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技术准入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医疗器械、药品、诊疗设备等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药品、诊疗设备等的研制、生产、销售、进口、注册、备案等活动,应遵守本制度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据本制度履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职责。
第四条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应当遵循风险评估、审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和分层次审核,注重前置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做好本行政机关所属人员的经济利益申报和审查工作,防止因管理职责而牟取私利。
第二章医疗器械准入管理第六条医疗器械包括用于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防人体疾病、损伤或残疾的产品、设备、物品及其他类别。
凡属医疗器械的产品、设备、物品及其他类别,均适用本制度。
第七条医疗器械分为Ⅰ、Ⅱ、Ⅲ类,按照风险程度分别实施备案、注册和审批管理。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能力,并获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
第九条医疗器械进口企业应当具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进口条件和经营范围,并获得相应的进口许可证。
第十条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具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销售条件和经营范围,并获得相应的销售许可证。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进口、销售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有效性。
第三章药品准入管理第十二条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食品等。
凡属药品的产品、设备、物品及其他类别,均适用本制度。
第十三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药品审核、审批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药品的准入、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2010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一类医疗技术由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管。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该类技术由省卫计委制定、公布,并负责临床运用管理工作。
第三类医疗技术(限制性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该类技术由国家卫计委制定、公布,并负责临床运用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四条医院对手术、麻醉、介入诊疗技术、内镜操作、专科专家门诊、处方权六个方面进行日常的技术准入管理。
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三类医疗技术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与管理。
医院开展新技术项目的审批准入管理和实验性医疗技术的审批准入管理。
重症医学科医师准入资质、急诊医师准入资质、病理科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准入资质、病理技师岗位准入资质、影像科书写与审核检查报告准入资质、检验科不同实验室人员岗位准入资质、放疗医师岗位准入资质、各功能检查科室(心电图、脑电图、支气管镜、肺功能、肌电图、TCD等)岗位准入资质由相应主管的一、二级科室负责审核管理。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1、医疗技术人员资格准入
①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我院注册后才能在我院独立从事相关专业的医疗工作。
②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必须按规定的执业类别、执业地点、执业时间内执业,不得超范围、跨地域、超时间执业。
③执业助理医师及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新毕业医师,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④护士必须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在我院注册后才能在我院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未取得执业护士资格的新毕业护士,只能在执业护士的指导下工作。
⑤医(药)技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药(技)师资格或相应的技术职称资格,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⑥特殊专科医务人员,必须取得政府规定的相应的执业资格方能执业。
2、医疗技术准入
①医院各科室不得开展超过执业许可所规定范围的项目。
②每个科室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前,均需由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申请表,经科室核心组论证、同意,由科主任签名后上报医务科批准,并经医院批准,填补院内空白的项目,需报卫健委方可开展。
科主任为开展新技术的监管负责人,如出现问题,应向医务科报告,不得迟报、瞒报。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doc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doc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技术安全和有效性,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技术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技术的准入、监督管理、安全监测等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维护医疗技术市场秩序和公众权益。
第四条国家授权相关部门依照本制度的规定,管理医疗技术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高效化。
第二章医疗技术准入第六条医疗技术准入是指将新的、改进的、转化的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药品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批程序纳入医疗技术的市场范畴。
第七条医疗技术准入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必要的安全性能和有效性能;(二)产品设计符合医学原理和人体工程学原理;(三)生产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四)符合安全使用、维护和加工等要求;(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八条医疗技术准入程序应当经过以下审批程序:(一)产品技术审查:由技术专家对医疗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能和有效性能进行审查;(二)临床试验: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技术产品,应当进行充分的临床试验,确保其安全有效性;(三)注册审批:产品通过临床试验后,应当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注册申请材料,经过审批后方可上市销售。
第三章医疗技术监督管理第九条医疗技术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注册备案或者备案登记。
第十条医疗技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并履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医疗技术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销售的医疗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产品符合应用说明书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安全使用方法。
第十二条医疗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医疗技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市场上的医疗技术产品安全有效。
第十三条医疗技术监测和评价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技术的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介绍1.定义和背景2.制度的目的和意义3.制度的实施和管理二、制度的实施1.申请流程2.审核标准3.审核过程4.审核结果的处理三、制度的监督和管理1.监督机制2.管理措施3.相关处罚措施篇1正文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推出的一项政策,旨在规范医疗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该制度自推出以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介绍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卫健委对进入临床的医疗技术进行审核和批准的管理制度。
它规定,任何进入临床的医疗技术都必须经过卫健委的审核和批准,才能合法地应用于临床。
这为临床医疗技术的使用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同时也为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二、制度的实施1.申请流程:想要引入医疗技术的机构或单位需要向卫健委提交申请,并按照规定提供相关的材料和信息。
申请材料包括技术简介、技术原理、技术应用范围、技术风险评估等。
2.审核标准:卫健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该技术的引入。
审核标准包括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创新性等方面。
3.审核过程:卫健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考察和技术评估。
在审核过程中,会考虑到技术的风险性和应用场景,确保技术的引入符合临床需求。
篇2 目录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概念和背景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2.实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原因3.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流程和要求1.申请和审核流程2.技术评估和安全性、有效性审核3.审批和备案流程三、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监管和处罚1.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2.违规行为的处罚和责任追究3.加强监管的措施和办法篇2正文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一项旨在规范医疗技术研发和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和进步,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使用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及医疗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二、医疗技术准入(一)技术准入管理1.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要按照《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2.医疗技术服务要在保证安全、可靠、有效的前提下,按照要求经过评估和审批程序。
(二)技术准入流程1.申请: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产品上市,医疗技术服务提供者应向相关部门申请技术准入。
2.评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产品分类、用途等确定评价标准,进行产品审评,医疗技术服务审批机构按照规定开展评估和审批。
3.批准:通过审评的产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可上市销售,通过审批的医疗技术服务可提供服务。
(三)技术准入要求1.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医疗技术服务必须经过审评程序,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医疗技术监督(一)监督体系建设1.建立医疗技术监督体系,确保监督效果,对违法行为和不良事件及时处置。
2.加强医疗技术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督效率。
(二)监督要求1.加强医用耗材质量监管,严格按照备案管理要求进行备案和跟踪检查。
2.对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实施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价,及时提高警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对医疗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四、附则(一)处罚措施对法律法规有违反行为或者违反监管要求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二)文件解释本制度解释权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医疗技术准入:对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及医疗技术服务进行评价和审批,确保其符合安全、有效、质量等要求。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技术是指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医药产品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技术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的准入要求和分类标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 准入要求(1)医疗技术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2)医疗技术应经过临床试验和评价,证明其安全有效。
(3)医疗技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必要的资质和许可。
2. 准入程序(1)提交准入申请:申请人应向相关部门提交准入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证明材料。
(2)受理和审查:相关部门应对准入申请进行受理和审查,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3)决定准入:根据审查结果,相关部门应对准入申请作出决定,并及时向申请人通知。
三、医疗技术分类管理1. 分类标准(1)按照使用领域分类:将医疗技术按照其主要使用领域进行分类,如临床医学技术、实验室技术、康复技术等。
(2)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将医疗技术按照其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如高风险技术、中风险技术、低风险技术等。
(3)按照适用范围分类:将医疗技术按照其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如人体内使用技术、人体外使用技术等。
2. 管理要求(1)高风险技术应进行专门的管理,包括设立专门的使用和操作规范、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修、加强培训和监督等。
(2)中风险技术和低风险技术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包括制定统一的使用和操作规范、定期检测和维修、加强培训等。
(3)不同分类的医疗技术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
四、管理措施1. 监督检查(1)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医疗技术的准入和分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技术的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2. 处罚措施(1)对违反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扣押或撤销许可证等。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医疗技术产品(包括医疗器械、药品、诊断试剂等)的准入条件,以及相关的审批、监管和评估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技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并防止不合法、不合规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1. 准入条件:确定医疗技术产品准入的基本要求,包括生产资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临床试验等。
2. 审批程序:制定医疗技术产品准入的审批流程,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材料提交、技术评估、安全评价、专家评审等。
3. 监管措施:建立医疗技术产品的监管体系,包括注册备案、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召回和处罚等措施,确保医疗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评估机构:设立独立的评估机构,负责对医疗技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持。
5. 创新支持: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医疗技术产品提供支持和鼓励,加快技术进步和转化应用。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增强了公众的信任和安全感。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医疗技术产品的生产、流通、医疗机构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的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负责管理。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主要包括医疗技术产品注册、备案管理、准入审评、监督抽检等内容。
其中,医疗技术产品注册是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核心环节,是保证医疗技术产品安全、有效性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经营、使用医疗技术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注册备案,方可上市销售和使用。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规范医疗技术产品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还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通过准入审评的程序,可以将未经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审查的医疗技术产品排除在外,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对注册备案和准入审评后的医疗技术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维护医疗秩序。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准入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疗技术产品注册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导致一些符合标准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不能及时上市应用。
其次,部分医疗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存在不良生产行为,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此外,医疗技术产品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监督措施,导致一些不良产品在市场上滋生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加强医疗技术产品注册备案管理,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和推广。
同时,要加强医疗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加大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加强医疗技术产品上市后的监督管理,实行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原创版3篇)目录(篇1)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I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II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IV.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评价和改进正文(篇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领域中,对新技术、新医疗设备等进行审查、批准、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合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日益广泛。
然而,由于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合理的医疗技术应用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建立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1.制定标准:根据医学科学原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医疗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2.申请审核:医疗机构或个人申请使用新的医疗技术时,需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接受审查。
3.批准监督:经过审查合格的医疗技术,由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使用许可证。
同时,加强对医疗技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规使用。
4.评价反馈:定期对已批准的医疗技术进行评估和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评价和改进:1.评估效果:定期对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录(篇2)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概念和背景I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III.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IV.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和挑战正文(篇2)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概念和背景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的医疗技术进行审批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背景源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各国或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防止伪劣、假冒、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对医疗技术产品实施的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评价和审批:对新的医疗技术产品进行评价和审批,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2. 临床试验:确保医疗技术产品在真实临床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必要的临床试验。
3. 注册和备案:对符合要求的医疗技术产品进行注册或备案,确保产品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 质量控制和监督:加强对医疗技术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的监督,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5. 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医疗技术产品监测系统,监测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评估风险。
6. 售后服务管理:建立医疗技术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确保产品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提高医疗技术产品的整体质量。
同时,对于不符合准入要求的医疗技术产品,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权益。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目录:
1. 介绍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1.1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背景
1.2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意义
2.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医疗技术准入的程序和要求
2.2 相关监督管理措施
3.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1 实施效果分析
3.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未来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发展方向
---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秩序,保障患
者安全和权益所建立的一套管理规范。
在我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
度的出台是必要的,因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必须对新
的医疗技术进行科学的审核和审批,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可行。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包括了医疗技术准入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
审批医疗技术准入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
和条件,例如必须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必须通过专家评审等。
同时,医疗技术准入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执行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较长等。
未来,应进
一步优化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监督管理,确
保医疗技术的准入更科学、更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
疗服务。
医疗新技术准入与管理制度
医疗新技术准入与管理制度(一)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1、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和专项技术临床应用的科室应当提交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备和设施情况、学科和人员资质条件、技术需求状况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撰写可行性方案,制定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2、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适用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材料。
其中,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符合伦理规范,必要时需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临床实施。
4、拟开展的新技术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地方性医疗新技术须由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主持,国家、国际性医疗新技术须由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主持。
5、医院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项目准入评审。
6、经评审,由专家对技术项目提出评审意见。
医院应当自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做出是否予以准入决定。
7、新技术临床适用或者专向技术临床应用时,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或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立即暂停临床(试)用并上报医务科。
8、各科室应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档案。
(二)、医疗新技术管理制度:1、集体讨论制度:医疗新技术提出后为保证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每一例医疗新技术开展前,有关医师应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及文献并收集、整理,写出书面可行性报告,制定相关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并提交科室主任进行全科集体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科审查备案。
2、知情同意程序: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开展医疗新技术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待病情,重点交待医疗新技术给患者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尊重患者及委托人意见,并签字同意。
3、湄潭县医院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医疗新技术立项准入审核,所开展的新技术项目的中期评估,新技术成果评审等。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1. 简介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针对医疗技术产品的准入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技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以此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目的和意义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控制医疗技术产品的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
具体意义如下:•提高医疗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准入管理,筛选优质可靠的医疗技术产品,降低使用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可以为新型医疗技术产品提供一个规范的上市准入通道,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维护医疗市场秩序:通过对医疗技术产品的准入管理,避免低质量、不合规的产品进入市场,保护患者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3. 准入管理流程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申请准入医疗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或者代理商需要向相关管理机构提交准入申请,申请材料一般包括产品说明书、技术文档、临床试验报告等。
3.2 材料审核相关管理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技术评估、临床试验结果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评估等。
3.3 技术评价对申请的医疗技术产品进行技术评价,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功能性能、安全性等。
3.4 临床试验如果医疗技术产品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相关管理机构会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试验,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5 上市准入在完成前述步骤并获得相关审核机构的批准后,医疗技术产品可以获得上市准入资格,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和应用。
4. 准入管理的要求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产品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要求:•技术要求:医疗技术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具备必要的技术功能和性能。
•安全性要求:医疗技术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能够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有效性要求:医疗技术产品必须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通过临床试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医疗技术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和医务人员,涉及医疗技术的研究、引进、评估、应用、监督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应用的技术方法、操作程序、治疗手段等,包括但不限于手术、介入、放疗、化疗、康复、中医等技术。
第四条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伦理性原则,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适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医院设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领导、决策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主任、伦理委员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
第七条委员会职责:1. 制定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和流程;2. 审核医疗技术引进、评估和应用的申请;3. 组织专家对医疗技术进行评估和论证;4. 监督医疗技术应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5. 定期评估医疗技术的效果和风险,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6. 处理医疗技术应用中的重大问题和纠纷。
第三章医疗技术的引进与评估第八条医疗技术引进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发展规划,遵循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伦理性原则。
第九条医疗技术引进前,应当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医疗技术引进后,应当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性等方面。
第十一条医疗技术评估应当由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提交委员会审议。
第四章医疗技术的应用与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技术应用应当遵循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所应用的医疗技术,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医疗技术应用前,应当充分告知患者并取得知情同意。
第十五条医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介绍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3.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二、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2.管理制度的执行标准3.管理制度的监管措施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1.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2.管理制度的不足和改进方向3.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前景正文(篇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医疗行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该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一、介绍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疗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背景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疗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二、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医疗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标准。
在管理制度中,要求医疗技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且需要通过相关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才能进入市场。
2.管理制度的执行标准。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执行标准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是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3.管理制度的监管措施。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监管措施包括多个方面,如临床试验、审批程序、质量监管等。
目录(篇2)一、制度背景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概念2.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制度的发展历程二、准入标准1.医疗技术的定义和范围2.准入标准的具体要求3.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三、申请流程1.申请材料2.审核流程3.审批结果四、监管措施1.监管机构和职责2.监管措施的实施3.违规行为的处罚正文(篇2)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引进和应用的技术进行审查和批准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摘要:
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与目的
二、医疗技术的分类
三、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
四、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五、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正文: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一种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进行管理的制度,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病人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类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
其中,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高、风险小、临床应用成熟的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较高、风险较小、需要严格控制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较低、风险较大、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是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医疗机构在首次实施新技术或新项目时,必须进行论证、审核、质控和评估等全流程规范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病人的医疗风险。
同时,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还要求医疗机构对新技术或新项目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改进,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
用。
一方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行为,防止不合格的医疗技术对患者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医疗机构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然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平衡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确定医疗技术的风险等级,如何处理医疗技术准入与临床实践的关系等。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三篇)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技术领域中,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和审批程序,对医疗技术的准入进行管理,并进行分类,以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对新型医疗技术进行评价和审批,确定其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的制度。
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评价:对新型医疗技术进行技术评价,评估其原理、性能、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确定其是否具备临床应用的条件。
2. 临床试验: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技术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3. 审批程序:确定医疗技术的准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包括技术评价、临床试验报告的审核和专家评审等。
4. 有效期限:医疗技术准入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年,过期后需要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批。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费用浪费。
同时,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还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类,根据其安全程度和临床应用范围进行管理的制度。
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等级: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如高风险技术、中风险技术和低风险技术等。
2. 临床应用范围:根据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范围,将其分为不同的临床应用范围,如诊断技术、治疗技术和康复技术等。
3. 管理要求:根据医疗技术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包括技术规范、设备要求和人员培训等。
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对医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管理,确保医疗技术在适应范围内的安全、有效和可靠的应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的意义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患者安全: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5篇)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实落实文件精神,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向江西省卫生厅申报审批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它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公布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并报卫生部备案;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程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院内审核工作,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江西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
审核内容包括:(一)医院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五)医院医学伦理审查报告;(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医务科将上述材料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讨论,论证通过后,将第一类医疗技术报南昌市卫生局备案,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报省卫生厅进行第三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城县中医医院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一)组织管理
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赵养田
副组长:种应征周亚娣
成员:张东平赵文革郭新奎唐振江王全平关华芳周红菊韩亚玲孙国锋师雅益雷髙民
王智民刘雪云刘德明刘红
2、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
组长:种应征
副组长:周亚娣
成员:张东平赵文革郭新奎唐振江王全平关华芳
周红菊韩亚玲孙国锋师雅益雷髙民王智民
刘雪云刘德明刘红
3、承办机构
由质控科负责实施。
(二)技术准入
1、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
为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临床工作有创新、有发展,特制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制度。
⑴定义:我院未开展过的,属国际、国内、省内前沿的医疗技术项目。
⑵审批部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
⑶审批程序:
①申请科室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包括本次审批项目的国内外进展、院内开展此项工作已经具备的条件、医疗风险和并发症、出现意外时的处理方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填写后科主任签字并交医务科。
②医务科、质控科组织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讨论、提问、申报者答辩。
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不记名投票,表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④医务科记票、登记,上报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必要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或审批。
⑤医院同意后通知科室准予开展,并通知物价部门审批。
⑥科室定期向医院医务科、质控科汇报新项目开展的有关情况(安全性,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2、医师资格准入
⑴住院医师的准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取得相应证件,经上岗培训后,方可准予其正式参加独立临床工作。
⑵脱离临床工作人员的准入:手术科室临床医师,如果脱离临床工作超过2年,非手术科室临床医师脱离临床工作超过3年,回院后继续做临床工作者,经科室考核通过后,先按低一级的医师资格在相应科室临床一线工作中轮转一年。
一年后,视业务熟练程度,再经科室考核通过后,恢复在科室工作原资格,上述轮转考核情况需报医务科备案。
3、有创操作准入
为保障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根据医疗委员会讨论通过,对临床有创检查、治疗项目实行资格准入。
⑴临床有创检查、治疗资格准入项目专指临床、医技科室在常规条件下所开展的有创检查、治疗;紧急情况下,为防止患者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我院执业医师均可实施有利于患者的有创操作。
⑵有创检查项目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定期更新。
⑶有创操作准入适用于通过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地点在蒲城县中医医院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修生、外院的医师、脱离临床工作2年以上准备重返临床的医师需完成有关审批手续后方可操作。
⑷执业医师单独进行有创操作前,需在上级医师或具有该项操作经验医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3-5例后提出申请,每次应有相应医师签字。
⑸申请有创检查和治疗独立操作医师应有科主任同意并签字,并提前1个月向科室提出申请,报医务科审查、批准、备案。
经医务科批准后该执业医师才允许单独进行有创操作。
⑹一般情况下,未获独立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操作资格的医师不得单独从事该检查和治疗的操作。
⑺因未按规范实施有创操作或实施后导致不良后果的,除按医院相应条款处理外,暂时取消实施有创操作的资格,重新申请。
4、手术资格准入
⑴目的:规范和限定各级外科医师对本专科手术的操作范围,明确外科医师的手术资格和责任。
⑵程序:各学科以专业为单位拟订初稿,经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讨论,科主任批准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提交医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实施。
⑶方案:经过蒲城县中医医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认真讨论,通过了蒲城县中医医院基本外科手术分级方案,并规定手术审批权限如下:①丙、丁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由指定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②甲、乙类手术,由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③毁损性手术、重大特类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应由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院审批。
各手术科室按照医院外科手术分级方案开展手术,不得违反,如有违反,医生要承担责任,并经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必要时给予暂停手术等处分。
⑷详见《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办法》
附:
《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级医院、科室、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浙江省基本医疗制度》,结合医院有关管理要求,并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办法。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分为四级:
1、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2、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⑴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3年以内。
⑵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2、主治医师
⑴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3年以内。
⑵高年资历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
⑴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⑵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⑴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
⑵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3、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乙级手术。
5、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级手术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8、资深主任医师:主持甲级手术,经主管部门批准主持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9、对资格准入技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10、任何级别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所规定的手术权限。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
⑴甲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⑵乙级手术:正副主任或科主任审批。
⑶丙级手术:主治医师以上审批。
⑷丁级手术:主治医师以上审批。
(主治医师不在,由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
)
2、资格准入技术
资格准入技术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
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
已取得相应类别手术资格准入的手术医师才具有支持资格准入手术的权限。
该类手术申请需科主任审核签字,必要时报医务科审批。
3、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
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批。
4、急诊手术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责任规定的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
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
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主持抢救手术。
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情况允许即请上级医生参与手术。
5、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
⑴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重大手术、致残手术报医务科审批。
⑵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由医院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蒲城县中医医院
2011年6月16 日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