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屈光学基础理论解剖
合集下载
《眼屈光学》课程讲义
![《眼屈光学》课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0dc8f850029bd64783e2c33.png)
人的眼睛(视觉器官)是将我们和外界环境密切联系起来的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
视觉器官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1、眼球 2、视神经 3、眼附属器
二、视觉器官的解剖
视觉器官解剖结构主要有:
眼球、视神经、下斜肌、下直肌、上直肌、上睑提肌、上眼睑、下眼睑、眉毛、睫毛、眼眶骨、脂肪等。
视觉器官的纵断面解剖图如图1-1。
房水的作用除了维持眼的光学恒定性的同时,还供给角膜与晶状体所需要的营养,还负责排除眼内废物。
房水的折射率约为1.336,容量大约在0.15~0.45ml之间。
7、玻璃体
玻璃体位于眼球内晶状体之后,充满眼球后内腔的大部分空间,并保持一定压力使眼球呈球形。
玻璃体所需要的营养来自视网膜,更主要是来自脉胳膜,它获得营养的同时还要将营养供给晶状体。
相比较而言,睫状突肌力量不如布吕克肌力量发达。
5、脉络膜
在眼球组织中,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的夹层,脉络膜的血管最丰富,它不仅供给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视细胞营养,还供给玻璃体营养,所以当脉络膜发炎时,玻璃体将变混浊,也会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
6、房水
房水是贮藏于前房和后房中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它具有一定的容量和眼内压。
a、17部分——象彩电中的摄像装置和播送装置那样,如17区部分受到伤害,眼睛就会瞎(即视觉皮质盲)。
b、18、19部分
与直接视觉无关,它们只能进行如认识、记忆、理解、视觉映像等那样的高度综合功能。
c、如18、19部分发生障碍,即使是能看清楚东西也不会记忆及认识(即所谓的精神盲)。
六、眼球屈光系统的光学参数
眼的屈光要素有: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
三、眼球的光学基点
眼球的光学基点构成如图1-3。
视觉器官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1、眼球 2、视神经 3、眼附属器
二、视觉器官的解剖
视觉器官解剖结构主要有:
眼球、视神经、下斜肌、下直肌、上直肌、上睑提肌、上眼睑、下眼睑、眉毛、睫毛、眼眶骨、脂肪等。
视觉器官的纵断面解剖图如图1-1。
房水的作用除了维持眼的光学恒定性的同时,还供给角膜与晶状体所需要的营养,还负责排除眼内废物。
房水的折射率约为1.336,容量大约在0.15~0.45ml之间。
7、玻璃体
玻璃体位于眼球内晶状体之后,充满眼球后内腔的大部分空间,并保持一定压力使眼球呈球形。
玻璃体所需要的营养来自视网膜,更主要是来自脉胳膜,它获得营养的同时还要将营养供给晶状体。
相比较而言,睫状突肌力量不如布吕克肌力量发达。
5、脉络膜
在眼球组织中,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的夹层,脉络膜的血管最丰富,它不仅供给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视细胞营养,还供给玻璃体营养,所以当脉络膜发炎时,玻璃体将变混浊,也会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
6、房水
房水是贮藏于前房和后房中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它具有一定的容量和眼内压。
a、17部分——象彩电中的摄像装置和播送装置那样,如17区部分受到伤害,眼睛就会瞎(即视觉皮质盲)。
b、18、19部分
与直接视觉无关,它们只能进行如认识、记忆、理解、视觉映像等那样的高度综合功能。
c、如18、19部分发生障碍,即使是能看清楚东西也不会记忆及认识(即所谓的精神盲)。
六、眼球屈光系统的光学参数
眼的屈光要素有: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
三、眼球的光学基点
眼球的光学基点构成如图1-3。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1b4e3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b.png)
眼科学特点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基础眼屈光学屈光不正课件
![基础眼屈光学屈光不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565c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d.png)
治疗方案
01
框架眼镜:适用于轻度近视、远视和散光 患者
02
隐形眼镜:适用于中度近视、远视和散光 患者
03
激光手术:适用于高度近视、远视和散光 患者
04
晶体植入手术:适用于高度近视、远视和 散光患者,特别是角膜厚度不足的患者
屈光不正的常见 问题与解答
屈光不正的常见问题
01
什么是屈光不 正?
02
屈光不正有哪 些类型?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 患者的视力情况
屈光度检查:通过屈光度仪 测量患者的屈光度
眼轴长度测量:通过眼轴长 度测量仪测量患者的眼轴长
度
角膜地形图检查:通过角膜 地形图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地 形图,了解角膜的曲率情况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 患者的眼底情况,了解眼底
病变情况
眼压检查:通过眼压仪测量 患者的眼压,了解眼压情况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
01
框架眼镜:通过镜 片矫正视力,适用 于大多数屈光不正
患者
02
隐形眼镜:直接戴 在角膜上,适用于 框架眼镜无法矫正
的患者
03
激光手术:通过激 光改变角膜形状, 适用于高度近视、
远视、散光患者
04
晶体植入手术:将 人工晶体植入眼内, 适用于高度近视、
远视、散光患者
屈光不正的预防措施
4
远视是由于眼轴过短或 角膜曲率过小,导致光 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
5
散光是由于角膜曲率不 均匀,导致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不同位置
屈光不正的分类
近视:远视力 下降,近视力
正常 1
老花眼:随着 4
年龄增长,视 力逐渐下降
远视:远视力
2
正常,近视力 下降
眼屈光学5双眼视觉基础
![眼屈光学5双眼视觉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9413c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8.png)
融合机制
大脑通过特定的神经通路将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在处理 过程中,大脑会消除图像间的微小差异,同时提取出深度、距离等立体信息, 最终形成单一的、具有深度的视觉感知。
双眼视觉与单眼视觉比较
01
视野范围
双眼视野范围更广阔,两只眼睛可以分别观察不同方向的物体,从而扩
大了视野范围。而单眼视野范围相对有限。
02 03
立体感知
双眼视觉可以形成立体感知,通过双眼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而 单眼视觉无法形成立体感知,只能依靠其他线索如遮挡关系、光影变化 等来推测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视觉质量
双眼视觉可以提高视觉质量,两只眼睛可以互相补充和校正图像信息, 使得观察物体更加清晰、准确。而单眼视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图 像模糊、失真等问题。
双眼视觉重要性
双眼视觉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正常的 视觉功能、提高视觉质量和增强视觉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双 眼视觉的缺失或异常可能导致立体盲、复视等视觉问题,严 重影响生活质量。
双眼视觉形成原理
双眼视差
两只眼睛观察同一物体时,由于观察角度的略微差异,导致物体在两只眼睛视 网膜上的成像存在微小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双眼视差,是大脑判断物体远近 和形成立体视觉的重要线索。
隐形眼镜类型
包括软性隐形眼镜、硬性 隐形眼镜等,可根据个体 需求和舒适度选择。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屈光不正,尤 其对于高度近视、高度远 视等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 质量和舒适度。
手术矫正技术
矫正原理
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 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手术类型
包括角膜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等,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大脑通过特定的神经通路将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在处理 过程中,大脑会消除图像间的微小差异,同时提取出深度、距离等立体信息, 最终形成单一的、具有深度的视觉感知。
双眼视觉与单眼视觉比较
01
视野范围
双眼视野范围更广阔,两只眼睛可以分别观察不同方向的物体,从而扩
大了视野范围。而单眼视野范围相对有限。
02 03
立体感知
双眼视觉可以形成立体感知,通过双眼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而 单眼视觉无法形成立体感知,只能依靠其他线索如遮挡关系、光影变化 等来推测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视觉质量
双眼视觉可以提高视觉质量,两只眼睛可以互相补充和校正图像信息, 使得观察物体更加清晰、准确。而单眼视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图 像模糊、失真等问题。
双眼视觉重要性
双眼视觉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正常的 视觉功能、提高视觉质量和增强视觉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双 眼视觉的缺失或异常可能导致立体盲、复视等视觉问题,严 重影响生活质量。
双眼视觉形成原理
双眼视差
两只眼睛观察同一物体时,由于观察角度的略微差异,导致物体在两只眼睛视 网膜上的成像存在微小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双眼视差,是大脑判断物体远近 和形成立体视觉的重要线索。
隐形眼镜类型
包括软性隐形眼镜、硬性 隐形眼镜等,可根据个体 需求和舒适度选择。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屈光不正,尤 其对于高度近视、高度远 视等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 质量和舒适度。
手术矫正技术
矫正原理
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 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手术类型
包括角膜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等,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眼屈光学.ppt
![眼屈光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a2a3c95fbfc77da269b15e.png)
真性近视
是否 有动态屈光参与 分类
假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第2节近视眼的分类
病理性近视
轴性
单纯性近视
屈光成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性
屈光指数性近视
第3节近视眼的发病原因
近视眼的病因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长时间的视近、照明、营养、坐姿 握笔不正确 微量元素、有机磷农药的影响。 遗传因素: 种族因素(中国和日本发病率高黑 种人近视眼发病率就低)
第5节圆锥角膜的处理方法
角膜接触镜 尤其硬性高透氧接触镜,为角膜圆锥的治疗的最
佳方案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力疲劳
散 光 眼 的 临 床 表 现
视觉降低
其他症状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在视网膜上
并无清晰完整的物象存在,患者会不 断的调整调节功能,试图得到清晰的 视物因此势必会造成视觉疲劳。
金冠眼镜
眼屈光学
眼屈光学
一、正视眼
二、非正视眼 ①近视 ②远视 ③散光 ④屈光参差 ⑤两眼像不等
三、老视
正视眼
非正视眼
屈光性 老视 轴性 复合性
近视
远视
散光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正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曲
折,在视网膜上会聚成像的眼睛。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非正视眼是指点眼睛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什么是远视眼?
远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 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的眼睛。
第2节远视眼的屈光情况
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平行光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焦点,而在视网 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
第3节远视眼分类
成因分类
是否 有动态屈光参与 分类
假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第2节近视眼的分类
病理性近视
轴性
单纯性近视
屈光成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性
屈光指数性近视
第3节近视眼的发病原因
近视眼的病因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长时间的视近、照明、营养、坐姿 握笔不正确 微量元素、有机磷农药的影响。 遗传因素: 种族因素(中国和日本发病率高黑 种人近视眼发病率就低)
第5节圆锥角膜的处理方法
角膜接触镜 尤其硬性高透氧接触镜,为角膜圆锥的治疗的最
佳方案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力疲劳
散 光 眼 的 临 床 表 现
视觉降低
其他症状
第5节散光眼临床表现
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在视网膜上
并无清晰完整的物象存在,患者会不 断的调整调节功能,试图得到清晰的 视物因此势必会造成视觉疲劳。
金冠眼镜
眼屈光学
眼屈光学
一、正视眼
二、非正视眼 ①近视 ②远视 ③散光 ④屈光参差 ⑤两眼像不等
三、老视
正视眼
非正视眼
屈光性 老视 轴性 复合性
近视
远视
散光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正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曲
折,在视网膜上会聚成像的眼睛。
正视眼和非正视眼
非正视眼是指点眼睛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什么是远视眼?
远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 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的眼睛。
第2节远视眼的屈光情况
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平行光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焦点,而在视网 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
第3节远视眼分类
成因分类
(完整版)眼屈光学
![(完整版)眼屈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bb69b1915f804d2a16c117.png)
区分推进法测调节近点、集合近点
推进法(push up)测量调节幅度是以不能通过提高调节来保持清晰, 以“模糊”为测量终点。集合近点(NPC)的检查终点不能集合保持双眼 视、融像打破,以“破裂”(不能保持仅看到一个视标)为测量终点。
近点距离
1 屈光不正度 调节幅度
p(m)
1 F(D) Amp(D)
人眼的屈光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
第二节 眼球光学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 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 屈光(refraction)。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可用屈光 力来表达。
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iopter,D)作为屈光力的 单位。屈光度为焦距的倒数,即D=1/f。
2.硬镜(RGP) 基本参数:直径、基弧(镜片后表面曲率 半径)、度数
3.角膜塑形镜(OK镜) 球面、非球面(≤-6.00DS,≤-1.50DC) Toric RGP、圆锥角膜片、不规则 镜…
三.屈光手术(surgery) 1.角膜屈光手术:PRK, LASIK, LASEK, 飞秒,
SMILE飞秒…
轴性近视 :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曲率 在正常范围。
视网膜成像区别: 轴性屈光不正眼轴长度改变,未矫正的轴性近视眼视网膜像大于轴
性远视眼;屈光性屈光不正眼轴长度相等,未矫正的屈光性近视、远 视眼和正视眼的视网膜像均相等。
按近视度数(degree of myopia ):轻度近视 ≤ -3.00 D 中度近视 -3.25 ~ -6.00D 高度近视 > -6.00D
2)中度 +3.25~+5.00D 3)高度 > +5.00D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在未行 睫状肌麻痹眼光时难以发现。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下降, 被调节所代偿的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来。
眼睛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睛的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7a7008a8956bec0975e3cb.png)
分为五层 ①上皮层、 ②前弹力层、 ③基质层、 ④后弹力层、 ⑤内皮层。
3
4
LASIK的解剖学基础:
眼睛之所以能看将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 膜上,是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来达到的。其中 最重要的是眼睛的角膜,角膜为透明弧形, 屈光度达43K。角膜表面曲率异常改变,或 者眼睛轴长的不正常,都可以导致近视、远 视、散光。同样,患有近视、远视、散光的 眼睛,理论上则可通过重塑角膜表面,消除 近视、远视、散光,从而达到正视眼的视力 水平。
③视力恢复快:术后即刻便能用眼, 几小时后恢复正常视力。
33
LASIK的优点:
④效果稳定好:可一劳永逸地矫治屈 光不正,通俗讲即一次性治疗,永久性 效果。
⑤快捷而方便:术前检查约1小时, 术前准备约10余分钟,手术仅需几分钟, 其中激光治疗过程仅需几秒钟至几十秒 钟,术后当天即可正常活动,不影响生 活和工作。
20
LASIK手术流程
㈠表面麻醉:
21
LASIK手术流程
㈡开脸器开脸
22
LASIK手术流程
㈢冲洗
23
LASIK手术流程
㈣自动角膜板层刀
24
LASIK手术流程
㈤角膜板层自动形成
25
LASIK手术流程
㈥掀起角膜瓣
26
LASIK手术流程
㈦准分子激光精确气化
27
LASIK手术流程
眼睛的解剖结构:
1
角膜的组织结构:
角膜的组织结构: 角膜完全透明,它的横径为11.04 MM,竖
径为10.05MM,中央瞳孔区附近大约4MM直径 的圆形区内近似球形,而中央区以外的中间 区和边缘部角膜较为扁平,各点曲率半径不 相等.从角膜前面测量,水平方向曲率半径为 7.8MM,垂直方向为7.7MM,后部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6.22—6.8MM.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同,中 央最薄,平均为0.5MM,周边部约为1MM.角膜 总的屈光度约为43K 。
3
4
LASIK的解剖学基础:
眼睛之所以能看将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 膜上,是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来达到的。其中 最重要的是眼睛的角膜,角膜为透明弧形, 屈光度达43K。角膜表面曲率异常改变,或 者眼睛轴长的不正常,都可以导致近视、远 视、散光。同样,患有近视、远视、散光的 眼睛,理论上则可通过重塑角膜表面,消除 近视、远视、散光,从而达到正视眼的视力 水平。
③视力恢复快:术后即刻便能用眼, 几小时后恢复正常视力。
33
LASIK的优点:
④效果稳定好:可一劳永逸地矫治屈 光不正,通俗讲即一次性治疗,永久性 效果。
⑤快捷而方便:术前检查约1小时, 术前准备约10余分钟,手术仅需几分钟, 其中激光治疗过程仅需几秒钟至几十秒 钟,术后当天即可正常活动,不影响生 活和工作。
20
LASIK手术流程
㈠表面麻醉:
21
LASIK手术流程
㈡开脸器开脸
22
LASIK手术流程
㈢冲洗
23
LASIK手术流程
㈣自动角膜板层刀
24
LASIK手术流程
㈤角膜板层自动形成
25
LASIK手术流程
㈥掀起角膜瓣
26
LASIK手术流程
㈦准分子激光精确气化
27
LASIK手术流程
眼睛的解剖结构:
1
角膜的组织结构:
角膜的组织结构: 角膜完全透明,它的横径为11.04 MM,竖
径为10.05MM,中央瞳孔区附近大约4MM直径 的圆形区内近似球形,而中央区以外的中间 区和边缘部角膜较为扁平,各点曲率半径不 相等.从角膜前面测量,水平方向曲率半径为 7.8MM,垂直方向为7.7MM,后部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6.22—6.8MM.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同,中 央最薄,平均为0.5MM,周边部约为1MM.角膜 总的屈光度约为43K 。
眼部解剖结构【优质PPT】
![眼部解剖结构【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e3bb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9.png)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2021/10/10
30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房水
2021/10/10
31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 环。
Schlemm 管
56
五、眼眶(orbit)
1.由七块颅骨构成,呈四棱锥体:
额骨
蝶骨 颧骨
筛骨 泪骨
腭骨
上颌骨
2021/10/10
57
2.眼眶和付鼻窦毗邻。 3.眼眶的孔、裂、窝:
泪腺窝 眶上裂
眶下裂
视神经孔 泪囊窝
2021/10/10
58
4.眶内容物:
眼球 视神经 眼外肌 泪腺 血管 神经 筋膜 脂肪
2021/10/10
-----外直肌
54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内直肌 ┃ 下斜肌 ┛
2021/10/10
55
眼肌的起止点:
①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缘, ②余各肌起于眶尖总腱环。 ③各肌止于角巩缘后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总腱环
2021/10/10
2021/10/10
51
泪器: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2021/10/10
泪小点
泪腺
52
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3.泪液生理功能:
(1)湿润角膜、结膜。
(2)清洁作用
(3)杀菌作用
2021/10/10
53
眼视光学-眼睛的屈光状态
![眼视光学-眼睛的屈光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31ec760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f.png)
调节 幅度 (tiáojié)
• 近点的屈光度-远点的屈光度 • 举例说明: • 男,28岁,正视眼 • 检查:远点=无穷远;近点=眼前(yǎnqián)10cm • 调节幅度=1/0.1 - 1/∞=10D
精品文档
近视(jìnshì)(myopia)
• 定义:眼在调节松弛时,外界平行光线入眼后 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屈光力相对 于眼轴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
•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
精品文档
正视 眼和调节 (zhèngshì)
• 正视眼: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间质后聚 焦于黄斑中心凹
• 调节: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而 改变屈光力的过程
• 视近时三联动现象(xiànxiàng):调节、集合、瞳 孔缩小
• 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 体前囊变凸,屈光力精品增文档 加
精品文档
病例 分析(1) (bìnglì)
• 赵某,男,68岁,病例(bìnglì)号:051201 • 术前:右眼,–15.00DS@ –0.75DCx180=0.5
左眼,–9.00DS@ –0.25DCx180=1.0 • 手术:右LASIK • 术后3月:右眼, –8.500DS@ –
0.50DCx180=1.0
精品文档
病例 分析(2 (bìnglì)
)
• 陈某,女,36岁,病例号:0603007 • 术前:戴角膜接触镜10年,上方角膜缘新生
血管2mm,双BUT5s • 治疗:框架(kuànɡ jià)眼镜、人工泪液3m • 手术:双LASIK • 术后:1d,Vd 1.5,Vs1.2
视远近均舒适
精品文档
• 3、手术治疗:目前全世界95%的近视手术 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s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眼屈光学(基础)
![眼屈光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3314cd24693daef5ef73db9.png)
临床表现: 视力: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 眼位偏斜:近视眼看近时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集 合功能也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斜视 眼多为近视度数较高的眼。 眼球改变:眼球前后径过长,高度近视者明显。 眼底改变:低中度近视一般无眼底改变,高度近视 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睛退行性改变。如飞蚊症、眼 底豹纹状。 视疲劳:近视少用调节,但需集合以维持双眼单视, 集合与调节不协调,引起肌性视疲劳。
第一章 视力检查
视力:眼分辨二维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公式:视力=1/视角 记录法: 小数记录法 分数记录法 五分记录法 小数记录法与分数记录法的对应关系: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2.0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治疗:
验光配镜:
用适当度数的凹透镜予以矫正。 配镜原则:选用视力疲劳;对合并外斜视 者则应全部矫正以治疗外斜视。
角膜接触镜:
跟框架镜比,视野大,影像变化不大,且不影响外观。 特别是用于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较大者及某些特殊职 业者,但需严格按照佩戴规则和注意用眼卫生,防止 并发症发生。
调节机理: 看远目标: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相对 扁平 看近目标: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眼的调节依赖于晶状体的弹性及睫状肌的功能 眼的调节与集合
集合: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两眼视轴平行而且调节处于 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要调节,为保持双眼单视, 双眼需要内转,称为集合。 调节和集合两者保持密切的协同关系,有调节必有集合, 调节力越大,集合也越大。正视眼的调节与集合相互协调, 对于非正视眼,其调节与集合不协调。远视患者调节作用 超过集合作用,反之,近视患者集合作用超过调节作用。 屈光不正患者对调节和集合不协调的耐受有一定的限度, 如超过限度引起视疲劳,甚至可以发生内斜视或外斜视。
基础1-3眼屈光学-屈光不正ppt课件
![基础1-3眼屈光学-屈光不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f2229665ce0508763213a9.png)
(3)屈光系统成分位置偏斜原因。
2.散光眼的屈光 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因屈光系统各 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引起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 膜上聚成焦点,而是在不同距离处形成两条焦线。
规则散光眼的屈光状态Sturm光锥(史氏光锥)
11
3.散光眼的分类
(1)规则散光: 两个主子午线互相直交,可用镜片矫正的散光。 1)强主子午线方向分类 ①顺规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垂直方向(土30°), 近视散光轴位在180°±30°, 远视散光轴位在90°±30°。 ②逆规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水平方向(土30°), 近视散光轴位在90°土30°, 远视散光轴位在180°±30°。 ③斜向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斜位方向, 在30°〜60°或120°〜150°。
17
(1)双眼视功能障碍:屈光度每相差0.25D,物像大小就要 相差0.5%,如两眼视网膜物像大小超过5%,就会发生双 眼融像困难,故2.50D是两眼屈光参差最大耐受度。 (2)呈现交替视力:很少用调节,极少形觉影像刺激,发育
障碍导致弱视。
16
是指两眼屈光状态在性质与(或)程度上互有差异。 生理性屈光参差: 两眼屈光度相差球镜度 ≤ 1.50D或柱镜度 ≤ 1.00D; 病理性屈光参差: 两眼屈光度相差球镜度>1.50D或柱镜度>1.00D。
1.屈光参差的成因: 先天性异常、发育不良、后天原因。
6
4.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2)视疲劳。 (3)内斜视。 (4)眼底变化。
5.远视眼的矫正 (1)框架眼镜。 (2)角膜接触镜。 (3)手术。
7
1.近视眼的患病率: 不同民族有明显的差异。1995年调查:小学15%〜20%、 中学40%〜50%、大学60%〜70%。 2.近视眼的成因: (1)遗传因素:种族因素、家族因素。 (2)环境因素:视近负荷、作业距离、用眼时间、照明条 件、光污染、视觉环境的改变等。
眼屈光学
![眼屈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5ba8cb89eb172ded63b77b.png)
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
调节
调节是由于睫状肌收缩,晶 体悬韧带松弛晶体依靠自 身的可塑性和弹力向前凸 出,增强屈光力所致 视远 不需要调节,视近需要调 节
屈光不正
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不能准确地在视 网膜上结成焦点,称为非正视眼或屈 光不正。 近视 屈光不正 远视 散光
近视
定义
无限远的平 行光线通过不
– 正视眼所见
散光眼所见
老视
定义
•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 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 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大约40-45岁开始, 出现看近困难,这种这种情况称为老视, 俗称老花。
•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屈光状态如何, 每个人都会发生老视。但原有的屈光状态 将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时间,未行矫正的 远视者较早发生老视,近视者发生较晚或 不发生。
按病因分
• ⑴轴性近视:眼球的前后径明显延长的一 类近视,见于大多数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 近视。⑵ 曲率性近视:某一屈光体的表面 曲度增强、曲率半径变小而使屈光力增强 所引起的近视,如圆锥角膜、球形晶体 等。 (3)屈光指数性近视:由于房水、晶 状体、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而使屈光力 增强所引起的近视,如糖尿病所致晶状体 改变、核性白内障等。
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临床表现
• 近视眼是眼球的前后轴过长,或眼的屈光 力量过强而引起的屈光力大于眼球轴长的 一类屈光不正。其光学焦点落在视网膜之 前,远点近移,因此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 是看远不清。
正视眼所见
近视眼所见
远视
定义
是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
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在视 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不能形成清晰的 物象
散光眼的临床表现
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e91690a866fb84ae55c8d07.png)
眼球组织
(3)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前界位于连接前弹 力 层,止端和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经过 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面。 小梁 Schlemm氏管 房水引流
(4)前房角-----房水排出通道
位于周边角膜和虹膜根部连接处。 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lbe线) 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 正常前房角依次可见: ①Schwalbe氏线 ②小梁网 ③巩膜突; ④睫状带; ⑤虹膜根部。
维持正常泪膜功能的要素:
泪液成分正常:脂质 水液 粘蛋白 瞬目功能—泪液分布与排出 眼睑闭合—泪液蒸发 泪道——泪液排出
泪液的流体力学正常
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泪液分泌
泪腺
上泪点 上泪小管 泪总管 泪囊
分泌管道 下泪点 下泪小管 鼻泪管 鼻腔
下鼻甲
下鼻道
晶状体lens
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 1.屈光作用:相当+19D凸透镜 2.调节作用:晶体悬韧带源于睫状体冠 部和平坦部,附着在晶体赤道部周围的前、 后囊上,通过睫状肌的舒缩,共同完成眼 的调节功能。
眼球组织
(3)脉络膜(Choroid)
◆起于锯齿缘,止于视盘介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借玻璃膜(Bruchsmembrane)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连。 ◆血管、神经从脉络膜上腔通过。
色素上皮
玻璃膜 毛细血管层 中血管网
大血管网
巩膜
眼球组织
(3)内层:视网膜(retina)
●提明肤,视觉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
巩膜表面的融状前静监
入血液循环”
(另有经过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引流 和经虹膜隐窝吸收)
眼屈光学基础知识
![眼屈光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44ce5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2.png)
眼屈光学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眼屈光学基础知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咱先说说这眼睛啊,就像个超级精密的小相机。
你想想,咱看东西的时候,眼睛得快速又准确地捕捉到图像,这多了不起呀!这眼睛里的晶状体就像是相机的镜头,能调节焦距,让咱看清远近不同的东西。
你看啊,有时候咱看远处的东西很清楚,可一低头看近处的书啊、手机啊,就有点模糊了,这是为啥呢?这就是晶状体在调节呀!它就像个神奇的小魔术家,变来变去的,让咱能看清各种距离的东西。
那要是这晶状体出了问题可咋办呢?那就可能会近视、远视或者散光啦!这就好比相机的镜头出了毛病,拍出来的照片就不清晰了。
近视的人看远处模糊,那不就像相机拍远景拍不清晰一样嘛。
远视呢,则是看近处不清楚,就像相机拍近景不行。
散光呢,就更特别了,看东西会有重影,就好像相机拍出的照片有重影似的。
咱再说说配镜吧!配镜就像是给眼睛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装备。
你得找专业的人,好好给你测一测眼睛的度数啥的,可不能马虎。
不然配出来的眼镜戴着不舒服,那不就白折腾啦!还有啊,平时咱们可得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别老是盯着手机电脑看个不停,就像机器也得休息呀,眼睛也一样!多去外面看看绿色的植物,活动活动眼球,这对眼睛可太好啦!你说要是没了这双能看清世界的眼睛,那得多不方便呀!咱得好好珍惜它们,就像珍惜宝贝一样。
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别用脏手揉眼睛。
晚上睡觉也别关灯玩手机,那对眼睛伤害可大了。
反正啊,眼睛这玩意儿太重要啦!咱得好好了解它,爱护它。
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大家都要记住这些眼屈光学的基础知识,让自己的眼睛一直亮亮的,能看清这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正视眼通过眼的静态屈光能力将远处物体 成像于视网膜,形成清晰影像。当看近处 物体时,为了让近处物体的散射光成像于 视网膜,只有增加晶状体屈光度一途。这 种看近时眼睛晶状体屈光能力改变的现象, 就叫做眼的调节
调节
调节的前后对比
HELMHOLTZ theory
调节滞后
调节超前
集合
所谓集合,当眼在休息状态注视远处物体时, 双眼视轴是平行的,也没有调节产生(正 视眼);当我们要看清楚近处物体时,除 眼调节增强外,两眼视轴也要转向内侧, 使两眼视轴固定于被注视物体。此种作用 称为眼的集合。
眼屈光学基础知识
屈光度
• 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 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 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 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是屈光度(缩写 为“D”)。1D屈光力相当于可将平行光线 聚焦在1米焦距上。
• 计算 屈光力越强,焦距越短。2D屈光力的透
镜焦距为1/2m或50cm。如果想知道透镜的 焦距,将屈光力除以100cm,也就是1.00m, 结果即为屈光度。例如,5D屈光力的焦距 为20cm。(100cm除以5D=20cm。)凸透镜 的屈光力以“+”号表示,凹透镜的屈光力以 “—”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于常说的 100 度。
• 3、环境因素: 青少年学生与近距离工作 者中近视眼较多,研究表明,近视眼的发 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有密切关系,尤其 是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 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姿势不良等都 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可能的机制包括睫状 肌功能减退、眼外肌压迫眼内压相对升高 等。从广义上说,大气污染、微量元素的 缺乏、营养失调等均影响近视眼的发生, 但属于次要因素。
• 成像示意图
• 临床上真正0度的人很少,一般认为屈光度0.25~+0.25,如果远视力正常即是正视眼。
正常屈光
屈光不正的分类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 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类型成像示意图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近视
当眼的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 光系统屈折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近视成像示意图
例:-3.00DS-1.00DC×180 什么意思?
眼屈光学知识
• 屈光系统的组成 • 调节与集合 • 屈光不正
简化眼
玻璃体 视网膜
眼的屈光系统
眼的屈光系统的组成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介质组成, 因此,要产生正常的视觉,上面各部均应正常。
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
眼轴长度:24.387mm 眼轴每增长1mm,眼就近视-3.00D 眼轴每减少1mm,眼就远视+3.00D
屈光学
屈光学
几何光 学
屈光学
几何光学基础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基本性质 • 透镜及成像
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
柱面透镜:沿圆柱玻璃体的轴向切下一部分 者就是一个柱面透镜
成像
• 成像 凸透镜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学特性
• 球面透镜各子午线上曲折光线的能力相等。
• 近视眼的病因
• 近视眼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 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眼可能属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也有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低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而以环境因 素的作用为主。
• 2、发育因素: 婴幼儿时期眼球较小,常为 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各屈 光成分协调生长,逐步达到正视,若视网 膜过度发育将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调节功能异常
• 调节麻痹
麻痹导致无法调节
• 调节痉挛
睫状肌的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松 弛,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是 为调节痉挛,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 物
屈光不正
• 屈光不正的概念 •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屈光不正的矫正
屈光不正的概念
• 正视眼
• 非正视眼
• 什么是正视眼 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5 米以外的景物)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准 确落在视网膜上。 正视眼的
近视光路图
近视眼看远时
近视眼看近时
• 近视发病概况 近视眼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 的眼病。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在10亿以上。近视 眼的发病与人类种族、性别、年龄、地区和环境 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异。
• 发病率特点
• 东方人、犹太人>...>黑人 • 亚洲>其他州(其中中国、日本发病率最高) • 女性>男性 • 城市>农村 • 大学>中学>小学 • 近距离工作者>其他职业者
• 柱面透镜各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等,且按规律周 期变化着。表示方法是由柱镜度及轴位两部分组 成。
• 子午线的定义: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 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
三棱镜
棱镜效应
棱镜能改变光束的方向而不改变其聚散度
入射光线折向尖移,通过棱镜,能使物象看起来 向棱镜顶的方向移动
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的基 本的光学单元
眼总屈光力:58.64D 角膜屈光力:42.05D 晶状体屈光力:19.11D
调节与集合
• 调节的概念 • 调节的功能异常
调节的概念
人眼通过改变晶体曲率(变凸)以增加眼 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然成像在视网 膜上,此种作用机制称为眼的调节。
参与调节作用的组织有:晶状体,睫 状肌,悬韧带。
调节的概念
瞳孔对光反应
• 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平均为2.5— 4 毫米,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亮光 下可缩小,光线暗的环境下可略增大。如 双眼直视前方时,用手电筒光照射瞳孔, 瞳孔立即变小,移开光源或闭合双眼,瞳 孔即可复原。
眼的三联动
• 眼的三联动:调节、集合、缩瞳
• 所谓“看远看近三联动”,即看远时双眼 视轴打开(集合发散),双眼调节放松, 同时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到远处的弱光,瞳 孔发散;看近时双眼眼轴内转(集合加 大),调节增强,同时为避免近处的强光, 瞳孔缩小。
近视
按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眼轴过长 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加强 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折射率过高
轴性近视(眼轴明显延长)
(眼轴正常的近视)
屈光指数性近视(核性白内障)
曲率性近视
按是否有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1.假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正视或 远视。由于持续性调节痉挛造成。
调节
调节的前后对比
HELMHOLTZ theory
调节滞后
调节超前
集合
所谓集合,当眼在休息状态注视远处物体时, 双眼视轴是平行的,也没有调节产生(正 视眼);当我们要看清楚近处物体时,除 眼调节增强外,两眼视轴也要转向内侧, 使两眼视轴固定于被注视物体。此种作用 称为眼的集合。
眼屈光学基础知识
屈光度
• 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 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 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 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是屈光度(缩写 为“D”)。1D屈光力相当于可将平行光线 聚焦在1米焦距上。
• 计算 屈光力越强,焦距越短。2D屈光力的透
镜焦距为1/2m或50cm。如果想知道透镜的 焦距,将屈光力除以100cm,也就是1.00m, 结果即为屈光度。例如,5D屈光力的焦距 为20cm。(100cm除以5D=20cm。)凸透镜 的屈光力以“+”号表示,凹透镜的屈光力以 “—”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于常说的 100 度。
• 3、环境因素: 青少年学生与近距离工作 者中近视眼较多,研究表明,近视眼的发 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有密切关系,尤其 是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 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姿势不良等都 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可能的机制包括睫状 肌功能减退、眼外肌压迫眼内压相对升高 等。从广义上说,大气污染、微量元素的 缺乏、营养失调等均影响近视眼的发生, 但属于次要因素。
• 成像示意图
• 临床上真正0度的人很少,一般认为屈光度0.25~+0.25,如果远视力正常即是正视眼。
正常屈光
屈光不正的分类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 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类型成像示意图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近视
当眼的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 光系统屈折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近视成像示意图
例:-3.00DS-1.00DC×180 什么意思?
眼屈光学知识
• 屈光系统的组成 • 调节与集合 • 屈光不正
简化眼
玻璃体 视网膜
眼的屈光系统
眼的屈光系统的组成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介质组成, 因此,要产生正常的视觉,上面各部均应正常。
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
眼轴长度:24.387mm 眼轴每增长1mm,眼就近视-3.00D 眼轴每减少1mm,眼就远视+3.00D
屈光学
屈光学
几何光 学
屈光学
几何光学基础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基本性质 • 透镜及成像
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
柱面透镜:沿圆柱玻璃体的轴向切下一部分 者就是一个柱面透镜
成像
• 成像 凸透镜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学特性
• 球面透镜各子午线上曲折光线的能力相等。
• 近视眼的病因
• 近视眼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 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眼可能属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也有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低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而以环境因 素的作用为主。
• 2、发育因素: 婴幼儿时期眼球较小,常为 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各屈 光成分协调生长,逐步达到正视,若视网 膜过度发育将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调节功能异常
• 调节麻痹
麻痹导致无法调节
• 调节痉挛
睫状肌的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松 弛,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是 为调节痉挛,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 物
屈光不正
• 屈光不正的概念 •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屈光不正的矫正
屈光不正的概念
• 正视眼
• 非正视眼
• 什么是正视眼 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5 米以外的景物)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准 确落在视网膜上。 正视眼的
近视光路图
近视眼看远时
近视眼看近时
• 近视发病概况 近视眼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 的眼病。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在10亿以上。近视 眼的发病与人类种族、性别、年龄、地区和环境 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异。
• 发病率特点
• 东方人、犹太人>...>黑人 • 亚洲>其他州(其中中国、日本发病率最高) • 女性>男性 • 城市>农村 • 大学>中学>小学 • 近距离工作者>其他职业者
• 柱面透镜各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等,且按规律周 期变化着。表示方法是由柱镜度及轴位两部分组 成。
• 子午线的定义: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 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
三棱镜
棱镜效应
棱镜能改变光束的方向而不改变其聚散度
入射光线折向尖移,通过棱镜,能使物象看起来 向棱镜顶的方向移动
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的基 本的光学单元
眼总屈光力:58.64D 角膜屈光力:42.05D 晶状体屈光力:19.11D
调节与集合
• 调节的概念 • 调节的功能异常
调节的概念
人眼通过改变晶体曲率(变凸)以增加眼 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然成像在视网 膜上,此种作用机制称为眼的调节。
参与调节作用的组织有:晶状体,睫 状肌,悬韧带。
调节的概念
瞳孔对光反应
• 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平均为2.5— 4 毫米,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亮光 下可缩小,光线暗的环境下可略增大。如 双眼直视前方时,用手电筒光照射瞳孔, 瞳孔立即变小,移开光源或闭合双眼,瞳 孔即可复原。
眼的三联动
• 眼的三联动:调节、集合、缩瞳
• 所谓“看远看近三联动”,即看远时双眼 视轴打开(集合发散),双眼调节放松, 同时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到远处的弱光,瞳 孔发散;看近时双眼眼轴内转(集合加 大),调节增强,同时为避免近处的强光, 瞳孔缩小。
近视
按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眼轴过长 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加强 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折射率过高
轴性近视(眼轴明显延长)
(眼轴正常的近视)
屈光指数性近视(核性白内障)
曲率性近视
按是否有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1.假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正视或 远视。由于持续性调节痉挛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