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哲理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 孙去,萋萋满别情。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 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 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 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 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 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 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 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 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 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 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 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 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 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 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 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 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 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 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 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 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 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 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 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 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 的雄心壮志?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4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44.见微知着;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4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4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4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4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5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5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54.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57.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59.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60.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1.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62.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6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64.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65.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6.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67.千虑一得——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68.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69.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70.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7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7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7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7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7.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7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7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8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8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8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8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8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8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二、诗句体现的哲理1.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13.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1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1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1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17.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8.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1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二句三年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20.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坚持适度原则;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同一性;2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24.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26.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27.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29.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3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2.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3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4.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3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古诗中的哲理的诗句

古诗中的哲理的诗句

古诗中的哲理的诗句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杜甫《戏为六绝句》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7、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筹笔驿》8、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9、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李泌《长歌行》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二首》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13、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14、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15、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菩提偈》16、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刘叉《偶书》17、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18、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酌酒与裴迪》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程颢《秋日》20、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名氏《杂诗》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钱福《明日歌》2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4、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5、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26、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28、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有哲理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50条有哲理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有蕴含哲理的古诗

有蕴含哲理的古诗

蕴含哲理的古诗有: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想要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就要超越自己的视角,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在困境中不要放弃,也许转角就能遇到希望,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观沧海》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哲理】要有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要有坚定的自信和顽强的毅力。

诗句中体现出的哲理

诗句中体现出的哲理

诗句中体现出的哲理1.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诗词中的哲理 50首古诗诠释人生智慧

诗词中的哲理 50首古诗诠释人生智慧

诗词中的哲理 50首古诗诠释人生智慧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在表达感情和描绘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智慧。

下面,我们将通过50首古诗,深入探索这其中蕴含的哲理。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告诉我们,追求是无止境的。

不论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的路,还是有更高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探索。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在无常中的忧伤和不安。

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一切都不会长久。

3.《饮酒》——杜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杜甫告诉我们,心灵的远方往往比实际的旅行更具意义。

不需要物质的负担,我们可以在内心中自由自在地旅行。

4.《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人离开故乡的旅程。

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内心和回忆将永远与我们相伴。

5.《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告诉我们,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我们应当珍惜时光,抓住每一个机会,活出精彩的人生。

6.《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描述了秋天山居的美景。

它告诉我们,面对繁忙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适时停下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7.《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萝带杜鹃。

云遮三楚断,寒生百越颠。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历史的追思和怀旧之情。

它提醒我们尊重历史,珍惜传统的智慧。

8.《送崔九》——王之涣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形容了江南秋天的美景和离别的伤感。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离别和重新相聚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友情和爱情。

9.《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有关哲理的诗句及蕴含的哲理

有关哲理的诗句及蕴含的哲理

有关哲理的诗句及蕴含的哲理有: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一王之涣《登鹳雀楼》
[哲理]想看的远,就要站得更高。

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或因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的事物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想看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的的偏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综合分析。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一杜甫《前出塞》
[哲理]在解决事情上要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

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蛇有七寸,在头之下,腹之上,觑得清,击得重,制其要害之处,得之矣”,也是同样的道理。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哲理]生活中总有一些残缺与遗憾,没有什么生来就是完美的,也不是什么事都能百分之百的圆满,世事无常,不要太执拗。

5.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一一《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哲理]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

时间不等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6.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哲理]当追求自己的真理时,急于求成的焦虑会被放大,会忽略身边的,也许,静下心来思忖,就会发现,真理其实就在眼前。

诗句蕴含的哲理

诗句蕴含的哲理

好的,以下是一些蕴含哲理的诗句及相关解释: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这句诗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处某个环境或问题中时,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有跳出局限,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这句诗表达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起伏。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因为往往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会。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这句诗通过对水渠清澈的原因进行思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活力。

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这句诗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全局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具备远见卓识,能够超越眼前的困境和局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

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我们以启示和教诲。

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在古代的诗词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些哲理通过诗
人的笔触和诗情表达出来,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引发对人生、自然、情感等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常见的哲理总结。

1. 人生短暂,宜把握当下:古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幻和生命的短暂来表
达这一哲理。

譬如杜甫《春望》中的“战国策安知晋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表达了时间的转瞬即逝,故而应当珍惜现在。

2. 笃行善事,积德为善:古代诗词中许多描写行善者的佳句都蕴含了这一哲理。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

”这句话表达了行善者的善行终将得到回报,就像春风吹拂枯草再生一样。

3. 顺应自然,順势而为:自古以来,古人就十分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诗
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表达人与自然的情感的句子,诸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些句子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4. 感悟人生,寻求心灵的自由:古人常通过写景抒怀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些句子借景抒情,激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之,古诗中常见的哲理反映了古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对人生
短暂的思考,还是对顺应自然、行善积德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思索,这些哲理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启迪和启示,引导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寻求智慧与平衡。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一、唯物论: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李约)【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辩证法:3、【题目】琴诗(宋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4、【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哲理:清澈的池水像明镜一样映照出天空漂浮的白云,使人心旷神怡:池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原来源头有潺潺的活水。

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讲的却是学习的道理。

要使知识不陈旧、思想不僵化,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由塘而水,见水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充满了哲理。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哲理: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而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诗人在树木蓊郁的山峦间漫步,清澈的流泉在山林间曲折穿行。

草木愈见茂密,崎岖的山径也愈益难辨。

正在茫然之际,忽然眼前一亮,花明柳暗,农家村舍掩映于花草树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这种情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少见:面前的困难,扑朔迷离,于是顿生迷惘之惑,但只要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哲理: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并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哲理:体现了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动可以有效地衬静。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哲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哲理】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将终生有益、无憾。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有关蕴含哲理的古诗

有关蕴含哲理的古诗

有关蕴含哲理的古诗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人生的成长与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向前进步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2.《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哲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开放,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暗示人们应在困境中保持执着和坚强。

3.《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哲理:生命的循环是永恒的,无论是草木还是人类,都要经历枯萎和复苏的过程。

4.《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哲理:大自然中的景象变幻莫测,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哲理:静夜思是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现了人们对家乡的牵挂和对自身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这些古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哲理的蕴含,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反映哲理的诗句

反映哲理的诗句

反映哲理的诗句反映哲理的诗句反映哲理的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人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反映了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6,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推荐阅读:令人醒悟的哲理句子一、都说人生的遗憾在于"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不要轻易说分手。

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二、相信自己很坚强但别拒绝眼泪;相信金钱能带来幸福但别为它付出一生;相信缘分但别盲目等待;相信爱情但别求全责备;相信人性本善,但别忘记锁门。

人,生下来就是一场旅行,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杂糅,如岁月的不可往返,最终都会消失在漫漫旅途。

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

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

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
以下是三条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其哲理、出处和例子: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要绝望,往往在看似绝境的时候会迎来新的转机和希望。

例子:哎呀,你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走入了死胡同,就像那次我找工作,四处碰壁,感觉都没希望了呢!但谁能想到后来突然有个特别好的机会出现,这不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嘛!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例子:想想看啊,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没落的事物,就像沉舟一样,可旁边不还是有千帆驶过嘛!就好比以前的那种磁带机,现在都被各种高科技产品取代啦,真的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呀!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哲理:看待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能片面。

例子:你说同一件事,为啥不同人看法差别那么大呢?就像看那座山,横看侧看都不一样啊!比如对一个人的评价,有人觉得他好,有人
就觉得不咋地,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蕴含哲理的诗句真的太有意思啦,能给我们好多启示呢!它们就像生活中的智慧小精灵,时不时蹦出来点醒我们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哲理: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看似陷入没有出路的境地,只要不屈不挠,努力前进,成功往往就在前面等你。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哲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3.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哲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哲理: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落伍。

(常用来比喻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哲理: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徒增伤悲。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哲理: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0.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哲理:人生会遇到重重困难,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而放松警惕,应该做好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准备。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


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哲理: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身处其中,如果只能看到眼前的局部而不能统管全局,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


1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哲理:只要品格高尚,才能出众,贡献卓越,自能声名远播,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要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攀登。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哲理:生命力是顽强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面对困境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1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断句》哲理:只要努力追求,接近美好的事物,就会比别人优先得到成功的回报和美好的享受。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SPAN>春江晚景>》哲理:实践出真知,只有切身体会,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哲理: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1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哲理:任何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2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哲理: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哲理: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
以寄》哲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2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哲理: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哲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不能禁锢的,它们总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

2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哲理:知了发出噪音反而使树林显得更加寂静,鸟的叫声同样使山峰更加幽静。

26.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27.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哲理: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

形容人的阅历越深,经受考验越多,就越坚强。

2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3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哲理:时不我待,要惜时勤读。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3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佚名《金缕衣》3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3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一)哲理: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34.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哲理: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处找出来。

3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