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式斗拱柱头科的做法

合集下载

斗拱制作、安装

斗拱制作、安装

斗拱制作1 工艺流程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放大样制作样板加工规格料依样板划线分件制作试装摆验捆绑存放成品运输制定整体安装顺序安装位置抄平找方定位裁销拉线安装2 操作工艺2。

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按明式做法确定。

2.2 确定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本方案斗拱(铺作)中升、斗类及横向拱类构件尺寸、做法均为设计图纸中所标的尺寸,按明代铺作的做法施工.2。

3 放大样2。

3。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明代做法尺寸、在木板上按1:1足尺画出斗拱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拱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拱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3。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毁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2。

3.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清相关技术负责人员检查验收.2.4 制作样板2.4。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套画出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4.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2。

4。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2。

5 加工规格料2。

5。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

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5.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

2。

5.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2。

6 依样板画线2.6。

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准确画出外轮廓线。

2.6。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以保证线头交圈,榫卯相交的线,应交错出头,以备查验。

2.6.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2。

7 分件制作2。

7。

1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

2。

7。

2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铇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2。

清式建筑做法 PPT

清式建筑做法 PPT

( 八) 柱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 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根据 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 柱、山柱、角柱等等; 清代的檐柱、金柱、中柱等的 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 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约为柱 径的3/100);
檐柱
中柱
金柱
山柱
角柱
檐柱
( 九)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 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 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 有大梁、抱头梁等;
大梁(大柁):大小、 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 数为准,如承九檩为九 架梁,依此类推。 抱头梁(挑尖梁) 角梁
■抬梁式构架的常见梁架形式
■抬梁式与穿斗式的互补
第一层次交融:正贴式、 边贴式分别用两种构架
第二层次交融:在穿斗式正 贴中,渗入局部抬梁做法
(十)斗栱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第一节、大木作
一、概说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 梁、枋、檩、斗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 类;
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 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 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檩;可使 用周围廊、单檐、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 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建筑尺度 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 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 梁以5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 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 及檐柱径为标准;
嫩戗发戗(p287)
■屋顶上的瓦件
一、屋面瓦件: 板瓦 筒瓦 勾头 滴水 二、屋脊瓦件:分段烧制 三、吻兽: 正吻、垂兽、戗兽、仙 人、走兽
■正吻的演变
正吻是用来保护 固定正脊两端木 栓的构件; 鸱吻 龙吻

中国古建筑 斗拱详解

中国古建筑 斗拱详解

翼角
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 转角部分,因向上 翘起,舒展如鸟翼 而得名,主要用在 屋顶相邻两坡屋檐 之间。 中国古代房屋多有 深远的出檐。《诗 经》就有“如晕斯 飞”的句子赞美建 筑物。
小木作
清《工程做法则例》称建筑物中的槛框、 门窗、隔扇、栏杆等非承重构配件为装修, 并称设计、制作和安装这些木装修的行业 为装修木作。宋称之为小木作。《营造法 式》中,小木作还包括地板、楼梯、龛橱、 井亭等内容。
大门包叶:有称“龙叶”,铜制件,表面 贴金,鈶鈒蟒龙流云等花纹,用来包裹门 扇四角。
寿山福海:对门扇转轴所需的套筒、护口、 踩钉、海窝等的总称,均为铁制件。
棋盘门:是先将门扇的四边做成边 框,然后在框内装门心板,板的 背面用3—4根穿带将板与大边连 接起来,因穿带将门板分成格状, 形如棋盘,故称为“棋盘门”。 一般用于府邸、民舍等的大门, 也常用于园林建筑上。
栱:是指平行建筑物正面放置的一种弓形曲 木。 翘:是一种形状与栱木相同,但放置方向与 其垂直十字搭交,以交点为心向檐轴前、后 伸出的弓形曲木。 可以说,横者为栱,纵者为翘。 昂:是斗栱上层,起杠杆作用,且外端特别 加长,并凿有昂嘴端头的栱件。作用有二: 一是满足悬挑距离,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斜 挑杆形式,以减少斗栱的高度和层数;另一 种是增强装饰效果,丰富斗栱的造型。
框: 按其位置分为:抱框、门框、间框。
抱框:紧贴柱子的竖框。有长、短抱 框之分。 门框:紧靠门扇边的竖框,是增添大 门两侧装饰的竖木。 间框:指窗与窗之间或隔扇组与隔扇 组之间的分隔竖木。
大门槛框:
一般建筑的主门(即大门)的槛框其门 扇一般为板门,它除上中下槛和长短抱 框及门框外,还有走马板、余塞板、连 楹木、门簪、门枕等。
起源和演变

最详细的唐宋明清斗拱结构详细图示

最详细的唐宋明清斗拱结构详细图示

最详细的唐宋、明清斗拱结构详细图示唐宋和明清斗拱图示唐宋:斗拱巨硕,与柱高比可达到1:2,加上直昂的作用,常使出檐达三四米,铺间一般1、2朵〖华栱〗:在斗栱上向内、外挑出的栱,称“华栱”。

〖计心造与偷心造〗:在斗栱(华栱、昂)的跳头上有与之垂直的横栱和枋为“计心造”,没有的是“偷心造”。

〖令栱〗:与华栱垂直的栱称横栱,最外一挑华栱(或昂)头上的横栱称“令栱”。

〖抄〗:华栱出挑称“抄”;有“单抄”、“双抄”的说法。

〖昂〗:斗栱中斜向设置(与屋面平行)的杆件为“昂”,是杠杆作用的斜挑梁。

分类:依其具体位置分别称作:柱头铺作(位于平柱的柱头上)、转角铺作(位于转角柱头上)、补间铺作(位于両柱间的枋上)各部名称:斗拱名称:“X抄X下昂”是度量铺作单位之一在宋《营造法式》的“总铺作次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四铺作,出两跳为之五铺作,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作”;一朵最小的斗栱应挑出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即栌斗、栱、耍头、衬方头。

斗拱的计数单位是“铺作”,如一朵单抄(或单昂)斗栱有:一的栌斗,一个华拱(或昂),一个耍头,一个衬方头,计四铺作。

每增加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推。

双抄双下昂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为八铺作,等等。

单杪四铺作(一:栌斗、二:栱、三:耍头、四:衬方头):单杪单昂五铺作:单抄双下昂六铺作里转五铺作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六铺作独乐寺上层柱头(双抄双下昂七铺作)、补间佛光寺转角铺作(双抄三下昂八铺作):明清:昂变为装饰作用的假昂,斗拱变小,与柱高比1:8(?)以上,出檐变短,大约一米,斗拱变密,平身科多达4--8朵,明次稍间不同。

〖翘〗(宋称“华栱”):略似弓形,与建筑物立面垂直;〖昂〗:翘之向外端加长,并下斜。

〖耍头〗:昂之上,切与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或挑尖梁头)分类:因其所在建筑物部位的不同:〖柱头科〗在柱顶上;〖平身科〗在柱间额枋上;〖转角科〗在屋角柱头上。

古建筑斗拱施工指导

古建筑斗拱施工指导

角科
柱头科
平身科
本工程仿明清钟鼓楼歇山一层21.4m标高屋檐处平身科斗拱60攒、角科 斗拱4攒、柱头科斗拱14攒,歇山二层27.6m标高屋檐处设置平身科斗拱44攒、 角科斗拱4攒、柱头科斗拱14攒。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体积大,平身科、柱头科、 角科每类斗拱均有10多个构件。斗拱及附件、压斗枋均为现场红松木制作、组
结论:要因!
末端因素3:监测仪器不到位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内容 检测仪器
确认标准 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验证情况:小组成员对现 场的检测仪器进行摸底检查,检查 结果表明,现场只有普通的水平仪 和经纬仪,满足不了本工程的安装 需求。
小组成员于15年4月2日,召开 会议,经讨论分析,在安装过程中, 重新配备精度高的水平仪和激光经 纬仪等工程测量仪器即可满足监测 要求。
古建斗拱施工指导
xxx、西街项目部 演讲人:邵立安 2016年9月
提高古建斗拱一次性验收 合格率
第 一 章 工程概况 第 二 章 现状调查 第 三 章 设定目标 第 四 章 分析原因 第 五 章 确定要因 第 六 章 制定对策 第 七 章 对策实施 第 八 章 效果检查 第九章 总 结
第一章
工程概况
装,木作斗拱要与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有效连接,施工工序多、工艺复杂、 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 。
第二章
现状调查
xxx工程古建结构施工结合了

钢、砼、木三种材料的特性和优
点,其中砼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具
有自重大的特性,为古建工程的
不利因素。为减小整体重量,改
用轻骨料混凝土。钢柱为

180X180X20X20方钢管,钢柱与
结论:不是要因!
末端因素7:加工机具陈旧落后

斗拱

斗拱

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

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

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

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斗拱的起源和演变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

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

汉代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

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

的 周至南北朝斗拱形象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

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

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

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

中式营造清代官式建筑工程做法构架特点

中式营造清代官式建筑工程做法构架特点

中式营造清代官式建筑工程做法构架特点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清代古建构架作如下介绍:①形制。

清官式建筑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

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用材较为粗壮;小式建筑规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较节省。

但无论大式或小式建筑均无明伏、草伏的区别。

②柱。

抬梁式构架中的柱子按位置定名,位于前、后檐最外一列柱子称为檐柱,位于山墙正中的柱子称为山柱,在建筑的纵中线上的内柱称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内柱,均称金柱。

从故宫现存建筑看,明代古建的柱子尚保留了侧脚、生起的作法,柱“生起”做法在宋代建筑较为普遍,明代减少,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则无“生起”之制。

古建·清代建筑构架③梁。

每榀梁架中主要的梁,按本身所承托的檩数定称谓,例如上承九檩者称为九架梁,依次有八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

梁的长度以步架(即檩间水平距离)来计,九架梁者长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六架梁者长五步架等。

此外,还有几种次要的短梁,如檐柱与金柱间的梁,长仅一步架,在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

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这时往往上面还有一道一步架长的短梁,称单步梁。

④斗拱。

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拱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拱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拱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⑤其他。

梁架中的叉手、托脚被取消,纵向的联系构件减少,襻间、串等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称“一檩三件”。

清代建筑大木作图样清代建筑模型清代古建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巧妙而科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材料。

斗拱

斗拱

斗拱在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清代木作中专门有“斗拱作”,从事斗拱制作的工匠称为“斗拱匠”。

斗拱有很多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用十三卷的篇幅开列各种斗拱的尺寸、构造、做法用工及用料,共罗列出单昂三踩柱头科、平身科、角科,重昂五踩、单翘单昂五踩、单翘重昂七踩以及平台品字斗拱等近30种不同形式的斗拱。

实例中见到的,比这还要丰富。

斗拱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根据它们在建筑物中所在的位置或作用,是可以进行分类的。

如果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划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凡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的,称为外檐斗拱;处于内檐部位的叫内檐斗拱。

外檐斗拱又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拱,溜金斗拱,平座斗拱;内檐斗拱有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古建筑斗拱大部分向外挑出。

斗拱向外挑出,宋式称“出跳”,清式称“出踩”。

斗拱挑出三斗口称为一拽架。

清式斗拱各向内外挑出一拽架称为三踩;三踩斗拱面宽方向(包括正心拱在内)列三排横拱;各向内外挑出二拽架称为五踩,面宽方向列五排横拱;各向内外挑出三拽架称七踩,列七排横拱;挑出四拽架称九踩,列九排横拱;依此类推。

如果按斗拱是否向外挑出来划分,则可分为出踩斗拱和不出踩斗拱两类。

不出踩斗拱有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交麻叶,单拱单翘交麻叶,重拱单翘交麻叶,以及各种隔架科斗拱。

出踩斗拱则有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十一踩、平身科、柱头科、角科、品字科、溜金斗拱、平座斗拱等等。

在建筑物的檐下安装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形制。

在历史上,随着建筑文化的输出和交流,这种形制也传播到let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超越国界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一个共同的构造特征。

斗拱在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与作用,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型建筑柱子与屋架(或称下架与上架)之间的承接过渡部分,承受上部梁架、屋面的荷载,并将荷载传导到柱子上,再由柱传到基础,具有承上启下、传导荷载的功能;②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出跳,承挑外部屋檐,可以使出檐更加深远,而建筑物深远的出檐,对保护柱础、墙身、台明等免受雨水侵蚀有重要作用;③斗拱用于室内向两端挑出,有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枋节点处剪力的作用;④斗拱用于檐下(包括室内梁架之下),在建筑物上下架构架之间形成一层斗拱群。

斗拱里面几抄几昂怎么看

斗拱里面几抄几昂怎么看

斗拱里面几抄几昂怎么看清代斗拱出跳的踩数是指一攒斗拱中横拱的道数。

清式斗拱每拽架都设有横拱,所以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位上的正心拱枋,即为每攒的踩数。

这种做法叫做“偷心造。

如“五铺作单抄单下昂”、“七铺作双抄双下昂”等。

外拽厢拱上托着挑檐枋,挑檐枋上座着挑檐桁;里拽厢拱上托着天花枋。

(一)、斗拱分类(1)、外檐斗拱。

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

直接座于柱头上。

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

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

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

位于角柱上。

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

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

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

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二)、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

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

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

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

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

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

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

瓜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

这是清代的规定。

(3)、拱的各部分名称。

在拱的中间部位有与翘、昂或要头相交的卯口。

拱的两端有承托升的分位。

在升与卯口之间,拱向下弯曲的位置叫做“拱眼”。

拱的两端下面曲卷处叫“弯拱”。

弯拱的曲度在清代《营造法式》里有“瓜四”、“万三”、“厢五”的规定,使拱弯分成几小段直线,以便制作。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2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2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2这一回图解柱头科斗拱四层以上的各个斗拱件和附件,为了使斗拱在传统大木建筑中的功能性表现的更清楚,我这里摈弃了以往各类书籍中单独介绍某一科斗拱的习惯,用现代制图技术的优势,用形象的三维图形来表现斗拱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所以从这回一上来就先把装好的前三层柱头科斗拱放在了柱头的平板枋上,同时也拿进与之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前三层,在这里开始新的装配。

七踩重昂柱头科第四层拿进来的第一个斗拱附件就是正心枋。

安放在檐面正中,在柱头科和平身科斗拱的正心万拱之上。

(在以前平身科斗拱的图解博文中,我都把这种斗拱附件做成透明体,在这以后,为说明斗拱之间的联系,还是还原成实体件)安装好正心枋后,放入檐面的四个拱件,正心枋两侧是单才万拱,外两侧是单才瓜拱。

安装好檐面的拱件后,拿进柱头科的二昂;与头昂相比,它宽出了0,7斗口,二昂的宽度为3.4斗口。

二昂前装筒子十八斗;单才瓜拱、单才万拱两边装三才升。

相邻的平身科两攒斗拱也重复这层同样的拱件斗件装配后,第四层安装完成,下面说第五层。

先拿进来三个拱件,外拽相拱和两个单才万拱。

大家细看,这两个单才万拱的开口宽度也是不一样的,前边的开口为3.6斗口,后边的开口为5.6斗口。

为什么这样,看到下面就清楚了。

现在我们拿进柱头科斗拱的最重的件----桃尖梁。

这个件值得我们从相关角度多看几眼,下面我再放几张图进来。

上图是桃尖梁没安装到位的左后下视点观察图。

上图是桃尖梁没安装到位的左上视点观察图。

上图为桃尖梁装配到位后的右后上视点观察图。

上图为桃尖梁装配到为后的左上视点观察图。

由上面几个图我们可以看出,桃尖梁是柱头科斗拱的一个较复杂与重要的单件,与它结合的件很多,现阶段我只是把它刚安放到位,它的前部压在柱头科斗拱的山面上。

后面榫接建筑的金柱。

在第四层,安放好桃尖梁后,还有几个要安装的件,为了表示关联,我还要再拿进另一攒柱头科斗拱来说事。

噢,已经十四张图了,为了篇幅别太长,这回就到这吧,下回接着说第五层的几个件。

仿明清建筑的混凝土“斗拱”施工技术

仿明清建筑的混凝土“斗拱”施工技术

仿明清建筑的混凝土“斗拱”施工技术【摘要】明清建筑以构件之间尺寸关系严密,斗拱小巧而更加完美.将斗拱的瓜拱,厢拱及耍头分件预制,再用翘把瓜拱,厢拱及耍头进行整体连接,从而形成1/2攒的整体斗拱。

进行整体吊装就位,再用垫拱板混凝土把里外曳斗拱连接成一体,形成一攒完整的斗拱体系。

【关键词】分件预制整体连接整体吊装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和风格,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则进一步制度化。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于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柱础,卷刹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厚重,形成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所取的装饰效果更加明显。

古代建筑多为木制结构,而我们现在建造的仿古建筑,大多数都是用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再现古建筑风采的建筑,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结构受力作用。

这不仅简化了结构,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

这就对混凝土仿明清建筑的“斗拱”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咸阳市咸阳楼复建工程(原名清渭楼),该工程是一个规模和难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仿明清式三层三檐古建筑.建筑总高66。

57米,建筑面积21436平方米,古建筑面积4322平方米。

咸阳楼复建工程采用轻质混凝土预制斗、椽子、枋子的一座仿古建筑.采用该技术组织施工,施工质量优异.1 技术特点、优点(一)技术特点:现代仿古建筑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再现古建筑风采的建筑.柱与屋顶的过渡部分斗拱的处理是仿古建筑艺术效果的关键之一。

明清建筑以构件之间尺寸关系严密,斗拱小巧而更加完美。

将斗拱的瓜拱,厢拱及耍头分件预制,再用翘把瓜拱,厢拱及耍头进行整体连接,从而形成1/2攒的整体斗拱。

进行整体吊装就位,再用垫拱板混凝土把里外曳斗拱连接成一体,形成一攒完整的斗拱体系。

达到了用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的观感效果(二)技术优点: 瓜拱,厢拱及耍头的分件预制,尺寸准确统一,误差小,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清式建筑做法。。。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第九章

建议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冯建逵,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刘大可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
肖仲 城市规划一班 1002114030
屋面瓦作 ——小瓦、筒板瓦
1)小瓦
(蝴蝶瓦) 又称为蝴蝶瓦,是应用最广的屋面覆材。 可应用于底瓦、盖瓦、屋脊或构成装饰。 优点:生产简易、重量轻与灵活性。
2)筒板瓦 ——陶质、琉璃
多用于宫殿、官署、庙宇等高级建筑。
9.3 小木作
大门
最常见的是板门。 由于结构和构造上的需要,门扇周围需用横槛及抱框。在门洞过大的情况 下,还要在抱框内增加中槛及门框。
踏步
常见的是垂步踏步,一般都布置在明间的阶下,且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 柱中线重合。 垂带石尺寸同阶条石,侧面之三角形象眼出,以砖、石平砌,或置立放 之陡板石。 隆重的在二踏道间设御路。它是一块长度与垂带相同的石条,上刻龙凤、 云纹等,故称龙凤石 各种形式
栏杆
清式石栏杆的特点:
1、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 2、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 3、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 4、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该石比例较前代为长,少数也使用戗兽的; 5、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嵌插在望柱和地内; 6、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2)檐墙
由地面直抵檐下。多用于庑殿和歇山建筑的外墙,悬山与硬山建筑一般只 用于后檐,用于前檐的不多。 若墙上露出梁头或斗栱,则将墙的上端作成斜面或曲线形,称为签肩。 其下再作拔檐线脚一道。若不露名,则在墙头砌叠涩、菱角牙子等,直达 瓦下,这种做法称为封护檐。
檐墙
——签尖 ——封护檐
硬山山墙—— 裙肩、上身、山尖ຫໍສະໝຸດ 9.2 石作与瓦作台基

清式建筑做法

清式建筑做法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2) 斗拱的构件组成
斗拱出跳
翘(华拱)或昂每向内或向外挑出一层,宋叫“一跳”,清 叫“一踩”;每升高一层,宋叫“一铺”。以正心拱为中,每向 内外出跳一层,清代又叫做“一拽架”。
柱的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 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倾斜 柱高的千分之八,在角柱则两个方向 都倾斜的做法;
减柱法:减少部分内柱的做法,见于辽、金元代; 移柱法:将若干内柱移位做法,见于辽、金元代;
紫禁城乾清宫南立面
七檩或六檩小式建筑 ——明间面阔:柱高=10:8
柱高:柱径=11:1
宋制“举折”计算
6、举架与举折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
(1) 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 离和整个举架高度; (2) 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 开始,自上而下。 (3) 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 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 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 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举架的做法 举架是屋顶坡面曲线的 做法。清代建筑的檩子 水平距离相同,而高度 则根据一定做法,逐层 加高。因此屋面成为一 条越往上越陡的曲线。
6、举架与举折
举折的做法
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 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 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 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 得上平檩上皮位置。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 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 折下H/40,依此类推。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3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3

中国古建筑三维图解之斗拱(柱头科)3
这回上来先改前篇搏文的两个错:一是在博文的最后,把第五层说成了第四层,现已改过,请先前收藏了博文的朋友注意;二是在上回装配时,着急忙慌的把两攒柱头科斗拱全搁上去了,还把桃尖梁就了位。

现在这回要装外拽枋和里拽枋了,一看褶子了。

里、外拽枋应按山面压延面规矩先安,由桃尖梁上两个0.2斗口深的凹槽扣住二枋,现两头顶上了。

见下图:
没办法,重来吧,拿开一个桃尖梁就够了。

把两个五层的斗拱附件——里、外拽枋靠一边桃尖梁凹槽安放到位,再将这个桃尖梁就位就齐啦!好改完了。

接下来拿进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五层檐面正中的斗拱附件-正心枋,从下图可以看出:顺槽下滑就位就好了。

第五层还差几个斗件,它们是:前后单才万拱和外拽相瓜两端的三才升。

六个三才升安装到位后,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五层就算完成了,既然是关联装配,再把平身科斗拱的第五层也装好,过程就不演示了。

为了看着方便,在另一柱头科斗拱旁在加一攒平身科斗拱(要全加上影响机器的速度,简化了)。

从第五层往上,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将只有檐面件的安装,我们数着点,看桃尖梁要跨越几层相邻件。

第六层首先拿进三个斗拱附件:正心枋、外拽枋和里拽枋,下滑到位。

第六层拿进第四个斗拱附件是挑檐枋,装在第五层的外拽相拱之上。

挑檐枋两端滑入桃尖梁的凹槽,一侧的燕尾槽和几攒平身科撑木头的银锭榫相配。

最后,第六层还要拿进两个小玩意,一个是三才升,一个是锯短出插榫的里拽相拱,用斗拴连接好后,插入桃尖梁的预留槽内。

再装上平身科斗拱的同层斗拱件后,第六层完成。

清式斗拱柱头科的做法

清式斗拱柱头科的做法

柱头科的做法1(共一篇)咱们这次开始讲柱头科,之所以叫柱头科,因为他的下面有檐柱,说起柱头科就不得不从开始说起,先说檐柱吧!尺寸表中的记载,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大式高60,经6斗口收分1/1000)小式为高4/5面阔或11经,经1/11高。

先说一下收分,在清朝的柱子并不是一个圆柱,而是有点像梭子的形状,而且放的时候也不是垂直放的,这个说起来就麻烦了,以后讲柱子的时候详细讲,小式的尺寸就更罗嗦了,这里暂且以大式的圆柱为例,虽然为圆,但是在顶端,要做卯口,将来和额枋连接,额枋就是搭在檐柱上的,额枋的端头互做榫卯用来连接,如图所示,连接之后架在檐柱的卯口里,如图所示,然后上面的平板枋在上面,在往上就是坐斗了,理解这里的构造了吧!不难吧!这里的坐斗和平身科的有点不同,中间的凹口宽度为2斗口,因为它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所以不得不做大点,为了安全吗,我在这里就以单翘单昂为例来讲一下柱头科,同时和平身科做对比,在往上就该放正心瓜栱了,这里的正心瓜栱和平身科的一样,就是中间的凹口变成了2斗口,其余的尺寸不变,在加上槽升子,这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开始放翘了,这里翘的宽度为2斗,不解释,翘上面还是放十八斗,这里的十八斗的宽度为翘昂的头宽加0.8,明白了吗?它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在翘或者昂的两侧出来0.4,如图,这里十八斗有的地方也叫筒子十八斗,继续往上放就应该是正心万栱了吧!!正心万栱的尺寸基本不变,中间凹口的宽度为3斗,所以十八斗的尺寸为3.8斗,懂不?然后就是昂了。

昂的尺寸还是一样,宽度变成了3斗宽,同时单才瓜栱的凹口也是3斗了,懂不,这个应该好理解,三才子的槽升子的尺寸都不变的,还是直接上图吧!如果前面的平身科弄懂了的话,那么这个应该也能看懂了,不难的,有点不同的就是昂的另一头不在是菊花头,而是雀替头,这就是他的立面图,宽度和昂嘴的宽度相同,还是看看3d图吧!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知道怎么做了吧!X标示的长度为雀替头自身厚度的1/4.在往上就不一样了,在往上就不是蚂蚱头了,而是梁的头部的处理,叫做挑尖头梁,还是上一个柱头科的剖面图吧!按照这个剖面图能否想出了挑头尖梁的形状尺寸呢,挑头尖梁的前部分的宽度为4斗,后半部分为6斗,在放这个之前还是看一下下面的斗拱吧!看出来了吧!前面的两个斗拱为4斗口的栱,后面一个单才万栱为6斗的凹口,在看一下这个挑头尖梁,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呢!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凹陷的地方是枋架的地方,最里面的形状有点不一样,因为最里面的为厢栱,但是6斗的梁一是不好打穿用来放厢栱,二即使打穿了,会影响他的力学性能,但是又要能够架住枋,尽可能的和平身科相似,所以做一个凹陷,把厢栱的一部分插进去就行了,还是来个特写吧!这样的形状,互为榫卯,这些的地方和相邻的平身科的枋的位置相同,因为枋是贯穿的,所以在柱头科处打断,相接就行了,在看一下这个样子,做好之后,懂了吗!枋的尽头和挑尖头梁的相接处也做成半个的,和上面的吻合,做到这一步就基本上做完了,在加上正心桁和挑檐桁就好了,最后在来一个仰视图,最后再说几点,柱头科的坐斗凹口为2斗,挑头尖梁为4斗,之间的翘或者昂等倍加大,相应的栱的凹口和十八斗的尺寸都相应加大,比如单翘或者单昂的,第一翘的宽度为2斗,上面直接为梁,七踩三翘的,分别宽度为2,2.7,3.4,4斗宽,九踩的话宽度分别为2斗2.5斗3斗3.5斗4斗,其余的地方和平身科基本相同,与梁相接的地方的为雀替头,其余的地方和平身科相同,说到这里基本上就都知道了吧!其余的大家自己做出来吧!挑檐桁的尺寸为3斗,正心桁的尺寸为4.5斗,今天就到这里了,柱头科相对来说比平身科难一点,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平身科弄懂了,弄熟了,柱头科很快就好了,今天说的比较多,下次就上角科吧!估计要等几天,这个有点难,我的模型还没有做很好呢,尽快吧!。

图解七踩重昂角科斗拱在单檐廡殿中的装配3

图解七踩重昂角科斗拱在单檐廡殿中的装配3

图解七踩重昂角科斗拱在单檐廡殿中的装配3 接上回,拿进第三层的最后一个拱件——斜头昂。

给两个视角,我们看看它的结构形状。

斜头昂前面的昂嘴明昂与清昂形状相似,明清样式的变化不大。

斜头昂的后面形状为菊花头。

为了看着方便,我还得把斜头昂翻过来看看底面。

看上图,斜头昂的底面开槽位X型。

我们再来看下图,与之相配的三层檐面、山面的拱件搭交后,正好在斜面俯视也呈X形。

再给一张把斜头昂在俯视状况下的翻转图,也许会更清楚显示X 槽的互配合。

斜头昂安装到位后压住、扣住这层山面、檐面的四个拱件。

现在我们把斗栓和销子安上。

斗栓和销子装好后,先拿进一左一右两个槽升子。

这两个槽升子装在山面、檐面的昂带正心万拱和拱挡板接触的一端,见下图。

山面、檐面的昂带正心万拱、撘交闹昂带单材瓜拱昂头一端装十八斗。

山面、檐面的昂带正心万拱、撘交闹昂带单材瓜拱十八斗就位后,拿进搭交闹昂带单才瓜拱两端要安装的三才升。

装好搭交闹昂带单才瓜拱两端装三才升后,拿进这层最后一个斗
件——斜头昂十八斗。

斜头昂十八斗就位,角科的这层就装好了。

我们再把其它相邻的平身科、柱头科斗拱第三层的件装上,就为第四层的安装做好了准备,由于这层的图已经不少了,第四层的安装我就留下回再说吧。

再上两张图,多几个视角欣赏一下这层斗拱的装配好的形状,让朋友们印象深点,毕竟没有多少人能亲历这个过程。

好,到此为止,下回再说。

第九章清式建筑做法

第九章清式建筑做法

9.1 大木作
和玺彩画 用于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 龙草和玺、金琢墨和玺;箍头、藻头、枋心、额垫板都画龙; 用色,明间挑檐桁为青箍头、青楞线、绿枋心;下面的大额枋 与邻间的挑檐桁为绿箍头、绿楞线、青枋心;即同一间的上下 构件和相邻各间的同种构件青绿互换。
9.1 大木作
9.1 大木作
庑殿推山——
庑殿(四阿)建筑 处理屋顶的一种特 殊方法。由于立面 需要将正脊向两端 推出,从而四条垂 脊由45度斜直线变 为柔和的曲线,并 使屋顶正面和山面 的 坡度步架距离都 不一样长
X X/10 X/10 X X X 原脊檩 X X X X
9.1 大木作
歇山收山
确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 的法则称-“收山法”。 清官式建筑“收山法”规定, 歇山建筑由山面正心桁轴心向内 收一桁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小式建筑“收山法”规定,由 山面檐檩(P298)轴心向内收一檩 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斗栱
一、清代建筑的模数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古代建筑师和工匠研究编 制了独具特设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建筑模数。 模数分为两种: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 小式建筑以柱径为模数。 二、清代的建筑用材等级 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分为十一个等级,从1寸到6 寸,每0.5寸为一级。 三、各构件的权衡 各构件的权衡尺度的作用:确定建筑空间比例关系协调,确保 大木架和木构件承重合理。
9.1 大木作
二、建筑主要尺寸的决定 1、建筑平面 大式建筑首先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栱的大小(依斗口宽窄 分十一等)和出跳的多少。由于每攒斗栱宽度(即两攒斗栱中至 中的距离)为十一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三斗口,所以可以计算 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 十一斗口

11张图告诉你|清式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斗栱各层构件

11张图告诉你|清式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斗栱各层构件

11张图告诉你|清式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斗栱各层构件
之前哲匠之家介绍过斗拱的分类、结构等,今天我们以案例“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斗栱”介绍斗栱各层构件的形状及名称,以及各层之间的位置关联,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层:大斗一个。

其实此模型第一层为平板枋
然后上面再放置大斗一个。

第二层:安单翘一件,两头各安十八斗一个,中扣正心瓜栱一件。

第三层:安头昂一件,两头各安十八斗一个,中扣正心万栱一件,按正心万栱中线里外俱隔一拽架分位扣单才瓜栱二件,每件两头各三才升一个。

第四层:安二昂一件,前装头安十八斗一个,中扣正心枋一根,按正心枋中线里外俱隔一拽架分位扣单才万栱二件,隔二拽架分位扣单才瓜栱二件,每件两头各安三才升一个。

第五层:安蚂蚱头一件,后头安十八斗一个,中扣正心枋一根,按正心枋中线里外俱隔一拽架分位扣拽枋二根,隔二拽架分位扣单才万栱二件,隔三拽架分位前扣厢栱一件,其单才万栱、厢栱每件两头各安三才升一个。

第六层:安撑头木一件,中十字扣正心枋一根,按正心枋中线里外俱隔二拽架分位扣机枋二根(机枋和拽枋的尺寸做法相同,故为了制作方便,机枋也称为拽枋),隔三拽架分位外扣挑檐枋一根,内扣厢栱一件,其厢栱两头各安三才升一个。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上金顺扒梁、柁墩、角背、上金枋等至雷公柱的装配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上金顺扒梁、柁墩、角背、上金枋等至雷公柱的装配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上金顺扒梁、柁墩、角背、上金枋等至雷公柱的装配这回还是以顺扒梁开场,金桁和五架梁之上装配的大木件是上金顺扒梁,共四件。

上金顺扒梁的形状、榫卯开槽基本和金顺扒梁相似,只是少了一侧的矩形槽和燕尾槽,长度有所收短。

一端圆弧相配落在下金桁上,一端和五架梁上的矩形槽配合,落在五架梁上。

上金顺扒梁就位后,拿进五架梁柁墩和角背,八套。

五架梁柁墩的榫卯形状是上头馒头榫,下头开槽和角背相配;靠两边的一侧燕尾槽配上金顺扒梁。

一侧燕尾槽配上金枋。

靠中间的柁墩两侧都上开燕尾槽和上金枋相配。

角背用销固定在五架梁上。

装好柁墩和角背,拿进上金交金瓜柱,四件。

上金交金瓜柱上端开圆弧槽,相邻两侧开直槽,用销固定在上金顺扒梁上。

上金交金瓜柱装好后,拿进上金枋,八件。

山面的上金枋装在两上金瓜柱的燕尾槽里;檐面的上金枋装在五架梁柁墩的燕尾槽里。

上金枋安装到位后,与柁墩上平。

上金枋装好后,拿进三架梁,四件。

三架梁与七架梁和五架梁形状相似,长短有别。

两端的榫卯形状与前两者相同,上面的开槽不同,装在五架梁柁墩上,馒头榫结合。

三架梁就位后,拿进上金垫板,十二件。

山面的上金垫板顺上金瓜柱侧槽滑下,落在山面的上金枋上;檐面靠两边的上金垫板一边装在上金瓜柱的槽里,一边顺三架梁侧槽滑下,落在五架梁柁墩上;靠中间的三跨的上金垫板顺三架梁的侧槽滑下,落在五架梁柁墩和上金枋上。

上金垫板就位,拿进上金桁,八件。

上金桁与金桁、下金桁榫卯形式相同,只是长短有区别。

四角撘交处用十字卡腰榫,两桁之间燕尾榫相连,切半圆与三架梁鼻子相配。

整体落在由上金瓜柱、上金垫板、三架梁安装就位后所形成的安装平面上。

上金桁就位后,拿进脊瓜柱和角背,四套。

角背用销固定在三架梁上,脊瓜柱卡住角背双榫插入三架梁。

脊瓜柱和角背相配的侧面槽,学名叫‘剔袖’,也称‘包掩’。

脊瓜柱上面留有和脊枋、脊垫板、脊桁配合的榫卯槽面。

脊瓜柱装好后,拿进脊枋,五件。

中间三跨的脊枋两头燕尾榫和脊瓜柱相配,落在脊瓜柱上;两头短的脊枋一边燕尾榫和脊瓜柱相配,另一边直榫,和后面出场的雷公柱相配。

古建营造系列——平身科斗拱

古建营造系列——平身科斗拱

古建营造系列——平身科斗拱
补间铺作又称为平身科斗拱,是斗拱的三种类型之一,其余两种分别为:柱头科(又称柱头铺作)与角科(又称转角铺作)。

“补间铺作”一词出现于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 [1] 当中,它其实就是宋代对“柱间斗拱”的称呼,清代开始也称“平身科”。

补间铺作是在两柱之间的斗拱,下面接着的是平板枋和额枋,而不是柱子的顶端,因为屋顶的大面积荷载只依靠柱头斗拱来传递是不够的,需要用柱间斗拱将一部分荷载先传递到枋上,然后传递到柱子上。

斗拱按具体部位主要分为三种,除柱间斗拱以外,另外两种建议一同做个了解: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其实就是接着柱子顶端的斗拱)、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下面也是接着柱子顶端,但因为转角部分还需要考虑挑檐等,所以做法不一样)。

斗拱种类从平面形态划分为一字科、丁子科、十字科、转角。

一字科有一斗三升和一斗六升多用于厅堂廊桁之下,中间隔以镂空雕刻垫拱板。

丁字科用于一般厅堂和殿庭前后廊枋子上。

十字科用于大型厅堂和殿庭前后廊枋子上。

丁字科和十字科出一跳就叫一出参,出两跳就叫二出参,以此类推。

在设计小式建筑的时候要尊重其规制,不能用官式规制来套用,这样才可以在设计中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
隔架科斗拱:在清代佛寺建筑中,经常见有在上下两层长度相等且平行的构材之间,用荷叶橔、栱子和雀替合成一种联络或垫托的部分,称为隔架科斗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头科的做法1(共一篇)
咱们这次开始讲柱头科,之所以叫柱头科,因为他的下面有檐柱,说起柱头科就不得不从开始说起,先说檐柱吧!尺寸表中的记载,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大式高60,经6斗口收分1/1000)小式为高4/5面阔或11经,经1/11高。

先说一下收分,在清朝的柱子并不是一个圆柱,而是有点像梭子的形状,而且放的时候也不是垂直放的,这个说起来就麻烦了,以后讲柱子的时候详细讲,小式的尺寸就更罗嗦了,这里暂且以大式的圆柱为例,虽然为圆,但
是在顶端,要做卯口,将来和额枋连接,额枋就是搭在檐柱上的,额枋的端头互做榫卯用来
连接,如图所示,连接之
后架在檐柱的卯口里,如图所示,然后上面的平板枋在上面,在往上就是坐斗了,理解这里的构造了吧!不难吧!
这里的坐斗和平身科的有点不同,中间的凹口宽度为2斗口,因为它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所以不得不做大点,为了安全吗,我在这里就以单翘单昂为例来讲一下柱头科,同时和平身科做对比,在往上就该放正心瓜栱了,这里的正心瓜栱和平身科的一样,就是中间的凹口变成了2斗口,其余的尺寸不变,在加上槽升子,这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开始放翘了,这里翘
的宽度为2斗,
不解释,翘上面还是放十八斗,这里的十八斗的宽度为翘昂的头宽加0.8,明白了吗?它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在翘或者昂的两侧出来0.4,如图,这里十八斗有的地方也叫筒子十八斗,
继续往上放就应该是正心万栱了吧!!正心万栱的尺寸基本不变,中间凹口的宽度为3斗,所以十八斗的尺寸为3.8斗,懂不?然后就是昂了。

昂的尺寸还是一样,宽度变成了3斗宽,同时单才瓜栱的凹口也是3斗了,懂不,这个应该好理解,三才子的槽升子的尺寸都不变的,还是直接
上图吧!如果前面的平身科弄懂了的话,那么这个应该也能看懂了,不难的,有点不同的就
是昂的另一头不在是菊花头,而是雀替头,这就是他的立面图,宽度和昂嘴的宽度相同,
还是看看3d图吧!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知道怎么做了吧!X标示的长度为雀替头自身厚度的1/4.在往上就不一样了,在往上就不是蚂蚱头了,而是梁的头部的处理,叫做挑尖头梁,
梁的前部分的宽度为4斗,后半部分为6斗,在放这个之前还是看一下下面的斗拱吧!
看出来了吧!前面的两个斗拱为4斗口的栱,后面一个单才万栱为6斗的凹口,在看一下这个挑头尖
梁,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呢!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凹陷的地方是枋架的地方,最里面的形状有点不一样,因为最里面的为厢栱,但是6斗的梁一是不好打穿用来放厢栱,二即使打穿了,
会影响他的力学性能,但是又要能够架住枋,尽可能的和平身科相似,所以做一个凹陷,把
的平身科的枋的位置相同,因为枋是贯穿的,所以在柱头科处打断,相接就行了,在看一下
做到这一步就基本上做完了,在加上正心桁和挑檐桁就好了,最后在来一个仰视图,
最后再说几点,柱头科的坐斗凹口为2斗,挑头尖梁为4斗,之间的翘或者昂等倍加大,相
应的栱的凹口和十八斗的尺寸都相应加大,比如单翘或者单昂的,第一翘的宽度为2斗,上面直接为梁,七踩三翘的,分别宽度为2,2.7,3.4,4斗宽,九踩的话宽度分别为2斗2.5斗3斗3.5斗4斗,其余的地方和平身科基本相同,与梁相接的地方的为雀替头,其余的地方和平身科相同,说到这里基本上就都知道了吧!其余的大家自己做出来吧!挑檐桁的尺寸为3斗,正心桁的尺寸为4.5斗,今天就到这里了,柱头科相对来说比平身科难一点,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平身科弄懂了,弄熟了,柱头科很快就好了,今天说的比较多,下次就上角科吧!估计要等几天,这个有点难,我的模型还没有做很好呢,尽快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