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 孙去,萋萋满别情。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 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 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 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 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 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 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 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 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 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 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 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 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 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 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 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 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 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 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 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 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 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 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 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 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 的雄心壮志?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4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44.见微知着;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4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4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4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4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5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5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54.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57.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59.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60.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1.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62.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6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64.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65.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6.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67.千虑一得——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68.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69.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70.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7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7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7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7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7.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7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7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8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8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8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8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8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8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二、诗句体现的哲理1.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13.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1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1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1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17.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8.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1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二句三年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20.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坚持适度原则;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同一性;2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24.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26.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27.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29.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3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2.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3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4.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3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古诗中的哲理的诗句

古诗中的哲理的诗句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杜甫《戏为六绝句》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7、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筹笔驿》8、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9、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李泌《长歌行》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二首》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13、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14、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15、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菩提偈》16、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刘叉《偶书》17、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18、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酌酒与裴迪》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程颢《秋日》20、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名氏《杂诗》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钱福《明日歌》2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4、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5、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26、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28、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50条有哲理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有蕴含哲理的古诗

蕴含哲理的古诗有: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想要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就要超越自己的视角,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在困境中不要放弃,也许转角就能遇到希望,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观沧海》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哲理】要有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要有坚定的自信和顽强的毅力。
诗句中体现出的哲理

诗句中体现出的哲理1.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诗词中的哲理 50首古诗诠释人生智慧

诗词中的哲理 50首古诗诠释人生智慧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在表达感情和描绘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智慧。
下面,我们将通过50首古诗,深入探索这其中蕴含的哲理。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告诉我们,追求是无止境的。
不论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的路,还是有更高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探索。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在无常中的忧伤和不安。
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一切都不会长久。
3.《饮酒》——杜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杜甫告诉我们,心灵的远方往往比实际的旅行更具意义。
不需要物质的负担,我们可以在内心中自由自在地旅行。
4.《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人离开故乡的旅程。
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内心和回忆将永远与我们相伴。
5.《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告诉我们,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我们应当珍惜时光,抓住每一个机会,活出精彩的人生。
6.《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描述了秋天山居的美景。
它告诉我们,面对繁忙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适时停下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7.《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萝带杜鹃。
云遮三楚断,寒生百越颠。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历史的追思和怀旧之情。
它提醒我们尊重历史,珍惜传统的智慧。
8.《送崔九》——王之涣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形容了江南秋天的美景和离别的伤感。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离别和重新相聚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友情和爱情。
9.《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有关哲理的诗句及蕴含的哲理

有关哲理的诗句及蕴含的哲理有: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一王之涣《登鹳雀楼》
[哲理]想看的远,就要站得更高。
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或因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的事物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想看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的的偏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综合分析。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一杜甫《前出塞》
[哲理]在解决事情上要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
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蛇有七寸,在头之下,腹之上,觑得清,击得重,制其要害之处,得之矣”,也是同样的道理。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哲理]生活中总有一些残缺与遗憾,没有什么生来就是完美的,也不是什么事都能百分之百的圆满,世事无常,不要太执拗。
5.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一一《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哲理]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
时间不等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6.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哲理]当追求自己的真理时,急于求成的焦虑会被放大,会忽略身边的,也许,静下心来思忖,就会发现,真理其实就在眼前。
诗句蕴含的哲理

好的,以下是一些蕴含哲理的诗句及相关解释: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这句诗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处某个环境或问题中时,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有跳出局限,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这句诗表达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起伏。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因为往往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会。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这句诗通过对水渠清澈的原因进行思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活力。
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这句诗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全局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具备远见卓识,能够超越眼前的困境和局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
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我们以启示和教诲。
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在古代的诗词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些哲理通过诗
人的笔触和诗情表达出来,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引发对人生、自然、情感等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1. 人生短暂,宜把握当下:古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幻和生命的短暂来表
达这一哲理。
譬如杜甫《春望》中的“战国策安知晋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表达了时间的转瞬即逝,故而应当珍惜现在。
2. 笃行善事,积德为善:古代诗词中许多描写行善者的佳句都蕴含了这一哲理。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
”这句话表达了行善者的善行终将得到回报,就像春风吹拂枯草再生一样。
3. 顺应自然,順势而为:自古以来,古人就十分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诗
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表达人与自然的情感的句子,诸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些句子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4. 感悟人生,寻求心灵的自由:古人常通过写景抒怀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例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些句子借景抒情,激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之,古诗中常见的哲理反映了古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对人生
短暂的思考,还是对顺应自然、行善积德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思索,这些哲理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启迪和启示,引导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寻求智慧与平衡。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一、唯物论: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李约)【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辩证法:3、【题目】琴诗(宋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4、【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哲理:清澈的池水像明镜一样映照出天空漂浮的白云,使人心旷神怡:池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原来源头有潺潺的活水。
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讲的却是学习的道理。
要使知识不陈旧、思想不僵化,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由塘而水,见水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充满了哲理。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哲理: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而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诗人在树木蓊郁的山峦间漫步,清澈的流泉在山林间曲折穿行。
草木愈见茂密,崎岖的山径也愈益难辨。
正在茫然之际,忽然眼前一亮,花明柳暗,农家村舍掩映于花草树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这种情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少见:面前的困难,扑朔迷离,于是顿生迷惘之惑,但只要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哲理: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并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哲理:体现了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动可以有效地衬静。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哲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哲理】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将终生有益、无憾。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有关蕴含哲理的古诗

有关蕴含哲理的古诗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人生的成长与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向前进步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2.《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哲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开放,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暗示人们应在困境中保持执着和坚强。
3.《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哲理:生命的循环是永恒的,无论是草木还是人类,都要经历枯萎和复苏的过程。
4.《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哲理:大自然中的景象变幻莫测,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哲理:静夜思是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现了人们对家乡的牵挂和对自身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这些古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哲理的蕴含,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反映哲理的诗句

反映哲理的诗句反映哲理的诗句反映哲理的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人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反映了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6,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推荐阅读:令人醒悟的哲理句子一、都说人生的遗憾在于"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不要轻易说分手。
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二、相信自己很坚强但别拒绝眼泪;相信金钱能带来幸福但别为它付出一生;相信缘分但别盲目等待;相信爱情但别求全责备;相信人性本善,但别忘记锁门。
人,生下来就是一场旅行,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杂糅,如岁月的不可往返,最终都会消失在漫漫旅途。
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

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
以下是三条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出处和例子: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要绝望,往往在看似绝境的时候会迎来新的转机和希望。
例子:哎呀,你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走入了死胡同,就像那次我找工作,四处碰壁,感觉都没希望了呢!但谁能想到后来突然有个特别好的机会出现,这不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嘛!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例子:想想看啊,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没落的事物,就像沉舟一样,可旁边不还是有千帆驶过嘛!就好比以前的那种磁带机,现在都被各种高科技产品取代啦,真的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呀!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哲理:看待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能片面。
例子:你说同一件事,为啥不同人看法差别那么大呢?就像看那座山,横看侧看都不一样啊!比如对一个人的评价,有人觉得他好,有人
就觉得不咋地,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蕴含哲理的诗句真的太有意思啦,能给我们好多启示呢!它们就像生活中的智慧小精灵,时不时蹦出来点醒我们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哲理: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看似陷入没有出路的境地,只要不屈不挠,努力前进,成功往往就在前面等你。
)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哲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3.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哲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哲理: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落伍。
(常用来比喻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
)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哲理: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徒增伤悲。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哲理: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0.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哲理:人生会遇到重重困难,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而放松警惕,应该做好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准备。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
)
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哲理: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身处其中,如果只能看到眼前的局部而不能统管全局,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
)
1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哲理:只要品格高尚,才能出众,贡献卓越,自能声名远播,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要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攀登。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哲理:生命力是顽强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面对困境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1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断句》哲理:只要努力追求,接近美好的事物,就会比别人优先得到成功的回报和美好的享受。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SPAN>春江晚景>》哲理:实践出真知,只有切身体会,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哲理: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1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哲理:任何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2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哲理: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哲理: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
以寄》哲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2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哲理: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哲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不能禁锢的,它们总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
2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哲理:知了发出噪音反而使树林显得更加寂静,鸟的叫声同样使山峰更加幽静。
26.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27.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哲理: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
形容人的阅历越深,经受考验越多,就越坚强。
2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3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哲理:时不我待,要惜时勤读。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3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佚名《金缕衣》3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3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一)哲理: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34.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哲理: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处找出来。
3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