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对延长线屏蔽线
usb延长线工作原理
![usb延长线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97d3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f.png)
揭秘USB延长线工作原理
USB延长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其实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USB
延长线就是通过延长数据传输路径,实现USB信号的传输。
具体来说,USB延长线内部由一条或多条导线组成,这些导线分别连接在USB接口的信号、电源、地线等部分,以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
除了导线外,USB延长线还采用了一些信号转换芯片,起到稳定信号和增强信号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USB延长线内部的芯片将USB信号分为两个部分: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
数字部分主要是进行数据传输、错误检测等处理,模拟部分则主要是进行电源过滤和波形整形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USB延长线的通用性较差,适配问题比较常见。
根据使用需要,不同的USB延长线也会采用不同的信号转换芯片和连接
线方法。
总的来说,USB延长线的工作原理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它通过内部的导线连接和信号转换芯片,将USB信号延长传输,以应对一些需
要长距离传输的应用场合。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注意适配问题和
连接线的质量,以提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6类屏蔽线接法
![6类屏蔽线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8ae1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a.png)
6类屏蔽线接法1. 引言屏蔽线是一种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电子元件。
在电子设备中,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屏蔽线来隔离信号,并降低外部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屏蔽线接法是指在使用屏蔽线时,将其正确连接到电路中以实现最佳的屏蔽效果。
有许多不同的屏蔽线接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接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6类常见的屏蔽线接法,包括单端接法、双端接法、两个单端接法、两个双端接法、三个单端接法和三个双端接法。
我们将详细讨论每种接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2. 单端接法单端接法是最简单且最常见的屏蔽线接法之一。
它适用于只需要保护一个信号引线免受干扰的情况。
原理在单端接法中,屏蔽线通过与信号引线平行的方式布置。
屏蔽线的外部导体将外部干扰引导到地,从而保护信号引线免受干扰。
适用范围单端接法适用于低频信号传输,例如音频信号。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对音频信号的影响,提高音质和信噪比。
注意事项在使用单端接法时,需要确保屏蔽线与信号引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这样可以避免屏蔽线对信号引线产生电容耦合而导致失真。
3. 双端接法双端接法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屏蔽线接法。
它适用于需要保护两个相互独立的信号引线免受干扰的情况。
原理在双端接法中,屏蔽线通过与两个信号引线平行的方式布置。
每个信号引线都有一个独立的屏蔽线来保护它们免受干扰。
双端接法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例如视频信号。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对视频信号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在使用双端接法时,需要确保每个信号引线与其相应的屏蔽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这样可以避免屏蔽线对信号引线产生电容耦合而导致失真。
4. 两个单端接法两个单端接法是一种将两个单端接法组合起来使用的屏蔽线接法。
它适用于需要保护多个信号引线免受干扰的情况。
原理在两个单端接法中,每个信号引线都有一个独立的屏蔽线来保护它们免受干扰。
屏蔽线作用及使用方法
![屏蔽线作用及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299e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2.png)
屏蔽线作用及使用方法1、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屏蔽线是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信号线包裹起来的传输线,编织层一般是红铜或者镀锡铜。
屏蔽线是为减少外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的影响,而专门采用的一种带金属编织物外壳的导线。
这种屏蔽线也有防止线路向外辐射电磁能的作用。
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大地。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主要由铜、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远小于使用频率上金属材料的集肤深度(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面分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频率越高,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屏蔽层的效果主要不是由于金属体本身对电场、磁场的反射、吸收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屏蔽层的接地产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屏蔽效果。
2、屏蔽电缆的结构屏蔽电缆包裹的导体叫屏蔽层,一般为导电布,编织铜网或铜(铝)铂。
普通:绝缘层+屏蔽层+导线;高级:绝缘层+屏蔽层+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导线。
屏蔽层一般需要接地。
屏蔽线的作用是将电磁场噪声源与敏感设备隔离,切断噪声源的传播路径。
屏蔽分为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主动屏蔽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源向外辐射,是对噪声源的屏蔽;被动屏蔽目的是为了防止敏感设备遭到噪声源的干扰,是对敏感设备的屏蔽。
屏蔽线的屏蔽层不允许多点接地,因为不同的接地点总是不一样的,各点存在电位差。
如多点接地,在屏蔽层形成电流,不但起不到屏蔽作用,反而引进干扰,尤其在变频器用的多的场合里,干扰中含有各种高次谐波分量,造成影响更大,应特别注意。
屏蔽布线系统源于欧洲,它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因而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EMC)特性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
也就是说,要求该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又不能辐射过量的电磁波干扰周围其它设备及网络的正常工作。
屏蔽线型号
![屏蔽线型号](https://img.taocdn.com/s3/m/e2e817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4.png)
屏蔽线型号引言屏蔽线是一种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电缆线材。
在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屏蔽线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屏蔽线的不同型号,包括其特点、应用场景以及选择屏蔽线型号的一些建议。
1. 什么是屏蔽线?屏蔽线是一种具有特殊外层结构的电缆线,用于阻断电磁波的干扰。
它通常由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组成。
其中,导体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屏蔽层则用于阻隔干扰信号的进入,绝缘层则用于隔离导体。
2. 屏蔽线的不同型号屏蔽线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屏蔽线型号:2.1 单屏蔽线(Single Shielded)单屏蔽线是最简单的屏蔽线型号,只包含一层屏蔽层。
它适用于较低频率的干扰环境,对于一般家用电器和低速数据通信线路来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2.2 双屏蔽线(Double Shielded)双屏蔽线在单屏蔽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层屏蔽层。
这种型号适用于更高频率的干扰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屏蔽效果。
它通常用于高速数据通信线路、音频线和视频线等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2.3 三屏蔽线(Triple Shielded)三屏蔽线在双屏蔽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层屏蔽层。
这种型号适用于极高频率的干扰环境,能够提供更强的屏蔽效果。
它通常用于专业音频线、工业自动化设备等对信号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景。
2.4 编织屏蔽线(Braided Shield)编织屏蔽线使用编织金属丝作为屏蔽层,具有柔软、可弯曲的特点。
它适用于需要柔性连接和移动性的场景,如移动设备数据线、耳机线等。
2.5 铝箔屏蔽线(Foil Shield)铝箔屏蔽线使用金属箔作为屏蔽层,具有较高的屏蔽效果和抗干扰性能。
它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如无线通信、天线线缆等。
3. 如何选择屏蔽线型号?在选择屏蔽线型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屏蔽线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型号。
usb dpdm辐射整改措施
![usb dpdm辐射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bbbb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d.png)
usb dpdm辐射整改措施
USB DPDM(DisplayPort Daisy Chain Mode)是一种基于DisplayPort 协议的传输模式,通常用于连接显示器和电脑等设备。
为了降低或解决USB DPDM产生的辐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屏蔽措施:对USB DPDM线缆进行屏蔽,可以使用金属网、铝
箔等材料对线缆进行包裹,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和传播。
2.接地措施:对USB DPDM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可以将设备的外
壳与大地相连,以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3.滤波措施:在USB DPDM线缆中加入滤波器,可以过滤掉信号
中的噪声和干扰,从而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4.降低传输速率:降低USB DPDM的传输速率,可以减少电磁辐
射的强度和频率。
5.优化布线方式:合理规划USB DPDM线缆的走向和长度,避免
线缆过长或过短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和电磁辐射的增加。
综上所述,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或解决USB DPDM产生的辐射问题,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DIY 无需焊接 网线改USB延长线 USB数据线
![DIY 无需焊接 网线改USB延长线 USB数据线](https://img.taocdn.com/s3/m/b63519e27c1cfad6195fa7f7.png)
DIY 无需焊接网线改USB延长线USB数据线(重发)
看到老有网友想用网线做usb延长线,都需要焊接接头,做起来很麻烦。
就想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然后找个做pcb的把想法说了,然后就有了这个转接卡,使用很方便,直接用网线插上就可以当做usb延长线使了,而且这个还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组合成双公头或者双母头的线,我觉得还是挺有用处的。
发出来给大家借鉴一下。
下面放几张照片:
实际使用的链接效果:
本转接卡含两块PCB板配合使用,网线接口采用屏蔽型的RJ45座,用3113接法.中间直接用现有的网线插上去就能用了,省去了剪线接线的麻烦,且网线还可以随时更换,想长就长,想短就短,伸缩自如。
不影响以后网线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用途.要求是正常使用的TIA/EIA 568B接法的网线,通俗说法是平行线(非交叉线),颜色顺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两边都一样。
前后提供DC供电座和跳线开关...可任意选择是否外部供电前后供电电脑供电
使用事项:
1.使用USB口供电时, AB板上的跳线开关置于ON位置即可.
2.使用外部供电时, B板开关置于OFF位置处, 然后可以由A板或B板插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电压必须为5V, 电流在500MA以上(电流推荐1A至2A).电源插头为内正外负(规格5.5*2.1MM).如你使用了其它电压造成你的设备电脑损坏,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3.本转接板仅是对接插头进行转换,并不对信号作任何处理,作用仅起到方便延长线的制作, 延长距离要示网线质量决定.。
屏蔽信号线
![屏蔽信号线](https://img.taocdn.com/s3/m/255c71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1.png)
屏蔽信号线什么是屏蔽信号线?屏蔽信号线是一种用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的线缆。
它降低了外部干扰对线路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屏蔽线通常用于音频、视频、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为什么需要屏蔽信号线?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子设备的世界。
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它们的性能。
这种干扰通常来自于电源信号、电视台和电台、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等。
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干扰可以导致信号丢失、误码率增加、网络速度降低等问题。
如果在音频或视频中发生干扰,会导致图像和声音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杂音和指向错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屏蔽信号线应运而生。
如何工作屏蔽信号线通过在传输线和外部环境之间添加一个屏蔽层,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这一屏蔽层可以是金属箔、金属网、金属编织物或导电聚合物。
例如,在一条电缆中,屏蔽层包裹着一个或多个电信号导线。
当电磁信号穿过电缆时,它无法穿透屏蔽层,并被屏蔽层反射回去。
这将阻止外部噪声干扰到电信号中。
屏蔽信号线的类型屏蔽信号线根据它们的外壳材料和结构可以分为多种。
下面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屏蔽信号线类型。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一种通过一个中心导体来传输信号的屏蔽线。
中心导体被包裹在绝缘体中,而绝缘体被包裹在一个或多个屏蔽层之间。
扁平电缆扁平电缆是一种用于电脑网络和复印机的屏蔽线。
它是一种扁平的电缆,由多个绝缘导体、铜箔屏蔽层和PVC材料组成。
网线网络电缆分为非屏蔽的和屏蔽的两种类型。
非屏蔽电缆仅用绝缘体包裹,没有外部屏蔽层。
而屏蔽电缆则有额外的金属屏蔽层,以提供更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屏蔽信号线的应用屏蔽信号线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音频在音频系统中,屏蔽线可以用于将音频设备连接到扬声器和放大器。
音频屏蔽线的使用可以减少电磁干扰,从而提高音频的质量。
视频在视频系统中,屏蔽信号线通常用于连接摄像机和监视器。
屏蔽线可以减少信号受到的干扰和杂音,从而提高视频的质量。
屏蔽线的作用
![屏蔽线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44c8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2.png)
屏蔽线的作用屏蔽线是指一种在电子电路中起到屏蔽作用的组件,其主要功能是隔离和削弱对信号的干扰。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屏蔽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屏蔽线的作用。
首先,屏蔽线能够有效隔离电磁波干扰。
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由于电磁波的存在,常常会产生各种干扰信号,如电磁辐射、电磁感应等。
这些干扰信号会对电路中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设备故障。
屏蔽线可以利用其金属外壳,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电路和外界之间建立一个隔离层,从而阻止电磁波的外部干扰信号进入电路内部,确保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其次,屏蔽线能够削弱电磁辐射干扰。
在一些高频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电路内部的电磁波会通过各种导线和射频元件辐射到外部空间,造成对周围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干扰。
屏蔽线通过其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吸收和反射这些电磁波,使得电磁辐射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第三,屏蔽线能够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一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如高温、湿度、强电磁场等条件下,电路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
屏蔽线的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地阻止这些外界干扰信号的进入,从而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屏蔽线还能够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一些高频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的场合,由于传输线路周围存在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干扰。
这些干扰信号会与传输信号相互干扰,导致传输信号的失真和噪声增加。
屏蔽线的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地隔离这些干扰信号,使得传输信号的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屏蔽线在电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隔离和削弱对信号的干扰,阻止电磁波的外部干扰信号进入电路内部,降低电磁辐射的干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因此,在现代电子产品和通信系统中,屏蔽线被广泛应用,为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USB线缆结构及差分阻抗要求
![USB线缆结构及差分阻抗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a53fef62f60ddccda38a0dd.png)
USB线缆结构以及差分阻抗要求USB 2.0数据线的结构如下:其中,两根电源线(Vcc、GND)直径较粗,而数据线则相对较细。
外层的铝箔和编织网只在质量较好的USB线里面才有,用于增加线缆的强度并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一般是与GND相连的。
USB 3.0数据线的结构如下:USB3.0关键信号总共8根,一对兼容USB2.0的差分信号,2对超高速差分信号,分别是发送差分对和接收差分对,如下图。
UTP用于传输USB 2.0信号,另外两对屏蔽双绞线SDP 用于超高速信号。
USB 3.0的导线数量较多,但基本结构与USB 2.0是相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USB 3.0的数据线数量比较多,并且数据线传输的信号也是频率很高的信号,因此很多线缆加强了屏蔽(图中这个就是,可以看到有两组数据线拥有独立的屏蔽层)。
USB3.0的线缆和连接器同样是要做差分阻抗的。
线缆的差分阻抗要求是90Ω±5Ω。
匹配连接器的差分对阻抗要求90Ω±10Ω。
由于USB 3.0的速度达到了5.0Gbps,串行接口的时钟频率已经相当高。
目前只有6Gbps的SATA和SAS硬盘接口以及PCI-E 2.0/3.0总线的频率能够与之匹敌,而这些都是主要用于机箱内部的互连(SAS也可以用在外部,PCI-E则很少),USB 3.0却是连接在主机和外设之间。
为了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对控制器和线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由于USB 3.0和2.0的速度相差10倍以上,再加上还有键盘/鼠标这样的USB 1.x低速外设的拖累,为了保持向下的兼容性USB 3.0采用了双总线架构(如上图)。
即在主机、Hub(集线器)、设备和线缆方面全部保留Non-SuperSpeed(USB 2.0)部分模块,在此基础上增加SuperSpeed(USB 3.0)功能模块。
这样做可以说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虽然增加了一部分成本,但是却很好的解决了兼容性的问题。
USB 3.0线缆结构示意图从上表我们看到,USB 3.0除了在数据速度上提升到5Gbps 之外,其传输界面也由USB 2.0的半双工(同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改为使用双重单工设计,这一点从上面的线缆图就已经能看出来。
网线做usb延长线的接法(教程有图)[总结]
![网线做usb延长线的接法(教程有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5392f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2.png)
网线做usb延长线的接法方法网上有很多,下面的是我整理的比较全的。
USB接口中有四个电极,不论头和座都是一样的。
下面3个图都是从USB标准官方网站的手册中截取的。
这四个电极和其连线的用途如下表1为电源正,红色;4为电源地,黑色;2为数据负,白色;3为数据正,绿色。
USB的电气传输方式为平衡式。
不过你的USB线中的颜色是不是和标准相符,我就不知道了,最好用万用表量量,比较保险。
下图为很标准的数据线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D+和D-为绞线,用于防止干扰别人和被别人干扰。
一般情况下都是按3 1 1 3接法就是说电源正3根信号正1根信号负1根电源负3根屏蔽层接金属外壳(如非屏蔽线可不接)信号线一般使用蓝、蓝白,也有人使用绿、绿白重点经验:自制超长USB延长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我的USB无线网卡延伸到窗口去,如果用天线延伸的话,这么长的天线损耗是相当严重的,价钱也高的离谱。
材料是一个USB公头、一个USB母头、十米单屏蔽的国标超五类网线、九个磁环。
公头、母头没啥好说的。
网线有讲究,国标的超五类线对电阻的要求是单芯一百米不超过十欧姆,标准的超五类线对每对线的双绞密度有要求,标准的线是蓝、白蓝的那对密度最高。
一块一米的线就不用指望啦,有良的商家会直接告诉你是四铜四铁,也就是十兆和百兆网络用不到的那两对线都是铁线,而用到的那两对也不是好铜做的,电阻率比较大。
双绞密度也比较低。
这种线用在普通百兆网络里短距离连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它用处就不行了。
我买的线是秋叶原的,单屏蔽超五类,两块五一米。
单屏蔽是指有铝箔缠绕但没有编织网,芯线实测8根相同、每根电阻1欧姆左右,有条件的用六类双屏蔽线效果肯定更好,但是价格很高。
拆了线头辨认一下,确实是蓝、白蓝缠绕密度最大,这证明我的线还是符合标准的。
用白蓝、蓝做D+D-的数据线。
剩下的六根线,白棕白绿白橙三根并作电源负,棕绿橙并作电源正。
屏蔽层最后接USB的外壳。
线上每隔一米左右放置一个磁环。
用网线制作usb延长线图文教程
![用网线制作usb延长线图文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b4ee0902020740be1e9b9a.png)
用网线制作usb延长线图文教程用网线制作usb延长线图文教程制作流程及详细制作方法如下:现在买的usb延长线质量太差了、前一段是间买了个2米的连硬件都识别不呵呵!js啊!我用网线做了个10米的都可以找到硬件!呵呵!机箱前置USB线如何与主板进行连接,对于一些新手有一定难度,要知道一旦接线出错,轻则无法使用USB设备,重则烧毁USB设备或主板。
一、机箱前置USB接线的定义:首先还是了解一下机箱上前置USB各个接线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
某些机箱厂商基于其本身的工艺设计要求,信号线的颜色会与上面介绍的不尽相同,而且考虑到与主板接线的方便性、准确性、通用性,有的机箱厂商将USB线做到一个模块上。
有的机箱厂商考虑到USB线与主板连接时的通用性,则将信号线进行分散并对每一根信号线作以标识,为了适应很多类型的USB接口。
但无论机箱的USB线如何定义,只要明白主板上前置USB接口的每一根针是如何定义的,就不会将USB线接错!二、主板USB针脚的定义:下面再来看一下主板上的USB针脚定义,虽然目前各品牌主板上扩展的USB针脚定义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几大类型与接线方法:第一类:8针型:该类型的针脚是1999年以前生产的主板所用,不过目前少数P4级(低档)主板也有采用这种类型的针脚。
通常接线方法:将红线插入USB针脚1与针脚2,余下接线按Data-、Data +、GROUND 顺序分别插入余下USB针脚(见图一),第二种接线方式是与第一组接线正好相反(见图二)。
第二类:9针型:该类型的USB针脚多为最近新出的主板,多见于支持Pentium 4或Athlon XP芯片组的主板,尤其是支持USB2.0的主板。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0ae1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c.png)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屏蔽线是一种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线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减少干扰和电磁辐射。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使用广泛,而由于电子设备本身会产生干扰和辐射,因此需要使用屏蔽线来保护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护人体健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屏蔽线的原理及接法。
**屏蔽线的原理**屏蔽线通过在信号传输线外面包裹一层金属网或箔来屏蔽外界的电磁信号,从而减少干扰。
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外部电磁波,并将其导向地面。
这样就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线内部的信号不受外界干扰,从而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屏蔽线的接法**1. **单端接法**单端接法是屏蔽线的一种常见接法,适用于一般的短距离传输。
在接法时,将屏蔽线的金属外层连接到地线,而将内部导体连接到信号源或信号接收器。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上的干扰,保证信号的清晰传输。
2. **双端接法**双端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屏蔽线接法,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在接法时,将两端的金属外层分别连接到两个地线,而将内部导体连接到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
这样可以继续减少干扰,并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3. **平衡接法**平衡接法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屏蔽线接法,适用于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接法时,除了将金属外层连接到地线外,还需要在两端分别设置同步器件来保证信号的平衡传输。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总结**屏蔽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配件,在现代的通信和信息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屏蔽线的原理及接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屏蔽线材料和接法,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网线DIY自制加长usb延长线图文教程
![网线DIY自制加长usb延长线图文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f71bce9ec3d5bbfd0a74fe.png)
2个教程
自制usb延长线网线制作usb延长线
第一种
材料:
1.10米TCL非屏蔽千兆网线一条.
B转Mini-USB线一条.(就是卡X的数据线)
3.就是工具了哈哈!
废话不说上图:
这个USB头是个坏U盘上的.TCl这个千兆线比较硬.害怕接口处来回弯折中间容易线发生断路现象,所以这么做的.用的是2222的接线方法。
这个是完工后的USB头!接下来是MiNi那边了,继续。
防止线松动,用AB胶固定一下。
扣上另一面的壳儿!
套上热缩管,美观些,嘿嘿!
第二种:
1准备一条USB线(主要是剪公头跟母头),还有剪几米网线(具体几米自己按
实际使用情况,我用是超五类的双绞线
长度是5M)
2把线去皮,把网线缠绕最精密的两根做信号线(我的恰好是绿跟绿白,具体要实际情况)
,剩下的6根分两组做电源线(目的是6根线供电,电力充足)按图那样对接
我的工具跟网卡MU351
下面是使用。
没加延长线我只能用EDGE,加了信号满格
下面是我以前自己做的一条15M的。
带大功率网卡
没问题(我以前是蹭网的,现在改投移动的怀抱)当然,买的USB延长线也可以,但是我买过那种双磁环的10M的延长线,效果很差,因为他里面的芯很小的,你平常看不出区别,一接上大功率的网卡,马上电脑部认卡了。
有问题可以提问,我会及时回复。
USB延长线供电不足的解决
![USB延长线供电不足的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c1900c27b7360b4c2e3f649b.png)
USB延长线供电不足的解决单位里有质量好的3芯屏蔽线(加上屏蔽层是4根线!),线的参数:300V/.500v 1mm平方*4 6A 80度-200度(我解释一下,能承受300-500V电压,4根1平方线组成,极限电流6A,承受80-200度高温【过了200度,其铜芯会受到影响,并不是会烧毁!】)就做了2根USB延长线,一根2.5米,一根5米,下面我说下制作过程将最外层的绝缘层剥开,有3根绝缘线附带一根屏蔽线,此时将屏蔽线分离并套上热缩管或黄腊管(我用的是透明耐高温绝缘管),对比USB4PIN参数将屏蔽线焊接在负极的铜片上,顺带将铜片弯折,使屏蔽线与外壳良好接触,一同以焊丝(锡)焊接,我这根线棕色和黑色绕密度最大(换个说法就是绕的紧),故而用作数据信号的正负,蓝线则用作正极下图是第一个头的焊接图示反面效果侧面效果此时不要过于急着焊接另一个头,靠近接头两端先穿上屏蔽磁环(铁氧体磁环),然后再焊接另一个接头焊接完毕后别急着做左后的封装,先连接电脑,准备好几个G的资料,使用TEA RCOPY软件测试拷贝速度,此时要耐心、静心、细心,根据显示速度调节磁环位置,当然可能需要再加磁环,这个留到最后在讲PS:建议USB插主板后置接口,不要使用前置面板上的USB扩展,因为扩展USB 至主板的接线可能也是非标甚至垃圾线!这段过程自己把握尺度,最后我会再说下的等到调节完毕,接下来就是封装工作了,当然哦,先固定磁环,位置偏了效果就不一样咯我是先用黑胶布(绝缘弹性胶带)绕个几圈在磁环2端的绝缘线上,为防止磁环移动,然后使用502将其略微固定,等502干后,使用溃疡胶水(AB胶)彻底固定磁环。
磁环固定后是不是有点难看呢?别急,此后可以将USB线脱离设备了接下来就是固定接头,同样使用胶水封装,这次我使用的AB胶是黑色的,如果想得到反光、钢琴烤漆似的效果呢就用牙签轻轻挂,使其表面光滑,光滑后就等待它凝固那么全部固定后如何解决磁环处难看的问题呢?我使用弹性橡胶热缩管,过程就不说了,下面看成品图呵呵,这根是2.5米的,5米的延长线忘拍了···做的时候太投入了···1、购买线的时候要注意买正标而不是非标2、自行判断自己所需的线径,这里说下我个人的意见:<1>使用低速、中速优盘、USB1.1、打印机、摄像头为主的短距离(3米以内),推荐正标0.5平方毫米的线<2>使用高速优盘、移动硬盘、摄像机、电视盒等设备的,短距离(3米以内),推荐正标0.75平方毫米的线<3>使用高速优盘、移动硬盘、USB2.0、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远距离(3米-10米),推荐正标1平方的线<4>针对第三点,若距离超过10米,建议做几根线连接!即多根延长线组合使用;举个例子:若使用12米,可以做4根3米,或3根5米的延长线组合成12米!3、磁环的数量与位置<1>根据线性、绕密度、硬件特性自行判断,图中2.5米我使用了2个磁环,一般来说,3-7米需要4-6个磁环,10米需要10个磁环,12米仍旧参照多根延长线组合的方式!<2>自行判断,是不是有点模糊?我使用的TEARCOPY拷贝工具测速,图中2.5米、2个磁环,这个位置是最佳位置,USB2.0高速优盘拷贝10G多本电影与GHO文件,速度为26MB/S;另一根5米的我用了4个磁环,拷贝速度为32MB/S。
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37bf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9.png)
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屏蔽线是文档编辑中常用的功能,它可以在排版中起到分隔、强调或装饰的作用。
在不同的场合下,屏蔽线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首先,屏蔽线的作用之一是用于分隔内容。
在文档编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分隔不同内容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屏蔽线来进行分隔,使得不同内容之间清晰明了,提高文档的可读性。
例如,在一份报告中,我们可以使用屏蔽线来分隔不同章节的内容,让读者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其次,屏蔽线还可以用于强调重点内容。
在排版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强调某些重要内容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屏蔽线来突出这些内容,使其更加醒目。
比如在一份合同中,我们可以使用屏蔽线来标注重要条款,让双方在签署合同时更加明确其中的重点内容。
此外,屏蔽线还可以用于装饰文档。
在一些文档中,为了美化排版或者增加一些视觉效果,我们可以使用屏蔽线来进行装饰。
比如在一份节日祝福的文档中,我们可以在文字的上下添加屏蔽线,增加文档的节日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关于屏蔽线的使用方法,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屏蔽线样式。
在不同的文档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样式的屏蔽线,比如实线、虚线、点线等,以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
其次,在使用屏蔽线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其长度和粗细。
过长或过粗的屏蔽线会影响文档的整体美观度,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屏蔽线的效果达到最佳。
最后,在使用屏蔽线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其位置和间距。
屏蔽线的位置和间距应该与文本内容相协调,避免出现过于杂乱或过于拥挤的情况,影响整体的排版效果。
总之,屏蔽线在文档编辑中有着多种作用和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屏蔽线可以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和美观度,为我们的编辑工作带来便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屏蔽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有所帮助。
USB设备地的常识
![USB设备地的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9d31be2e3f5727a4e96298.png)
USB设备地的常识很多用户利用USB设备,显现各类问题,比如检测不到设备、不识别的设备、死机等等,由于国内有些USB设备不是很标准,致使这种问题发生很多。
本文介绍一些体会供参考。
一、USB线和USB插头USB标准规定USB线必需是屏蔽线,屏蔽线要良好接地。
下面看看几种USB线。
这种透明PVC包皮的线,能够看到外屏蔽层,是符合USB 标准的。
这种不透明的PVC包皮线看不到内部,但能够从整体线径看出,一样是比较粗的。
这种较细的线就很难说了,切开一看,里面没有任何屏蔽层。
那么是不是必需切开才能分辨?一样不需要。
方法是:用万用表测两头插头的爱惜壳,若是导通,就有屏蔽,不导通的就没有,即便有因为没有导通也不起作用。
确实是说屏蔽层和插头的爱惜壳是连接(电气连接)在一路的。
屏蔽层是防EMI的,没有屏蔽层的USB线容易受到静电、电磁波干扰。
表此刻系统常常不能识别USB设备,接入USB 设备死机,USB键鼠在利用中丢失,移动硬盘拷贝文件错误等等。
USB插头有几种类型,不管什么类型,其插头内有4根线,插头的金属爱惜壳与线缆的屏蔽层连接,以便把静电、电磁干扰产生的电流导入大地,幸免设备受损或不能正常利用。
二、USB设备自带线有些USB设备自带USB线,比如键盘、鼠标、摄像头、HUB等等。
这些USB线有符合标准的,也有不符合标准的。
下面列举出来看看。
透明PVC包皮,能够看到外层屏蔽。
只有内层屏蔽。
黑色PVC,看不到里面,但线径较粗。
也是黑色PVC,线径较细。
这种USB设备自带线的屏蔽层一端与插头的金属壳连接,一端在设备里面与PCB的地线连接。
拆开设备能够看到5根线。
没有屏蔽层的,看到4根线。
一样USB设备都有封签,撕毁就没有质保。
拆开检查不现实,那么如何检查是不是有屏三、解剖三个鼠标此刻解剖罗技、微软、双飞燕三个鼠标。
1、万用表测量USB插头的金属壳和地线是不是导通罗技和双飞燕能够导通,微软的不能导通。
是不是罗技和双飞燕的USB线有屏蔽层,微软的没有?下面解剖鼠标,看看内部的接线。
不容忽视的USB延长线
![不容忽视的USB延长线](https://img.taocdn.com/s3/m/f55413768e9951e79b892722.png)
不容忽视的USB延长线USB接口已经成为了主流外设配件的标准接口之一,甚至有的高档键盘鼠标都采用USB接口与主机连接。
但是在使用USB设备时,我们常常发现由于接线的长度有限,设备的插拔并不那么方便??这在那些没有前置USB接口的机箱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于是很多人都经常会用到USB延长线,以方便USB设备与主机相连接。
USB延长线无疑给用户带来了不少方便,但是这时某些问题也开始出现。
一般来说,目前很多用户所使用的外置USB设备的接口仍然是USB1.1的,那么该设备在USB1.0和1.1标准的延长线上都能正常使用。
但是如果使用的USB设备接口是规格较新的USB2.0,但使用的延长线却是规格很老的USB1.0时,在安装USB设备时就会出现“高速移动设备插入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这类的故障提示而无法正常安装。
这时我们就只能将USB设备直接插在主板USB接口上,或者将USB延长线更换为USB1.1或者USB2.0规格才能正常使用。
USB延长线可能导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不久前,笔者的一位朋友因为要使用USB设备而老式机箱没有前置USB接口,于是笔者就将自己闪存附带的USB延长线给了他。
在之后一段时间的使用中也一直表现正常。
可是最近当他使用移动硬盘时,却不时会碰到移动硬盘“咔咔”作响且无法读取数据的现象。
朋友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硬盘可能有问题了,但是该硬盘在另一台电脑上使用时,却从未发生过此类现象。
最后笔者建议他不要怕麻烦,直接将移动硬盘连到主板的USB接口上,于是这类问题再没出现。
因为USB接口除了用于数据传输外,还负责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供电。
所以连接过长的延长线除了会造成传输信号的衰减外,还容易导致USB移动存储设备供电不足。
而移动硬盘恰恰属于耗电较大的设备,这样在使用USB延长线后就很有可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使用耗电量较大的USB设备时,一定要注意USB延长线的问题。
因为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还不算什么,万一丢失重要数据损失可就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B对延长线屏蔽线线长:1.5M线径:4.5MM适用于所有U盘延长线下载数据用途:需要高品质USB数据传输的场合,延长用.支持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MP3,MP4等各常规USB设备.USB数据线结构支术交流1、通常情况下,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
2 、USB头正面向着自己(即有触片那面向上,你自己可以清楚看见那些触片),从左到右,那些触片连接的线对应的功能分别是:地线、读数据线、写数据线、+5V线3、U盘是USB接口两边长的是电源线,中间短的是数据线随着PC扩展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可连接外设的增多,如果采用非标准化的连接规范必然造成信息在速度、时序、数据格式以及类型等方面的不匹配,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外部接口标准,标准PC的外部接口通常包括串口、并口、PS/2接口、USB接口、网络接口、音频接口和VGA接口等。
一、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Interface)并口采用25针的双排插口,除最普遍的应用于打印机以外,还可用于连接扫描仪、ZIP驱动器甚至外置网卡、磁带机以及某些扩展硬盘等设备,下面我们简单看看并口的发展历史:最初的并口设计是单向传输数据的,也就是说数据在某一时刻只能实现输入或者输出。
后来IBM又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的双向并口技术,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时输入和输出,这样就将原来的半互动并口变成了真正的双方互动并口; Intel、 Xircom 及Zenith于1991年共同推出了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型并口),允许更大容量数据的传输(500~1000byte/s),其主要是针对要求较高数据传输速度的非打印机设备,例如存储设备等;紧接着EPP的推出,1992年微软和惠普联合推出了被称为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的新并口标准,和EPP不同,ECP是专门针对打印机而制订的标准;发布于1994年的IEEE 1284涵盖了EPP和ECP两个标准,但需要操作系统和硬件都支持该标准,这对现在的硬件而言已不是什么问题了。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并口都支持EPP和ECP这两个标准,而且我们可以在CMOS当中自己设置并口的工作模式。
二、串行接口(Serial Port)在早期的PC系统中串口的物理连接方式有9针和25针两种方式,通过额外的子卡挡板与电脑连接,如下图所示随着PC技术的发展,25针的串口逐渐被淘汰,目前串口都采用9针的连接方式直接集成在主板上。
一般的PC主板都提供两个串口。
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强型串口)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超级增强型串口)等则能达到460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虽然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COM1到COM8),虽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COM1~COM4这四个端口。
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COM1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COM3上安装如Modem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IRQ 设置冲突而无法工作。
这时玩家们可以将另外的外设安装在COM2或4。
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 简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
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电脑上的USB接口是一个包含四条金手指引脚的扁平接口(如上图所示),如果我们剖开USB外设的数据线,可以发现其内部共有四条线,其中两条负责供电而另外两条负责数据的传输,如下图所示。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A”连接头表示“上流”至电脑;“B”连接头表示“下游”到外设。
这样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和定义就避免了连接上的混淆和困扰。
2. USB接口的性能特点●热插拔,使用方便USB接口真正实现了热插拔,在安装硬件时再也不需要象串口或并口这样经过关机-连接-开机-装驱动程序-重启这样的繁琐过程,真正实现在开机状态下的PnP(即插即用)。
而且USB接口都有自己的单独保留中断号(由USB驱动程序自动分配,并在USB设备拔出后自动收回),不会和其他设备竞争有限的资源,可免去许多配置的麻烦。
●带宽大,速度快USB1.1协议允许1.5Mbps和12Mbps两种数据传送速度规格,这大概是标准串口的100倍(115Kbps)以及标准并口的10倍,而新的USB2.0协议已经可以提供速率为480Mbps的高速传输。
注:1Mbps=0.125MB/s●可连接设备多USB接口理论上可以通过USB Hub采用菊花链的形式扩展连接127个设备,节点间的有效距离为5 米,通过USB Hub可以将有效距离延长至30米。
但注意采用USB Hub扩展接口时最多只允许5个Hub的级联而且有30米的有效距离限制。
●简单的网络互连功能可以利用USB接口来实现双机互连以交换简单的数据资料,组建最简单的对等网。
必须指出的是,USB2.0功能的实现要求硬件和软件同时支持,它包括主板的USB 主控芯片和操作系统都要对USB2.0提供支持。
就目前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言,目前只有Win2000和WinXP能够提供对USB2.0的完整支持,在其它Windows 操作系统下虽然系统可以识别USB2.0设备,但无法以高速模式运行,而包括Linux、MAC OS和BEOS在内的非主流操作系统目前也开始提供对USB2.0的支持。
3. USB接口相关问题集●我的硬件是否支持USB接口?开机时进入CMOS设置界面,打开BIOS设置中的USB接口选项(Enable)。
如果没有相关选项则需要升级BIOS或说明主板不支持USB接口。
现今的主流主板都提供对USB接口的支持。
●我的操作系统是否支持USB接口?以主流的Windows为例,在“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中查看是否有“USB Host Controller”和“USB Root Hub”的相关项目,如果有则说明你的操作系统已经支持USB接口,如果没有则说明需要升级添加USB接口驱动程序或你的操作系统不支持USB接口。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手动添加一块PCI接口的USB控制卡(一般自带2~4个USB接口),就像安装声卡或者显卡一样插上再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就可以了。
●怎样使我的USB键盘在DOS下能正常使用?要使USB接口的键盘(或鼠标)在DOS下正常使用,必须在CMOS设置界面中选择USB Legacy——Enable,以支持USB键盘或鼠标在DOS下面的正常使用。
正是基于USB接口具有一些传统接口无法比拟的优点,我们完全可以期待USB将会取代并口、串口以及键盘、鼠标所使用的PS/2接口,而成为新一代统一的接口标准。
四、IEEE1394接口1.性能特点●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无需设置设备ID号,从Win98 SE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始内置IEEE1394支持核心,无需驱动程序。
●数据传输速度快,IEEE1394a高达400Mbps,后续的IEEE1394b标准可将速度提升到800Mbps、1.6Gbps甚至3.2Gbps。
●自带供电线路,能提供8—40V可变电压,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也达到1.5A左右,因此它能为耗电量要求小的设备进行供电。
●真正点对点连接(peer-to-peer),设备间不分主从,可直接实现两台DV间的数据传输或是多台电脑共享一台DV机,而且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直接将IEEE1394接口DV机中的图像数据保存到IEEE1394接口的硬盘中。
当前我们应用最多的是带宽400Mbps的IEEE1394a接口,与其相比,正在发展中的IEEE1394b接口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长途数据传输。
今年初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推出了业界首款IEEE1394b器件TSB81BA3,不仅将上一代1394a的速度加倍到800Mbps,而且还将通信距离增加到了100米,而如果采用石英类材料的光纤的话,则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6Gbps,将来还有望提高到3.2Gbps。
从而可确保在高速数据传输与多媒体网络中实现更佳的用户体验。
五、键盘、鼠标接口——PS/2相信玩家们早已经没有使用COM端口的鼠标键盘了吧?现在我们使用的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注:1 空2 键盘、鼠标数据信号 3 +5V(驱动控制芯片和LED指示灯) 4 地 5 空置 6 键盘、鼠标时钟信号六、USB的有效距离传输距离为5米,超过5米,无法识别U盘,但可以作为充电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