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人的护理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伤寒病人的护理

伤寒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症状:常有表情淡漠、反应迟
钝、听力减退等特殊面容,重者有谵妄、 昏迷、脑膜刺激征等。
伤寒“玫瑰疹”
“伤寒舌”
3、缓解期:病程第4周
体温逐步下降 腹胀消失,食欲好转 易发生并发症:肠出血及肠穿孔
4、恢复期:病程第5周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约1个月左右逐渐恢复健康
(二)其他临床类型
3. 其他并发症
1.肠出血
发生时期:病程第2~3周,轻重不一 常见诱因:饮食不当、腹泻、排便过度
用力
大出血的发生率:约2%~8%
2.肠穿孔
发生时期:病程第2~3周
发生率:约3%~4%
好发部位:回肠末段
突出表现:突发腹痛,右下腹为甚
体温再度升高。
立即手术、补液、禁食。
一、定义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
急性肠道传染病
好发部位: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临床特征:
− 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
− 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二、病原学
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
性 细菌的抗原构造:菌体(O)抗原、鞭毛 (H)抗原和表面(Vi)抗原 主要致病因素:菌体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
七、治疗要点
(一)病原治疗
(二)并发症治疗
(一)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首选药物。
头孢菌素类 :孕妇与儿童亦可选用。
氯霉素:不推荐用,但仍是非耐药伤寒
的有效药物。
退热后继续用10~14天,总疗程2~3周。
(二)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 禁食,严密观察,止血,适量输血 − 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考虑手术 肠穿孔

伤寒病人的护理

伤寒病人的护理
(三)身体状况
三、缓解期(第4周) 此期仍可出现肠道并发症。 四、恢复期(第5周)
一、护理评估
(三)身体状况 轻型 多见于早期应用抗生素、注射过伤寒疫苗者及小儿。
暴发型 急危重,预后差,罕见。
迁延型 常见于老年、免疫力低下或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可长达 数月
逍遥型 无明显症状,常因出现肠道并发症而首次就诊。
(1)喹诺酮类 (2)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合丙磺舒 疗程:4-6周 手术切除胆囊 适于内科治疗无效且合并胆道炎或胆石症者。
二、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伤寒杆菌感染、释放大量内源性致热源有关。 营养失调 与高热、摄入减少及腹泻等因素导致的能量供求失衡 有关。 潜在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
章节目标
(三)身体状况
典型伤寒的4期经过: 一、初期(第1周) 二、极期(第2~3周) 三、缓解期(第4周) 四、恢复期(第5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护理评估
(三)身体状况
一、初期(第1周) 缓慢起病,畏寒发热,体温阶梯上升,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全身
不适、酸痛、乏力,5~7d体温达到39~40℃。
一、护理评估
(三)身体状况
二、极期(第2~3周)
高热(多数呈稽留热)。 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舌苔厚腻、纳差、腹胀、便秘(少数为腹泻)、右下
腹压痛。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中毒性脑病等表现。 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相对缓脉。 肝脾肿大(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皮疹(玫瑰疹):出疹时间、出疹部位、疹子的数目和形态。
一、护理评估
一、护理评估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隔离与休息、饮食、对症处理 二、病原治疗(重点) 1.喹诺酮类(一般成人首选) 2.头孢菌素类(孕妇儿童首选) 3.氯霉素(有耐药株,副作用大) 4.氨苄西林(可用于妊娠或带菌者) 5.复方新诺明(已少用,价廉)

伤寒病人的护理常规

伤寒病人的护理常规

伤寒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肠出血和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二、治疗要点
1首选第三代喳诺酮类药物治疗。

2 .严重毒血症状者,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3 .烦躁、高热者用镇静、降温等。

4 .防治并发症。

三、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发热期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至退热后1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退热期间给易消化的高热量无渣或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生肠胀气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病人食欲好转,可进软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粗糙、不消化的食物。

四、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喳诺酮类药物可影响骨骼发育,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氯霉素使用时注意对其骨髓的毒性作用,监测血象变化。

五、心理护理
病人多有抑郁、孤独、恐惧等心理反应。

不理解病程中需限制活动、限制饮食的意义,
病人常出现不配合和急躁情绪。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

六、健康指导
1 .疾病知识及生活指导:病人的呕吐物、粪便及污染品应进行严格消毒;病人必须隔离治疗至体温正常后15日或每隔5〜7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3周;出院后继续治疗1〜2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工作量;恢复期应避免粗纤维、多渣饮食;定期复查,随时就诊。

2 .疾病预防指导:开展预防伤寒发生或流行的宣传教育;加强公共卫生的管理和水源的保护;注意个人卫生,消灭苍蝇、蜂螂。

伤寒护理(定稿)

伤寒护理(定稿)

肥达氏反应:
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 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 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

“O”抗体≥ 1:80,“H” 抗体≥ 1:160,或相隔1周有4 倍增高者更有意义。

肥达氏反应评价注意:
七、治疗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首选。孕妇和儿童慎用! 头孢菌素类:首选 用于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减 量。 氯霉素:已少用。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或隔5天便培养, 连续2次阴性


小结
1.伤寒与副伤寒均为致病性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 道传染病; 2.主要传染源是慢性带菌者; 3.临床六大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 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 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实验室特点:外周血象WBC降低,嗜酸细胞减 少或消失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 交叉免疫。
பைடு நூலகம்
流行特征
• •


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 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 多散发 儿童青壮年多见
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四、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 胃(胃酸减少或病原量多) 小肠淋巴组织 血流(原发性菌血症) 肝、脾、胆、肾、骨髓、小肠 血流(第二次菌血症) 全身各脏器及皮肤 痊愈


释放内毒素致病
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 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周身鞭毛(↓),负染,*22500

伤寒病人的护理

伤寒病人的护理

总结
多学科合作:医护团队共同合 作,提供全面护理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水分平衡
避免过量:避免过多饮水,导 致水中毒。
皮肤护理
皮肤护理
保持清洁:定期擦拭汗液,保持皮肤清 洁。 避免受压:病危患者翻身,预防压疮。
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注意皮肤变化,及时报 告医生。
并发症预防
并发症预防
肺炎防治: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继发 肺炎。 心脏监测:监测心率,预防心脏并发症 。
温度调节:保持适宜的室温, 预防发热。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
流质饮食:高热期间以流质为主,防止 脱水。 营养均衡: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促进康复。
饮食护理
小餐频食:分多次少量进食,减轻 消化负担。
水分平衡
水分平衡
观察尿量:注意排尿情况,防止脱水。 补充水分:口服含电解质的液体,保持 水平衡。
安全护理
环境安全:确保床边设备安全 可靠,防止意外发生。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
饮食注意:出院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体力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
出院指导
复诊建议:按医生建议定期复诊, 监测病情。
总结
总结
伤寒病人护理要点:早期护理、饮食平 衡、水分调节、皮肤护理等。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措 施。
并发症预防
营养支持:合理补充营养,减 少并发症风险。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体温监测:定时测量体温,掌握病情变 化。 症状观察:注意呕吐、腹泻等症状,及 时处理。
病情观察
医嘱遵循:严格按医嘱给药,避免 自行增减药物。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
跌倒预防:保持病区整洁,防止患者跌 倒。 用药安全:正确记录用药信息,避免误 用。

伤寒患者的护理

伤寒患者的护理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到过伤寒流行区,或居住地是否有相同患者, 居住地苍蝇、蟑螂的密度; 患者的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习惯; 是否接种过伤寒菌苗,既往是否患过伤寒。
(二)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 2.护理体检 3.心理社会状况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典型者呈稽留热
②循环系统表现
相对缓脉 重者中毒性心肌炎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典型伤寒临床表现
极期(第2~3周)
③神经系统症状
表情淡漠、听力减退、反应迟钝 重者谵妄乃至昏迷
④消化系统症状
便秘或腹泻 右下腹轻压痛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典型伤寒临床表现
极期(第2~3周)
“O”抗体效价≥1∶80,“ H”抗体效价≥ 1∶160,有 诊断价值 每周1次,多次重复检查,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或恢 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诊断意义更大
4. 其他免疫学实验
检测伤寒杆菌抗原和血中IgM或IgG特异性抗体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伤寒杆菌所致毒血症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食欲不振、 腹胀、饮食控制有关。 3.便秘 、腹胀 与中毒性肠麻痹、低钾、消化功能 低下、长期卧床、无渣饮食有关。 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患者排菌有关。 5.孤独、焦虑 与隔离治疗、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6.潜在并发症:肠出血或肠穿孔 与溃疡累及病灶血 管,侵及肌层和浆膜有关。 7.知识缺乏 缺乏伤寒相关的知识。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四、护理目标
1.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2.能说出营养不足发生的原因,明确饮食管理 对本病的重要性,切实执行各项饮食措施。 3.便秘及腹胀减轻或消失。 4.患者不传播感染。 5.焦虑减轻或消除。 6.不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伤寒病人的护理

伤寒病人的护理
大出血者禁食,应用止血药及输新鲜血,注意 水电解质。(2)肠穿孔:及早确诊,尽快手 术
+ 管理传染源:病人及早隔离,其排泄物
及衣物等应彻底消毒。
+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降低发病率的关
键措施,搞好“三管一灭”(粪便、水源、 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
+ 保护易感人群
+ 1、体温过高 + 2、营养失调 +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 4、便秘 + 5、潜在并发症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变化
+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 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应注意用药后疗 效及副作用。
+ 应多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了解他们的思 想动态,详细介绍疾病知识。
+ 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保持心情稳定, 配合治疗,促使早日康复。
+ 宣传疾病预防知识
+ 指导隔离、消毒知识
+ 缓解期:病程第三到四周,体温逐渐下降,
食欲好转、腹胀减轻、肿大的脾开始回缩。
+ 恢复期:病程第五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
消失,约一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 肠出血:为较常见的并发症。
+ 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 其他: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肺炎

+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
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伤寒病人的护理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
的急性肠道传染源。
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体为传染源。约2%~5%病人可持
续排菌3个月以上,称慢性带菌者。个别可终生排菌。
+ 传播途径:从潜伏期末可从粪便排菌,发病后2~4周

伤寒病人护理

伤寒病人护理
3. 中毒性心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减少,少于5000/dl,嗜 酸细胞减少或消失。
细菌培养 血、粪、尿、骨髓培养。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1):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 2):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可确 诊。 3):单份血清抗体效价抗O≥1:80,抗 H≥:160,有诊断价值。
4、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运动,使群众 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提高群众对 伤寒预防的卫生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 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 生奶等。同时,搞好环境卫生,管好水源,消除垃圾,消 灭苍蝇及孳生地。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力 对疫情暴发地区的易感人群及其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 根据流行病学(菌型)指征,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 以增强人群免疫力。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由于反 应较大,保护效果不十分理想,实际应用较少。 目前使用的有伤寒Vi多糖菌苗和伤寒减毒 口服活菌苗,但必须对准伤寒的菌型。
预 防 prevention
(一)控制传染源
1、隔离治疗病人 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 离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一周后,粪检2 次阴性(2次粪检之间隔2-3天),方可解除 隔离。在伤寒暴发或流行期间,具以上综合 性医院要设立传染病区,流行地区的乡(镇) 卫生院应设立隔离病房,在暴发村应设立临 时隔离病房。



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 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 约1~3m,宽约0.4~0.9m, 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 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 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 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 37℃,pH为6.8~7.8。
生存能力: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一、概述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肠出血与肠穿孔是其主要并发症。

二、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纳差、消化功能低下有关。

3、便秘与中毒性肠麻痹,长期卧床、无渣饮食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三、护理措施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消化道隔离。

病人用物、居室环境及排泄物应进行彻底消毒:家具、墙壁、地面用健之素500mg/L擦拭:衣服用0.2%~0.4%过氧乙酸浸泡 30 分钟或煮沸 30分钟:剩余食物煮沸:餐具、水杯煮沸 30分钟;便器用健之素1000mg/L浸泡 10分钟:排泄物、分泌物用健之素1000mg/L搅拌放置10分钟:垃圾用红色口袋装入焚烧。

隔离期限为病人至体温正常后,类便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止。

向病人和家属耐心讲解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取得合作。

2、伤寒饮食要三忌:(1)忌食多渣、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圆白菜、竹笋、香蕉等。

(2)忌食过硬难消化的食物,如豆浆、花生、油炸食品及坚果。

(3)忌饮食过饱,少食用产气多的甜食和乳品。

因饮食过饱和食用过硬与含渣及多纤维的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蠕动而诱发肠出血、肠穿孔。

因此,伤寒病人饮食宜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藕粉、面片、菜汤、馒头等,并控制每次食量,宜少量多餐(每餐七八成饱)。

3、便秘时禁用泻药及高压灌肠,泻药能使肠蠕动加快,高压灌肠则使肠腔充盈,扩大,肠壁变薄,容易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便秘可用肥皂头或安钠素栓入肛或开塞露肛内注入,如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可口服石蜡油等润滑剂,或酌情用 300~500ml 生理盐水低压慢速灌肠。

腹胀不宜用新斯的明,宜用肛管排气,松节油腹部热敷,但应注意不要烫伤。

腹泻宜用碳酸铋。

4、高热时不要轻易用退热发汗药,适当用温水、酒精擦浴或头部冰敷。

5、严密观察肠出血、肠穿孔。

医院伤寒护理常规

医院伤寒护理常规

医院伤寒护理常规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一、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伤寒杆菌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及摄入减少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4.便秘:与无渣饮食、中毒性肠麻痹有关。

5.潜在的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与肠道溃疡累及病灶部血管有关。

二、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志,面色,皮肤粘膜弹性及温度、湿度的变化。

2.大便颜色、性状,有无血便,并注意检查大便潜血,如有肠出血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体征。

3.观察有无腹痛及肠穿孔体征。

三、护理措施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隔离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至体温正常后15d或隔5~7d粪便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一般护理①环境:病室整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②休息: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酌情增加活动量。

③饮食: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液体和营养的摄入;热退期间,给予高热量、无渣或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症状护理①高热:多采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与皮肤清洁,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在降温的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水及电解质,补足发热期消耗的水分。

②腹胀:腹胀时禁用产气食物,如牛奶、糖类及高脂食物,并注意补钾。

可热敷腹部,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新斯的明,以免诱发肠穿孔及肠出血。

③便秘:伤寒患者应保证至少日间大便一次,如有便秘则可用开塞露或温生理盐水低压灌肠。

忌用泻药,并避免大便时过度用力,防止因剧烈肠蠕动或腹腔内压力过大造成不良后果。

4.药物治疗护理①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中浓度高;口服制剂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因其影响骨骼发育,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 (2)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 (2)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
伤寒和副伤寒都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下面是针对伤寒和副伤寒的应急处理方案:
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伤寒或副伤寒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指导。

2. 隔离患者:将疑似或确诊的伤寒或副伤寒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者的食具、衣物等也需要单独清洗和消毒。

3. 补充液体: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常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需及时补充足够量
的液体,以防脱水。

4. 应用抗生素:伤寒或副伤寒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

但是,在使用抗
生素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株对哪种抗生素敏感。

5. 提供适当的营养:伤寒或副伤寒患者食欲减退,需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以促进康复。

6. 做好个人防护:护理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接
触患者的体液和排泄物。

7.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蚊蝇等传
播疾病的昆虫滋生。

8. 进行系统调查:伤寒或副伤寒的发病往往与饮用不洁水源、食用污染食物等因素有关,应对病例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出病原菌的来源,以防止疫情的蔓延。

以上仅为伤寒和副伤寒的应急处理方案,具体的治疗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伤寒护理措施

伤寒护理措施

伤寒护理措施咱今儿就来唠唠伤寒护理措施那些事儿哈!伤寒可不是啥小毛病,可得认真对待呢!得了伤寒的人呀,就像一辆跑累了的车,得好好保养维修啦。

首先呢,得让病人好好休息,这就好比给车找个安稳的停车位。

别让病人到处乱跑啦,得让他们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病魔呀。

你说,人都病恹恹的了,还到处折腾,那能好得快吗?饮食方面也很重要哦!就像给车加好油一样。

要给病人吃些清淡易消化的东西,别整那些油腻腻、辛辣辣的食物去刺激他们的肠胃。

粥啊、汤啊这些就很不错,既能补充营养,又好消化。

这要是给病人吃些大鱼大肉的,那不就跟给车加了劣质油似的,能不出问题吗?还要注意病人的卫生呢!就像给车打扫干净一样。

病人的衣服、床单啥的得勤换洗,保持干净整洁。

病人自己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

这要是脏兮兮的,病菌不就更容易找上门啦?环境也很关键呀!要给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这就像给车找个舒适的车库一样。

别太吵闹啦,让病人能安安静静地养病。

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太干了或者太湿了都不好。

对啦,得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

这就像随时留意车的状态一样,看看有没有啥异常。

要是病人发烧了,得赶紧想办法降温呀;要是病人有啥不舒服的地方,得赶紧找医生呀。

可不能马虎大意,不然小病也可能变成大病呢!还有哦,病人的心情也很重要呢!要多陪陪他们,跟他们说说话,让他们心情好点。

这就像给车加油打气一样,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呀。

要是整天愁眉苦脸的,那病能好吗?咱可得把这些护理措施都做好啦,这样病人才能快快好起来呀!你想想,要是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得了伤寒,咱能不精心照顾吗?这可是关系到健康的大事呀!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可别不当回事儿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伤寒病人的护理_

伤寒病人的护理_
伤寒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伤寒病概述 • 伤寒病人的护理要点 • 伤寒病人的饮食护理 • 伤寒病人的康复指导 • 伤寒病的预防措施
01
伤寒病概述
伤寒病的定义与特点
伤寒病的定义
伤寒病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 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 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 。
消毒
对病房、医疗器械、衣物等进行彻底 消毒,以消灭病菌。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以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
记录病情
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症状、体征等信息,为医生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病人的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病人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休息与活动
伤寒病的特点
伤寒病潜伏期一般为1-2周,临床 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腹痛、腹 泻、肝脾肿大和白细胞低下等。
伤寒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食物传播
伤寒杆菌可污染食物和水 源,通过消化道传播给易 感人群。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伤寒病患者和带菌者可通 过日常接触传播给周围人 群。
其他途径
还可通过昆虫叮咬、血液 传播等途径传播。
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持续发热
伤寒病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高 热,体温可高达39-40℃。
腹痛腹泻
患者常有腹部疼痛和腹泻症状 ,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
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 伴有压痛。
白细胞低下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减 少。
02
伤寒病人的护理要点
隔离与消毒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

伤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或其他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卫生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患者或伤寒、副伤寒的带菌者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以持续性高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为主要特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消化道隔离。

对患者用物、居室环境及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

隔离期限为患者体温正常后,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讲解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伤寒者应忌食多渣、多纤维食物,忌食过硬难消化的事物,忌食过饱,少食用产气多的甜食和乳品。

患者宜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应控制每次食量,宜少食多餐。

(三)便秘者禁用泻药及高压灌肠,腹胀不宜用新斯的朗,宜用肛管排气,松节油腹部热敷,但应注意不要烫伤。

(四)高热时不宜用退热发汗药,体温持续39.5℃以上,可适当用温水,酒精擦浴或头部冰敷。

(五)严密观察肠出血、肠穿孔。

在病程第2~4周,应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早识别肠道并发症的征象,如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便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六)患者随意活动和过度用力,易诱发肠出血、肠穿孔。

患者必须卧床休息至病程第5周,才能逐渐下地活动。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及其他意外的发生。

(七)健康指导指导患者严格按照饮食要求进食。

三、主要的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有关。

(三)便秘与长期卧床,无渣饮食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与溃疡有关。

医院感染科伤寒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感染科伤寒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感染科伤寒患者护理常规
一、按传染科一般护理常规,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二、卧床休息,热退1~2周后才可适当活动。

三、给予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少食多餐;腹胀时应停食牛乳和甜食,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量,但不宜过饱,要严格监督饮食量,忌食质硬、多渣、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肠出血或肠穿孔。

四、高热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退热后仍应每日测体温三次,继续观察1~2周。

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如有精神症状时,应专人守护并加床栏,防止发生意外。

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有生命体征改变及腹痛、便血等;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

六、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一四、、护临床理表评现估
潜伏期:7~14d,波动范围3~60d。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四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初期(病程第1周) 起病缓慢 发热: ★最早出现的症状,伴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 ★体温呈阶梯形上升 ★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玫瑰 疹
多见于病程6~13日, 为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2~ 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 内,分批出现,常分布于下 胸部、上腹部及背部,四肢
少见,多在2~4日内消退。
精品课件
脾、肝肿大 发生率:30-80%不等。 轻触痛,质软:往往肋下2-4cm。如肝脾发现过大,或过 硬,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中毒性肝炎:伤寒病程中很少因肝功损害出现黄疸者,中 毒性肝炎最近报道增多。
表面抗原(Vi)
对光、热、干燥、一般 消毒剂敏感:日照数小
时、60℃15`或100℃立
即死亡。饮水余氯
0.2~0.4mg/L迅速死亡。
精品课件
潜伏期
发病机制

OH-
寒 杆

胃 小部分
小 肠黏膜 肠
肠肠 道系 淋膜
原发性菌血症
胸导管
血循环
菌 H+




消 灭


巴淋 组巴 织结
髓样肿胀
随胆汁排泄
(第2-3周)
精品课件
缓解期(病程第3~4周) 体温波动,逐步下降 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 肿大的脾脏开始回缩 仍有可能出现肠出血或肠穿孔
恢复期(病程第5周) 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好转 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临床类型 轻型:病程短,毒血症状轻 普通型:典型 迁延型 :热程迁延,合并慢性疾病 逍遥型 : 病情轻微,因并发症就诊 暴发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见畏寒、高 热、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 炎、DIC等
精品课件
复发与再燃
复发:热退后1~3周,体温再度升高,血培养阳性, 称为复发;与疗程不足、抵抗力低下、网状内皮系统的 病菌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流有关。 再燃:病后1~3周体温开始下降尚未正常,再度升高, 持续5~7天,血培养阳性,机制与复发相似。
精品课件
并发症 肠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血象:WBC、中性粒细、淋巴细胞、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嗜酸粒细胞明显减少以至消失 ★培养: 血培养:第1周阳性率可达80% 骨髓培养:第1周阳性率为81.1%,第 4-5周仍可达50%以上 大便培养:3-4周阳性率达高峰,带 菌者可阳性 尿培养:第3周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 1周左右出现,第3~4周阳性率最高,可持续数月 至数年 “O”抗体凝集效价≥1∶80及“H”抗体≥1∶160 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5~7日后复检1次,效价上升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O”抗体升高而“H”抗体不升高,可能为沙门 菌属感染早期 “H”抗体升高而“O”抗体不升高,可能是既往 患过伤寒或接种过伤寒菌苗
精品课件
相对缓脉)。
精品课件
玫瑰疹 ◆发生机理—吞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阻留血管末稍, 加上内毒素对毛细血管的作用引起。 ◆部位及数目—胸腹部,一般成批出现,每批维持3-5 天,每批20个以内。部位特点可能与肠道血管与体表引 流较直接有关。 ◆疹子特点—为淡红色充血疹,圆形,直径约2-5mm,高出 皮肤,压退色;疹退后少数留有色素。 ◆出现率及出现时间— 为6-10日
便
使已致敏的

排 出
肠道淋巴组 织产生严重 的炎症反应
尿 液
--- 溃疡


肝脾
胆囊 骨髓
血循环
肾等
单核
第二次菌
巨噬 细胞
血症(第1-2周)
系统
组织
吞噬 内毒素及内源性致热原
繁殖
(IL-1、TNF等)
临 床 症 状
精品课件
病理解剖
基本病理特征是全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增生性反应
以回肠下段集合淋巴 结和孤立淋巴滤泡最 明显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小儿伤寒特点 症状不典型:常发生轻型和顿挫型 并发症较少 呕吐腹泻多见 肝脾肿大突出 玫瑰疹少见 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较多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老年人伤寒特点 临床表现不典型 体温多不高 神经系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 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 恢复慢,病死率高
精品课件
治疗要点
高热者不宜药物降温 便秘者禁用泻药 腹泻者忌用鸦片制剂 腹胀者忌用新斯地明 严重毒血症可酌情使 用激素
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 星最为常用、其它可选用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氯霉素等 对症治疗:高热、便秘、腹胀,烦躁 不安、严重毒血症 并发症治疗
精品课件
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
3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和肠穿孔。
精品课件
伤寒杆菌
病原学
沙门氏菌属D群 G-短杆状,2~3 μm ×0.6~1μm 有鞭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 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鞭毛抗原(H) 菌体抗原(O)
.外界抵抗力较强:
耐寒冷:水、食物中存 活2~3w、粪便中1~2M、 牛奶中可生长繁殖;20℃长期保存。
第三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节 伤寒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伤寒概况(★★)。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护理评估(★★★)。 4.护理诊断与措施(★★★)。
精品课件
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 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
为主要病变。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
2
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
发热期间:清淡、流质饮食
极期:量不宜过多,必要时禁食
腹胀者:少糖、低脂饮食,禁食牛奶等产气食物
退热期间:高热量、无渣或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
生肠胀气的半流质饮食
恢复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进质
硬多渣不易消化的食物
精品课件
高热护理 休息:发热期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至退热后1周 降温:监测体温变化,体温≥39℃时,可采用头部 冷敷等物理降温,但有皮疹患者禁用擦浴法。避免药 物降温,以防虚脱 保证液体摄入 口腔护理:重症者每日2~3次 皮肤护理
极期(病程第2—3周)--五大主症 ★持续高热 ★神经中毒症状 ★相对缓脉或重脉 ★玫瑰疹(Rose spots) ★脾、肝肿大
精品课件
发热 持续高热,一般自发病
第五日开始,体温39℃以 上,典型者为稽留热
高热一般持续10-14天, 有的更长
精品课件
神经中毒症状 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 重听:耳鸣耳聋 少数出现虚性脑膜炎症状。谵妄、撮空;昏睡昏 迷;甚至精神行为异常
精品课件
并发症(肠出血穿孔)护理 避免诱因:活动、饮食、用药及便秘、腹胀等 观察并发症征象:面色、脉搏、体温、腹肌等 便秘腹泻腹胀的护理:便秘者忌泻药,腹胀者忌
新斯的明 出血Βιβλιοθήκη 穿孔的护理:安静、休息、观察,手术等
精品课件
三、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精品课件
三、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精品课件
病理过程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溃疡期
愈合期
精品课件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全程均有、2-3周最强) 带菌者:潜伏期、恢复期、 慢性带菌者(排菌>3个月 、数
年或终生)
伤寒玛丽
易感人群
粪-口途径(主要) 尿-口途径(罕见) 水和食物污染--暴发 流行 日常接触—散发流行
普遍易感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精品课件
一、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伤寒杆菌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纳差、消 化吸收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
精品课件
饮食护理
护理措施
既需补充营养,又要防止肠出血、肠穿孔的发生
宜给易消化、低纤维素、高热量、富有营养的流质或
半流质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