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斗拱结构
斗拱结构详解
C
斗 拱
。
作用
榫卯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
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不承重。“墙倒 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
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
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 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 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木材逐渐短缺,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 柱上,致使斗拱结构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C
斗 拱
作用
免受雨水侵蚀破坏。
C
斗 拱
作用
斗拱结构 构造精巧,造 形美观,如盆 景,似花兰, 又是很好的装 饰性构件。
C
斗 拱
性。
作用
多层斗拱就
就像一个减震器, 可增强建筑物的
抗震性能。经过
造型加工和描金 油饰美化后的斗 拱,极富有装饰
C
斗 拱
中介。
作用
榫卯(sǔn mǎo)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
C
斗 拱
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
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 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
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
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 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 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
斗拱
斗拱中拱 或昂每挑 出一层为 一跳. 斗拱跳数 越多,说明 等级越高.
观察古建中斗拱的位置
屋身屋顶之间,立柱横梁交接处
三、斗拱位置
斗拱位于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 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在 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 的位置:一种在柱之上;一种在柱间阁坊 上;一种在屋角柱头上。斗拱依其部位或 时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宋代称置于一 般柱头、转斜角柱头和阑额上的斗拱为柱 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清代则分 别称为柱头科、转角科和平身科等。
檩:架在房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
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二、斗拱构造
斗拱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部 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 物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 拱相同,而方向与拱垂直的 叫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 长,斜向下垂的叫昂;在拱 与翘的相交处,在拱的两端, 斗 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 形立方块叫做升,在翘的两 翘 端,介于上下两层的翘间的 斗形方块叫做斗;升与斗的 形状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它 们的位置不同。
3.它构造精巧, 造形美观,如盆 景,似花兰,又 是很好的装饰性 构件。
五、斗拱的作用
4.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 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 的中介,而榫卯结合是 抗震的关键。遇有强烈 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 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 却不致“散架”,消耗 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 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 降低,起了抗震的作
柱子: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阑额:古典柱式结构的三大构件之一,位于柱顶,支撑壁缘和檐口。
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 向的称泥道拱。
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 向的称泥道拱。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体现。
以下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1. 木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对木材的性能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木材的强度和韧性来构建稳定和耐久的建筑。
古代建筑师采用了一系列的木制构件,如梁、柱、椽、栋等,通过巧妙的组合和连接方式,构建出宏伟的建筑。
2. 斗拱结构: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特殊结构是斗拱结构。
斗拱是一种把木材切割成梁柱形状,然后通过榫卯连接组合而成的特殊构件。
斗拱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支撑较大的荷载,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斗拱结构还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特征。
3. 屋顶特色: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一般采用独特的悬山顶或硬山顶形式。
悬山顶是指将屋顶的翼角向上翘起,形成山峰状的屋顶,给人一种飘逸、轻盈的感觉。
硬山顶是指由多个屋脊构成的屋顶,形状像山脉一样连绵起伏。
这些特殊形式的屋顶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能起到保护建筑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
4. 建筑布局:中国古建筑的布局讲究对称和均衡。
建筑常常按照中轴线对称分布,左右对称的建筑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同时,建筑的布局也考虑到了阳光、风水等因素,以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风水效果。
5. 斗拱门和抱厦: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入口通常采用斗拱门形式,斗拱门由斗拱构成,给人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感觉。
而在大型建筑中,常常会有抱厦的设计,抱厦是指围绕建筑中心轴线设置的一系列廊柱,起到增加建筑面积和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6. 石雕和彩绘:中国古建筑常常使用石雕和彩绘来装饰建筑表面。
石雕是以石材为材料,通过雕刻技术创作出各种图案和造型,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
彩绘则是通过在建筑表面绘制各种颜色和图案,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感。
7. 园林特色:中国古建筑常常与园林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
古建筑中的斗拱设计理念
古建筑中的斗拱设计理念
斗拱设计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古建筑中的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设计元素,它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理念。
斗拱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为古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构件,它由两块石头或木材相互交叉搭接
而成,形成了一个弯曲的拱形结构。
斗拱设计理念在古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不仅在宫殿、庙宇等宏伟建筑中可以见到,甚至在民居、园林等各种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斗拱的设计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理念。
斗拱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平衡和谐的思想。
斗拱的弯曲结构能够
有效地分散建筑物的重量,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同时,斗拱的设计也注重了对称和比例的原则,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更加美观。
这种注重平衡和谐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
然而,斗拱设计理念并不仅仅停留在古代,它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许多现代建筑师在设计中融入了斗拱的元素,使得建筑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具有现代化的气息。
斗拱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创新,为古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古老的建筑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斗拱设计理念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建筑理念。
它不仅是古代
建筑的重要构件,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时,斗拱设计理念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为古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斗拱这一古老的设计理念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建筑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创新。
古建筑斗拱结构
古建筑斗拱结构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主要以以斗拱、单体造型、方正严整、山水园景、木构架为主、装修与装饰六部分内容。
其中最为有的是斗拱建筑结构,以下是具体内容: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
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1·”斗”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
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
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
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
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
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
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
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
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
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构造及种类
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构造及种类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构造及种类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壮丽的建筑形式而闻名于世。
其中,斗拱是一种经典的建筑构造,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中,为建筑物增添了艺术魅力和结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构造及其种类。
斗拱是一种横向的建筑构造,将两个相交的圆拱或四分之一圆拱组合而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方建筑物的重力,并将重力传递到墙体或柱子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建筑结构。
斗拱的特点是既有横向的拱顶,又有纵向的直立支撑,因此具有很好的承重和抗震能力。
根据斗拱的不同形状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圆形斗拱:圆形斗拱是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由两个完整的圆拱组成,横向连接在一起。
圆形斗拱的形状简单、稳定,并且容易施工。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圆形斗拱经常用于大门、门廊、殿堂等建筑物的横梁上,起到支撑和美化的作用。
2. 四分之一圆拱斗拱:四分之一圆拱斗拱由两个四分之一圆拱组成。
它的形状略微复杂,但结构稳定,可以有效地分担重力。
这种类型的斗拱常常用于园林建筑、亭台楼阁等地方,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独特性。
3. 椭圆斗拱:椭圆斗拱是一种形状较为特殊的斗拱,由两个椭圆形拱组成。
它的形状更加优美、流线型,并且能够承受更大的重力。
椭圆斗拱在庙宇、宫殿等大型建筑中常见,常用于大跨度的拱顶和横梁上。
4. 穿斗拱:穿斗拱是一种可以通行的斗拱形式,由一组连续的斗拱组成。
它的特点是能够在拱顶上开设洞口,形成通行的空间。
穿斗拱常常用于廊桥、亭台等建筑中,增加建筑物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以上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些常见斗拱类型,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斗拱,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用途。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构造不仅显示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在今天的现代建筑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斗拱的影子。
斗拱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建筑构造,经过现代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中。
古建筑中的斗拱设计理念
古建筑中的斗拱设计理念
斗拱设计理念,古建筑之美。
古代建筑是人类智慧和美学的结晶,其中斗拱设计理念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斗
拱是古代建筑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它不仅承载了建筑的重量,更是古建筑之美的象征。
斗拱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平衡和对称。
斗拱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结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美学效果。
斗拱的形式多样,有的是简洁流畅的弧线,有的是雕刻精美的花纹,但无论形式如何,都要求斗拱与建筑整体相得益彰,既要有力支撑建筑的重量,又要展现出建筑的优美和庄严。
斗拱设计理念的精髓在于其对称和平衡。
斗拱的对称性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
稳定和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建筑师对美的追求。
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斗拱,不仅是因为它的实用性,更是因为它的美学价值。
斗拱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体现了古代建筑师对美的追求和对平衡的追求。
斗拱设计理念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古代建筑,如今,许多现代建筑也在借鉴古代
斗拱的设计理念。
斗拱所体现的对称和平衡的美学理念,也成为现代建筑师们追求的目标。
古代建筑中的斗拱设计理念,不仅是古代建筑的特色,更是一种永恒的美学价值,它在古代和现代建筑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斗拱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古建筑斗拱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建筑结构可以追溯至自从西周时期的星罗棋布的古城墙遗址;然而,它的成熟和发展是在明清时期。
斗拱作为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受到广泛应用,不论是宫殿、道观、庙宇、佛寺、城楼、园林,还是士人的私人别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斗拱的起源是在中国的南方,由于南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用一些复杂的结构形式来满足建筑的需求,而斗拱正是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最早的斗拱结构是将两颗半球形的骨架组合而成,这种结构逐渐发展出了分节玉璧斗拱、梁空斗拱、石雕斗拱,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结构。
在明清时期,斗拱的应用达到了高峰。
清代如果说之前的斗拱是数量的积累,那么清代就是内容的提纯和升华。
明代,中轴线式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完整,斗拱已经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中,斗拱作为支撑结构,负责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地震的破坏,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结构形式。
在各个时期,斗拱的形态也经历了千变万化。
明代的斗拱形态多样化,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和雕刻技巧。
如松山禅寺的斗拱采用了青石刻雕的方式,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
在清代,在斗拱结构塑造的同时,还注重表现其气韵神动的审美价值。
如颐和园的“鹿鸣斗拱”形态优美、品位高雅,令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不仅具有重要的建
筑实用价值,还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艺术方面的高超技巧和审美价值。
它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宝贵历史遗产。
斗拱结构详解
C斗 拱
C斗 拱
概述
2010年世博会,中国的漏斗形大红色展馆,不论从色彩、 形状、结构都能够完美的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馆从古代建筑的斗拱中获得灵感和精神内涵,层层叠 叠,紧紧相扣,给人一种稳定感,仿佛可以承载万钧之重是 一种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于一身的特殊艺术,除了构思 的巧妙和制式的缜密外,它的装饰美和形式美可称为是中 国古建筑的精髓.在我国的很多著名的古典建筑中,相当大 一部分都有斗拱结构.
C斗 拱
起源与发展
明、清建筑
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数 量多,柱间多达4—8朵.
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
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明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斗拱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北京故宫建极殿保和殿
斗拱 北京故宫建极殿保和殿
北京故宫角楼
斗拱
清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孔庙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起源与发展
唐、宋、元建筑
斗拱体积硕大,接近柱高一半;数量 少,柱间一般1、2朵.
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
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唐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斗拱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翼角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斗拱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翼角
上图为 日本奈良 唐招提寺金堂
下图为 江苏扬州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古建筑:拆解了斗拱构件,带你看斗拱结构
斗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斗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栱及斜放的昂等构件组成的。
本期推送就为大家逐一拆解各个斗拱构件。
斗口清代带斗栱的建筑,部位与构件尺寸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其实也是以“斗栱”作为建筑尺度衡量标准。
斗口就是斗栱的坐斗(最下层的斗)上用来按瓜栱和头层翘(“翘”,也就是宋代时的华栱)的十字形的卯口。
千万不要错过|有人一一拆解了斗拱构件,带你看斗拱结构斗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为状如量米的斗而得名。
栱矩形断面的短枋木,外形略似弓,有瓜栱、万栱、厢栱等种类。
升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实际是一种小斗。
昂昂位于斗栱前后中线,且向前后纵向伸出贯通斗栱的里外跳,前端有尖斜向下,尾则向上伸至屋内。
翘“翘”是清式名称,“翘”的形象与栱相同,但方向与栱不同。
清式斗栱中的栱是横向的、向左右延伸的矩形短木,而翘是纵向的、向前后伸出并翘起的短木,因前后翘起而得名“翘”。
其实,“翘”在宋代时也是一种栱,名为“华栱”、也叫“抄栱”。
坐斗在一朵或一攒斗栱的最下层,直接承托正心瓜栱和头翘或头昂的斗,叫做“坐斗”,也叫“大斗”。
栌斗坐斗在宋代称“栌斗”。
十八斗在翘或昂两端的上方,承托上一层翘、昂或栱的斗,叫做“十八斗”。
十八斗的形状与坐斗相同,但比坐斗小。
因为它的长度的一点八斗口,相当于宋代“材”制度的十八分,故而叫“十八斗”。
交互斗交互斗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也就是清代斗栱中十八斗。
平盘斗平盘斗是斗的一种,多用在角科斗栱中,一般没有斗耳,用来承托两个方向的栱或宝瓶。
斗耳斗耳是斗上面突出的部分,它的形象类似倒置的短腿小桌子的桌腿,下面平的一层类似桌面的为斗底。
斗耳的高度是斗高的五分之二。
宋代时也称斗耳为“耳”。
由昂在角科45°斜线上,与耍头齐平的昂,叫做“由昂”。
本图是清式单翘单昂五踩角科斗栱中的由昂。
斗拱名词解释
斗拱名词解释
斗拱是建筑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支撑和分散荷载。
斗拱由若干层相互交叉的石块或砖块堆砌而成,呈斗形状,上面覆盖着拱形结构。
斗拱的设计和使用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斗拱由多个相互抵消压力的单元组成,这些单元通过互相支撑和连通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斗拱中的石块或砖块通常是由高密度和高承载能力的材料制成,例如花岗岩、石灰岩或混凝土。
这些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压能力,可以有效地承受和分散荷载。
斗拱的形状通常呈现出与地面相交的斗形,上面覆盖着凹曲的拱形结构。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荷载从拱脚向两侧传递,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斗拱的斗形部分由一层甚至多层石块或砖块相互交叉组成,形成对称的结构。
斗拱的组装和堆砌需要有经验的工匠,并通过适当的梁和柱的支撑来保持稳定。
斗拱在建筑中通常用作屋顶、拱门、桥梁等的支撑结构。
在教堂、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中经常可以看到斗拱的应用。
由于斗拱具有良好的荷载分散和抗压能力,使得建筑物能够更加稳定和安全地承受外来荷载。
斗拱的设计和使用还可以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减少支撑结构的数量,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
斗拱的建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建筑中也广泛使用了斗拱结构,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美学风格,还体现了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总之,斗拱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分散荷载的建筑结构形式。
它由多层相互交叉的石块或砖块组成,呈斗形状,并覆盖着拱形结构。
斗拱通过抵消压力、支撑和连通的结构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斗拱的应用广泛,不仅在传统建筑中常见,而且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斗拱结构详解
50
C斗 拱
作用
斗拱可以使屋檐向外 伸展,把最外层的屋檐 挑出一定距离,让建筑 更加飘逸灵动,出檐更 加深远、壮观。同时更 好的保护柱子和墙体等 免受雨水侵蚀破坏。
B
51
B
52
C斗 拱
作用
斗拱结构 构造精巧,造 形美观,如盆 景,似花兰, 又是很好的装 饰性构件。
B
53
B
54
C斗 拱
作用
多层斗拱就 就像一个减震器, 可增强建筑物的 抗震性能。经过 造型加工和描金 油饰美化后的斗 拱,极富有装饰 性。
一块像挽起的弓
方形木块叫斗
弓形短木叫拱
斗 + 拱 B= 斗拱
9
斗拱的组合 一点也不复杂
斗上置拱, 拱上置斗, 斗上又置拱…… 重复交叠, 千篇一律, 却千变万化。
简单的斗拱 一旦开始结合 可以如此复杂
B
10
C斗 拱
概述
只有非常重要或带仪典性的建筑 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使人产生 一种神秘和莫测其高的感觉。在美学 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典雅、高贵的 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 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 筑的精神和气质。
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 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 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B
23
C斗 拱
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 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 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 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 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传统斗拱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传统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且独特的结构形式,它是由横梁与纵梁相交交叉组成的,形如一个反曲的弓形。
斗拱结构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传统斗拱结构,介绍其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建筑的影响。
一、斗拱结构的特点斗拱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造型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弓形的外观和悬挑的效果。
斗拱通常由上下两层横梁相交构成,上层横梁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分,而下层横梁则向内凹陷。
这种形式使得斗拱不仅具有承重功能,还为建筑增添了艺术美感。
斗拱结构的形式多样,有独立的斗拱,也有相连的连续斗拱。
独立斗拱一般用于建筑的门楼或屋檐,起到装饰和承重的作用。
连续斗拱则常见于殿堂、宫殿等大型建筑中,通过多个相连的斗拱形成连续的弧形结构,使建筑更加稳固和壮观。
二、斗拱结构的历史背景斗拱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西周时期,起初主要用于墓葬建筑。
在秦汉时期,斗拱逐渐应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中。
而到了隋唐时期,斗拱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唐时期的建筑以木构为主,斗拱结构很好地满足了建筑物承重的需求,并且能够塑造建筑独特的外观。
宋代以后,斗拱结构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中,斗拱结构成为主流,并逐渐发展出多种形式和样式。
在乾隆年间,斗拱结构达到了巅峰,尤以颐和园的建筑为代表。
至今,古代斗拱结构仍然可以在中国的古建筑和一些仿古建筑中看到。
三、斗拱结构对建筑的影响斗拱结构在古代建筑中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其承重的作用可以使建筑更加稳固,抵抗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
同时,斗拱也成为建筑装饰的焦点,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斗拱结构还在文化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斗拱象征着力量和团结,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与稳定的追求。
同时,斗拱结构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审美观念,并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
斗拱(1)
明清斗拱
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 数量多,柱间多达4—8朵. 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 色彩繁复华丽, 风格富丽堂皇。
斗拱演变趋势
斗拱的演变是: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 巧,由结构的而装饰的,由真结构的而成假刻的部 分如昂部,分布由疏朗而繁密。
古建上的斗拱有什么作 用?
五、斗拱的作用
第三阶段:明清时期
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 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 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 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 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 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 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 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 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 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山西榆次城隍庙建筑斗拱
昂 升 拱
二、斗拱构造
斗拱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 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后来,通称为 斗拱。宋式斗拱中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每 增高一层为一铺。斗拱的大小等级就是以 出跳数和铺数多寡来排定次序的。宋《营 造法式》“总铺作次序”条规定:“出一 跳谓之四铺作,出两跳谓之五铺作,出三 跳谓之六铺作,出四跳谓之七铺作,出五 跳谓之八铺作”。由此可以知道,每朵斗 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
斗拱中拱 或昂每挑 出一层为 一跳. 斗拱跳数 越多,说明 等级越高.
观察古建中斗拱的位置
屋身屋顶之间,立柱横梁交接处
三、斗拱位置
斗拱位于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 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在 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 的位置:一种在柱之上;一种在柱间阁坊 上;一种在屋角柱头上。斗拱依其部位或 时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宋代称置于一 般柱头、转斜角柱头和阑额上的斗拱为柱 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清代则分 别称为柱头科、转角科和平身科等。
斗拱结构详解范文
斗拱结构详解范文斗拱结构是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构造特点。
本文将详细解析斗拱结构,包括其定义、构造原理、历史发展、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定义斗拱结构是由两个或更多个相交的曲线形拱组成的结构形式。
斗拱结构可以以石材、木材、钢材等材料制作而成,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桥梁、宫殿等领域,并在现代建筑中有时也得到应用。
二、构造原理1.简单斗拱结构简单斗拱结构由两个相交而相对平面的曲线形拱构成。
简单斗拱结构的力学特点是轴力只由压力组成,力线可近似看作两个拱的相交点。
2.复杂斗拱结构复杂斗拱结构由多个曲线形拱交织而成,其力学特点更为复杂。
复杂斗拱结构可以分析为多个简单斗拱的组合,通过相对较低的剪力桥梁连接起来,以增强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
三、历史发展斗拱结构起源于古代罗马时期,最早用于建筑和桥梁中。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斗拱结构得以广泛应用于中世纪的大教堂和宫殿建筑中,并成为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在中国,斗拱结构由南方的木质建筑带入北方,成为明清时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四、应用领域1.建筑领域斗拱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大型教堂、宫殿、庙宇等古建筑中。
斗拱结构不仅具有高度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能为建筑赋予独特的艺术美感。
同时,斗拱结构也常用于现代建筑中的装饰元素,用以增强建筑的整体美观性。
2.桥梁领域斗拱结构在桥梁工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斗拱结构具有高度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造,使得桥梁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3.现代应用现代建筑中,斗拱结构也有时被引入,并与各种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
例如,利用钢材和玻璃等现代材料制作斗拱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轻盈和透明的建筑形态,增添现代感。
五、总结斗拱结构是一种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构造特点的建筑结构形式。
其起源于古代罗马,经历了中世纪的繁盛和中国的发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领域。
斗拱结构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造,既能够承载较大的荷载,又能够赋予建筑独特的美感。
斗拱结构介绍
斗拱结构介绍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分。
它最初作为建筑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受力与传力层,使向外伸出的屋顶重量渐次集中在柱的上面,支撑荷载梁架,从而可以增加出檐深度。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由许多小块木料拼合组成,分布于梁枋上,各种基本构件几乎都是利用榫卯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
拱一般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称为平拱;而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如45度或60度)的弓形构件则称为翘。
此外,斗拱中还有昂的构件,它在唐、宋时期起杠杆作用,而在明清时期则更多地作为装饰性构件和等级的标志。
斗拱主要位于三种不同的位置:在柱头上,称柱头科;在屋间额枋之上,称平身科;在屋角柱头之上称角科。
它的存在使屋顶得以出檐深远,产生了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
斗拱的巧妙构造和设计使得建筑物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气质,代表着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文化。
总的来说,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重、传力、装饰等多重功能,其独特的设计和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艺术。
如需更多关于斗拱结构的信息,建议查阅建筑类书籍或咨询古建筑专家。
古建筑结构名称
古建筑结构名称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结构特点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建筑结构名称及其描述:
1. 斗拱:斗拱是古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它是由方形或矩形的小木块组成的,层层叠起,形成一种向上的拱形结构。
斗拱的主要作用是承托屋檐和梁架,使其更加稳固。
2. 梁架:梁架是古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它是由多根梁和枋木组成,用于支撑屋顶和承托屋檐。
梁架的形式因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而异,常见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3. 藻井:藻井是古建筑中天花板的特殊形式,通常位于寺庙、宫殿、堂馆等重要场所。
藻井由多层方格木架构成,上面覆盖着彩绘或雕刻的木花,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4. 飞檐:飞檐是古建筑檐部的特殊形式,通常是指檐椽上部挑出屋顶轮廓,以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和轻盈感。
飞檐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等。
5. 门窗:古建筑的门窗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通常采用木质材料,雕刻精美。
门窗的形式和尺寸因建筑物的用途和风格而异,常见的有格扇门、支摘窗、槛窗等。
6. 斗口制:斗口制是一种传统的木构架制作方法,它是以斗形木槽作为榫头的定位装置,将各个构件按照一定的尺度定位组合起来。
斗口制的优点是制作方便、定位准确、结构稳定。
7. 举折:举折是古建筑屋顶的特殊形式,是指将屋顶的两端翘起,使整个屋顶呈现出一定的坡度。
举折可以使屋顶更加美观、轻巧、实用。
总结:古建筑的结构名称繁多,每个名称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意义。
这些结构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