶炼资源,逐步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炼铁高炉、转炉和电炉.重点发展优质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及各类建筑用棒、线、型材等系列钢材产品.铸造:以泫氏铸业、春晨兴汇等企业为龙头,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整合带动周边中小铸管及管件企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大口径城市地下供水和排水球墨铸管及配套管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以泽州南村为中心,高平三甲、陵川礼义为重点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球墨铸管及管件产业基地,实现由铸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基础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依托清慧、金工、福川、路宝、汉通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气缸、变速箱体、轮毂、制动鼓为主的汽车配件产业.依托盛固精工、兴达铸造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压缩机铸件、内燃机、制冷压缩机、工程机械铸件等高档合金机械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现有企业整合重组、上档升级、延伸拓展,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联合配套,促进我市基础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产业形成以通用性和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专业化配套产业体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制造能力.到2015年,力争全市基础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煤机成套设备:抓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有利时机,以金鼎煤机、昌平煤机、兰花汉斯、天泽太机、天巨重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煤机制造资源整合,集中优势,优化布局,打造山西南部最大的煤机制造基地.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加强与大企业的联合,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重点发展瓦斯抑爆设备、高端液压支架、短壁采煤机、液压锚钻车、煤巷钻装锚机、刮板输送机、矿用架空乘人装置、矿井提升运输设备、煤炭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等采煤装备系列产品.三、商贸物流业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构筑辐射周边10多个城市的大商贸战略要地,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打造山西东南部乃至中原城市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度假中心.规划两期占地面积604亩的豪德光彩贸易广场项目一期已竣工,二期已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投资20亿元的兰花国际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兰花国际物流园区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已得到批准.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0%和12%.商贸服务业:完善和调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改善全市商业布局,改造提升以新市街为主轴的商业街,新建区域商业中心,推动县域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全市商业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市场等社区商业的发展.引导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平稳发展.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增强农村购买力,实现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积极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继续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规范和引导拍卖、典当、茧丝绸、畜禽屠宰、酒类、成品油、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围绕“为中原经济区服务、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服务、为富士康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制造业服务”为导向,以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物流中心为目标,积极加快四大物流体系建设,构筑四大物流平台.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分别提高到30%和12%;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加强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建设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打破物流通道瓶颈,确保物流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晋东国际物流园区和晋西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启动晋城各县市、区综合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太原-晋城-焦作-郑州高速铁路,启动嘉南铁路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公路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依托晋城市工业支柱产业煤炭、煤层气、煤化工、冶铸和装备制造、建材等,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新建一批重点行业具有较强区域物流辐射能力的专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各类工业品现货交易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基本形成中原经济区新能源新材料物流中心、资源型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资源型产品交易平台”、“晋豫地区商品集散增值平台”、“城市生活服务平台”和“市场发展政府引导平台”建设.加快批发市场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电子交易中心、金融结算中心,逐步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引导商贸企业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推进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产品供需对接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创新,构建符合农村发展实际需要的社区性物流组织、专业性物流组织和综合性物流组织.建设一批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支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四、文化旅游业晋城市结合实际,提出建设“太行山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形成了太行山文化产业园暨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纲.在第六届中博会和2011年中国上海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晋城市泽州县二十八宿影视公司创作的大耳朵爷爷历险记获得了积极反响,并成功在央视播出.我市还涌现出了西沟女儿、千秋长平、小二黑结婚、陵川风光、观灯、大登殿、潘杨讼等优秀剧目.其中,西沟女儿在京汇演,受到全国各界的好评;千秋长平在“中博会”献演,并被授予“中国戏曲学会奖”;小二黑结婚在首届中国歌剧节演出中,一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集体演出奖1项、编剧作曲荣誉奖2项、优秀导演奖1项、优秀表演奖1项、表演奖2项共7项大奖.晋城地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底蕴深厚的文化遗存和峻险奇秀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尝百草的羊头山,有决定华夏一统的长平之战古战场,有世界围棋发源地棋子山,有皇城相府、柳氏民居、湘峪古城等极具特色的古城堡、古村落,有“太行至尊”王莽岭,有“百里画廊”蟒河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市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集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较好、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文化旅游业、动漫、工艺美术业、新闻传播业、广告会展业等六大行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平均增长37%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新增就业岗位1200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万人.努力形成以10个年经营收入达5亿元、20个年经营收入达亿元、30个年经营收入达5000万元、30个年经营收入达2000万元的企业为主导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旅游业: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晋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以及富民工程来培育.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培育品牌旅游景区,提升晋城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晋城建成太行山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依托精品旅游产品,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培育六个配套成型的景区,联合长治、焦作、济源等周边城市,形成环南太行山旅游精品线路,合作共建旅游互补、线路互通、客源互送、利益共享的区域旅游市场,构建全市旅游“主干线”.沁河古堡景区.以皇城相府为代表,提升景区联合经营管理运营模式、不同时期古文化内涵的表现手法以及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水平,形成体现沁河流域古堡文化和水域风光的沁河古堡景区.包括郭峪古堡、海会寺、九女湖、相府生态园、湘峪古城、赵树理故居、砥洎城、上庄古堡、窦庄古堡、郭壁古堡、崦山自然保护区等.太行云顶景区.以王莽岭为代表,抓好王莽岭主题文化公园、围棋展览馆和陵川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景区综合管理水平、旅游服务功能以及联合开拓市场水平,形成体现太行风光和围棋文化的南太行景区.包括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锡崖沟、黄围山、秦家磨、红豆杉保护区、抱犊沟、上云台、武家湾、西溪二仙庙、崇安寺等.城郊休闲景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珏山青莲寺景区为代表,提升景区休闲度假、娱乐服务、特色餐饮、特色农家乐、实景演艺以及会议接待等功能,打造近郊休闲景区.包括太极湖、围滩以及府城玉皇庙、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丹河桥、洞头等.蟒河山水景区.以蟒河为代表,提升环线交通、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以及自然科普陈列展等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体现晋城自然山水风光独特魅力的景区.包括析城山、杨柏大峡谷、小尖山、云蒙山、鳌背山、磨滩等.历山生态景区.以历山舜王坪、柳氏民居为代表,提升市场联合开发能力以及旅游服务水平,形成以原始生态和人文景观为特色,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景区.包括东峡、西峡、张峰水库、历山溶洞群、下川遗址、沁水示范牧场等.丹河文化景区.以炎帝陵和大粮山为重点,形成体现始祖文化和军事文化的景区.包括丹朱岭、廉颇庙、定林寺、开化寺、祁土贡墓、金峰寺、七佛寺、七佛山森林公园、游仙寺等.五、现代农业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发展特色,加工转化”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行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做大规模,提升品质,注重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按照现代农业的理念,创新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种植业、畜牧业、蚕桑业等专业示范园区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园,引领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畜牧、蚕桑、蔬菜、中药材、干鲜果、小杂粮等六大特色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制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规划,以工程项目为抓手,集聚多种生产要素,建设特色种植板块和特色养殖板块.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抓好高平市和泽州县两个瘦肉型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到2015年,全市优质生猪出栏力争达到300万头.扩大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动物生产,加快鸡、兔等特色养殖业发展.开展蜜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建设优质无公害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畜产品认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防疫检疫体系,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程.完善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50%.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推进“农旅一体”创意农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扶持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全市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300个以上.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产品流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大力发展农产品联销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新型业态,以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为重点,以“放心粮油工程”、“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流通环境,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六、煤炭、煤层气产业全市煤炭总储量808亿吨,已探明无烟煤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四分之一,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未来几年,我市煤炭产业将以兰花集团为龙头,14个整合主体129座煤矿为骨干,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十二五”末将达到亿吨的产能规模.目前,晋城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煤层气产业化、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已建成地面抽采井3906口,年抽采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集输管道5条245公里;液化厂3座,年液化能力3亿立方米;加气站9座,煤层气汽车达9000余辆,瓦斯发电厂28座,初步构建了抽采、液化、发电、管输、工业、民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体系.煤炭:继续推进和完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认真落实晋城市矿区总体规划,坚持以煤为基,抓好大型骨干矿井的建设.实施安全稳煤、集约兴煤、生态立煤、人才强煤战略,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大力提升煤炭产业装备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努力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努力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抓好玉溪、东大、沟底、里必、郑庄、樊庄、龙湾、金海、车寨、胡底等大型骨干矿井的核准和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适度调控煤炭生产规模,实现产销基本平衡.集约发展煤炭产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战略,完成对整合重组矿井的技术改造工作,彻底关闭淘汰矿井,整合利用矿井存量土地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煤炭企业法人结构,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支持晋城煤业集团、晋城煤销集团、晋城煤炭进出口公司做大做强,加强企地合作,助推晋煤集团发展成为亿吨规模的大型综合煤炭企业,支持兰花集团、天泰集团、阳泰集团、沁和能源、科兴集团等企业建设超千万吨规模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煤炭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实施一体化经营、多元化发展.提高煤炭产业现代化水平.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积极组织煤炭科技的推广工作,成立研发机构,鼓励国有重点煤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建成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矿井.兼并重组后的煤矿要制定。
晋城2020调研报告
晋城2020调研报告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在2020年对晋城市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首先,晋城市的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调研数据显示,晋城市GDP在2020年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这一数字表明,晋城市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尤其是晋城市的工业经济表现突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
其次,晋城市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晋城市已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与周边城市和省内其他城市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同时,晋城市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城市绿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再次,晋城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稳定。
晋城市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据统计,2020年晋城市的教育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师资力量也在逐年增加。
最后,晋城市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调研数据显示,晋城市在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投入较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
同时,晋城市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综上所述,晋城市在2020年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
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晋城市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环境污染和人口流失等。
因此,晋城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晋城调研报告
晋城调研报告晋城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为深入了解晋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政策建议,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对晋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山西省的重要城市,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调研结果将对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团队深入晋城市的各个区域,走访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民众对晋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经济发展状况1. 工业发展:晋城市目前以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其中煤炭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煤炭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的增大,晋城市应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
2. 农业发展:晋城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农业基地,农业产业以小麦、玉米和水果为主导。
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应通过科技进步和合理管理来改善。
四、社会建设状况1. 教育:晋城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较为健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较高。
但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医疗卫生:晋城市的医疗卫生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五、民生状况1. 就业和收入:晋城市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以煤炭和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就业岗位存在不稳定和高风险的问题。
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岗位。
2. 居民生活水平:晋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但仍存在部分居民收入低、住房问题突出等现象。
应加强低收入群体的扶贫工作,提供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
六、调研发现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晋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状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煤炭产业对经济的依赖。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晋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在农业产业中,黄梨的种植和加工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
黄梨是一种果香浓郁,口感甜美的水果,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晋城市的黄梨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许多农户和农民开始种植黄梨,通过加工制作黄梨干、黄梨酱等产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黄梨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不少收入。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晋城市的黄梨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黄梨产业,需要深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以促进当地黄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黄梨是晋城市的传统特色农产品之一,已经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随着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黄梨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通过对晋城市黄梨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解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晋城市黄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了解晋城市黄梨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其生产规模、产业链条及市场竞争状况。
2.分析晋城市黄梨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产量下降、品质参差不齐、市场营销不足等。
3.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拓展销售渠道等,以推动晋城市黄梨产业的健康发展。
4.为晋城市黄梨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晋城市黄梨产业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晋城市是黄梨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较为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黄梨的生长。
在近年来,晋城市黄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晋城市的黄梨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不够稳定,部分农民在种植黄梨时面临销售难题,导致部分黄梨无法及时销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晋城农业发展现状
晋城农业发展现状晋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状上,晋城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晋城农业的生产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晋城市大力推行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农业机械的普及化和推广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各类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主流,有力地推动了晋城农业的发展。
其次,晋城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发展逐渐向着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加工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特色农业产品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晋城农业的亮点,如晋城苹果、晋城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
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然而,晋城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由于短视行为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土地退化、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产品质量带来了威胁。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大多数农民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缺乏农业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意识,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屡见不鲜。
三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工作环境的不佳、收入相对较低,造成了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晋城市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其次,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和市场意识,引导农民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此外,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为农民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最后,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晋城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中部地区,是山西省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下是对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的介绍。
首先,晋城市的主要产业是煤炭和石化。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煤炭产业一直是晋城市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晋城市还形成了一些煤炭相关的产业链,如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化工等。
其次,晋城市的石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晋城市作为山西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石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点发展方向。
晋城市下辖的高平市是山西省石化产业园区的核心地区,拥有丰富的原油资源和石化加工能力。
在石化领域,晋城市主要涉及石油炼化、油品销售和化工制品生产等方面。
此外,晋城市还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晋城市拥有一些大型的装备制造企业,涵盖了冶金、机械、电力等多个领域。
其中,冶金装备制造是晋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晋城市的大型重工企业集中在高平市,包括渤海重工和山西钢铁等企业,在装备制造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晋城市还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晋城市政府将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金融、旅游、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领域。
晋城市通过鼓励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
目前,晋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正朝着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延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总之,晋城市重点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煤炭和石化、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晋城市提供了经济支撑,也为当地就业和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晋城市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晋城市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农之友2017.1产业发展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在600~1200米,平均气温9~11.7℃,年平均无霜期185天,年降雨量626毫米以上,平均年日照时数2563小时,特有的小气候资源,为晋城市发展果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宜多种北方果树生长,曾是山西省重要水果产地之一,尤其是高平大黄梨和泽州山楂远近闻名。
1水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晋城市果业生产忽高忽低,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态势,果业发展不尽人意。
但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和“贫困山区特色产业扶贫”政策推动下,同时在省厅果业“三品提升”工程的带动下,大力推进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进程和加大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果业结构有所优化,果树品种逐步改良,果品质量大幅提升,果业效益明显增加,使得果业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
1.1水果产业总体情况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果园面积为21.01万亩,其中苹果面积为11.95万亩,梨3.81万亩,山楂2.16万亩,其它2.99万亩;全市果品总产量为9.14万吨,其中,苹果产量3.97万吨,梨2.82万吨,山楂0.61万吨,其它1.74万吨。
全市果品总产值达2.2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约132.4元。
1.2果业发展趋势1.2.1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涌现出一批先进示范典型一是优质苹果、梨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得到推进。
形成了高平市北诗镇、石末乡及陵川县礼义、崇文镇,沁水县郑庄镇,泽州县周村镇,柳口镇等5万亩四大富士苹果优势生产区域(图1);高平寺庄镇3000亩玉露香梨基地,高平陈区镇、沁水柿庄镇2000亩黄梨基地,泽州南岭乡、山河镇5000亩酥梨及晚秋黄梨基地。
二是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态势良好。
如泽州李寨、高都5000亩优质标准化山楂基地、高平永录乡千亩钙果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产业格局。
山西省各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山西省各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下辖的 11 个地级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潜力。
首先来看省会太原市。
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在经济发展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其产业结构相对多元化,不仅在传统的能源、冶金等领域有着坚实基础,还在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太原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公路、铁路网络发达,这对于促进区域内外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同市以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长期以来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近年来,大同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不断努力,加大了对煤炭深加工和清洁利用的投入,提高了煤炭产业的附加值。
同时,大同积极发展旅游业,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云冈石窟、恒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阳泉市同样是煤炭资源型城市,但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阳泉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等,努力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长治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工业基础扎实,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等多个领域。
同时,长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晋城市在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业链,发展煤化工、煤层气等相关产业。
此外,晋城的制造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朔州市凭借丰富的煤炭和风力资源,在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朔州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忻州市在农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山西省的重要粮食产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忻州市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吕梁市是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同时在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不断发力。
晋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及调整对策分析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1 1— 1 10 10 — 0 3 2 1 )0 0 4 — 3
S IT C N O MA I N DE L P N C - E H I F R TO VE O ME T&E O OMY CN
21 年 0 1
第2卷 1
第 1 0期
如 农 业 劳动 力 过 多、 第二 产 业 内部 结构 不合 理 、 三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低 等 , 出 了晋 城 市 第 提
产 业结 构 调 整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 业 结 构调 整 ; 态分析 ; 城 市 产 动 晋
中 图分 类 号 :2 92 F 6.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图 2 晋 城 市 农林 牧渔 总产 值 比重 从 图 2来 看 , 一 产 业 内部 发 展 不 平 衡 , 业 和牧 业 所 占 比 第 农 重 偏 大 ,林 业 和 渔 业 的 比重 偏 小 ,但 农 业 呈 明 显 下 降 趋 势 , 由 18 9 5年 的 7 .1 降 至 2 0 1 %下 3 0 9年 的 4 .9 ,4年 下 降 了 2.2 5 % 2 6 56
当地特色且有竞 争力 的产业结构 , 促进经济实现 良性循环发展 。
1 晋 城市产 业 结构 的 动态分 析
产 业 结 构 是 指 产 业 间 的 关 系 结 构 ,人们 通 常 采 用 三次 产 业
业 的产值 比重在未来 的几年 内还会有所上升 ;第 三产业的增长
速 度 除 了在 4个 年份 内 出现 了个 位 数 的增 长 外 ,其余 都 是 呈 十
在国内生产 总值 中所 占比重 以及各产业 就业 人数在就业总人数
中 的 比重 、 重 工 业 比例 等指 标 来 表 示 产 业 结 构 。 轻
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与发展建议
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与发展建议
陈建华
【期刊名称】《农业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22()12
【摘要】文章介绍了晋城市农业主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大力发展“特”“优”农业、扎实推动产业园建设、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创新金融支农模式、培育提升农业品牌等方面,为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陈建华
【作者单位】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3
【相关文献】
1.六大产业板块打造强势农业--对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2.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5年南安市农业生产情况与发展建议
4.山西省晋城市生猪产业发展概况与未来发展建议
5.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认识和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城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晋城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概述5G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
晋城市是佛山市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球许多5G公司和供应商的重要研发基地。
通过在5G技术方面的投资和支持,晋城市将在整个区域内成为重要的5G产业中心。
本报告分析了晋城市目前的5G产业发展状况,并预测了未来几年晋城市5G产业的投资前景。
晋城市5G产业发展状况晋城市是全球最大的5G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之一,包括华为、中兴通讯、OPPO、vivo、小米等,这些企业已成为晋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晋城市还在积极发展其他5G技术相关产业,如5G基础设施、5G终端设备、5G应用软件、5G行业应用等。
随着5G技术的不断进步,晋城市5G产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晋城市5G产业投资前景预测晋城市5G产业投资前景很广泛,将来将涵盖4个主要领域:5G基础设施、5G终端设备、5G应用软件和5G行业应用。
晋城市将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以推动晋城市5G产业发展,并吸引更多的5G企业。
预计未来几年,晋城市的5G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1. 晋城市已成为全球5G产业领导者之一,拥有全球最优秀的5G产业生态系统之一;2. 晋城市在5G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3. 晋城市市场需求巨大,尤其是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需求;4. 晋城市将投资建设5G实验室和5G创新中心,以吸引更多的5G企业进入晋城市。
总结晋城市是中国领先的5G产业中心之一,正在积极发展5G相关技术和产业。
未来几年,晋城市5G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5G产业中心之一。
这将为晋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并推动晋城市朝着更高水平的产业发展。
写晋城各方面的发展六百字
写晋城各方面的发展六百字晋城市是山西省位于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全市面积794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15万人。
自2005年开始实行城市化建设以来,晋城市在不同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经济方面:晋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金属和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在这些支撑下,晋城市经济不断转型升级,逐步发展成为以能源化工、钢铁、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截止到2019年,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75.5亿元,人均GDP也提高到了15212元。
其次,教育方面:晋城市十分重视教育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教育品质。
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达到99.4%,高中阶段学校和职业中等学校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覆盖城镇农村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目前,晋城市建有1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山西传媒学院,此外还有多所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
再次,旅游方面:晋城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有着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古迹。
比如千年古城榆次镇、鹊山森林公园、山西民俗博物馆等,同时晋城市也是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城市之一,不仅有着红色旅游胜地红旗渠,还是全国第一所国内国际旅游综合实验区。
此外,在交通、文化、卫生、环保等其他各方面,晋城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比如晋城高铁站的投入使用,让城市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快捷;晋城市文化事业发展也得到相应的推进和加强;城市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重特大病例治愈率高达99%以上;城市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水平也得到提高,大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晋城市的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中,城市的经济、教育、旅游等事业都取得了快速的进步。
晋城成为了山西省内的发展重镇,也成为了全国的知名旅游城市之一。
不过,晋城市的发展仍有空间,未来晋城市应加大招商引资和开放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技术、新业态的培育,努力塑造晋城独特的城市形象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继续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步伐,着力保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区示范区,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把晋城建设成为山西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
1
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下辖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和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
城市名片:晋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
力城市、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殊荣。
交通便利:晋城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周边三省,是我国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枢纽。
太焦、侯月两条铁路线纵贯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晋城距郑州、洛阳、长治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距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连接。
未来几年,我市将新建9条高速公路,与郑州、洛阳等10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资源丰富:晋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
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的1/4多。
煤层气总储量约为2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5、全省1/2。
晋城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畜牧、蚕桑、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和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气候适宜:晋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海拔在600米至800米之间,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均气温摄氏度,森林覆盖量%,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温和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们工作和生活。
政策优惠:国家批准山西省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尤其是综改试验区的确定,赋予了我们“先行先试”这个最大的政策平台,为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近期,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做到上级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晋城不打折扣,市里能给的各项优惠政策一定兑现,外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我市学习借鉴,营造了“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经济发展迅猛:20XX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一
3
般预算收入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XX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43元。
“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
晋城市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改造提升资源类传统产业,着力培育非资源类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重点发展以下八大类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放大、带动、集
聚、引领作用,形成扩张和倍加效应,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到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
光电子信息产业:晋城是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的故乡。
随着富士康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我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讯连接器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光学镜头模组、精密模具和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核心技术的产业基地。
在第六届中博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我市签订了总投资达1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将在我市建设全球最大的精密机构件、镜头模组、光通讯零组件、陶瓷结构件、精密刀具、铝合金部件、精密模治具、机器人等八大生产基地。
此外,我市的LED照明、泡沫陶瓷、锂离子动力电4
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在技术和产业规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我市鼓励发展半导体光源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
依托乐百利特公司的技术优势,在LED原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及相关配套件等完整产业链中形成多环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把我市建成中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平台作用,研发应用前沿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
积极发展高性能
功能陶瓷、反光材料、磁性材料、铝矾土基刚玉、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品。
依托兰花集团、鸿诺光电、融高太阳能等企业推进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发展。
依托高平唐一新能源、皇城相府中道能源公司加快高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根据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发展碳酸钙改性环保新型材料产业。
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高端纳米材料。
积极引进我市尚处空白的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等新材料项目。
环保产业:提高以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为主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
围绕矿山生态治理开展技术咨询、工程承包等服务。
发展生活污水处理、化工废水处理,噪声治理及锅炉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引进生产洁净产品技术,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